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真宗亲征澶州,几番交战,颇有小胜,与辽军形成僵持之局。再加上上次萧挞览探营被床子弩所伤,辽军慑于宋营弩弓的威力,也不敢太过逼近。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辽军深入宋国腹地,粮草供给线漫长,寇准又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辽军一路所进州县,粮草都已经搬光。原本辽军并非一路过关攻城而来,而是一路纵深到底,因此初期边关各镇都未及分兵,及至真宗亲征澶州,全国各地驻军重镇都派出勤王军,陆续向澶州进发。
萧太后进退两难,只得打出手中的一张秘密牌来。
一日,真宗正在帐中,寇准报上来:“禀陛下,辽军派来王继忠求见陛下。”
真宗哦了一声,道:“原来是他!”
真宗于王继忠自然不陌生,他是真宗在蕃邸时的旧臣,真宗十五岁开府之时,就已经侍候真宗了。真宗登基,王继忠升为定州知州。去年也就是咸平六年四月中,王继忠与王超、桑赞领兵战辽,结果王超、桑赞临阵退师,王继忠虽然力战,但还是被萧挞凛所俘。真宗初以为王继忠已经战死,甚为伤感,下旨追封大同军节度使及侍中,荫封其三子官位。
谁知道今年十月中,就在真宗于亲征还是迁都的犹豫之中时,竟然接到了王继忠送来的议和信,才知道他战败未死,竟然已被萧太后招降,封其为户部侍郎,又赐宗室之女为妻,更赐其辽国国姓为耶律,改名显忠。
此时王继忠却是代表着辽国前来和谈。
早在真宗出征之前,王继忠就已经受萧太后之命,通过莫州守将石普,递上和谈的折子。
真宗曾把王继忠的折子拿给宰相看过,数千年来,各国对于战争的看法虽然各不相同,却也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所谓战争,也不过是两国之间的利益关系用经济已经无法解决时,才会发生。
当年太祖赵匡胤在取下江南之后,得获南唐府库,亲自赐封,并说:“待一统天下之后,将以此府库之财赎回幽云十六州。如若不能赎回,则以此府库之财,作为攻打幽云十六州的军费。”
太宗晚年,因为急于收回幽云十六州,不顾宰相赵普的劝说,发动了雍熙北伐之战。这一战不但没能取得幽云十六州,反而令得宋军元气大战,国库空虚。河北一带,因为征兵过多,几乎田地无人耕种。
真宗于亲征前,便与重臣们有过统一,以当前国力尚未恢复,实是无力收回幽云十六州。虽然辽国先提出和议。但真宗不愿先开口言和,以为这是示弱,所以才接受亲征提议,也有向辽证明大宋并非一味软弱之意。辽军深入,宋军以逸待劳,各地勤王之师不日将来,纵然是和谈,也要先打几个胜战,以战促主,才是良策。
便是一力主战的寇准,当年在太宗皇帝之时,亦曾说过这样的话:“唐朝的宋璟不奖赏边疆战功,最终形成开元年间的太平安宁。臣以为边境的武臣求取功劳而招来祸患,才是深可鉴戒的事。”
此时真宗御驾亲征,连获胜战,亦是已经达到以战促和的目地了。辽军果然按耐不住,先行派出议和使者,这一次议和,宋军已经先占了上风。
真宗接见了王继忠。
王继忠一进宫帐,便跪伏在地,哽咽道:“罪臣万不料今生今世,仍能有幸重见天颜,实是惶恐无地啊!”
真宗和颜悦色地令其平身,问道:“朕现在该是称你为耶律显忠了吧!”
当时大宋开国不过数十年,五代十国时的遗风犹在,臣子们朝秦暮楚,所念及的不过是故主恩情厚薄,倒没有多少国与族的不共戴天。象冯道似的事奉五朝十帝,非但不以为耻,反引以为荣。当年杨业曾经是后汉之臣,后投效大宋,却并非忠臣不事二主,陈家谷兵败后绝食,重多的是报效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而已。
王继忠听了真宗此言,不禁泪流满面,跪地悲声道:“罪臣有负圣恩,但罪臣今生今世,绝不做有负官家之事。苍天可鉴,罪臣虽投辽邦,仍然心怀故主。”
真宗暗暗点头,王继忠十几岁上就跟了他,十几年下来来也算得故主情深。此番王继忠前来和议,他并没有一开口就问罪他投敌之事,反而有意挤兑他一下,便是试探对王继忠仍能够控制几分。见王继忠依然是旧主态度,心里便有些把握了,便温言道:“你既有此心,也不枉朕与你君臣一场,起来赐座罢!”
王继忠恭敬地谢恩后坐下,才道:“去年罪臣与萧挞览作战,孤军奋战至最后,重伤被虏。本想一死殉国,谁知辽人防范甚严,一时不得便死。此后被押送到上京,萧太后与我三番长谈,罪臣与她订下约定,臣终此一生,只为宋辽和议出力,决不为与大宋交战出力。”
真宗眉毛一挑:“哦,萧太后到底与你说了些什么,能让你就此弃宋投辽?”
王继忠叹了一口气:“萧太后确是女主英杰,她说的话并不能招揽臣。可是臣却因此悟到,臣纵死,也于国无补,臣活着,才能够继续为皇上、为大宋效力!”
真宗微微一笑:“朕倒想知道,你如何继续为朕效力?”
王继忠抬头看着真宗:“皇上可知,萧挞览已死,辽军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寇准一步跨了出来,一把抓住了王继忠的手:“萧挞览真的死了吗?”
王继忠肃然道:“正是。若非萧挞览已死,萧太后也不会这么快提出和议。”
寇准喜道:“如今正是良机,乘着萧挞览刚死,咱们士气又盛,便可乘胜追击,将幽云十六州全部取回!”
王继忠欲言又止,只得退后一步。
宰相毕士安看了出来,咳嗽一声道:“寇大人,咱们是否先听王大人把情况说完,再请皇上定夺如何?”
寇准一向性气极高,连真宗都不便开口,亏了是毕士安才有这天大的面子打断他的话,亦是提醒他,此刻王继忠仍是辽国的使臣,商议下一步的军务走向,不便当着王继忠的面。
王继忠被寇准方才一冲,亦是一下子不知如此答话,沉默片刻才道:“皇上与宰相商议国政之事,罪臣没有资格与会,罪臣只是把自己这一年中在辽国的所知所见说出来,提供皇上参考。”他停了一下,道:“自辽太宗之后至辽穆宗,此时正是我中原后周柴世宗时期到我朝太宗皇帝时期,辽国国力日衰,基本上都是南朝北征,北国只有防守之功,无还手之力。后周时期夺回了幽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两州,辽国称之为关南之地。我朝开国以来,辽国又损失了属国北汉。直至辽景宗登基,萧太后掌权,阴差阳错,打了高梁河大战和雍熙北伐的两次侥胜。辽国建国以来,争乱颇多,萧太后以妇人之身能够长掌国政,主要是因为这两战的缘故。”
真宗轻轻喟叹道:“先帝两次北伐,不想竟成就了这一妇人。”虽然王继忠小心地用了侥胜二字,但是在座中人都明白,两次大战得胜,又岂能是“侥胜”二字所得来的。
王继忠停了下来,直至真宗点头,方才继续道:“萧太后以军功掌权,自然亦以军功固权。国内一有不稳,她便借着南征之名,调兵遣将,将军国重臣重新分派,以达到排除异已的目地,她虽是个女子,但心性坚韧、善于用人,文有室昉、韩德让,武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与萧挞览辅政。自以为先帝沙场百战,尚能胜之,欺皇上未历战场,因此数番南侵,却也是滋扰边境数城而已。然——”
王继忠话锋一转,见众人都凝神而听,又道:“然人寿终有定,萧太后年事渐高,动极思静。想当年辽太宗极盛之时,兵马进入汴京,在崇元殿上登基称皇。后来到了辽穆宗时期,后周世宗皇帝的兵马都打到了上京,若非世宗皇帝中途暴病而亡,险些灭国……”
真宗的脸色微微一变,当年后周世宗皇帝何等英明,却是因为在攻辽时半途得病而死,留下孤儿寡母不能掌国,以致于江山转手他人,这不能不是本朝历代皇帝长久以来的心病。
众人都在凝视听王继忠分析,一时竟无人观察到真宗的细微神情变化。
王继忠犹在继续道:“……国之运势,有盛衰之分。后世子孙,未必人人能如萧太后之能。因此萧太后不能不虑及此点,打算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为子孙后世留一份安定基业。自雍熙大战之后,辽国国内一直不少大臣主张夺回关南之地,萧太后亦不得不对国内有所交待。因此倾全国之兵,来犯中原,以夺取黄河以北为最大目地,底限也是要得回关南之地。虽然天佑我朝,元帅耶律斜轸半途死中军中,却仍未能令萧太后打消此念,稍作休整,便又任命萧挞览为主帅继续南下。虽未夺回瀛莫二州,却攻城掠地直到澶州,已得十几座城池,自以为用以交换关南之地,已是绰绰有余,却仍想得到更大的利益。幸而皇上天威所至,萧挞览死于床子弩,这才令萧太后为之气馁。眼见已经无法再进一步,便生了退意,因此派臣来和谈。”
真宗点了点头:“继忠,你的看法呢?”
王继忠犹豫了一下道:“萧太后老之将至,希望在自己的手中达成百年和议,安心归去。此时乘着其兄萧挞览刚死,她心神大受打击之时,若能够在萧太后手中达成合议,实对我朝大大有利。否则错过此时,辽国皇帝年富力强,未肯轻易妥协,这一拖下来,两国又要数十年交战了。”
毕士安沉吟片刻道:“辽国皇帝若不肯轻易妥协,便是我们与萧太后签订了和约,将来未必不生变故。”
王继忠道:“萧太后威望极高,她手中订的合议,没有极大的理由,后人未必敢轻易推翻。且辽国皇帝事母至孝,此约一定,于他这一世,必不也推翻。”
真宗点了点头,道:“这倒也罢了,你且先下去罢!”
王继忠告退后,真宗转头对帐中的重臣们道:“你们都听见了?”
众臣们忙应道:“臣等都听见了。”
真宗点了点头:“都下去好好想一想,拟个条陈上来,明日再议!”
自真宗亲征澶州,几番交战,颇有小胜,与辽军形成僵持之局。再加上上次萧挞览探营被床子弩所伤,辽军慑于宋营弩弓的威力,也不敢太过逼近。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辽军深入宋国腹地,粮草供给线漫长,寇准又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辽军一路所进州县,粮草都已经搬光。原本辽军并非一路过关攻城而来,而是一路纵深到底,因此初期边关各镇都未及分兵,及至真宗亲征澶州,全国各地驻军重镇都派出勤王军,陆续向澶州进发。
萧太后进退两难,只得打出手中的一张秘密牌来。
一日,真宗正在帐中,寇准报上来:“禀陛下,辽军派来王继忠求见陛下。”
真宗哦了一声,道:“原来是他!”
真宗于王继忠自然不陌生,他是真宗在蕃邸时的旧臣,真宗十五岁开府之时,就已经侍候真宗了。真宗登基,王继忠升为定州知州。去年也就是咸平六年四月中,王继忠与王超、桑赞领兵战辽,结果王超、桑赞临阵退师,王继忠虽然力战,但还是被萧挞凛所俘。真宗初以为王继忠已经战死,甚为伤感,下旨追封大同军节度使及侍中,荫封其三子官位。
谁知道今年十月中,就在真宗于亲征还是迁都的犹豫之中时,竟然接到了王继忠送来的议和信,才知道他战败未死,竟然已被萧太后招降,封其为户部侍郎,又赐宗室之女为妻,更赐其辽国国姓为耶律,改名显忠。
此时王继忠却是代表着辽国前来和谈。
早在真宗出征之前,王继忠就已经受萧太后之命,通过莫州守将石普,递上和谈的折子。
真宗曾把王继忠的折子拿给宰相看过,数千年来,各国对于战争的看法虽然各不相同,却也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所谓战争,也不过是两国之间的利益关系用经济已经无法解决时,才会发生。
当年太祖赵匡胤在取下江南之后,得获南唐府库,亲自赐封,并说:“待一统天下之后,将以此府库之财赎回幽云十六州。如若不能赎回,则以此府库之财,作为攻打幽云十六州的军费。”
太宗晚年,因为急于收回幽云十六州,不顾宰相赵普的劝说,发动了雍熙北伐之战。这一战不但没能取得幽云十六州,反而令得宋军元气大战,国库空虚。河北一带,因为征兵过多,几乎田地无人耕种。
真宗于亲征前,便与重臣们有过统一,以当前国力尚未恢复,实是无力收回幽云十六州。虽然辽国先提出和议。但真宗不愿先开口言和,以为这是示弱,所以才接受亲征提议,也有向辽证明大宋并非一味软弱之意。辽军深入,宋军以逸待劳,各地勤王之师不日将来,纵然是和谈,也要先打几个胜战,以战促主,才是良策。
便是一力主战的寇准,当年在太宗皇帝之时,亦曾说过这样的话:“唐朝的宋璟不奖赏边疆战功,最终形成开元年间的太平安宁。臣以为边境的武臣求取功劳而招来祸患,才是深可鉴戒的事。”
此时真宗御驾亲征,连获胜战,亦是已经达到以战促和的目地了。辽军果然按耐不住,先行派出议和使者,这一次议和,宋军已经先占了上风。
真宗接见了王继忠。
王继忠一进宫帐,便跪伏在地,哽咽道:“罪臣万不料今生今世,仍能有幸重见天颜,实是惶恐无地啊!”
真宗和颜悦色地令其平身,问道:“朕现在该是称你为耶律显忠了吧!”
当时大宋开国不过数十年,五代十国时的遗风犹在,臣子们朝秦暮楚,所念及的不过是故主恩情厚薄,倒没有多少国与族的不共戴天。象冯道似的事奉五朝十帝,非但不以为耻,反引以为荣。当年杨业曾经是后汉之臣,后投效大宋,却并非忠臣不事二主,陈家谷兵败后绝食,重多的是报效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而已。
王继忠听了真宗此言,不禁泪流满面,跪地悲声道:“罪臣有负圣恩,但罪臣今生今世,绝不做有负官家之事。苍天可鉴,罪臣虽投辽邦,仍然心怀故主。”
真宗暗暗点头,王继忠十几岁上就跟了他,十几年下来来也算得故主情深。此番王继忠前来和议,他并没有一开口就问罪他投敌之事,反而有意挤兑他一下,便是试探对王继忠仍能够控制几分。见王继忠依然是旧主态度,心里便有些把握了,便温言道:“你既有此心,也不枉朕与你君臣一场,起来赐座罢!”
王继忠恭敬地谢恩后坐下,才道:“去年罪臣与萧挞览作战,孤军奋战至最后,重伤被虏。本想一死殉国,谁知辽人防范甚严,一时不得便死。此后被押送到上京,萧太后与我三番长谈,罪臣与她订下约定,臣终此一生,只为宋辽和议出力,决不为与大宋交战出力。”
真宗眉毛一挑:“哦,萧太后到底与你说了些什么,能让你就此弃宋投辽?”
王继忠叹了一口气:“萧太后确是女主英杰,她说的话并不能招揽臣。可是臣却因此悟到,臣纵死,也于国无补,臣活着,才能够继续为皇上、为大宋效力!”
真宗微微一笑:“朕倒想知道,你如何继续为朕效力?”
王继忠抬头看着真宗:“皇上可知,萧挞览已死,辽军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寇准一步跨了出来,一把抓住了王继忠的手:“萧挞览真的死了吗?”
王继忠肃然道:“正是。若非萧挞览已死,萧太后也不会这么快提出和议。”
寇准喜道:“如今正是良机,乘着萧挞览刚死,咱们士气又盛,便可乘胜追击,将幽云十六州全部取回!”
王继忠欲言又止,只得退后一步。
宰相毕士安看了出来,咳嗽一声道:“寇大人,咱们是否先听王大人把情况说完,再请皇上定夺如何?”
寇准一向性气极高,连真宗都不便开口,亏了是毕士安才有这天大的面子打断他的话,亦是提醒他,此刻王继忠仍是辽国的使臣,商议下一步的军务走向,不便当着王继忠的面。
王继忠被寇准方才一冲,亦是一下子不知如此答话,沉默片刻才道:“皇上与宰相商议国政之事,罪臣没有资格与会,罪臣只是把自己这一年中在辽国的所知所见说出来,提供皇上参考。”他停了一下,道:“自辽太宗之后至辽穆宗,此时正是我中原后周柴世宗时期到我朝太宗皇帝时期,辽国国力日衰,基本上都是南朝北征,北国只有防守之功,无还手之力。后周时期夺回了幽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两州,辽国称之为关南之地。我朝开国以来,辽国又损失了属国北汉。直至辽景宗登基,萧太后掌权,阴差阳错,打了高梁河大战和雍熙北伐的两次侥胜。辽国建国以来,争乱颇多,萧太后以妇人之身能够长掌国政,主要是因为这两战的缘故。”
真宗轻轻喟叹道:“先帝两次北伐,不想竟成就了这一妇人。”虽然王继忠小心地用了侥胜二字,但是在座中人都明白,两次大战得胜,又岂能是“侥胜”二字所得来的。
王继忠停了下来,直至真宗点头,方才继续道:“萧太后以军功掌权,自然亦以军功固权。国内一有不稳,她便借着南征之名,调兵遣将,将军国重臣重新分派,以达到排除异已的目地,她虽是个女子,但心性坚韧、善于用人,文有室昉、韩德让,武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轸与萧挞览辅政。自以为先帝沙场百战,尚能胜之,欺皇上未历战场,因此数番南侵,却也是滋扰边境数城而已。然——”
王继忠话锋一转,见众人都凝神而听,又道:“然人寿终有定,萧太后年事渐高,动极思静。想当年辽太宗极盛之时,兵马进入汴京,在崇元殿上登基称皇。后来到了辽穆宗时期,后周世宗皇帝的兵马都打到了上京,若非世宗皇帝中途暴病而亡,险些灭国……”
真宗的脸色微微一变,当年后周世宗皇帝何等英明,却是因为在攻辽时半途得病而死,留下孤儿寡母不能掌国,以致于江山转手他人,这不能不是本朝历代皇帝长久以来的心病。
众人都在凝视听王继忠分析,一时竟无人观察到真宗的细微神情变化。
王继忠犹在继续道:“……国之运势,有盛衰之分。后世子孙,未必人人能如萧太后之能。因此萧太后不能不虑及此点,打算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为子孙后世留一份安定基业。自雍熙大战之后,辽国国内一直不少大臣主张夺回关南之地,萧太后亦不得不对国内有所交待。因此倾全国之兵,来犯中原,以夺取黄河以北为最大目地,底限也是要得回关南之地。虽然天佑我朝,元帅耶律斜轸半途死中军中,却仍未能令萧太后打消此念,稍作休整,便又任命萧挞览为主帅继续南下。虽未夺回瀛莫二州,却攻城掠地直到澶州,已得十几座城池,自以为用以交换关南之地,已是绰绰有余,却仍想得到更大的利益。幸而皇上天威所至,萧挞览死于床子弩,这才令萧太后为之气馁。眼见已经无法再进一步,便生了退意,因此派臣来和谈。”
真宗点了点头:“继忠,你的看法呢?”
王继忠犹豫了一下道:“萧太后老之将至,希望在自己的手中达成百年和议,安心归去。此时乘着其兄萧挞览刚死,她心神大受打击之时,若能够在萧太后手中达成合议,实对我朝大大有利。否则错过此时,辽国皇帝年富力强,未肯轻易妥协,这一拖下来,两国又要数十年交战了。”
毕士安沉吟片刻道:“辽国皇帝若不肯轻易妥协,便是我们与萧太后签订了和约,将来未必不生变故。”
王继忠道:“萧太后威望极高,她手中订的合议,没有极大的理由,后人未必敢轻易推翻。且辽国皇帝事母至孝,此约一定,于他这一世,必不也推翻。”
真宗点了点头,道:“这倒也罢了,你且先下去罢!”
王继忠告退后,真宗转头对帐中的重臣们道:“你们都听见了?”
众臣们忙应道:“臣等都听见了。”
真宗点了点头:“都下去好好想一想,拟个条陈上来,明日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