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数日之后,京城,沈府。
沈家上上下下,已经做好了庆贺升迁的准备,今天是大摆宴席的日子。
低调起见,府邸的大门外并未张灯结彩,只是在内院略作装饰,阖府上下一片喜庆氛围。
沈廷扬的任命已经正式走完流程。连沈树人的最新去向,也已经确定。沈家父子高枕无忧,面对来贺宾客也有了更多的底气。
“蒋侍郎快请上座。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沈廷扬对着一群户部的同僚,春风满面地一个个往里让。
“葛兄,宋兄,快请快请,小弟不日也要出京,预祝你们在京中继续大展宏图。”
沈廷扬在另一边,也把葛世振、宋鸣珂、颜浑这些同科年兄一个个招呼得很得体。
府上累计摆了几十桌,内院的七八桌都是各路官员、同僚,外面还有二十几桌给众亲随、幕僚。
席上的酒,是京城本地的上等莲花白,还有山西来的汾酒。
菜式则根据上中下席分出档次。
上官和同僚吃的上席,有鹿肉烧烤、山珍野味、渤海的海产干货,最后还得确保每桌有一尾活杀的鲟鳇鱼。蒋侍郎那桌的还得是三尺长的,其他桌也要两尺长。
下属、幕僚吃的中席,可以省掉鹿肉烧烤和鲟鳇鱼,别的还得有。
至于亲随们吃的下席,野味都不需要了,直接鸡鸭鱼肉管够就好。
看着这一切准备,沈树人自己也颇为感慨:越到末世,规矩越复杂,繁文缛节还错不得,否则别人就觉得你办事不地道。
客人们其实也知道,并不图这一口吃,但同僚升迁请客,就得是这个规矩,不能坏了官场体面。
酒宴还未正式开席,所以沈家父子也是各自招呼自己的客人,各桌先上果碟看盘,方便大家叙旧聊天。
沈树人也被葛世振和颜浑等人围着,聊起他的最新任命。
这些同年已经得知他即将升任六品,不过对更多的详情并不太了解。有为他高兴的,也有觉得这个赏赐并不足以表彰沈家的功劳。
葛世振叹道:“若是换做别人,升正六品已是意外之喜。但贤弟你会试之前已经做到正七品的人,考完之后基本上只是平调。
现在核算漕运安置之功劳,多升一点也是应该的。怎么听说朝廷还让你使了银子,这多损名声,事情办得乱七八糟。”
一旁的颜浑如今被分到吏部当给事中,他的态度显然持重一些,闻言也劝道:
“葛兄何必不平,朝廷自然有难处。关键沈贤弟还年轻嘛,骤升太快不好服众,未必是福。”
沈树人心态很好,云淡风轻地说:“陛下恩遇已属非常,我的任命,毕竟是吏部最终根据实缺定的,授我正六品黄州同知。
黄州在安、庐以西,深入英霍山区,也更靠近革左五营贼巢。也正因如此,原先的黄州知州、同知或是殉国、或是被俘降贼。
所以,我虽只是六品同知,实则与五品知州职权并无二致,上面的正职空着,也没人敢去。一个个都怕死,不敢深入贼巢为官。”
明朝的“地级市”一级的地方官,是知府和知州并存的。州一般是巡抚直辖,但下面有的就不再设限,知州级别一律是正五品,知府的话有正四品也有正五品。
同知是副职,对应知府/知州再降一品,上等府同知正五品,下等府同知正六品。
沈树人这个同知黄州,是下等府的副职、实际全面主持工作。
他说到底还是吃了年纪的亏,穿越至今一年,也才十九岁。再过两个月正式到任,最多堪堪够虚岁二十。
这么年轻,给知府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给个副职,说起来是战时事急从权,也不伤朝廷体面。
葛世振颜浑等人讨论了一下这个任命,不无担心地关切道:
“若是没有正职,同知倒也能料理政务。可贼乱之地,节制军权为重,同知能管得住地方上的团练乡勇、节制守土士卒么?也没有根据贼情自行募兵之权吧?黄州可是个烂摊子啊。”
沈树人很有把握地说:“所以吏部还给了我一个团练副使的差事,这就可以节制乡勇了。反正实权都是有的,只是品级不能高于同知,所以才加个副字,实际上上面也没有正职。”
明朝的团练制度继承自宋朝,各地战乱时也有乡勇、民兵,但不常设。一般情况下没有团练使,最多以“团练总兵”之类的临时性武职替代,上面由省级的按察使监督。
但沈树人是纯粹的文官,不可能去当团练总兵,吏部核计后,决定灵活变通一下,把那些犄角旮旯的冷门官名拿出来用用。
几位年兄听了这个名号,也是不由笑了:“黄州还设团练副使,这是奔着苏子瞻的名头去了,吏部怎么想的。”
“贤弟耿介、犯颜劝谏触怒陛下,可比东坡先生触怒宋神宗,这名头倒也当得。罢了,不说这些丧气话,来,咱一起敬沈贤弟一杯,算是祝他追迹古人了。”
沈树人陪众人满饮一杯,谈笑自若:“诸兄不必为我担心,我此去黄州,听说府治黄冈县还未光复,还在流贼之手。只有府东临近安、庐的蕲州、蕲水、黄梅、罗田等县还在官军手上。
吏部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只要我讨伐蔺养成、刘希尧有功,灭其一部,光复黄冈县,就可实授我黄州知府。若是能光复黄州全境、把蔺刘等贼全歼,便是授兵备道佥事、协防汉北各府,也不是不能考虑。
到了地方上,那就是实打实靠功绩升迁了,能者上庸者下,自古军功最做不得假。也省去了在朝中尔虞我诈,跟政敌纠缠。”
沈树人要去的黄州,属于湖广省,也是湖广和南直隶边界上的州府。因为湖广省太大,战时不好协防,所以在省和府之间,会拆分设置一些“兵备道”。
比如汉水以北的襄阳、德安(今随州)、黄州三府归一个兵备道佥事管,
汉南江北的荆州等地再归一个兵备道,
长江以南部分再划一个兵备道。
吏部给沈树人画的大饼已经非常清晰了,提前告诉他也是为了打鸡血,让他到了地方努力建功。
葛世振等人看他说得这么云淡风轻,也是暗暗佩服:
多少文官畏贼如虎,听说有流贼的地方就不敢去做官。沈贤弟居然视流贼如无物,把革左五营视为建功立业的工具,这是何等气概!
众人反省对比了一下,纷纷觉得自己完全比不上。
他们给沈树人敬酒时,态度也愈发钦佩,愈发把沈树人视为他们这一届的精神领袖。
……
另一边,沈廷扬和蒋德璟等人喝酒的主桌上,沈廷扬也把和上官、同僚们的交情维护得很不错。
户部的侍郎不止一人,各个侍郎理论上是平级的。但实际上,就跟后世一堆副部长里,总有一个“常务副”一样,蒋德璟如今就是主持户部工作的常务副。
沈廷扬原本员外郎的时候,和他差了很远,现在升到郎中,还是各司当中陛下最赏识的一个司的郎中,跟蒋德璟离得也不远了。
所以,沈廷扬一边要站队,一边也要维护好上官的情绪,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并无打算最终抢蒋德璟的位置。
酒过三巡之后,沈廷扬就借着一个机会,跟蒋德璟说起了几年前下狱的侯恂的事儿。
“蒋侍郎,你可听说近日朝中的风传,说是武昌左良玉的养寇自重、畏葸不前,与尚在狱中的前尚书侯恂有关?”
蒋德璟还是很想“上进”的,老尚书程国祥出工不出力,刚刚被皇帝免掉,他当然想直接取而代之,听了关于侯恂的话题,当然有些不快。
怎么可以让“上上届”的老领导再复出呢?再说这侯恂也没什么真本事,无非就是东林内部地位比较高,吹捧得名声比较好。
他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酒,压低声音:
“本官倒是不曾听说,对了,沈贤弟你在户部也有七八年了吧,当年侯尚书下狱之前,你就已经在户部了,当时还只是个给事中,莫非你当时就颇得侯尚书赏识?”
沈廷扬:“哪里,犬子之前在南京时,入监捐官,跟侯尚书的公子侯方域、还有朱大典的侄儿朱光实,结下了些过节,还有那个江左名士龚鼎孳。
听说侯尚书已经暗中让人跟朱大典结交,若是他能被左良玉、朱大典搭救复职,自然要投桃报李,让户部阻挠漕运改海的推进。
下官也不瞒侍郎,这漕运改海,乃是我毕生所愿,户部若是被那些已经离任多年、搞不清楚状况的老朽接手,实在非天下之福呐。要是能由侍郎这样锐意进取、明镜高悬的楷模接手,才能利国利民。”
“诶,这是什么话,本官何德何能,尚书是当不得的。”蒋德璟闻言大喜,嘴上却非常谦逊。
沈廷扬虽然官位不高,但人家有钱啊,户部其他官员就算贪个十几年,也没沈廷扬这种不用贪的人钱多。
沈廷扬只要肯帮他疏通关节,何愁不能进步?
不过,蒋德璟还有一点疑虑,他不太了解沈廷扬自身的最终官场期望会有多高,于是谦虚之后,又旁敲侧击了一番:
“沈贤弟此番为陛下俭省了那么多银子,将来漕运改海五年之期到了,若果是政绩卓著,说不定也能望一望尚书了。”
沈廷扬也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于是也把他儿子通过吏部打听到的消息说了:“说来惭愧,陛下给下官升迁的诏书,是犬子草拟的,也是犬子拿去内阁和吏部办理。
他帮着打听了一下,陛下的也知道,漕运改革成功后,功劳不是一个郎中便能打发的。如今先给郎中,也是怕我后续安置漕民不力,要观望一下。
如果今年做下来,安置漕民没出乱子,陛下考虑破格提拔我去南京户部担任侍郎,并分管江南司。下官并非科道出身,只是捐官,要在京城走到台阁,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南京六部,常人觉得不过是养老之地,但对下官这种胸无大志的富家翁,却是刚好,毕竟级别也够清贵。下官只想力所能及为朝廷办事、换个清贵显位,至于实权,非我所求。”
这番话说完,蒋德璟彻底把沈廷扬引为心腹了。
明朝南北京各有六部,南京的六部说起来级别待遇也是不低的,只是实权小得多,才被视为发配政斗失败者的收容所。
这沈廷扬富商出身,想要的是政治地位和名声待遇够高,而不是实打实揽权,这就跟蒋德璟毫无冲突了。
如果沈廷扬非要留北京,还真不可能在刚升郎中后一两年,就再升侍郎。不过到南京当侍郎,竞争压力就小得多,同僚也都乐见其成,巴不得把北京这边有实权的承运司郎中空出来。
蒋德璟立刻开始许愿:“这有何难,这边事成之后,自然户部上下都会全力帮衬贤弟去南京当侍郎的。”
他说的“事成之后”,当然是指他本人当上尚书之后。
沈廷扬跟上官达成了交易,内心却还有些狐疑:为什么儿子一定要运作他以“去南京六部”为手段、实现快速升迁呢?
数日之后,京城,沈府。
沈家上上下下,已经做好了庆贺升迁的准备,今天是大摆宴席的日子。
低调起见,府邸的大门外并未张灯结彩,只是在内院略作装饰,阖府上下一片喜庆氛围。
沈廷扬的任命已经正式走完流程。连沈树人的最新去向,也已经确定。沈家父子高枕无忧,面对来贺宾客也有了更多的底气。
“蒋侍郎快请上座。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沈廷扬对着一群户部的同僚,春风满面地一个个往里让。
“葛兄,宋兄,快请快请,小弟不日也要出京,预祝你们在京中继续大展宏图。”
沈廷扬在另一边,也把葛世振、宋鸣珂、颜浑这些同科年兄一个个招呼得很得体。
府上累计摆了几十桌,内院的七八桌都是各路官员、同僚,外面还有二十几桌给众亲随、幕僚。
席上的酒,是京城本地的上等莲花白,还有山西来的汾酒。
菜式则根据上中下席分出档次。
上官和同僚吃的上席,有鹿肉烧烤、山珍野味、渤海的海产干货,最后还得确保每桌有一尾活杀的鲟鳇鱼。蒋侍郎那桌的还得是三尺长的,其他桌也要两尺长。
下属、幕僚吃的中席,可以省掉鹿肉烧烤和鲟鳇鱼,别的还得有。
至于亲随们吃的下席,野味都不需要了,直接鸡鸭鱼肉管够就好。
看着这一切准备,沈树人自己也颇为感慨:越到末世,规矩越复杂,繁文缛节还错不得,否则别人就觉得你办事不地道。
客人们其实也知道,并不图这一口吃,但同僚升迁请客,就得是这个规矩,不能坏了官场体面。
酒宴还未正式开席,所以沈家父子也是各自招呼自己的客人,各桌先上果碟看盘,方便大家叙旧聊天。
沈树人也被葛世振和颜浑等人围着,聊起他的最新任命。
这些同年已经得知他即将升任六品,不过对更多的详情并不太了解。有为他高兴的,也有觉得这个赏赐并不足以表彰沈家的功劳。
葛世振叹道:“若是换做别人,升正六品已是意外之喜。但贤弟你会试之前已经做到正七品的人,考完之后基本上只是平调。
现在核算漕运安置之功劳,多升一点也是应该的。怎么听说朝廷还让你使了银子,这多损名声,事情办得乱七八糟。”
一旁的颜浑如今被分到吏部当给事中,他的态度显然持重一些,闻言也劝道:
“葛兄何必不平,朝廷自然有难处。关键沈贤弟还年轻嘛,骤升太快不好服众,未必是福。”
沈树人心态很好,云淡风轻地说:“陛下恩遇已属非常,我的任命,毕竟是吏部最终根据实缺定的,授我正六品黄州同知。
黄州在安、庐以西,深入英霍山区,也更靠近革左五营贼巢。也正因如此,原先的黄州知州、同知或是殉国、或是被俘降贼。
所以,我虽只是六品同知,实则与五品知州职权并无二致,上面的正职空着,也没人敢去。一个个都怕死,不敢深入贼巢为官。”
明朝的“地级市”一级的地方官,是知府和知州并存的。州一般是巡抚直辖,但下面有的就不再设限,知州级别一律是正五品,知府的话有正四品也有正五品。
同知是副职,对应知府/知州再降一品,上等府同知正五品,下等府同知正六品。
沈树人这个同知黄州,是下等府的副职、实际全面主持工作。
他说到底还是吃了年纪的亏,穿越至今一年,也才十九岁。再过两个月正式到任,最多堪堪够虚岁二十。
这么年轻,给知府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给个副职,说起来是战时事急从权,也不伤朝廷体面。
葛世振颜浑等人讨论了一下这个任命,不无担心地关切道:
“若是没有正职,同知倒也能料理政务。可贼乱之地,节制军权为重,同知能管得住地方上的团练乡勇、节制守土士卒么?也没有根据贼情自行募兵之权吧?黄州可是个烂摊子啊。”
沈树人很有把握地说:“所以吏部还给了我一个团练副使的差事,这就可以节制乡勇了。反正实权都是有的,只是品级不能高于同知,所以才加个副字,实际上上面也没有正职。”
明朝的团练制度继承自宋朝,各地战乱时也有乡勇、民兵,但不常设。一般情况下没有团练使,最多以“团练总兵”之类的临时性武职替代,上面由省级的按察使监督。
但沈树人是纯粹的文官,不可能去当团练总兵,吏部核计后,决定灵活变通一下,把那些犄角旮旯的冷门官名拿出来用用。
几位年兄听了这个名号,也是不由笑了:“黄州还设团练副使,这是奔着苏子瞻的名头去了,吏部怎么想的。”
“贤弟耿介、犯颜劝谏触怒陛下,可比东坡先生触怒宋神宗,这名头倒也当得。罢了,不说这些丧气话,来,咱一起敬沈贤弟一杯,算是祝他追迹古人了。”
沈树人陪众人满饮一杯,谈笑自若:“诸兄不必为我担心,我此去黄州,听说府治黄冈县还未光复,还在流贼之手。只有府东临近安、庐的蕲州、蕲水、黄梅、罗田等县还在官军手上。
吏部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只要我讨伐蔺养成、刘希尧有功,灭其一部,光复黄冈县,就可实授我黄州知府。若是能光复黄州全境、把蔺刘等贼全歼,便是授兵备道佥事、协防汉北各府,也不是不能考虑。
到了地方上,那就是实打实靠功绩升迁了,能者上庸者下,自古军功最做不得假。也省去了在朝中尔虞我诈,跟政敌纠缠。”
沈树人要去的黄州,属于湖广省,也是湖广和南直隶边界上的州府。因为湖广省太大,战时不好协防,所以在省和府之间,会拆分设置一些“兵备道”。
比如汉水以北的襄阳、德安(今随州)、黄州三府归一个兵备道佥事管,
汉南江北的荆州等地再归一个兵备道,
长江以南部分再划一个兵备道。
吏部给沈树人画的大饼已经非常清晰了,提前告诉他也是为了打鸡血,让他到了地方努力建功。
葛世振等人看他说得这么云淡风轻,也是暗暗佩服:
多少文官畏贼如虎,听说有流贼的地方就不敢去做官。沈贤弟居然视流贼如无物,把革左五营视为建功立业的工具,这是何等气概!
众人反省对比了一下,纷纷觉得自己完全比不上。
他们给沈树人敬酒时,态度也愈发钦佩,愈发把沈树人视为他们这一届的精神领袖。
……
另一边,沈廷扬和蒋德璟等人喝酒的主桌上,沈廷扬也把和上官、同僚们的交情维护得很不错。
户部的侍郎不止一人,各个侍郎理论上是平级的。但实际上,就跟后世一堆副部长里,总有一个“常务副”一样,蒋德璟如今就是主持户部工作的常务副。
沈廷扬原本员外郎的时候,和他差了很远,现在升到郎中,还是各司当中陛下最赏识的一个司的郎中,跟蒋德璟离得也不远了。
所以,沈廷扬一边要站队,一边也要维护好上官的情绪,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并无打算最终抢蒋德璟的位置。
酒过三巡之后,沈廷扬就借着一个机会,跟蒋德璟说起了几年前下狱的侯恂的事儿。
“蒋侍郎,你可听说近日朝中的风传,说是武昌左良玉的养寇自重、畏葸不前,与尚在狱中的前尚书侯恂有关?”
蒋德璟还是很想“上进”的,老尚书程国祥出工不出力,刚刚被皇帝免掉,他当然想直接取而代之,听了关于侯恂的话题,当然有些不快。
怎么可以让“上上届”的老领导再复出呢?再说这侯恂也没什么真本事,无非就是东林内部地位比较高,吹捧得名声比较好。
他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酒,压低声音:
“本官倒是不曾听说,对了,沈贤弟你在户部也有七八年了吧,当年侯尚书下狱之前,你就已经在户部了,当时还只是个给事中,莫非你当时就颇得侯尚书赏识?”
沈廷扬:“哪里,犬子之前在南京时,入监捐官,跟侯尚书的公子侯方域、还有朱大典的侄儿朱光实,结下了些过节,还有那个江左名士龚鼎孳。
听说侯尚书已经暗中让人跟朱大典结交,若是他能被左良玉、朱大典搭救复职,自然要投桃报李,让户部阻挠漕运改海的推进。
下官也不瞒侍郎,这漕运改海,乃是我毕生所愿,户部若是被那些已经离任多年、搞不清楚状况的老朽接手,实在非天下之福呐。要是能由侍郎这样锐意进取、明镜高悬的楷模接手,才能利国利民。”
“诶,这是什么话,本官何德何能,尚书是当不得的。”蒋德璟闻言大喜,嘴上却非常谦逊。
沈廷扬虽然官位不高,但人家有钱啊,户部其他官员就算贪个十几年,也没沈廷扬这种不用贪的人钱多。
沈廷扬只要肯帮他疏通关节,何愁不能进步?
不过,蒋德璟还有一点疑虑,他不太了解沈廷扬自身的最终官场期望会有多高,于是谦虚之后,又旁敲侧击了一番:
“沈贤弟此番为陛下俭省了那么多银子,将来漕运改海五年之期到了,若果是政绩卓著,说不定也能望一望尚书了。”
沈廷扬也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于是也把他儿子通过吏部打听到的消息说了:“说来惭愧,陛下给下官升迁的诏书,是犬子草拟的,也是犬子拿去内阁和吏部办理。
他帮着打听了一下,陛下的也知道,漕运改革成功后,功劳不是一个郎中便能打发的。如今先给郎中,也是怕我后续安置漕民不力,要观望一下。
如果今年做下来,安置漕民没出乱子,陛下考虑破格提拔我去南京户部担任侍郎,并分管江南司。下官并非科道出身,只是捐官,要在京城走到台阁,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南京六部,常人觉得不过是养老之地,但对下官这种胸无大志的富家翁,却是刚好,毕竟级别也够清贵。下官只想力所能及为朝廷办事、换个清贵显位,至于实权,非我所求。”
这番话说完,蒋德璟彻底把沈廷扬引为心腹了。
明朝南北京各有六部,南京的六部说起来级别待遇也是不低的,只是实权小得多,才被视为发配政斗失败者的收容所。
这沈廷扬富商出身,想要的是政治地位和名声待遇够高,而不是实打实揽权,这就跟蒋德璟毫无冲突了。
如果沈廷扬非要留北京,还真不可能在刚升郎中后一两年,就再升侍郎。不过到南京当侍郎,竞争压力就小得多,同僚也都乐见其成,巴不得把北京这边有实权的承运司郎中空出来。
蒋德璟立刻开始许愿:“这有何难,这边事成之后,自然户部上下都会全力帮衬贤弟去南京当侍郎的。”
他说的“事成之后”,当然是指他本人当上尚书之后。
沈廷扬跟上官达成了交易,内心却还有些狐疑:为什么儿子一定要运作他以“去南京六部”为手段、实现快速升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