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攻心为上(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军进入洛阳城时,拓跋宏便看见官道两边,新播种的农田里禾苗枯黄。洛阳城内,皇帝凯旋的喜悦也被这场春旱冲淡了不少。
因为要跟将士一同入城,拓跋宏不能提前回宫,心里再怎么急不可耐,也半点都不能表现出来。四路大军的统帅都各有封赏,拓跋宏亲自与王玄之同乘一辇,在太极殿上封他为辅国将军,赐世袭开阳伯爵位。王玄之领了将军的印信,却坚持推辞了爵位。
论功行赏过后便已经是傍晚,拓跋宏让王玄之暂住在宫外一处华林别馆,又准了将士们先去跟家人团聚,三日后再设庆功宴。
华音殿内,早已经有腿脚快些的内监,把皇帝凯旋的消息带了过来。冯妙这才觉得心头松懈下来,想起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叫素问去传晚膳,自己站在床榻边边,用手理着一件素色中衣。
给那些士兵缝制冬衣时,她给拓跋宏也缝了一件贴身的中衣,刚好可以穿在铠甲里面。尺寸都是凭着记忆裁出来的,只要稍稍一闭上眼,便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人站在她面前。可衣裳缝好了,她却没叫人带去,她不知道战场上的情形究竟如何,只是简单地不想让他心里有丝毫杂念。
身后传来房门轻轻开启的声音,冯妙以为是素问回来了,把那件中衣用布盖住,刚要转身,腰上已经被一双手搂住。
“妙儿……”拓跋宏把头压在她肩上,身上还带着一路奔波的尘土味道,“朕回来了。”
冯妙静静地站着,嗅着他身上熟悉的气味。没有了寝宫里的龙涎香味,他独有的气息便更加明显,带着几分强硬直冲进她的鼻息。
拓跋宏的手绕过她身侧,把那件中衣展开:“给朕做了,怎么不拿给朕穿?”
“谁给你做了,”冯妙一面小声说着,一面伸手想把那件衣裳抽回来,“留给怀儿长大后穿的,不行么?”
拓跋宏抬手往后一躲:“行啊,那朕先穿着,等怀儿长大了,朕再还给他。”衣衫拿在手里,他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青岩寺那间空空的屋子,从小到大的四十几件衣裳,应该是个跟孩子生生分别的母亲亲手做的。
他扶着冯妙的双肩,让她面向自己,在她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妙儿,朕不该把怀儿寄养在高照容名下,让你们母子不能相见。朕那时的确有别的顾虑,希望你能体谅一二。可现在,朕也不愿委屈怀儿,给朕些时间,朕一定会让怀儿回到你身边的。”怀儿的那双碧绿眼睛,总归容易惹人非议,他总要防着别有用心的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听见他提起怀儿,冯妙的眼泪就怎么都止不住,怀儿已经两岁了,他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她这个做母亲的都不在身边。那些时刻,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永远也感受不到那一刻的喜悦了。素问曾经说过,她的身子不适合生育,也许这一生就只有怀儿一个孩子了。
“妙儿,”拓跋宏把她抱在怀中,“就算看在怀儿的面上,你也别再生朕的气了好不好?”他捏一捏冯妙小巧的鼻尖,戏谑地说:“朕想做个英明神武的父皇,你可不许使坏。”
冯妙终于忍不住,抽噎着笑了一声,又嗔怪地说:“我还以为皇上不喜欢怀儿,除了那天怀儿哭闹着非要二皇子的玉如意,皇上都没怎么抱过怀儿……”
拓跋宏有些沉默,怀儿回宫之后,起先是因为那双碧眼带来的疑虑,后来是因为准备南征,他的确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他握起冯妙的一只手,放在唇边:“朕要给怀儿买弓买马的私房钱还没攒够,等怀儿回来了,你要替朕跟他说,父皇正在努力给他攒着呢。”
冯妙又气又笑,抬手抹了一把眼泪,往拓跋宏脸上蹭去:“好小气的父皇,你自己去跟怀儿说……”
拓跋宏顺势握住她的手:“这次王玄之跟朕一起回来了,朕听他说起,你为了生下怀儿,很是辛苦,朕很心疼……”
直到听拓跋宏说起,冯妙才知道,新封的辅国将军,原来是王玄之。听说他混在僧侣中间,才躲过了萧鸾的追杀,冯妙不由得唏嘘感慨。
“皇上,既然大哥希望我们坦诚相待,我便也不瞒你,从前的西昌侯、现在南朝皇帝便是我的生父,我和夙弟真的不是昌黎王的儿女。”冯妙把在南朝时发生的事,简要说给拓跋宏听,“皇上,如果真有一日,你和他在战场上相遇,我想求你别取他性命。皇上要南征,从来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战场上强者得胜,不能强求。就算他再不好,总归是我和夙弟的生身父亲,若是皇上亲手杀了他,我不知道日后该怎么跟怀儿说起这一切。”
拓跋宏第一次听她说起这些,心中原本有些担忧,怕她要返回生父身边去,可她说到最后,竟是不愿意拓跋宏和怀儿这对父子为难,她想着所有人,唯独不会想她自己。心底如古寺大钟一般,激荡着发出悠长的绵绵声响,拓跋宏郑重其事地点头:“朕答应你,不会取萧鸾的性命。”
不知道素问去哪里取的晚膳,竟然一直磨蹭到天色全黑才回来。拓跋宏有几分遗憾地说:“朕出征大半年,又错过了这棵桂树的花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你一起喝一碗桂花酒。”
晚膳不过是几样最平常的小菜,冯妙亲手盛了粟米饭,送到拓跋宏面前,柔声说:“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跟父母、夙弟一起吃晚饭。现在看来,这愿望怕是永远也实现不了了。”
拓跋宏见她神色落寞,知道她又想起不知所踪的生母,接过碗筷对她说:“昌黎王还在善后,过些日子才能返回洛阳,到时候朕让他带着冯夙进宫来看你,关于你生母的去处,或许只有他最清楚。”
冯妙轻轻点头,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夙弟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样。“皇上,我没能实现的愿望,希望怀儿可以实现,”她诚恳地看着拓跋宏,“有皇上这样一个开创千秋帝业的父皇,做你的儿子恐怕压力真的很大。请皇上不要给怀儿太多期许,我并不想让他封王封官,甚至……我只想让他平安到老,有一个温柔体贴、知情知趣的妻子,有几个健康的孩子。”
拓跋宏郑重地点头:“你的心意,朕知道。”
三天后的庆功宴设在洛阳皇宫的太极殿,后妃和宗室亲王也一并参加。因为有不少武将在场,皇帝又有意宽纵,宴席上的气氛便跟从前不大一样,武将们大声说笑,席上的气氛也跟着热烈起来。
酒正酣时,拓跋宏在座位上遥遥举起手中的金杯,请武将们与他共饮。原本就对皇帝既敬且佩的武将们,纷纷举起酒碗,在轰然一片的叫好声中,仰头喝干了碗中酒。
原本各自推托躲闪的宗室亲王们,见了这幅场景,都有些心中不快。席上有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冯清一眼,她便立刻会意地站起来,郑重地跪倒在拓跋面前:“皇上,今天虽然是庆功的喜宴,臣妾却有几句话,不得不对皇上说。”
皇后忽然摆出一副进谏的姿态,席上众人都觉得奇怪,不由得放下了杯箸,等着听她说些什么。
“今年洛阳大旱,城周的百姓种下的禾苗,大都干枯发黄,不能成活。”冯清声音提得很高,整个大殿内都听得清清楚楚,“皇上先是迁都,后来又执意南征,几位王叔都曾经反对过,可皇上却不肯听取老臣的谏言,反倒重用南朝来的岛夷降民。臣妾知道,这些话可能会让皇上不快,可臣妾既然位居中宫,对皇上直言,便是臣妾的份内之事。”
她顿一顿,越发清晰地说:“莫非皇上就从来没有想过,春季大旱,可能是上天示警的预兆?”
话一出口,大殿内鸦雀无声。冯清到底不敢直接指责皇帝失德,可话语之间,却分明就是那个意思。
拓跋宏的面上已经带了几分怒意,可他知道,冯清从来不会关心什么种田的百姓,能说出这些话来,必然是有人暗中教过她。斥责冯清并算不得什么大事,可他刚刚封赏过南征的将士,不想在此时加深与宗室老臣的嫌隙。
“皇后,你的意思朕已经知道了,朕已经派了官员去查看旱情,帮助那些种田的百姓修筑沟渠引水。”拓跋宏语调严厉地开口,“这些不是后宫应该过分干预的事情,你先退下吧。”
冯清却重重地俯身叩头:“皇上,臣妾冒死进言,都是为了大魏着想,请皇上务必三思。”
拓跋宏握紧了手里的金杯,帝王用的金杯成色很纯,所以质地也比较软,那杯子竟然被他的手指捏出几道印痕来,显然他已经对冯清愤怒失望到极点,却极力压抑着。
冯妙见此情形,微微摇了摇头,起身走道大殿正中。她还没开口,刚刚要对着冯清跪下施礼,拓跋宏便说:“你若不是对朕进谏,站在侧面说话就好,不必跪下。”他仍旧记得自己许诺过的事情,不让冯妙再跪任何人,尤其是,不会让她再跪冯清。
“皇上,嫔妾有个问题想问皇后娘娘,”冯妙听了皇帝的吩咐,并未下跪,却仍旧客气地对冯清躬身施礼,“历朝历代,若是旱情严重到由帝王亲自求雨,史书都会有所记载。皇后可知道,史书上记载的最早一次,发生在何时?”
大军进入洛阳城时,拓跋宏便看见官道两边,新播种的农田里禾苗枯黄。洛阳城内,皇帝凯旋的喜悦也被这场春旱冲淡了不少。
因为要跟将士一同入城,拓跋宏不能提前回宫,心里再怎么急不可耐,也半点都不能表现出来。四路大军的统帅都各有封赏,拓跋宏亲自与王玄之同乘一辇,在太极殿上封他为辅国将军,赐世袭开阳伯爵位。王玄之领了将军的印信,却坚持推辞了爵位。
论功行赏过后便已经是傍晚,拓跋宏让王玄之暂住在宫外一处华林别馆,又准了将士们先去跟家人团聚,三日后再设庆功宴。
华音殿内,早已经有腿脚快些的内监,把皇帝凯旋的消息带了过来。冯妙这才觉得心头松懈下来,想起一整天都没吃过东西,叫素问去传晚膳,自己站在床榻边边,用手理着一件素色中衣。
给那些士兵缝制冬衣时,她给拓跋宏也缝了一件贴身的中衣,刚好可以穿在铠甲里面。尺寸都是凭着记忆裁出来的,只要稍稍一闭上眼,便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人站在她面前。可衣裳缝好了,她却没叫人带去,她不知道战场上的情形究竟如何,只是简单地不想让他心里有丝毫杂念。
身后传来房门轻轻开启的声音,冯妙以为是素问回来了,把那件中衣用布盖住,刚要转身,腰上已经被一双手搂住。
“妙儿……”拓跋宏把头压在她肩上,身上还带着一路奔波的尘土味道,“朕回来了。”
冯妙静静地站着,嗅着他身上熟悉的气味。没有了寝宫里的龙涎香味,他独有的气息便更加明显,带着几分强硬直冲进她的鼻息。
拓跋宏的手绕过她身侧,把那件中衣展开:“给朕做了,怎么不拿给朕穿?”
“谁给你做了,”冯妙一面小声说着,一面伸手想把那件衣裳抽回来,“留给怀儿长大后穿的,不行么?”
拓跋宏抬手往后一躲:“行啊,那朕先穿着,等怀儿长大了,朕再还给他。”衣衫拿在手里,他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青岩寺那间空空的屋子,从小到大的四十几件衣裳,应该是个跟孩子生生分别的母亲亲手做的。
他扶着冯妙的双肩,让她面向自己,在她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妙儿,朕不该把怀儿寄养在高照容名下,让你们母子不能相见。朕那时的确有别的顾虑,希望你能体谅一二。可现在,朕也不愿委屈怀儿,给朕些时间,朕一定会让怀儿回到你身边的。”怀儿的那双碧绿眼睛,总归容易惹人非议,他总要防着别有用心的人,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听见他提起怀儿,冯妙的眼泪就怎么都止不住,怀儿已经两岁了,他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她这个做母亲的都不在身边。那些时刻,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永远也感受不到那一刻的喜悦了。素问曾经说过,她的身子不适合生育,也许这一生就只有怀儿一个孩子了。
“妙儿,”拓跋宏把她抱在怀中,“就算看在怀儿的面上,你也别再生朕的气了好不好?”他捏一捏冯妙小巧的鼻尖,戏谑地说:“朕想做个英明神武的父皇,你可不许使坏。”
冯妙终于忍不住,抽噎着笑了一声,又嗔怪地说:“我还以为皇上不喜欢怀儿,除了那天怀儿哭闹着非要二皇子的玉如意,皇上都没怎么抱过怀儿……”
拓跋宏有些沉默,怀儿回宫之后,起先是因为那双碧眼带来的疑虑,后来是因为准备南征,他的确很少有时间陪着孩子。他握起冯妙的一只手,放在唇边:“朕要给怀儿买弓买马的私房钱还没攒够,等怀儿回来了,你要替朕跟他说,父皇正在努力给他攒着呢。”
冯妙又气又笑,抬手抹了一把眼泪,往拓跋宏脸上蹭去:“好小气的父皇,你自己去跟怀儿说……”
拓跋宏顺势握住她的手:“这次王玄之跟朕一起回来了,朕听他说起,你为了生下怀儿,很是辛苦,朕很心疼……”
直到听拓跋宏说起,冯妙才知道,新封的辅国将军,原来是王玄之。听说他混在僧侣中间,才躲过了萧鸾的追杀,冯妙不由得唏嘘感慨。
“皇上,既然大哥希望我们坦诚相待,我便也不瞒你,从前的西昌侯、现在南朝皇帝便是我的生父,我和夙弟真的不是昌黎王的儿女。”冯妙把在南朝时发生的事,简要说给拓跋宏听,“皇上,如果真有一日,你和他在战场上相遇,我想求你别取他性命。皇上要南征,从来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战场上强者得胜,不能强求。就算他再不好,总归是我和夙弟的生身父亲,若是皇上亲手杀了他,我不知道日后该怎么跟怀儿说起这一切。”
拓跋宏第一次听她说起这些,心中原本有些担忧,怕她要返回生父身边去,可她说到最后,竟是不愿意拓跋宏和怀儿这对父子为难,她想着所有人,唯独不会想她自己。心底如古寺大钟一般,激荡着发出悠长的绵绵声响,拓跋宏郑重其事地点头:“朕答应你,不会取萧鸾的性命。”
不知道素问去哪里取的晚膳,竟然一直磨蹭到天色全黑才回来。拓跋宏有几分遗憾地说:“朕出征大半年,又错过了这棵桂树的花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你一起喝一碗桂花酒。”
晚膳不过是几样最平常的小菜,冯妙亲手盛了粟米饭,送到拓跋宏面前,柔声说:“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跟父母、夙弟一起吃晚饭。现在看来,这愿望怕是永远也实现不了了。”
拓跋宏见她神色落寞,知道她又想起不知所踪的生母,接过碗筷对她说:“昌黎王还在善后,过些日子才能返回洛阳,到时候朕让他带着冯夙进宫来看你,关于你生母的去处,或许只有他最清楚。”
冯妙轻轻点头,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夙弟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样。“皇上,我没能实现的愿望,希望怀儿可以实现,”她诚恳地看着拓跋宏,“有皇上这样一个开创千秋帝业的父皇,做你的儿子恐怕压力真的很大。请皇上不要给怀儿太多期许,我并不想让他封王封官,甚至……我只想让他平安到老,有一个温柔体贴、知情知趣的妻子,有几个健康的孩子。”
拓跋宏郑重地点头:“你的心意,朕知道。”
三天后的庆功宴设在洛阳皇宫的太极殿,后妃和宗室亲王也一并参加。因为有不少武将在场,皇帝又有意宽纵,宴席上的气氛便跟从前不大一样,武将们大声说笑,席上的气氛也跟着热烈起来。
酒正酣时,拓跋宏在座位上遥遥举起手中的金杯,请武将们与他共饮。原本就对皇帝既敬且佩的武将们,纷纷举起酒碗,在轰然一片的叫好声中,仰头喝干了碗中酒。
原本各自推托躲闪的宗室亲王们,见了这幅场景,都有些心中不快。席上有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冯清一眼,她便立刻会意地站起来,郑重地跪倒在拓跋面前:“皇上,今天虽然是庆功的喜宴,臣妾却有几句话,不得不对皇上说。”
皇后忽然摆出一副进谏的姿态,席上众人都觉得奇怪,不由得放下了杯箸,等着听她说些什么。
“今年洛阳大旱,城周的百姓种下的禾苗,大都干枯发黄,不能成活。”冯清声音提得很高,整个大殿内都听得清清楚楚,“皇上先是迁都,后来又执意南征,几位王叔都曾经反对过,可皇上却不肯听取老臣的谏言,反倒重用南朝来的岛夷降民。臣妾知道,这些话可能会让皇上不快,可臣妾既然位居中宫,对皇上直言,便是臣妾的份内之事。”
她顿一顿,越发清晰地说:“莫非皇上就从来没有想过,春季大旱,可能是上天示警的预兆?”
话一出口,大殿内鸦雀无声。冯清到底不敢直接指责皇帝失德,可话语之间,却分明就是那个意思。
拓跋宏的面上已经带了几分怒意,可他知道,冯清从来不会关心什么种田的百姓,能说出这些话来,必然是有人暗中教过她。斥责冯清并算不得什么大事,可他刚刚封赏过南征的将士,不想在此时加深与宗室老臣的嫌隙。
“皇后,你的意思朕已经知道了,朕已经派了官员去查看旱情,帮助那些种田的百姓修筑沟渠引水。”拓跋宏语调严厉地开口,“这些不是后宫应该过分干预的事情,你先退下吧。”
冯清却重重地俯身叩头:“皇上,臣妾冒死进言,都是为了大魏着想,请皇上务必三思。”
拓跋宏握紧了手里的金杯,帝王用的金杯成色很纯,所以质地也比较软,那杯子竟然被他的手指捏出几道印痕来,显然他已经对冯清愤怒失望到极点,却极力压抑着。
冯妙见此情形,微微摇了摇头,起身走道大殿正中。她还没开口,刚刚要对着冯清跪下施礼,拓跋宏便说:“你若不是对朕进谏,站在侧面说话就好,不必跪下。”他仍旧记得自己许诺过的事情,不让冯妙再跪任何人,尤其是,不会让她再跪冯清。
“皇上,嫔妾有个问题想问皇后娘娘,”冯妙听了皇帝的吩咐,并未下跪,却仍旧客气地对冯清躬身施礼,“历朝历代,若是旱情严重到由帝王亲自求雨,史书都会有所记载。皇后可知道,史书上记载的最早一次,发生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