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你来我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为防盗章 李丞相, 姓李,名福遇, 字成三,是已经致仕的萧老丞相的女婿。名儿起得好,一生福气, 从头走运到尾。出生时,生父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要将他扔了。好巧不巧,遇到了养父李六。
生养是个运气活儿,一不小心,一尸两命, 一不小心, 生了夭折。李六家贫, 连丧两子。扛着锄头, 路过何家大门, 见生下儿子居然要扔, 不由感慨了一句:“有个儿子便是福气了, 扔了作甚?”
一句话将何老员外逗乐了:“你说是福气, 你养?!”
李六一想, 自己如今一个儿子也没有,养就养, 不过煮饭时多加一瓢水,大家吃稀点儿,就有他一口饭了, 权当行善积德。何老员外要升官发财,他一个泥腿子,咋个做官?发的什么财?没什好忌讳的。也许养了这个孩子,以后就能生出自己的孩子来了呢?生养不了,还有这拣来的养子。
一念之间,李丞相就这么被养活了。天生会念书,在私塾窗下听几句,比别人家那交了束脩在屋里听讲的,学得都好。
李六自打捡了这便宜孩子,老婆又生了一个亲儿子,这回养住了。夫妇二人便觉得这养子真是福星,见他一道放牛,一道偷听。心道,若能识得几个字,日后当个账房,也比土里刨食能多趁几个钱不是?
也没钱置办文房四宝、束脩衣衫、书籍文章。东拼西凑,宰了只鸡,央了私塾先生,也不求入门听讲,只要别赶他走就行。
先生见孩子长得眉清目秀,便先欢喜,一问,大为惊讶——偷听两句,便学得这样好。既怜这李六夫妇心善,又有些“奇货可居”的味道,也不收束脩,许他来听课,反将自己不用的纸笔送给他。
李六本是要养子做个账房,过得比现在好些就行。不料养子读书有天份,十几岁中了秀才,继而是举人,也是目瞪口呆的。私塾先生身份大涨,乐得合不拢口。
何家坐不住了。举人便可授官了!二十上下的举人,再进一步做进士,也很年轻。做了进士,便是读书人里的尖子,前途无量。又想要回来。
这回李福遇的福运依旧在,遇到了个通情达理的父母官,大笔一挥,将他判给了养父母。入京赶考,中了进士,巧了家贫未婚,被当时的萧丞相看中,招做了女婿。
李丞相的运气,一直好到了子侄辈,亲生儿子,读书进学自不必说。养父李六,亲生养活的,一共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统共给他们生了六个孙子、六个孙女儿。
李六朴实,打小念叨子孙,力图将儿孙养成一副老实脾性。
李丞相六个侄子里,五个是普普通通的老实人,另一个脑子够使,偏偏不会科考——胜在听话、办事牢靠。李六血脉里,所有的鬼主意,都在他身上了。
李丞相便将这个行四的侄子李巽,先补个荫官,带在身边学些本事,再给他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插。不经科考,出身不够显贵,高贵无望,但是历练一下,补个丰厚的实职,还是可以办到的。
有些个家事,也交给他去办。
今番派来的,就是李巽。
——————————————————————————————
李巽秉承祖父教诲,十分惜福,凡有交代的事情,无不尽力办好。又没有衙内的架子,做事很是认真。
回到家乡,先回将李家祖屋打扫了住下——就在城内,李丞相后来置办的清净宅子,在进士街上。尔后投帖,携李丞相书信拜会了知府。当夜,府衙的小门悄悄打开,几个衙役直扑郎中家,连药箱带脉方都查抄了回来。
连夜审完郎中,扣着脉方,趁黑又摸上了几家门。
次日一早,城里最大的新闻便出现了——何家仆人首告何氏兄弟。
这一回,不用等程犀或是道一来告诉,程素素便早早得了消息。程家邻居姓李,李娘子与赵氏平素处得好。何家来堵门儿,她没胆子帮忙,何家出事儿了,倒是同仇敌忾,乐得给赵氏报个好信儿。
程素素慢悠悠描着样子,听她对赵氏道:“看热闹的,呼啦啦把半条街都填满了。我就说哩,何老员外早病重了,哪还能说什么话?他家,家风就不好!还是你家程道士说得对,老天给的福气,他自个儿往外推,天都看不下去了!”
描完一半,笔秃了,程素素换了只笔,继续听李娘子说:“这事儿交给知府去审了,青天大老爷,必会秉公的。哎,听说,这李小郎君来,还奉了李相公的令,要去五行观参礼哩。”
程素素手上一顿,不由哀叹:又画花了。
扯了张纸,继续描。
那头赵氏坐不住了:“这?”
“好事儿。”
“我知道好事儿,可我家那个万事不管。道一又年轻,京里来人,这……”
李娘子又安慰赵氏一阵儿:“都是年轻人,反而好说话不是?”临走前却问赵氏:“你家那铺子,还租给卖绒线的王二不?”
赵氏道:“那铺子,过两日我去交割,素素也大了,得学着点儿理家打算盘的了。”
李娘子偷眼将程素素一看,点头道:“是是,是该学着些了。我再去打听,有什么事儿,回来告诉你。你有什么消息,也给我讲讲?”
赵氏胡乱点头:“好。”
“放心,是好事儿,走了啊。”
赵氏命多福去门上,唤个人去五行观瞧瞧,有事便来回禀。程素素暗道:这有什么?必是好事。李丞相这是要与何家算总账了,否则生父死了,亲生的儿子一个没派过来,派了养父家的侄子?
何老大弟兄几个,不判个忤逆不孝,足以夺去一切好处才怪。做丞相的人,不出手则己,一出手雷霆万钧。去五行观,大约是给知府施加,也是对“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说法的赞同了。
李丞相几十年的一口恶气,今天得出来。
——————————————————————————————
程素素猜得对极了,此时,骑在马上,晃悠悠往五行观里赶里的李巽,正回忆伯父的交待。
彼时李丞相表情十分平静,将书信与他看,吩咐了他三件事:“若何氏果有悔意,一切如照;否则,便了却这段孽缘,不妨用力些。你再去五行观,施五百两银子,与他修观,那里还有座城隍庙,也去参礼,看神像有没有损毁,要重施油彩。这程道士,听说是紫阳真人的弟子,你也去见上一见,看看他家都有什么人,品性如何,主持五行观是否得力。”
第一件,李巽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口供、证据皆在,待判下,却需要时日。正巧,祖父李六听说他要回家,也吩咐了三件事:“去五行观那里,参个礼,给城隍公磕响头。咱家老祖坟也修一修,不要漏了雨水。要是办事时日久,遇上端午,多烧些纸钱。”
本地信道的多,两件并一件办,然后修坟,等知府判个结果。再赶上端午,看个龙舟,齐活回家。
李巽打得好盘算!
一路到了五行观,道一亲自来迎——程玄不是干迎来送往的料。李巽有智谋的人,见到道一,背上冷汗都出来了。道一脸的冷相,神似李丞相,将李巽一肚子的机灵,全冷在了胃里,再也抖不出来。
李巽平生最敬畏者,伯父而已。
老老实实参礼,奉上银子,去城隍庙里磕头。再紧张地问道一:“不知能否得见尊师?”
道一认真地道:“请稍坐。”
转身去请程玄。
李巽举袖擦汗,喃喃地道:“别再来个冷脸儿,我可受不了!”
多喜已经傻了,卢氏刚才一直在哭,现在正抽噎着凑上前。最可疑的是王妈妈,扑到赵氏身边,往地上一坐,拍着腿就要开始哭……
程素素只能大喝一声:“都TM给我闭嘴!”
王妈妈嘴巴张得大大的,也不敢说话了。程素素放下心来,她家不穷,可也不是深宅大院,从赵氏这里到前面的待客的正厅,隔得并不太远。一齐叫起来,不但客厅能听到,怕院墙外面也能听到了。
程素素对程珪道:“二哥,你先回前面说……就说……嗯,丞相不是要回来的么?到时候,两家凑齐了才好说话。哎呀,要怎么说得好听些,你去编!你会编吧?”
程珪道:“阿娘不是点头了?”如果不以程犀和道一作参考标准的话,程珪其实挺不错的。至少在看到妹妹这么抽风之后,没有一巴掌糊过去让她冷静,反而认真思考了一下程素素的话,飞快地进入了讨论的状态。
“还没见到大哥呢,大哥还没放话呢,这不是又出变故了吗?”赵氏一下子翻倒了,谁知道是有什么原因?万一是不适合结亲的原因呢?程犀的婚事,没有见到程犀的面,听他亲口说答应,程素素便觉得擅自答应了,十分不妥。纵然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还是想让程犀自己作个决定。李家来的人传的话,她也不敢马上相信。
程珪一想,也对,道:“行,我得赶紧去前面回话。后面的事儿……”他也不放心,这一屋子的乱七八糟。
程素素拍胸脯保证:“交给我!唔,记得留饭。这就叫厨下准备!”
程珪道:“阿娘?”
继续拍胸脯:“交给我。”
不交给她,也是不行的,前面还有李巽要招待。道一什么都好,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入程家户籍,两家的事情,就不太好代言。还是得程珪顶上去。临行前,他又添了一句:“三郎放学回来,你给拦……算了,还是我想办法叫他别添乱。”
兄妹俩愉快地分派完了任务,程珪匆匆往前面去。程素素眼风将室内一扫:“多喜,你帮王妈妈把阿娘扶上床去。三娘,去请个郎中来,悄悄的。旁的什么都不要说。小青姐,去厨下,告诉他们,要待客了,原先怎么着,现在还怎么着。就说因有贵客,阿娘这里多喜、多福两个另有得忙,所以差了你去。”
慌乱的时候有个人站出来指挥,且看起来还有条理,场面便会稳定下来。
跑腿的出去的,程素素踱到床面,再让多喜去打热水,让多福去门口守着。王妈妈心中惴惴,上前掐着赵氏的人中,这办法虽土,倒也见效了。赵氏鼻下带着一道指甲印儿,醒了。
————————————————————————————————
赵氏幽幽地睁开眼,迷惘地看着熟悉的帐顶,稍稍转转脖子,看到了熟悉的人影,顿时委屈地唤了一声:“王妈妈……”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王妈妈拼命给她使眼色,赵氏顺着看过去,只见程素素眼观鼻,鼻观心,端端正正坐在床尾。赵氏心头顿时一颤。
程素素头也不抬地说:“你们俩,慢慢想,当我不在这里,想好了就说。大哥和丞相可是快到了。早点说出来,大家早点有个对策。说得晚了,耽误正事儿就不好了。”
她知道赵氏,做个主母还是合格的,分得清轻重急缓。这个时候装可爱,扮天真,只会让她对自己保密。不如表现得可靠一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她受够了天天听别人转述!
赵氏沉默了好一阵儿,将头转向王妈妈:“素素一天比一天大了,都知道问这些个了,更不要说大郎。我真怕他们知道了……”
王妈妈安慰道:“又不是大娘子做出了错事,何必担心?再说了,这世间,哪有嫌弃亲娘的?大郎这回中了进士,回到京里,大娘子才叫扬眉吐气!”
赵氏哽咽着道:“当年,叫人发遣了出来……”
王妈妈气愤地道:“明明是齐王殿下迷上了小妖……那个人,妻也不娶了,侧室也发遣回家了,闹得沸反盈天!怎么能怪了大娘子?”
她们俩真个“当我不存在”了?程素素嘴角一抽一抽的,依旧坐得很端正。她有一种直觉,这一天,以前许多疑问都能得到解答。
赵氏与王妈妈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详细。程素素理解起来,毫无歧义。那个“宫里造的”镯子、从出生就没见过的外公外婆家,等等等等,都有了答案。
两行清泪从颊上滑落,赵氏闭上了眼睛,当年,她曾是皇弟齐王有名有份带诰命的侧室。王妃难产而死,也不曾有过妄想,只等新妃进门,依旧侍奉便是。岂料齐王相中了府内侍婢,不特将已有定论的新妃给拒了,更将她们一干人等赐金还家。
于今,已近二十载,回想起来,还是噩梦一般的经历。到现在,她也弄不明白,当初到底是怎么了,才会被打发出来。如弃弊履。
赵氏将前尘旧事瞒得死紧,休说道一、程犀等小一辈不知,就是程玄,他也是不知道的。程玄的师父,那位紫阳真人,也只知道赵氏的父亲赵永年,是个举人而已。
紫阳真人,也是一个实在人,养徒弟也养得尽心,对程玄尤其上心。养到徒弟长大了,大徒弟广阳子、二徒弟丹虚子无心成家,那就认真修道。到了小徒弟,紫阳真人以为,他还是娶个媳妇儿来照顾他比较好。
既要娶妻,紫阳真人便不舍得他随便娶个村姑,必要他娶个书香人家的姑娘,觉得这样才配。然而,一个道士,谁个读书人家肯把姑娘嫁他?长得再好,姑娘再喜欢,姑娘的爹娘,也不会喜欢一个不读书进学的人。
巧了遇到赵永年女儿被王府赐金还家,皇家也知道这事儿办得不太厚道,赏赐颇丰。赵永年是个实诚人,旁人家姑娘赐金还家,有出家的,有一直养在家里不嫁的。唯独他,听到说许自家发嫁,想了一想,真个将女儿嫁了。
赵永年是京城人士,女儿出了这样的变故,正巧谋了个外任的官儿。道上遇到了紫阳真人师徒,彼时赵永年一个举人,女儿嫁妆又丰厚,无论如何也不会嫁个道士的。然而女儿的经历却又不大好明说,紫阳真人也小有名气了,就便宜了程玄。
此为防盗章 李丞相, 姓李,名福遇, 字成三,是已经致仕的萧老丞相的女婿。名儿起得好,一生福气, 从头走运到尾。出生时,生父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要将他扔了。好巧不巧,遇到了养父李六。
生养是个运气活儿,一不小心,一尸两命, 一不小心, 生了夭折。李六家贫, 连丧两子。扛着锄头, 路过何家大门, 见生下儿子居然要扔, 不由感慨了一句:“有个儿子便是福气了, 扔了作甚?”
一句话将何老员外逗乐了:“你说是福气, 你养?!”
李六一想, 自己如今一个儿子也没有,养就养, 不过煮饭时多加一瓢水,大家吃稀点儿,就有他一口饭了, 权当行善积德。何老员外要升官发财,他一个泥腿子,咋个做官?发的什么财?没什好忌讳的。也许养了这个孩子,以后就能生出自己的孩子来了呢?生养不了,还有这拣来的养子。
一念之间,李丞相就这么被养活了。天生会念书,在私塾窗下听几句,比别人家那交了束脩在屋里听讲的,学得都好。
李六自打捡了这便宜孩子,老婆又生了一个亲儿子,这回养住了。夫妇二人便觉得这养子真是福星,见他一道放牛,一道偷听。心道,若能识得几个字,日后当个账房,也比土里刨食能多趁几个钱不是?
也没钱置办文房四宝、束脩衣衫、书籍文章。东拼西凑,宰了只鸡,央了私塾先生,也不求入门听讲,只要别赶他走就行。
先生见孩子长得眉清目秀,便先欢喜,一问,大为惊讶——偷听两句,便学得这样好。既怜这李六夫妇心善,又有些“奇货可居”的味道,也不收束脩,许他来听课,反将自己不用的纸笔送给他。
李六本是要养子做个账房,过得比现在好些就行。不料养子读书有天份,十几岁中了秀才,继而是举人,也是目瞪口呆的。私塾先生身份大涨,乐得合不拢口。
何家坐不住了。举人便可授官了!二十上下的举人,再进一步做进士,也很年轻。做了进士,便是读书人里的尖子,前途无量。又想要回来。
这回李福遇的福运依旧在,遇到了个通情达理的父母官,大笔一挥,将他判给了养父母。入京赶考,中了进士,巧了家贫未婚,被当时的萧丞相看中,招做了女婿。
李丞相的运气,一直好到了子侄辈,亲生儿子,读书进学自不必说。养父李六,亲生养活的,一共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统共给他们生了六个孙子、六个孙女儿。
李六朴实,打小念叨子孙,力图将儿孙养成一副老实脾性。
李丞相六个侄子里,五个是普普通通的老实人,另一个脑子够使,偏偏不会科考——胜在听话、办事牢靠。李六血脉里,所有的鬼主意,都在他身上了。
李丞相便将这个行四的侄子李巽,先补个荫官,带在身边学些本事,再给他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插。不经科考,出身不够显贵,高贵无望,但是历练一下,补个丰厚的实职,还是可以办到的。
有些个家事,也交给他去办。
今番派来的,就是李巽。
——————————————————————————————
李巽秉承祖父教诲,十分惜福,凡有交代的事情,无不尽力办好。又没有衙内的架子,做事很是认真。
回到家乡,先回将李家祖屋打扫了住下——就在城内,李丞相后来置办的清净宅子,在进士街上。尔后投帖,携李丞相书信拜会了知府。当夜,府衙的小门悄悄打开,几个衙役直扑郎中家,连药箱带脉方都查抄了回来。
连夜审完郎中,扣着脉方,趁黑又摸上了几家门。
次日一早,城里最大的新闻便出现了——何家仆人首告何氏兄弟。
这一回,不用等程犀或是道一来告诉,程素素便早早得了消息。程家邻居姓李,李娘子与赵氏平素处得好。何家来堵门儿,她没胆子帮忙,何家出事儿了,倒是同仇敌忾,乐得给赵氏报个好信儿。
程素素慢悠悠描着样子,听她对赵氏道:“看热闹的,呼啦啦把半条街都填满了。我就说哩,何老员外早病重了,哪还能说什么话?他家,家风就不好!还是你家程道士说得对,老天给的福气,他自个儿往外推,天都看不下去了!”
描完一半,笔秃了,程素素换了只笔,继续听李娘子说:“这事儿交给知府去审了,青天大老爷,必会秉公的。哎,听说,这李小郎君来,还奉了李相公的令,要去五行观参礼哩。”
程素素手上一顿,不由哀叹:又画花了。
扯了张纸,继续描。
那头赵氏坐不住了:“这?”
“好事儿。”
“我知道好事儿,可我家那个万事不管。道一又年轻,京里来人,这……”
李娘子又安慰赵氏一阵儿:“都是年轻人,反而好说话不是?”临走前却问赵氏:“你家那铺子,还租给卖绒线的王二不?”
赵氏道:“那铺子,过两日我去交割,素素也大了,得学着点儿理家打算盘的了。”
李娘子偷眼将程素素一看,点头道:“是是,是该学着些了。我再去打听,有什么事儿,回来告诉你。你有什么消息,也给我讲讲?”
赵氏胡乱点头:“好。”
“放心,是好事儿,走了啊。”
赵氏命多福去门上,唤个人去五行观瞧瞧,有事便来回禀。程素素暗道:这有什么?必是好事。李丞相这是要与何家算总账了,否则生父死了,亲生的儿子一个没派过来,派了养父家的侄子?
何老大弟兄几个,不判个忤逆不孝,足以夺去一切好处才怪。做丞相的人,不出手则己,一出手雷霆万钧。去五行观,大约是给知府施加,也是对“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说法的赞同了。
李丞相几十年的一口恶气,今天得出来。
——————————————————————————————
程素素猜得对极了,此时,骑在马上,晃悠悠往五行观里赶里的李巽,正回忆伯父的交待。
彼时李丞相表情十分平静,将书信与他看,吩咐了他三件事:“若何氏果有悔意,一切如照;否则,便了却这段孽缘,不妨用力些。你再去五行观,施五百两银子,与他修观,那里还有座城隍庙,也去参礼,看神像有没有损毁,要重施油彩。这程道士,听说是紫阳真人的弟子,你也去见上一见,看看他家都有什么人,品性如何,主持五行观是否得力。”
第一件,李巽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口供、证据皆在,待判下,却需要时日。正巧,祖父李六听说他要回家,也吩咐了三件事:“去五行观那里,参个礼,给城隍公磕响头。咱家老祖坟也修一修,不要漏了雨水。要是办事时日久,遇上端午,多烧些纸钱。”
本地信道的多,两件并一件办,然后修坟,等知府判个结果。再赶上端午,看个龙舟,齐活回家。
李巽打得好盘算!
一路到了五行观,道一亲自来迎——程玄不是干迎来送往的料。李巽有智谋的人,见到道一,背上冷汗都出来了。道一脸的冷相,神似李丞相,将李巽一肚子的机灵,全冷在了胃里,再也抖不出来。
李巽平生最敬畏者,伯父而已。
老老实实参礼,奉上银子,去城隍庙里磕头。再紧张地问道一:“不知能否得见尊师?”
道一认真地道:“请稍坐。”
转身去请程玄。
李巽举袖擦汗,喃喃地道:“别再来个冷脸儿,我可受不了!”
多喜已经傻了,卢氏刚才一直在哭,现在正抽噎着凑上前。最可疑的是王妈妈,扑到赵氏身边,往地上一坐,拍着腿就要开始哭……
程素素只能大喝一声:“都TM给我闭嘴!”
王妈妈嘴巴张得大大的,也不敢说话了。程素素放下心来,她家不穷,可也不是深宅大院,从赵氏这里到前面的待客的正厅,隔得并不太远。一齐叫起来,不但客厅能听到,怕院墙外面也能听到了。
程素素对程珪道:“二哥,你先回前面说……就说……嗯,丞相不是要回来的么?到时候,两家凑齐了才好说话。哎呀,要怎么说得好听些,你去编!你会编吧?”
程珪道:“阿娘不是点头了?”如果不以程犀和道一作参考标准的话,程珪其实挺不错的。至少在看到妹妹这么抽风之后,没有一巴掌糊过去让她冷静,反而认真思考了一下程素素的话,飞快地进入了讨论的状态。
“还没见到大哥呢,大哥还没放话呢,这不是又出变故了吗?”赵氏一下子翻倒了,谁知道是有什么原因?万一是不适合结亲的原因呢?程犀的婚事,没有见到程犀的面,听他亲口说答应,程素素便觉得擅自答应了,十分不妥。纵然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还是想让程犀自己作个决定。李家来的人传的话,她也不敢马上相信。
程珪一想,也对,道:“行,我得赶紧去前面回话。后面的事儿……”他也不放心,这一屋子的乱七八糟。
程素素拍胸脯保证:“交给我!唔,记得留饭。这就叫厨下准备!”
程珪道:“阿娘?”
继续拍胸脯:“交给我。”
不交给她,也是不行的,前面还有李巽要招待。道一什么都好,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入程家户籍,两家的事情,就不太好代言。还是得程珪顶上去。临行前,他又添了一句:“三郎放学回来,你给拦……算了,还是我想办法叫他别添乱。”
兄妹俩愉快地分派完了任务,程珪匆匆往前面去。程素素眼风将室内一扫:“多喜,你帮王妈妈把阿娘扶上床去。三娘,去请个郎中来,悄悄的。旁的什么都不要说。小青姐,去厨下,告诉他们,要待客了,原先怎么着,现在还怎么着。就说因有贵客,阿娘这里多喜、多福两个另有得忙,所以差了你去。”
慌乱的时候有个人站出来指挥,且看起来还有条理,场面便会稳定下来。
跑腿的出去的,程素素踱到床面,再让多喜去打热水,让多福去门口守着。王妈妈心中惴惴,上前掐着赵氏的人中,这办法虽土,倒也见效了。赵氏鼻下带着一道指甲印儿,醒了。
————————————————————————————————
赵氏幽幽地睁开眼,迷惘地看着熟悉的帐顶,稍稍转转脖子,看到了熟悉的人影,顿时委屈地唤了一声:“王妈妈……”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王妈妈拼命给她使眼色,赵氏顺着看过去,只见程素素眼观鼻,鼻观心,端端正正坐在床尾。赵氏心头顿时一颤。
程素素头也不抬地说:“你们俩,慢慢想,当我不在这里,想好了就说。大哥和丞相可是快到了。早点说出来,大家早点有个对策。说得晚了,耽误正事儿就不好了。”
她知道赵氏,做个主母还是合格的,分得清轻重急缓。这个时候装可爱,扮天真,只会让她对自己保密。不如表现得可靠一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她受够了天天听别人转述!
赵氏沉默了好一阵儿,将头转向王妈妈:“素素一天比一天大了,都知道问这些个了,更不要说大郎。我真怕他们知道了……”
王妈妈安慰道:“又不是大娘子做出了错事,何必担心?再说了,这世间,哪有嫌弃亲娘的?大郎这回中了进士,回到京里,大娘子才叫扬眉吐气!”
赵氏哽咽着道:“当年,叫人发遣了出来……”
王妈妈气愤地道:“明明是齐王殿下迷上了小妖……那个人,妻也不娶了,侧室也发遣回家了,闹得沸反盈天!怎么能怪了大娘子?”
她们俩真个“当我不存在”了?程素素嘴角一抽一抽的,依旧坐得很端正。她有一种直觉,这一天,以前许多疑问都能得到解答。
赵氏与王妈妈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详细。程素素理解起来,毫无歧义。那个“宫里造的”镯子、从出生就没见过的外公外婆家,等等等等,都有了答案。
两行清泪从颊上滑落,赵氏闭上了眼睛,当年,她曾是皇弟齐王有名有份带诰命的侧室。王妃难产而死,也不曾有过妄想,只等新妃进门,依旧侍奉便是。岂料齐王相中了府内侍婢,不特将已有定论的新妃给拒了,更将她们一干人等赐金还家。
于今,已近二十载,回想起来,还是噩梦一般的经历。到现在,她也弄不明白,当初到底是怎么了,才会被打发出来。如弃弊履。
赵氏将前尘旧事瞒得死紧,休说道一、程犀等小一辈不知,就是程玄,他也是不知道的。程玄的师父,那位紫阳真人,也只知道赵氏的父亲赵永年,是个举人而已。
紫阳真人,也是一个实在人,养徒弟也养得尽心,对程玄尤其上心。养到徒弟长大了,大徒弟广阳子、二徒弟丹虚子无心成家,那就认真修道。到了小徒弟,紫阳真人以为,他还是娶个媳妇儿来照顾他比较好。
既要娶妻,紫阳真人便不舍得他随便娶个村姑,必要他娶个书香人家的姑娘,觉得这样才配。然而,一个道士,谁个读书人家肯把姑娘嫁他?长得再好,姑娘再喜欢,姑娘的爹娘,也不会喜欢一个不读书进学的人。
巧了遇到赵永年女儿被王府赐金还家,皇家也知道这事儿办得不太厚道,赏赐颇丰。赵永年是个实诚人,旁人家姑娘赐金还家,有出家的,有一直养在家里不嫁的。唯独他,听到说许自家发嫁,想了一想,真个将女儿嫁了。
赵永年是京城人士,女儿出了这样的变故,正巧谋了个外任的官儿。道上遇到了紫阳真人师徒,彼时赵永年一个举人,女儿嫁妆又丰厚,无论如何也不会嫁个道士的。然而女儿的经历却又不大好明说,紫阳真人也小有名气了,就便宜了程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