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火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白虎、骑的归来让景城悲喜参半,悲的是三万人去,不到三百人回,喜的是霹雳车已毁,不用再担心霹雳车的威胁。而且,近日白虎、骑群将失首,军心不稳,年华的归来,安定了恐慌的军心。
时间如指间沙,不知不觉,又过了十余日。紫塞上的气候,果然如崔天允预测,停了风,住了雪,开始放晴了。霹雳车被毁,打乱了崔天允的攻城计划,灵羽骑只能暂时偃旗息鼓,静观战局。
轩辕楚听说崔天允失去霹雳车,冷笑讽刺,“亏他半世英明,这一次也栽了跟头,真是饲虎反伤已,赔了城又折车。”
轩辕楚和崔天允本就貌合神离,今次合作只是基于利益相同,轩辕楚的话传入崔天允耳中,崔天允勃然大怒,两人从此更生嫌隙。轩辕楚、崔天允虽然心不合,但此时的战略却一致——耗战。等待更冷的寒潮来临,等待景城食尽粮绝,不攻自破。
天气晴了几日后,积雪尚未融尽,又刮起了西风,飘起了飞雪。
紫塞再次飘雪的那一天,玉京的使者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景城。使者一行有十余人,因为道路险远艰难,个个尘灰满面,疲惫不堪,他们带来的是几道褒奖和激励的圣旨。据使者说,他们离开玉京时,还才刚入深秋。
月色凄迷,窗外雪飞。
年华坐在窗前,桌角亮着一豆孤灯,桌上摊着一张行军地图。年华并没有看地图,她在看手里的一纸素笺,眼泪顺着脸庞滑落,滴在素笺上,化开了上面的墨字。
纸上是一阕词,字迹是宁湛惯用的瘦金体飞白,“木樨香冷月如弦。一曲缘散情不断,千古痴心天亦怜。纵是红尘风流客,也羡银河鹊桥仙。执子之手不知年。”
宁湛落笔写这阙词时,应该还是秋意浓时,如今经使者带来紫塞,辗转入她手中,却已是深冬飞雪时节。
执子之手不知年。如此美好,但在如今内忧外困的局势下,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罢了……
年华提笔想写点什么,心中千言万语,却无法成句。
杀气朝朝冲塞门,血风夜夜吹边月。不想说景城兵困城危,怕他忧心;也不想说烽火生死,怕他伤心;更不想说离鸾别鹤,千里相思,只怕一旦说起,就会心成碎片,泪水决堤。终究,她提笔在这阙词下,写下了十九个字:
“孤城寒,风雪黯,常梦玉京花月圆,荼蘼似去年?”
不谈烽火,不言相思,不诉离伤,只问主将府后花园里的那一片荼蘼花是否开得像去年一样?掐算使者的脚程,宁湛看到这纸素笺时,恰好应是春日。去年荼蘼花开时,两人相约年年都一起看花开花谢,今春恐怕她要负约了。
文毕搁笔,一阵风从窗外吹来,灯火闪烁明灭。年华伸出手拢火,护着将熄灭的烛火,一个不小心衣袖翻了茶盏,将热茶倾在了地图上。
年华急忙拿起地图,拂去上面的茶水,再将地图放回。
风停,烛火如初,烛芯跃动如蓝莲,灯火发出橘色的光芒。年华垂头看去,地图上被茶浸湿的一片,正好是丹水上游靠近越国边境处。水浸透过布帛的纹理,向越都邺城漫延而去。
莫非,这是一种兆示?倾覆在地图上的茶水,勾起了年华心中一直犹豫不决的计策——攻邺城,逼退轩辕楚,解景城之困。
封父曾经说过,攻守之道,最好的守就是攻。攻邺城,逼退轩辕楚,解景城之困,是万不得已时的破釜沉舟之计。之前,在景城第一次遭霹雳车袭击那日,在议事厅里,年华想对青阳说的就是此计。可是,当时却被屋椽坍塌的危情打断。后来她仔细一考虑,觉得此计还是太险、太悬,犹豫再三,仍不能作出决定。
“这倾茶之兆莫非是某种天意暗示?”年华喃喃,她望向窗外寂静的景城,陷入了沉思。包括白虎、骑、飞鹫骑在内,景城中有三十余万人口,天堑峡的通路已经被冰封,粮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城中的存粮根本不够支撑到开春,无形的恐慌已经开始在景城中蔓延。青阳和年华每日相望两相愁,不知道该如何脱困。
望着被茶水浸湿的地图,年华终于下定了决心,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年华回到座位上,摊开了一纸信笺,提笔蘸墨,下笔如飞。信写毕,她拿出了主将印章,盖在了落款处,郑重其事。——景城能不能保住,就看这封信了。
玉京使者休息了两日,再次起程。他们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带着年华的信,绕道从紫塞边境的穗城回玉京。初秋时,景城兵乱,边境紧张,崇华帝派遣清平郡主宁无双带领朱雀骑坐镇穗城,防范边乱。
玉京使者离去的第七日,景城外来了两人两骑,他们披着灰色的连头斗篷,看不清模样。城楼上的士兵诘问两人的来历,两人没有多言,只是将一支火羽绑在箭上,射上城楼,“将这支火羽交给白虎、骑年主将,她自会知道我们的来历。”
守兵们不敢怠慢,急忙将火羽呈给年华。
年华看见火羽,大喜:“开城门,请来者进城!”
青阳盯着火羽,好奇地问:“来的是什么人?”
年华放下火羽,笑了笑:“红妆羽林骑,独赐朱雀旗。来的是穗城清平郡主的人。”
青阳微睨双目,仍是疑惑:“清平郡主宁无双?她为什么派人来景城?”
年华望着青阳,平静地道:“师兄,我给郡主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够出兵助你守景城,使者来给我答复……”
青阳心中一惊,打断年华;“你写信给宁无双,让她助为兄守景城?那你呢?你准备去何处?”
年华涩然一笑,没有回答青阳,转移了话题,“朱雀骑虽然是京畿四大营骑之一,隶属威武大将军李元修麾下,但实际上却只听从清平郡主的调遣。将在外,军令因情势而变,君命有所不受。是否肯出兵助景城,只在郡主的一念之间,一言之中。不过,她不一定愿意趟景城这淌浑水,卷入这场危险的博戏中。”
青阳望着年华,紧紧追问:“你准备去何处?”
年华只好回答,“我……”外面传来脚步声,年华再次苦涩一笑,“穗城的使者来了,还是先听郡主是什么答复吧。”
两名使者来到议事厅,见过青阳、年华,摘下风帽,却是两名英姿飒爽的女将。
年华问道:“本将的请求,清平郡主是否同意?”
两名女将面面相觑,一人垂首回答:“回年主将,郡主的回答是一个字。”
年华心中一沉,难道是“否”?果然,还是不行。她不怪宁无双,换做是她,也不会因为一个年轻后辈提出的冒险计策,而拿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多年的部将们的生命来冒险。更何况,宁无双的使命是镇守边境,并不是守景城。
“本将明白了。两位一路辛苦,请先下去休息吧。”年华喃喃道,失望之色全写在脸上。
两名使者见状,不禁笑了,垂首道,“郡主的答复是‘可’。”
年华一怔,有些不敢相信,穗城朱雀骑人数不下十万,宁无双的这个‘可’字,将彻底逆改紫塞上的局势,“郡主真的同意助景城?”
使者道:“是。郡主说了,年主将是她的朋友,朋友有困难,怎可不相助?”
年华想起在玉京郡主府与宁无双不打不相交的情形,心中不禁一暖。
言谈毕,送走使者,一直没有做声的青阳再一次追问年华,仍旧是那一句:“你准备去何处?”
年华沉默半晌,抬头迎视青阳,“我领白虎、骑,逆丹水而上,去越国攻邺城。”
青阳虽然早已隐约猜到,但真正听年华说出来,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从椅子上站起来:“你、你疯了?就算你能闯过天狼骑的围杀,抵达越国边境,只凭七八万白虎、骑,怎么能打到邺城去?!这简直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
年华望着青阳,目光清明而坚定,绝无一丝疯狂之色,但说出的话却与此战无关:“师兄,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下棋的情形吗?”
青阳一怔,缓缓坐下,回忆起了往事。年华从小棋艺就臭,青阳却总爱拉她下棋,他不像宁湛,会让着她,或是故意输给她,更何况两人还赌了将门的体力活。每次总是年华铩羽,苦着脸包揽了将门的所有重活、累活,青阳则落了个花底喝茶,树下偷眠的清闲惬意。久而久之,年华不干了,每次棋局一入困局,青阳眼看就要赢了时,她就伸手一抹棋盘,要么和局,要么重来。
年华道:“紫塞上的这盘棋,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死局,继续再僵持下去,除了弃城,别无贰法。一旦弃城,再想收回,难于登天。死局的唯一破法,就是‘乱’。打乱这盘棋,打乱轩辕楚、崔天允的优势,乱中和局,或是重来。”
青阳知道年华不是玩笑,也没有疯魔,叹了一口气,“可这毕竟不是下棋,不是游戏,你有几成把握攻入邺城?”
年华道:“把握为零。冬不宜战,邺城又是被重重拱卫的王都,不到八万白虎、骑怎么能攻得破?”
青阳又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年华道:“既然知道攻不破邺城,那你为什么还去?!”
年华道:“我的目的本来就不是邺城,只是逼轩辕楚撤兵回越国,使越国、禁灵的攻城之盟破裂。我只是想乱了这盘死棋。”
青阳沉默不语。
年华笑了笑,起身向外走去,“事情就这么定了。”
年华走出议事厅时,青阳突然道:“如果非得这么做,那为兄去越国,你留在景城。”
八万人深入越境,此行必定凶多吉少,年华刚侥幸从灵羽营中脱身,青阳不想让她再去冒险。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幸运下去。
年华没有回头,“不,我去。一入越境,生死难卜,于大局,你是主将,我是辅将,你不能去冒险;于私情,我这一生,只有你这么一个兄长,我不想……”
青阳打断年华:“这一次,为兄不会让你去冒险。按战场规矩,谁能夺帅,谁带兵出征。”
年华回头:“如何夺帅?沙场比武?”
青阳望着年华,“不,你我何必动真阵仗?像从前一样,比下棋吧,谁赢了,谁去。”
年华一怔,想了想,道:“好,傍晚后,你我就比棋夺帅。”
白虎、骑的归来让景城悲喜参半,悲的是三万人去,不到三百人回,喜的是霹雳车已毁,不用再担心霹雳车的威胁。而且,近日白虎、骑群将失首,军心不稳,年华的归来,安定了恐慌的军心。
时间如指间沙,不知不觉,又过了十余日。紫塞上的气候,果然如崔天允预测,停了风,住了雪,开始放晴了。霹雳车被毁,打乱了崔天允的攻城计划,灵羽骑只能暂时偃旗息鼓,静观战局。
轩辕楚听说崔天允失去霹雳车,冷笑讽刺,“亏他半世英明,这一次也栽了跟头,真是饲虎反伤已,赔了城又折车。”
轩辕楚和崔天允本就貌合神离,今次合作只是基于利益相同,轩辕楚的话传入崔天允耳中,崔天允勃然大怒,两人从此更生嫌隙。轩辕楚、崔天允虽然心不合,但此时的战略却一致——耗战。等待更冷的寒潮来临,等待景城食尽粮绝,不攻自破。
天气晴了几日后,积雪尚未融尽,又刮起了西风,飘起了飞雪。
紫塞再次飘雪的那一天,玉京的使者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景城。使者一行有十余人,因为道路险远艰难,个个尘灰满面,疲惫不堪,他们带来的是几道褒奖和激励的圣旨。据使者说,他们离开玉京时,还才刚入深秋。
月色凄迷,窗外雪飞。
年华坐在窗前,桌角亮着一豆孤灯,桌上摊着一张行军地图。年华并没有看地图,她在看手里的一纸素笺,眼泪顺着脸庞滑落,滴在素笺上,化开了上面的墨字。
纸上是一阕词,字迹是宁湛惯用的瘦金体飞白,“木樨香冷月如弦。一曲缘散情不断,千古痴心天亦怜。纵是红尘风流客,也羡银河鹊桥仙。执子之手不知年。”
宁湛落笔写这阙词时,应该还是秋意浓时,如今经使者带来紫塞,辗转入她手中,却已是深冬飞雪时节。
执子之手不知年。如此美好,但在如今内忧外困的局势下,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罢了……
年华提笔想写点什么,心中千言万语,却无法成句。
杀气朝朝冲塞门,血风夜夜吹边月。不想说景城兵困城危,怕他忧心;也不想说烽火生死,怕他伤心;更不想说离鸾别鹤,千里相思,只怕一旦说起,就会心成碎片,泪水决堤。终究,她提笔在这阙词下,写下了十九个字:
“孤城寒,风雪黯,常梦玉京花月圆,荼蘼似去年?”
不谈烽火,不言相思,不诉离伤,只问主将府后花园里的那一片荼蘼花是否开得像去年一样?掐算使者的脚程,宁湛看到这纸素笺时,恰好应是春日。去年荼蘼花开时,两人相约年年都一起看花开花谢,今春恐怕她要负约了。
文毕搁笔,一阵风从窗外吹来,灯火闪烁明灭。年华伸出手拢火,护着将熄灭的烛火,一个不小心衣袖翻了茶盏,将热茶倾在了地图上。
年华急忙拿起地图,拂去上面的茶水,再将地图放回。
风停,烛火如初,烛芯跃动如蓝莲,灯火发出橘色的光芒。年华垂头看去,地图上被茶浸湿的一片,正好是丹水上游靠近越国边境处。水浸透过布帛的纹理,向越都邺城漫延而去。
莫非,这是一种兆示?倾覆在地图上的茶水,勾起了年华心中一直犹豫不决的计策——攻邺城,逼退轩辕楚,解景城之困。
封父曾经说过,攻守之道,最好的守就是攻。攻邺城,逼退轩辕楚,解景城之困,是万不得已时的破釜沉舟之计。之前,在景城第一次遭霹雳车袭击那日,在议事厅里,年华想对青阳说的就是此计。可是,当时却被屋椽坍塌的危情打断。后来她仔细一考虑,觉得此计还是太险、太悬,犹豫再三,仍不能作出决定。
“这倾茶之兆莫非是某种天意暗示?”年华喃喃,她望向窗外寂静的景城,陷入了沉思。包括白虎、骑、飞鹫骑在内,景城中有三十余万人口,天堑峡的通路已经被冰封,粮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城中的存粮根本不够支撑到开春,无形的恐慌已经开始在景城中蔓延。青阳和年华每日相望两相愁,不知道该如何脱困。
望着被茶水浸湿的地图,年华终于下定了决心,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年华回到座位上,摊开了一纸信笺,提笔蘸墨,下笔如飞。信写毕,她拿出了主将印章,盖在了落款处,郑重其事。——景城能不能保住,就看这封信了。
玉京使者休息了两日,再次起程。他们没有按照原路返回,而是带着年华的信,绕道从紫塞边境的穗城回玉京。初秋时,景城兵乱,边境紧张,崇华帝派遣清平郡主宁无双带领朱雀骑坐镇穗城,防范边乱。
玉京使者离去的第七日,景城外来了两人两骑,他们披着灰色的连头斗篷,看不清模样。城楼上的士兵诘问两人的来历,两人没有多言,只是将一支火羽绑在箭上,射上城楼,“将这支火羽交给白虎、骑年主将,她自会知道我们的来历。”
守兵们不敢怠慢,急忙将火羽呈给年华。
年华看见火羽,大喜:“开城门,请来者进城!”
青阳盯着火羽,好奇地问:“来的是什么人?”
年华放下火羽,笑了笑:“红妆羽林骑,独赐朱雀旗。来的是穗城清平郡主的人。”
青阳微睨双目,仍是疑惑:“清平郡主宁无双?她为什么派人来景城?”
年华望着青阳,平静地道:“师兄,我给郡主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够出兵助你守景城,使者来给我答复……”
青阳心中一惊,打断年华;“你写信给宁无双,让她助为兄守景城?那你呢?你准备去何处?”
年华涩然一笑,没有回答青阳,转移了话题,“朱雀骑虽然是京畿四大营骑之一,隶属威武大将军李元修麾下,但实际上却只听从清平郡主的调遣。将在外,军令因情势而变,君命有所不受。是否肯出兵助景城,只在郡主的一念之间,一言之中。不过,她不一定愿意趟景城这淌浑水,卷入这场危险的博戏中。”
青阳望着年华,紧紧追问:“你准备去何处?”
年华只好回答,“我……”外面传来脚步声,年华再次苦涩一笑,“穗城的使者来了,还是先听郡主是什么答复吧。”
两名使者来到议事厅,见过青阳、年华,摘下风帽,却是两名英姿飒爽的女将。
年华问道:“本将的请求,清平郡主是否同意?”
两名女将面面相觑,一人垂首回答:“回年主将,郡主的回答是一个字。”
年华心中一沉,难道是“否”?果然,还是不行。她不怪宁无双,换做是她,也不会因为一个年轻后辈提出的冒险计策,而拿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多年的部将们的生命来冒险。更何况,宁无双的使命是镇守边境,并不是守景城。
“本将明白了。两位一路辛苦,请先下去休息吧。”年华喃喃道,失望之色全写在脸上。
两名使者见状,不禁笑了,垂首道,“郡主的答复是‘可’。”
年华一怔,有些不敢相信,穗城朱雀骑人数不下十万,宁无双的这个‘可’字,将彻底逆改紫塞上的局势,“郡主真的同意助景城?”
使者道:“是。郡主说了,年主将是她的朋友,朋友有困难,怎可不相助?”
年华想起在玉京郡主府与宁无双不打不相交的情形,心中不禁一暖。
言谈毕,送走使者,一直没有做声的青阳再一次追问年华,仍旧是那一句:“你准备去何处?”
年华沉默半晌,抬头迎视青阳,“我领白虎、骑,逆丹水而上,去越国攻邺城。”
青阳虽然早已隐约猜到,但真正听年华说出来,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从椅子上站起来:“你、你疯了?就算你能闯过天狼骑的围杀,抵达越国边境,只凭七八万白虎、骑,怎么能打到邺城去?!这简直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
年华望着青阳,目光清明而坚定,绝无一丝疯狂之色,但说出的话却与此战无关:“师兄,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下棋的情形吗?”
青阳一怔,缓缓坐下,回忆起了往事。年华从小棋艺就臭,青阳却总爱拉她下棋,他不像宁湛,会让着她,或是故意输给她,更何况两人还赌了将门的体力活。每次总是年华铩羽,苦着脸包揽了将门的所有重活、累活,青阳则落了个花底喝茶,树下偷眠的清闲惬意。久而久之,年华不干了,每次棋局一入困局,青阳眼看就要赢了时,她就伸手一抹棋盘,要么和局,要么重来。
年华道:“紫塞上的这盘棋,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死局,继续再僵持下去,除了弃城,别无贰法。一旦弃城,再想收回,难于登天。死局的唯一破法,就是‘乱’。打乱这盘棋,打乱轩辕楚、崔天允的优势,乱中和局,或是重来。”
青阳知道年华不是玩笑,也没有疯魔,叹了一口气,“可这毕竟不是下棋,不是游戏,你有几成把握攻入邺城?”
年华道:“把握为零。冬不宜战,邺城又是被重重拱卫的王都,不到八万白虎、骑怎么能攻得破?”
青阳又一下子站了起来,指着年华道:“既然知道攻不破邺城,那你为什么还去?!”
年华道:“我的目的本来就不是邺城,只是逼轩辕楚撤兵回越国,使越国、禁灵的攻城之盟破裂。我只是想乱了这盘死棋。”
青阳沉默不语。
年华笑了笑,起身向外走去,“事情就这么定了。”
年华走出议事厅时,青阳突然道:“如果非得这么做,那为兄去越国,你留在景城。”
八万人深入越境,此行必定凶多吉少,年华刚侥幸从灵羽营中脱身,青阳不想让她再去冒险。因为,没有人可以一直幸运下去。
年华没有回头,“不,我去。一入越境,生死难卜,于大局,你是主将,我是辅将,你不能去冒险;于私情,我这一生,只有你这么一个兄长,我不想……”
青阳打断年华:“这一次,为兄不会让你去冒险。按战场规矩,谁能夺帅,谁带兵出征。”
年华回头:“如何夺帅?沙场比武?”
青阳望着年华,“不,你我何必动真阵仗?像从前一样,比下棋吧,谁赢了,谁去。”
年华一怔,想了想,道:“好,傍晚后,你我就比棋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