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300章 饮马汉水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操打马进了宛城,他直接进军衙大堂坐下,把众人屏退,大堂上只剩下程昱、曹仁、于禁和毛玠四人,曹操这才问于禁道:“文则,听说你被俘,然后又逃脱了?”
曹仁心中一跳,他并没有说于禁被抓之事,丞相是从哪里知道,他心中更加不安起来,觉得丞相什么事都知道了。
于禁满脸惭愧,上前躬身道:“属下无能,敌不过刘璟,被他生擒,但好在属下运气不错,得到一名乡党帮助,在半路逃脱。”
于禁便将他逃脱的过程说了一遍,只是略有些改变,将两人押解他变成十几人押解,其中一名士兵编成他的同乡,正是这名同乡割断了绑缚他的绳子,才使他夺刀杀人,连杀数人,其余人跳河逃走,他再逼迫船夫将船驶回北岸。
这是他和曹仁商量好的应对说辞,关键是没有对证,只要合理就能说得过去,这样就能掩盖贾诩之事。
曹操倒没有深究于禁的被俘,只是笑了笑,“看样子,你真是和刘璟有缘分,这是第三次败在他的手上了,他若杀了你,人生倒也无趣了。”
于禁羞愧得无地自容,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曹操的脸色一沉,阴森森地盯着曹仁问:“贾文和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从实招来,若敢有半点隐瞒,我剥你的皮!”
曹仁只觉两腿发软,他想站住,但最终还是跪了下来,只得原原本本将曹洪和贾诩的矛盾说了一遍,曹操心中一叹,看了一眼程昱,仿佛在说,‘不幸被你言中!’
在来南阳的路上,程昱便含蓄地告诉曹操,让贾诩去南阳监战不妥,此时曹操已经知道张绣自杀之事,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小看了曹家子弟和张绣、贾诩之仇。
这其实是他曹操的责任,他视人如己,小看了曹昂、曹安民之死给家族留下的仇恨,曹操暗暗叹了口气,心中对曹仁也就消了几分,又问曹仁道:“然后又发生了什么?让贾文和投降了江夏?”
曹仁已经感觉到曹操的语气缓和了,连忙解释道:“因为刘璟伏击于禁将军一事,时机把握得太精准,我们就怀疑有人泄露了计划,恰好此时,军营中有传言,贾文和暗通刘璟,在几方对峙后,虽然证明贾文和无辜,但曹洪和他已势同水火。
这时贾文和也主动提出回邺都,我便同意了,派人护送他回去,不料半路被甘宁所劫,贾文和便被抓去了江夏,至于后来他怎么投降了刘璟,属下确实不知。”
曹操何等老辣,他听出曹仁还有未尽之言,就是关于曹洪,曹洪怎么逼迫贾诩,曹仁说得很含糊,不过这是他的家事,而且曹洪还在江夏,曹操便不再多问。
他沉思片刻,问毛玠道:“这次襄阳之战,孝先认为我军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毛玠心中也有点担心曹操追究他用计失败之责,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不料曹操在问了贾诩之事,便不再继续追问新野战败的原因,他心中也稍稍安定,连忙道:“属下认为,战船不足是我军最大的软肋,这次襄阳之战,我们之所以一直被动,两次战败,就是因为江夏水军犀利,控制了江面,如果我们要继续进攻江夏和江东,那就必须有数千艘战船。”
曹操点点头,“平定南方,战船是必须的,而且是首要军备,不知道现在我们手中有多少战船?”
说到战船,曹仁不由羞惭万分,他是主将,这个责任他不想推却,便道:“回禀丞相,我们水战大败,手中已无一艘战船,只有十几艘小渔船,属下实在是无颜见丞相。”
曹操不由眉头一皱,竟然只有十几艘小船,这让他明年怎么南下?
“襄阳那边有多少船只?”曹操又问道。
“襄阳水军也全被江夏歼灭,据我所知,最多也不过十几艘渡船。”
曹操沉默了,他才意识到战船问题的严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南征计划,就是镜中之花。
这时,程昱笑道:“我听说襄阳官府仓库中还有十几万根巨木,都是造船的上佳材料,如果我们得到它,一年之内,便可以造出千艘战船。”
曹仁摇摇头道:“已经晚了,襄阳那边的传来消息,蔡瑁和刘璟达成协议,襄阳用这些木头换取樊城和新野等江北之地。”
“那你怎么不制止!”
曹操终于勃然大怒,拍桌子怒斥曹仁,“既然你知道这件事,你为何不制止蔡瑁,听之任之,难道你不知道战船对我们的重要吗?”
曹仁吓得战战兢兢,低头不敢接口,曹操背着手走了几步,忍住怒火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在不久之前,不到一个月。”
程昱接口道:“如果是这样,仓库中的巨木应该还有一部分,不可能在一月内全部运光,丞相要当即立断。”
曹操点了点头,其实他已经在路上考虑清楚了,现在不过是要立即实施罢了,曹操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曹仁,“速派人给蔡瑁送去。”
曹仁立刻奔出大堂,把信交给亲兵,嘱咐了几句,又回到大堂,曹操这才令道:“大军立刻南下,攻克新野樊城,饮马汉水!”
.........
尽管曹操远没有做好大举进攻荆州和江东的准备,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襄阳的进攻,蔡瑁和张允早就暗中投降了他,他现在不过是来收割已经成熟的庄稼,为他大军正式南下打下基础。
五万曹军早曹操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向南进发,三天后抵达樊城,江北都督张允献樊城和新野投降了曹操。
滔滔的汉水岸边,曹操驻马凝望对岸襄阳城,他回头对众将笑道:“我年轻时曾去襄阳城拜见蔡讽,以求能得到这位大儒的赏识,这一晃就是三十年过去,今天再想年轻之事,依然历历在目,就仿佛是昨晚才发生,各位有这种感触吗?”
身后张辽笑道:“丞相说得是人之常情,属下也经常有这种感受,被一件事触怀,便会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曹操点点头,用马鞭一指襄阳,对张允笑问道:“张将军,襄阳可有造船之所否?”
张允躬身谄笑道:“回禀丞相,向东二十里是襄阳水军大营,在大营旁边便是造船所,占地颇大,有官匠千余人,这段时间正日夜赶造渡船,不仅是官家,其实荆州各地都有私家造船之所,把他们征集起来,规模不小。”
“这些官匠会不会趁乱逃走?”
“请丞相放心,蔡军师已经考虑这一点,所以派两千军队把守造船所,他们逃不掉。”
曹操又想起一事,问道:“襄阳库房中的造船之材还有多少?”
“这个...卑职不是很清楚,但前段时间江夏大量船只前来搬运,运走了很多,估计只剩三成了。”
“只剩三成!”
曹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眼中露出恼怒之火,只剩下三成,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程昱在一旁笑道:“其实丞相不必为此事担心,天下造船之匠何止荆州,黄河两岸就有很多,丞相可他们征集而来,足有万余人,造船之木也不止荆州有,属下后来想起,南皮和黎阳的仓库中就有不少,再收集天下之材,应该完全能满足造船所需。”
“可运输怎么解决?”
毛玠也在旁边解释道:“属下祖父也善于造船,我见过他们运输木头,是用桐油在木头刷上几道,阴干后就不怕渗水,直接扎成木排从水上浮运,省时省力!”
“好!”曹操欣然点头,对毛玠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去协调,可传令天下郡县,运输造船之木到南阳,两个月内必须运到,否则惟太守县令是问。”
“属下遵令!”
曹操又对程昱笑道:“造船之事,我想将交给仲德全权负责,此事事关重大,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唯有仲德才能让我贴席入睡。”
程昱微微一笑,“既然丞相如此信任,我自然不会让丞相失望。”
曹军再次南下,张允投降,曹军铁骑饮马汉江,一时间襄阳震撼,民心动荡,数以万计的民众蜂拥出城,向江夏方向逃难。
为防止局势失控,蔡瑁下令襄阳城关闭城门,不准民众逃难,但住在城外以及各县的民众依然大规模逃亡,掀起了曹军南下后的第二波难民潮。
州衙议事堂内,蔡瑁紧急召集襄阳重臣商议对策,此时襄阳郡已经发生了一次分化,襄阳郡丞王觊和参军庞季已经投奔南郡,但出乎蔡瑁意料的是,治中邓义却没有走,依然留在襄阳。
大堂上,除了蔡瑁之外,还有蒯越、韩嵩、邓义、李圭、陈震等人,每个人表情都十分凝重,蔡瑁叹口气对众人道:“现在的形势大家也看到了,曹丞相亲率大军前来,张允已投降,民心动荡,军心不稳,襄阳大势已去,现在如果我们不投降曹丞相,迟早会被江夏和江陵攻破,既然如此,不如早早归顺朝廷,大家都可以谋一个前途。”
说到这,蔡瑁取出一封信,扬了扬,对众人道:“这是曹丞相写给我的亲笔信,信中说得很清楚,只要我们归降,那么不仅保证我们现在的地位,将来还会进一步提升,加封爵位,光宗耀祖,我希望各位能和我同进共退。”
曹操打马进了宛城,他直接进军衙大堂坐下,把众人屏退,大堂上只剩下程昱、曹仁、于禁和毛玠四人,曹操这才问于禁道:“文则,听说你被俘,然后又逃脱了?”
曹仁心中一跳,他并没有说于禁被抓之事,丞相是从哪里知道,他心中更加不安起来,觉得丞相什么事都知道了。
于禁满脸惭愧,上前躬身道:“属下无能,敌不过刘璟,被他生擒,但好在属下运气不错,得到一名乡党帮助,在半路逃脱。”
于禁便将他逃脱的过程说了一遍,只是略有些改变,将两人押解他变成十几人押解,其中一名士兵编成他的同乡,正是这名同乡割断了绑缚他的绳子,才使他夺刀杀人,连杀数人,其余人跳河逃走,他再逼迫船夫将船驶回北岸。
这是他和曹仁商量好的应对说辞,关键是没有对证,只要合理就能说得过去,这样就能掩盖贾诩之事。
曹操倒没有深究于禁的被俘,只是笑了笑,“看样子,你真是和刘璟有缘分,这是第三次败在他的手上了,他若杀了你,人生倒也无趣了。”
于禁羞愧得无地自容,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曹操的脸色一沉,阴森森地盯着曹仁问:“贾文和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从实招来,若敢有半点隐瞒,我剥你的皮!”
曹仁只觉两腿发软,他想站住,但最终还是跪了下来,只得原原本本将曹洪和贾诩的矛盾说了一遍,曹操心中一叹,看了一眼程昱,仿佛在说,‘不幸被你言中!’
在来南阳的路上,程昱便含蓄地告诉曹操,让贾诩去南阳监战不妥,此时曹操已经知道张绣自杀之事,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小看了曹家子弟和张绣、贾诩之仇。
这其实是他曹操的责任,他视人如己,小看了曹昂、曹安民之死给家族留下的仇恨,曹操暗暗叹了口气,心中对曹仁也就消了几分,又问曹仁道:“然后又发生了什么?让贾文和投降了江夏?”
曹仁已经感觉到曹操的语气缓和了,连忙解释道:“因为刘璟伏击于禁将军一事,时机把握得太精准,我们就怀疑有人泄露了计划,恰好此时,军营中有传言,贾文和暗通刘璟,在几方对峙后,虽然证明贾文和无辜,但曹洪和他已势同水火。
这时贾文和也主动提出回邺都,我便同意了,派人护送他回去,不料半路被甘宁所劫,贾文和便被抓去了江夏,至于后来他怎么投降了刘璟,属下确实不知。”
曹操何等老辣,他听出曹仁还有未尽之言,就是关于曹洪,曹洪怎么逼迫贾诩,曹仁说得很含糊,不过这是他的家事,而且曹洪还在江夏,曹操便不再多问。
他沉思片刻,问毛玠道:“这次襄阳之战,孝先认为我军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毛玠心中也有点担心曹操追究他用计失败之责,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不料曹操在问了贾诩之事,便不再继续追问新野战败的原因,他心中也稍稍安定,连忙道:“属下认为,战船不足是我军最大的软肋,这次襄阳之战,我们之所以一直被动,两次战败,就是因为江夏水军犀利,控制了江面,如果我们要继续进攻江夏和江东,那就必须有数千艘战船。”
曹操点点头,“平定南方,战船是必须的,而且是首要军备,不知道现在我们手中有多少战船?”
说到战船,曹仁不由羞惭万分,他是主将,这个责任他不想推却,便道:“回禀丞相,我们水战大败,手中已无一艘战船,只有十几艘小渔船,属下实在是无颜见丞相。”
曹操不由眉头一皱,竟然只有十几艘小船,这让他明年怎么南下?
“襄阳那边有多少船只?”曹操又问道。
“襄阳水军也全被江夏歼灭,据我所知,最多也不过十几艘渡船。”
曹操沉默了,他才意识到战船问题的严峻,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南征计划,就是镜中之花。
这时,程昱笑道:“我听说襄阳官府仓库中还有十几万根巨木,都是造船的上佳材料,如果我们得到它,一年之内,便可以造出千艘战船。”
曹仁摇摇头道:“已经晚了,襄阳那边的传来消息,蔡瑁和刘璟达成协议,襄阳用这些木头换取樊城和新野等江北之地。”
“那你怎么不制止!”
曹操终于勃然大怒,拍桌子怒斥曹仁,“既然你知道这件事,你为何不制止蔡瑁,听之任之,难道你不知道战船对我们的重要吗?”
曹仁吓得战战兢兢,低头不敢接口,曹操背着手走了几步,忍住怒火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在不久之前,不到一个月。”
程昱接口道:“如果是这样,仓库中的巨木应该还有一部分,不可能在一月内全部运光,丞相要当即立断。”
曹操点了点头,其实他已经在路上考虑清楚了,现在不过是要立即实施罢了,曹操当即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曹仁,“速派人给蔡瑁送去。”
曹仁立刻奔出大堂,把信交给亲兵,嘱咐了几句,又回到大堂,曹操这才令道:“大军立刻南下,攻克新野樊城,饮马汉水!”
.........
尽管曹操远没有做好大举进攻荆州和江东的准备,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襄阳的进攻,蔡瑁和张允早就暗中投降了他,他现在不过是来收割已经成熟的庄稼,为他大军正式南下打下基础。
五万曹军早曹操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向南进发,三天后抵达樊城,江北都督张允献樊城和新野投降了曹操。
滔滔的汉水岸边,曹操驻马凝望对岸襄阳城,他回头对众将笑道:“我年轻时曾去襄阳城拜见蔡讽,以求能得到这位大儒的赏识,这一晃就是三十年过去,今天再想年轻之事,依然历历在目,就仿佛是昨晚才发生,各位有这种感触吗?”
身后张辽笑道:“丞相说得是人之常情,属下也经常有这种感受,被一件事触怀,便会想起多年前的往事。”
曹操点点头,用马鞭一指襄阳,对张允笑问道:“张将军,襄阳可有造船之所否?”
张允躬身谄笑道:“回禀丞相,向东二十里是襄阳水军大营,在大营旁边便是造船所,占地颇大,有官匠千余人,这段时间正日夜赶造渡船,不仅是官家,其实荆州各地都有私家造船之所,把他们征集起来,规模不小。”
“这些官匠会不会趁乱逃走?”
“请丞相放心,蔡军师已经考虑这一点,所以派两千军队把守造船所,他们逃不掉。”
曹操又想起一事,问道:“襄阳库房中的造船之材还有多少?”
“这个...卑职不是很清楚,但前段时间江夏大量船只前来搬运,运走了很多,估计只剩三成了。”
“只剩三成!”
曹操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眼中露出恼怒之火,只剩下三成,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程昱在一旁笑道:“其实丞相不必为此事担心,天下造船之匠何止荆州,黄河两岸就有很多,丞相可他们征集而来,足有万余人,造船之木也不止荆州有,属下后来想起,南皮和黎阳的仓库中就有不少,再收集天下之材,应该完全能满足造船所需。”
“可运输怎么解决?”
毛玠也在旁边解释道:“属下祖父也善于造船,我见过他们运输木头,是用桐油在木头刷上几道,阴干后就不怕渗水,直接扎成木排从水上浮运,省时省力!”
“好!”曹操欣然点头,对毛玠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去协调,可传令天下郡县,运输造船之木到南阳,两个月内必须运到,否则惟太守县令是问。”
“属下遵令!”
曹操又对程昱笑道:“造船之事,我想将交给仲德全权负责,此事事关重大,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唯有仲德才能让我贴席入睡。”
程昱微微一笑,“既然丞相如此信任,我自然不会让丞相失望。”
曹军再次南下,张允投降,曹军铁骑饮马汉江,一时间襄阳震撼,民心动荡,数以万计的民众蜂拥出城,向江夏方向逃难。
为防止局势失控,蔡瑁下令襄阳城关闭城门,不准民众逃难,但住在城外以及各县的民众依然大规模逃亡,掀起了曹军南下后的第二波难民潮。
州衙议事堂内,蔡瑁紧急召集襄阳重臣商议对策,此时襄阳郡已经发生了一次分化,襄阳郡丞王觊和参军庞季已经投奔南郡,但出乎蔡瑁意料的是,治中邓义却没有走,依然留在襄阳。
大堂上,除了蔡瑁之外,还有蒯越、韩嵩、邓义、李圭、陈震等人,每个人表情都十分凝重,蔡瑁叹口气对众人道:“现在的形势大家也看到了,曹丞相亲率大军前来,张允已投降,民心动荡,军心不稳,襄阳大势已去,现在如果我们不投降曹丞相,迟早会被江夏和江陵攻破,既然如此,不如早早归顺朝廷,大家都可以谋一个前途。”
说到这,蔡瑁取出一封信,扬了扬,对众人道:“这是曹丞相写给我的亲笔信,信中说得很清楚,只要我们归降,那么不仅保证我们现在的地位,将来还会进一步提升,加封爵位,光宗耀祖,我希望各位能和我同进共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