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5章 漂洋过海来看你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尘埃落定和水落石出,这样的事情讲的总是虚无缥缈,也就是说在之前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那些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有一定的人要离场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如果大家不把蛋糕做得更大的话,能分的人就越少,人越多的话,分到的东西也就越少,这是因为大家都看清楚了这样的道理,所以对如今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就不得不慎重起来。
大明的百姓在国境内,如今还算是收敛的,至少不会做得那么过分。
如今让他们跟随着大明的舰队前往了南洋诸国,这个时候受苦的就是那些南洋的国主了。
那些商人们在国内还算是很收敛的,至少不会明着欺压百姓,在如今,百姓们几乎都受到朝青的保护,所以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分,顶多名义上让他们上述的很好的,安静里多少还是会使一些绊子的,毕竟大明帝国太大了,有些地方管不到也是正常的。
如今他们去了遥远的南方,这个时候有些暴发户的感觉就出来了。
有钱才是大爷嘛,所以他们在那些国家里大量的买卖,而且收购甚至是还和当地的那些商人们做交易,当然更多的是他们赚的多那样的东西,如果带回国内,肯定是要被销售完毕的。
其实每天当地的朝廷都会接到百姓们的抱怨,大明来的商人太过分了,几乎买光了他们一条街,这样的抱怨还是挺多的,可是当地官员也不能对他们做处置,毕竟他们的港口还停泊着大明的舰船。
随行的那些官员们对此并不做深的表示,而是照会国主由大明的外交部,也就是鸿胪寺做这样的事情。
他们心里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只要大明好就可以了,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想管,只要没有威胁到大明的安危一切都在可控之中,就足以说明他们的事情做得非常的好。
随行人员有很多就停留在了沿途的国家之中,他们并不会快速的离开这里,因为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很多地方,只要有大明商人的地方,如今都有大明朝廷的官员,他们都是鸿胪寺和各个部门的随行人员。
民间的团体当然也有自己的力量,想要通过借朝廷的东风,然后把某些事情做起来,最后达到一些目的。
朝廷对此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在大明国内,有些事情不能做,但对外就说不定了。
倭国现在已经乱掉了。
北方的百姓如今都纷纷的起来,想要掌控自己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些人的撺掇之下,他们渐渐的反抗起之前的武士。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小范围的,只是有这样的风波传出去,但各个领主如今都知道自己手下并不安全,可是没有办法,里面参杂的力量太多太多,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有一点他不知道,自己的领地的百姓也没有像之前那么好管了。
燕王朱棣和齐王两人已经到了大明南洲,费尽了千辛万苦,之前,甚至还毁了一条船,船上的人也就取了一大部分,当然更多的是葬身鱼腹,永远留在了那一片大海之上。
外出总是有风险的,有些人从登上那一条船开始就知道,也许这一次就是永别,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去,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真正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燕王朱棣和期望两人在登上岸之后立马的就开始了自己跑马圈地的生涯。
当然,之前朝廷的海军士兵所签订的那些地方与他们无关,那是属于大明派来的总督所要统治的地方,他们只能在之外的区域进行探索。
其实锦衣卫给他们传递来了不少的消息,让他们秘密的派人去某些重要的地方进行探索和驻扎,至少要保证那些地方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毫无疑问,这些东西都来源于方中愈,当然更多的是来源于锦衣卫的消息,毕竟他们不可能把这件消息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探索的人,因为方中愈是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明国境的人,所以为了保护这个秘密,他们只能说是锦衣卫的人和当地的土人打交道发现。
纵然心存怀疑,但那些士兵和探索队的人依然紧密的执行着这个任务,国家竟然有要求,他们自然要毫无疑虑的去做。
总的来说,大明如今占有的土地还不算是非常大,至于他们领地上可能出现的那些当地土人要怎么做,就看两位王爷自己决定了。
王爷带来的人自然有不少的能手,所以在登岸的第三天,就已经开始为燕王建造简单的府邸了。
按照之前燕王朱棣的承诺那些纷纷赶来的大家族们,也开始在燕王朱棣的附近开始建造自己的腹地,当然只是一些简易的措施,现在他们还没有能力在这里大规模的建造。
对于此,燕王朱棣表示同意,毕竟离开京师已经是他最大的梦想,如今能够拥有一块自己真正的封地,这足以让他能够放下之前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
燕王的三位儿子如今都非常大,放松似的,担惊受怕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了,之前晕船可是把他们折磨坏了。
好不容易离开了船只靠岸法,自然要感受一下这更加宽阔的土地。
大明的工业化已经起步,所以他们离开的时候,大明的环境其实已经有一些变化了,天空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昏暗的,但是如今看着明亮的天空,清澈的海洋,让他们觉得这也是真正的内外美景。
燕王妃徐氏如今反而是更加的淡然,看着身边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心里非常的高兴,终于离开那个地方了这个时候才是幸福的笑容,之前一家人担惊受怕,生怕会出个什么意外,毕竟就算是他们葬身鱼腹,葬身大海,也没有人会去责怪建文皇帝朱允炆会怎么样,毕竟皇帝还是表现的非常大度的,不管是他们还是其他人,都是这样的。
“王爷,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咱们得好好的经营它呀。”
燕王非许是此时就像是一个小姑娘一般表现了与年纪不相符的可爱。
“是啊是啊,如今咱们终于可以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了。”
燕王朱棣看着如此欢呼雀跃的家人,看着那个像小孩子一般的妻子她终于放下心来,或许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这些吧,只不过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眼睛,如今终于可以慢慢的静下心来,将手里的事情做好。
也许之前真的就是为了那个位置,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里对父皇的不满,所以他才做了那样的事情,可是如今渐渐的想通之后才发现,这天下只要是朱家的,好像也没什么两样,他也相信这个帝国在他侄子的手中会变得更不一样,也许在他的手中会颁发不一样的感情,但与现在的大明帝国相比,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不说别的,就好比无偿的信任,方中愈一样,建文皇帝朱允文可以那样做,可以相信一家人,但鹰王朱棣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认为比不上,也就意味着渐渐远离,最后再也跟不上了啊。
突然之间,燕王朱棣的身上确实变化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咄咄逼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让人感觉到寒冷,反而像春风一样,让人感觉到温暖,配合着海边的海鸟的叫声,这一切似乎更加的温馨和谐。
跟随燕王朱棣来临的人,有很多,是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前程,也有很多,是因为当初跟燕王朱棣牵扯的太深,就算是朝廷没有追究,他们也没有脸面,或者说没有胆子敢在那里呆得太久,所以才会跟随燕王朱棣离开大明国境,来到这里。
如今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了不一样的天地,也不得不感叹,方中愈的胆子真大,当初竟敢用这样的条件来和燕王朱棣谈判,最后劝说燕王朱棣投降。
只是他们接触不了太多的东西,表面上的东西已经让他们难以接受了,不过在真正的见到这些东西之后,他们就觉得也没什么害怕的,毕竟大洋彼岸就是大明,大洋彼岸,就是如今的大明南洲。
“王爷,这里会是我们终老的地方吧!”
“是的,爱妃,咱们再也不用向之前那样了。”
“嗯,那王爷我要在院子里种菜还要养几只鸡,还要养一只大狼狗。”
“可以可以,不过种菜可以,养狗的话得看这里有没有。”
这样的生活是他们都向往的,毕竟宁静而又自然,但因为主体深深的志向,今天他来到这里,当初他承诺的那些就要给别人,也许会用其他的方式,但毕竟别人帮了忙,自己欠了人情,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特别是人情,欠的越久,该还的时候就越困难。
不过这样也好,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就算是自己种田,自己织布也能活。
不过这样的事情毕竟做起来很困难,毕竟其他人都是服侍他们一家人的,干了这么久,他们心里也非常的清楚,不管最后怎么样,该服侍的还是要服侍,这就是他们所做的一切。
探索队之前探索了不少的地方,当然也遇到了不少地方的突然,但他们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反而双方还有过一些简单的交易。
燕王朱棣带来的人和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探索,但并不会影响很多事情,这才是朝廷现在所希望的。
要接这样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不过是资源互享,朝廷那边有超出的人接待,这边自然也有这边的人接待,他们所做的就是把朝廷的消息互通有无,最后做不一样的事情。
大明南洲很好,与朝廷的联系也很紧密,只不过传递消息的时间太久太长了,按照如今的运力,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是办不了的,不过也没关系,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并不担心两位王爷在大明南洲会出什么事情,反而觉得那些土生土长的人才会受到两位王爷的征伐。
两位王爷都不是简单的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妥协的人,所以来到这里自然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朝廷从一开始就知道,也许后来会越来越麻烦,但既然他们已经开了这个头,也就不拒绝了。
故事总是发展的这样简单,虽然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中间的环环扣扣有很多,但并不影响整个事情的发生,那就是如今朝廷已经慢慢的将大明南洲完全的纳入统治了,虽然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曲折,至少有一片土地是掌控在大明朝廷手里。
京师的百姓们自然不知晓这些情况,他们只知道的就是朝廷正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不仅是发现新的飞机,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帮助他们获取财富的机会,这也是每一个百姓现在愿意支持朝廷所做事情的原因。
又不上树的忙碌,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要靠这个吃饭的,自然不可能携带太多,培养新的子弟还需要时间,大家并不会坐在官衙里打发时间,反而是强迫自己进步,因为不进步,年轻人就会抢走他们的位置,在如今这个时代,没有说年轻人一定要从基层干起来,最后慢慢的,年龄大了之后才可以坐上高位,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不拘一格,所以很多重要的岗位都是由年轻人担任的,更何况有方中愈这样一个强人所在一些基础的消息基本上都可以传到皇帝的耳中,如果他们在暗中使绊子,甚至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恐怕第二天被流放的就是他们了。
朝廷可不会认为他们那是气话,毕竟想要落井下石的人可多着呢,又不会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当故事发生了之后,大家都会闭着嘴。
尘埃落定和水落石出,这样的事情讲的总是虚无缥缈,也就是说在之前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那些事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有一定的人要离场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如果大家不把蛋糕做得更大的话,能分的人就越少,人越多的话,分到的东西也就越少,这是因为大家都看清楚了这样的道理,所以对如今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就不得不慎重起来。
大明的百姓在国境内,如今还算是收敛的,至少不会做得那么过分。
如今让他们跟随着大明的舰队前往了南洋诸国,这个时候受苦的就是那些南洋的国主了。
那些商人们在国内还算是很收敛的,至少不会明着欺压百姓,在如今,百姓们几乎都受到朝青的保护,所以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分,顶多名义上让他们上述的很好的,安静里多少还是会使一些绊子的,毕竟大明帝国太大了,有些地方管不到也是正常的。
如今他们去了遥远的南方,这个时候有些暴发户的感觉就出来了。
有钱才是大爷嘛,所以他们在那些国家里大量的买卖,而且收购甚至是还和当地的那些商人们做交易,当然更多的是他们赚的多那样的东西,如果带回国内,肯定是要被销售完毕的。
其实每天当地的朝廷都会接到百姓们的抱怨,大明来的商人太过分了,几乎买光了他们一条街,这样的抱怨还是挺多的,可是当地官员也不能对他们做处置,毕竟他们的港口还停泊着大明的舰船。
随行的那些官员们对此并不做深的表示,而是照会国主由大明的外交部,也就是鸿胪寺做这样的事情。
他们心里现在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只要大明好就可以了,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想管,只要没有威胁到大明的安危一切都在可控之中,就足以说明他们的事情做得非常的好。
随行人员有很多就停留在了沿途的国家之中,他们并不会快速的离开这里,因为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很多地方,只要有大明商人的地方,如今都有大明朝廷的官员,他们都是鸿胪寺和各个部门的随行人员。
民间的团体当然也有自己的力量,想要通过借朝廷的东风,然后把某些事情做起来,最后达到一些目的。
朝廷对此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在大明国内,有些事情不能做,但对外就说不定了。
倭国现在已经乱掉了。
北方的百姓如今都纷纷的起来,想要掌控自己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些人的撺掇之下,他们渐渐的反抗起之前的武士。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小范围的,只是有这样的风波传出去,但各个领主如今都知道自己手下并不安全,可是没有办法,里面参杂的力量太多太多,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有一点他不知道,自己的领地的百姓也没有像之前那么好管了。
燕王朱棣和齐王两人已经到了大明南洲,费尽了千辛万苦,之前,甚至还毁了一条船,船上的人也就取了一大部分,当然更多的是葬身鱼腹,永远留在了那一片大海之上。
外出总是有风险的,有些人从登上那一条船开始就知道,也许这一次就是永别,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去,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真正有可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燕王朱棣和期望两人在登上岸之后立马的就开始了自己跑马圈地的生涯。
当然,之前朝廷的海军士兵所签订的那些地方与他们无关,那是属于大明派来的总督所要统治的地方,他们只能在之外的区域进行探索。
其实锦衣卫给他们传递来了不少的消息,让他们秘密的派人去某些重要的地方进行探索和驻扎,至少要保证那些地方掌握在朝廷的手里。
毫无疑问,这些东西都来源于方中愈,当然更多的是来源于锦衣卫的消息,毕竟他们不可能把这件消息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探索的人,因为方中愈是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明国境的人,所以为了保护这个秘密,他们只能说是锦衣卫的人和当地的土人打交道发现。
纵然心存怀疑,但那些士兵和探索队的人依然紧密的执行着这个任务,国家竟然有要求,他们自然要毫无疑虑的去做。
总的来说,大明如今占有的土地还不算是非常大,至于他们领地上可能出现的那些当地土人要怎么做,就看两位王爷自己决定了。
王爷带来的人自然有不少的能手,所以在登岸的第三天,就已经开始为燕王建造简单的府邸了。
按照之前燕王朱棣的承诺那些纷纷赶来的大家族们,也开始在燕王朱棣的附近开始建造自己的腹地,当然只是一些简易的措施,现在他们还没有能力在这里大规模的建造。
对于此,燕王朱棣表示同意,毕竟离开京师已经是他最大的梦想,如今能够拥有一块自己真正的封地,这足以让他能够放下之前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
燕王的三位儿子如今都非常大,放松似的,担惊受怕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了,之前晕船可是把他们折磨坏了。
好不容易离开了船只靠岸法,自然要感受一下这更加宽阔的土地。
大明的工业化已经起步,所以他们离开的时候,大明的环境其实已经有一些变化了,天空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昏暗的,但是如今看着明亮的天空,清澈的海洋,让他们觉得这也是真正的内外美景。
燕王妃徐氏如今反而是更加的淡然,看着身边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心里非常的高兴,终于离开那个地方了这个时候才是幸福的笑容,之前一家人担惊受怕,生怕会出个什么意外,毕竟就算是他们葬身鱼腹,葬身大海,也没有人会去责怪建文皇帝朱允炆会怎么样,毕竟皇帝还是表现的非常大度的,不管是他们还是其他人,都是这样的。
“王爷,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了,咱们得好好的经营它呀。”
燕王非许是此时就像是一个小姑娘一般表现了与年纪不相符的可爱。
“是啊是啊,如今咱们终于可以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了。”
燕王朱棣看着如此欢呼雀跃的家人,看着那个像小孩子一般的妻子她终于放下心来,或许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追求的就是这些吧,只不过被权力和欲望蒙蔽了眼睛,如今终于可以慢慢的静下心来,将手里的事情做好。
也许之前真的就是为了那个位置,也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里对父皇的不满,所以他才做了那样的事情,可是如今渐渐的想通之后才发现,这天下只要是朱家的,好像也没什么两样,他也相信这个帝国在他侄子的手中会变得更不一样,也许在他的手中会颁发不一样的感情,但与现在的大明帝国相比,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不说别的,就好比无偿的信任,方中愈一样,建文皇帝朱允文可以那样做,可以相信一家人,但鹰王朱棣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认为比不上,也就意味着渐渐远离,最后再也跟不上了啊。
突然之间,燕王朱棣的身上确实变化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咄咄逼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让人感觉到寒冷,反而像春风一样,让人感觉到温暖,配合着海边的海鸟的叫声,这一切似乎更加的温馨和谐。
跟随燕王朱棣来临的人,有很多,是为了给自己谋一个前程,也有很多,是因为当初跟燕王朱棣牵扯的太深,就算是朝廷没有追究,他们也没有脸面,或者说没有胆子敢在那里呆得太久,所以才会跟随燕王朱棣离开大明国境,来到这里。
如今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了不一样的天地,也不得不感叹,方中愈的胆子真大,当初竟敢用这样的条件来和燕王朱棣谈判,最后劝说燕王朱棣投降。
只是他们接触不了太多的东西,表面上的东西已经让他们难以接受了,不过在真正的见到这些东西之后,他们就觉得也没什么害怕的,毕竟大洋彼岸就是大明,大洋彼岸,就是如今的大明南洲。
“王爷,这里会是我们终老的地方吧!”
“是的,爱妃,咱们再也不用向之前那样了。”
“嗯,那王爷我要在院子里种菜还要养几只鸡,还要养一只大狼狗。”
“可以可以,不过种菜可以,养狗的话得看这里有没有。”
这样的生活是他们都向往的,毕竟宁静而又自然,但因为主体深深的志向,今天他来到这里,当初他承诺的那些就要给别人,也许会用其他的方式,但毕竟别人帮了忙,自己欠了人情,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特别是人情,欠的越久,该还的时候就越困难。
不过这样也好,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就算是自己种田,自己织布也能活。
不过这样的事情毕竟做起来很困难,毕竟其他人都是服侍他们一家人的,干了这么久,他们心里也非常的清楚,不管最后怎么样,该服侍的还是要服侍,这就是他们所做的一切。
探索队之前探索了不少的地方,当然也遇到了不少地方的突然,但他们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反而双方还有过一些简单的交易。
燕王朱棣带来的人和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探索,但并不会影响很多事情,这才是朝廷现在所希望的。
要接这样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不过是资源互享,朝廷那边有超出的人接待,这边自然也有这边的人接待,他们所做的就是把朝廷的消息互通有无,最后做不一样的事情。
大明南洲很好,与朝廷的联系也很紧密,只不过传递消息的时间太久太长了,按照如今的运力,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恐怕是办不了的,不过也没关系,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并不担心两位王爷在大明南洲会出什么事情,反而觉得那些土生土长的人才会受到两位王爷的征伐。
两位王爷都不是简单的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妥协的人,所以来到这里自然会遇到种种的困难,朝廷从一开始就知道,也许后来会越来越麻烦,但既然他们已经开了这个头,也就不拒绝了。
故事总是发展的这样简单,虽然里面牵扯的东西太多,中间的环环扣扣有很多,但并不影响整个事情的发生,那就是如今朝廷已经慢慢的将大明南洲完全的纳入统治了,虽然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曲折,至少有一片土地是掌控在大明朝廷手里。
京师的百姓们自然不知晓这些情况,他们只知道的就是朝廷正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不仅是发现新的飞机,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一些,可以帮助他们获取财富的机会,这也是每一个百姓现在愿意支持朝廷所做事情的原因。
又不上树的忙碌,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要靠这个吃饭的,自然不可能携带太多,培养新的子弟还需要时间,大家并不会坐在官衙里打发时间,反而是强迫自己进步,因为不进步,年轻人就会抢走他们的位置,在如今这个时代,没有说年轻人一定要从基层干起来,最后慢慢的,年龄大了之后才可以坐上高位,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不拘一格,所以很多重要的岗位都是由年轻人担任的,更何况有方中愈这样一个强人所在一些基础的消息基本上都可以传到皇帝的耳中,如果他们在暗中使绊子,甚至是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恐怕第二天被流放的就是他们了。
朝廷可不会认为他们那是气话,毕竟想要落井下石的人可多着呢,又不会只有他一个人,所以当故事发生了之后,大家都会闭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