第四百三十六章 趋炎附势(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延所部尽管已是大败亏输,再无抵抗之能,奈何幽州军过了河的部队实在是太少了些,算上丁屯所部剩下的一千八百余步兵,拢共也不到五千兵马,大量杀敌乃至收降胆寒之乱兵容易,要想全歼刘延所
部却难,尽管夺下了曹军大营,缴获了大批粮秣辎重,可到底还是让刘延率残部逃回了黎阳城中,只是到了此时,刘延手下原本多达四万五千之数的兵马却已然锐减到了一万出头。刘延所部之所以一败便败得如此之惨,倒不完全是因赵云率部凶狠追击之故,真正的原因在于刘延所部大半都是新征之兵,无论是从河内郡征调而来的新兵还是在汤阴、黎阳所招之兵对曹家都没太多的归
属感可言,见势不妙之下,不是赶紧归降了幽州军,便是丢盔卸甲地逃回家去了,真正肯跟着刘延一道逃回城中的,基本上都是刘延从东郡带来的子弟兵。刘延这么一败之下,白沟南岸便再无阻碍,幽州军很是顺利地便在河上建起了六座浮桥,大军畅通无阻地便过了河,将黎阳城围得个水泄不通,战况一经传开,天下为之震动,曹操盛怒之下,本打算亲提大军过河与公孙明决战,却被荀攸所止,理由是没有水师之配合,调大军过河不单与事无补,反倒会有兵败之危,曹操无奈之下,也只得熄了决战之心,传文郭嘉,着其小心从事,没有把握,万不可草率
渡过黄河。
“报,禀大人,今日关中又有二百零二人弃甲潜逃。”白沟一战持续的时间虽不算长,可影响无疑极其之巨大,为此烦心不已的断不止曹操一人,坐镇轵关的司马懿也自受累不轻,这不,夜幕尚未落下,派去督促各部备战的亲卫便又给司马懿带来了条极其糟
糕的消息。
“嗯……去,传平保将军前来一叙。”这一听今日的逃兵不单没减少,反倒比前两日更多了些,司马懿不由地便长叹了口气,心下里满满皆是苦涩之意——自打东恒城一战之后,司马懿见无法以巧来取胜,立马当机立断地便撤回了轵关,想尽了办法加固城防,以图阻挡住张郃所部的可能之强攻,原本进展倒算是顺遂,可自白沟一败的消息传来,一切就彻底变了样,手下将士们巩固城防的热情骤降不说,逃兵也已是成规模地出现了,再这么持
续下去,关中怕就将陷入无人可用之绝境了的。
“仲达,你这是……”平保,河内郡望平家嫡系,原是朝歌县令,因有勇力,此番幽州军大举南下之际,被孙观调入军中,任裨将军,后随司马懿一道赶赴轵关,乃是司马懿的副手,加之彼此本是世交,关系一向亲近,彼此相处之际,少有讲究虚礼之时,这一得知司马懿有请,平保欣然地便到了城守府中,也自无须下人通报,施施然地便直奔书房去了,这才刚从屏风处转将出来,入眼便见司马懿竟在默默垂泪,平保不由地便
大吃了一惊,赶忙试探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文恒(平保的字)来了,坐罢,唉……”
见得平保已到,司马懿强颜笑了一下,可转瞬间却又愁眉苦脸地流泪不已了。
“仲达何故如此?有甚事且就直说好了。”
平保乃是望族子弟,文武倒是都可拿得出手,就是性子略急,这一见司马懿如此儿女作态,自不免便有些急了,加之彼此关系本来就近,也自没啥顾忌之说,心急火燎地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文恒兄,依你看这河内郡可还守不守得住?”
司马懿城府深似海,哪怕彼此交情甚笃,他也不可能一上来便将心中之所思合盘道出,也就只是忧心忡忡地问了个相对敏感的问题。
“唉……应该能罢。”说到河内郡之局势,平保也自忍不住唉声叹气了起来——白沟一败之下,河内郡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如今已到了山穷水尽之时,面对着三路幽州大军之合力攻伐,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抵抗之力,唯一能指
望的就只剩下“朝廷”的援兵了,可这都已是火烧眉毛了,也没见着“朝廷”往河内郡调一兵一卒,在这等情形下,哪怕平保素来乐观无比,也自不看好河内郡之前景。
“若是不能呢?”
司马懿并未对平保之言有所评述,而是意有所指地又发问了一句道。
“这……”
平保倒是想说不致于,问题是这等假话连他自己都不信,又哪能说得出口,也就只剩下语塞的份儿了。
“若是不能,平家将如何自处?”
没等平保支吾出个所以然来,司马懿紧着又往下追问道。
“某亦不知,或许姑且蛰伏,以待王师卷土重来罢,唉,不说这个了,仲达如此关切此战,莫非别有想法么?”平保虽是平家嫡系,却不是族长,也自左右不了平家的去向,可在他看来,应是不会转投到公孙明一方才对,此无他,概因公孙明对世家一向不是特别重视,诸般律令甚至没少侵犯世家的利益,大河南北诸多世家对此都不免颇有微词,只不过一来公孙明兵威赫赫,加之甚得底层百姓之心,众世家们拿公孙明根本无可奈何,暗地里说说闲话倒是敢的,可却断然没哪个世家敢公然打出跟公孙明对抗到底之旗
帜。
“想法?嘿,到了如今,某还能有甚想法,河内郡已是必然不保了,要想指望‘朝廷’王师卷土重来,不啻于缘木求鱼,根本无望啊。”
听得平保出言反问,司马懿虽依旧不曾道出真实之心迹,可言语中对“朝廷”的失望却是浑然不加掩饰的。
“不致于罢,曹丞相雄才大略,帐下文武济济,又岂是易与之人,想当年袁本初如此强横,不也败在了曹公手下了么?公孙小儿虽猖獗一时,久后必败无疑,此一条,某确是深信不疑的。”这一听司马懿如此悲观之论调,平保不由地便是一惊,心下里虽有着同感,然则出于对公孙明的不满,言语间却还是在力挺着曹操。
刘延所部尽管已是大败亏输,再无抵抗之能,奈何幽州军过了河的部队实在是太少了些,算上丁屯所部剩下的一千八百余步兵,拢共也不到五千兵马,大量杀敌乃至收降胆寒之乱兵容易,要想全歼刘延所
部却难,尽管夺下了曹军大营,缴获了大批粮秣辎重,可到底还是让刘延率残部逃回了黎阳城中,只是到了此时,刘延手下原本多达四万五千之数的兵马却已然锐减到了一万出头。刘延所部之所以一败便败得如此之惨,倒不完全是因赵云率部凶狠追击之故,真正的原因在于刘延所部大半都是新征之兵,无论是从河内郡征调而来的新兵还是在汤阴、黎阳所招之兵对曹家都没太多的归
属感可言,见势不妙之下,不是赶紧归降了幽州军,便是丢盔卸甲地逃回家去了,真正肯跟着刘延一道逃回城中的,基本上都是刘延从东郡带来的子弟兵。刘延这么一败之下,白沟南岸便再无阻碍,幽州军很是顺利地便在河上建起了六座浮桥,大军畅通无阻地便过了河,将黎阳城围得个水泄不通,战况一经传开,天下为之震动,曹操盛怒之下,本打算亲提大军过河与公孙明决战,却被荀攸所止,理由是没有水师之配合,调大军过河不单与事无补,反倒会有兵败之危,曹操无奈之下,也只得熄了决战之心,传文郭嘉,着其小心从事,没有把握,万不可草率
渡过黄河。
“报,禀大人,今日关中又有二百零二人弃甲潜逃。”白沟一战持续的时间虽不算长,可影响无疑极其之巨大,为此烦心不已的断不止曹操一人,坐镇轵关的司马懿也自受累不轻,这不,夜幕尚未落下,派去督促各部备战的亲卫便又给司马懿带来了条极其糟
糕的消息。
“嗯……去,传平保将军前来一叙。”这一听今日的逃兵不单没减少,反倒比前两日更多了些,司马懿不由地便长叹了口气,心下里满满皆是苦涩之意——自打东恒城一战之后,司马懿见无法以巧来取胜,立马当机立断地便撤回了轵关,想尽了办法加固城防,以图阻挡住张郃所部的可能之强攻,原本进展倒算是顺遂,可自白沟一败的消息传来,一切就彻底变了样,手下将士们巩固城防的热情骤降不说,逃兵也已是成规模地出现了,再这么持
续下去,关中怕就将陷入无人可用之绝境了的。
“仲达,你这是……”平保,河内郡望平家嫡系,原是朝歌县令,因有勇力,此番幽州军大举南下之际,被孙观调入军中,任裨将军,后随司马懿一道赶赴轵关,乃是司马懿的副手,加之彼此本是世交,关系一向亲近,彼此相处之际,少有讲究虚礼之时,这一得知司马懿有请,平保欣然地便到了城守府中,也自无须下人通报,施施然地便直奔书房去了,这才刚从屏风处转将出来,入眼便见司马懿竟在默默垂泪,平保不由地便
大吃了一惊,赶忙试探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文恒(平保的字)来了,坐罢,唉……”
见得平保已到,司马懿强颜笑了一下,可转瞬间却又愁眉苦脸地流泪不已了。
“仲达何故如此?有甚事且就直说好了。”
平保乃是望族子弟,文武倒是都可拿得出手,就是性子略急,这一见司马懿如此儿女作态,自不免便有些急了,加之彼此关系本来就近,也自没啥顾忌之说,心急火燎地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文恒兄,依你看这河内郡可还守不守得住?”
司马懿城府深似海,哪怕彼此交情甚笃,他也不可能一上来便将心中之所思合盘道出,也就只是忧心忡忡地问了个相对敏感的问题。
“唉……应该能罢。”说到河内郡之局势,平保也自忍不住唉声叹气了起来——白沟一败之下,河内郡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如今已到了山穷水尽之时,面对着三路幽州大军之合力攻伐,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抵抗之力,唯一能指
望的就只剩下“朝廷”的援兵了,可这都已是火烧眉毛了,也没见着“朝廷”往河内郡调一兵一卒,在这等情形下,哪怕平保素来乐观无比,也自不看好河内郡之前景。
“若是不能呢?”
司马懿并未对平保之言有所评述,而是意有所指地又发问了一句道。
“这……”
平保倒是想说不致于,问题是这等假话连他自己都不信,又哪能说得出口,也就只剩下语塞的份儿了。
“若是不能,平家将如何自处?”
没等平保支吾出个所以然来,司马懿紧着又往下追问道。
“某亦不知,或许姑且蛰伏,以待王师卷土重来罢,唉,不说这个了,仲达如此关切此战,莫非别有想法么?”平保虽是平家嫡系,却不是族长,也自左右不了平家的去向,可在他看来,应是不会转投到公孙明一方才对,此无他,概因公孙明对世家一向不是特别重视,诸般律令甚至没少侵犯世家的利益,大河南北诸多世家对此都不免颇有微词,只不过一来公孙明兵威赫赫,加之甚得底层百姓之心,众世家们拿公孙明根本无可奈何,暗地里说说闲话倒是敢的,可却断然没哪个世家敢公然打出跟公孙明对抗到底之旗
帜。
“想法?嘿,到了如今,某还能有甚想法,河内郡已是必然不保了,要想指望‘朝廷’王师卷土重来,不啻于缘木求鱼,根本无望啊。”
听得平保出言反问,司马懿虽依旧不曾道出真实之心迹,可言语中对“朝廷”的失望却是浑然不加掩饰的。
“不致于罢,曹丞相雄才大略,帐下文武济济,又岂是易与之人,想当年袁本初如此强横,不也败在了曹公手下了么?公孙小儿虽猖獗一时,久后必败无疑,此一条,某确是深信不疑的。”这一听司马懿如此悲观之论调,平保不由地便是一惊,心下里虽有着同感,然则出于对公孙明的不满,言语间却还是在力挺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