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战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沙场战鼓再度响起,秦军和五国盟军已然对阵。
今日函谷关一片晴朗,阳光照着两边排列整齐的军队,也映照出那几十万冰冷铠甲和刀枪上的锋锐光芒。
这一战五国均有出兵,但仍是三晋军队占了大头,按照嬴驷一直以来的计划,这场硬仗秦军必须针对三晋军队全部拿下,因此在三次击鼓终于停下之后,秦军率先向五国盟军发出了攻击。
魏黠第三次临城观战,确实第一次这样紧张。嬴驷正在场中和督军一起指挥作战,距离有些远,她看不清嬴驷此时的神情,只知道几十万大军混乱厮杀,说不定哪一刻就决出了胜负——她第一次对胜败产生这样强烈的执念。
嬴华见魏黠紧张得恨不能跳下城楼去嬴驷身边,便想要上前劝说,然而此时有人前来禀告,说是国婿高昌求见。
高昌风尘仆仆而来,踏上城楼时见到嬴华和魏黠已经顾不得礼数,道:“战况如何?”
嬴华引高昌过去观战,道:“五国兵力胜于我们,但眼下还没有分出高下。”
“太子平怎么说?”魏黠问道。
高昌面露难色道:“秦、燕之交全赖此战,秦胜,燕军撤退,不与他国会盟,秦败,五国继续攻秦。”
“欺人太甚。”嬴华恨得痛捶城垛道,“你来函谷关,是司马错那里支持不住了?”
“义渠虽然从后方进攻,司马错将军此时仍和一战。但毕竟后方力量不足,不能支持太久。相国手中有咸阳禁军的虎符,算是保护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只要函谷关的战事不结,咸阳之困依旧不在定数中。”高昌道。
高昌愁绪深沉的眉眼让魏黠捕捉到在他言辞之外的讯息,她明显感觉到这从燕军大营赶回的男子身上还有未曾和盘托出的言语,但想来是顾念嬴华在场,所以才没有明说。
此时号角声起,正是秦军要向五国发动更猛烈攻击的讯息。城楼上的三人立即被吸引了视线,只见浩浩荡荡的秦军在指挥下一齐冲向了五国盟军所在,气势如虹。
“后面就是五国大营,这是什么路数?”嬴华立即传来函谷关守军,道,“立刻派人跟进我军,有任何情况马上通报。告诉守门的侍卫,不得军令,任何人不得私开城门。”
吩咐之后,嬴华立即下了城楼,和其余守将进行会晤。
此时只剩下魏黠和高昌二人。见高昌迟迟没有离去,魏黠便知他有话要和自己说,遂问道:“国婿有话请讲。”
高昌考虑之后才神情忧忡道:“我以燕国国玺和以自身为质作为请燕军撤退的条件,太子平不受,说人质需当另选,但燕国不用人质秦。”
互换人质是如今默许的另一种结盟形式,燕国这样的要求就是要秦国单方面交出人质作为秦、燕盟好的标志,这无疑是对秦国的鄙夷和侮辱。
魏黠想起方才嬴华的那句欺人太甚,用来形容燕国确实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太子平的意思,是要在公子荡和公子稷中择一而质。”高昌道。
公子荡和公子稷还都是几岁的孩子,又都受嬴驷看中,燕太子平此举就是要为难嬴驷,看一看秦国欲和燕国结盟的诚意。
见魏黠久未言语,高昌又道:“事急从权,草民……替秦国答应了。”
“你!”魏黠正要怒斥高昌,转念又想到今日秦军反常的进攻策略,问道,“你已经见过大王了?”
“书信已至,还未见面。”
“大王什么都知道了?”
“都知道了。”
魏黠望着秦军齐齐进发的发现,万里晴空之下,她竟不由觉得一丝寒意蹿上心头,任凭日光明媚,她看那垂在天际的薄云竟像是发黑了。
秦军全力扑杀五国盟军,三晋军队奋力反抗,无奈燕军不动,楚军观望,致使盟军节节败退,最后死伤惨重。
魏黠一直都在城楼上等待战事的结果,高昌则静默站在她身后。二人极目之处,那一片灿烂阳光甚是夺目,如是祥瑞预兆。
关外的尸体还未清理,盟军大营外的厮杀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秦军奋勇向前的气势可谓高昂,不论盟军如何抵挡,他们都没有半刻停留。喊杀声混杂着兵戈撞击的声音,铺就了一条以生命和鲜血组成的战争之路。
盟军中反抗最为激烈的就是三晋将士,燕、楚大军的态度却十分消极。燕军在听说秦军杀到大营外时,已经有部分军队撤离,而楚军闻风,也只留下小部分兵力留作断后,主力部队趁着秦军还未杀来时,已经安排撤退事宜。
一旦失去燕、楚支援,三晋军队更加难以抵抗秦军大肆的剿杀,那汹涌而来的秦国士兵犹如从地狱蜂拥而至的修罗,为了维护母国而忘我地进行拼杀搏斗。
微风吹动着天际的薄云,那飘浮的云朵有了些微移动的迹象。魏黠望着缓慢飘移的云,道:“起风了。”
她和高昌都在等待,等待秦军的归来,等待这场战事的结束,等待战后秦国履行对燕国的承诺,等待嬴驷究竟要送出哪一个质子前往燕国。
高昌看着魏黠长久未动的身影,逆光下的阴影显得格外浓重,他深知自己出于无奈的行为将会给秦国后宫带来一次巨大的变化,甚至可能影响到秦国的将来。然而事出紧急,他顾不得那么多,离开咸阳时,张仪曾同他说过,无论如何都要设法解除五国之围,哪怕付出的代价再大,保住了秦国,才可能在日后把现在失去讨回来。
函谷关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好的天气,很多人都私下里认定这是对战事的吉兆。尽管在没有定论之前,他们的内心一样忐忑,可守在关中的他们只有以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继续耐心地等待,总比没有止境的焦急来得好些。
阳光下的尸体依旧没有任何生机,所有在关内等候的人都对未知的结果抱着侥幸和期望,漫长的等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城楼上的身影也一直都没有动作,仿佛他们已经生了根,不会再动了。
直到远处突然出现一道身影,快速向紧闭的城门靠近,这样的死寂才被打破,所有能第一时间看见他的人都忍不住翘首,包括城楼上的魏黠和高昌。
满身尘土还沾着血污的斥候奋力跑回了函谷关,一路大喊着:“我军大胜!”
由远及近的声音越来越真实,从死尸遍布的战场上穿越而来,切实地传达了这样的喜讯。
整个函谷关为之兴奋,情绪比上一次战胜五国盟军还要高涨。嬴华拉着第一个赶回关内的斥候再三问道:“真的胜了?”
“禀将军,真的胜了!燕军和楚军仓皇撤退,三晋军队所剩无几,都已被我军擒获。”
就在此时,第二个赶回来的斥候也传达了同样的喜讯。这一次,守关的将士彻底振奋了,函谷关中的气氛也随之沸腾起来。
嬴华跑上城楼道:“我们胜了!”
比起城楼下的热烈,魏黠和高昌对这一场胜利就显得淡漠很多。听闻秦军大胜,高昌终于拾起笑容,快步到嬴华身边道:“我军大胜是喜事,准备开门迎接将士们凯旋吧。”
高昌本要带嬴华下城楼,但嬴华发现这样的喜讯都没能让魏黠解颐,她奇怪道:“魏夫人怎么了?”
喜讯当前,高昌不想搅了嬴华的心情,便拉着她走下城楼,耐心道:“担心得太久了,一时之间需要缓一缓。让魏夫人一个人待一会儿,等等大王他们回来了,她自然会下来的。”
嬴华仍是心有顾虑道:“你们在上面说了什么么?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有什么事能瞒着公主?我军又破五国之盟,这么大的喜事,公主还不快去准备,难道要大王亲自推城门回来?”
被高昌一提醒,嬴华以为极是,便暂且放下心里的顾虑去准备迎接嬴驷的事宜。
城楼之上,风动更甚,魏黠看着明显在飘动的浮云,心情反而沉重起来。稍后视线里出现了回归的秦军影子,浩浩荡荡地向着函谷关靠近。
队伍前头那匹黑色的骏马上正是嬴驷,原本佩在腰间的宝剑此时依旧握在手中,剑身上的血缓慢地滴着。他的脸上,战甲上,甚至是奔雷的身上,到处都是搏杀之后留下的血污,那一双眼睛坚毅稳重,冷峻如万年冰川,却在望见城楼上那道身影时露出柔光。
魏黠即刻跑下城楼,此时城门已经大开。她站在函谷关经历风吹日晒的沧桑城楼下,等待着浴血而归的嬴驷。然而内心不由蔓延开的急切和焦虑让她放弃了被动地等候,众目睽睽之下,她冲出函谷关,冲入此时依旧明媚的阳光里,奔向那正在归途中的征人。
嬴驷驾着奔雷疾奔而去,战马嘶鸣,唤起的不再是冷酷的征战和杀伐,马蹄踏过累累白骨,奔向的却是内心最温柔的守护。他向魏黠伸出手,在抓住她的瞬间用力将她拉上马,如同过去在秦宫马场上的情景,他们一起骑着奔雷,而他将心爱之人拥在怀里。
“让夫人久等了。”嬴驷在魏黠耳边说道,继而调转马头,向身后的秦军部队举起手中的秦剑。
震耳欲聋的呼喊立刻回荡在广阔的战场上空,这是每一个秦军将士内心都无比坚定的信念,也是秦军能够迎来一次又一次胜利的原因——秦国万年。
那自信且充满力量的喊声在魏黠耳畔回荡,眼前这些哪怕从生死边缘走过一遭再回来的士兵们依旧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她庆幸自己遇见了嬴驷,成为了秦国的一员,能够亲眼目睹这群英雄的模样。然而一旦想起高昌和燕国达成的约定,她的内心又难以平静,不由抓住了嬴驷护在她身侧的手臂。
感觉到魏黠的异样,嬴驷低头问道:“怎么了?”
魏黠摇头道:“我军大胜,高兴得不知所措了。”
嬴驷冲她温柔一笑,道:“这一仗还没打完。”
沙场战鼓再度响起,秦军和五国盟军已然对阵。
今日函谷关一片晴朗,阳光照着两边排列整齐的军队,也映照出那几十万冰冷铠甲和刀枪上的锋锐光芒。
这一战五国均有出兵,但仍是三晋军队占了大头,按照嬴驷一直以来的计划,这场硬仗秦军必须针对三晋军队全部拿下,因此在三次击鼓终于停下之后,秦军率先向五国盟军发出了攻击。
魏黠第三次临城观战,确实第一次这样紧张。嬴驷正在场中和督军一起指挥作战,距离有些远,她看不清嬴驷此时的神情,只知道几十万大军混乱厮杀,说不定哪一刻就决出了胜负——她第一次对胜败产生这样强烈的执念。
嬴华见魏黠紧张得恨不能跳下城楼去嬴驷身边,便想要上前劝说,然而此时有人前来禀告,说是国婿高昌求见。
高昌风尘仆仆而来,踏上城楼时见到嬴华和魏黠已经顾不得礼数,道:“战况如何?”
嬴华引高昌过去观战,道:“五国兵力胜于我们,但眼下还没有分出高下。”
“太子平怎么说?”魏黠问道。
高昌面露难色道:“秦、燕之交全赖此战,秦胜,燕军撤退,不与他国会盟,秦败,五国继续攻秦。”
“欺人太甚。”嬴华恨得痛捶城垛道,“你来函谷关,是司马错那里支持不住了?”
“义渠虽然从后方进攻,司马错将军此时仍和一战。但毕竟后方力量不足,不能支持太久。相国手中有咸阳禁军的虎符,算是保护咸阳的最后一道屏障。但只要函谷关的战事不结,咸阳之困依旧不在定数中。”高昌道。
高昌愁绪深沉的眉眼让魏黠捕捉到在他言辞之外的讯息,她明显感觉到这从燕军大营赶回的男子身上还有未曾和盘托出的言语,但想来是顾念嬴华在场,所以才没有明说。
此时号角声起,正是秦军要向五国发动更猛烈攻击的讯息。城楼上的三人立即被吸引了视线,只见浩浩荡荡的秦军在指挥下一齐冲向了五国盟军所在,气势如虹。
“后面就是五国大营,这是什么路数?”嬴华立即传来函谷关守军,道,“立刻派人跟进我军,有任何情况马上通报。告诉守门的侍卫,不得军令,任何人不得私开城门。”
吩咐之后,嬴华立即下了城楼,和其余守将进行会晤。
此时只剩下魏黠和高昌二人。见高昌迟迟没有离去,魏黠便知他有话要和自己说,遂问道:“国婿有话请讲。”
高昌考虑之后才神情忧忡道:“我以燕国国玺和以自身为质作为请燕军撤退的条件,太子平不受,说人质需当另选,但燕国不用人质秦。”
互换人质是如今默许的另一种结盟形式,燕国这样的要求就是要秦国单方面交出人质作为秦、燕盟好的标志,这无疑是对秦国的鄙夷和侮辱。
魏黠想起方才嬴华的那句欺人太甚,用来形容燕国确实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太子平的意思,是要在公子荡和公子稷中择一而质。”高昌道。
公子荡和公子稷还都是几岁的孩子,又都受嬴驷看中,燕太子平此举就是要为难嬴驷,看一看秦国欲和燕国结盟的诚意。
见魏黠久未言语,高昌又道:“事急从权,草民……替秦国答应了。”
“你!”魏黠正要怒斥高昌,转念又想到今日秦军反常的进攻策略,问道,“你已经见过大王了?”
“书信已至,还未见面。”
“大王什么都知道了?”
“都知道了。”
魏黠望着秦军齐齐进发的发现,万里晴空之下,她竟不由觉得一丝寒意蹿上心头,任凭日光明媚,她看那垂在天际的薄云竟像是发黑了。
秦军全力扑杀五国盟军,三晋军队奋力反抗,无奈燕军不动,楚军观望,致使盟军节节败退,最后死伤惨重。
魏黠一直都在城楼上等待战事的结果,高昌则静默站在她身后。二人极目之处,那一片灿烂阳光甚是夺目,如是祥瑞预兆。
关外的尸体还未清理,盟军大营外的厮杀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秦军奋勇向前的气势可谓高昂,不论盟军如何抵挡,他们都没有半刻停留。喊杀声混杂着兵戈撞击的声音,铺就了一条以生命和鲜血组成的战争之路。
盟军中反抗最为激烈的就是三晋将士,燕、楚大军的态度却十分消极。燕军在听说秦军杀到大营外时,已经有部分军队撤离,而楚军闻风,也只留下小部分兵力留作断后,主力部队趁着秦军还未杀来时,已经安排撤退事宜。
一旦失去燕、楚支援,三晋军队更加难以抵抗秦军大肆的剿杀,那汹涌而来的秦国士兵犹如从地狱蜂拥而至的修罗,为了维护母国而忘我地进行拼杀搏斗。
微风吹动着天际的薄云,那飘浮的云朵有了些微移动的迹象。魏黠望着缓慢飘移的云,道:“起风了。”
她和高昌都在等待,等待秦军的归来,等待这场战事的结束,等待战后秦国履行对燕国的承诺,等待嬴驷究竟要送出哪一个质子前往燕国。
高昌看着魏黠长久未动的身影,逆光下的阴影显得格外浓重,他深知自己出于无奈的行为将会给秦国后宫带来一次巨大的变化,甚至可能影响到秦国的将来。然而事出紧急,他顾不得那么多,离开咸阳时,张仪曾同他说过,无论如何都要设法解除五国之围,哪怕付出的代价再大,保住了秦国,才可能在日后把现在失去讨回来。
函谷关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好的天气,很多人都私下里认定这是对战事的吉兆。尽管在没有定论之前,他们的内心一样忐忑,可守在关中的他们只有以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继续耐心地等待,总比没有止境的焦急来得好些。
阳光下的尸体依旧没有任何生机,所有在关内等候的人都对未知的结果抱着侥幸和期望,漫长的等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城楼上的身影也一直都没有动作,仿佛他们已经生了根,不会再动了。
直到远处突然出现一道身影,快速向紧闭的城门靠近,这样的死寂才被打破,所有能第一时间看见他的人都忍不住翘首,包括城楼上的魏黠和高昌。
满身尘土还沾着血污的斥候奋力跑回了函谷关,一路大喊着:“我军大胜!”
由远及近的声音越来越真实,从死尸遍布的战场上穿越而来,切实地传达了这样的喜讯。
整个函谷关为之兴奋,情绪比上一次战胜五国盟军还要高涨。嬴华拉着第一个赶回关内的斥候再三问道:“真的胜了?”
“禀将军,真的胜了!燕军和楚军仓皇撤退,三晋军队所剩无几,都已被我军擒获。”
就在此时,第二个赶回来的斥候也传达了同样的喜讯。这一次,守关的将士彻底振奋了,函谷关中的气氛也随之沸腾起来。
嬴华跑上城楼道:“我们胜了!”
比起城楼下的热烈,魏黠和高昌对这一场胜利就显得淡漠很多。听闻秦军大胜,高昌终于拾起笑容,快步到嬴华身边道:“我军大胜是喜事,准备开门迎接将士们凯旋吧。”
高昌本要带嬴华下城楼,但嬴华发现这样的喜讯都没能让魏黠解颐,她奇怪道:“魏夫人怎么了?”
喜讯当前,高昌不想搅了嬴华的心情,便拉着她走下城楼,耐心道:“担心得太久了,一时之间需要缓一缓。让魏夫人一个人待一会儿,等等大王他们回来了,她自然会下来的。”
嬴华仍是心有顾虑道:“你们在上面说了什么么?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有什么事能瞒着公主?我军又破五国之盟,这么大的喜事,公主还不快去准备,难道要大王亲自推城门回来?”
被高昌一提醒,嬴华以为极是,便暂且放下心里的顾虑去准备迎接嬴驷的事宜。
城楼之上,风动更甚,魏黠看着明显在飘动的浮云,心情反而沉重起来。稍后视线里出现了回归的秦军影子,浩浩荡荡地向着函谷关靠近。
队伍前头那匹黑色的骏马上正是嬴驷,原本佩在腰间的宝剑此时依旧握在手中,剑身上的血缓慢地滴着。他的脸上,战甲上,甚至是奔雷的身上,到处都是搏杀之后留下的血污,那一双眼睛坚毅稳重,冷峻如万年冰川,却在望见城楼上那道身影时露出柔光。
魏黠即刻跑下城楼,此时城门已经大开。她站在函谷关经历风吹日晒的沧桑城楼下,等待着浴血而归的嬴驷。然而内心不由蔓延开的急切和焦虑让她放弃了被动地等候,众目睽睽之下,她冲出函谷关,冲入此时依旧明媚的阳光里,奔向那正在归途中的征人。
嬴驷驾着奔雷疾奔而去,战马嘶鸣,唤起的不再是冷酷的征战和杀伐,马蹄踏过累累白骨,奔向的却是内心最温柔的守护。他向魏黠伸出手,在抓住她的瞬间用力将她拉上马,如同过去在秦宫马场上的情景,他们一起骑着奔雷,而他将心爱之人拥在怀里。
“让夫人久等了。”嬴驷在魏黠耳边说道,继而调转马头,向身后的秦军部队举起手中的秦剑。
震耳欲聋的呼喊立刻回荡在广阔的战场上空,这是每一个秦军将士内心都无比坚定的信念,也是秦军能够迎来一次又一次胜利的原因——秦国万年。
那自信且充满力量的喊声在魏黠耳畔回荡,眼前这些哪怕从生死边缘走过一遭再回来的士兵们依旧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她庆幸自己遇见了嬴驷,成为了秦国的一员,能够亲眼目睹这群英雄的模样。然而一旦想起高昌和燕国达成的约定,她的内心又难以平静,不由抓住了嬴驷护在她身侧的手臂。
感觉到魏黠的异样,嬴驷低头问道:“怎么了?”
魏黠摇头道:“我军大胜,高兴得不知所措了。”
嬴驷冲她温柔一笑,道:“这一仗还没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