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哥炼成(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尔德说过:“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大哥不是圣人,更不是罪人,但就是这个人,曾经登上当今世界华人知名度榜首,甚至超过了李小龙。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宴请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先生,成龙大哥获邀出席活动,奥巴马对胡主席说:“Jackie Chan在美国非常非常有名。”胡主席说:“他在中国更有名。”
这个出生时就达到12磅的巨婴,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2个月还不肯出来,也许从出生起就注定跟别人有一点不同。小时候住在维多利亚山顶的富人区,爸爸妈妈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他从小就已经看到富有和贫穷的两个世界。在学校顽劣成性待不下去,被父母一横心送到戏剧学院,这一待就是10年。
那10年艰苦的日子练就了满身的本领,也造就了一辈子的性格。离开学校混在片场,从最卑微的小武行变成职业特技人“龙虎武师”,又变成武术指导、男主角、导演……先后三次闯荡好莱坞,最终获得成功得以名扬全世界。从1994年到2003年的10年间,在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上,亚洲电影票房冠军中的10席,大哥的电影占据了6席,这6部电影分别是《红番区》《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一个好人》《醉拳2》《飞鹰计划》。这是至今无人超越的奇迹,也代表了亚洲电影人在国际市场取得的最高声誉。
2012年底,大哥被授予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分别是“还在世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和“一部影片中身兼职务最多的电影人”,这两个说法都是从英文直译而来,读着略微有点拗口。不过仔细想想,这两项纪录刚好概括了大哥的两大性格特征,一是拍起戏来不要命,二是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在颁发证书的活动现场,大哥说:“工作人员从《十二生肖》纪录片里面发现,怎么哪儿哪儿都有大哥,最后他们算了一下,我正儿八经担任的职务竟然有15个,这连我自己都很惊讶,我都不知道!在拍戏现场我每天已经习惯了拿起摄影机就拍,拿起灯光就打,道具我也能参与做,替身我也干,对我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眼里这也是一种不专业,但我自己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这个奖给得很意外。不过呢,‘还在世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最好笑,幸好我还活着,可以自己来领这个奖,不然他们还要找房祖名代领。”
大哥这一点很有意思,他很喜欢自嘲,拿自己开玩笑。这么多年经常被各种人攻击谩骂,他每次也都觉得无所谓,身边的人觉得委屈,为什么大哥要承受这些?他总是笑笑说,我都不管那些的,只要自己做得正,对天对地对良心,就是骂不死推不倒的。人在做天在看。
“成龙大哥”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看过他的故事之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却想说一说他的工作人员们。
我在电影界工作近十年,见过很多大导演、大明星,发现大哥跟他们有一点很不同,那就是他身边的同事。他的得力干将遍布世界很多地方,这跟他的影响力和工作量直接相关,但神奇的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二三十年的“老人儿”,这在“合久必分”的娱乐圈实在非常罕见。
大哥1998年曾经出版过一本英文传记,扉页上写的是:“谨以此献给我的母亲和父亲,他们给了我生命。献给我所有的同事、朋友、影迷,有他们的关爱和支持,才有我的今天。”在这里,“同事”被排在了家人后面,朋友前面,可见地位之重。我问他,你会怎样用一句话形容你的工作人员,他说:“他们是Family。”
跟随大哥去缅甸和泰国做慈善,是我第一次跟他们真正相处。不过是几天时间,已经感触颇深。只要是跟他们在一起,你永远不用担心自己少带了什么。出差在外,大哥助理多姐身上永远前后各背一个大双肩包,这两个包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各种东西应有尽有。当时我的手机经常很快就没电,多姐那里光是充电设备就有好几种,车载连接线、充电板、充电式手机壳……总之,在任何环境之下都能立刻解决问题。宣传期拍杂志的时候,多姐会随身带着某顶级品牌的小音响,直接连到大哥电脑上,随时放他喜欢的音乐出来听。有时候坐在车上刚刚觉得饿了,多姐就会像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掏出几个小三明治,我问这是哪儿来的,她轻描淡写:“刚刚在机场休息室我请他们打包的啊,今天路上车程长,说不定大家会饿。”
除了生活和工作上的方便,跟他们在一起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记得他们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只要跟大哥出差,一定要穿方便的鞋和裤子,因为你不知道在哪里会遭遇大群粉丝,他们会把你的衣服踩坏鞋子踩掉。所有的活动现场,一定要走在大哥前面,因为人群永远是跟着大哥的,如果你落在后面,不仅很可能被后面的人群踩到,而且动作慢的话,还有可能被各地的安保人员拒之门外。假如你身上没贴什么标签,也没带工作证,人家不确定你是谁,你就要在门口解释半天,或者请里面的人再出来接,这样就会很麻烦。
在这里列举几个大哥的得力干将。
编剧邓景生先生,从《师弟出马》开始,跟大哥合作已逾30年。年近70岁的他,看起来总是精神矍铄,我们这些小朋友会叫他“阿公”,其他人叫他“邓Sir”。20世纪80年代刚跟嘉禾签约时,公司把他介绍给了大哥,两人从一开始就合作融洽,此后这么多年,大哥的很多戏都有邓Sir的参与。他最擅长把大哥的零碎想法拼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他也是最早从好莱坞电影中攫取灵感的人。邓Sir现在帮大哥兼任“管家”,在大哥眼里,他是一个非常忠心耿耿的人,某些时候甚至达到了“愚忠”的程度,“这么多年里,他不是没犯过错误,但对我来说,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是无心的,也没有对不起公司,就要允许别人犯错”。平时如果是出去玩,大哥一定不会叫上邓Sir,“他不爱玩,也不会玩,我叫他一起出去,他也只是待在那里,所以我就不去为难他。不过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办,我知道只要交给他,他一定会办得很好”。
大哥在台湾的经纪人叫Emma,最早在嘉禾的台湾分公司工作,负责影片的宣传企划。大概是1989年,那时候的华语影片非常兴盛,大哥电影的台湾发行就由这家公司做,Emma负责带着演员跑宣传,两人合作的第一部是《警察故事续集》,之后两人又常常在金马奖上碰面。有一年大哥入选台湾的“华裔杰出青年”提名,活动在高雄一连办了几天,都是Emma在帮他安排各项事务,后来大哥在台湾录制专辑,工作上的交流越来越多,就变得很熟悉了。这之后台湾嘉禾关掉,大哥就让她自己开公司,帮他处理个人公关事务。在Emma看来,大哥是个特别正面的人,不管对任何事情,他都不愿意也不习惯给出负面回应,“他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就算到了七八十岁也不会改”。很多时候台湾媒体会揪住大哥的话柄大做文章,Emma气得流眼泪,觉得是自己工作没做好,大哥就会劝她,“不要难过,这些事大哥担得起”。
按照工作年头算,资历排在邓Sir和Emma后面的是袁农。我们都叫她袁姐,大哥也跟着这么叫。大哥最早认识袁姐的时候,她是在《醉拳2》做副导演,“我看她特别勤快,我喜欢勤快的人,而且不做作,我讨厌那些很‘装’的人”。袁姐跟大哥工作多年,依然对他有种“盲目的个人崇拜”,在她眼里,大哥现在已经活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无欲无求,很多事已经不在乎了。在我看来,大哥对她影响最大的,是面对问题时一种淡定的态度,好像没有什么是很严重的问题,任何时候天都不会塌下来。当初从戛纳回来,袁姐看到我写大哥的那篇文章,她跟我说:“我当时看得眼泪哗哗地掉,真的特别感谢你把这些写出来,我们这么多年跟在他身边,好多东西都已经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看到你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写,还是觉得特别感动。”
现在帮大哥做贴身助理的Dorothy,大家都叫她多姐,最早是在香港的片场做制片助理,当时大哥对她印象很好。后来电影杀青,大哥刚好开了一个车行,就请她帮忙管车行。结果没开多久,车行就倒闭了,都是因为大哥对所有朋友都免费,最后总是赔钱只好关掉。聊到这里的时候,多姐在旁边打趣说:“车行关门跟我没关系啊……”关门之后多姐就开始帮大哥做助理,就像我前面写的,多姐的包真的就是百宝箱,我从来没见过大哥要什么东西她那里变不出来的。去英国读书之前,多姐一再嘱咐我在国内带些汤料包过去,这样到了伦敦就可以买些食材,炖汤给自己喝。
现在负责大哥电影事务的Joe姐,原来在TVB做监制,很早以前在香港,曾经帮大哥做过一次演唱会,当时就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之后有次大哥要在内地举办演唱会,对于当时的制作团队不满意,就跟身边的人说:“不如找阿Joe来啊?”从那之后Joe姐开始跟大哥工作。他们经常去世界各地做很多活动,有时在一些国外的慈善活动上,尤其是面向小朋友的活动,大哥总会被要求唱歌,尽管语言不通,小朋友未必能听懂,大哥也总是不推辞。这种要求往往是很即兴的,这时候麦克风、音响、伴奏音乐这些就都是Joe姐安排。
邓Sir和大哥香港公司的一个会计,算是资历最深的工作人员了,两人都有三十几年;大哥日本的经纪人Nobu是从一个小女生开始,一直跟大哥工作到现在,也有30多年了;韩国的经纪人Ms.Lee,从《飞鹰计划》起开始跟他工作,现在在韩国经营大哥的事务所;新加坡的经纪人Simon跟大哥工作超过20年;美国的经纪人Philip Button,跟大哥工作也有十七八年了。
王尔德说过:“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大哥不是圣人,更不是罪人,但就是这个人,曾经登上当今世界华人知名度榜首,甚至超过了李小龙。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宴请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先生,成龙大哥获邀出席活动,奥巴马对胡主席说:“Jackie Chan在美国非常非常有名。”胡主席说:“他在中国更有名。”
这个出生时就达到12磅的巨婴,在妈妈肚子里待了12个月还不肯出来,也许从出生起就注定跟别人有一点不同。小时候住在维多利亚山顶的富人区,爸爸妈妈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他从小就已经看到富有和贫穷的两个世界。在学校顽劣成性待不下去,被父母一横心送到戏剧学院,这一待就是10年。
那10年艰苦的日子练就了满身的本领,也造就了一辈子的性格。离开学校混在片场,从最卑微的小武行变成职业特技人“龙虎武师”,又变成武术指导、男主角、导演……先后三次闯荡好莱坞,最终获得成功得以名扬全世界。从1994年到2003年的10年间,在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上,亚洲电影票房冠军中的10席,大哥的电影占据了6席,这6部电影分别是《红番区》《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一个好人》《醉拳2》《飞鹰计划》。这是至今无人超越的奇迹,也代表了亚洲电影人在国际市场取得的最高声誉。
2012年底,大哥被授予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分别是“还在世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和“一部影片中身兼职务最多的电影人”,这两个说法都是从英文直译而来,读着略微有点拗口。不过仔细想想,这两项纪录刚好概括了大哥的两大性格特征,一是拍起戏来不要命,二是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在颁发证书的活动现场,大哥说:“工作人员从《十二生肖》纪录片里面发现,怎么哪儿哪儿都有大哥,最后他们算了一下,我正儿八经担任的职务竟然有15个,这连我自己都很惊讶,我都不知道!在拍戏现场我每天已经习惯了拿起摄影机就拍,拿起灯光就打,道具我也能参与做,替身我也干,对我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眼里这也是一种不专业,但我自己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这个奖给得很意外。不过呢,‘还在世的表演特技最多的演员’最好笑,幸好我还活着,可以自己来领这个奖,不然他们还要找房祖名代领。”
大哥这一点很有意思,他很喜欢自嘲,拿自己开玩笑。这么多年经常被各种人攻击谩骂,他每次也都觉得无所谓,身边的人觉得委屈,为什么大哥要承受这些?他总是笑笑说,我都不管那些的,只要自己做得正,对天对地对良心,就是骂不死推不倒的。人在做天在看。
“成龙大哥”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看过他的故事之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却想说一说他的工作人员们。
我在电影界工作近十年,见过很多大导演、大明星,发现大哥跟他们有一点很不同,那就是他身边的同事。他的得力干将遍布世界很多地方,这跟他的影响力和工作量直接相关,但神奇的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二三十年的“老人儿”,这在“合久必分”的娱乐圈实在非常罕见。
大哥1998年曾经出版过一本英文传记,扉页上写的是:“谨以此献给我的母亲和父亲,他们给了我生命。献给我所有的同事、朋友、影迷,有他们的关爱和支持,才有我的今天。”在这里,“同事”被排在了家人后面,朋友前面,可见地位之重。我问他,你会怎样用一句话形容你的工作人员,他说:“他们是Family。”
跟随大哥去缅甸和泰国做慈善,是我第一次跟他们真正相处。不过是几天时间,已经感触颇深。只要是跟他们在一起,你永远不用担心自己少带了什么。出差在外,大哥助理多姐身上永远前后各背一个大双肩包,这两个包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各种东西应有尽有。当时我的手机经常很快就没电,多姐那里光是充电设备就有好几种,车载连接线、充电板、充电式手机壳……总之,在任何环境之下都能立刻解决问题。宣传期拍杂志的时候,多姐会随身带着某顶级品牌的小音响,直接连到大哥电脑上,随时放他喜欢的音乐出来听。有时候坐在车上刚刚觉得饿了,多姐就会像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掏出几个小三明治,我问这是哪儿来的,她轻描淡写:“刚刚在机场休息室我请他们打包的啊,今天路上车程长,说不定大家会饿。”
除了生活和工作上的方便,跟他们在一起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我记得他们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只要跟大哥出差,一定要穿方便的鞋和裤子,因为你不知道在哪里会遭遇大群粉丝,他们会把你的衣服踩坏鞋子踩掉。所有的活动现场,一定要走在大哥前面,因为人群永远是跟着大哥的,如果你落在后面,不仅很可能被后面的人群踩到,而且动作慢的话,还有可能被各地的安保人员拒之门外。假如你身上没贴什么标签,也没带工作证,人家不确定你是谁,你就要在门口解释半天,或者请里面的人再出来接,这样就会很麻烦。
在这里列举几个大哥的得力干将。
编剧邓景生先生,从《师弟出马》开始,跟大哥合作已逾30年。年近70岁的他,看起来总是精神矍铄,我们这些小朋友会叫他“阿公”,其他人叫他“邓Sir”。20世纪80年代刚跟嘉禾签约时,公司把他介绍给了大哥,两人从一开始就合作融洽,此后这么多年,大哥的很多戏都有邓Sir的参与。他最擅长把大哥的零碎想法拼成一个完整的作品,他也是最早从好莱坞电影中攫取灵感的人。邓Sir现在帮大哥兼任“管家”,在大哥眼里,他是一个非常忠心耿耿的人,某些时候甚至达到了“愚忠”的程度,“这么多年里,他不是没犯过错误,但对我来说,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是无心的,也没有对不起公司,就要允许别人犯错”。平时如果是出去玩,大哥一定不会叫上邓Sir,“他不爱玩,也不会玩,我叫他一起出去,他也只是待在那里,所以我就不去为难他。不过如果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办,我知道只要交给他,他一定会办得很好”。
大哥在台湾的经纪人叫Emma,最早在嘉禾的台湾分公司工作,负责影片的宣传企划。大概是1989年,那时候的华语影片非常兴盛,大哥电影的台湾发行就由这家公司做,Emma负责带着演员跑宣传,两人合作的第一部是《警察故事续集》,之后两人又常常在金马奖上碰面。有一年大哥入选台湾的“华裔杰出青年”提名,活动在高雄一连办了几天,都是Emma在帮他安排各项事务,后来大哥在台湾录制专辑,工作上的交流越来越多,就变得很熟悉了。这之后台湾嘉禾关掉,大哥就让她自己开公司,帮他处理个人公关事务。在Emma看来,大哥是个特别正面的人,不管对任何事情,他都不愿意也不习惯给出负面回应,“他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就算到了七八十岁也不会改”。很多时候台湾媒体会揪住大哥的话柄大做文章,Emma气得流眼泪,觉得是自己工作没做好,大哥就会劝她,“不要难过,这些事大哥担得起”。
按照工作年头算,资历排在邓Sir和Emma后面的是袁农。我们都叫她袁姐,大哥也跟着这么叫。大哥最早认识袁姐的时候,她是在《醉拳2》做副导演,“我看她特别勤快,我喜欢勤快的人,而且不做作,我讨厌那些很‘装’的人”。袁姐跟大哥工作多年,依然对他有种“盲目的个人崇拜”,在她眼里,大哥现在已经活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无欲无求,很多事已经不在乎了。在我看来,大哥对她影响最大的,是面对问题时一种淡定的态度,好像没有什么是很严重的问题,任何时候天都不会塌下来。当初从戛纳回来,袁姐看到我写大哥的那篇文章,她跟我说:“我当时看得眼泪哗哗地掉,真的特别感谢你把这些写出来,我们这么多年跟在他身边,好多东西都已经习惯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看到你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写,还是觉得特别感动。”
现在帮大哥做贴身助理的Dorothy,大家都叫她多姐,最早是在香港的片场做制片助理,当时大哥对她印象很好。后来电影杀青,大哥刚好开了一个车行,就请她帮忙管车行。结果没开多久,车行就倒闭了,都是因为大哥对所有朋友都免费,最后总是赔钱只好关掉。聊到这里的时候,多姐在旁边打趣说:“车行关门跟我没关系啊……”关门之后多姐就开始帮大哥做助理,就像我前面写的,多姐的包真的就是百宝箱,我从来没见过大哥要什么东西她那里变不出来的。去英国读书之前,多姐一再嘱咐我在国内带些汤料包过去,这样到了伦敦就可以买些食材,炖汤给自己喝。
现在负责大哥电影事务的Joe姐,原来在TVB做监制,很早以前在香港,曾经帮大哥做过一次演唱会,当时就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之后有次大哥要在内地举办演唱会,对于当时的制作团队不满意,就跟身边的人说:“不如找阿Joe来啊?”从那之后Joe姐开始跟大哥工作。他们经常去世界各地做很多活动,有时在一些国外的慈善活动上,尤其是面向小朋友的活动,大哥总会被要求唱歌,尽管语言不通,小朋友未必能听懂,大哥也总是不推辞。这种要求往往是很即兴的,这时候麦克风、音响、伴奏音乐这些就都是Joe姐安排。
邓Sir和大哥香港公司的一个会计,算是资历最深的工作人员了,两人都有三十几年;大哥日本的经纪人Nobu是从一个小女生开始,一直跟大哥工作到现在,也有30多年了;韩国的经纪人Ms.Lee,从《飞鹰计划》起开始跟他工作,现在在韩国经营大哥的事务所;新加坡的经纪人Simon跟大哥工作超过20年;美国的经纪人Philip Button,跟大哥工作也有十七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