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倾销和兑换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可要造反的何至景延广一个,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就想造反。石敬瑭活着时把八百匹战马借给杨光远,景延广用石重贵的名义向他索取,杨光远发怒说:“这是怀疑我啊!”
于是,暗中召送信给他的儿子单州刺史杨承祚,杨承祚声称母亲有病,夜间,打开城门奔向青州。随后,晋朝延任用左飞龙使金城人何超暂时主持单州事务。派遣内班使者去赏赐给杨光远玉带、御马,用来安抚他的心意。并派遣左领军卫将军蔡行遇领兵镇戍郓州。
杨光远派遣骑兵进入淄州,劫掠了刺史翟进宗还归青州。在儿子杨承祚脱险后,杨光远更加骄纵,暗中陈告契丹,说石重贵辜负恩德违背盟约,境内饥荒严重,公家和民间困乏穷竭,乘这个时候攻打,一举可以夺取晋室天下;投降契丹的赵延寿也劝说契丹南征。
耶律德光便聚集山后和卢龙的兵众共合五万人,让赵延寿统领他们,并委任赵延寿经略中原,说:“如果能夺得中原,定当立你当皇帝。”又常常指着赵延寿对晋国的人说:“这就是你们的皇帝。”
赵延寿信以为真,因此替契丹尽力谋划夺取中原的办法。
石重贵知道后,派遣使者在南乐筑城及设置德清军,征调附近各道的兵力以防备契丹。
战争的烽烟已经燃起。
……。
百里无忌召来徐世铭询问黄金兑换的情况。
徐世铭说:“回禀大王,国库原有存银二千二百万两,已经兑换了二百万黄金得银二千一百万两,共计四千三百万两。”
百里无忌以十六两制估算了一下,大概能装满三艘商船了。以扶桑数百年来的储量,应该还能再高点。
“库中还有多少黄金?”
“不足二百万两。不过……。”
“说。”
“臣闻听特战都百里指挥使自吴朝、占城回师潭州,会带来不少金银。”
“你如何知道的?”
“大王忘记臣手下有军情院了?”
“呃……。”
“继续兑换,换完为止。”
“是。不过,继续换可能会使原一兑十一降为一兑十或者九,大王可还要兑换么?”
百里无忌知道,各国的黄金储量减少,自然兑换比例就降低了。
“无妨,只要在一兑九以上,兑换就是了。”
“遵命。”
百里无忌心中想从扶桑获取一千万两黄金,按照一兑换五,五千万两白银就差不多了,但百里无忌继续让徐世铭兑换的目的是,他要搜刮大量黄金进行储备,当然还有高丽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
百里无忌心中,对契丹的实力确实非常担心,契丹拥有了大于楚国数倍的疆土,更令人担心的还是它的骑兵,没有强大的火器,那就需要人命去填,百里无忌知道用钩镰枪破骑兵,但那只能使用于对抗少量骑兵,对付大规模的骑兵冲锋,成效并不明显。
百里无忌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要彻底解决契丹人和周边,但计划还很模糊,需要灵感。
十月初三。
杨实来到潭州复命。
第二艘和州载已经改装完毕。
百里无忌遂令他带领有关船舶工匠参与军械坊对水车船的蒸汽动力改造。
杨实领命而去。
这一天,从北边传来一个有趣的消息。
晋出帝石重贵册立冯氏女子为皇后。
这消息本来不出奇。
奇的是这冯氏皇后的身份。
冯氏是邺都副留守冯安喜的女儿,石敬塘活着时,聘娶她做了小弟弟石重胤做媳妇,没想到结婚没几年,石重胤短命,死了。冯夫人寡居,长得美,当时还是齐王的石重贵看到他的婶母喜欢上了;石敬塘死后,棺材还未殡葬,石重贵便把其婶母娶了过来。群臣都来祝贺,出帝石重贵对冯道等人说:“遵皇太后之命,同众卿不举办大庆。”群臣退出,出帝与冯皇后酣饮为乐,经过高祖灵枢之前,用酒酹地而祷告说:“皇太后之命,同先帝不搞大庆。”左右之人不觉失笑,出帝自己也发笑,对左右的人说:“我今天当了新女婿,怎么样?”冯皇后和左右都大笑。
……。
次日。
楚王百里无忌下令彭晓所辖水师接收第二艘和州载,同时以两艘和州载为主舰进行不同航程的试航演练。
并将两艘和州载命名为“镇辽”和“镇和”。
令彭晓在当地高薪聘请有出海去过扶桑、高丽经历的百姓,做为领航。
百里无忌知道,这两艘人力驱动的巨舰服役时间不会太长,但这不影响日后的改装。最主要的是,眼下需要它们远赴扶桑,为楚国的经济发展出力。
百里无忌下令开始在楚国各地收购茶叶,并令丹砂矿山开始加速开采,酒坊大量生产番薯烧囤积,这三样东西将成为倾销扶桑的好东西。
可能是疆土的快速扩张,也可能是各地原官僚心底活泛着从龙之心。
十一月初,楚国境内七十三州同时冒出拥戴楚王百里无忌登基为皇帝的呼声。
并越演越烈。
十一月十五。
徐世铭、孙光宪及三位参知政事一起进见。
呈上百官联名签署的拥戴折子。
百里无忌接过,略略翻看了一下。
最上端赫赫是李弘皋拓跋常周宗潘叔嗣何仲举等人的名字。
不见徐世铭、徐守仁、孙光宪等人的名字。
百里无忌笑问道:“徐相、孙相、徐参知,汝等为何不署名?是觉得本王做不了这皇帝?”
徐世铭回道:“大王,皇帝不过一个虚名,南汉也称帝,却被大王轻易灭国,臣以为称不称帝,应是国力说是算。况且楚国如今还是蜀的藩国,若大王称帝,必树一强敌。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以臣来看,英明如斯的大王怎会去做。”
孙光宪说:“大王,楚国根基未稳,登基之事从缓为好,再三年,臣必上书拥戴大王称帝。”
徐守仁说:“若大王想称帝,臣自当遵从。若大王不想称帝,臣自然不理会。”
“哈哈……。”百里无忌仰头大笑。
可要造反的何至景延广一个,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就想造反。石敬瑭活着时把八百匹战马借给杨光远,景延广用石重贵的名义向他索取,杨光远发怒说:“这是怀疑我啊!”
于是,暗中召送信给他的儿子单州刺史杨承祚,杨承祚声称母亲有病,夜间,打开城门奔向青州。随后,晋朝延任用左飞龙使金城人何超暂时主持单州事务。派遣内班使者去赏赐给杨光远玉带、御马,用来安抚他的心意。并派遣左领军卫将军蔡行遇领兵镇戍郓州。
杨光远派遣骑兵进入淄州,劫掠了刺史翟进宗还归青州。在儿子杨承祚脱险后,杨光远更加骄纵,暗中陈告契丹,说石重贵辜负恩德违背盟约,境内饥荒严重,公家和民间困乏穷竭,乘这个时候攻打,一举可以夺取晋室天下;投降契丹的赵延寿也劝说契丹南征。
耶律德光便聚集山后和卢龙的兵众共合五万人,让赵延寿统领他们,并委任赵延寿经略中原,说:“如果能夺得中原,定当立你当皇帝。”又常常指着赵延寿对晋国的人说:“这就是你们的皇帝。”
赵延寿信以为真,因此替契丹尽力谋划夺取中原的办法。
石重贵知道后,派遣使者在南乐筑城及设置德清军,征调附近各道的兵力以防备契丹。
战争的烽烟已经燃起。
……。
百里无忌召来徐世铭询问黄金兑换的情况。
徐世铭说:“回禀大王,国库原有存银二千二百万两,已经兑换了二百万黄金得银二千一百万两,共计四千三百万两。”
百里无忌以十六两制估算了一下,大概能装满三艘商船了。以扶桑数百年来的储量,应该还能再高点。
“库中还有多少黄金?”
“不足二百万两。不过……。”
“说。”
“臣闻听特战都百里指挥使自吴朝、占城回师潭州,会带来不少金银。”
“你如何知道的?”
“大王忘记臣手下有军情院了?”
“呃……。”
“继续兑换,换完为止。”
“是。不过,继续换可能会使原一兑十一降为一兑十或者九,大王可还要兑换么?”
百里无忌知道,各国的黄金储量减少,自然兑换比例就降低了。
“无妨,只要在一兑九以上,兑换就是了。”
“遵命。”
百里无忌心中想从扶桑获取一千万两黄金,按照一兑换五,五千万两白银就差不多了,但百里无忌继续让徐世铭兑换的目的是,他要搜刮大量黄金进行储备,当然还有高丽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
百里无忌心中,对契丹的实力确实非常担心,契丹拥有了大于楚国数倍的疆土,更令人担心的还是它的骑兵,没有强大的火器,那就需要人命去填,百里无忌知道用钩镰枪破骑兵,但那只能使用于对抗少量骑兵,对付大规模的骑兵冲锋,成效并不明显。
百里无忌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要彻底解决契丹人和周边,但计划还很模糊,需要灵感。
十月初三。
杨实来到潭州复命。
第二艘和州载已经改装完毕。
百里无忌遂令他带领有关船舶工匠参与军械坊对水车船的蒸汽动力改造。
杨实领命而去。
这一天,从北边传来一个有趣的消息。
晋出帝石重贵册立冯氏女子为皇后。
这消息本来不出奇。
奇的是这冯氏皇后的身份。
冯氏是邺都副留守冯安喜的女儿,石敬塘活着时,聘娶她做了小弟弟石重胤做媳妇,没想到结婚没几年,石重胤短命,死了。冯夫人寡居,长得美,当时还是齐王的石重贵看到他的婶母喜欢上了;石敬塘死后,棺材还未殡葬,石重贵便把其婶母娶了过来。群臣都来祝贺,出帝石重贵对冯道等人说:“遵皇太后之命,同众卿不举办大庆。”群臣退出,出帝与冯皇后酣饮为乐,经过高祖灵枢之前,用酒酹地而祷告说:“皇太后之命,同先帝不搞大庆。”左右之人不觉失笑,出帝自己也发笑,对左右的人说:“我今天当了新女婿,怎么样?”冯皇后和左右都大笑。
……。
次日。
楚王百里无忌下令彭晓所辖水师接收第二艘和州载,同时以两艘和州载为主舰进行不同航程的试航演练。
并将两艘和州载命名为“镇辽”和“镇和”。
令彭晓在当地高薪聘请有出海去过扶桑、高丽经历的百姓,做为领航。
百里无忌知道,这两艘人力驱动的巨舰服役时间不会太长,但这不影响日后的改装。最主要的是,眼下需要它们远赴扶桑,为楚国的经济发展出力。
百里无忌下令开始在楚国各地收购茶叶,并令丹砂矿山开始加速开采,酒坊大量生产番薯烧囤积,这三样东西将成为倾销扶桑的好东西。
可能是疆土的快速扩张,也可能是各地原官僚心底活泛着从龙之心。
十一月初,楚国境内七十三州同时冒出拥戴楚王百里无忌登基为皇帝的呼声。
并越演越烈。
十一月十五。
徐世铭、孙光宪及三位参知政事一起进见。
呈上百官联名签署的拥戴折子。
百里无忌接过,略略翻看了一下。
最上端赫赫是李弘皋拓跋常周宗潘叔嗣何仲举等人的名字。
不见徐世铭、徐守仁、孙光宪等人的名字。
百里无忌笑问道:“徐相、孙相、徐参知,汝等为何不署名?是觉得本王做不了这皇帝?”
徐世铭回道:“大王,皇帝不过一个虚名,南汉也称帝,却被大王轻易灭国,臣以为称不称帝,应是国力说是算。况且楚国如今还是蜀的藩国,若大王称帝,必树一强敌。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以臣来看,英明如斯的大王怎会去做。”
孙光宪说:“大王,楚国根基未稳,登基之事从缓为好,再三年,臣必上书拥戴大王称帝。”
徐守仁说:“若大王想称帝,臣自当遵从。若大王不想称帝,臣自然不理会。”
“哈哈……。”百里无忌仰头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