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集众筹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何白看了倍感委屈的罗培一眼,猛然推翻案几,骂道:“吾是让尔等前来出谋画策的,尔等许久并无一策,却来攻奸一心为吾出谋的罗增之是为何故?指责其包藏祸心,不为吾的安危考量,来证明他的不忠,显示尔等的忠义么?荒唐,吾最恨的更是事临别无一策,大难之时却妄自叫嚣忠义之辈。”
“忠与不忠,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拿出实际的行动来。罗增之所谋无论好与不好,妙与不妙,但他至少已经尽到了自已身为臣下的责任,纵然所谋不对,那也是能力使然,而不是忠义之罪。不当受此诛心之言。”
众宾客被斥责的默然无语,都有羞愧之意。那名攻奸罗培的宾客更被骂得跪下请罪,罗培则感激的叩首拜道:“培多谢主公的体谅。”
何白点点头道:“都起来吧,为臣之道,是尽心尽力的为主出谋画策,恪尽职守,吾自会采纳有益的一方。然而世间别无完美无缺之人,亦无完美无缺之策。民间有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需知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个人的能力亦很单薄;但是有众人的帮忙,集众人之智,筹众人之力,拾缺补遗。五百人便能补足五百个漏洞,纵良、平之谋,亦不过如此罢。”
众人听后,尽皆点头叹服。在坐的宾客有五百余人之多,多是读书之辈,谁也不认为自已愚蠢。想出一条奇计或者困难,但在别人想出之后找破绽,倒是在行。而在场又有这么多人,有破绽总会有人能够设法补足。一来二去之后,纵是错漏百出的计谋,经众人之手后,也会变得完美无缺起来了。
何白又道:“方才增之言说到,要愤而发义兵以讨暴乱残民之贼董卓,目地想是以讨董为名,搏取仁义爱民之望。让雒阳众人知晓,吾何天明不是他们那等苟且求全之辈,而是见义勇为的豪杰之士也。闻暴而敢以下犯上,知难亦肯以弱敌强,此不正是英雄所为之事乎?”
罗培所言之策,还是以搏取名望为要。董卓残暴,无人敢跳出指责于他,若何白跳出,不论是胜是负,都会跟曹操谋刺董卓一般,受世人所敬仰。纵然有人忌惮,但人不遭忌是庸才也。如今天下将乱,庸才可不好混迹,唯有敢做敢为敢承担重任的英雄人物方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更何况董卓所害者不单只是雒阳其他百姓,其中更有我夕阳亭侯之封民也。封民乃我衣食之源,乃我治下之子民。董卓胆敢犯之,吾岂有置之不理之事?他既敢残戮吾封民,吾就敢于虎口拔牙也。不然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我何天明?传令,下军全营二千正兵、二千辅兵全员武装准备,辰时末,吾将至西园整军出征讨伐残民之贼董卓。”
立时有随侍的军中传令兵应喏而出,匆匆出厅策马而走。何白这才又说道:“先前有人说此战胜则遭人所忌,败则恐遭人出卖。那么此战就必须取胜,不可以失败。大伙,此时便以如何以弱凌强,以少敌众而参谋一番吧。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吾必须出城了。”
众宾客面容一肃,何白既然已经定下了调子,众人就不再作他想了,而是认真的思索破敌之策。有人说道:“主公,吾闻西园军上下对主公颇有好感,何不邀请他们一同攻打董卓?”
何白摇摇头道:“不行,此战本属吾义愤之私战,并不得朝庭之令,不可牵连太多。况且西园军全军参战,必然会酿成一场大的会战,恐祸及整个河南尹矣。”实际是何白不想在此时就暴露西园军已经不堪使用的实情,于是一口拒绝了。
有人又道:“能有高低,力有大小,我军兵少乃是不争之事。况且董军亦是朝庭兵马,纵然义愤惩治,也不能太过,酿成两军死战,动辄数千人丧命可就不好了。主公可摆出强硬的姿态,并且小败董军,让其认错,放归所掳掠的妇人,抚恤伤亡的吏民,并赔偿君侯的损失便好。”
何白点点头道:“此言所说甚是,然而吾纵然顾忌董军亦是朝庭兵马,不扩大战事。但董卓是否会甘心认错,而不是暴怒交加,反而自持兵强,一意要扩大战事?此皆是不可度测之事。因此此战的进展大小不全在我,而是在董卓。所以我军出兵的目地,是本着击溃董军之心,而不是起初就抱着小胜心态。不然,战事一但扩大,我军反而无所适从,陷入到慌乱之中去矣。”
有宾客又出列述说了几条见解,但都被何白一一反驳了,众人终无一个能安坐后方便能破敌的军师之才。这本就在何白的意料之中,因此何白毫不在意。今日问计的目地,就是想养成麾下宾客们的众筹之心,以应对将来的乱事,倒也不是真的想听到什么妙计来。
就在一个小时将至,何白准备出发之际,罗培突然喃喃说道:“不对不对,听闻董军之前是驻在长安的上林苑,只有数千兵马先期抵达河东。董军最先抵达京师的兵马,应是河东的兵马才是。而后抵达的兵马一路有潼关、函谷关相阻,不得何大将军之令,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他们又是从何而来?”
何白一怔,罗培总算是说到点子上来了。董卓的大部兵马想来雒阳,一路有险关相阻,守关将校不得何进之令,必不会轻放董军过关。纵有袁绍诈称是何进之令,一路没有人供应粮草,没有民夫帮忙运粮,董卓的数万人马也无这么快的进军速度。
所以三千人马不带辎重,不带民夫一波波前来雒阳的,只是董卓在玩手段障眼法而已。实际上董卓的军营中,还是只有那三千羌骑而已。
众宾客先是一愣,之后有急智之人反应过来后,立即大喜,拜道:“君侯,那董卓别无大军在京,实际上只是三千兵马而已。此是虚张声势之计也。”
何白点点头道:“确切的说,此是春秋战国时,孙膑的‘树上开花’之计也。”说着,何白把历史上,孙膑使用“树上开花”之计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说与众人听。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真相,以便能出奇制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众人听了无不叹服此计之妙也,对于将要对敌的董卓,不由生出警惕之心。能使出此等妙计之人,绝对非易予之人。刚开始还有点看破董卓兵少的得意,顿时消失无影无踪了。
众人对于何白的博学顿起佩服之心,需知此时还无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世人读书多是借书抄书。而书籍又多藏于世族之家,寒族士人为能读得好书,只得依附于各地的世族之下。因此才有罗培、乐彭及朱勉等人在王氏族学门下求学之事发生。
在场众人能读书百卷便是大才了,似蔡邕那般读书万卷,那是最顶尖的,千古闻名之博学鸿儒了。何白自来京师雒阳之后,所展现的博学程度比之当世大儒也不差什么。虽说对于才学的领悟还太过浅薄,但已经生出了自已独特的思想体系来,有了自成一家之像。
因此何白才被饱读经史子集的儒生官员们所接受,认为何白虽然家世一般,但才学的确渊博,而且品性不差,加上已经封侯,食禄二千石,勉强可算士族之列。但比之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等世阀大族,还是要低贱一些。此时能有这么多的寒门士人来投,其中的一个目地,未尝不是想向何白求教非儒学的学问。
既然罗培与众宾客已经看破了董卓之计,立时对接下来的战争充满了希望。同时众人也对何白早就目光如炬,看破一切而深感敬服。至于具体作战之事就是何白等军中大将的事了,众宾客只能恭祝何白旗开得胜了。
何白令众宾客们守住董卓兵少的秘密,因为破军一万二千余与破军三千骑,对世人的震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众宾客既拜何白为主君,自然要为何白的利益作考量,无不点头认同。只有何白好,他们才能跟着也好。此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事。此时的人要相对更有职业操守一些,得到吩咐,自然遵守。
时间已到,计议也定,今日首次聚众开会商讨大事总算是团满结束了。何白对将来入主北海一国充满了信心,有这些不算差的宾客相助,自已绝对可在短时间内取得北海国大权。
出得府门后,何白飞身上马,领着韩荣、黄忠、荀耶及二十骑扈从、六十名尚武宾客匆匆向西园奔去。纵然要让董卓取得朝庭的大权,自已也要让董卓知晓得罪自已的下场。要让董卓向惧怕孙坚那般,也同样的惧怕自已,不敢轻易招惹。
何白看了倍感委屈的罗培一眼,猛然推翻案几,骂道:“吾是让尔等前来出谋画策的,尔等许久并无一策,却来攻奸一心为吾出谋的罗增之是为何故?指责其包藏祸心,不为吾的安危考量,来证明他的不忠,显示尔等的忠义么?荒唐,吾最恨的更是事临别无一策,大难之时却妄自叫嚣忠义之辈。”
“忠与不忠,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拿出实际的行动来。罗增之所谋无论好与不好,妙与不妙,但他至少已经尽到了自已身为臣下的责任,纵然所谋不对,那也是能力使然,而不是忠义之罪。不当受此诛心之言。”
众宾客被斥责的默然无语,都有羞愧之意。那名攻奸罗培的宾客更被骂得跪下请罪,罗培则感激的叩首拜道:“培多谢主公的体谅。”
何白点点头道:“都起来吧,为臣之道,是尽心尽力的为主出谋画策,恪尽职守,吾自会采纳有益的一方。然而世间别无完美无缺之人,亦无完美无缺之策。民间有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需知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个人的能力亦很单薄;但是有众人的帮忙,集众人之智,筹众人之力,拾缺补遗。五百人便能补足五百个漏洞,纵良、平之谋,亦不过如此罢。”
众人听后,尽皆点头叹服。在坐的宾客有五百余人之多,多是读书之辈,谁也不认为自已愚蠢。想出一条奇计或者困难,但在别人想出之后找破绽,倒是在行。而在场又有这么多人,有破绽总会有人能够设法补足。一来二去之后,纵是错漏百出的计谋,经众人之手后,也会变得完美无缺起来了。
何白又道:“方才增之言说到,要愤而发义兵以讨暴乱残民之贼董卓,目地想是以讨董为名,搏取仁义爱民之望。让雒阳众人知晓,吾何天明不是他们那等苟且求全之辈,而是见义勇为的豪杰之士也。闻暴而敢以下犯上,知难亦肯以弱敌强,此不正是英雄所为之事乎?”
罗培所言之策,还是以搏取名望为要。董卓残暴,无人敢跳出指责于他,若何白跳出,不论是胜是负,都会跟曹操谋刺董卓一般,受世人所敬仰。纵然有人忌惮,但人不遭忌是庸才也。如今天下将乱,庸才可不好混迹,唯有敢做敢为敢承担重任的英雄人物方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更何况董卓所害者不单只是雒阳其他百姓,其中更有我夕阳亭侯之封民也。封民乃我衣食之源,乃我治下之子民。董卓胆敢犯之,吾岂有置之不理之事?他既敢残戮吾封民,吾就敢于虎口拔牙也。不然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我何天明?传令,下军全营二千正兵、二千辅兵全员武装准备,辰时末,吾将至西园整军出征讨伐残民之贼董卓。”
立时有随侍的军中传令兵应喏而出,匆匆出厅策马而走。何白这才又说道:“先前有人说此战胜则遭人所忌,败则恐遭人出卖。那么此战就必须取胜,不可以失败。大伙,此时便以如何以弱凌强,以少敌众而参谋一番吧。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吾必须出城了。”
众宾客面容一肃,何白既然已经定下了调子,众人就不再作他想了,而是认真的思索破敌之策。有人说道:“主公,吾闻西园军上下对主公颇有好感,何不邀请他们一同攻打董卓?”
何白摇摇头道:“不行,此战本属吾义愤之私战,并不得朝庭之令,不可牵连太多。况且西园军全军参战,必然会酿成一场大的会战,恐祸及整个河南尹矣。”实际是何白不想在此时就暴露西园军已经不堪使用的实情,于是一口拒绝了。
有人又道:“能有高低,力有大小,我军兵少乃是不争之事。况且董军亦是朝庭兵马,纵然义愤惩治,也不能太过,酿成两军死战,动辄数千人丧命可就不好了。主公可摆出强硬的姿态,并且小败董军,让其认错,放归所掳掠的妇人,抚恤伤亡的吏民,并赔偿君侯的损失便好。”
何白点点头道:“此言所说甚是,然而吾纵然顾忌董军亦是朝庭兵马,不扩大战事。但董卓是否会甘心认错,而不是暴怒交加,反而自持兵强,一意要扩大战事?此皆是不可度测之事。因此此战的进展大小不全在我,而是在董卓。所以我军出兵的目地,是本着击溃董军之心,而不是起初就抱着小胜心态。不然,战事一但扩大,我军反而无所适从,陷入到慌乱之中去矣。”
有宾客又出列述说了几条见解,但都被何白一一反驳了,众人终无一个能安坐后方便能破敌的军师之才。这本就在何白的意料之中,因此何白毫不在意。今日问计的目地,就是想养成麾下宾客们的众筹之心,以应对将来的乱事,倒也不是真的想听到什么妙计来。
就在一个小时将至,何白准备出发之际,罗培突然喃喃说道:“不对不对,听闻董军之前是驻在长安的上林苑,只有数千兵马先期抵达河东。董军最先抵达京师的兵马,应是河东的兵马才是。而后抵达的兵马一路有潼关、函谷关相阻,不得何大将军之令,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他们又是从何而来?”
何白一怔,罗培总算是说到点子上来了。董卓的大部兵马想来雒阳,一路有险关相阻,守关将校不得何进之令,必不会轻放董军过关。纵有袁绍诈称是何进之令,一路没有人供应粮草,没有民夫帮忙运粮,董卓的数万人马也无这么快的进军速度。
所以三千人马不带辎重,不带民夫一波波前来雒阳的,只是董卓在玩手段障眼法而已。实际上董卓的军营中,还是只有那三千羌骑而已。
众宾客先是一愣,之后有急智之人反应过来后,立即大喜,拜道:“君侯,那董卓别无大军在京,实际上只是三千兵马而已。此是虚张声势之计也。”
何白点点头道:“确切的说,此是春秋战国时,孙膑的‘树上开花’之计也。”说着,何白把历史上,孙膑使用“树上开花”之计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说与众人听。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花,但可以借用假花点缀在上面,让人真假难辨。此计用在军事上,是指当自己的力量薄弱时,可以借别人的势力或某种因素,使自己看起来强大,以此虚张声势,慑服敌人。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真相,以便能出奇制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
众人听了无不叹服此计之妙也,对于将要对敌的董卓,不由生出警惕之心。能使出此等妙计之人,绝对非易予之人。刚开始还有点看破董卓兵少的得意,顿时消失无影无踪了。
众人对于何白的博学顿起佩服之心,需知此时还无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世人读书多是借书抄书。而书籍又多藏于世族之家,寒族士人为能读得好书,只得依附于各地的世族之下。因此才有罗培、乐彭及朱勉等人在王氏族学门下求学之事发生。
在场众人能读书百卷便是大才了,似蔡邕那般读书万卷,那是最顶尖的,千古闻名之博学鸿儒了。何白自来京师雒阳之后,所展现的博学程度比之当世大儒也不差什么。虽说对于才学的领悟还太过浅薄,但已经生出了自已独特的思想体系来,有了自成一家之像。
因此何白才被饱读经史子集的儒生官员们所接受,认为何白虽然家世一般,但才学的确渊博,而且品性不差,加上已经封侯,食禄二千石,勉强可算士族之列。但比之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等世阀大族,还是要低贱一些。此时能有这么多的寒门士人来投,其中的一个目地,未尝不是想向何白求教非儒学的学问。
既然罗培与众宾客已经看破了董卓之计,立时对接下来的战争充满了希望。同时众人也对何白早就目光如炬,看破一切而深感敬服。至于具体作战之事就是何白等军中大将的事了,众宾客只能恭祝何白旗开得胜了。
何白令众宾客们守住董卓兵少的秘密,因为破军一万二千余与破军三千骑,对世人的震撼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众宾客既拜何白为主君,自然要为何白的利益作考量,无不点头认同。只有何白好,他们才能跟着也好。此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事。此时的人要相对更有职业操守一些,得到吩咐,自然遵守。
时间已到,计议也定,今日首次聚众开会商讨大事总算是团满结束了。何白对将来入主北海一国充满了信心,有这些不算差的宾客相助,自已绝对可在短时间内取得北海国大权。
出得府门后,何白飞身上马,领着韩荣、黄忠、荀耶及二十骑扈从、六十名尚武宾客匆匆向西园奔去。纵然要让董卓取得朝庭的大权,自已也要让董卓知晓得罪自已的下场。要让董卓向惧怕孙坚那般,也同样的惧怕自已,不敢轻易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