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王阳明非常看重自我省察,他说通过省察可以看清自己成功的基础,不能因为境况的不如意而浑浑噩噩,混了天日。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制,方日渐有见。
王阳明认为,存天理去私欲,其精微之处必须时刻反省、体察、克制,才能渐渐有所得。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经常反观自省,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正如一样东西,用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都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人们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就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
王阳明就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人。年少时候的王阳明曾到居庸关去“见世面”,他回来之后向父亲表达了以几万人马讨伐鞑靼的“宏大”志向,当时父亲批评他太狂傲。之后,王阳明经过一番思考、自省,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王阳明善于自省,在他立志要成为圣贤的那一天起,“格物穷理”就成了他每天必须做的任务。但是“格物”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的,在格物的过程中,王阳明也通过自省、反思,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理论,最后才得以创立了心学。可以说,王阳明的成功与他善于反躬自省是分不开的。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成为了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有位哲学家在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别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他说:“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何谓自知之明?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有自知之明,是因为他们时刻审视自己。能够时刻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有哪些?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就能准确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有一个年轻人,在街角的小店借用电话。电话打通后,他用一条手帕,盖着电话筒,然后说:“是王公馆吗?我打电话是想应征园丁工作的,我有很丰富的经验,相信一定可以胜任。”电话那头的接线生说:“先生,恐怕你弄错了,我家主人对现在聘用的园丁非常满意,主人说园丁是一位尽责、热心和勤奋的人,所以我们这儿并没有园丁的空缺。”年轻人听罢,便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可能是我弄错了。”接着便挂了电话。小店的老板听了年轻人的话,便说:“年轻人,你想找园丁工作吗?我的亲戚正要请人,你有兴趣吗?”年轻人说:“多谢你的好意,其实我就是王公馆的园丁。我刚才打电话,只是为了自我检查,确定自己的表现是否合乎主人的标准而已。”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那些认真审视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觉悟。反省是一棵智慧树,只有深植在思维里,它才能与你的神经互联,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让你的人生变得简单、精彩起来。
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可见,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跳出自己的局限来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谈论他人是非,不如反省自己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
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栝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一个朋友脾气不好,常常容易生气、责备别人。
于是,王阳明告诫他说:“你要学着反省自己。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只能看见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反身自省,就能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哪还有空闲工夫来责怪他人?舜能够化解象的傲慢,主要在于他没有只发现象不对的地方。如果舜仅仅是纠正象的奸恶,就只能发现他的不对之处了。象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愿承认错误,这样怎么能够感化他呢?”
这个朋友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和后悔。
王阳明又说道:“你今后别再去谈论别人的是非了,但凡你想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谈论他人是非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古人曾如此告诫世人:“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工夫检点他人。”孔子也曾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意思是,在静查己过的同时勿论人非。
其实,“是非”本身就是极其无聊的谈资;而背后议论别人也不是正人君子所为。做人就应该光明磊落,有话就当面说,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要知道,搬弄是非不仅害人,同时也会害己,不但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让人看不起。
李威被公司升为企划科科长,而且事先没有任何升迁的征兆,对那些和李威在同一间办公室相处好几年的其他同事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精神刺激。想到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竞争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总让人有那么一点酸酸的感觉。于是,企划科的其他几个同事就在李威的背后嘀咕开了:“哼!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升他的官?”一百个不服气与嫉妒都脱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威数落得一无是处。
孟刚是分配到企划科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激动,也毫无顾忌地说了些李威的坏话,如办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王某,尽管他在背后说李威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他就把大家说李威坏话的事说给李威听了。
李威想:“别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我可以理解,你孟刚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才来公司几个月,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李威对孟刚很冷淡,常借故刁难他。
可怜孟刚大学毕业,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李威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说人是非的牺牲品。
背后议论人者,有些是出于无聊,把议论别人当作一种消遣,从不考虑自己的言论将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后果。其实这种人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不良企图,只是逞口舌之快,可是说者无心,听者却可能有意。无意中讲的话,很可能就被有意者断章取义,成为攻击他人和自己的武器。更何况,什么事情都应辩证地去看,被议论的滋味并不好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接受的事,为什么要强加于别人呢?
喜欢议论别人的人,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能够明察秋毫,而对自己却不能有清醒的认识;喜欢议论别人的人,他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但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缺点得不到改正,长此以往,就会阻碍自身发展。“正己才能正人”,不能律己,又何以要求别人呢?
在王阳明看来,是与非相差并不遥远,“所争毫厘耳”,但只差毫厘就有本质的变化了。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只在一念之间。既然这样,那么不如少谈论一些是非,多一些对自己的省察,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
人生最大的毛病——傲慢
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曾说:“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傲慢,子女傲慢必然会不孝,臣子们傲慢必然会不忠,父母傲慢必然会不慈爱,朋友傲慢必然会不守信。所以,象与丹朱都不贤明,并因为傲慢断送了自己的一生,你们各位要常常体会这个。人心原本就是天然之理,精明纯净,没有纤毫沾染,只是有一个‘无我’罢了。心里万万不能‘有我’,有了便是傲慢了。古代圣贤有许多长处,也只是‘无我’罢了。‘无我’自然能做到谦谨,谦谨是众善的基础,傲慢则是众恶的源泉。”
自古以来,圣人都反对傲慢,孔子曾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意思是说,一个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孔子反对骄傲的态度显而易见。
人们常说:“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这句话意在告诫人们:一个人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骄傲,你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你能想到的,一定也有人想到了,甚至比你考虑得更周到。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的见解有时候不过是大众心照不宣的共识,你做成的事情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许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就变得傲慢,认为自己是如此出类拔萃,不禁飘飘然起来;做到一件事情就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能做到,想到一个什么事情就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能想到。得了“傲慢病”的人们,轻则晕头转向,忘乎所以,重则感情、事业受挫,乃至性命堪忧。
在英国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借男主角达西这个人物很好地表现了傲慢对人生的负面影响。
达西出身名门贵族,有万贯家财,因而是许多女孩追逐的目标。他一出现在舞会上,许多姑娘就纷纷向他投去倾慕的目光;但他非常傲慢,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了女主角伊丽莎白。正如达西对朋友宾利所说的那样:“她(伊丽莎白)长得可以‘容忍’,但还没到能引起我的兴趣的程度。”也正是他的傲慢,伤害了自尊心极强的伊丽莎白,于是伊丽莎白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
可是不久,达西对伊丽莎白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进而爱上了她。但即便是在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达西也仍然抱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傲慢心态,做出高高在上的表情,使得伊丽莎白误认为是达西无聊之极做出的调侃行为,怒斥达西“毫无礼貌”。经过这一次教训,达西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傲慢是他追求伊丽莎白的障碍。当他改掉傲慢的态度,学会与人平等对话时,也消除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从而赢得了伊丽莎白的爱。
傲慢令达西失去爱情,而一旦抛弃傲慢,学会自省,达西就能收获爱情。由此可见傲慢的危害之大。正如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不要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骄傲是无知的产物。”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邓拓也说:“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傲慢的人大多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成绩和功劳,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弱点和不足,而且好用自己之长比人之短,越看越比越觉得自己优秀,最终反而导致自己一事无成。
为避免傲慢带来恶果,王阳明劝诫人们培养谦虚、自省的态度。古时,尧允恭能让,舜温恭允塞,禹不自满,文正徽柔恭敬,孔子温良恭俭,他们都是谦虚自省的典范。在王阳明看来,谦虚自省是人生最大的美德,王阳明自己也是一代谦虚自省的楷模。他有功而辞封,遭谤而不辩;当弟子称其人品之高如泰山,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之人时,他则淡淡地说:“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圣人孔子曾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聪明睿智而能自安于愚,功盖天下而能谦让自持,勇力足以震撼世界却能守之以怯懦,拥有四海的财富,但能谦逊自守,这是抑制并贬损自满的方法啊!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能时刻自省并谦虚地待人处事,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
别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
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蔽也。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保存自己的良知,而是对一些细节问题念念不忘,则正是将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当作学问的弊病了。这是告诫人们在自省的同时不要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以免因小失大。
人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端倪。”指的是很多事情都可以从生活细节中看出个究竟,生活细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相当于个人的“名片”,是认识、了解一个人的重要途径。所以,注重细节,是让自己更出色,更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一大关键,对个人日后的发展将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自省时如果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则会阻碍人们走向成功。自古以来,圣人、伟人在行事时大都不会被细节问题所约束,因为他们深知:行事时固然要小心谨慎,但也要表现出随意的姿态,不必知道事情的全部细节,也就不会因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而苦恼。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们的身体极小,靠吸食动物的血液生存,是野马的天敌。在攻击野马时,它们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蝙蝠。蝙蝠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会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蝙蝠吸血所致。
野马过于在意被吸血蝙蝠啃咬这个问题,于是极力想要摆脱吸血蝙蝠,结果却造成血液流失严重,直至死亡。如果它们能够理智地认识到吸血蝙蝠并不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它们也就不会暴躁、狂奔并因此而丧命了。其实,这也是在告诫人们不要为小事抓狂,这并非真正的自省。
曾国藩提出,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从大处着眼,就应该适当地忽略一些小事,这样自己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关键的问题,争得事情的主动权。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弟论兵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茫。”成大事者,往往着眼于大局,可是也有一些人只追求小处的利益,看不到大局,结果常常误事。曾国藩把朝廷中人的这种心理当成是一种弊病,曾经几次上奏皇上,希望皇上能够给有这类陋习的人一些提点,让他们注意改正。在曾国藩看来,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可能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性格上也可能存在不足,但是只要不耽误整体的发展方向就是好的。因此,善于自省的他从不执迷于细节问题。
虽然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完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但过分执迷于细节就很可能使得人们目光短浅,因小失大,反而阻碍自己获得成功。正如王阳明所说:“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即用功到了精妙的地方,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说理就越难。如果执着于精妙的地方,全体的功夫反而被遮蔽了,自省反而变成了成功的阻碍。
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王阳明认为,颜回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不会犯两次,也只有“未发之中”的人能做到这样。
“不迁怒,不贰过”语出《论语·雍也》: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指不迁怒于人,不重复自己的过错。
国学大师梁漱溟在《孔家思想史》中写道:“不贰过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知过非常之难,根本问题是在此。我们平常做了许多错事,却往往不知道。一是改过。知过后便不再有过,就是所谓一息不懈,所以说过而能改不为过矣。”
著名学者钱穆在《论语新解》中也说道:“不贰过,非谓今日有过,后不更犯。明日又有过,后复不犯。当知见一不善,一番改时,即猛进一番,此类之过即永绝。故不迁怒如镜悬水止,不贰过如冰消冻释,养心至此,始见工夫。”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认为的那样:“不迁怒”指的是操守,而“不贰过”则升格为修养的一层。
“不贰过”寥寥数字,听着简单,做则不易。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过失和错误讳莫如深,千方百计粉饰辩解。有人面对批评总是强调客观,怨天尤人;有人则认为过失和错误人皆有之,不足为怪。但凡有这般文过饰非做法的人,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产生的根源,势必还会再犯错。
《孟子》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君子之道。”偷鸡者却说:“那我就每月偷一只鸡吧,等来年再停止偷鸡。”
对此,孟子说:“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偷鸡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就应当立即改正,怎么还要等到来年再改正错误呢?”
故事中的偷鸡者正是因为不懂得“不贰过”,不懂得反省自己的过错,才不能即刻改正。正如人们常说的:“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而愚蠢的人同样的错误犯多次,甚至是屡教不改。”很明显,故事中的偷鸡者属于后者。
吴燕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员,她刚来公司的时候销售业绩排在倒数第一,一年后却成了销售冠军。此后,吴燕的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几乎是月月得冠军。很多同事羡慕不已,向吴燕取经,问她有什么秘诀。吴燕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对同事说:“这就是我的秘诀。”同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吴燕与客户打交道时所犯下的所有错误,以及每一次犯错后的心得。
不犯同样的错误,是吴燕事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人们获取幸福人生的最佳保障。
《易经》上说“日新谓之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这就是最高尚的品德了。而“行无贰过”则是“日新”的基础,因为如果不犯同样错误尚且难以做到,又何谈新的进步呢?
王阳明强调“自省”和“慎独”,其实这两点都可以看作是帮助人们避免反复犯错的重要方法。善于“自省”,则人方能牢记自己的错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到“慎独”,则人的精神力量会越来越强大,而不至于优柔寡断、临事而迷,最终又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人之所以犯同样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世事百态纷繁复杂难以精确掌控,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们不善于自省。不善于反思、总结,缺乏自制力的人,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就会越高;而性格坚定、沉稳、善于自省之人,其反复犯错的几率则会低很多。
自省不是为了掩盖错误
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果在所犯过错上过于用功,就像是补破了的饭甑,必然会有文过饰非的弊病。这也是许多人在自省时常犯的错误,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省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自省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掩盖错误,而不是彻底地改正错误。
“文过饰非”出自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意思是说人们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做工作、干事业,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错误。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对待已经出现的过失和错误。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问题是什么就承认什么,有多大就说多大,绝不故意掩饰和歪曲;另一种态度是,报喜不报忧,用虚伪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即文过饰非。后一种行为——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很容易放大错误,带来重大灾难。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
南朝陈后主“性愚,恶闻过失”,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文过饰非之徒。其中他最宠信的都官尚书孔范,虽然形为举止文雅,善写五言诗,但实为曲意承欢的狎客,后主“每有恶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就是这样一群文过饰非的君臣,导致了陈朝的灭亡,统统成了隋文帝的俘虏。
因为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陈后主最终失去了江山,也害了自己。如果人们羞于面对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对其百般掩饰,也终将毁灭自己。相反,如果人们能坦然面对并努力修正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些过失和错误就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财富,为我们赢得成功和幸福。
事实上,过失和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开始。正如美国一位大企业家所说:“年轻人需要多犯错,因为错误是事业发展的最好燃料,错误可以让你懂得如何扭转逆境,我们只要学会如何不再犯同样的错就可以了。坚持这样的(自省)原则,你会比那些保守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1886年5月的一天,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药剂师约翰·潘博顿在自家的院子调制出了一锅能提神解疲、减轻头痛、镇静心神的饮料。潘博顿将这锅饮料带到药房,指示他的助理魏纳伯倒出一杯来,并加入一些糖浆和水,然后添加些冰块,他俩尝过后觉得味道好极了。
当调制第二杯饮料时,助理魏纳伯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当作普通水加入了杯中,却使得饮料更加美味。因此,潘博顿没将饮料作为“头痛药”,而是当作一般解渴的饮料来销售。因为里面含有古柯叶和可乐果,他们将这种饮料取名为“可口可乐”。如今,可口可乐已在一百多个国家畅销,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正是魏纳伯的一次过失成就了饮料界的巨星“可口可乐”。由此可见,过失和错误不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其正面价值。如果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就能够凭借过失和错误的正面价值获得成功。
然而,大多数人自省时都只看到过失和错误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其正面价值。他们害怕犯错,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以至于他们只想避免做错事,而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东西,不去接触新的技术,不去接受新的事物,总是试图掩饰自己的弱点而不是去勇敢地克服它,因此,他们总是在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糟糕。正如王阳明所认为的那样,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就坦然面对,努力去改正;如果竭力去掩饰错误,就好像补已经破碎的饭甑一样,只会白白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发展也没有益处,这才是自省的真谛。
认错容易改错难
夫旧习之溺人,虽已觉悔悟,而其克治之功尚且其难若此,又况溺而不悟,日益以深者,亦将何所抵极乎!
在王阳明看来,能够认识到自己做过的错事或者是错误的习惯而悔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悔悟了,要想战胜习惯的力量,改正这个错误更加不易。人是不怕犯错误的,怕就怕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总是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因此,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知错能悔、能改,就是“致良知”的表现——去除遮盖良知的尘埃,恢复良知的豁然明亮。
尽管人们经常把“对不起”挂在嘴边,然而又有几个人能够真诚忏悔呢?孔子所说“三省吾身”的“省”就含有忏悔的因素。有悔才能有改,不断地改正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名叫周处的人。他自小没了父母,又不听长辈的管教,到处惹是生非,打架斗殴,横行乡里,当地的百姓都很讨厌他。当时,百姓们将村子旁边河中的蛟龙、山上的白额虎和周处并称为“三害”。
后来有人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蛟龙和猛虎,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周处听了,为了证明自己比蛟龙和猛虎更厉害,决定去和蛟龙、猛虎搏斗。他上山击毙了猛虎,又下河斩杀蛟龙。经过了三天三夜,终于将蛟龙杀死了。周处三天没有回来,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高兴地互相庆祝。周处提着蛟龙的脑袋回到村里,看到乡亲们互相庆贺,这才明白,大家痛恨他已经到了极点。于是,他痛改前非,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清廉的好官,被家乡的人们称颂。
周处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王阳明曾告诉自己的学生:凡事要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倘若我们能将这种反求诸己的忏悔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忏悔将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相反,它会是一种享受。你可以在忏悔中思考,甚至可以用苛刻收容你过去所有的过失,让这一切通过时间的作用变成神圣的永恒。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在忏悔中,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并且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
西汉时期,汉中有个叫程文矩的人。他的妻子不幸去世,留下四个儿子,之后他又娶李穆姜为妻,也生了两个男孩。程文矩死后,繁重的家务和教育孩子的责任都落在了李穆姜身上。作为后母的李穆姜对程文矩前妻所生的孩子无比慈爱,甚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但是,这四个孩子却一点都不尊敬她,还处处为难她,认为李穆姜是假仁假义。
久而久之,有邻居劝李穆姜不要再管他们了。李穆姜却说:“我要用礼仪劝导他们,不让他们走向邪路。”有一次,程文矩前妻的大儿子程兴重病在床,李穆姜十分难过,她不仅到处访求名医,还亲自熬药,将程兴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李穆姜的精心照料下,程兴慢慢痊愈。而李穆姜的行为也深深感动了程兴,他不仅向李穆姜道歉,还对三个弟弟说:“继母仁慈,我们兄弟却置她的养育之恩于不顾,真连禽兽都不如。虽然母亲并不怪我们,还对我们越来越好,但我们的罪过是不可宽恕的。”四兄弟感到非常悔恨,便跑到掌管刑罚的官员面前请求治罪。事情传到了汉中太守那里,太守不仅表彰了李穆姜,还让四兄弟改过自新。在李穆姜的严格教育下,四兄弟也都各有建树。
程文矩前妻的四个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过自新,才有了后来的建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也有很多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却缺乏改过的决心。的确,承认错误只需要几分钟,改正过错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没有毅力是做不到的,虽然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却因为无法持之以恒,终究难逃重蹈覆辙的结局。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如何面对我们的过错。首先是知错,若连自己的错误都不承认,又何谈改错,其后果也必定会是一错再错。但若能正视、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且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正,那么,错误对于我们而言便是一笔财富,我们的良知也就能保持豁然明亮,从而轻松应对任何事情。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王阳明非常看重自我省察,他说通过省察可以看清自己成功的基础,不能因为境况的不如意而浑浑噩噩,混了天日。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制,方日渐有见。
王阳明认为,存天理去私欲,其精微之处必须时刻反省、体察、克制,才能渐渐有所得。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经常反观自省,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正如一样东西,用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都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人们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就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
王阳明就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人。年少时候的王阳明曾到居庸关去“见世面”,他回来之后向父亲表达了以几万人马讨伐鞑靼的“宏大”志向,当时父亲批评他太狂傲。之后,王阳明经过一番思考、自省,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王阳明善于自省,在他立志要成为圣贤的那一天起,“格物穷理”就成了他每天必须做的任务。但是“格物”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的,在格物的过程中,王阳明也通过自省、反思,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理论,最后才得以创立了心学。可以说,王阳明的成功与他善于反躬自省是分不开的。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成为了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有位哲学家在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别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他说:“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聪明人必须具备自知之明。何谓自知之明?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的学生曾子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有自知之明,是因为他们时刻审视自己。能够时刻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有哪些?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就能准确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有一个年轻人,在街角的小店借用电话。电话打通后,他用一条手帕,盖着电话筒,然后说:“是王公馆吗?我打电话是想应征园丁工作的,我有很丰富的经验,相信一定可以胜任。”电话那头的接线生说:“先生,恐怕你弄错了,我家主人对现在聘用的园丁非常满意,主人说园丁是一位尽责、热心和勤奋的人,所以我们这儿并没有园丁的空缺。”年轻人听罢,便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可能是我弄错了。”接着便挂了电话。小店的老板听了年轻人的话,便说:“年轻人,你想找园丁工作吗?我的亲戚正要请人,你有兴趣吗?”年轻人说:“多谢你的好意,其实我就是王公馆的园丁。我刚才打电话,只是为了自我检查,确定自己的表现是否合乎主人的标准而已。”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那些认真审视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觉悟。反省是一棵智慧树,只有深植在思维里,它才能与你的神经互联,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让你的人生变得简单、精彩起来。
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可见,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跳出自己的局限来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谈论他人是非,不如反省自己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
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栝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一个朋友脾气不好,常常容易生气、责备别人。
于是,王阳明告诫他说:“你要学着反省自己。如果光是责备别人,就只能看见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反身自省,就能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哪还有空闲工夫来责怪他人?舜能够化解象的傲慢,主要在于他没有只发现象不对的地方。如果舜仅仅是纠正象的奸恶,就只能发现他的不对之处了。象是一个傲慢的人,肯定不愿承认错误,这样怎么能够感化他呢?”
这个朋友听后感到十分惭愧和后悔。
王阳明又说道:“你今后别再去谈论别人的是非了,但凡你想责备别人的时候,就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谈论他人是非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古人曾如此告诫世人:“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工夫检点他人。”孔子也曾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意思是,在静查己过的同时勿论人非。
其实,“是非”本身就是极其无聊的谈资;而背后议论别人也不是正人君子所为。做人就应该光明磊落,有话就当面说,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要知道,搬弄是非不仅害人,同时也会害己,不但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让人看不起。
李威被公司升为企划科科长,而且事先没有任何升迁的征兆,对那些和李威在同一间办公室相处好几年的其他同事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精神刺激。想到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竞争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总让人有那么一点酸酸的感觉。于是,企划科的其他几个同事就在李威的背后嘀咕开了:“哼!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升他的官?”一百个不服气与嫉妒都脱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威数落得一无是处。
孟刚是分配到企划科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激动,也毫无顾忌地说了些李威的坏话,如办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王某,尽管他在背后说李威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他就把大家说李威坏话的事说给李威听了。
李威想:“别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我可以理解,你孟刚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才来公司几个月,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李威对孟刚很冷淡,常借故刁难他。
可怜孟刚大学毕业,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李威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说人是非的牺牲品。
背后议论人者,有些是出于无聊,把议论别人当作一种消遣,从不考虑自己的言论将会对别人产生怎样的后果。其实这种人大多数时候并没有什么不良企图,只是逞口舌之快,可是说者无心,听者却可能有意。无意中讲的话,很可能就被有意者断章取义,成为攻击他人和自己的武器。更何况,什么事情都应辩证地去看,被议论的滋味并不好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接受的事,为什么要强加于别人呢?
喜欢议论别人的人,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能够明察秋毫,而对自己却不能有清醒的认识;喜欢议论别人的人,他本身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但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缺点得不到改正,长此以往,就会阻碍自身发展。“正己才能正人”,不能律己,又何以要求别人呢?
在王阳明看来,是与非相差并不遥远,“所争毫厘耳”,但只差毫厘就有本质的变化了。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只在一念之间。既然这样,那么不如少谈论一些是非,多一些对自己的省察,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
人生最大的毛病——傲慢
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曾说:“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傲慢,子女傲慢必然会不孝,臣子们傲慢必然会不忠,父母傲慢必然会不慈爱,朋友傲慢必然会不守信。所以,象与丹朱都不贤明,并因为傲慢断送了自己的一生,你们各位要常常体会这个。人心原本就是天然之理,精明纯净,没有纤毫沾染,只是有一个‘无我’罢了。心里万万不能‘有我’,有了便是傲慢了。古代圣贤有许多长处,也只是‘无我’罢了。‘无我’自然能做到谦谨,谦谨是众善的基础,傲慢则是众恶的源泉。”
自古以来,圣人都反对傲慢,孔子曾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意思是说,一个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孔子反对骄傲的态度显而易见。
人们常说:“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这句话意在告诫人们:一个人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骄傲,你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你能想到的,一定也有人想到了,甚至比你考虑得更周到。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的见解有时候不过是大众心照不宣的共识,你做成的事情对别人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许多时候,人们会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就变得傲慢,认为自己是如此出类拔萃,不禁飘飘然起来;做到一件事情就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能做到,想到一个什么事情就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能想到。得了“傲慢病”的人们,轻则晕头转向,忘乎所以,重则感情、事业受挫,乃至性命堪忧。
在英国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作者借男主角达西这个人物很好地表现了傲慢对人生的负面影响。
达西出身名门贵族,有万贯家财,因而是许多女孩追逐的目标。他一出现在舞会上,许多姑娘就纷纷向他投去倾慕的目光;但他非常傲慢,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了女主角伊丽莎白。正如达西对朋友宾利所说的那样:“她(伊丽莎白)长得可以‘容忍’,但还没到能引起我的兴趣的程度。”也正是他的傲慢,伤害了自尊心极强的伊丽莎白,于是伊丽莎白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
可是不久,达西对伊丽莎白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进而爱上了她。但即便是在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达西也仍然抱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傲慢心态,做出高高在上的表情,使得伊丽莎白误认为是达西无聊之极做出的调侃行为,怒斥达西“毫无礼貌”。经过这一次教训,达西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傲慢是他追求伊丽莎白的障碍。当他改掉傲慢的态度,学会与人平等对话时,也消除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从而赢得了伊丽莎白的爱。
傲慢令达西失去爱情,而一旦抛弃傲慢,学会自省,达西就能收获爱情。由此可见傲慢的危害之大。正如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不要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骄傲是无知的产物。”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邓拓也说:“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傲慢的人大多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成绩和功劳,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弱点和不足,而且好用自己之长比人之短,越看越比越觉得自己优秀,最终反而导致自己一事无成。
为避免傲慢带来恶果,王阳明劝诫人们培养谦虚、自省的态度。古时,尧允恭能让,舜温恭允塞,禹不自满,文正徽柔恭敬,孔子温良恭俭,他们都是谦虚自省的典范。在王阳明看来,谦虚自省是人生最大的美德,王阳明自己也是一代谦虚自省的楷模。他有功而辞封,遭谤而不辩;当弟子称其人品之高如泰山,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之人时,他则淡淡地说:“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圣人孔子曾说:“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聪明睿智而能自安于愚,功盖天下而能谦让自持,勇力足以震撼世界却能守之以怯懦,拥有四海的财富,但能谦逊自守,这是抑制并贬损自满的方法啊!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能时刻自省并谦虚地待人处事,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
别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
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之蔽也。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保存自己的良知,而是对一些细节问题念念不忘,则正是将那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当作学问的弊病了。这是告诫人们在自省的同时不要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以免因小失大。
人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端倪。”指的是很多事情都可以从生活细节中看出个究竟,生活细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相当于个人的“名片”,是认识、了解一个人的重要途径。所以,注重细节,是让自己更出色,更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一大关键,对个人日后的发展将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自省时如果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则会阻碍人们走向成功。自古以来,圣人、伟人在行事时大都不会被细节问题所约束,因为他们深知:行事时固然要小心谨慎,但也要表现出随意的姿态,不必知道事情的全部细节,也就不会因过分执迷于细节问题而苦恼。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们的身体极小,靠吸食动物的血液生存,是野马的天敌。在攻击野马时,它们常附在野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敏捷地刺入野马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食血液。无论野马怎么狂奔、暴跳,都无法驱逐蝙蝠。蝙蝠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直到吸饱才满意而去。野马往往会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奈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吸血蝙蝠怎么会让庞大的野马毙命呢?于是,他们进行了一次实验,观察野马死亡的整个过程。结果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会使野马毙命。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野马的死亡是它暴躁的习性和狂奔所致,而不是蝙蝠吸血所致。
野马过于在意被吸血蝙蝠啃咬这个问题,于是极力想要摆脱吸血蝙蝠,结果却造成血液流失严重,直至死亡。如果它们能够理智地认识到吸血蝙蝠并不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它们也就不会暴躁、狂奔并因此而丧命了。其实,这也是在告诫人们不要为小事抓狂,这并非真正的自省。
曾国藩提出,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从大处着眼,就应该适当地忽略一些小事,这样自己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关键的问题,争得事情的主动权。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弟论兵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析微茫。”成大事者,往往着眼于大局,可是也有一些人只追求小处的利益,看不到大局,结果常常误事。曾国藩把朝廷中人的这种心理当成是一种弊病,曾经几次上奏皇上,希望皇上能够给有这类陋习的人一些提点,让他们注意改正。在曾国藩看来,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可能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性格上也可能存在不足,但是只要不耽误整体的发展方向就是好的。因此,善于自省的他从不执迷于细节问题。
虽然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完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但过分执迷于细节就很可能使得人们目光短浅,因小失大,反而阻碍自己获得成功。正如王阳明所说:“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即用功到了精妙的地方,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说理就越难。如果执着于精妙的地方,全体的功夫反而被遮蔽了,自省反而变成了成功的阻碍。
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王阳明认为,颜回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不会犯两次,也只有“未发之中”的人能做到这样。
“不迁怒,不贰过”语出《论语·雍也》: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指不迁怒于人,不重复自己的过错。
国学大师梁漱溟在《孔家思想史》中写道:“不贰过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过。知过非常之难,根本问题是在此。我们平常做了许多错事,却往往不知道。一是改过。知过后便不再有过,就是所谓一息不懈,所以说过而能改不为过矣。”
著名学者钱穆在《论语新解》中也说道:“不贰过,非谓今日有过,后不更犯。明日又有过,后复不犯。当知见一不善,一番改时,即猛进一番,此类之过即永绝。故不迁怒如镜悬水止,不贰过如冰消冻释,养心至此,始见工夫。”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认为的那样:“不迁怒”指的是操守,而“不贰过”则升格为修养的一层。
“不贰过”寥寥数字,听着简单,做则不易。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过失和错误讳莫如深,千方百计粉饰辩解。有人面对批评总是强调客观,怨天尤人;有人则认为过失和错误人皆有之,不足为怪。但凡有这般文过饰非做法的人,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产生的根源,势必还会再犯错。
《孟子》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君子之道。”偷鸡者却说:“那我就每月偷一只鸡吧,等来年再停止偷鸡。”
对此,孟子说:“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偷鸡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就应当立即改正,怎么还要等到来年再改正错误呢?”
故事中的偷鸡者正是因为不懂得“不贰过”,不懂得反省自己的过错,才不能即刻改正。正如人们常说的:“聪明人和愚蠢人的区别就是,聪明人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而愚蠢的人同样的错误犯多次,甚至是屡教不改。”很明显,故事中的偷鸡者属于后者。
吴燕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员,她刚来公司的时候销售业绩排在倒数第一,一年后却成了销售冠军。此后,吴燕的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几乎是月月得冠军。很多同事羡慕不已,向吴燕取经,问她有什么秘诀。吴燕从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对同事说:“这就是我的秘诀。”同事翻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吴燕与客户打交道时所犯下的所有错误,以及每一次犯错后的心得。
不犯同样的错误,是吴燕事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人们获取幸福人生的最佳保障。
《易经》上说“日新谓之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这就是最高尚的品德了。而“行无贰过”则是“日新”的基础,因为如果不犯同样错误尚且难以做到,又何谈新的进步呢?
王阳明强调“自省”和“慎独”,其实这两点都可以看作是帮助人们避免反复犯错的重要方法。善于“自省”,则人方能牢记自己的错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到“慎独”,则人的精神力量会越来越强大,而不至于优柔寡断、临事而迷,最终又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人之所以犯同样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世事百态纷繁复杂难以精确掌控,更重要的是因为人们不善于自省。不善于反思、总结,缺乏自制力的人,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就会越高;而性格坚定、沉稳、善于自省之人,其反复犯错的几率则会低很多。
自省不是为了掩盖错误
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果在所犯过错上过于用功,就像是补破了的饭甑,必然会有文过饰非的弊病。这也是许多人在自省时常犯的错误,原因在于人们对自省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自省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掩盖错误,而不是彻底地改正错误。
“文过饰非”出自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意思是说人们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做工作、干事业,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错误。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对待已经出现的过失和错误。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问题是什么就承认什么,有多大就说多大,绝不故意掩饰和歪曲;另一种态度是,报喜不报忧,用虚伪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即文过饰非。后一种行为——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很容易放大错误,带来重大灾难。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
南朝陈后主“性愚,恶闻过失”,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文过饰非之徒。其中他最宠信的都官尚书孔范,虽然形为举止文雅,善写五言诗,但实为曲意承欢的狎客,后主“每有恶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就是这样一群文过饰非的君臣,导致了陈朝的灭亡,统统成了隋文帝的俘虏。
因为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陈后主最终失去了江山,也害了自己。如果人们羞于面对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对其百般掩饰,也终将毁灭自己。相反,如果人们能坦然面对并努力修正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些过失和错误就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财富,为我们赢得成功和幸福。
事实上,过失和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开始。正如美国一位大企业家所说:“年轻人需要多犯错,因为错误是事业发展的最好燃料,错误可以让你懂得如何扭转逆境,我们只要学会如何不再犯同样的错就可以了。坚持这样的(自省)原则,你会比那些保守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1886年5月的一天,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药剂师约翰·潘博顿在自家的院子调制出了一锅能提神解疲、减轻头痛、镇静心神的饮料。潘博顿将这锅饮料带到药房,指示他的助理魏纳伯倒出一杯来,并加入一些糖浆和水,然后添加些冰块,他俩尝过后觉得味道好极了。
当调制第二杯饮料时,助理魏纳伯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当作普通水加入了杯中,却使得饮料更加美味。因此,潘博顿没将饮料作为“头痛药”,而是当作一般解渴的饮料来销售。因为里面含有古柯叶和可乐果,他们将这种饮料取名为“可口可乐”。如今,可口可乐已在一百多个国家畅销,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正是魏纳伯的一次过失成就了饮料界的巨星“可口可乐”。由此可见,过失和错误不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其正面价值。如果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就能够凭借过失和错误的正面价值获得成功。
然而,大多数人自省时都只看到过失和错误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其正面价值。他们害怕犯错,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以至于他们只想避免做错事,而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东西,不去接触新的技术,不去接受新的事物,总是试图掩饰自己的弱点而不是去勇敢地克服它,因此,他们总是在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糟糕。正如王阳明所认为的那样,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就坦然面对,努力去改正;如果竭力去掩饰错误,就好像补已经破碎的饭甑一样,只会白白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发展也没有益处,这才是自省的真谛。
认错容易改错难
夫旧习之溺人,虽已觉悔悟,而其克治之功尚且其难若此,又况溺而不悟,日益以深者,亦将何所抵极乎!
在王阳明看来,能够认识到自己做过的错事或者是错误的习惯而悔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悔悟了,要想战胜习惯的力量,改正这个错误更加不易。人是不怕犯错误的,怕就怕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是不完美的,总是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因此,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知错能悔、能改,就是“致良知”的表现——去除遮盖良知的尘埃,恢复良知的豁然明亮。
尽管人们经常把“对不起”挂在嘴边,然而又有几个人能够真诚忏悔呢?孔子所说“三省吾身”的“省”就含有忏悔的因素。有悔才能有改,不断地改正才能成为真正的圣人。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名叫周处的人。他自小没了父母,又不听长辈的管教,到处惹是生非,打架斗殴,横行乡里,当地的百姓都很讨厌他。当时,百姓们将村子旁边河中的蛟龙、山上的白额虎和周处并称为“三害”。
后来有人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蛟龙和猛虎,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周处听了,为了证明自己比蛟龙和猛虎更厉害,决定去和蛟龙、猛虎搏斗。他上山击毙了猛虎,又下河斩杀蛟龙。经过了三天三夜,终于将蛟龙杀死了。周处三天没有回来,乡亲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高兴地互相庆祝。周处提着蛟龙的脑袋回到村里,看到乡亲们互相庆贺,这才明白,大家痛恨他已经到了极点。于是,他痛改前非,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清廉的好官,被家乡的人们称颂。
周处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王阳明曾告诉自己的学生:凡事要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倘若我们能将这种反求诸己的忏悔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忏悔将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相反,它会是一种享受。你可以在忏悔中思考,甚至可以用苛刻收容你过去所有的过失,让这一切通过时间的作用变成神圣的永恒。
忏悔能洁净我们的灵魂,在忏悔中,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并且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
西汉时期,汉中有个叫程文矩的人。他的妻子不幸去世,留下四个儿子,之后他又娶李穆姜为妻,也生了两个男孩。程文矩死后,繁重的家务和教育孩子的责任都落在了李穆姜身上。作为后母的李穆姜对程文矩前妻所生的孩子无比慈爱,甚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但是,这四个孩子却一点都不尊敬她,还处处为难她,认为李穆姜是假仁假义。
久而久之,有邻居劝李穆姜不要再管他们了。李穆姜却说:“我要用礼仪劝导他们,不让他们走向邪路。”有一次,程文矩前妻的大儿子程兴重病在床,李穆姜十分难过,她不仅到处访求名医,还亲自熬药,将程兴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李穆姜的精心照料下,程兴慢慢痊愈。而李穆姜的行为也深深感动了程兴,他不仅向李穆姜道歉,还对三个弟弟说:“继母仁慈,我们兄弟却置她的养育之恩于不顾,真连禽兽都不如。虽然母亲并不怪我们,还对我们越来越好,但我们的罪过是不可宽恕的。”四兄弟感到非常悔恨,便跑到掌管刑罚的官员面前请求治罪。事情传到了汉中太守那里,太守不仅表彰了李穆姜,还让四兄弟改过自新。在李穆姜的严格教育下,四兄弟也都各有建树。
程文矩前妻的四个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改过自新,才有了后来的建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也有很多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却缺乏改过的决心。的确,承认错误只需要几分钟,改正过错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没有毅力是做不到的,虽然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却因为无法持之以恒,终究难逃重蹈覆辙的结局。
人的一生难免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如何面对我们的过错。首先是知错,若连自己的错误都不承认,又何谈改错,其后果也必定会是一错再错。但若能正视、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且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正,那么,错误对于我们而言便是一笔财富,我们的良知也就能保持豁然明亮,从而轻松应对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