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传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夏桐看完这些信件,似乎夏家人并没有因为罗水莲是农村人而拒绝接受她,这就有些让夏桐不明白了,以夏家的地位,以夏世轩北大毕业的身份娶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居然都默认了?难道是因为看到夏世轩三十三岁了仍旧孑然一身,夏家人妥协了?
不知道慕家人会不会也这么认为?夏桐的脑中闪过了一下这个念头。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夏桐又低下头专注于手上的这些信件。
还有五六封信应该是爷爷的同学或朋友寄来的,夏桐拆了一封,是讨论工作的,那些专业术语夏桐也看不大懂,便收了起来,剩下的几封信也懒得看了。
夏桐把信件放回去,没想到真的找到一本日记本,打开一看,第一页上夹着一封电报,是1966年6月5号的,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母病危,归。”
那爷爷是接到这封电报才赶回去的吧,距离爷爷接到那最后一封信也不过才三两天吧,他走的时候预感到回不来了吗?
夏桐打开了爷爷的日记,这本日记是爷爷来江西以后断断续续写的,夹杂了对吴明伊的那种绝望的思念和对现状的焦虑,那个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夏世轩还敢在日记写写真话。
夏桐往后翻,1965年十月夏世轩住进了罗水莲家,当时,罗水莲的父亲是村干部,夏世轩在罗家湾这边进行勘探工作,一直到1966年4月初不慎被蛇咬,五一时跟罗水莲结婚,婚礼还是蛮正式的,在厂子里办的。
夏世轩以平淡的口吻记录了这一事件,无悲无喜,不过文中倒有不少对罗家湾风景的描述,尤其是傍晚的曲江。夕阳西下,让他想起了康桥的落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是让他渐渐感觉到了一丝温暖。
另外还有一本日记,是大学时代的,夏桐粗略翻了翻,写的是两人在燕园的生活片段。以及后来吴明伊走了之后夏世轩的思念。
夏桐放下日记,箱子最底下居然是厚厚的六本集邮册,原来爷爷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夏桐对邮票没有研究,也不知这邮票有没有值钱的。想了想,把这几本集邮册搬了出来,翻开第一本的扉页。用毛笔写着“赠吾儿宁远,山高水远,莫忘故国家园。父夏培文于192o年宁远出国前夕。”
毛笔字的下面又有一行钢笔字:“转赠吾儿世轩,汝祖酷爱集邮,不乏精品,四十年前留与吾,嘱吾在外以解思乡之愁,今吾将吾四十年所集之珍品。留与吾儿在乡野之间闲暇翻阅,吾儿的快乐乃为父之快乐。父宁远于1964年8月。”
夏桐这才知道自己的高祖叫夏培文,看了这段留言。夏桐知道这些邮票肯定非常值钱,便放了回去。夏桐不打算卖,是高祖留下来的。一代一代传承过来,该留给夏樟。
夏桐合上了箱子,想了想,翻开了父亲的那个樟木箱子,父亲的箱子里面有几卷字画,夏桐打开一看,有祖父的,还有曾祖和高祖的,高祖的书法最好。还有一幅泼墨山水画也很不错,看起来豪迈粗犷颇有意境,夏桐仔细看了印章,也是高祖留下的,夏桐这时才觉得夏培文这个名字有几分熟悉,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家。
不得不说,罗水莲虽然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但是因着对丈夫和儿子的热爱,她把东西保存得很好,樟木箱子放这些东西,正好没有虫子咬。
字画底下是一方砚台,这砚台夏桐还有印象,说是爷爷留下来的,后来父亲走后,婆婆把它收了起来,夏桐这会拿起来一看,居然是一方端砚,刻着云龙纹,还有字号,是乾隆年间的东西,应该也是高祖用过的东西,夏桐猜测这端砚现在的价格至少在数十万以上。
除了端砚,还有一副雕刻用的东西,那是夏桐的爸爸用来挣钱的工具,夏桐还有模糊的印象,爸爸拿着刀在窗户前一点一点地刻画打磨。
最下面,也有四本厚厚的集邮册,夏桐打开一看,这里的邮票明显年代偏后,这是爸爸妈妈共同的爱好,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这个爱好让两人先熟悉的。
“姐,你在干什么,这半天还不下来?”夏樟在楼下喊,边喊边上来。
“姐,我们家什么时候有集邮册?”夏樟对父母是一点印象没有。
“这是爸爸妈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以后给你留着,好好保管。”
夏樟随手拿起一本打开一看,“姐,这是猴票,居然是四方联的猴票。”
“猴票?”夏桐也仿佛有点印象,猴票是值钱的。
“你懂邮票?”夏桐问。
“懂一点,我们老师喜欢集邮,说邮票里有不少学问,可惜他没有什么好邮票,倒是跟我讲了哪些邮票值钱。”
“是吗?那你看看有值钱的吗?”
夏念从初中毕业开始收集邮票,每年的生肖邮票都买两套四方联留着,也是巧合才有了两套猴票,夏桐猜他应该没有多少贵重的好邮票,因为受条件限制,也没有钱,只是镇上邮局有什么邮票他都买两套,别的就是些从别人的信封上收集来的,估计没有什么精品。
可是关荷不一样,关家有钱有地位,关家来往信件比较多,还有不少文革时期行的成套邮票,夏樟也不知道值不值钱。
“姐,你从网上搜搜不就知道了,我帮你抱下去。”夏樟说。
“好吧,我们下去吧,婆婆该等急了。”
吃完饭,夏樟上网查询邮票,夏桐帮罗水莲收拾东西。
“婆婆,我刚才在爷爷和我爸的箱子里现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家里没有人,这几个箱子怎么办?”
这不知道还好,谁也没当回事,陡然知道自己家原来藏着一堆宝物,夏桐的心里反而不踏实了。
“值钱的?不就几本旧书几张字画吗,那是你爷爷自己的,能值多少钱?”罗水莲不懂。
“婆婆,我爷爷那方砚台至少十万,还有那些邮票,我都不知值多少,还有我们夏家高祖的字画,我估计上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啊,真的能值这么多钱?”罗水莲惊呆了,迟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
“还有谁知道咱们家有邮票吗?”夏桐问,就怕被有心人惦记上了。可惜她低着头收拾东西,没有注意到婆婆的神色,错过了一次机会。
“没有,你爷爷走的早,他的东西我早早收起来,连你老舅公都不知道,他以为是几本旧书和几件旧衣服。倒是你爸爸上中学时有一次翻了你爷爷的东西,所以跟我要钱买什么邮票,这事你大表叔知道,他总是嘲笑你爸爸没钱还弄这些败家的玩意。”罗水莲心里已经平静了下来。
“我爸给表叔他们看过爷爷的东西吗?”
“没有,我跟他说过,不许给别人看。”罗水莲边回忆边摇头。
“姐,姐,我查到了,妈妈这有一套梅兰芳的小型张值十几万,还有几套文革的也特值钱,猴票四方联妈妈也有两套,姐,我们有钱了,能有好多钱。”夏樟兴奋地跑了过来。
“小点声。”夏桐示意他。
“多少?”罗水莲再一次蒙了,做梦也想不到,不光丈夫,就连自己儿子的这点遗物居然也能换这么多钱?当初只是想着给后人留一个念想,那时罗水莲怕自己哥嫂嘲笑,说什么也没把这几本邮票拿出来,不能当钱花不能当饭吃,也不舍得拿去卖了,还不如自己悄悄地收起来,哪里知道歪打正着了。
家里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夏家三口第一次全体为了钱愁了,罗水莲再三叮嘱夏樟千万不能跟任何人往外说去。
“婆婆,我明白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着,我已经长大了,家里的事情从来不往外说,他们问我姐挣了多少钱,我都说不晓得。”夏樟少有的严肃。
“这样吧,我们先把东西还放箱子里,箱子锁上,外面放一堆棉絮被子以及碎布条,这些东西就不带到县城去吧,毕竟搬箱子还是目标太大,谁也见了不得问一声,是什么好东西。”罗水莲说。
夏桐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罗水莲说的有道理,现在的乡下人也不怎么喜欢用樟木箱了,嫌笨重不好看,除了老一辈的人手里还有几个这样的箱子,现在年轻一代家里都找不到了。可是这些东西最好还是保存在樟木箱子中,否则还要担心被虫子咬坏了。
“婆婆,我想买几块樟木打几个小箱子。”夏桐想起来这些东西要带到北京去,也不能把这几个大箱子搬过去,她想起来程毓装吉服的那种樟木小箱子。
“家里倒是还有几块樟木,看看你老舅公家还能不能凑几块。”罗水莲说。
“那就等过年回家再说。”夏桐想的是大坚会做木工活,就找他吧,也许他家也会有樟木的,山里人家谁家不存几根木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夏桐看完这些信件,似乎夏家人并没有因为罗水莲是农村人而拒绝接受她,这就有些让夏桐不明白了,以夏家的地位,以夏世轩北大毕业的身份娶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姑娘居然都默认了?难道是因为看到夏世轩三十三岁了仍旧孑然一身,夏家人妥协了?
不知道慕家人会不会也这么认为?夏桐的脑中闪过了一下这个念头。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夏桐又低下头专注于手上的这些信件。
还有五六封信应该是爷爷的同学或朋友寄来的,夏桐拆了一封,是讨论工作的,那些专业术语夏桐也看不大懂,便收了起来,剩下的几封信也懒得看了。
夏桐把信件放回去,没想到真的找到一本日记本,打开一看,第一页上夹着一封电报,是1966年6月5号的,只有短短的几个字:“母病危,归。”
那爷爷是接到这封电报才赶回去的吧,距离爷爷接到那最后一封信也不过才三两天吧,他走的时候预感到回不来了吗?
夏桐打开了爷爷的日记,这本日记是爷爷来江西以后断断续续写的,夹杂了对吴明伊的那种绝望的思念和对现状的焦虑,那个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夏世轩还敢在日记写写真话。
夏桐往后翻,1965年十月夏世轩住进了罗水莲家,当时,罗水莲的父亲是村干部,夏世轩在罗家湾这边进行勘探工作,一直到1966年4月初不慎被蛇咬,五一时跟罗水莲结婚,婚礼还是蛮正式的,在厂子里办的。
夏世轩以平淡的口吻记录了这一事件,无悲无喜,不过文中倒有不少对罗家湾风景的描述,尤其是傍晚的曲江。夕阳西下,让他想起了康桥的落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是让他渐渐感觉到了一丝温暖。
另外还有一本日记,是大学时代的,夏桐粗略翻了翻,写的是两人在燕园的生活片段。以及后来吴明伊走了之后夏世轩的思念。
夏桐放下日记,箱子最底下居然是厚厚的六本集邮册,原来爷爷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夏桐对邮票没有研究,也不知这邮票有没有值钱的。想了想,把这几本集邮册搬了出来,翻开第一本的扉页。用毛笔写着“赠吾儿宁远,山高水远,莫忘故国家园。父夏培文于192o年宁远出国前夕。”
毛笔字的下面又有一行钢笔字:“转赠吾儿世轩,汝祖酷爱集邮,不乏精品,四十年前留与吾,嘱吾在外以解思乡之愁,今吾将吾四十年所集之珍品。留与吾儿在乡野之间闲暇翻阅,吾儿的快乐乃为父之快乐。父宁远于1964年8月。”
夏桐这才知道自己的高祖叫夏培文,看了这段留言。夏桐知道这些邮票肯定非常值钱,便放了回去。夏桐不打算卖,是高祖留下来的。一代一代传承过来,该留给夏樟。
夏桐合上了箱子,想了想,翻开了父亲的那个樟木箱子,父亲的箱子里面有几卷字画,夏桐打开一看,有祖父的,还有曾祖和高祖的,高祖的书法最好。还有一幅泼墨山水画也很不错,看起来豪迈粗犷颇有意境,夏桐仔细看了印章,也是高祖留下的,夏桐这时才觉得夏培文这个名字有几分熟悉,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家。
不得不说,罗水莲虽然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但是因着对丈夫和儿子的热爱,她把东西保存得很好,樟木箱子放这些东西,正好没有虫子咬。
字画底下是一方砚台,这砚台夏桐还有印象,说是爷爷留下来的,后来父亲走后,婆婆把它收了起来,夏桐这会拿起来一看,居然是一方端砚,刻着云龙纹,还有字号,是乾隆年间的东西,应该也是高祖用过的东西,夏桐猜测这端砚现在的价格至少在数十万以上。
除了端砚,还有一副雕刻用的东西,那是夏桐的爸爸用来挣钱的工具,夏桐还有模糊的印象,爸爸拿着刀在窗户前一点一点地刻画打磨。
最下面,也有四本厚厚的集邮册,夏桐打开一看,这里的邮票明显年代偏后,这是爸爸妈妈共同的爱好,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这个爱好让两人先熟悉的。
“姐,你在干什么,这半天还不下来?”夏樟在楼下喊,边喊边上来。
“姐,我们家什么时候有集邮册?”夏樟对父母是一点印象没有。
“这是爸爸妈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以后给你留着,好好保管。”
夏樟随手拿起一本打开一看,“姐,这是猴票,居然是四方联的猴票。”
“猴票?”夏桐也仿佛有点印象,猴票是值钱的。
“你懂邮票?”夏桐问。
“懂一点,我们老师喜欢集邮,说邮票里有不少学问,可惜他没有什么好邮票,倒是跟我讲了哪些邮票值钱。”
“是吗?那你看看有值钱的吗?”
夏念从初中毕业开始收集邮票,每年的生肖邮票都买两套四方联留着,也是巧合才有了两套猴票,夏桐猜他应该没有多少贵重的好邮票,因为受条件限制,也没有钱,只是镇上邮局有什么邮票他都买两套,别的就是些从别人的信封上收集来的,估计没有什么精品。
可是关荷不一样,关家有钱有地位,关家来往信件比较多,还有不少文革时期行的成套邮票,夏樟也不知道值不值钱。
“姐,你从网上搜搜不就知道了,我帮你抱下去。”夏樟说。
“好吧,我们下去吧,婆婆该等急了。”
吃完饭,夏樟上网查询邮票,夏桐帮罗水莲收拾东西。
“婆婆,我刚才在爷爷和我爸的箱子里现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家里没有人,这几个箱子怎么办?”
这不知道还好,谁也没当回事,陡然知道自己家原来藏着一堆宝物,夏桐的心里反而不踏实了。
“值钱的?不就几本旧书几张字画吗,那是你爷爷自己的,能值多少钱?”罗水莲不懂。
“婆婆,我爷爷那方砚台至少十万,还有那些邮票,我都不知值多少,还有我们夏家高祖的字画,我估计上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啊,真的能值这么多钱?”罗水莲惊呆了,迟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
“还有谁知道咱们家有邮票吗?”夏桐问,就怕被有心人惦记上了。可惜她低着头收拾东西,没有注意到婆婆的神色,错过了一次机会。
“没有,你爷爷走的早,他的东西我早早收起来,连你老舅公都不知道,他以为是几本旧书和几件旧衣服。倒是你爸爸上中学时有一次翻了你爷爷的东西,所以跟我要钱买什么邮票,这事你大表叔知道,他总是嘲笑你爸爸没钱还弄这些败家的玩意。”罗水莲心里已经平静了下来。
“我爸给表叔他们看过爷爷的东西吗?”
“没有,我跟他说过,不许给别人看。”罗水莲边回忆边摇头。
“姐,姐,我查到了,妈妈这有一套梅兰芳的小型张值十几万,还有几套文革的也特值钱,猴票四方联妈妈也有两套,姐,我们有钱了,能有好多钱。”夏樟兴奋地跑了过来。
“小点声。”夏桐示意他。
“多少?”罗水莲再一次蒙了,做梦也想不到,不光丈夫,就连自己儿子的这点遗物居然也能换这么多钱?当初只是想着给后人留一个念想,那时罗水莲怕自己哥嫂嘲笑,说什么也没把这几本邮票拿出来,不能当钱花不能当饭吃,也不舍得拿去卖了,还不如自己悄悄地收起来,哪里知道歪打正着了。
家里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夏家三口第一次全体为了钱愁了,罗水莲再三叮嘱夏樟千万不能跟任何人往外说去。
“婆婆,我明白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着,我已经长大了,家里的事情从来不往外说,他们问我姐挣了多少钱,我都说不晓得。”夏樟少有的严肃。
“这样吧,我们先把东西还放箱子里,箱子锁上,外面放一堆棉絮被子以及碎布条,这些东西就不带到县城去吧,毕竟搬箱子还是目标太大,谁也见了不得问一声,是什么好东西。”罗水莲说。
夏桐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罗水莲说的有道理,现在的乡下人也不怎么喜欢用樟木箱了,嫌笨重不好看,除了老一辈的人手里还有几个这样的箱子,现在年轻一代家里都找不到了。可是这些东西最好还是保存在樟木箱子中,否则还要担心被虫子咬坏了。
“婆婆,我想买几块樟木打几个小箱子。”夏桐想起来这些东西要带到北京去,也不能把这几个大箱子搬过去,她想起来程毓装吉服的那种樟木小箱子。
“家里倒是还有几块樟木,看看你老舅公家还能不能凑几块。”罗水莲说。
“那就等过年回家再说。”夏桐想的是大坚会做木工活,就找他吧,也许他家也会有樟木的,山里人家谁家不存几根木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