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当宫中一片喜庆的时候,从辽国传来消息,萧太后带着辽帝耶律隆绪,以太后的族兄萧挞览为元帅,奚六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再次兴兵南下。
开春以来,辽兵只在边境骚扰试探,并未大军深入。真宗虽然忧心,但是却未到最急的关头,此时挂心的倒是御医来报,万安宫李太后垂危了。
真宗大惊,连忙亲自到万安宫侍疾,并传令不许任何事打扰。这时候郭后杨婕妤的病都已经是大好了,也带了小皇子允让随侍在万安宫。
自去年以来,李太后听到皇子之死,一惊成病。她本就上了年纪,这一个冬天下来,病势越发地沉重了。太后虽然不是真宗的生母,但是多年来母子关系一向融洽。只是在真宗登基时,因为王继恩作乱,唆使太后另立楚王为帝。真宗顺利登基后,虽然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待太后待楚王均是十分的礼遇。太后自己的心中,却是有几分的惭愧与不安,未免有些积郁在心。参与当年之事的太后之兄李继隆,本是威镇西北的一员良将,是夏州李继迁的克星,曾亲手抓过李继迁的生母。也因参与那场宫变,而自请削去兵权,赋闲在京。此次太后病重,真宗亦是准李继隆入宫问疾。李继隆自己避嫌,不肯进宫,只在宫外向太后磕头请安,兄妹二人竟是不肯再见一面。
为着太后的病,真宗已经大赦天下两次,并诏求全国良医进京为太后治病。
此时的万安宫内,刘德妃与杨婕妤在走廊上,亲手为太后煎药。眼见药已煎好,刘娥亲自倒了药,杨婕妤打起帘子来,刘娥将药端进去。
见了刘娥端药进来,真宗接过药碗,郭后忙放下抱着的小皇子允让,亲手将太后搀起来,真宗亲手将药汤一口口地喂给太后喝。
太后喝了小半碗,轻轻摇了摇头,真宗放下药碗,又与郭后扶着太后躺下。太后半睁着眼,气若游丝地道:“官家不用费心,我是不中用的人。官家还有朝政,皇后还要孩子要照料,你们都不用在这里了吧!”
真宗道:“太后说哪里话来,太后凤体安康,比什么事都重要。朕为天子,万民表率,岂敢失了孝道。”
郭后也道:“服侍太后,本就是臣媳们最大的责任。”
太后有气无力的道:“我这老太婆打什么紧,你们最大的责任,是给官家多生几个皇子。我老年人有一口气时,能多看到几个皇孙,见了先帝才敢有个交待啊!”
郭后听了这话,不由地拿眼睛偷偷地看真宗,却发现真宗的眼睛,此时却在偷偷看着刘娥,心口猛地一阵刺痛,顿时一口气滞住了转不过来。她退后一步,差点软倒,幸而背后竟有人及时扶住。她闭上眼睛,微微地喘过一口气来,睁开眼睛,却看到扶着她的竟是刘娥。
刘娥正站在离郭后不远,听到太后之言,也是心中猛地一跳,抬头见真宗偷偷瞧她,不由地忙低下头去,却拿余光忙去看郭后,正见郭后脸色变得惨白,身子也摇摇欲堕,此时房中诸人各具心事,一时间竟只有刘娥及时上前一步,扶住郭后。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外面一阵急促地声音传进:“皇上,皇上——”
听到声音,坐在床头的真宗猛地站立起来,沉声道:“太后病着,任何人不许打扰,哪个大胆的奴才敢这样大呼小叫的!”
话音未了,周怀政已经是连滚带爬地进来,伏在地下重重地磕头道:“奴、奴才该死!军情紧急,辽军已经越边境、攻陷德清军、进逼冀州,一天之内已经收到好几封边疆告急文书了。内阁、宰相都不敢做主,已经在宫门前跪请了好些时候了!”
“什么?”真宗只觉得脑中嗡地一声,顿时气血直涌头顶,只一脚向周怔政踢了过去:“该死的奴才,竟敢此时才来报朕!”不理会周怀政急急辨称:“皇上有旨不许打扰,奴才是冒死奏报……”这边早已经冲出门去。
就在他踏出宫门的那一刹那,就听到身边一群后妃的哭喊声:“太后,太后您醒醒啊——”
景德元年三月已亥日,万安宫皇太后李氏病亡,真宗上谥号为明德。而此时,辽国的萧太后挟数十万兵马,已经攻破数个城池,逼近京城。
举国震惊。
而此时的真宗,却以为太后守灵的名义,拒不上朝。
太阳西斜时分,刘娥轻轻地走进御书房。
真宗白衣素服,呆呆地坐在那儿,他的面前,是摊开的一张军事地图,上面又凌乱地堆放着一封封的告急文书。
刘娥走上前,柔声道:“官家,该歇息了!”
真宗怔怔地坐着,象是没听到似的,刘娥只得又唤了一声,真宗仍是没有反应。刘娥走上前来,轻轻地握起真宗的手:“官家,不要太伤神了!”
真宗猛地抬起头来,见了刘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来,神情明显放松了:“唔,是你啊!”
刘娥低声道:“三郎,天快黑了,要不要传膳?”
真宗摇了摇头:“朕吃不下,叫他们撤了吧!”
刘娥柔声道:“三郎,都三天了,您都没有吃好睡好,今天我亲自下厨做的,好歹吃点吧!要不然,喝口羊肉羹汤也好啊!”
真宗微微点了点头,随侍在旁边的雷允恭忙上前,送上一盅精心炖了一天的羊肉羹,里面放了灵芝等各种滋补的药物。
真宗喝了几日,便推开了。刘娥服侍他洗漱之后,雷允恭等人退下,这才奉上灵芝茶。
真宗方坐定,张怀德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捧上一大叠奏表,轻声道:“官家,文武百官们,还跪在宫门外请旨呢?”
刘娥眼看着真宗眉头皱起,连忙道:“你让他们先回去吧!官家已经歇了,有事明日再奏!”
张怀德暗吁了一口气,他知道真宗的心情极坏,这时候回事实在是讨骂,可是事关军国大事,他更不敢不报给真宗。这会儿是乘了刘德妃在里头,有个缓冲余地,这才敢进来回话。此时听了德妃的吩咐,连忙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真宗轻叹一声:“罢了,明日还不是一样!”
刘娥小心翼翼地道:“官家已经废朝三天了,文武百官齐跪宫门三天,再三上表求见,三郎真的不见他们吗?”
真宗低低地冷笑一声,不知道嘲笑别人,还是在嘲笑自己:“朕拿什么去见他们?强敌压阵,逼近汴京,国家危在旦夕,朕何尝不比他们更刺心。是战是和是走?文武百官各执一辞,逼着朕要作出决定来。战,怎么战,拿什么去战?和,哪里有和的路?走,又能够往哪里走?朕怎么决定,怎么决定怕都是错的。这一个决定,关乎着天下百姓,大宋万年基业,社稷安危。一字说错,一步走错,何以对天下、何以对祖宗、何以对后世?”
刘娥心中亦是惶惑不安,相识至今,从未见真宗如今日这般地将近崩溃的乏力。当日宫中变故,有脉络可寻,有人情可测。可是这军国大事临到面前,一举一动关乎天下安危之时,竟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不战,辽国兵马步步逼近,战,如果败了,怎么办?
大宋原是自五代十*阀混战中建立,直到天下一统,至今不过几十年,五代十国的余风犹在,天下刚刚太平不久。萧太后挟举国兵马逼近,辽人精于马战,一旦战事稍有失利,朝庭威信一丧,镇不住天下,立刻又会陷入五代十国的大战乱中去。
但是——
真宗看着军事地图,当年太宗皇帝以开创天下的雄才大略,数十年筹备,两次征辽,都落得大败而归,含恨而亡。
如今辽军临近澶州,直逼京城。战事节节失利,凭着现有的军心士气,如何与辽军一战啊!一旦败战,辽军就可直抵京城,输掉的何止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江山社稷啊!
刘娥再聪明再能干,也只是一个宫闱女子,什么是辽人,什么是军队都没有见过,何论战争?
真宗却是亲眼见过的,那是他初登基的时候,咸平三年。
当时正逢上辽军骚扰边关,于是年轻气盛的他,对着满朝文武百臣立下宣言:若是辽军敢来侵犯,他将亲自披挂,上阵杀敌。咸平二年的十二月,他冒着寒风大雪亲自北巡,直抵边关。在他巡边之时,边关将士为皇帝亲自巡视所激动,与辽人展开了数番大战。站在大名府的城墙,他亲眼见宋辽战场上的交兵情况,虽然这几场战事,大部份以宋军的胜利而结束,却也是因宋军人数胜过辽军的缘故。他是亲眼见到了辽军马战之骠悍凶猛,深切的感觉到对辽人的作战,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中地那样单凭血勇之气就可以得到胜利。
张怀德方刚刚退出去,周怀政急忙进来,跪下奏道:“官家,李相跪门求见!”
真宗站了起来,惊诧地道:“李相?李沆?他不是已经病得很重了吗?”
周怀政奏道:“是,李相扶病,跪在宫门外求见!”
真宗叹了一口气:“宣李相进见!”
周怀政应了一声正要宣旨,真宗又加了一句话:“赐李相乘车舆入见!”
周怀政忙高声应了一句:“是!”退了出去。
刘娥站起来道:“臣妾回避!”真宗点了点头,刘娥退了出去。
宰相李沆当年为太子宾客时,扶持当今皇帝顺利登基,颇有功劳。真宗登基后升为宰相,多年来颇有政绩,也算得一朝重臣良相。李沆因为年老,此时已经告病在家,据说已经病得很重了。真宗再是无心见众臣,此时见李沆扶病跪宫,也只得宣他入见。
过了一会儿,周怀政扶着李沆颤巍巍地进来。但见李沆已是病骨支离,憔悴如风中之烛,一见到真宗,就推开周怀政抖抖索索地想要下跪行礼。真宗忙叫周怀政扶住了,又叫赐座。
李沆方要开口,便一口气堵住了,咳了半日,这才道:“太后宾天,举国同哀。官家与太后母子情深,因此而哀伤过度,不能理政,这是至孝啊,当为天下臣民楷模!”
周怀政站在一边,心中亦是想着李沆要如何开口劝真宗上朝,不料他一开口,却把真宗不上朝的原因与太后宾天连在了一起,丝毫不提真宗逃避上朝的真正原因。心中不禁暗服,不愧是三朝元老当朝首相,这分老辣人所难及。
真宗轻叹一声:“太后于朕有养育之恩,朕只恨自己未能全尽孝道。这么多年,太后为了抑制外戚,她的兄长李继隆一直不得升迁。如今国家用人之际,朕想升迁其为使相。”
李沆听得真宗顺势把话题扯远,只得自己再把话题拉回来:“官家的孝心,太后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怀。可是官家因太后宾天,哀伤过甚,废朝停政,太后一向爱护官家,若是她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不愿看到此景的。况且如今辽人入侵,军情紧急,官家一日不亲政,国势便一日危险一分。老臣斗胆,请为了江山社稷,天下安危,请皇上立即临朝主政,以安天下之心!”说到激动处,李沆推在椅子,扑倒在地,连连磕头。
事起突然,不但真宗惊呆,连他身边的周怀政竟也来不及扶住他。见李沆一个病重垂危的老臣如此磕头,真宗简直不忍看下去,只得道:“李相起来吧,朕明日就上朝听政!”
李沆枯黄的病容现出一丝微笑:“如此,天下幸甚……”一句话未完,便昏了过去。
正当宫中一片喜庆的时候,从辽国传来消息,萧太后带着辽帝耶律隆绪,以太后的族兄萧挞览为元帅,奚六部大王萧观音奴为先锋,再次兴兵南下。
开春以来,辽兵只在边境骚扰试探,并未大军深入。真宗虽然忧心,但是却未到最急的关头,此时挂心的倒是御医来报,万安宫李太后垂危了。
真宗大惊,连忙亲自到万安宫侍疾,并传令不许任何事打扰。这时候郭后杨婕妤的病都已经是大好了,也带了小皇子允让随侍在万安宫。
自去年以来,李太后听到皇子之死,一惊成病。她本就上了年纪,这一个冬天下来,病势越发地沉重了。太后虽然不是真宗的生母,但是多年来母子关系一向融洽。只是在真宗登基时,因为王继恩作乱,唆使太后另立楚王为帝。真宗顺利登基后,虽然从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待太后待楚王均是十分的礼遇。太后自己的心中,却是有几分的惭愧与不安,未免有些积郁在心。参与当年之事的太后之兄李继隆,本是威镇西北的一员良将,是夏州李继迁的克星,曾亲手抓过李继迁的生母。也因参与那场宫变,而自请削去兵权,赋闲在京。此次太后病重,真宗亦是准李继隆入宫问疾。李继隆自己避嫌,不肯进宫,只在宫外向太后磕头请安,兄妹二人竟是不肯再见一面。
为着太后的病,真宗已经大赦天下两次,并诏求全国良医进京为太后治病。
此时的万安宫内,刘德妃与杨婕妤在走廊上,亲手为太后煎药。眼见药已煎好,刘娥亲自倒了药,杨婕妤打起帘子来,刘娥将药端进去。
见了刘娥端药进来,真宗接过药碗,郭后忙放下抱着的小皇子允让,亲手将太后搀起来,真宗亲手将药汤一口口地喂给太后喝。
太后喝了小半碗,轻轻摇了摇头,真宗放下药碗,又与郭后扶着太后躺下。太后半睁着眼,气若游丝地道:“官家不用费心,我是不中用的人。官家还有朝政,皇后还要孩子要照料,你们都不用在这里了吧!”
真宗道:“太后说哪里话来,太后凤体安康,比什么事都重要。朕为天子,万民表率,岂敢失了孝道。”
郭后也道:“服侍太后,本就是臣媳们最大的责任。”
太后有气无力的道:“我这老太婆打什么紧,你们最大的责任,是给官家多生几个皇子。我老年人有一口气时,能多看到几个皇孙,见了先帝才敢有个交待啊!”
郭后听了这话,不由地拿眼睛偷偷地看真宗,却发现真宗的眼睛,此时却在偷偷看着刘娥,心口猛地一阵刺痛,顿时一口气滞住了转不过来。她退后一步,差点软倒,幸而背后竟有人及时扶住。她闭上眼睛,微微地喘过一口气来,睁开眼睛,却看到扶着她的竟是刘娥。
刘娥正站在离郭后不远,听到太后之言,也是心中猛地一跳,抬头见真宗偷偷瞧她,不由地忙低下头去,却拿余光忙去看郭后,正见郭后脸色变得惨白,身子也摇摇欲堕,此时房中诸人各具心事,一时间竟只有刘娥及时上前一步,扶住郭后。
正在此时,忽然听得外面一阵急促地声音传进:“皇上,皇上——”
听到声音,坐在床头的真宗猛地站立起来,沉声道:“太后病着,任何人不许打扰,哪个大胆的奴才敢这样大呼小叫的!”
话音未了,周怀政已经是连滚带爬地进来,伏在地下重重地磕头道:“奴、奴才该死!军情紧急,辽军已经越边境、攻陷德清军、进逼冀州,一天之内已经收到好几封边疆告急文书了。内阁、宰相都不敢做主,已经在宫门前跪请了好些时候了!”
“什么?”真宗只觉得脑中嗡地一声,顿时气血直涌头顶,只一脚向周怔政踢了过去:“该死的奴才,竟敢此时才来报朕!”不理会周怀政急急辨称:“皇上有旨不许打扰,奴才是冒死奏报……”这边早已经冲出门去。
就在他踏出宫门的那一刹那,就听到身边一群后妃的哭喊声:“太后,太后您醒醒啊——”
景德元年三月已亥日,万安宫皇太后李氏病亡,真宗上谥号为明德。而此时,辽国的萧太后挟数十万兵马,已经攻破数个城池,逼近京城。
举国震惊。
而此时的真宗,却以为太后守灵的名义,拒不上朝。
太阳西斜时分,刘娥轻轻地走进御书房。
真宗白衣素服,呆呆地坐在那儿,他的面前,是摊开的一张军事地图,上面又凌乱地堆放着一封封的告急文书。
刘娥走上前,柔声道:“官家,该歇息了!”
真宗怔怔地坐着,象是没听到似的,刘娥只得又唤了一声,真宗仍是没有反应。刘娥走上前来,轻轻地握起真宗的手:“官家,不要太伤神了!”
真宗猛地抬起头来,见了刘娥,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来,神情明显放松了:“唔,是你啊!”
刘娥低声道:“三郎,天快黑了,要不要传膳?”
真宗摇了摇头:“朕吃不下,叫他们撤了吧!”
刘娥柔声道:“三郎,都三天了,您都没有吃好睡好,今天我亲自下厨做的,好歹吃点吧!要不然,喝口羊肉羹汤也好啊!”
真宗微微点了点头,随侍在旁边的雷允恭忙上前,送上一盅精心炖了一天的羊肉羹,里面放了灵芝等各种滋补的药物。
真宗喝了几日,便推开了。刘娥服侍他洗漱之后,雷允恭等人退下,这才奉上灵芝茶。
真宗方坐定,张怀德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捧上一大叠奏表,轻声道:“官家,文武百官们,还跪在宫门外请旨呢?”
刘娥眼看着真宗眉头皱起,连忙道:“你让他们先回去吧!官家已经歇了,有事明日再奏!”
张怀德暗吁了一口气,他知道真宗的心情极坏,这时候回事实在是讨骂,可是事关军国大事,他更不敢不报给真宗。这会儿是乘了刘德妃在里头,有个缓冲余地,这才敢进来回话。此时听了德妃的吩咐,连忙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真宗轻叹一声:“罢了,明日还不是一样!”
刘娥小心翼翼地道:“官家已经废朝三天了,文武百官齐跪宫门三天,再三上表求见,三郎真的不见他们吗?”
真宗低低地冷笑一声,不知道嘲笑别人,还是在嘲笑自己:“朕拿什么去见他们?强敌压阵,逼近汴京,国家危在旦夕,朕何尝不比他们更刺心。是战是和是走?文武百官各执一辞,逼着朕要作出决定来。战,怎么战,拿什么去战?和,哪里有和的路?走,又能够往哪里走?朕怎么决定,怎么决定怕都是错的。这一个决定,关乎着天下百姓,大宋万年基业,社稷安危。一字说错,一步走错,何以对天下、何以对祖宗、何以对后世?”
刘娥心中亦是惶惑不安,相识至今,从未见真宗如今日这般地将近崩溃的乏力。当日宫中变故,有脉络可寻,有人情可测。可是这军国大事临到面前,一举一动关乎天下安危之时,竟是谁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不战,辽国兵马步步逼近,战,如果败了,怎么办?
大宋原是自五代十*阀混战中建立,直到天下一统,至今不过几十年,五代十国的余风犹在,天下刚刚太平不久。萧太后挟举国兵马逼近,辽人精于马战,一旦战事稍有失利,朝庭威信一丧,镇不住天下,立刻又会陷入五代十国的大战乱中去。
但是——
真宗看着军事地图,当年太宗皇帝以开创天下的雄才大略,数十年筹备,两次征辽,都落得大败而归,含恨而亡。
如今辽军临近澶州,直逼京城。战事节节失利,凭着现有的军心士气,如何与辽军一战啊!一旦败战,辽军就可直抵京城,输掉的何止是一场战争,而是整个江山社稷啊!
刘娥再聪明再能干,也只是一个宫闱女子,什么是辽人,什么是军队都没有见过,何论战争?
真宗却是亲眼见过的,那是他初登基的时候,咸平三年。
当时正逢上辽军骚扰边关,于是年轻气盛的他,对着满朝文武百臣立下宣言:若是辽军敢来侵犯,他将亲自披挂,上阵杀敌。咸平二年的十二月,他冒着寒风大雪亲自北巡,直抵边关。在他巡边之时,边关将士为皇帝亲自巡视所激动,与辽人展开了数番大战。站在大名府的城墙,他亲眼见宋辽战场上的交兵情况,虽然这几场战事,大部份以宋军的胜利而结束,却也是因宋军人数胜过辽军的缘故。他是亲眼见到了辽军马战之骠悍凶猛,深切的感觉到对辽人的作战,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中地那样单凭血勇之气就可以得到胜利。
张怀德方刚刚退出去,周怀政急忙进来,跪下奏道:“官家,李相跪门求见!”
真宗站了起来,惊诧地道:“李相?李沆?他不是已经病得很重了吗?”
周怀政奏道:“是,李相扶病,跪在宫门外求见!”
真宗叹了一口气:“宣李相进见!”
周怀政应了一声正要宣旨,真宗又加了一句话:“赐李相乘车舆入见!”
周怀政忙高声应了一句:“是!”退了出去。
刘娥站起来道:“臣妾回避!”真宗点了点头,刘娥退了出去。
宰相李沆当年为太子宾客时,扶持当今皇帝顺利登基,颇有功劳。真宗登基后升为宰相,多年来颇有政绩,也算得一朝重臣良相。李沆因为年老,此时已经告病在家,据说已经病得很重了。真宗再是无心见众臣,此时见李沆扶病跪宫,也只得宣他入见。
过了一会儿,周怀政扶着李沆颤巍巍地进来。但见李沆已是病骨支离,憔悴如风中之烛,一见到真宗,就推开周怀政抖抖索索地想要下跪行礼。真宗忙叫周怀政扶住了,又叫赐座。
李沆方要开口,便一口气堵住了,咳了半日,这才道:“太后宾天,举国同哀。官家与太后母子情深,因此而哀伤过度,不能理政,这是至孝啊,当为天下臣民楷模!”
周怀政站在一边,心中亦是想着李沆要如何开口劝真宗上朝,不料他一开口,却把真宗不上朝的原因与太后宾天连在了一起,丝毫不提真宗逃避上朝的真正原因。心中不禁暗服,不愧是三朝元老当朝首相,这分老辣人所难及。
真宗轻叹一声:“太后于朕有养育之恩,朕只恨自己未能全尽孝道。这么多年,太后为了抑制外戚,她的兄长李继隆一直不得升迁。如今国家用人之际,朕想升迁其为使相。”
李沆听得真宗顺势把话题扯远,只得自己再把话题拉回来:“官家的孝心,太后在天之灵也一定会感怀。可是官家因太后宾天,哀伤过甚,废朝停政,太后一向爱护官家,若是她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不愿看到此景的。况且如今辽人入侵,军情紧急,官家一日不亲政,国势便一日危险一分。老臣斗胆,请为了江山社稷,天下安危,请皇上立即临朝主政,以安天下之心!”说到激动处,李沆推在椅子,扑倒在地,连连磕头。
事起突然,不但真宗惊呆,连他身边的周怀政竟也来不及扶住他。见李沆一个病重垂危的老臣如此磕头,真宗简直不忍看下去,只得道:“李相起来吧,朕明日就上朝听政!”
李沆枯黄的病容现出一丝微笑:“如此,天下幸甚……”一句话未完,便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