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晋商(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晋商人家盘根错节,彼此联姻,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门第联盟,不单在山西一手遮天。周边省份,一样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他们经营盐、马、茶叶,负责九边军食运输,这些生意,或多或少,都涉及了朝廷的命脉与根本。能够做这种生意,本身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个年代都说商人没地位,可是能够做这些生意的商人,要是说自己没地位那纯粹是骗鬼。几家子弟中,都有不少人在朝为官,马家甚至出过一个兵部侍郎。
虽然现在这位侍郎已经去世,但是在朝廷中还有一些老关系可以作为臂助,在山西、陕西地方官场里,也有着许多亲朋故旧。至于边军里,晋商也有大量的棋子,像是张寅,他就是张自勉的同族。正是靠着张家的辅助,他才可以坐到指挥使这个位置上。
像是这样的武官,四大家里还有不少,他们把子弟变成武官,再靠这些掌握兵权的武官,把货物运出边关,在草原上换取重利。事实上,与蒙古的走私贸易,一直以来都是晋商的自留地,直到杨记成立之后,才硬从他们手里,分走了一杯羹。
这几家家主既是巨商,也是大儒,算是这个时代颇有名气的学者,自然不可能去信荒诞不经的闻香教。但是他们无法逆转的一点就是,闻香教在民间发展的十分迅速,且与杨记彼此配合,已经对晋商的商业帝国构成了巨大冲击。
陕西这边原本是晋商的势力范围,可是现在却被杨记逐渐抢占了市场,尤其像是草原那边的商道,差不多都被杨记占了。这几位晋商想要在闻香教里扶植自己的代言人,近而控制闻香教,也是正常不过的想法。
四位晋商的当家,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虽然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是穿戴并不如何奢华,看上去更像是东南地方的小财主。没人会因为他们的穿着而对他们有所鄙夷,单是其身上的气质,就已经可以看出,是见过大世面,经过大起大落的人物。
几人先是在山下寒暄几句,就一起进了大厅,几位教首见了几位员外,面上都露出喜色,他们这次敢出来反水,背后的主要助力,就是这几位员外。晋商不但有钱,还有着官场上的能量,他们
答应了钱财、官身,总之,只要能够按他们的模式经营,闻香教上层差不多就都有好处。与之比起来,杨记给的好处虽然也有,却还是差了点分量。
他们如果和郝青青较量,倒是可以斗下去,可是杨承祖出现后,他们就有些撑不住。要想和这位锦衣都督打对台,也就只有这些大商人,才有一点希望。
几个员外精神饱满,长途跋涉并未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几名贴身长随泡了参茶,还有人取了几样小点心过来,给员外充饥。张自勉笑着与杨承祖寒暄几句,随口问道:
“大都督在东南杀倭,前后用了两年多的光景,给我大明挣了个海晏河清。这是第一等的大功德,可是在老朽看来,真正的大功德,还是北商南下。这海贸,一向是南商的自留地,老朽始终不服气,凭什么这么大的盘子,南方人自己占下来。现在大都督让我们北方人可以在南方开货栈,造海船,这就是最大的善政,不管朝廷里有谁说话,我第一个支持大都督开海之举。”
马洪图也笑道:“前者朝廷里有宵小构陷武定侯郭千岁,内中也攀扯到了张公,当时我们四大家已经做好准备,要把官司打到御前,分说个清楚。最后也多亏大都督断事如见,没让一些小人的奸计得售,我们几个老不死,是欠了大都督一个人情的。听说都督从京师往陕西来,老朽特意准备了两朵解语花,不知可合都督心意。”
“马老爷子,有心了。那两朵花的事,我们稍后再谈,咱们还是说现在吧。四位员外贵人事忙,都有着偌大家私要打理,却要跑到青龙山来,闻香教的面子这么大了?据在下所知,山西始终不是闻香教的地盘,按说,教主怎么换,也该和四位员外没关系吧。”
王现放下了参茶,手中轻轻揉着一对核桃“大都督,我们几个老骨头,家里供着菩萨,闻香教……我们是不信的。就算是族中子弟,也没有几个人信这个,不管是谁做教主,我们其实都没什么意见。说到底这是闻香教的家事,我们活了这么大把年纪,有一个道理是懂得,那就是,绝对不要去干涉别人的家事。我们这次来,不是谈闻香教的教主,而是谈生意。一笔真正的大生意。”
见杨承祖来了兴趣,杨省身接过话来“这次的生意,很大,二十万人的安置。从住房饮食,到衣服家具,这是一笔多大的生意,想想也能想清楚。这么多的人过来,朝廷要给他们房子住,要给他们找饭吃。其中一部分人可以成为兵员,或者做工人,但是起码有六成的人口,是要吃闲饭的。这么大的盘子,朝廷自己接不下来,至少以陕西的财力,是接不住的。杨记修桥补路,最喜欢行善,这种事,肯定不会落于人后。我们这几个商人,也是大明子民,为国分忧理所应当。所以这次的生意,我们希望和杨记一起做。乃至今后的生意,我们两下,也该联起手来,互通有无,不知道大都督意下如何?”
“二十万人的安置?这个题目,确实不小。四位员外怎么会对二十万人这么有兴趣。你们做生意的,讲的是利益,不要说自己有多仁义,这种话,留着给你们送匾时再说。在商言商,大家都是商人,做这种事,肯定是杨石淙给了你们一些承诺。你们帮他,他帮你们。但是我不明白,这种事有好处就拿着了,何必要告诉我。”
王现点点头“实不相瞒,这次二十万人越关北归,朝廷的压力很大,杨制帅知道老朽几人,算是有办法的。特意找到了我们,请我们从中出手,也许了一些好处。毕竟我们几家,有上万子弟要养,做生意,肯定是要图好处的。好处里,包括了陕西的,也包括了河套的。但是我们今天过来拜见,就是要说明白一些话。这些好处,我们可以转送给杨记,这闻香教的教主,我们也可以支持大都督支持的人。”
其他三位员外也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现的意见,他们今天过来,并不是为了某个闻香教教首站台,或者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想过真的为某个教首站台,而是把闻香教教主的位置当做了一个筹码,堆到台面上,进行交易。现在他们出了价,就只看杨承祖如何选择了。
晋商人家盘根错节,彼此联姻,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门第联盟,不单在山西一手遮天。周边省份,一样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他们经营盐、马、茶叶,负责九边军食运输,这些生意,或多或少,都涉及了朝廷的命脉与根本。能够做这种生意,本身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个年代都说商人没地位,可是能够做这些生意的商人,要是说自己没地位那纯粹是骗鬼。几家子弟中,都有不少人在朝为官,马家甚至出过一个兵部侍郎。
虽然现在这位侍郎已经去世,但是在朝廷中还有一些老关系可以作为臂助,在山西、陕西地方官场里,也有着许多亲朋故旧。至于边军里,晋商也有大量的棋子,像是张寅,他就是张自勉的同族。正是靠着张家的辅助,他才可以坐到指挥使这个位置上。
像是这样的武官,四大家里还有不少,他们把子弟变成武官,再靠这些掌握兵权的武官,把货物运出边关,在草原上换取重利。事实上,与蒙古的走私贸易,一直以来都是晋商的自留地,直到杨记成立之后,才硬从他们手里,分走了一杯羹。
这几家家主既是巨商,也是大儒,算是这个时代颇有名气的学者,自然不可能去信荒诞不经的闻香教。但是他们无法逆转的一点就是,闻香教在民间发展的十分迅速,且与杨记彼此配合,已经对晋商的商业帝国构成了巨大冲击。
陕西这边原本是晋商的势力范围,可是现在却被杨记逐渐抢占了市场,尤其像是草原那边的商道,差不多都被杨记占了。这几位晋商想要在闻香教里扶植自己的代言人,近而控制闻香教,也是正常不过的想法。
四位晋商的当家,都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虽然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是穿戴并不如何奢华,看上去更像是东南地方的小财主。没人会因为他们的穿着而对他们有所鄙夷,单是其身上的气质,就已经可以看出,是见过大世面,经过大起大落的人物。
几人先是在山下寒暄几句,就一起进了大厅,几位教首见了几位员外,面上都露出喜色,他们这次敢出来反水,背后的主要助力,就是这几位员外。晋商不但有钱,还有着官场上的能量,他们
答应了钱财、官身,总之,只要能够按他们的模式经营,闻香教上层差不多就都有好处。与之比起来,杨记给的好处虽然也有,却还是差了点分量。
他们如果和郝青青较量,倒是可以斗下去,可是杨承祖出现后,他们就有些撑不住。要想和这位锦衣都督打对台,也就只有这些大商人,才有一点希望。
几个员外精神饱满,长途跋涉并未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几名贴身长随泡了参茶,还有人取了几样小点心过来,给员外充饥。张自勉笑着与杨承祖寒暄几句,随口问道:
“大都督在东南杀倭,前后用了两年多的光景,给我大明挣了个海晏河清。这是第一等的大功德,可是在老朽看来,真正的大功德,还是北商南下。这海贸,一向是南商的自留地,老朽始终不服气,凭什么这么大的盘子,南方人自己占下来。现在大都督让我们北方人可以在南方开货栈,造海船,这就是最大的善政,不管朝廷里有谁说话,我第一个支持大都督开海之举。”
马洪图也笑道:“前者朝廷里有宵小构陷武定侯郭千岁,内中也攀扯到了张公,当时我们四大家已经做好准备,要把官司打到御前,分说个清楚。最后也多亏大都督断事如见,没让一些小人的奸计得售,我们几个老不死,是欠了大都督一个人情的。听说都督从京师往陕西来,老朽特意准备了两朵解语花,不知可合都督心意。”
“马老爷子,有心了。那两朵花的事,我们稍后再谈,咱们还是说现在吧。四位员外贵人事忙,都有着偌大家私要打理,却要跑到青龙山来,闻香教的面子这么大了?据在下所知,山西始终不是闻香教的地盘,按说,教主怎么换,也该和四位员外没关系吧。”
王现放下了参茶,手中轻轻揉着一对核桃“大都督,我们几个老骨头,家里供着菩萨,闻香教……我们是不信的。就算是族中子弟,也没有几个人信这个,不管是谁做教主,我们其实都没什么意见。说到底这是闻香教的家事,我们活了这么大把年纪,有一个道理是懂得,那就是,绝对不要去干涉别人的家事。我们这次来,不是谈闻香教的教主,而是谈生意。一笔真正的大生意。”
见杨承祖来了兴趣,杨省身接过话来“这次的生意,很大,二十万人的安置。从住房饮食,到衣服家具,这是一笔多大的生意,想想也能想清楚。这么多的人过来,朝廷要给他们房子住,要给他们找饭吃。其中一部分人可以成为兵员,或者做工人,但是起码有六成的人口,是要吃闲饭的。这么大的盘子,朝廷自己接不下来,至少以陕西的财力,是接不住的。杨记修桥补路,最喜欢行善,这种事,肯定不会落于人后。我们这几个商人,也是大明子民,为国分忧理所应当。所以这次的生意,我们希望和杨记一起做。乃至今后的生意,我们两下,也该联起手来,互通有无,不知道大都督意下如何?”
“二十万人的安置?这个题目,确实不小。四位员外怎么会对二十万人这么有兴趣。你们做生意的,讲的是利益,不要说自己有多仁义,这种话,留着给你们送匾时再说。在商言商,大家都是商人,做这种事,肯定是杨石淙给了你们一些承诺。你们帮他,他帮你们。但是我不明白,这种事有好处就拿着了,何必要告诉我。”
王现点点头“实不相瞒,这次二十万人越关北归,朝廷的压力很大,杨制帅知道老朽几人,算是有办法的。特意找到了我们,请我们从中出手,也许了一些好处。毕竟我们几家,有上万子弟要养,做生意,肯定是要图好处的。好处里,包括了陕西的,也包括了河套的。但是我们今天过来拜见,就是要说明白一些话。这些好处,我们可以转送给杨记,这闻香教的教主,我们也可以支持大都督支持的人。”
其他三位员外也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现的意见,他们今天过来,并不是为了某个闻香教教首站台,或者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想过真的为某个教首站台,而是把闻香教教主的位置当做了一个筹码,堆到台面上,进行交易。现在他们出了价,就只看杨承祖如何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