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女神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鲁善工痴迷的看着观音身上的纹理,如行云流水,好似活灵活现,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三尊雕像不过四十厘米,可站在那里,不动如山,沉稳大气,如中流砥柱,顶天立地!
“好刀法!”
鲁善工不由惊叹于何朝宗的顶尖手艺,不愧是千年受人追捧的大师,刀法入神。相比较清代很多大师的瓷雕人物,上身稍显瘦削修长,面相以长圆居多,五官神韵也比明代逊色。
衣褶绶带的做法也不同,明代是贴身的,到清代,则改为悬空飘动,轻灵有余,厚重不足。
在传统艺术领域,每个门类每个时期都会诞生一两位标杆人物,成为艺术血统的标志。如清代印石杨玉璇、竹刻浮雕吴之璠、近代紫砂顾景舟等等,而在德化白瓷,明代巅峰期的标志人物毫无疑问就是何朝宗。
鲁善工洗干净手,双手合十,恭恭敬敬鞠躬行礼,然后拿起鹤鹿老人,仔细在强光下研究。
这件应该是早期作品,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东方少女之脸白中泛红,正是早期典型特色。
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称为象牙白。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乃猪油白。
在强光照射下,三件雕像全部莹莹发光,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透视全部均应透光,这是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为何朝宗名气太大,历朝历代不乏高仿者,不过都采用注浆成形工艺,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
而眼前的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仔细观察时,所有细节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可惜,这里有几处细小残缺!”
鲁善工仔细检查完,叹口气,估计它们也是因为特殊原因被人打碎,难免有一些残损,比如老人的无名指,还有两只鹿角,已经不知所踪。
好在达摩和观音完好无缺,特别是观音,超凡脱俗,圆润饱满,圆融一切,慈悲祥和。难怪世人有云: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
翻开底款,何朝宗常用印章形式有两种,方章和葫芦章。方章的印文是何朝宗印,葫芦章的印文是何朝宗。
印文的布局合理文雅,甚至在盖章的时候,也是十分讲究的,就像在书画作品上落款一样,庄重沉稳,工工整整。
达摩衣褶线条皆呈弧线,头发丝丝毕现,海水纹纹路精细,无不体现大师高超手艺,精妙入微的刀法。
“不愧是大师,不光是刀法传神,就连烧瓷也是巅峰之作!”
鲁善工用手摸着,感受温润如玉的质感,不只是线条潇洒流畅,动静相济,形神兼备,加上原材料的精选,所用的瓷土釉料都比当时德化一般白瓷有独优之处,才使瓷佛显得质地滋润莹厚,胎骨均匀坚硬,美如脂玉,令人爱不释手。
“三氧化二铁的氧化还原!”
内行看门道,现在鲁善工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对烧瓷也有所体会,已经能看出其中精妙所在。
我国早在北朝墓葬中就曾发现个别白釉瓷器,但是白度很差,接近灰青色,可以说是白瓷的滥觞。
到隋唐时期白瓷的白度已达到60以上,五代、宋、金、元、明时期更达到62~78之间,而其中胎釉的含铁量有的竟低到0.26~0.41左右,最典型当属明德化窑。由于历代各地窑口的胎釉原料和烧成气氛不同,才在白度上表现互有高低。
像影青或一般青花瓷那样略带青色的釉调,是将其中所含极少的铁粉用还原焰煅烧,使其成为氧化亚铁而带有青色,并且显出白色之感。
至于定窑或磁州窑等具有象牙白色的陶瓷,是因为其中所含极少的铁分经氧化焰变成三氧化二铁。
德化白瓷其明代作品多为象牙色,而清代作品便成为略带几分水色的白瓷,也是由于时代不同,窑的构造改变,同时火焰的性质有所变化的缘故。
德化窑在明中叶前后,因为是用氧化焰烧成,所以釉色与定窑同为闪红、闪黄或米色,而且釉光很好,往往有呈珍珠光。
但是到明末清初时候,由于窑的构造及燃料的改变而变为淡青色的白釉。色调类似当时景德镇的白釉,只是釉光更刺目。
所以学术上将最初用氧化焰烧成的闪红乃至闪黄的叫作建白,其淡青色乃至景德镇的白釉叫作填白,又名甜白。
修复难度就在于如何完美恢复这种象牙般的光泽和温润度,这是鲁善工需要挑战的最大难关。
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传世作品较少。据德化窑资深藏家估计,目前存世可以确认为何朝宗本人作品的数量,可能不足百件。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何朝宗的艺术魅力,让鲁善工不由感叹对方既师古而不泥古,总结出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开创独树一帜的流派风格。
达摩和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多多少少能看出盛唐佛像的影子,华贵而又肃穆,既觉得平易近人而又感觉不食人间烟火,细细品味之间,气韵非凡,令人震撼。
他的观音是世俗化,也是美善与圣洁的化身,仿佛能够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所散发出来的沁人体温。
髮髻高束,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何朝宗的观音完完全全是一个传统女神形象!
鲁善工痴迷的看着观音身上的纹理,如行云流水,好似活灵活现,令人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人物比例非常准确,面相丰腴圆润,神情生动,仪态慈祥善良,刀法圆熟流畅,衣褶处理飘逸如真,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三尊雕像不过四十厘米,可站在那里,不动如山,沉稳大气,如中流砥柱,顶天立地!
“好刀法!”
鲁善工不由惊叹于何朝宗的顶尖手艺,不愧是千年受人追捧的大师,刀法入神。相比较清代很多大师的瓷雕人物,上身稍显瘦削修长,面相以长圆居多,五官神韵也比明代逊色。
衣褶绶带的做法也不同,明代是贴身的,到清代,则改为悬空飘动,轻灵有余,厚重不足。
在传统艺术领域,每个门类每个时期都会诞生一两位标杆人物,成为艺术血统的标志。如清代印石杨玉璇、竹刻浮雕吴之璠、近代紫砂顾景舟等等,而在德化白瓷,明代巅峰期的标志人物毫无疑问就是何朝宗。
鲁善工洗干净手,双手合十,恭恭敬敬鞠躬行礼,然后拿起鹤鹿老人,仔细在强光下研究。
这件应该是早期作品,釉面白中微泛红,尤如东方少女之脸白中泛红,正是早期典型特色。
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尤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黄色,称为象牙白。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尤如猪油凝固时之白,乃猪油白。
在强光照射下,三件雕像全部莹莹发光,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透视全部均应透光,这是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为何朝宗名气太大,历朝历代不乏高仿者,不过都采用注浆成形工艺,器内会出现瓷浆流动纹路,一般成垂直状,且胎体薄而轻,釉呈奶白色,用放大镜观察一般有气泡,无真品腴润悦目之特征。
在同一纹式同一对称物体上,造型千篇一律,尤如印刷制品,给人感觉是过于规正、死板、毫无生机。
而眼前的真品则为手工捏塑堆贴,在捏界面处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迹。仔细观察时,所有细节都有细微变化,正是这种微小的差异,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实性,同时也更显示其自然和灵气。
“可惜,这里有几处细小残缺!”
鲁善工仔细检查完,叹口气,估计它们也是因为特殊原因被人打碎,难免有一些残损,比如老人的无名指,还有两只鹿角,已经不知所踪。
好在达摩和观音完好无缺,特别是观音,超凡脱俗,圆润饱满,圆融一切,慈悲祥和。难怪世人有云: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
翻开底款,何朝宗常用印章形式有两种,方章和葫芦章。方章的印文是何朝宗印,葫芦章的印文是何朝宗。
印文的布局合理文雅,甚至在盖章的时候,也是十分讲究的,就像在书画作品上落款一样,庄重沉稳,工工整整。
达摩衣褶线条皆呈弧线,头发丝丝毕现,海水纹纹路精细,无不体现大师高超手艺,精妙入微的刀法。
“不愧是大师,不光是刀法传神,就连烧瓷也是巅峰之作!”
鲁善工用手摸着,感受温润如玉的质感,不只是线条潇洒流畅,动静相济,形神兼备,加上原材料的精选,所用的瓷土釉料都比当时德化一般白瓷有独优之处,才使瓷佛显得质地滋润莹厚,胎骨均匀坚硬,美如脂玉,令人爱不释手。
“三氧化二铁的氧化还原!”
内行看门道,现在鲁善工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对烧瓷也有所体会,已经能看出其中精妙所在。
我国早在北朝墓葬中就曾发现个别白釉瓷器,但是白度很差,接近灰青色,可以说是白瓷的滥觞。
到隋唐时期白瓷的白度已达到60以上,五代、宋、金、元、明时期更达到62~78之间,而其中胎釉的含铁量有的竟低到0.26~0.41左右,最典型当属明德化窑。由于历代各地窑口的胎釉原料和烧成气氛不同,才在白度上表现互有高低。
像影青或一般青花瓷那样略带青色的釉调,是将其中所含极少的铁粉用还原焰煅烧,使其成为氧化亚铁而带有青色,并且显出白色之感。
至于定窑或磁州窑等具有象牙白色的陶瓷,是因为其中所含极少的铁分经氧化焰变成三氧化二铁。
德化白瓷其明代作品多为象牙色,而清代作品便成为略带几分水色的白瓷,也是由于时代不同,窑的构造改变,同时火焰的性质有所变化的缘故。
德化窑在明中叶前后,因为是用氧化焰烧成,所以釉色与定窑同为闪红、闪黄或米色,而且釉光很好,往往有呈珍珠光。
但是到明末清初时候,由于窑的构造及燃料的改变而变为淡青色的白釉。色调类似当时景德镇的白釉,只是釉光更刺目。
所以学术上将最初用氧化焰烧成的闪红乃至闪黄的叫作建白,其淡青色乃至景德镇的白釉叫作填白,又名甜白。
修复难度就在于如何完美恢复这种象牙般的光泽和温润度,这是鲁善工需要挑战的最大难关。
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传世作品较少。据德化窑资深藏家估计,目前存世可以确认为何朝宗本人作品的数量,可能不足百件。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何朝宗的艺术魅力,让鲁善工不由感叹对方既师古而不泥古,总结出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开创独树一帜的流派风格。
达摩和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多多少少能看出盛唐佛像的影子,华贵而又肃穆,既觉得平易近人而又感觉不食人间烟火,细细品味之间,气韵非凡,令人震撼。
他的观音是世俗化,也是美善与圣洁的化身,仿佛能够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所散发出来的沁人体温。
髮髻高束,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何朝宗的观音完完全全是一个传统女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