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逍遥小地主 > 第123章 地主

第123章 地主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斗米二十文钱,可一亩坡地才几百钱,一些较差的山坡地,甚至两百钱都能买到一亩。

    一头母牛三千五百钱。

    这几样物价,让李逍对大唐这个中古时代的古典农业社会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大唐一斗米大约是后世六公斤多点,价格才二十文。算起来,一公斤不过三文,而后世一公斤大米,起码也得六块吧。这么换算下,似乎大唐此时一文钱相当于两块。

    而唐朝一头母牛三千五百钱,后世这样的牛起码能值万元,这一文钱又值三块钱。

    可要按土地价格算,相差更大。

    后世农村征地,一亩地起码三万元起,可大唐一亩坡地才二三百文钱,按土地价格对比,一文钱则起码能换一百块。

    一比二,一比三,到一比百。

    粮食、耕牛、土地。

    若再算下这个时代百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那估计一文钱的价值就更不好计算了。

    唐朝一头牛能买十亩坡地,可在后世十头牛才值一亩田。

    这么一算,唐朝的牛还真是不便宜。

    当然,李逍现在还真不缺钱,酒坊现在到处收购酒糟,药酒坊源源不断的加工出药酒,医馆负责销售,如今是供不应求。

    医馆每天被那些赶来求购的商人们围的水泄不通,蓝溪街上的客栈几乎住满了来自各地求购药酒的商人。

    在如此火爆的市场行情下,药酒的生产力虽然在不断提升,但产量确实提升不大,得益于市场火爆,药酒几次价格提升,商人们也都接受了。

    李家的利润越来越高,虽说李家也拿出不少钱来向衙门打点,甚至主动的掏钱来做些修桥铺路,甚至是为东征捐粮的事,可赚的钱越来越多。

    如今李家的药酒,可不仅仅是成了长安各家医馆药铺的抢手货,甚至长安的那些豪门贵族巨富之家也十分亲睐,众口称赞,谁都知道李家的药酒好喝还好用。

    连那些长安西市上的外国商人,如今也都争相前来求购,他们把蓝溪药酒,当成了与大唐丝绸一样的好东西,准备购买后运回西方去大赚一笔。

    不少买不到药酒的人,开始不断找人来李家递话,希望能够插个队什么的。

    甚至如今长安人送礼都流行送蓝溪药酒。

    如果实在没有药酒,那就送蓝溪李家庄药酒券,一张药酒券,并不能到李家的医馆换药酒,但有券却可以有资格优先购买。

    没券的人得排队,有券的人直接付钱就可以提药酒了。

    据说已经有人喊出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蓝溪酒的话来了。

    不过药酒毕竟不是普通的酒,药酒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和费时间,既要蒸酒,又要炮制药酒,最后还得泡浸药酒,哪怕再快,也得需要一个周期。

    李家的药酒供应别说搞批发,如今就是连零售都远不能满足市场。

    现在市场行情好,许多人已经眼红,不是过来谈收购秘方,就是来谈合伙,好在李家现在也不是谁都能吞掉的,有薛程几家罩着,那些人过来试探几次,被李家拒绝后,也只能无奈的暂时按下想法。

    再次扩大作坊的计划已经提上议程,可扩建作坊是扩建作坊,春耕依然不能耽误。

    这就好比以前的人,哪怕再外面再有出息,不管是做生意当老板,还是读书出头当了干部,可家里农忙抢收抢种季节,还是得要赶回家来帮忙作农活。

    为了春耕,赵大夫这个医馆的掌柜,都能抽出时间来谈买牲口备种子的事。

    “还是多买点牲口。”

    “多买牲口也不好养啊。”赵大夫说道,这牲口不是说买来就行了,还得照顾啊。

    前人都说,家财万贯,带毛不算。

    这牛马不便宜,可却也不好养,万一得个病啊瘟的,可能就全没了。

    养个七八头的还好,要是养个百来头,就算买的到,养哪呢,怎么养。

    “散养。”

    李逍没想要办个什么养殖场,毕竟蓝溪又不是草原。而且要是关起来圈养,更容易得病。

    “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是这样的,咱们到长安买百来头牛回来。现在牛价年年涨,看样子今年肯定还会再涨不少,现在买划算。”

    他细致的跟大家讲自己的想法,趁现在牛市行情好,又是春季这个牛价较低的时候,牛后一过,正是牛价上涨的时候,眼下买正好。毕竟冬天一过,万物复苏,地里也见绿,牛养起来省饲料,还能长肉养膘。

    此时买牛,一买回来就等于赚了。

    至于说牛多了不好养,李逍也有他的办法。

    “咱们把牛放到咱们家的佃户家里养。”

    “什么?”赵先生和杨先生都有些不解,佃户只是佃种李家的田地,又不是李家的奴仆,凭什么帮李家养牛?

    “我们不让大家白养的。”

    李逍的想法是合作双赢,李家有钱,而佃户们有人有时间。

    佃户们普遍条件不太好,佃种土地,家庭人口多,但却缺少种田的大牲口。李逍的想法就是把牛租借给佃户们,将牛寄养在佃户家里。

    佃户平时得负责照顾喂养牛,而他们帮忙养牛的好处则是可以免费用李家的牛耕地。

    “免费借牛耕地?”

    赵大夫有些惊讶,这年头自己有牛的佃户可不多,在过去南北朝的时候,家里有牛和奴婢的,均田的时候,牛都能分到一份田地的。

    没有地的佃户,往往会向地主家租借牛来耕地,但费用可不便宜。有的地主家是直接按天数收租钱,而有的地主更狠的,直接就是借用他的牛,则要佃户所种田地收成的多少比例当租。

    不管是按天收租,还是按产出收成,租牛都不便宜。

    而李逍居然提出帮忙养牛就免费用牛耕地,这可是惊人了。

    “嗯,免费借牛耕地,甚至等牛下崽后,我们到时还可以向他们付些钱。比如说这小牛长大后我们收走,按市价,向他们支付一定比例做为照养的报酬。”

    杨大眼扯着自己的山羊胡子,“要是我,肯定愿意帮三郎养牛。”

    “我也愿意啊。”赵大夫也道,“可这样我们不是亏了吗,自己买牛,却白给佃户用了。”

    “这其实是双赢,我们的牛让佃户养,可以让佃户免费使用,但我们自己要用的时候也一样可以用的。另外,我们出本钱,但不用出人出饲料照顾,连牛棚都不用再打一个,牛养好了,将来还能下崽赚钱。这牛养壮了,也是还能升值的。”

    养的好,几头小牛的钱就够一头母牛本钱了。更别说,这母牛养几年,也还能增值涨价,而这几年自家也一样能够使用这牛。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家庭合作养殖模式。

    李家出本钱买牛,佃户帮忙喂养。

    李家赚钱,佃户也有免费用牛,下了小牛还能得钱,何乐不为呢。

    “可万一佃户役牛过度,照顾不好,把牛养瘦了或养死了呢?那我们岂不亏大了?”

    “至于这个,我们可以跟佃户有个详细的约定,肯定得讲清楚的。我们会定期去检查牛的情况,若是发现照顾不好,我们可以取消合作,把牛牵走。我相信,他们肯定也不希望错过这样免费用牛,还能赚钱的机会的。”

    毕竟,对于佃户们来说,养头牛并不算什么负担,家里孩子多,孩子放牛刚好。一个小孩就能照顾好一头牛,而一头牛却能相当于一两个壮劳力干活,这笔账相当简单,谁都算的清楚的。

    李家则既能赚钱,又还能顺便赚一波好声望。

    “别人家都没这样做过,咱们这样会不会让别的地主不高兴啊?”

    赵大夫提出自己的担忧,这年头虽说地主都是乡村头面,可好多事情也是不简单的。

    “阿耶说的这个我有考虑过,以前地主借牛给佃户要收租,我们现在不是借牛而是让佃户帮忙养牛,这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并不用和以前那样。”

    如果说李逍家自己养的牛,免费借给佃户用,那么这就有些打破潜规则,或许会引发其它地主们的不满。

    但如今李逍提出的不是免费借,而是合伙养牛,这不一样的。

    “那三郎打算买多少牛?”赵大夫听完也很心动,这样一来,确实能养不少牛,而且只要出本钱即可,不需要额外的人力。

    毕竟如果自己养不仅要请牧童牛倌,关键还得建牛棚割草等。

    “要不先买个百来头试试吧。”

    “那就先买一百头,医馆账上还有不少钱,我回头就提钱去长安买牛。”

    “可以。”李逍点头。

    赵大夫想了想又道,“最近医馆账上钱还不少,我看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干脆把钱拿来买地吧?”

    买地?

    刚决定买一百头牛,这又打算买地,李逍没料到赵大夫的胃口还这么大。

    “买地可不容易,有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卖地,账上的钱我看不如先用来建生药铺子,给酒坊收购加工炮制药材。”

    赵先生却对买地不放弃,“我知道地不好买,但三郎把这事交给我,我肯定能想办法买些地回来的,慢慢来,一点一点,积少成多,也能买到不少地的。”

    李逍看了看婉娘,见她对买地也很积极,便笑了笑道,“生药铺子还是得建,不过阿耶你也可以一边买地,只要是公平买卖就成。”

    “放心吧,我不坏了咱们李家庄的声的。”

    家里有了上千亩地,还总想着买地买地,这也许就是这时代人最普遍的观念。虽然说土地的回报价值不高,但确实十分的保值,这就好比后世人那么积极的去买房子一样,有了钱第一件事情就是买房,甚至没钱借贷也要买房。

    买地买地,买吧,李逍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