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郑成功得了沉树人的指示后,在武昌只是略微盘桓数日、请教方略,随后就又乖乖回到鄱阳湖口,继续他的厘金查税和经济封锁任务。
另外,他也跟家里人打了招呼,三十万两银子,南北两京各十五万两,交给沉家的人以备随时打通关节。
郑家给银子是真的爽快,三十万两,居然只是大少爷一句话的事儿。随便批个条子签上郑成功的名字、封上火漆印信,派心腹管家拿着,见信即付。南北两京的郑家山海五路商号,基本上随便腾挪凑一下,就搞定了。
没办法,谁让郑家每年收的船旗银子,就有三四千艘大海船、每船每年三千两(一小半自营,还有一大半是别家经营郑家收保护费),这一项进账就每年一千多万两了。
天下给郑家交保护费的水运商人,钱都会交到山五路的五个埠口港市,而南北两京本来就是郑家的山五路进出货基地之一,
如今又快年底了,五大商业都市的郑家商号里,每家都有少说两百万两的银子进账,各抽出十五万简直太轻松了。
……
经济封锁的效果,不是立刻能看到的,相比于直接的军事打击,肯定要慢不少。
如今才刚刚入冬,山区的物资贵乏还不明显。要到隆冬最严寒的时候,乃至春荒青黄不接时,才是真正的绝境。
所以,沉树人也不急着立刻迫降,还有两三个月的观望期。
借着这段窗口期,别的他也没什么好忙的,便顺理成章把精力和注意投注到了领地的工业建设上来。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沉树人就离开了府治江夏县,亲自去大冶县住一段时间,整顿视察铁山的开采,以及军工技术和产能的建设。
除此之外,沉树人上个月初刚接收武昌时,就曾吩咐家中的心腹管事、家丁,把之前在黄州建设的兵仗局、工坊都搬迁过来,匠人和管理人员也都挪来,便于统一管理。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这项搬迁工作也已经顺利完成。反正房子可以到了大冶和武昌再另造,只要人和设备运过来就行。
沉树人这么部署,也是考虑到把最机要的军工产业,挪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便于统一管理。
将来他肯定要进一步在军工生产上继续开科技挂,如果冶金和机械制造分别在长江南北两岸布局,运输就太费事了,也不利于保密。
而且黄冈毕竟是穷乡僻壤的山沟,条件环境、交通便利程度跟武昌这种后世的省会显然没法比。
搬迁完成后,沉树人也第一时间先视察了一下,了解最新情况,好对现状有数。
他上一次亲自过问军工生产,还是今年四月份的时候。
那时黄州的兵仗工坊、才刚刚完成对一千二百人的火枪部队的套箍式刺刀、长柄架枪战斧的配套生产。然后开始转产鲁密铳和斑鸠铳、并且逆向琢磨如何彷制郑家送来的那几门原装荷兰红夷大炮。
只可惜,都才刚刚试产了没几根,就遇到了二贺先后进犯,沉树人亲临前线督战,此后半年他基本上对兵仗工坊也就是放养状态。
半年没见,再次遇到道台视察,工匠和管理人员也比较紧张。沉树人到了之后,首席工匠周铁胆拿着一份徒弟和沉家管事前几天刚刚最新统计好的账目,亲自递交给他过目。
沉树人也就先顺势捋了一遍账,按账目显示,从四月到十月,黄州兵仗工坊的鲁密铳和斑鸠铳产能,从最初的每月一百多支,逐渐磨合成熟,到现在增长到了每月三百多支。
当初推广的各种脚踏式镗床、磨床、钻床,还有卷管锻打机械,也都运作得不错。培养出了两三百个用惯了新机器的工匠——与今年年初时相比,铁匠人数倒是没有明显增加,但技能培训已经提升了一大截。
倒不是说这些铁匠原先手艺不行,而是他们此前掌握的主要是手工打铁的技艺,现在至少人人都会熟练摆弄好几种简易机床,工作效率也快了不少。
翻了一倍的火枪产能,就是工匠熟练度提升的最好明证。
当然,考虑到前期磨合时比较慢,过去七个月平均下来,也就生产了1800支轻重火枪。与沉家军战前拥有的1200支火枪加在一起,自产火枪的总数达到了3000之多。
另外,这半年多时间里,沉树人还从其他一些渠道弄到了些火器,首先是被灭的各家流贼,多多少少每家也能缴获好几百根。
只是流贼的火器做工低劣,斑鸠铳完全没有,鲁密铳也极少,主要就是鸟铳和老式火铳。
老式火铳对如今的沉树人而言,几乎没有价值,如果生锈严重枪况不好的,只能回炉重造当钢铁用。
枪况好一点的,也不能给野战部队用,因为太不可靠了,发射又慢,跟不上部队的训练节奏。不过沉树人也不会一味求精浪费。这些枪况好但性能差的,好歹还能给二线部队守城。
之前沉树人的根据地都在山区,地势险要,也没什么敌人能直接攻城,就不怎么需要考虑守城力量。
现在沉树人的地盘只剩一大半在山区、剩下一小半已经延伸到了江汉平原,守城也必须重视起来。他就把所有挑出来的、再装填繁琐的老式火铳,全部集中在武昌、襄阳这两座平原重镇。
最后,还分出一部送去给方孔炤,好用于守夷陵和江陵这些战略要地——这也不是沉树人做老好人,而是他知道方孔炤亲自坐镇的那两个险要之地,是堵住张献忠重回湖广的关键。帮方孔炤守住坚城确保不丢,就是在帮沉树人自己。
如果将来张献忠还敢绕过坚城流窜进攻、靠抢劫来维持后勤。那么方孔炤的存在,也能让张献忠的后路随时受到威胁。沉树人一定跟他联手,打得张献忠首尾不能相顾。
除了流贼那边的火器,沉树人最后一项火器进项来源,就是接收了左良玉移镇后、留在武昌、汉阳的那三个官军卫所。
明朝卫所编制满额三四千人,火器应该有至少700根。
但卫所士兵都空饷一大半了,火器当然也会等比缺损。实际上每营也就200多根,三个营加在一起才800根,比足额满编一个营略微多一丁点而已。
流贼和地方卫所官军,一共为沉树人提供了1700根各式火器。
经过筛选后,生锈报废回炉的达到200根,转为守城的老式火铳900根,能直接装备沉家新军、达到标准鸟铳、鲁密铳质量的,只有600根。
加上之前的3000根,沉树人一共可以为他的野战部队装备3600根鸟铳级以上火枪。
而且黄州兵仗工坊这段时间还一直有分出人手生产刺刀,反正刺刀的制造成本和人力消耗,比火器可少多了,多配两千多柄刺刀也没多少钱。所以这3600人,都是配足了刺刀的。
守城的900根火铳,沉树人在襄阳、武昌两城各留了300根,最后300根就送给方孔炤了。
这批火器送到江陵的时候,距离沉树人上次拜访方孔炤请求支持,也才不到半个月。方孔炤接到礼物,也着实高兴了一把,还以为沉树人是为上次的力挺投桃报李呢,马上就分配给了守城部队。
没办法,方孔炤可没打过沉树人这么富裕的仗。方家是传统读书人,哪怕算是开明读书人、理工科知识也挺丰富,但毕竟不懂经商搞生产。
方孔炤这巡抚当了好几年,一直靠上头拨给军械,就算有一定的兵仗制造产能,也都打点冷兵器和盔甲,基本上没有自产过火枪。一次性拿到300根守城货,对他而言很不少了。
……
除了火枪之外,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黄州兵仗工坊的造炮大业,也稍微有了点眉目。
虽然没有大规模量产,好歹是把之前拿到的样品鼓捣明白了,也先后试产了5门样品——只不过,这5门炮还完全谈不上标准化,实战效果怕是也有所欠缺。
毕竟是本着积累经验的目的去的,这5门炮里的最初两门压根儿就没法实战,还有过炸膛纪录,口径、尺寸也各不一样。
因为沉树人让他们各种尝试都试一下,别怕犯错。所以周铁胆不但试造了12磅炮,也壮着胆子连18磅炮一起试了。开的项目更多,犯错自然也更多。
好在工坊的实弹测试环境安保都比较严密,测试时点火人都离得很远,炸膛也没炸死工匠,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12磅和18磅各造报废了一门后,后续三门总算是做到了形似,两门12磅、一门18磅,都能顺利打响。
只是装药和装弹分量,要比荷兰原装货降低两三成,才能确保绝对安全,也就是实际上分别只装到10磅和15磅,最大射程也只能确保射两里地左右。
周铁胆怕沉树人怪罪,在汇报时特地强调了这些大炮外形尺寸、甚至内膛的表面,也都能做到跟原装红夷大炮一样,也都没有明显的砂眼、空泡,但就是不太能承受重装药,原因不明。
沉树人当然知道,这都是原材料质量的问题,铜和钢铁本身的金属质量不行,铸炮师傅手艺好也没用。
之前黄州那边没有铁矿,原材料是外购的,黄州工坊只负责机械层面的加工、铸造。
现在有条件了,还是要从底层入手,从上游金属冶炼开始抓,才能指望取得决定性突破。
郑成功得了沉树人的指示后,在武昌只是略微盘桓数日、请教方略,随后就又乖乖回到鄱阳湖口,继续他的厘金查税和经济封锁任务。
另外,他也跟家里人打了招呼,三十万两银子,南北两京各十五万两,交给沉家的人以备随时打通关节。
郑家给银子是真的爽快,三十万两,居然只是大少爷一句话的事儿。随便批个条子签上郑成功的名字、封上火漆印信,派心腹管家拿着,见信即付。南北两京的郑家山海五路商号,基本上随便腾挪凑一下,就搞定了。
没办法,谁让郑家每年收的船旗银子,就有三四千艘大海船、每船每年三千两(一小半自营,还有一大半是别家经营郑家收保护费),这一项进账就每年一千多万两了。
天下给郑家交保护费的水运商人,钱都会交到山五路的五个埠口港市,而南北两京本来就是郑家的山五路进出货基地之一,
如今又快年底了,五大商业都市的郑家商号里,每家都有少说两百万两的银子进账,各抽出十五万简直太轻松了。
……
经济封锁的效果,不是立刻能看到的,相比于直接的军事打击,肯定要慢不少。
如今才刚刚入冬,山区的物资贵乏还不明显。要到隆冬最严寒的时候,乃至春荒青黄不接时,才是真正的绝境。
所以,沉树人也不急着立刻迫降,还有两三个月的观望期。
借着这段窗口期,别的他也没什么好忙的,便顺理成章把精力和注意投注到了领地的工业建设上来。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沉树人就离开了府治江夏县,亲自去大冶县住一段时间,整顿视察铁山的开采,以及军工技术和产能的建设。
除此之外,沉树人上个月初刚接收武昌时,就曾吩咐家中的心腹管事、家丁,把之前在黄州建设的兵仗局、工坊都搬迁过来,匠人和管理人员也都挪来,便于统一管理。
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这项搬迁工作也已经顺利完成。反正房子可以到了大冶和武昌再另造,只要人和设备运过来就行。
沉树人这么部署,也是考虑到把最机要的军工产业,挪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便于统一管理。
将来他肯定要进一步在军工生产上继续开科技挂,如果冶金和机械制造分别在长江南北两岸布局,运输就太费事了,也不利于保密。
而且黄冈毕竟是穷乡僻壤的山沟,条件环境、交通便利程度跟武昌这种后世的省会显然没法比。
搬迁完成后,沉树人也第一时间先视察了一下,了解最新情况,好对现状有数。
他上一次亲自过问军工生产,还是今年四月份的时候。
那时黄州的兵仗工坊、才刚刚完成对一千二百人的火枪部队的套箍式刺刀、长柄架枪战斧的配套生产。然后开始转产鲁密铳和斑鸠铳、并且逆向琢磨如何彷制郑家送来的那几门原装荷兰红夷大炮。
只可惜,都才刚刚试产了没几根,就遇到了二贺先后进犯,沉树人亲临前线督战,此后半年他基本上对兵仗工坊也就是放养状态。
半年没见,再次遇到道台视察,工匠和管理人员也比较紧张。沉树人到了之后,首席工匠周铁胆拿着一份徒弟和沉家管事前几天刚刚最新统计好的账目,亲自递交给他过目。
沉树人也就先顺势捋了一遍账,按账目显示,从四月到十月,黄州兵仗工坊的鲁密铳和斑鸠铳产能,从最初的每月一百多支,逐渐磨合成熟,到现在增长到了每月三百多支。
当初推广的各种脚踏式镗床、磨床、钻床,还有卷管锻打机械,也都运作得不错。培养出了两三百个用惯了新机器的工匠——与今年年初时相比,铁匠人数倒是没有明显增加,但技能培训已经提升了一大截。
倒不是说这些铁匠原先手艺不行,而是他们此前掌握的主要是手工打铁的技艺,现在至少人人都会熟练摆弄好几种简易机床,工作效率也快了不少。
翻了一倍的火枪产能,就是工匠熟练度提升的最好明证。
当然,考虑到前期磨合时比较慢,过去七个月平均下来,也就生产了1800支轻重火枪。与沉家军战前拥有的1200支火枪加在一起,自产火枪的总数达到了3000之多。
另外,这半年多时间里,沉树人还从其他一些渠道弄到了些火器,首先是被灭的各家流贼,多多少少每家也能缴获好几百根。
只是流贼的火器做工低劣,斑鸠铳完全没有,鲁密铳也极少,主要就是鸟铳和老式火铳。
老式火铳对如今的沉树人而言,几乎没有价值,如果生锈严重枪况不好的,只能回炉重造当钢铁用。
枪况好一点的,也不能给野战部队用,因为太不可靠了,发射又慢,跟不上部队的训练节奏。不过沉树人也不会一味求精浪费。这些枪况好但性能差的,好歹还能给二线部队守城。
之前沉树人的根据地都在山区,地势险要,也没什么敌人能直接攻城,就不怎么需要考虑守城力量。
现在沉树人的地盘只剩一大半在山区、剩下一小半已经延伸到了江汉平原,守城也必须重视起来。他就把所有挑出来的、再装填繁琐的老式火铳,全部集中在武昌、襄阳这两座平原重镇。
最后,还分出一部送去给方孔炤,好用于守夷陵和江陵这些战略要地——这也不是沉树人做老好人,而是他知道方孔炤亲自坐镇的那两个险要之地,是堵住张献忠重回湖广的关键。帮方孔炤守住坚城确保不丢,就是在帮沉树人自己。
如果将来张献忠还敢绕过坚城流窜进攻、靠抢劫来维持后勤。那么方孔炤的存在,也能让张献忠的后路随时受到威胁。沉树人一定跟他联手,打得张献忠首尾不能相顾。
除了流贼那边的火器,沉树人最后一项火器进项来源,就是接收了左良玉移镇后、留在武昌、汉阳的那三个官军卫所。
明朝卫所编制满额三四千人,火器应该有至少700根。
但卫所士兵都空饷一大半了,火器当然也会等比缺损。实际上每营也就200多根,三个营加在一起才800根,比足额满编一个营略微多一丁点而已。
流贼和地方卫所官军,一共为沉树人提供了1700根各式火器。
经过筛选后,生锈报废回炉的达到200根,转为守城的老式火铳900根,能直接装备沉家新军、达到标准鸟铳、鲁密铳质量的,只有600根。
加上之前的3000根,沉树人一共可以为他的野战部队装备3600根鸟铳级以上火枪。
而且黄州兵仗工坊这段时间还一直有分出人手生产刺刀,反正刺刀的制造成本和人力消耗,比火器可少多了,多配两千多柄刺刀也没多少钱。所以这3600人,都是配足了刺刀的。
守城的900根火铳,沉树人在襄阳、武昌两城各留了300根,最后300根就送给方孔炤了。
这批火器送到江陵的时候,距离沉树人上次拜访方孔炤请求支持,也才不到半个月。方孔炤接到礼物,也着实高兴了一把,还以为沉树人是为上次的力挺投桃报李呢,马上就分配给了守城部队。
没办法,方孔炤可没打过沉树人这么富裕的仗。方家是传统读书人,哪怕算是开明读书人、理工科知识也挺丰富,但毕竟不懂经商搞生产。
方孔炤这巡抚当了好几年,一直靠上头拨给军械,就算有一定的兵仗制造产能,也都打点冷兵器和盔甲,基本上没有自产过火枪。一次性拿到300根守城货,对他而言很不少了。
……
除了火枪之外,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黄州兵仗工坊的造炮大业,也稍微有了点眉目。
虽然没有大规模量产,好歹是把之前拿到的样品鼓捣明白了,也先后试产了5门样品——只不过,这5门炮还完全谈不上标准化,实战效果怕是也有所欠缺。
毕竟是本着积累经验的目的去的,这5门炮里的最初两门压根儿就没法实战,还有过炸膛纪录,口径、尺寸也各不一样。
因为沉树人让他们各种尝试都试一下,别怕犯错。所以周铁胆不但试造了12磅炮,也壮着胆子连18磅炮一起试了。开的项目更多,犯错自然也更多。
好在工坊的实弹测试环境安保都比较严密,测试时点火人都离得很远,炸膛也没炸死工匠,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12磅和18磅各造报废了一门后,后续三门总算是做到了形似,两门12磅、一门18磅,都能顺利打响。
只是装药和装弹分量,要比荷兰原装货降低两三成,才能确保绝对安全,也就是实际上分别只装到10磅和15磅,最大射程也只能确保射两里地左右。
周铁胆怕沉树人怪罪,在汇报时特地强调了这些大炮外形尺寸、甚至内膛的表面,也都能做到跟原装红夷大炮一样,也都没有明显的砂眼、空泡,但就是不太能承受重装药,原因不明。
沉树人当然知道,这都是原材料质量的问题,铜和钢铁本身的金属质量不行,铸炮师傅手艺好也没用。
之前黄州那边没有铁矿,原材料是外购的,黄州工坊只负责机械层面的加工、铸造。
现在有条件了,还是要从底层入手,从上游金属冶炼开始抓,才能指望取得决定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