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章 势成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耽罗自古以来就仰慕中原文化,特别是最近这一百多年来,元朝在岛上设立总管府,从此济州岛就变成是中国元朝的领土。
不过在二十年前的洪武24年,朱元璋为了缓和与朝鲜的关系,让朝鲜变成牵制东瀛倭寇的桥头堡,同意了将济州岛还给朝鲜。
但是,岛上的居民对朝鲜并没有归属感,他们说耽罗话,汉话,却不会朝鲜语。
当然,实际上现在的朝鲜,也是说汉话,穿汉衣,写汉字的。
黄渊自幼在应天府长大,聪敏好学,虽然不会说耽罗的这种北方方言,但是相互之间沟通却没有问题。
身为海军部的联络总管,他为朱瞻基服务只是顺带。更重要的任务是成为海军各部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大军的统一指令,整齐划一努力。
除此之外,他还要为各部做好后勤服务,所以在登陆的这段时间,他是最忙的一个。
上岛之后,他就被当地的土人包围了起来,一个个激动地感动流涕。在众人中,他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的徒内。
徒内是耽罗统治阶级的一个等级,相当于是个知县。耽罗面积狭小,除国王和王子以外,主要依靠徒内对辖土实行管理。
在这位徒内的帮助下,他很快将耽罗民众分开编组。给了他们能吃饱的干粮之后,将青年力壮被编入了辎重队,负责拉车推车,充当向导。
而突击营的总指挥唐敬,上岸之后就立即派出了细作,在方圆二十里内都设立了暗哨,防止遇到打秋风的倭寇。
由于岛上的民众损失不大,倭寇也不敢随意离开郡守,即使出来,也都是大批人马一起。
因为只有几十人的话,遇到当地人,谁生谁死都还不一定。
事实证明,唐敬有些过虑了,但是此举绝不多余。
用了足足两个时辰,这一万三千人的辎重才全部运下了船,每个人携带上了自己的武器,进行编组。
一个百户营一辆车,由当地的耽罗人分出十个,负责运输。
只有朱瞻基的羽林卫,因为配备了三十门火炮,还要运输火药,弹丸,车队更为庞大一些。
将所有人马编队完毕以后,唐敬一声令下,羽林卫居中,一万多人马就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
当所有的人马消失不见,天色又已经暗了下来,朱瞻基他们的舰队也不用在担心倭寇的察觉,就驻扎了海岛沿岸。
攻击时间是明天中午,他们明天早上开始编组,摆出围剿阵势也不晚。
也就在这个时候,这一天的情报又送到了朱瞻基的面前。驻扎在郡守的倭寇今日又迎来了十艘千石船,按照他们的编制,等于是又增加了一千多人。
郑和他们又在研究,该如何将这增加的兵力,化作功绩。
如果是以前,朱瞻基还有些担心唐敬他们,但是现在有了羽林卫的一千五百只火枪,三十门火炮,朱瞻基就没有任何的担心了。
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过渡,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
倭寇再凶残,不惜命,但是当他们靠近不了对手的时候,只能成为靶子。
当大军开始行进以后,黄渊坐在了一辆炮车上,背靠着那木制的隔板,彻底放松了下来,闭上了眼睛。
他太累了,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都没有歇息一刻。从这里赶到郡守府外的预定区域,最少需要四个时辰,他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
羽林左卫的指挥佥事赵永亮并没有骑马,这次预计的是海战,船队只携带了不到一百匹马,还是专门为太孙准备的仪仗。
以他的资格,当然能去领一匹马,不过连总指挥唐敬都没有骑马,完全靠两条腿,他要是骑一匹高头大马,像什么样子!
他也不甘只是当一个指挥佥事,想要建功立业,首先就不要太特殊化。
侍卫赵乾凑到了赵永亮的身边说道:“大人,你老也上车去休息一会儿吧,这路,还长着呢!”
赵永亮摇了摇头说道:“黄守备乃军中联络,一宿未眠,又忙了一整天。他趁机休息一会儿理所应该。我身为羽林卫指挥,却不能堕了我们羽林卫的威名。此话不要再说,这点路,还难不住我……”
一名传令兵跑了过来,行了一个捶胸礼禀道:“赵指挥,指挥使大人有请。”
羽林卫身为太孙护卫,与各军之间的联络并不多。他也是第一次这样接到来自其他军卫的命令,不敢马虎,说道:“还请带路。”
羽林卫因为其特殊性,被大军保护在中间,而唐敬在位于大军的前半段,所以赵永亮带着自己的几个卫兵,一路小跑,才追了上去。
今年四十出头的唐敬这个时候也没有身穿铠甲,只是着了一个青衣外袍,减轻了负累,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大步向前走着。
看到赵永亮赶了上来,他停了一下脚步,行了军礼。赵永亮本身比他低一级,现在唐敬又是总指挥,不敢轻待,连忙行了一个军礼,跟唐敬并肩向前走。
唐敬开口说道:“赵指挥,吾今率一万三千人,自感责任重大。如今这一万水师,虽然过去不曾是一部,但是水师训练方略,大致一样,对于各部战力,吾也能心中有数。唯有羽林卫,身为殿下亲军,本就能力超群。如今又得火器之利,战力如何,吾却并无详解。殿下又吩咐攻击阵线以羽林卫为主,所以吾特意寻汝来了解一二。”
神机营在北征时立下大功,以步兵对战瓦剌骑兵,还占据优势。此后传言甚嚣,只差把火器的作用给捧上了天。
而羽林卫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别的不说,光是羽林卫的卫士身高就要比一般士兵高半个头以上,能被选为太孙的亲兵,最少体力方面要比其他卫士更强。
赵永亮调整了一下呼吸,沉吟了一下说道:“羽林卫虽挑选严苛,训练有素,却疏于实战之经验。若殿下在此,自当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后退,唯恐殿下不在,士气难久。固,用羽林卫进行攻坚,担任先锋,实乃最佳安排。至于火器之用,在漠北,末将曾亲身经历,在阵地战时,火器之威勇不可挡。末将虽不才,羽林卫虽换装时间还短,但也战气如虹。”
唐敬也听出来了赵永亮话里面的意思,那就是羽林卫虽然威武,但是仗还是打的有点少了,啃硬骨头,打顺风仗都没有问题,但是就怕不能持久。
唐敬也知道这种评价还算中肯,论士气,海军士兵是远远高于陆地上的士兵的。
因为陆地上的士兵打输了还能逃,可是海军士兵输了就是个死。哪怕现在在陆地上打,却是异国他乡,如果被打散,想要回去就难了。
所以在拼命方面,海军士兵更为勇猛。
唐敬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抵达预定位置,羽林卫自当率先休养生息,以待明日午时立功。”
赵永亮抱拳说道:“末将定当不辱使命,若不能将倭寇驱逐入海,末将提头来见。”
唐敬摇了摇头笑道:“打仗可不是一时意气,纵有小挫折,但是只要战果可喜,就是胜利。若人人皆败即死,何来百战老兵!赵指挥身为一军主帅,不可轻言生死。”
这就是老将和新将的区别了,赵永亮也心悦诚服地应道:“末将受教!”
临近午夜时分,一万三千大军终于抵达了位于郡守府南方两里的一处山丘之后。
此时已经入冬,气温寒冷。大多数士兵都用随身大刀在地上挖出一个坑,然后就窝在了坑里。
有些还寻来干草盖在身上,更多的人靠在坑里吃下一些干粮,就倒头大睡了起来。
数百名耽罗人就比较可怜了,他们的身上没有战士们的厚棉衣,也没有刀来挖坑。就只能几十人蜷成一团,吃了后勤官发的炒米和肉干,相互抱在一起御寒。
而在东线战场,朱真和随军太监王景弘在黄昏时分,就经历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他们从济州岛的东部封锁整个海域,恰好就遇到了两艘从长崎过来给倭寇运送战斗物资的商船。
为了保守秘密,这两只船当然不会放任离开。在派了四艘战舰追逐,八艘快艇包抄,驱离了他们离开济州岛水域之后。
只是放了十几炮,两艘商船就主动投降了。
将船上的一百多人分别羁押在了四艘主舰上,舰队缴获了两艘只是小损的千石船,还有满满两船的物资。
这些物资全部是麻绳,桐油,竹箭等军用物资,刚好也能为明军所用。
虽然派了十二艘战舰出动,但是近三百艘的舰队作战计划并没有受到影响。在夜幕来临之时,所有的战舰都已经抵达了预定位置。
这些战舰组合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还有数十只战舰专门预防来自东瀛和朝鲜的船只。
当传令船带着东线舰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的信息抵达,朱瞻基却已经为了准备明日的大战,安歇了下去。
郑和没有惊动朱瞻基,如今大势已成,就是倭寇现在已经察觉到了情况不对,也已经晚了。
(晚上还有一章……)
耽罗自古以来就仰慕中原文化,特别是最近这一百多年来,元朝在岛上设立总管府,从此济州岛就变成是中国元朝的领土。
不过在二十年前的洪武24年,朱元璋为了缓和与朝鲜的关系,让朝鲜变成牵制东瀛倭寇的桥头堡,同意了将济州岛还给朝鲜。
但是,岛上的居民对朝鲜并没有归属感,他们说耽罗话,汉话,却不会朝鲜语。
当然,实际上现在的朝鲜,也是说汉话,穿汉衣,写汉字的。
黄渊自幼在应天府长大,聪敏好学,虽然不会说耽罗的这种北方方言,但是相互之间沟通却没有问题。
身为海军部的联络总管,他为朱瞻基服务只是顺带。更重要的任务是成为海军各部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大军的统一指令,整齐划一努力。
除此之外,他还要为各部做好后勤服务,所以在登陆的这段时间,他是最忙的一个。
上岛之后,他就被当地的土人包围了起来,一个个激动地感动流涕。在众人中,他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的徒内。
徒内是耽罗统治阶级的一个等级,相当于是个知县。耽罗面积狭小,除国王和王子以外,主要依靠徒内对辖土实行管理。
在这位徒内的帮助下,他很快将耽罗民众分开编组。给了他们能吃饱的干粮之后,将青年力壮被编入了辎重队,负责拉车推车,充当向导。
而突击营的总指挥唐敬,上岸之后就立即派出了细作,在方圆二十里内都设立了暗哨,防止遇到打秋风的倭寇。
由于岛上的民众损失不大,倭寇也不敢随意离开郡守,即使出来,也都是大批人马一起。
因为只有几十人的话,遇到当地人,谁生谁死都还不一定。
事实证明,唐敬有些过虑了,但是此举绝不多余。
用了足足两个时辰,这一万三千人的辎重才全部运下了船,每个人携带上了自己的武器,进行编组。
一个百户营一辆车,由当地的耽罗人分出十个,负责运输。
只有朱瞻基的羽林卫,因为配备了三十门火炮,还要运输火药,弹丸,车队更为庞大一些。
将所有人马编队完毕以后,唐敬一声令下,羽林卫居中,一万多人马就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
当所有的人马消失不见,天色又已经暗了下来,朱瞻基他们的舰队也不用在担心倭寇的察觉,就驻扎了海岛沿岸。
攻击时间是明天中午,他们明天早上开始编组,摆出围剿阵势也不晚。
也就在这个时候,这一天的情报又送到了朱瞻基的面前。驻扎在郡守的倭寇今日又迎来了十艘千石船,按照他们的编制,等于是又增加了一千多人。
郑和他们又在研究,该如何将这增加的兵力,化作功绩。
如果是以前,朱瞻基还有些担心唐敬他们,但是现在有了羽林卫的一千五百只火枪,三十门火炮,朱瞻基就没有任何的担心了。
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过渡,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
倭寇再凶残,不惜命,但是当他们靠近不了对手的时候,只能成为靶子。
当大军开始行进以后,黄渊坐在了一辆炮车上,背靠着那木制的隔板,彻底放松了下来,闭上了眼睛。
他太累了,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他都没有歇息一刻。从这里赶到郡守府外的预定区域,最少需要四个时辰,他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
羽林左卫的指挥佥事赵永亮并没有骑马,这次预计的是海战,船队只携带了不到一百匹马,还是专门为太孙准备的仪仗。
以他的资格,当然能去领一匹马,不过连总指挥唐敬都没有骑马,完全靠两条腿,他要是骑一匹高头大马,像什么样子!
他也不甘只是当一个指挥佥事,想要建功立业,首先就不要太特殊化。
侍卫赵乾凑到了赵永亮的身边说道:“大人,你老也上车去休息一会儿吧,这路,还长着呢!”
赵永亮摇了摇头说道:“黄守备乃军中联络,一宿未眠,又忙了一整天。他趁机休息一会儿理所应该。我身为羽林卫指挥,却不能堕了我们羽林卫的威名。此话不要再说,这点路,还难不住我……”
一名传令兵跑了过来,行了一个捶胸礼禀道:“赵指挥,指挥使大人有请。”
羽林卫身为太孙护卫,与各军之间的联络并不多。他也是第一次这样接到来自其他军卫的命令,不敢马虎,说道:“还请带路。”
羽林卫因为其特殊性,被大军保护在中间,而唐敬在位于大军的前半段,所以赵永亮带着自己的几个卫兵,一路小跑,才追了上去。
今年四十出头的唐敬这个时候也没有身穿铠甲,只是着了一个青衣外袍,减轻了负累,像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大步向前走着。
看到赵永亮赶了上来,他停了一下脚步,行了军礼。赵永亮本身比他低一级,现在唐敬又是总指挥,不敢轻待,连忙行了一个军礼,跟唐敬并肩向前走。
唐敬开口说道:“赵指挥,吾今率一万三千人,自感责任重大。如今这一万水师,虽然过去不曾是一部,但是水师训练方略,大致一样,对于各部战力,吾也能心中有数。唯有羽林卫,身为殿下亲军,本就能力超群。如今又得火器之利,战力如何,吾却并无详解。殿下又吩咐攻击阵线以羽林卫为主,所以吾特意寻汝来了解一二。”
神机营在北征时立下大功,以步兵对战瓦剌骑兵,还占据优势。此后传言甚嚣,只差把火器的作用给捧上了天。
而羽林卫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别的不说,光是羽林卫的卫士身高就要比一般士兵高半个头以上,能被选为太孙的亲兵,最少体力方面要比其他卫士更强。
赵永亮调整了一下呼吸,沉吟了一下说道:“羽林卫虽挑选严苛,训练有素,却疏于实战之经验。若殿下在此,自当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后退,唯恐殿下不在,士气难久。固,用羽林卫进行攻坚,担任先锋,实乃最佳安排。至于火器之用,在漠北,末将曾亲身经历,在阵地战时,火器之威勇不可挡。末将虽不才,羽林卫虽换装时间还短,但也战气如虹。”
唐敬也听出来了赵永亮话里面的意思,那就是羽林卫虽然威武,但是仗还是打的有点少了,啃硬骨头,打顺风仗都没有问题,但是就怕不能持久。
唐敬也知道这种评价还算中肯,论士气,海军士兵是远远高于陆地上的士兵的。
因为陆地上的士兵打输了还能逃,可是海军士兵输了就是个死。哪怕现在在陆地上打,却是异国他乡,如果被打散,想要回去就难了。
所以在拼命方面,海军士兵更为勇猛。
唐敬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抵达预定位置,羽林卫自当率先休养生息,以待明日午时立功。”
赵永亮抱拳说道:“末将定当不辱使命,若不能将倭寇驱逐入海,末将提头来见。”
唐敬摇了摇头笑道:“打仗可不是一时意气,纵有小挫折,但是只要战果可喜,就是胜利。若人人皆败即死,何来百战老兵!赵指挥身为一军主帅,不可轻言生死。”
这就是老将和新将的区别了,赵永亮也心悦诚服地应道:“末将受教!”
临近午夜时分,一万三千大军终于抵达了位于郡守府南方两里的一处山丘之后。
此时已经入冬,气温寒冷。大多数士兵都用随身大刀在地上挖出一个坑,然后就窝在了坑里。
有些还寻来干草盖在身上,更多的人靠在坑里吃下一些干粮,就倒头大睡了起来。
数百名耽罗人就比较可怜了,他们的身上没有战士们的厚棉衣,也没有刀来挖坑。就只能几十人蜷成一团,吃了后勤官发的炒米和肉干,相互抱在一起御寒。
而在东线战场,朱真和随军太监王景弘在黄昏时分,就经历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他们从济州岛的东部封锁整个海域,恰好就遇到了两艘从长崎过来给倭寇运送战斗物资的商船。
为了保守秘密,这两只船当然不会放任离开。在派了四艘战舰追逐,八艘快艇包抄,驱离了他们离开济州岛水域之后。
只是放了十几炮,两艘商船就主动投降了。
将船上的一百多人分别羁押在了四艘主舰上,舰队缴获了两艘只是小损的千石船,还有满满两船的物资。
这些物资全部是麻绳,桐油,竹箭等军用物资,刚好也能为明军所用。
虽然派了十二艘战舰出动,但是近三百艘的舰队作战计划并没有受到影响。在夜幕来临之时,所有的战舰都已经抵达了预定位置。
这些战舰组合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还有数十只战舰专门预防来自东瀛和朝鲜的船只。
当传令船带着东线舰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的信息抵达,朱瞻基却已经为了准备明日的大战,安歇了下去。
郑和没有惊动朱瞻基,如今大势已成,就是倭寇现在已经察觉到了情况不对,也已经晚了。
(晚上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