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纯金佛像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瀛鬼子当初匆忙中怎么找到这地方的?
洞口的位置,位于河谷山脉的另一侧。山这边和山那边,听起来不远,可是只要冠上热带雨林的前缀,这距离就足够要命的!
距离刚才卢灿挖树的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可是一行人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
热带雨林中的龟背竹、凤尾蕨、皇冠蕨等异常茂密,掩藏着无数的未知危险。潘云耕带人,开着鬼手,一点点往前填。
葛七带人,跟在车履带后面,用盘腰式割草机,将两侧的灌木丛全部打倒。身后的人随即在灌木草丛上,撒雄黄粉和硝磺粉,藏在草丛中的毒蜥蜴、小青蛇之类的,纷纷逃窜。
一条简易公路,一点点向前方延伸。
中午十分,终于抵达半山腰处的洞口。说是洞口,其实是乱石堆。
很显然,当初东瀛士兵用炸药摧毁炸塌这附近的山壁,将洞口掩藏起来。近四十年过去,依旧能从碎石的锋刃处看出火药爆炸的痕迹。
前几天,潘云耕也是通过这一细节,将目标锁定在这里。
阿尔达汗想要上前察看,被卢灿一把拉住。
葛七掂量着两枚手雷,等同伴将两包雄黄粉扔到乱石堆上后,他精准的将这两枚手雷,投向乱石堆。
“轰!轰!”两声巨响,雄黄粉、碎石、泥土、苔藓、青藤,被炸得四处乱飞。两秒钟不到,青藤和苔藓掩盖下的乱石堆中,钻出两条四五米长的巨蟒,夺路而逃。
“草!”阿尔达汗嘴巴能塞下鸡蛋。
现在安全了!潘云耕领着几人,在洞口西侧开辟一块空地,修建露营地。
葛七带人,协助两辆鬼手,开始扒拉堆积在洞口的碎石。诚如潘云耕所言,洞口不大,因此,堆积在其上面的碎石堆,也不算大。
一台鬼手的支撑臂完全展开,将铲斗覆过来,从上往下扒拉。另一台鬼手则负责为独轮车装货。这种便携式独轮车,是从营地带过来的,一共五辆,负责将碎石挪走。
上百公斤的大石头不多,偶尔有两块,被鬼手推到一边,工程进展的很顺利。
下午四点时,洞口顶部露出一角。
早已经不耐烦的李林灿和阿尔达汗,趴在碎石堆上,用手电筒往里面照。
“嗨!阿灿,这个洞内恐怕真的有秘密!里面有一堵水泥墙!”阿尔达汗从碎石堆上垫脚跳下来,喜笑颜开。
“我看看,我看看。”杨坤抢过他手中的电筒,三两步爬上去,趴在缝隙往里看。
卢灿扶着李林灿下来,接替他的位置。
洞口石壁上方炸塌,碎石下铺,往洞内滚动的并不多。因此,手电筒能清晰的照清楚,里面有什么。大约离洞口三米远的地方,有一堵人工砌成的水泥墙壁。这是当年东瀛士兵仓促离开时修砌的,水泥墙上,有两道一指宽的裂缝,可能是封洞口时炸药震裂的。
“大家加把劲!说不定今晚我们就能回营地!明天回腊戌,给大家加餐!”卢灿站在石堆上,高喊一声。
所谓加餐,就是奖励!
目标就在眼前,六十多人轮番上阵,很快将洞口全部清理干净。
洞口不大,高一米五,需弯腰才能进入,宽度为一米三左右,独轮车可以通行。五点钟时,坑道全部清理完毕。
“啧啧,这东瀛打仗打得,连水泥都用不起了。”
卢灿猫着腰,蹲在坑道前方的水泥壁前,啧啧感慨。自己竟然能从水泥墙壁的缝隙中,掰出一块!这种水泥能修筑什么好工事?以东瀛人对工程质量的变/态要求,如果不是真的山穷水尽地步,这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东瀛到二战后期,纯粹靠人命,死撑。
东瀛人感激美国人是有理由的。
如果不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战争就不会结束这么快。如果亚洲战场再拖个两三年,东瀛人所受的战争创伤将会更大,战后复兴的速度,远没有现在这么快,甚至无法复原。
“别胡说八道了!”对卢灿的胡乱揣测,李林灿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你不知道,当时人们多么渴望结束战争!我是八月十八日那天得到确切消息的。”
“当时年轻,被那些老家伙安排去买酒庆贺。你们不知道,当时,整个大西南的酒精,全部卖空!我跑了几条街,一瓶也没有买到。后来还是马衡院长出面,找来两坛子女儿红,被我们全部喝空。”
“他们几个老头子,马衡、翁文灏、王世杰、朱家骅、杭立武、傅斯年、李济、徐森玉一帮老家伙,边喝边跳,又哭又笑。老泪纵横的模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卢灿挠挠头,腹诽道,我不过是感慨一句而已,招来这么多话?不过,对他话语中提到的这些名字,卢灿很感兴趣。
要知道,这些人中,无一不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收藏大家,可结局不尽相同。有些留在内陆,譬如马衡、徐森玉(上博馆长);有些叛逃回内陆,譬如翁文灏就是在1951年经巴黎回内陆;有些成为台北官员型的学者,譬如王世杰、朱家骅、杭立武、傅斯年;还有些终身研究学术,不掺合政事的,譬如李济(主持殷商遗址发掘)。
“李老对与北边的学者交流,没什么心理障碍吧。”卢灿借机问道。
他这么问,是有原因的。
上次卢家替钱穆老先生举办亲人见面会时,新华驻港分社的王框社长,与卢嘉锡正式敲定:十一月中旬,京城故宫将组建三名专家的代表团,前来香江,参与西晋帛书《陆士鉴致陆痒家书》的交流鉴定活动。
这次京城故宫派出的人物,来头可真不小,而且与马衡院长有交情。
领头的队长是张中行老先生,张老是古文学家、京城故宫博物院的文字学专家、马裕藻(马衡的大哥,北大国文系主任)先生的亲传弟子,其身份和地位,可不比李林灿差。
李林灿斜睨了他一眼,没说话。
这就好,卢灿这是担心他心理过不去,怠慢了对方。
两人猫着腰出了洞口,葛七拎着长条状的塑胶炸药进去,又急匆匆出来。
两三秒钟后,“轰!”一声闷响,洞口扑出一片碎石及浓烟。
成了,最后的障碍清除干净,可以进去察看究竟有什么!
等浓烟散尽,葛七带着两人,头戴防毒面具,猫腰钻进去。
洞穴不深,几分钟后,一位安保就出来挥挥拳头,“十八只大箱子!箱子没有被破坏。另外还有一堆佛像,对方在角落。”
“里面宽敞吗?有其它通道吗?”卢灿搓搓手问道。
“葫芦形,里面很宽敞,进去五六人,能转动开。”葛七也钻出来,接口说道,“至于其它通道?箱子靠在一侧,暂时还没有发现。”
“走,进去看看!”卢灿对阿尔达汗挥挥手。
依旧是葛七带头,卢灿、阿尔达汗、杨坤更在后面,丁一忠、丹拓则陪在李林灿身边,依次进洞。
路过水泥墙后,卢灿摸了摸石壁,不错,很干燥,密封情况良好。
这让他心情大定,只要保护动作迅速,里面的佛像之类的文物,不会有太大伤害。
又走了四五米,前面的葛七说道,“可以抬头了!”
还真是,这洞穴入口处狭窄,进入七八米之后,坑道的挑高变高,足有两米多高。坑道两侧,很明显能看到人工拓宽的痕迹,也应该是当年东瀛工兵干的。
拐了个弯,豁然开朗,坑道变成洞穴。
几束手电筒的光线在里面扫来扫去,洞穴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靠右侧石壁,平放着六排大木箱,底边石壁,则胡乱堆放着不少佛首、佛像。
佛像都不用细看,从造像风格判定,典型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造型,就知道是缅甸的本地货。如果论经济价值,恐怕不值什么钱,但如果论文化价值,它们能填补卢灿想要建立的金铜器馆的又一类型,同时,还可以开辟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文化研究。
提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得不提到一个词“三藏”。
大家都知道“唐三藏”,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名称的由来!
佛教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和《论藏》。
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
唐玄奘就是因为精通三藏,又因为生在唐朝,所以又名唐三藏。
缅甸信奉的上座部佛教,他们奉为圭臬的三藏,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讲究修心自律,不讲究“大神通”。因此,南传上座部佛造像,在形态威仪上,远不如藏传佛像和汉川佛像。
这一点,只要去东南亚旅游过,并见过当地佛像的人,都能清晰的辨别出来。
南传佛造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造型多样化,有卧、迦坐、跪坐、斜侧坐、屈膝坐、直立、舞蹈等多种形态。(这一点在台北斗亮时已经介绍过)
因此,卢灿只需要一眼,就能判定这些造像的价值。
不过,这其中有两尊,应该很尊贵。
其中一尊是李林灿手中的那尊佛陀迦坐像,佛像的天顶(发髻上的鼓起部位),全部由各色宝石、玛瑙镶嵌而成,灯光照上去,异常醒目。
另一尊在右侧单独放置,佛陀侧卧,造像全身泛黑。这可不是铜锈蚀的颜色,而是金造像老化的缘故。
“葛哥,你去试试那尊佛像。”卢灿指指那尊“黑色”卧佛像,示意葛七。
佛造像不大,只有一米长,高度为四十公分左右,佛陀呈卧姿,左手衬佛首,右手臂自然下落,搭在屈起来的右膝上。
“嘿……靠!”葛七原本没太在意,两只手搂住佛像,想要抱起来。
结果让他意外,自己差点闪着腰,可这尊一米长的佛造像,竟然纹丝不动!
“再来!”这次他学乖了,两只手捧着佛造像的脚部,背部拱起,“嘿……”一声后,终于将佛像的一角抬起。
没错了,是黄金的!
这尊佛造像,纯金打造,最少有四百公斤,哪能如此轻易搬动?
嘿嘿,不管另外十八只箱子如何,就这四百多公斤的纯金佛造像,至少八百万美元,这就能解决自己的资金难题。
佛祖,对不住!为了您的其他佛像的展览陈列,您这尊怕是要毁金身了!
“打开!”卢灿踢踢脚边的大柚木箱子,示意丁一忠动手。
宝箱中,究竟还有多少惊喜?
东瀛鬼子当初匆忙中怎么找到这地方的?
洞口的位置,位于河谷山脉的另一侧。山这边和山那边,听起来不远,可是只要冠上热带雨林的前缀,这距离就足够要命的!
距离刚才卢灿挖树的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可是一行人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
热带雨林中的龟背竹、凤尾蕨、皇冠蕨等异常茂密,掩藏着无数的未知危险。潘云耕带人,开着鬼手,一点点往前填。
葛七带人,跟在车履带后面,用盘腰式割草机,将两侧的灌木丛全部打倒。身后的人随即在灌木草丛上,撒雄黄粉和硝磺粉,藏在草丛中的毒蜥蜴、小青蛇之类的,纷纷逃窜。
一条简易公路,一点点向前方延伸。
中午十分,终于抵达半山腰处的洞口。说是洞口,其实是乱石堆。
很显然,当初东瀛士兵用炸药摧毁炸塌这附近的山壁,将洞口掩藏起来。近四十年过去,依旧能从碎石的锋刃处看出火药爆炸的痕迹。
前几天,潘云耕也是通过这一细节,将目标锁定在这里。
阿尔达汗想要上前察看,被卢灿一把拉住。
葛七掂量着两枚手雷,等同伴将两包雄黄粉扔到乱石堆上后,他精准的将这两枚手雷,投向乱石堆。
“轰!轰!”两声巨响,雄黄粉、碎石、泥土、苔藓、青藤,被炸得四处乱飞。两秒钟不到,青藤和苔藓掩盖下的乱石堆中,钻出两条四五米长的巨蟒,夺路而逃。
“草!”阿尔达汗嘴巴能塞下鸡蛋。
现在安全了!潘云耕领着几人,在洞口西侧开辟一块空地,修建露营地。
葛七带人,协助两辆鬼手,开始扒拉堆积在洞口的碎石。诚如潘云耕所言,洞口不大,因此,堆积在其上面的碎石堆,也不算大。
一台鬼手的支撑臂完全展开,将铲斗覆过来,从上往下扒拉。另一台鬼手则负责为独轮车装货。这种便携式独轮车,是从营地带过来的,一共五辆,负责将碎石挪走。
上百公斤的大石头不多,偶尔有两块,被鬼手推到一边,工程进展的很顺利。
下午四点时,洞口顶部露出一角。
早已经不耐烦的李林灿和阿尔达汗,趴在碎石堆上,用手电筒往里面照。
“嗨!阿灿,这个洞内恐怕真的有秘密!里面有一堵水泥墙!”阿尔达汗从碎石堆上垫脚跳下来,喜笑颜开。
“我看看,我看看。”杨坤抢过他手中的电筒,三两步爬上去,趴在缝隙往里看。
卢灿扶着李林灿下来,接替他的位置。
洞口石壁上方炸塌,碎石下铺,往洞内滚动的并不多。因此,手电筒能清晰的照清楚,里面有什么。大约离洞口三米远的地方,有一堵人工砌成的水泥墙壁。这是当年东瀛士兵仓促离开时修砌的,水泥墙上,有两道一指宽的裂缝,可能是封洞口时炸药震裂的。
“大家加把劲!说不定今晚我们就能回营地!明天回腊戌,给大家加餐!”卢灿站在石堆上,高喊一声。
所谓加餐,就是奖励!
目标就在眼前,六十多人轮番上阵,很快将洞口全部清理干净。
洞口不大,高一米五,需弯腰才能进入,宽度为一米三左右,独轮车可以通行。五点钟时,坑道全部清理完毕。
“啧啧,这东瀛打仗打得,连水泥都用不起了。”
卢灿猫着腰,蹲在坑道前方的水泥壁前,啧啧感慨。自己竟然能从水泥墙壁的缝隙中,掰出一块!这种水泥能修筑什么好工事?以东瀛人对工程质量的变/态要求,如果不是真的山穷水尽地步,这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东瀛到二战后期,纯粹靠人命,死撑。
东瀛人感激美国人是有理由的。
如果不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战争就不会结束这么快。如果亚洲战场再拖个两三年,东瀛人所受的战争创伤将会更大,战后复兴的速度,远没有现在这么快,甚至无法复原。
“别胡说八道了!”对卢灿的胡乱揣测,李林灿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你不知道,当时人们多么渴望结束战争!我是八月十八日那天得到确切消息的。”
“当时年轻,被那些老家伙安排去买酒庆贺。你们不知道,当时,整个大西南的酒精,全部卖空!我跑了几条街,一瓶也没有买到。后来还是马衡院长出面,找来两坛子女儿红,被我们全部喝空。”
“他们几个老头子,马衡、翁文灏、王世杰、朱家骅、杭立武、傅斯年、李济、徐森玉一帮老家伙,边喝边跳,又哭又笑。老泪纵横的模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卢灿挠挠头,腹诽道,我不过是感慨一句而已,招来这么多话?不过,对他话语中提到的这些名字,卢灿很感兴趣。
要知道,这些人中,无一不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收藏大家,可结局不尽相同。有些留在内陆,譬如马衡、徐森玉(上博馆长);有些叛逃回内陆,譬如翁文灏就是在1951年经巴黎回内陆;有些成为台北官员型的学者,譬如王世杰、朱家骅、杭立武、傅斯年;还有些终身研究学术,不掺合政事的,譬如李济(主持殷商遗址发掘)。
“李老对与北边的学者交流,没什么心理障碍吧。”卢灿借机问道。
他这么问,是有原因的。
上次卢家替钱穆老先生举办亲人见面会时,新华驻港分社的王框社长,与卢嘉锡正式敲定:十一月中旬,京城故宫将组建三名专家的代表团,前来香江,参与西晋帛书《陆士鉴致陆痒家书》的交流鉴定活动。
这次京城故宫派出的人物,来头可真不小,而且与马衡院长有交情。
领头的队长是张中行老先生,张老是古文学家、京城故宫博物院的文字学专家、马裕藻(马衡的大哥,北大国文系主任)先生的亲传弟子,其身份和地位,可不比李林灿差。
李林灿斜睨了他一眼,没说话。
这就好,卢灿这是担心他心理过不去,怠慢了对方。
两人猫着腰出了洞口,葛七拎着长条状的塑胶炸药进去,又急匆匆出来。
两三秒钟后,“轰!”一声闷响,洞口扑出一片碎石及浓烟。
成了,最后的障碍清除干净,可以进去察看究竟有什么!
等浓烟散尽,葛七带着两人,头戴防毒面具,猫腰钻进去。
洞穴不深,几分钟后,一位安保就出来挥挥拳头,“十八只大箱子!箱子没有被破坏。另外还有一堆佛像,对方在角落。”
“里面宽敞吗?有其它通道吗?”卢灿搓搓手问道。
“葫芦形,里面很宽敞,进去五六人,能转动开。”葛七也钻出来,接口说道,“至于其它通道?箱子靠在一侧,暂时还没有发现。”
“走,进去看看!”卢灿对阿尔达汗挥挥手。
依旧是葛七带头,卢灿、阿尔达汗、杨坤更在后面,丁一忠、丹拓则陪在李林灿身边,依次进洞。
路过水泥墙后,卢灿摸了摸石壁,不错,很干燥,密封情况良好。
这让他心情大定,只要保护动作迅速,里面的佛像之类的文物,不会有太大伤害。
又走了四五米,前面的葛七说道,“可以抬头了!”
还真是,这洞穴入口处狭窄,进入七八米之后,坑道的挑高变高,足有两米多高。坑道两侧,很明显能看到人工拓宽的痕迹,也应该是当年东瀛工兵干的。
拐了个弯,豁然开朗,坑道变成洞穴。
几束手电筒的光线在里面扫来扫去,洞穴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靠右侧石壁,平放着六排大木箱,底边石壁,则胡乱堆放着不少佛首、佛像。
佛像都不用细看,从造像风格判定,典型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造型,就知道是缅甸的本地货。如果论经济价值,恐怕不值什么钱,但如果论文化价值,它们能填补卢灿想要建立的金铜器馆的又一类型,同时,还可以开辟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文化研究。
提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得不提到一个词“三藏”。
大家都知道“唐三藏”,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名称的由来!
佛教三藏,指的是《经藏》、《律藏》和《论藏》。
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通达佛法能为人讲说的人称为法师,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遍通经、律、论三藏的称为三藏法师。
唐玄奘就是因为精通三藏,又因为生在唐朝,所以又名唐三藏。
缅甸信奉的上座部佛教,他们奉为圭臬的三藏,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讲究修心自律,不讲究“大神通”。因此,南传上座部佛造像,在形态威仪上,远不如藏传佛像和汉川佛像。
这一点,只要去东南亚旅游过,并见过当地佛像的人,都能清晰的辨别出来。
南传佛造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造型多样化,有卧、迦坐、跪坐、斜侧坐、屈膝坐、直立、舞蹈等多种形态。(这一点在台北斗亮时已经介绍过)
因此,卢灿只需要一眼,就能判定这些造像的价值。
不过,这其中有两尊,应该很尊贵。
其中一尊是李林灿手中的那尊佛陀迦坐像,佛像的天顶(发髻上的鼓起部位),全部由各色宝石、玛瑙镶嵌而成,灯光照上去,异常醒目。
另一尊在右侧单独放置,佛陀侧卧,造像全身泛黑。这可不是铜锈蚀的颜色,而是金造像老化的缘故。
“葛哥,你去试试那尊佛像。”卢灿指指那尊“黑色”卧佛像,示意葛七。
佛造像不大,只有一米长,高度为四十公分左右,佛陀呈卧姿,左手衬佛首,右手臂自然下落,搭在屈起来的右膝上。
“嘿……靠!”葛七原本没太在意,两只手搂住佛像,想要抱起来。
结果让他意外,自己差点闪着腰,可这尊一米长的佛造像,竟然纹丝不动!
“再来!”这次他学乖了,两只手捧着佛造像的脚部,背部拱起,“嘿……”一声后,终于将佛像的一角抬起。
没错了,是黄金的!
这尊佛造像,纯金打造,最少有四百公斤,哪能如此轻易搬动?
嘿嘿,不管另外十八只箱子如何,就这四百多公斤的纯金佛造像,至少八百万美元,这就能解决自己的资金难题。
佛祖,对不住!为了您的其他佛像的展览陈列,您这尊怕是要毁金身了!
“打开!”卢灿踢踢脚边的大柚木箱子,示意丁一忠动手。
宝箱中,究竟还有多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