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6)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得多。孩子“不自觉”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积淀已久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时,家长在处理方式上充满强权作风,不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愿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导或批评孩子。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
小小独行侠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前几年从网上看一个报道,一位叫马宇歌的小姑娘,上中小学期间就独自走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孩子独自远行。马宇歌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凡事不知深浅。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圆圆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是9岁。当时她爸爸已来北京工作,她五一节独自乘17个小时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看她爸爸。
圆圆姥姥电话上听我说要把孩子一个人放火车上,担心坏了。说实在的,我和她爸爸也非常担心,让她独自走,肯定不如我带着她走的感觉好。在抚养她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忧的就是她的安全。特别是她4岁时,我们把她搞丢一次,这种担忧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病,总也好不了。
那次是带她到一个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楼,大家带来的三、四个小孩在小区院子里玩,从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我们在屋里放心地喝酒。可是当我们快要吃完饭了,出来却看不到圆圆,问那几个孩子,他们都没注意。大家一下子急坏了,酒也醒了,四处分头去找,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把圆圆找回来。原来她走出小区大门拔草,因为对那里不熟悉,返回来时找错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哭着乱跑,越跑越远,幸亏一个路边开小卖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给她点吃的,让她等家长来找。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后十多年如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梦到把圆圆搞丢了,每次都能从梦中吓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这样的梦才没有了。她上小学、包括初中,只要有一会儿不能确定她在哪里,我们就担心得要命。虽然从我们内心来说,恨不得除了到学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边,但知道不能限制她独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会“违心”地怂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这一次独自乘火车,是我告诉圆圆说,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在假期中陪你去看爸爸,你愿意的话就自己乘车去吧。她听了这个建议,开始有些疑虑,但经不起我的怂恿,转而就有些跃跃欲试。
在她走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焦虑。我不停地设想,不停地告诉圆圆遇到这个事该如何,那个事该如何。可能是我设想的意外太多了,圆圆突然说“你说得那么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忧虑过度,过分渲染危险,吓着孩子了。
事后我反思,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
事实上,圆圆来回一切都很顺利,虽说两头都有人接送,但这趟独自乘车的经历仍然让她觉得骄傲,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年她10岁时,我们已迁居北京,她暑假要从北京去青岛看望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小哲,也是来回独自乘火车。我们从北京送她走时,她说返回时不要来车站接她,她要自己从车站回家。我当时嘴上答应了,但有些不放心。从北京站回家需要先乘地铁,再倒公交车,上下公交车都要走较远一段路,这其实比从北京到青岛这段路还复杂。所以她回来那天,我还是跑火车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上。除了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几天不见很想她,急于看到,以为这样也能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结果,圆圆从火车上下来看到我吃了一惊,虽有些高兴,但更多是埋怨。埋怨我干吗跑火车站来接她。回家路上,我发现她对于怎么乘车回家已全部掌握,而且也很注意安全。比如进地铁时人很多,她会马上靠墙走,还提醒我靠边。所以她独自走完全没问题。
这件事我很后悔,我的“热情”把她想要独自完成一次旅行的完美感给破坏了。我只顾自己的心情,而没考虑孩子的愿望。我想,如果实在担心她的安全,我来车站藏在她后面,不让她看见,尾随她回家,那样可能更好。
初中时,圆圆还和同学逛了几次街,都是早晨七、八点走,玩到下午五、六点钟才回家。从内心来说,我真是不想让她出去,大街上乱哄哄的,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能关照好自己吗?但我把情况权衡后,并把安全注意事项和圆圆聊一聊,感觉她的安全意识还是不错的,就痛快地答应了。其实每次她出去玩一天,我都在忍受一天煎熬。尤其她有时忘了给家里打电话,我就担心极了,坐卧不宁,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所能做的只是心里暗暗祈祷。同时也会生气,准备等她回来好好教训她一顿。但每次一听到门铃响,看到这个小姑娘疯玩一天又让自己平安回来,心里立即就充满感恩和快乐,火气荡然无存。她下次想出去玩,我照样痛快答应。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与其说是锻炼孩子,不如说更是在考验自己。家长应该适当勇敢些,有勇气接受这种考验。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已初中二年级了,学校在寒假要组织一个冬令营,由老师带学生到哈尔滨看冰灯、滑雪。孩子想报名参加,妈妈因为孩子从未离开过自己,认为他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放心,就不让去,说要等到妈妈放假后,由妈妈亲自带他去玩,孩子为此非常不乐意。家长认为反正都是去哈尔滨,都是去看冰灯、滑雪,时间差不多都是一周,妈妈带他去还可以一路照顾他,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位妈妈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哪个家长面临这个问题时,都会考虑孩子出去会不会照顾自己,安全不安全等问题。但这样的安排有几个错误:
一是家长没考虑孩子需要社交,需要和同龄人在一起。看冰灯、滑雪只是整个冬令营中的几个点,而孩子的快乐是在和同龄人一起出远门这整个过程中。二是夺走了他的一个锻炼机会。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正是由于他一直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吗;培养他照顾自己的一个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来了,家长却又要夺走。三是因为这件事家长和孩子发生意见冲突,并且最终使孩子屈服于家长的安排,这让孩子觉得他的意见总是得不到尊重;这会让孩子要么逆反心理很重,要么毫无主见,而且也很容易形成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思维方式。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放手不是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实践机会,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学会防范危险。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的,将来他真遇到什么事,可能还没有能力和勇气应对。这如同担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许他去学习走路,结果是他将来会走得更为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度呵护也给孩子的安全留下隐患。
至于安全问题,家长应该和学校共同探讨,把出行方案好好研究一下,把每个细节推敲好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家长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早地让孩子独立去从事各种活动。一旦觉得可行,就高高兴兴地让孩子去做。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自身事业很成功,他们的儿子也极为出色。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一直担任班长等重要职务。在高中繁忙的学习中,这个孩子不仅承担了很多学校和班里的工作,还去企业拉赞助,成功地和同学们创办出班刊。我找机会和他妈妈聊了一次,从她的话里却听出了他们作为家长的智慧。如果要概括他们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让他自己去做”,他们把这件事简直操作得像个奇迹,说来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孩子上幼儿园时,从幼儿园到他家需要乘三站公交车。到孩子5岁上幼儿园中班时,他们觉得孩子已完全知道该如何从家乘车到幼儿园,而且从公交车上下来不用过马路,站点不远处就是幼儿园,路上的注意事项也讲过多次了,于是家长就提出要孩子早晨自己上幼儿园。傍晚回来时需要到马路对面乘车,家长就只是晚上来接他。
开始几天家长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观察,确认没什么问题了,以后就真撒手了。孩子很安全地度过了整个幼儿园时期。他们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格外成熟。
到孩子7岁时的暑假,他们就让这个小学生独自乘火车10个小时,去看外地的爷爷奶奶。从那开始,孩子就每个假期独自外出,回爷爷奶奶家或到某个地方旅游。孩子去旅游的地方都有可靠的亲戚或朋友,安全地把孩子接到家中,并且能陪孩子在当地玩几天,然后再安全地送上回家的火车。这个孩子也像马宇歌一样,在上小学、中学时就游览了很多地方。
另外,父母也让孩子在家里干很多活儿,凡孩子自己可以做的,绝不帮忙;反而由于父母工作很忙,经常要孩子在家里帮家长的忙。例如,周末或假期让孩子买菜做饭,父母下班回家,晚饭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其实这个孩子的父母并非是那种因忙于个人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在家里有些不作为,其实这正是他们的用心之处。他们不在简单的事情上乱插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如何让孩子安全、独立地做事上。
这位妈妈说,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她说,比如让孩子独自上幼儿园这件事,他们提前做了许多论证,把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确信孩子掌握了安全常识,在对孩子的安全有把握的情况下,然后才放手的。让孩子独自回爷爷奶奶家及外出旅游也是这样的。而这个过程其实远比自己陪着孩子更难。
我能理解她的说法,这种“不作为”,只是父母表面上得到了解放,实际上他们所经受的心理考验更为强烈,他们忍受的煎熬更多。相反,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他们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核心,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独立性需要生长;而是以密不透风的“呵护”和“指导”,占满了孩子所有的成长空间,夺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到孩子长大了,天性中许多潜在的能力严重退化后,家长却又来抱怨孩子“不懂事”、“没出息”、“懒散”等等。
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从小阅读,认为小孩子应该活得轻轻松松的,太早让他读书很累,应该等他长大了再去阅读——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一般来说他自己不喜欢读书,把阅读看成件劳累的事。他不知道孩子是多么容易受到书的诱惑,一个心智开始萌动的孩子,他捧着一本书时表现出的如醉如痴,甚至超过看电视。孩子是在阅读中成长,还是在电视机前长大,其所形成的智力差距和智慧差距是巨大的。
如果说在看电视问题上我“控制”了圆圆,不如说一直是在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不满足于孩子表面上的服从,而是让好习惯成为孩子内在的一部分——这才叫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吧。
学龄前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和经常阅读的孩子相比,上学后智力差异明显。少看电视的行动如果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做起,实现起来则容易得多。孩子“不自觉”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它多半反映了家庭中有积淀已久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时,家长在处理方式上充满强权作风,不注意体贴孩子的情绪、面子、能力、愿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来教导或批评孩子。
在控制孩子少看电视方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在他很想看的时候让他心安理得地去看,不要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觉得有负疚感;但平时家里要尽量少开电视,家长自己在看电视上做到节制,以身作则,用行动产生说服力,而不是用语言。
糟糕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整天在客厅里看电视,孩子从自己的书房里跑出来想看一会儿,却遭到训斥。。
从幼儿期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也是防止他患上电视瘾的好办法。
小小独行侠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前几年从网上看一个报道,一位叫马宇歌的小姑娘,上中小学期间就独自走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孩子独自远行。马宇歌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凡事不知深浅。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圆圆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是9岁。当时她爸爸已来北京工作,她五一节独自乘17个小时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看她爸爸。
圆圆姥姥电话上听我说要把孩子一个人放火车上,担心坏了。说实在的,我和她爸爸也非常担心,让她独自走,肯定不如我带着她走的感觉好。在抚养她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忧的就是她的安全。特别是她4岁时,我们把她搞丢一次,这种担忧就变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病,总也好不了。
那次是带她到一个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楼,大家带来的三、四个小孩在小区院子里玩,从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我们在屋里放心地喝酒。可是当我们快要吃完饭了,出来却看不到圆圆,问那几个孩子,他们都没注意。大家一下子急坏了,酒也醒了,四处分头去找,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把圆圆找回来。原来她走出小区大门拔草,因为对那里不熟悉,返回来时找错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哭着乱跑,越跑越远,幸亏一个路边开小卖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给她点吃的,让她等家长来找。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后十多年如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梦到把圆圆搞丢了,每次都能从梦中吓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这样的梦才没有了。她上小学、包括初中,只要有一会儿不能确定她在哪里,我们就担心得要命。虽然从我们内心来说,恨不得除了到学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边,但知道不能限制她独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会“违心”地怂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这一次独自乘火车,是我告诉圆圆说,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在假期中陪你去看爸爸,你愿意的话就自己乘车去吧。她听了这个建议,开始有些疑虑,但经不起我的怂恿,转而就有些跃跃欲试。
在她走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焦虑。我不停地设想,不停地告诉圆圆遇到这个事该如何,那个事该如何。可能是我设想的意外太多了,圆圆突然说“你说得那么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忧虑过度,过分渲染危险,吓着孩子了。
事后我反思,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
事实上,圆圆来回一切都很顺利,虽说两头都有人接送,但这趟独自乘车的经历仍然让她觉得骄傲,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年她10岁时,我们已迁居北京,她暑假要从北京去青岛看望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小哲,也是来回独自乘火车。我们从北京送她走时,她说返回时不要来车站接她,她要自己从车站回家。我当时嘴上答应了,但有些不放心。从北京站回家需要先乘地铁,再倒公交车,上下公交车都要走较远一段路,这其实比从北京到青岛这段路还复杂。所以她回来那天,我还是跑火车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上。除了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几天不见很想她,急于看到,以为这样也能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结果,圆圆从火车上下来看到我吃了一惊,虽有些高兴,但更多是埋怨。埋怨我干吗跑火车站来接她。回家路上,我发现她对于怎么乘车回家已全部掌握,而且也很注意安全。比如进地铁时人很多,她会马上靠墙走,还提醒我靠边。所以她独自走完全没问题。
这件事我很后悔,我的“热情”把她想要独自完成一次旅行的完美感给破坏了。我只顾自己的心情,而没考虑孩子的愿望。我想,如果实在担心她的安全,我来车站藏在她后面,不让她看见,尾随她回家,那样可能更好。
初中时,圆圆还和同学逛了几次街,都是早晨七、八点走,玩到下午五、六点钟才回家。从内心来说,我真是不想让她出去,大街上乱哄哄的,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能关照好自己吗?但我把情况权衡后,并把安全注意事项和圆圆聊一聊,感觉她的安全意识还是不错的,就痛快地答应了。其实每次她出去玩一天,我都在忍受一天煎熬。尤其她有时忘了给家里打电话,我就担心极了,坐卧不宁,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所能做的只是心里暗暗祈祷。同时也会生气,准备等她回来好好教训她一顿。但每次一听到门铃响,看到这个小姑娘疯玩一天又让自己平安回来,心里立即就充满感恩和快乐,火气荡然无存。她下次想出去玩,我照样痛快答应。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与其说是锻炼孩子,不如说更是在考验自己。家长应该适当勇敢些,有勇气接受这种考验。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已初中二年级了,学校在寒假要组织一个冬令营,由老师带学生到哈尔滨看冰灯、滑雪。孩子想报名参加,妈妈因为孩子从未离开过自己,认为他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放心,就不让去,说要等到妈妈放假后,由妈妈亲自带他去玩,孩子为此非常不乐意。家长认为反正都是去哈尔滨,都是去看冰灯、滑雪,时间差不多都是一周,妈妈带他去还可以一路照顾他,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位妈妈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哪个家长面临这个问题时,都会考虑孩子出去会不会照顾自己,安全不安全等问题。但这样的安排有几个错误:
一是家长没考虑孩子需要社交,需要和同龄人在一起。看冰灯、滑雪只是整个冬令营中的几个点,而孩子的快乐是在和同龄人一起出远门这整个过程中。二是夺走了他的一个锻炼机会。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正是由于他一直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吗;培养他照顾自己的一个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来了,家长却又要夺走。三是因为这件事家长和孩子发生意见冲突,并且最终使孩子屈服于家长的安排,这让孩子觉得他的意见总是得不到尊重;这会让孩子要么逆反心理很重,要么毫无主见,而且也很容易形成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思维方式。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放手不是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实践机会,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学会防范危险。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的,将来他真遇到什么事,可能还没有能力和勇气应对。这如同担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许他去学习走路,结果是他将来会走得更为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度呵护也给孩子的安全留下隐患。
至于安全问题,家长应该和学校共同探讨,把出行方案好好研究一下,把每个细节推敲好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家长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早地让孩子独立去从事各种活动。一旦觉得可行,就高高兴兴地让孩子去做。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自身事业很成功,他们的儿子也极为出色。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一直担任班长等重要职务。在高中繁忙的学习中,这个孩子不仅承担了很多学校和班里的工作,还去企业拉赞助,成功地和同学们创办出班刊。我找机会和他妈妈聊了一次,从她的话里却听出了他们作为家长的智慧。如果要概括他们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让他自己去做”,他们把这件事简直操作得像个奇迹,说来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孩子上幼儿园时,从幼儿园到他家需要乘三站公交车。到孩子5岁上幼儿园中班时,他们觉得孩子已完全知道该如何从家乘车到幼儿园,而且从公交车上下来不用过马路,站点不远处就是幼儿园,路上的注意事项也讲过多次了,于是家长就提出要孩子早晨自己上幼儿园。傍晚回来时需要到马路对面乘车,家长就只是晚上来接他。
开始几天家长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观察,确认没什么问题了,以后就真撒手了。孩子很安全地度过了整个幼儿园时期。他们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格外成熟。
到孩子7岁时的暑假,他们就让这个小学生独自乘火车10个小时,去看外地的爷爷奶奶。从那开始,孩子就每个假期独自外出,回爷爷奶奶家或到某个地方旅游。孩子去旅游的地方都有可靠的亲戚或朋友,安全地把孩子接到家中,并且能陪孩子在当地玩几天,然后再安全地送上回家的火车。这个孩子也像马宇歌一样,在上小学、中学时就游览了很多地方。
另外,父母也让孩子在家里干很多活儿,凡孩子自己可以做的,绝不帮忙;反而由于父母工作很忙,经常要孩子在家里帮家长的忙。例如,周末或假期让孩子买菜做饭,父母下班回家,晚饭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其实这个孩子的父母并非是那种因忙于个人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在家里有些不作为,其实这正是他们的用心之处。他们不在简单的事情上乱插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如何让孩子安全、独立地做事上。
这位妈妈说,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她说,比如让孩子独自上幼儿园这件事,他们提前做了许多论证,把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确信孩子掌握了安全常识,在对孩子的安全有把握的情况下,然后才放手的。让孩子独自回爷爷奶奶家及外出旅游也是这样的。而这个过程其实远比自己陪着孩子更难。
我能理解她的说法,这种“不作为”,只是父母表面上得到了解放,实际上他们所经受的心理考验更为强烈,他们忍受的煎熬更多。相反,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他们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核心,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独立性需要生长;而是以密不透风的“呵护”和“指导”,占满了孩子所有的成长空间,夺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到孩子长大了,天性中许多潜在的能力严重退化后,家长却又来抱怨孩子“不懂事”、“没出息”、“懒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