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乱世之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蒋慕渊回到京城时,听风正在南城门下等他。
京城已经渐渐走出了战火的影响,只是国丧之际,舞乐皆停,不及从前热闹。
听风快速与蒋慕渊禀京中事情。
“太皇太后的身体有些弱、但精神不错,大长公主和郡主这些天都住在慈心宫,陪伴太皇太后;
三公与六部大人们都在衙门里,听说这两日在商议岭北赈灾的事儿;
顺天府治下,京城中还算安稳,但别的地方有好有坏的;
国公爷依旧在顺天府办公,忙着北方调兵平乱。”
蒋慕渊颔首。
京城就是京城,哪怕上上下下的,对太皇太后、大长公主等人的称呼都改了,但依旧称这座城池为京城。
只要太皇太后一日不改口,谁也不认江南为皇城,这里是“旧都”。
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若抱着孙祈会回来的想法,那自然认为此处为京师;若不盼着孙祈回来的,大部分琢磨着让孙恪登金銮殿,取孙祈代之,以孙恪为皇,这里不还就是京师嘛。
不过,蒋慕渊最是清楚,孙恪不可能那么做的。
听风说了一圈,几乎所有事情都交代全了,却没有提及顾云锦。
蒋慕渊不由问道:“夫人呢?在宫中还是在府里?”
“都不在,”听风摸了摸鼻尖,道,“玉田有教众煽动百姓,夫人平叛去了。”
蒋慕渊猛得拉住了缰绳。
玉田在京城以东,再过去些就是岭北了。
“谁领军?父亲应了她去的?”蒋慕渊问。
听风忙交代了一遍。
朝廷留在北方的战力在近些时日一样是捉襟见肘,蒋仕煜调兵遣将着实费了一番心力。
也是真的人手不足,顾家那里,葛氏主动请缨,国公爷便点了头,朱氏、顾云思、顾云锦并顾家擅骑术、能提枪的嬷嬷、家丁们去了玉田。
他们这些北境出身的,才知如何在风雪之中御马前行。
“前天走的,夫人给您写了信,知道您马上回京了就没有送出去,搁在奴才这儿了。”听风指了指胸口。
蒋慕渊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淡淡笑了笑。
他知道顾云锦在守护京师时没少出力,敢打敢杀,而大部分教众跟来势汹汹的西凉军比,完全是乌合之众,但人嘛,难免会有担心。
他出征在外,家里人没少品尝这牵挂滋味,没想到有一天,会是他自己反过头来担忧出征的妻子。
很新鲜,也有点儿复杂。
不过他是相信顾云锦,也相信顾家的嫂嫂们,父亲亦是相信,否则也不会应允他们去玉田了。
蒋慕渊径直去了六部衙门,等下了马,问听风要了信,一面看,一面往里走。
顾云锦似是走得匆忙,这封信很短,却依旧字字温暖,睹信思人,便是如此。
他收好信,进了屋子,与众位大人们见礼。
傅太师起身道:“小公爷一路辛苦了。”
“岭北雪情如何?”蒋慕渊问。
“不容乐观,”傅太师摇着头,道,“天冷雪大,储粮也不足,离开春还远,可能要冻死、饿死不少百姓了,偏大雪封路,朝廷想赈灾都有些使不上劲儿。”
蒋慕渊想起了这一桩,前世岭北的雪下到了顺德二十四年的二月,之后迅速化雪,河流暴涨,朝廷用了大量的银子、储粮去赈灾,效果有了,但损失依旧大,国库也伤了次元气,以至于乔靖借此发难,蜀地战争开始。
今生,蜀地已经平定了,但岭北状况不能处置妥当,等待他们的还是起义与乱象。
蒋慕渊问:“京城能用的银子、粮食够吗?”
傅太师神色凝重:“两仓粮食当时都运入了京城,撑到了现在,但四处平叛、招安都要银子与粮食,大的开支撑不了多久了。
岭北那儿等不起,全靠京城支出,难!
可南北传书一来一回,圣上迟迟不回来,我们都不知道国库以后如何调运。
还是真等着我们这群老骨头下江南?”
冯太傅咳嗽着道:“反正老夫是不行了,在京里待着都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往江南去,怕是死在半道上。”
曹太保一面示意冯太傅歇口气,一面道:“别为难小公爷,圣上坚持不回,太皇太后催了几次也没有结果,小公爷也没有法子。”
“罢了,”冯太傅道,“小公爷先去拜见太皇太后吧,赈灾的事儿,我们再想想法子。”
蒋慕渊往慈心宫去。
太皇太后久不见他,紧紧握着他的手,哽咽了好一阵。
蒋慕渊取了一颗糖果喂到太皇太后嘴边:“江南的糖,您尝尝。”
“哀家现在听到江南就头痛,”太皇太后撇了撇嘴,“不过这糖还是可以尝的。”
嘴里有味了,太皇太后的情绪平缓了些,她听见外头传来孙恪的声音,便交代向嬷嬷道:“你们都出去吧,让恪儿也先等等,哀家与阿渊单独说会儿话。”
向嬷嬷带人鱼贯而出。
太皇太后坐直了身子,严肃地问:“祈儿坚持不肯回京,他到底在忌惮什么?”
当初弃京南下的不是孙祈,她也没有偏向孙淼他们的意思,反而积极在替孙祈准备登基大典,按说孙祈不该如此反应。
“是不是先帝和睿儿的死,他其实参与其中?”太皇太后问得非常直白,“他有弑父夺位的嫌疑,他怕哀家知道了,扶其他人上位?”
蒋慕渊的呼吸一滞,太皇太后实在敏锐,他不觉得可怕,只是伤心,替外祖母伤心。
“没有实证,”对太皇太后这样的人,隐瞒不止无用,还伤人,蒋慕渊说了实话,“我也往这上头想了,圣上可能早知寝宫状况,但一直观望,火烧起来了再想救,就迟了。不过证据不足,我能确定的是,先帝迁都的手谕是造假的。”
太皇太后闭着眼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又睁开,看着蒋慕渊,沉声问:“阿渊,你觉得祈儿会是个好皇帝吗?他担得起江山吗?”
“您……”蒋慕渊听出话中之话,不由心惊。
“你听哀家说完,”太皇太后打断了蒋慕渊的话,叹道,“哀家原不想这样,哪怕他真的弑君夺位,只要他回京,还跟以前在文英殿里时一样,听三公教导,向众臣请教,如果将来有人质疑,哀家替他力排众议。
可他在走他父皇的老路,这江山经不起折腾了。
这些都是哀家的心里话,阿渊,你也给哀家说心里话,他行不行?”
“圣上年轻,又无辅政大臣在前指引,身边声音太多,偏内忧外患、朝野动荡,应对各地起义,他经验不足,也不够果决,南北分立之下,时间越久,隐患越大,如此下去,乱世之相,”蒋慕渊顿了顿,艰难道,“治乱世,圣上不行。”
一滴泪从太皇太后满是皱纹的眼角落下。
“乱世”两字,如一柄尖刀,直刺心扉。
太皇太后努力调整着情绪,道:“你替哀家叫恪儿进来。”
蒋慕渊回到京城时,听风正在南城门下等他。
京城已经渐渐走出了战火的影响,只是国丧之际,舞乐皆停,不及从前热闹。
听风快速与蒋慕渊禀京中事情。
“太皇太后的身体有些弱、但精神不错,大长公主和郡主这些天都住在慈心宫,陪伴太皇太后;
三公与六部大人们都在衙门里,听说这两日在商议岭北赈灾的事儿;
顺天府治下,京城中还算安稳,但别的地方有好有坏的;
国公爷依旧在顺天府办公,忙着北方调兵平乱。”
蒋慕渊颔首。
京城就是京城,哪怕上上下下的,对太皇太后、大长公主等人的称呼都改了,但依旧称这座城池为京城。
只要太皇太后一日不改口,谁也不认江南为皇城,这里是“旧都”。
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若抱着孙祈会回来的想法,那自然认为此处为京师;若不盼着孙祈回来的,大部分琢磨着让孙恪登金銮殿,取孙祈代之,以孙恪为皇,这里不还就是京师嘛。
不过,蒋慕渊最是清楚,孙恪不可能那么做的。
听风说了一圈,几乎所有事情都交代全了,却没有提及顾云锦。
蒋慕渊不由问道:“夫人呢?在宫中还是在府里?”
“都不在,”听风摸了摸鼻尖,道,“玉田有教众煽动百姓,夫人平叛去了。”
蒋慕渊猛得拉住了缰绳。
玉田在京城以东,再过去些就是岭北了。
“谁领军?父亲应了她去的?”蒋慕渊问。
听风忙交代了一遍。
朝廷留在北方的战力在近些时日一样是捉襟见肘,蒋仕煜调兵遣将着实费了一番心力。
也是真的人手不足,顾家那里,葛氏主动请缨,国公爷便点了头,朱氏、顾云思、顾云锦并顾家擅骑术、能提枪的嬷嬷、家丁们去了玉田。
他们这些北境出身的,才知如何在风雪之中御马前行。
“前天走的,夫人给您写了信,知道您马上回京了就没有送出去,搁在奴才这儿了。”听风指了指胸口。
蒋慕渊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淡淡笑了笑。
他知道顾云锦在守护京师时没少出力,敢打敢杀,而大部分教众跟来势汹汹的西凉军比,完全是乌合之众,但人嘛,难免会有担心。
他出征在外,家里人没少品尝这牵挂滋味,没想到有一天,会是他自己反过头来担忧出征的妻子。
很新鲜,也有点儿复杂。
不过他是相信顾云锦,也相信顾家的嫂嫂们,父亲亦是相信,否则也不会应允他们去玉田了。
蒋慕渊径直去了六部衙门,等下了马,问听风要了信,一面看,一面往里走。
顾云锦似是走得匆忙,这封信很短,却依旧字字温暖,睹信思人,便是如此。
他收好信,进了屋子,与众位大人们见礼。
傅太师起身道:“小公爷一路辛苦了。”
“岭北雪情如何?”蒋慕渊问。
“不容乐观,”傅太师摇着头,道,“天冷雪大,储粮也不足,离开春还远,可能要冻死、饿死不少百姓了,偏大雪封路,朝廷想赈灾都有些使不上劲儿。”
蒋慕渊想起了这一桩,前世岭北的雪下到了顺德二十四年的二月,之后迅速化雪,河流暴涨,朝廷用了大量的银子、储粮去赈灾,效果有了,但损失依旧大,国库也伤了次元气,以至于乔靖借此发难,蜀地战争开始。
今生,蜀地已经平定了,但岭北状况不能处置妥当,等待他们的还是起义与乱象。
蒋慕渊问:“京城能用的银子、粮食够吗?”
傅太师神色凝重:“两仓粮食当时都运入了京城,撑到了现在,但四处平叛、招安都要银子与粮食,大的开支撑不了多久了。
岭北那儿等不起,全靠京城支出,难!
可南北传书一来一回,圣上迟迟不回来,我们都不知道国库以后如何调运。
还是真等着我们这群老骨头下江南?”
冯太傅咳嗽着道:“反正老夫是不行了,在京里待着都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往江南去,怕是死在半道上。”
曹太保一面示意冯太傅歇口气,一面道:“别为难小公爷,圣上坚持不回,太皇太后催了几次也没有结果,小公爷也没有法子。”
“罢了,”冯太傅道,“小公爷先去拜见太皇太后吧,赈灾的事儿,我们再想想法子。”
蒋慕渊往慈心宫去。
太皇太后久不见他,紧紧握着他的手,哽咽了好一阵。
蒋慕渊取了一颗糖果喂到太皇太后嘴边:“江南的糖,您尝尝。”
“哀家现在听到江南就头痛,”太皇太后撇了撇嘴,“不过这糖还是可以尝的。”
嘴里有味了,太皇太后的情绪平缓了些,她听见外头传来孙恪的声音,便交代向嬷嬷道:“你们都出去吧,让恪儿也先等等,哀家与阿渊单独说会儿话。”
向嬷嬷带人鱼贯而出。
太皇太后坐直了身子,严肃地问:“祈儿坚持不肯回京,他到底在忌惮什么?”
当初弃京南下的不是孙祈,她也没有偏向孙淼他们的意思,反而积极在替孙祈准备登基大典,按说孙祈不该如此反应。
“是不是先帝和睿儿的死,他其实参与其中?”太皇太后问得非常直白,“他有弑父夺位的嫌疑,他怕哀家知道了,扶其他人上位?”
蒋慕渊的呼吸一滞,太皇太后实在敏锐,他不觉得可怕,只是伤心,替外祖母伤心。
“没有实证,”对太皇太后这样的人,隐瞒不止无用,还伤人,蒋慕渊说了实话,“我也往这上头想了,圣上可能早知寝宫状况,但一直观望,火烧起来了再想救,就迟了。不过证据不足,我能确定的是,先帝迁都的手谕是造假的。”
太皇太后闭着眼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又睁开,看着蒋慕渊,沉声问:“阿渊,你觉得祈儿会是个好皇帝吗?他担得起江山吗?”
“您……”蒋慕渊听出话中之话,不由心惊。
“你听哀家说完,”太皇太后打断了蒋慕渊的话,叹道,“哀家原不想这样,哪怕他真的弑君夺位,只要他回京,还跟以前在文英殿里时一样,听三公教导,向众臣请教,如果将来有人质疑,哀家替他力排众议。
可他在走他父皇的老路,这江山经不起折腾了。
这些都是哀家的心里话,阿渊,你也给哀家说心里话,他行不行?”
“圣上年轻,又无辅政大臣在前指引,身边声音太多,偏内忧外患、朝野动荡,应对各地起义,他经验不足,也不够果决,南北分立之下,时间越久,隐患越大,如此下去,乱世之相,”蒋慕渊顿了顿,艰难道,“治乱世,圣上不行。”
一滴泪从太皇太后满是皱纹的眼角落下。
“乱世”两字,如一柄尖刀,直刺心扉。
太皇太后努力调整着情绪,道:“你替哀家叫恪儿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