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垂髫年(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个被楚王商起名为“月”的公主,在楚王商的女儿中排名第九,宫中便呼其为“九公主”。小公主刚刚出世,这一夜的历险,成了楚宫中的一桩悬案,便连原来看护她的侍女女桑,也在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莒姬所居的云梦台虽不算禁卫如何森严,但也不可能是一个侍女就能够把婴儿盗走的。且她身边用的宫女,包括那女桑,均是她陪嫁的心腹侍女,这种陪嫁之人,通常生死与共,纵使另投他主,别人也不会收容,这于当时便是铁律一条。国士可择主而事,但奴仆背主,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小公主虽然是个婴儿,却毕竟是国君之女,很难想象有什么了不得的生死利害,能令女桑自寻死路背主害主。
更有可能,是有人盗走公主,又害死女桑,嫁祸女桑。只是这女桑自此以后,消失无踪,连尸首也找不到,更勿论其他。
莒姬深惧此事,她唯一能怀疑的就是宫中的阉人内侍,这些不是她娘家陪嫁之奴,亦是有可能内外勾结的。只是一处宫闱台阁,也总要用到几十内侍,这却是无法避免的。她只得借了小公主被盗之事,将云梦台的内侍换了个干净,另求楚王商亲自分拨了一些心腹可信内侍,再向母族求助,阉了莒族原来隶下的数十名奴隶入宫,这才消停。
幸而那小公主似是有神灵庇佑一般,虽在水上漂了几个时辰,着了些风寒,受了惊吓,但有太医用力,乳母尽心,调养一段时间后,竟似完全不曾有后患,依旧活泼可爱,长势喜人。
只是向氏自那一夜以后,竟是母女连心,虽然病得奄奄一息,却时时刻刻念着小公主,一日不见,便忧心欲死。莒姬虽然知道她病重,不好让幼儿过了病气,然怜她情痴,还是让乳母每日抱着小公主,远远地让她看一回,好教她放心。
向氏本已因为生产气虚,又逢大喜大怒大寒大暑,自此大病一场,血下不止,险些一命呜呼。却因为牵挂着女儿,便挣命活着。太医诊过无数这类的产妇之病,这等血崩,十有八九难挨过去。不想向氏看似比谁都虚弱,然生命力却是极强,几番濒死又活过来,过得一年多,竟渐渐好起来,也不禁令人称奇。
只是楚王商此时却无暇顾及这些后宫之事,在秦国的细作报来信息,秦君渠梁驾崩,秦国变乱陡生。
自周平王东迁,数百年来征战不休,大国并吞小国,至此时已经只剩下二十来个了,最大的便是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这七雄中,只有北方的燕国,仍是召公之后的姬姓之国;南方的楚国,自立国以来便不太臣服,与周天子屡有摩擦,此后更是自立为王,据大江以南,便是以周天子之威,也无可奈何;山东齐国,虽是当初的封国,但国君却已经不是初封时的姜氏,而是被其臣下田氏所取代,此之谓“田氏代齐”;而地处中央的晋国,却被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封臣所瓜分,此之谓“三家分晋”;而最西边的秦国,原是商朝旧臣之后,素为周室所恶,唯秦朝先人非子为周王牧马甚为用心,因此准其立国。后来周平王东迁,旧都为犬戎所据,平王便顺水推舟将旧都封与秦人,让秦人与犬戎搏杀,使其两败俱伤。
秦人与犬戎搏杀多年,渐渐扩张,只是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边鄙野人,数代秦君或施恩惠,或献媚周王,或武力征伐,以求东进,在列国中取得话语权,却无不铩羽而归,也被中原诸国更加轻视。唯有楚国,因也有同样被列国轻视过的历史,倒与秦国数代结为姻亲,遥相呼应。
至秦君渠梁这一代,却做出了令诸侯为之震惊的事情。他起用了自魏国流浪到秦国的卫公子鞅①,进行变法。
变法之事,其实并非始自秦国,当年周厉王曾起用荣夷公变法,楚国也起用过吴起变法,甚至在商鞅逃离的魏国,于商鞅之前也有过李悝变法。商鞅的变法内容,亦是受吴起与李悝变法影响极深。而这些变法,无不是在王权衰弱、国库财尽的前提下产生,其最终,亦是不约而同地走向变法者身败名裂、人亡政息的结局。
如今列国关心的事便是,秦君渠梁死了,那么被封为商君的变法之臣卫鞅,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秦国的新法,又会继续下去吗?
楚国君臣,自然也是极关心此事。
此时章华台中,君臣对坐,令尹昭阳先开口道:“细作传信,秦国已为其先君发丧,谥号为孝公,太子驷灵前继位。”
各国都有宰执冢相之位,为百官首,楚国此位置便称为令尹。昭阳是个年近五十的老军头,他虽是宗族,却也是积战功而至此位,在朝中威望极高,也最得楚王商倚重。
楚王商沉吟:“太子驷昔日便是因为反对商君之变法,而触怒秦公问罪,他的太傅公子虔受劓刑,公孙贾受黥刑,他自己也被放逐。如今他既已继位为君,依卿等看,秦国的变法,可能续行否?”
昭阳抚须笑道:“不能。”
列国均是此例,秦国又岂能有所改变?
他说完以后,左徒屈原便道:“正是。太子驷方才继位,太傅公子虔就告发商君谋反,那卫鞅欲潜逃出秦。谁知道逃到边关,欲宿客舍,店家却因为他出示不了身份凭证而不敢收留……”
太子槐奇道:“这是为何?”
屈原解释道:“因为卫鞅立法,为政极苛,出行必须有凭证,若是客舍窝藏有罪之人则与降敌同罪,被人揭发就要问腰斩之刑,而且有连坐之法。若一家有罪则其他九家必须揭发,揭发者有赏,不揭发则十家连坐。因此卫鞅叹息‘吾作此法而自毙’。”
因为得知今日商议商鞅变法之事,太子槐之前便从太傅那里先学习了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始终,此时听到商鞅在秦公死后的行为,不禁嗤笑,“卫鞅虽学了吴子之法,但生死当前,智与断实不如吴子矣!”
话未说完,便被楚王商横了一眼,吓得住口。
当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得罪了楚国原来的世卿,待楚悼王一死,众人群起而射杀吴起,这情景与秦孝公一死秦人要杀商鞅之事也是相仿。只是吴起为人极为果决阴毒,他知道众人想杀他时,不但不向外逃,反而逃进楚悼王的灵堂,拿楚悼王的尸体当挡箭牌。这些楚国贵族若是心怀畏惧,他自可保全一命,若是坚持杀他,则皆要背上作践国君尸体的罪名。果然,那些楚国贵族虽然杀了吴起,却也尽数被继位的楚肃王问斩。而这一批对变法最是切齿痛恨的楚国贵族被杀,大大缓解了废除变法的压力,使得楚国变法虽然人亡政息,但保留并延续了一些变法内容。
只是吴起的做法太过阴损,在座的朝臣先祖们的家族利益多少也因吴起变法受到过损害,而且他虽然得以让新君以此罪名杀了一批旧贵族,但他拿国君的尸体当成自己挡箭报仇的工具,也实在是太过无君无上。
因此虽然太子槐说得有理,但无论君臣,其实对吴起这个人只是暗中佩服,面上却是谁也说不得他一句正面评价的。
楚王商不欲此话题继续下去,直接问:“卫鞅下场如何?”
屈原叹道:“商君卫鞅被秦国新君下令施以车裂之刑,并灭其族。”
楚王商默然,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昭阳叹息:“从来人亡政息,秦孝公与卫鞅俱亡,想来秦国变法必不能继续下去。如废新法恢复旧法,又要有多少人事变幻,百姓动荡。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秦国地处西北,贫苦粗鄙,再加上国政这般来回折腾,必当衰弱。”
将军景缺道:“臣以为可以趁此之机,在秦楚相交的巴蜀之地进行蚕吞侵蚀,扩张疆域。”
大夫靳尚连忙奉承:“幸而我大楚当初没有任由那吴起变法祸乱,如今秦国生乱,正是我楚国扩张之机。”
昭氏、屈氏、景氏、靳氏等,皆为芈姓分支,楚国虽对周天子不甚臣服,然则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这一点上却是学了个十足,如今周天子的姬姓之国皆已零落,但楚国却仍然是由芈姓分支主政朝堂,这亦是楚国引以为豪的事。
昭阳指着地图,分析道:“当今天下大势,周室衰弱,燕国在北,与我楚国相隔甚远且国势不强,可不必考虑。齐王辟疆任用驺衍、淳于髡、田骈、孟轲等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近年来齐稷下学士又复兴盛,人才济济有数百人。而韩国国政出自申不害,但申不害已老,不足为惧。魏国虽然势力最大,但自庞涓死后,已是盛极而衰,倒是赵国有转强之势。大王去年灭了越国,尽吞越国之地。如今我楚国在列国之中已经是疆域最广,国势最强。依臣之见,我等当联齐而削弱列国,联秦而牵制三晋,取巴蜀为粮仓,待到时机成熟,便可称霸天下。”
楚王商点头叹息:“令尹之言正是寡人所想,只是费时甚久,只怕寡人是看不到我大楚称霸天下了。但若寡人择后嗣得人,诸卿之中倒有人可以辅佐新君威临天下———”
太子槐听到此言,正中心事,不禁脸色一变,不敢抬头看楚王商,只暗地里斜看令尹昭阳的表情,想着他会如何表态。
昭阳也不禁看了太子槐一眼,见他神情惶恐,暗叹一声,口中却说道:“大王放心,太子已经成年,必能续我楚国辉煌……”
楚王商看了太子槐一眼,叹了一声,摆了摆手。
他心中明白,如今列强争霸,国与国之间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楚国虽然在他的手中实力大增,但太子槐能力远不如他,而曾经抱过期望的霸星,也不过是一句虚话。这后继无人之事,便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他生性坚韧,便是遇上重大挫折,也不过是一笑置之,唯独此事却是耿耿于怀。唯今之计,也只有乘自己在位之时,多加扩张,让太子槐做个守成之君罢了,待后世子孙有杰出者,再图振兴楚国之业。
想到此处,他素日对儿子的厌憎之心也弱了几分,听到昭阳也在竭力为太子槐游说,便点了点头道:“寡人也将太子交与令尹,望你好好辅佐于他。”昭阳连忙应声:“臣遵旨。”
楚国君臣静候着秦国发生变乱,不料过了数月,消息传来,秦国新君虽然杀了商君卫鞅,但却没有如秦国公卿所愿,废止新法,反而借商君的人头,平息了公卿的怒火,其新法却依旧在推行。
楚王商听闻此讯,长叹一声:“秦君真英雄也!”
此时,他正在莒姬房中,莒姬忙问:“大王为何有此叹?”
楚王商道:“历代变法,无不是人亡政息,不想秦国新君有如此气量。我本以为秦国自此便因为新旧两法争斗动荡,如今看起来,秦国只怕会成为我楚国的大患。”
莒姬侍候楚王商多年,能做得一朵解语花,自然也不是木头人。闻言笑道:“秦君纵有能力,然则秦国多年穷鄙,又与魏国结仇,便终其一世,恐怕也无法成为我楚国之患吧?大王放心,我楚国人才辈出,何惧秦国?”
楚王商稍解心事,莒姬又百般奉承,不觉在这云梦台消磨了不少时光。更兼有聪明可爱的九公主。莒姬见楚王商心烦,便引他逗弄婴儿,虽然幼童无知,却颇能解颐。一来二去,便得了楚王商的宠爱。
楚王商子女众多,也只有头两三个孩子出世时,得他一些关爱,后来孩子生得多了,便也不在意了。太子槐虽然因嫡长而立为储君,然而小时候便不算太聪明,越长大越觉得不肖自己。他一生征伐,灭国无数,对楚国的将来更是有着辉煌的蓝图,雄心勃勃地设想了百年规划,纵使自己这一生寿数未及完成,也必要使后来者大展宏图。然这样宏伟的蓝图,一想到落在太子
槐的身上,便觉得委实不堪胜任。然而诸子中,虽有比太子聪明能干些的,却依旧与自己所想差得甚远,还不到能够为了这个庶子去改易太子位置的地步。
楚王商因唐昧之预言,又有少司命神像之事,便对这小公主格外关照些。他年轻时不以儿女为意,此时人过中年,征伐日少,闲来逗弄小女儿,竟有了一丝慈父之情,兼之小公主虽然话还说得不甚清楚,却正是幼儿最为讨喜之时,便是铁石心肠的男儿,也不禁软了心肠。
九公主转眼就是两岁,已经能吃能喝,能走能跑,连学说话也比寻常孩子更伶牙俐齿些。
这日,楚王商下朝到莒姬处,莒姬忙服侍他换了常服,自己下去令人备了他所喜的膳食,燃了他所喜的香料,亲自捧了一盏柘汁上来,却见楚王商立于廊下,正看着庭前出神。
这个被楚王商起名为“月”的公主,在楚王商的女儿中排名第九,宫中便呼其为“九公主”。小公主刚刚出世,这一夜的历险,成了楚宫中的一桩悬案,便连原来看护她的侍女女桑,也在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莒姬所居的云梦台虽不算禁卫如何森严,但也不可能是一个侍女就能够把婴儿盗走的。且她身边用的宫女,包括那女桑,均是她陪嫁的心腹侍女,这种陪嫁之人,通常生死与共,纵使另投他主,别人也不会收容,这于当时便是铁律一条。国士可择主而事,但奴仆背主,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小公主虽然是个婴儿,却毕竟是国君之女,很难想象有什么了不得的生死利害,能令女桑自寻死路背主害主。
更有可能,是有人盗走公主,又害死女桑,嫁祸女桑。只是这女桑自此以后,消失无踪,连尸首也找不到,更勿论其他。
莒姬深惧此事,她唯一能怀疑的就是宫中的阉人内侍,这些不是她娘家陪嫁之奴,亦是有可能内外勾结的。只是一处宫闱台阁,也总要用到几十内侍,这却是无法避免的。她只得借了小公主被盗之事,将云梦台的内侍换了个干净,另求楚王商亲自分拨了一些心腹可信内侍,再向母族求助,阉了莒族原来隶下的数十名奴隶入宫,这才消停。
幸而那小公主似是有神灵庇佑一般,虽在水上漂了几个时辰,着了些风寒,受了惊吓,但有太医用力,乳母尽心,调养一段时间后,竟似完全不曾有后患,依旧活泼可爱,长势喜人。
只是向氏自那一夜以后,竟是母女连心,虽然病得奄奄一息,却时时刻刻念着小公主,一日不见,便忧心欲死。莒姬虽然知道她病重,不好让幼儿过了病气,然怜她情痴,还是让乳母每日抱着小公主,远远地让她看一回,好教她放心。
向氏本已因为生产气虚,又逢大喜大怒大寒大暑,自此大病一场,血下不止,险些一命呜呼。却因为牵挂着女儿,便挣命活着。太医诊过无数这类的产妇之病,这等血崩,十有八九难挨过去。不想向氏看似比谁都虚弱,然生命力却是极强,几番濒死又活过来,过得一年多,竟渐渐好起来,也不禁令人称奇。
只是楚王商此时却无暇顾及这些后宫之事,在秦国的细作报来信息,秦君渠梁驾崩,秦国变乱陡生。
自周平王东迁,数百年来征战不休,大国并吞小国,至此时已经只剩下二十来个了,最大的便是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这七雄中,只有北方的燕国,仍是召公之后的姬姓之国;南方的楚国,自立国以来便不太臣服,与周天子屡有摩擦,此后更是自立为王,据大江以南,便是以周天子之威,也无可奈何;山东齐国,虽是当初的封国,但国君却已经不是初封时的姜氏,而是被其臣下田氏所取代,此之谓“田氏代齐”;而地处中央的晋国,却被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封臣所瓜分,此之谓“三家分晋”;而最西边的秦国,原是商朝旧臣之后,素为周室所恶,唯秦朝先人非子为周王牧马甚为用心,因此准其立国。后来周平王东迁,旧都为犬戎所据,平王便顺水推舟将旧都封与秦人,让秦人与犬戎搏杀,使其两败俱伤。
秦人与犬戎搏杀多年,渐渐扩张,只是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边鄙野人,数代秦君或施恩惠,或献媚周王,或武力征伐,以求东进,在列国中取得话语权,却无不铩羽而归,也被中原诸国更加轻视。唯有楚国,因也有同样被列国轻视过的历史,倒与秦国数代结为姻亲,遥相呼应。
至秦君渠梁这一代,却做出了令诸侯为之震惊的事情。他起用了自魏国流浪到秦国的卫公子鞅①,进行变法。
变法之事,其实并非始自秦国,当年周厉王曾起用荣夷公变法,楚国也起用过吴起变法,甚至在商鞅逃离的魏国,于商鞅之前也有过李悝变法。商鞅的变法内容,亦是受吴起与李悝变法影响极深。而这些变法,无不是在王权衰弱、国库财尽的前提下产生,其最终,亦是不约而同地走向变法者身败名裂、人亡政息的结局。
如今列国关心的事便是,秦君渠梁死了,那么被封为商君的变法之臣卫鞅,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秦国的新法,又会继续下去吗?
楚国君臣,自然也是极关心此事。
此时章华台中,君臣对坐,令尹昭阳先开口道:“细作传信,秦国已为其先君发丧,谥号为孝公,太子驷灵前继位。”
各国都有宰执冢相之位,为百官首,楚国此位置便称为令尹。昭阳是个年近五十的老军头,他虽是宗族,却也是积战功而至此位,在朝中威望极高,也最得楚王商倚重。
楚王商沉吟:“太子驷昔日便是因为反对商君之变法,而触怒秦公问罪,他的太傅公子虔受劓刑,公孙贾受黥刑,他自己也被放逐。如今他既已继位为君,依卿等看,秦国的变法,可能续行否?”
昭阳抚须笑道:“不能。”
列国均是此例,秦国又岂能有所改变?
他说完以后,左徒屈原便道:“正是。太子驷方才继位,太傅公子虔就告发商君谋反,那卫鞅欲潜逃出秦。谁知道逃到边关,欲宿客舍,店家却因为他出示不了身份凭证而不敢收留……”
太子槐奇道:“这是为何?”
屈原解释道:“因为卫鞅立法,为政极苛,出行必须有凭证,若是客舍窝藏有罪之人则与降敌同罪,被人揭发就要问腰斩之刑,而且有连坐之法。若一家有罪则其他九家必须揭发,揭发者有赏,不揭发则十家连坐。因此卫鞅叹息‘吾作此法而自毙’。”
因为得知今日商议商鞅变法之事,太子槐之前便从太傅那里先学习了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始终,此时听到商鞅在秦公死后的行为,不禁嗤笑,“卫鞅虽学了吴子之法,但生死当前,智与断实不如吴子矣!”
话未说完,便被楚王商横了一眼,吓得住口。
当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得罪了楚国原来的世卿,待楚悼王一死,众人群起而射杀吴起,这情景与秦孝公一死秦人要杀商鞅之事也是相仿。只是吴起为人极为果决阴毒,他知道众人想杀他时,不但不向外逃,反而逃进楚悼王的灵堂,拿楚悼王的尸体当挡箭牌。这些楚国贵族若是心怀畏惧,他自可保全一命,若是坚持杀他,则皆要背上作践国君尸体的罪名。果然,那些楚国贵族虽然杀了吴起,却也尽数被继位的楚肃王问斩。而这一批对变法最是切齿痛恨的楚国贵族被杀,大大缓解了废除变法的压力,使得楚国变法虽然人亡政息,但保留并延续了一些变法内容。
只是吴起的做法太过阴损,在座的朝臣先祖们的家族利益多少也因吴起变法受到过损害,而且他虽然得以让新君以此罪名杀了一批旧贵族,但他拿国君的尸体当成自己挡箭报仇的工具,也实在是太过无君无上。
因此虽然太子槐说得有理,但无论君臣,其实对吴起这个人只是暗中佩服,面上却是谁也说不得他一句正面评价的。
楚王商不欲此话题继续下去,直接问:“卫鞅下场如何?”
屈原叹道:“商君卫鞅被秦国新君下令施以车裂之刑,并灭其族。”
楚王商默然,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昭阳叹息:“从来人亡政息,秦孝公与卫鞅俱亡,想来秦国变法必不能继续下去。如废新法恢复旧法,又要有多少人事变幻,百姓动荡。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秦国地处西北,贫苦粗鄙,再加上国政这般来回折腾,必当衰弱。”
将军景缺道:“臣以为可以趁此之机,在秦楚相交的巴蜀之地进行蚕吞侵蚀,扩张疆域。”
大夫靳尚连忙奉承:“幸而我大楚当初没有任由那吴起变法祸乱,如今秦国生乱,正是我楚国扩张之机。”
昭氏、屈氏、景氏、靳氏等,皆为芈姓分支,楚国虽对周天子不甚臣服,然则在“分封亲戚、以藩屏周”这一点上却是学了个十足,如今周天子的姬姓之国皆已零落,但楚国却仍然是由芈姓分支主政朝堂,这亦是楚国引以为豪的事。
昭阳指着地图,分析道:“当今天下大势,周室衰弱,燕国在北,与我楚国相隔甚远且国势不强,可不必考虑。齐王辟疆任用驺衍、淳于髡、田骈、孟轲等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近年来齐稷下学士又复兴盛,人才济济有数百人。而韩国国政出自申不害,但申不害已老,不足为惧。魏国虽然势力最大,但自庞涓死后,已是盛极而衰,倒是赵国有转强之势。大王去年灭了越国,尽吞越国之地。如今我楚国在列国之中已经是疆域最广,国势最强。依臣之见,我等当联齐而削弱列国,联秦而牵制三晋,取巴蜀为粮仓,待到时机成熟,便可称霸天下。”
楚王商点头叹息:“令尹之言正是寡人所想,只是费时甚久,只怕寡人是看不到我大楚称霸天下了。但若寡人择后嗣得人,诸卿之中倒有人可以辅佐新君威临天下———”
太子槐听到此言,正中心事,不禁脸色一变,不敢抬头看楚王商,只暗地里斜看令尹昭阳的表情,想着他会如何表态。
昭阳也不禁看了太子槐一眼,见他神情惶恐,暗叹一声,口中却说道:“大王放心,太子已经成年,必能续我楚国辉煌……”
楚王商看了太子槐一眼,叹了一声,摆了摆手。
他心中明白,如今列强争霸,国与国之间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楚国虽然在他的手中实力大增,但太子槐能力远不如他,而曾经抱过期望的霸星,也不过是一句虚话。这后继无人之事,便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他生性坚韧,便是遇上重大挫折,也不过是一笑置之,唯独此事却是耿耿于怀。唯今之计,也只有乘自己在位之时,多加扩张,让太子槐做个守成之君罢了,待后世子孙有杰出者,再图振兴楚国之业。
想到此处,他素日对儿子的厌憎之心也弱了几分,听到昭阳也在竭力为太子槐游说,便点了点头道:“寡人也将太子交与令尹,望你好好辅佐于他。”昭阳连忙应声:“臣遵旨。”
楚国君臣静候着秦国发生变乱,不料过了数月,消息传来,秦国新君虽然杀了商君卫鞅,但却没有如秦国公卿所愿,废止新法,反而借商君的人头,平息了公卿的怒火,其新法却依旧在推行。
楚王商听闻此讯,长叹一声:“秦君真英雄也!”
此时,他正在莒姬房中,莒姬忙问:“大王为何有此叹?”
楚王商道:“历代变法,无不是人亡政息,不想秦国新君有如此气量。我本以为秦国自此便因为新旧两法争斗动荡,如今看起来,秦国只怕会成为我楚国的大患。”
莒姬侍候楚王商多年,能做得一朵解语花,自然也不是木头人。闻言笑道:“秦君纵有能力,然则秦国多年穷鄙,又与魏国结仇,便终其一世,恐怕也无法成为我楚国之患吧?大王放心,我楚国人才辈出,何惧秦国?”
楚王商稍解心事,莒姬又百般奉承,不觉在这云梦台消磨了不少时光。更兼有聪明可爱的九公主。莒姬见楚王商心烦,便引他逗弄婴儿,虽然幼童无知,却颇能解颐。一来二去,便得了楚王商的宠爱。
楚王商子女众多,也只有头两三个孩子出世时,得他一些关爱,后来孩子生得多了,便也不在意了。太子槐虽然因嫡长而立为储君,然而小时候便不算太聪明,越长大越觉得不肖自己。他一生征伐,灭国无数,对楚国的将来更是有着辉煌的蓝图,雄心勃勃地设想了百年规划,纵使自己这一生寿数未及完成,也必要使后来者大展宏图。然这样宏伟的蓝图,一想到落在太子
槐的身上,便觉得委实不堪胜任。然而诸子中,虽有比太子聪明能干些的,却依旧与自己所想差得甚远,还不到能够为了这个庶子去改易太子位置的地步。
楚王商因唐昧之预言,又有少司命神像之事,便对这小公主格外关照些。他年轻时不以儿女为意,此时人过中年,征伐日少,闲来逗弄小女儿,竟有了一丝慈父之情,兼之小公主虽然话还说得不甚清楚,却正是幼儿最为讨喜之时,便是铁石心肠的男儿,也不禁软了心肠。
九公主转眼就是两岁,已经能吃能喝,能走能跑,连学说话也比寻常孩子更伶牙俐齿些。
这日,楚王商下朝到莒姬处,莒姬忙服侍他换了常服,自己下去令人备了他所喜的膳食,燃了他所喜的香料,亲自捧了一盏柘汁上来,却见楚王商立于廊下,正看着庭前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