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落井下石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香江“四大才子”联袂出击,这不是一个唬人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震慑。
“四大才子”中,蔡篮是香江有名的美食家。精通数国外语,出过上百本散文集,交游广泛,性格潇洒,可以说是香江文化圈中人缘最好的一个。
黄湛,香江音乐界殿堂级词曲家,与香江另外一个音乐才子顾加辉合作,两人为华语乐坛贡献的经典音乐作品,数不胜数。
黄湛不仅是词曲宗师,还是一个知名导演,在电影圈也有广泛人脉。
倪狂自不用说了,畅销书之王,三十年笔耕不辍,写过上百本畅销小说,编过上百个电影剧本,粉丝无可计数。
倪狂、黄湛、蔡篮这三个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份量十足。不过,若论在香江文化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三人加起来,也不及一个金镛恐怖。金镛没有倪狂勤奋,一生只写过十五部武侠小说,连倪狂小说数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金镛书迷的数量,超逾倪狂一百倍不止。
金镛创办的《明报》,是香江文化圈的灯塔。香江文化界不少名人,都和《明报》脱不了干系。
≧↖, 《信报》老板林行知,人称“香江第一健笔”,出道时曾在《明报》资料室做资料员,受到金镛赏识,被派往英国学习财经。可以说,金镛对林行知有知遇之恩栽培之情。
《成报》总编辑韩忠旋,曾经在《明报》当过编辑。小说家江之南,散文家张君默,文化界名人如胡菊人、董桥、陶杰等,都曾在《明报》当过编辑或记者。
如果说香江文化圈是一个帮派,金镛毫无疑问就是总舵主。总舵主出声力挺倪狂,声势自然不同凡响。
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四大才子”倪府聚首后第二日,香江文化界便紧急动员起来。《明报》、《信报》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阵地,各路名家轮番上阵,火力全开,声势震天。
《明报》、《信报》之后,《星岛日报》也积极摇旗呐喊助威。前文说过,香江报业有四大阵营,《星岛日报》和《明报》、《信报》同属一个阵营,是香江报业的名门正派,自然同仇敌忾共同进退。如果说《明报》是少林,《信报》是武当,那么《星岛日报》便可称之为峨嵋。掌门人是有着“报业女王”之称的胡先女士。
《明报》、《信报》、《星岛日报》联手出击,固然声势浩大,但论及战斗力,这三家没有一家及得上《成报》。《成报》是香江第二大报刊,发行量超过三十万份,是前述三者之和。《成报》因为总编韩忠旋和《明报》的香火情,自然毫不犹豫加入《明报》阵营,共同声讨力天影业这个毒害香**少年的害群之马。
《明报》、《信报》、《星岛日报》再加上《成报》,香江五大中文报刊一下集齐四家,反观力天影业这边,却只有《东方日报》一艘主力舰,显得有点势单力薄。
《东方日报》力挺力天影业自然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来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二是为了报纸销量考虑。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五大报业联手施压,覆巢之下,力天影业定然在劫难逃。只是这样一边倒的戏码,观众却不会买账。相反,若是此时《东方日报》站在四大报业对立面,双方拳拳到肉,真刀真枪大战一场,这样的肉搏戏血浆剧才会吸引眼球,令得销量大涨。
一场报业大战就此展开。
四大报业仗着人多势众,又有各路名家写手助阵,初时占尽上风。
《东方日报》亦不遑多让,娇斥一声,“放着我来”。身形一闪,化身无忌公子,以一己之力,堪堪抵挡四大门派轮番围攻。
好个《东方日报》,不愧为香江第一报业,久经战阵,实力爆表,以一敌四,丝毫不落下风。初时劲力尚且不显,战到酣时,反而放开手脚,趁隙反攻,打得四大报业手忙脚乱。
令叶容天没想到得是,很快,《文汇报》、《大公报》等左翼报刊也加入了申讨倪狂的阵营。虽然这两家报纸在香江基本无人问津,不过总算聊胜于无。
一时间,香江报界硝烟四起,各大报业咬作一团,每天互呛,高潮迭起,好戏连台,如同过年一般,让香江市民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除了文化圈人士赤膊上阵外,影视圈也有不少人卷入战团,站出来炮轰力天影业,呼吁彻底封杀这个害群之马,净化行业空气。其中跳得最欢得就是新艺城影业。
新艺城影业创办于1980年,是金公主娱乐公司的子公司。主要成员有麦加、石添、黄百名等七人,被称为“新艺城七怪”。
“七怪”各有所长,依靠集体创作,新艺城很快就在香江电影圈声名鹊起。自1982年起,新艺城凭借《最佳拍档》系列,连续三年夺得年度票房冠军,声势一度压过老牌电影霸主嘉禾公司。
可惜好景不长。创业奋斗的时候,大家可以勒紧裤腰带共患难。等到功成名就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未必能同享福。
因为分赃不均,“七人奋斗小组”很快解体。先是曾志韦跳槽去了“宝禾”,接着徐可夫妇也另起炉灶,建立“徐可电影工作室”。
凭借《最佳拍档》系列,新艺城连续三年夺得年度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两。如今时过境迁,当初拍摄《最佳拍档》的两个导演曾志韦和徐可相继离开,《最佳拍档》系列自然难以为继。
无可奈何之下,新艺城只得以石添为导演,拍摄了一部喜剧片《恭喜发财》,参加贺岁档争夺。结果只拿到一千八百万票房收入,输给了嘉禾的《福星高照》。
令新艺城万万没想到得是,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突然又冒出一家叫力天影业的皮包公司,找了两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和几个死跑龙套的演员,随随便便就鼓捣出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票房居然高达两千三百万,将新艺城的《恭喜发财》死死踩在脚下。这一下,新艺城就感觉很不爽了。
输给嘉禾也就罢了,嘉禾毕竟是香江电影界的霸王龙。《福星高照》票房超过三千万港币,就算曾志韦、徐可重新回来执导《最佳拍档》系列,恐怕也很难与之争锋。力天影业?那是个什么鬼?
香江“四大才子”联袂出击,这不是一个唬人的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震慑。
“四大才子”中,蔡篮是香江有名的美食家。精通数国外语,出过上百本散文集,交游广泛,性格潇洒,可以说是香江文化圈中人缘最好的一个。
黄湛,香江音乐界殿堂级词曲家,与香江另外一个音乐才子顾加辉合作,两人为华语乐坛贡献的经典音乐作品,数不胜数。
黄湛不仅是词曲宗师,还是一个知名导演,在电影圈也有广泛人脉。
倪狂自不用说了,畅销书之王,三十年笔耕不辍,写过上百本畅销小说,编过上百个电影剧本,粉丝无可计数。
倪狂、黄湛、蔡篮这三个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份量十足。不过,若论在香江文化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三人加起来,也不及一个金镛恐怖。金镛没有倪狂勤奋,一生只写过十五部武侠小说,连倪狂小说数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金镛书迷的数量,超逾倪狂一百倍不止。
金镛创办的《明报》,是香江文化圈的灯塔。香江文化界不少名人,都和《明报》脱不了干系。
≧↖, 《信报》老板林行知,人称“香江第一健笔”,出道时曾在《明报》资料室做资料员,受到金镛赏识,被派往英国学习财经。可以说,金镛对林行知有知遇之恩栽培之情。
《成报》总编辑韩忠旋,曾经在《明报》当过编辑。小说家江之南,散文家张君默,文化界名人如胡菊人、董桥、陶杰等,都曾在《明报》当过编辑或记者。
如果说香江文化圈是一个帮派,金镛毫无疑问就是总舵主。总舵主出声力挺倪狂,声势自然不同凡响。
一枝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四大才子”倪府聚首后第二日,香江文化界便紧急动员起来。《明报》、《信报》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阵地,各路名家轮番上阵,火力全开,声势震天。
《明报》、《信报》之后,《星岛日报》也积极摇旗呐喊助威。前文说过,香江报业有四大阵营,《星岛日报》和《明报》、《信报》同属一个阵营,是香江报业的名门正派,自然同仇敌忾共同进退。如果说《明报》是少林,《信报》是武当,那么《星岛日报》便可称之为峨嵋。掌门人是有着“报业女王”之称的胡先女士。
《明报》、《信报》、《星岛日报》联手出击,固然声势浩大,但论及战斗力,这三家没有一家及得上《成报》。《成报》是香江第二大报刊,发行量超过三十万份,是前述三者之和。《成报》因为总编韩忠旋和《明报》的香火情,自然毫不犹豫加入《明报》阵营,共同声讨力天影业这个毒害香**少年的害群之马。
《明报》、《信报》、《星岛日报》再加上《成报》,香江五大中文报刊一下集齐四家,反观力天影业这边,却只有《东方日报》一艘主力舰,显得有点势单力薄。
《东方日报》力挺力天影业自然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来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二是为了报纸销量考虑。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五大报业联手施压,覆巢之下,力天影业定然在劫难逃。只是这样一边倒的戏码,观众却不会买账。相反,若是此时《东方日报》站在四大报业对立面,双方拳拳到肉,真刀真枪大战一场,这样的肉搏戏血浆剧才会吸引眼球,令得销量大涨。
一场报业大战就此展开。
四大报业仗着人多势众,又有各路名家写手助阵,初时占尽上风。
《东方日报》亦不遑多让,娇斥一声,“放着我来”。身形一闪,化身无忌公子,以一己之力,堪堪抵挡四大门派轮番围攻。
好个《东方日报》,不愧为香江第一报业,久经战阵,实力爆表,以一敌四,丝毫不落下风。初时劲力尚且不显,战到酣时,反而放开手脚,趁隙反攻,打得四大报业手忙脚乱。
令叶容天没想到得是,很快,《文汇报》、《大公报》等左翼报刊也加入了申讨倪狂的阵营。虽然这两家报纸在香江基本无人问津,不过总算聊胜于无。
一时间,香江报界硝烟四起,各大报业咬作一团,每天互呛,高潮迭起,好戏连台,如同过年一般,让香江市民大饱眼福,直呼过瘾。
除了文化圈人士赤膊上阵外,影视圈也有不少人卷入战团,站出来炮轰力天影业,呼吁彻底封杀这个害群之马,净化行业空气。其中跳得最欢得就是新艺城影业。
新艺城影业创办于1980年,是金公主娱乐公司的子公司。主要成员有麦加、石添、黄百名等七人,被称为“新艺城七怪”。
“七怪”各有所长,依靠集体创作,新艺城很快就在香江电影圈声名鹊起。自1982年起,新艺城凭借《最佳拍档》系列,连续三年夺得年度票房冠军,声势一度压过老牌电影霸主嘉禾公司。
可惜好景不长。创业奋斗的时候,大家可以勒紧裤腰带共患难。等到功成名就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未必能同享福。
因为分赃不均,“七人奋斗小组”很快解体。先是曾志韦跳槽去了“宝禾”,接着徐可夫妇也另起炉灶,建立“徐可电影工作室”。
凭借《最佳拍档》系列,新艺城连续三年夺得年度票房冠军,风头一时无两。如今时过境迁,当初拍摄《最佳拍档》的两个导演曾志韦和徐可相继离开,《最佳拍档》系列自然难以为继。
无可奈何之下,新艺城只得以石添为导演,拍摄了一部喜剧片《恭喜发财》,参加贺岁档争夺。结果只拿到一千八百万票房收入,输给了嘉禾的《福星高照》。
令新艺城万万没想到得是,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突然又冒出一家叫力天影业的皮包公司,找了两个初出茅庐的导演和几个死跑龙套的演员,随随便便就鼓捣出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票房居然高达两千三百万,将新艺城的《恭喜发财》死死踩在脚下。这一下,新艺城就感觉很不爽了。
输给嘉禾也就罢了,嘉禾毕竟是香江电影界的霸王龙。《福星高照》票房超过三千万港币,就算曾志韦、徐可重新回来执导《最佳拍档》系列,恐怕也很难与之争锋。力天影业?那是个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