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十万火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余名骑士,飞也似的从东南面疾驰过来。这些都是穿着皮袍子,一人双马的蒙古武士,一看他们来的方向,就知道是忽必烈留在大名府的三个万人队派来的。当先一名蒙古骑士皮袍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脑袋上抱着纱布,正是那个运气很好的蒙古百户秃哥。看来他的运气还没有耗尽,居然从上千玄甲军的追杀下逃了性命。
他前天晚上跑回自己的据点后,丝毫不敢耽误,也顾不得脑袋让马槊稍稍擦了一下,开了个大口子,流了好多的血。只是胡乱包扎了一下,就带了十余骑飞马去大名府报信,然后又马不停蹄去追赶忽必烈的大军,跑了一天一夜的马,才在彰德路的安阳县遇上了忽必烈大军的营地。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这个时候刚刚在漳水边上扎好,大部分的蒙古军将还在安置营帐,挖掘沟壕,树立栅栏,或者在伺候他们的战马。
现在蒙古军中的马匹已经越来越娇贵了,在忽必烈将蒙古人的主力移驻中原的这些日子中,他们的马匹就易损难补起来。每一次交战过后,蒙古人的军马都会减少。到了现在,连一人双马都维持不了,大部分的蒙古兵已经变成』≧,了骑马步兵,只有一人一马,而且也不是战马,只是普通的驮马,有些甚至骑着骡子行军。
至于还有战马的蒙古骑兵,则是个个都把战马当成了亲爹在伺候。平时行军都不舍得骑,安营扎寨的时候也要先把马安顿好了再安顿人。所以看到秃哥等人胯下已经在口吐白沫,屁股上鞭痕累累的战马。全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居然如此不顾马力,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秃哥等人在马背上望见了金顶大帐。就径直奔了过去,直到被守护的怯薛歹拦下。
“紧急军情。十万火急,唐国有变!”秃哥大声急叫,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不敢直接明说唐国已经背叛大蒙古投靠到明逆一边了。
一个年轻的不像话的怯薛长安童这时从金帐中走出,大声问道:“大汗在休息,何人喧哗?出了什么事?”
“怯薛长,来了十几骑,说是有紧急军情。”
“让他们的头头上前说话。”
“紧急军情!”秃哥从马背上下来,连滚带爬到了安童跟前。单膝跪倒,压低声音:“十万火急,唐国生变……前日夜间,有至少数万唐军北上,途经德州。而且他们还主动攻击了下官率领的骑兵……”
“什么?”安童怔了一下,“你们去了德州?怎么回事?大汗不是传过旨意,不让进入唐国境内么?”
“回禀怯薛长,下官是追逐敌方细作才入唐境的。”
“细作?”
“没错,还扮成了怯薛歹的模样。”
“竟有此事?”安童眉头一皱。“细作的事情以后再说……你先把怎么遇上唐军的事情细细说与我听。”
秃哥的口才居然还不错,把如何追逐细作,如何遇上唐军,又如何从唐军的骑兵追杀下逃生的经历说得绘声绘色。安童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蒙古人的装扮。李家的兵将还会认不出?见了面不由分说就动手杀人,这已经充分说明……李家再一次倒戈了,至少是李家在益都督军的赵王李彦国投靠到明逆那边去了!
至少八万精锐外加青徐之地全部倒向了陈德兴!现在中原大战的兵力对比。仿佛已经逆转。陈德兴至少有十七八万大军,李彦国有八万大军。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这个数字已经比忽必烈麾下的十八万大军多了……况且,李彦国能倒戈。李璮麾下那些并非李家嫡系的将领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只怕人人都要倒向陈德兴了。
另外,淮西夏贵、襄阳高达,川蜀的刘整、张珏、吕文德等等,他们就不能背宋投明?
大蒙古一夜间,居然就要四面楚歌了!
想到这里,安童再也沉不住气,一转身就往金顶大帐内奔去,一边奔还一边急叫起来:“大汗!大汗……紧急军情,李彦国投靠明贼啦!李彦国反啦!”
……
大名都督府都督王陆飞这个时候,正飞也似的大步冲向架设在大名府城城楼上的望楼。呜咽的军号声音,也在大名府城内四下想起。因为蒙古大军主力撤退而稍稍松懈的气氛,顿时又紧张到了极点。
十几个大名都督府的军将也听到警号,都披挂整齐涌上了城头,有几个地位较高的,还跟着王陆飞一块儿上了望楼。没有资格上楼的军将,则遥望着东边漫天而起的雪尘,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怎么回事?东边怎么有兵过来?看这架势怕有四五万人呢!”
“应该是李家的兵,就不知道是帮谁了?要是助纣为虐,大名府可就要苦战了。”
“怕个鸟!大名坚城,守军也有数万,前日忽必烈都不敢攻打,何况是李彦国?我看,一定是李彦国被大王和王妃拉拢,带兵来和咱们会师了!”
“要这样就好了,两下会师,总有八万之众,蒙古人留在城外的三个万人队可不禁咱们打的!”
“不止八万,北面还有四旗马队两万人呢!他们可都是钢甲硬弓,真正的精锐!”
“十万打三万,可赢定了!这下可能好好战上一场了!”
“可不能打这样的如意算盘……忽必烈的大军随时会回来!到时候可就是十万打十八万了!”
“那也不怕,只要能缠住忽必烈的主力,大王很快会带大军过来的,到时候就是蒙古人的末日了!”
这个时候,王陆飞已经上了望楼,举起望远镜开始观看远方的地平线尽头。
在望远镜当中,约有上千名唐军骑士,拉出了一条长而稀疏的阵线,缓缓而进。这些骑士都穿着和明军一样的简易钢甲,手持着丈二马槊。蒙古人也出动了骑兵,在这些唐军骑士面前呼啸着左右驰奔,却不敢靠近放箭。因为这千余唐军骑士背后,还跟着大队大队的弓箭手。马槊在前,弓箭在后,无论是冲阵还是对射,都足以克制蒙古人的游骑。
在唐军骑士和弓箭手的掩护下,唐军黑压压的大队,由东向西,缓缓开来。
大队步军,组成一个个的方阵阵列。方阵的组成和明军方阵差不多,都是七八列的长枪兵为主,少量刀盾手为辅,方阵后方还有三列弓箭手。阵前则是各色旗号飘扬,遮天蔽日,似乎让天色都在瞬间黯淡了下来!
而在这些唐军方阵前的旗帜中间,赫然就有一面大明的日月王旗!这些日月王旗,都无一例外的居于最中间的位置,而且是由最长的旗杆高高挑起!
在这些步军阵列之间,是民伕辅兵,驱赶着挽马大车,车上不是大包小包的粮秣,就是一台台三弓床弩和一捆捆的天雷箭,并没有任何可以功臣的器具。
而在这大队步军左右,是遮护两翼的轻骑兵,都是红色战袄外罩钢甲,战旗也是红色或红色镶黑边的——这赫然就是明军八旗军中的正红旗和镶红旗!
大明的八旗兵居然和唐军大队一起行动!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支唐军是站在大明一边的!
而在这些行进中的步军大队的中间,还有一人数约有数百的马队,马队当中,高高飘扬着“大明王妃李”的认旗……
“王妃?”王陆飞惊呼了一声,放下望远镜,揉了揉眼睛,举起望远镜再看,“真的是大明王妃李……”
他身边一个明军将领大声道:“一定是大王派王妃去拉拢唐国赵王的……现在王妃带着唐国的大军过来啦!都督,咱们赢定了!”
……
“大汗,大汗!事情还没有到不可为的时候,即便唐国的四五万人和大名之敌合兵,也不过就是八万九万,加上周遭骑兵,不会超过十万的。大汗,俺们只要全军压过去,没有打不过的道理!”
“大汗,现在的关键不在河北,而在河东!河东如果有失,关中、河南都要高级,俺们的二十万大军,就再回不得草原了!”
“大汗,现在陈德兴一定已经督军入了河东,咱们应该立即从井陉关越太行去取太原……”
“来不及了,从井陉关入晋,再去太原,途中至少要十天。陈德兴一定会抢在我们之前的。为今之计,应该孤注一掷去取燕京!”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中,这个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蒙古的大将重臣,都济济一堂,在给眉头紧锁的忽必烈出主意。
忽必烈的表情却显得非常平静,目光则一遍遍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一言不发的刘孝元身上。
“刘孝元!”忽必烈喊着自己心腹谋臣的名字。
刘孝元站起身,冲着忽必烈一抱拳,语气沉重地道:“大汗……大事危矣!如今上策是走,中策是战于大名,下策是扑击燕京……河东,万不可去了!”(未完待续。。)
十余名骑士,飞也似的从东南面疾驰过来。这些都是穿着皮袍子,一人双马的蒙古武士,一看他们来的方向,就知道是忽必烈留在大名府的三个万人队派来的。当先一名蒙古骑士皮袍上面还有斑斑血迹,脑袋上抱着纱布,正是那个运气很好的蒙古百户秃哥。看来他的运气还没有耗尽,居然从上千玄甲军的追杀下逃了性命。
他前天晚上跑回自己的据点后,丝毫不敢耽误,也顾不得脑袋让马槊稍稍擦了一下,开了个大口子,流了好多的血。只是胡乱包扎了一下,就带了十余骑飞马去大名府报信,然后又马不停蹄去追赶忽必烈的大军,跑了一天一夜的马,才在彰德路的安阳县遇上了忽必烈大军的营地。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这个时候刚刚在漳水边上扎好,大部分的蒙古军将还在安置营帐,挖掘沟壕,树立栅栏,或者在伺候他们的战马。
现在蒙古军中的马匹已经越来越娇贵了,在忽必烈将蒙古人的主力移驻中原的这些日子中,他们的马匹就易损难补起来。每一次交战过后,蒙古人的军马都会减少。到了现在,连一人双马都维持不了,大部分的蒙古兵已经变成』≧,了骑马步兵,只有一人一马,而且也不是战马,只是普通的驮马,有些甚至骑着骡子行军。
至于还有战马的蒙古骑兵,则是个个都把战马当成了亲爹在伺候。平时行军都不舍得骑,安营扎寨的时候也要先把马安顿好了再安顿人。所以看到秃哥等人胯下已经在口吐白沫,屁股上鞭痕累累的战马。全都露出了讶异的神色。
居然如此不顾马力,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秃哥等人在马背上望见了金顶大帐。就径直奔了过去,直到被守护的怯薛歹拦下。
“紧急军情。十万火急,唐国有变!”秃哥大声急叫,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不敢直接明说唐国已经背叛大蒙古投靠到明逆一边了。
一个年轻的不像话的怯薛长安童这时从金帐中走出,大声问道:“大汗在休息,何人喧哗?出了什么事?”
“怯薛长,来了十几骑,说是有紧急军情。”
“让他们的头头上前说话。”
“紧急军情!”秃哥从马背上下来,连滚带爬到了安童跟前。单膝跪倒,压低声音:“十万火急,唐国生变……前日夜间,有至少数万唐军北上,途经德州。而且他们还主动攻击了下官率领的骑兵……”
“什么?”安童怔了一下,“你们去了德州?怎么回事?大汗不是传过旨意,不让进入唐国境内么?”
“回禀怯薛长,下官是追逐敌方细作才入唐境的。”
“细作?”
“没错,还扮成了怯薛歹的模样。”
“竟有此事?”安童眉头一皱。“细作的事情以后再说……你先把怎么遇上唐军的事情细细说与我听。”
秃哥的口才居然还不错,把如何追逐细作,如何遇上唐军,又如何从唐军的骑兵追杀下逃生的经历说得绘声绘色。安童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蒙古人的装扮。李家的兵将还会认不出?见了面不由分说就动手杀人,这已经充分说明……李家再一次倒戈了,至少是李家在益都督军的赵王李彦国投靠到明逆那边去了!
至少八万精锐外加青徐之地全部倒向了陈德兴!现在中原大战的兵力对比。仿佛已经逆转。陈德兴至少有十七八万大军,李彦国有八万大军。两者相加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这个数字已经比忽必烈麾下的十八万大军多了……况且,李彦国能倒戈。李璮麾下那些并非李家嫡系的将领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只怕人人都要倒向陈德兴了。
另外,淮西夏贵、襄阳高达,川蜀的刘整、张珏、吕文德等等,他们就不能背宋投明?
大蒙古一夜间,居然就要四面楚歌了!
想到这里,安童再也沉不住气,一转身就往金顶大帐内奔去,一边奔还一边急叫起来:“大汗!大汗……紧急军情,李彦国投靠明贼啦!李彦国反啦!”
……
大名都督府都督王陆飞这个时候,正飞也似的大步冲向架设在大名府城城楼上的望楼。呜咽的军号声音,也在大名府城内四下想起。因为蒙古大军主力撤退而稍稍松懈的气氛,顿时又紧张到了极点。
十几个大名都督府的军将也听到警号,都披挂整齐涌上了城头,有几个地位较高的,还跟着王陆飞一块儿上了望楼。没有资格上楼的军将,则遥望着东边漫天而起的雪尘,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怎么回事?东边怎么有兵过来?看这架势怕有四五万人呢!”
“应该是李家的兵,就不知道是帮谁了?要是助纣为虐,大名府可就要苦战了。”
“怕个鸟!大名坚城,守军也有数万,前日忽必烈都不敢攻打,何况是李彦国?我看,一定是李彦国被大王和王妃拉拢,带兵来和咱们会师了!”
“要这样就好了,两下会师,总有八万之众,蒙古人留在城外的三个万人队可不禁咱们打的!”
“不止八万,北面还有四旗马队两万人呢!他们可都是钢甲硬弓,真正的精锐!”
“十万打三万,可赢定了!这下可能好好战上一场了!”
“可不能打这样的如意算盘……忽必烈的大军随时会回来!到时候可就是十万打十八万了!”
“那也不怕,只要能缠住忽必烈的主力,大王很快会带大军过来的,到时候就是蒙古人的末日了!”
这个时候,王陆飞已经上了望楼,举起望远镜开始观看远方的地平线尽头。
在望远镜当中,约有上千名唐军骑士,拉出了一条长而稀疏的阵线,缓缓而进。这些骑士都穿着和明军一样的简易钢甲,手持着丈二马槊。蒙古人也出动了骑兵,在这些唐军骑士面前呼啸着左右驰奔,却不敢靠近放箭。因为这千余唐军骑士背后,还跟着大队大队的弓箭手。马槊在前,弓箭在后,无论是冲阵还是对射,都足以克制蒙古人的游骑。
在唐军骑士和弓箭手的掩护下,唐军黑压压的大队,由东向西,缓缓开来。
大队步军,组成一个个的方阵阵列。方阵的组成和明军方阵差不多,都是七八列的长枪兵为主,少量刀盾手为辅,方阵后方还有三列弓箭手。阵前则是各色旗号飘扬,遮天蔽日,似乎让天色都在瞬间黯淡了下来!
而在这些唐军方阵前的旗帜中间,赫然就有一面大明的日月王旗!这些日月王旗,都无一例外的居于最中间的位置,而且是由最长的旗杆高高挑起!
在这些步军阵列之间,是民伕辅兵,驱赶着挽马大车,车上不是大包小包的粮秣,就是一台台三弓床弩和一捆捆的天雷箭,并没有任何可以功臣的器具。
而在这大队步军左右,是遮护两翼的轻骑兵,都是红色战袄外罩钢甲,战旗也是红色或红色镶黑边的——这赫然就是明军八旗军中的正红旗和镶红旗!
大明的八旗兵居然和唐军大队一起行动!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支唐军是站在大明一边的!
而在这些行进中的步军大队的中间,还有一人数约有数百的马队,马队当中,高高飘扬着“大明王妃李”的认旗……
“王妃?”王陆飞惊呼了一声,放下望远镜,揉了揉眼睛,举起望远镜再看,“真的是大明王妃李……”
他身边一个明军将领大声道:“一定是大王派王妃去拉拢唐国赵王的……现在王妃带着唐国的大军过来啦!都督,咱们赢定了!”
……
“大汗,大汗!事情还没有到不可为的时候,即便唐国的四五万人和大名之敌合兵,也不过就是八万九万,加上周遭骑兵,不会超过十万的。大汗,俺们只要全军压过去,没有打不过的道理!”
“大汗,现在的关键不在河北,而在河东!河东如果有失,关中、河南都要高级,俺们的二十万大军,就再回不得草原了!”
“大汗,现在陈德兴一定已经督军入了河东,咱们应该立即从井陉关越太行去取太原……”
“来不及了,从井陉关入晋,再去太原,途中至少要十天。陈德兴一定会抢在我们之前的。为今之计,应该孤注一掷去取燕京!”
忽必烈的金顶大帐中,这个时候你一言我一语的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蒙古的大将重臣,都济济一堂,在给眉头紧锁的忽必烈出主意。
忽必烈的表情却显得非常平静,目光则一遍遍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留在一言不发的刘孝元身上。
“刘孝元!”忽必烈喊着自己心腹谋臣的名字。
刘孝元站起身,冲着忽必烈一抱拳,语气沉重地道:“大汗……大事危矣!如今上策是走,中策是战于大名,下策是扑击燕京……河东,万不可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