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仁义本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微风吹来,梨花缤纷飘洒。
一瓣,两瓣,翩然曼舞。
斜阳照射过梨树,花瓣微微泛起青色。
庞籍和蔼地问:“功课都做好了?”
乐松点头,从书袋子里拿出三四本写满笔记的书,还有一叠十数页的策论。
这数月来,庞籍对乐松阅卷的惊人速度,已是见怪不怪了。
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
触类旁通,更举一反三。
那几本书,正是他前日布置乐松细读的《盐铁论》《春秋繁露》《汉书·食货志》,还有《论积贮疏》。
官学里最近在教《史记》,这几日,讲到汉昭帝刘弗陵。
对于官学里的其他学生,只求让他们大致了解历史便可。
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庞籍在课堂上一笔带过,但却私下给乐松加了许多功课,让他查阅相关的典籍,再撰写策论。
庞籍细细翻看那策论,忽而,眉毛紧皱,不悦也不解道:“你不赞同桑弘羊的说法?”
“盐铁会议”,说的是在汉始元六年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到达京城长安,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官员,共同商讨民生疾苦的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事项,展开了激烈争论。
贤良、文学们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策,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学为后盾,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孔圣先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有伤风化,以致世风日下。
同时,他们还重提了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提倡“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
而御史大夫即桑弘羊,则是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朝廷必须干预盐铁、酒榷和均输,认为其“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国库,“以佐助边费”,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因而决不可废止。
庞籍以为英雄所见略同,乐松会与自己一般,以桑弘羊所言为正道。
却不曾想,乐松这洋洋洒洒千余字,论据严谨,旁征博引,全是反驳桑弘羊的。
乐松道:“是,学生非但不赞同桑弘羊所言,更是不赞同贤良、文学所言。”
庞籍挑眉:“哦?”
“学生并无十足的论据,”乐松望着庞籍,语气略有些弱了下来,他道:“这世间的买卖,不外乎‘供求’二字。”
“供求?”
“供过于求,售价下降,供不应求,售价便上升。”
庞籍想了想,沉吟片刻,深感所言极是。
乐松继续道:“而世间的财富大概也是有个总数的,桑弘羊所为,看似增加了国库,实质是与民、与商争利。”
庞籍点头,他忍不住问:“你今年十二岁?”
乐松答说:“上月刚过的生辰,十三了。”
庞籍佯装平静,但心里暗自狂喜——即便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也不一定看得到这一层。
乐松岂是璞玉?这简直是金刚宝石!经他庞籍亲手打磨,假以时日,必定技惊四座,熠熠生辉。
他又问:“那,为何不赞同贤良、文学所言?”
乐松不答,一瞬不眨地盯着庞籍看。
庞籍十分好奇,笑问:“何以不语?”
对方敛下眼,想了许久,才道:“其实,我不赞同的并非贤良、文学,而是古代圣贤所言的‘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你!”庞籍讶然语塞。
乐松径自道:“学生不懂,亦不认同,为何重钱财就一定是轻义寡德?追求更好,追求更多,甚至自私、贪婪,这些本就是人的天性啊。”
庞籍一时无语反驳,他认真回味了乐松的话,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发自灵魂的拷问。
半晌,他轻咳了一声,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才道:“自私、贪婪,一味地追求最大的利益,是畜生禽兽的天性。人与畜生禽兽的不同,正正是在于我们有道德、有仁义。”
“可是,少保,”乐松问他:“您可曾想过,道德、道义,仁义礼信,这些的本质又是甚么?”
庞籍顿时怔住了。
他确实从未有想过。
自少,父亲、先生便教导他要重义守礼,做个好君子。
可是,到底是为何呢?
想了想,他答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乐松笑着叹了口气,问道:“少保,您有养过猴子吗?”
庞籍不知他为何这样问,摇头道:“不曾养过。”
“我们侯府在城郊有个庄子,里面有片树林,住了不少野猴子。”乐松娓娓道来:“有一只小猴子份外机灵活泼,我叫它‘旺财’。每次我去庄子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山果蔬菜喂食它。”
“嗯?”
“旺财大方得很,我给它的水果,它自己吃不完的,便分给其他猴子吃……”
庞籍不语,只静静听着乐松说。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旺财的无私,究竟是否有回报?于是,我抓走它,关了起来,又命人将林子里的水果都采摘走。次日,我将它放回森林,它找了好久,也摘不到水果……”
“然后?”
“这时,那些平日里吃过旺财水果的猴子,都把自己的水果分了给它。而这林子里,有一只猴子特别的孤僻,它头上有一簇白毛,很好辨认。‘白毛’从来都没有吃过旺财的水果,但是它也把自己的水果分一些给了旺财。”
庞籍若有所思,听得乐松问道:“少保,为何‘白毛’要分水果给旺财?难不成它也懂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猴子又怎么可能深明大义?
庞籍摇头,坦白说:“为师不知道。”
乐松道:“学生想了许久,才想通。这些猴子生活在野外,保不准总有摘不到水果的时候。倘若对方是个生性吝啬的猴子,‘白毛’定必不会帮它,因为若是他日自己有难,对方不一定会帮回自己。但是以旺财大方的个性,若是自己有朝一日也找不到水果,旺财必定会帮忙,故而乐得在旺财落难之时伸出援手。”
庞籍愣愣地看着乐松,用看怪物的眼神,仿似看着一个五个头、六只手的妖怪。
乐松却是嫌他还不够惊讶,补充道:“这样想来,旺财的‘无私’与‘大方’,大概也是生存的本能。”
他望向庞籍,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嘲讽:“少保,儒家所言的仁义道德,何尝不是出自这猴子一般的私心?”
……
微风吹来,梨花缤纷飘洒。
一瓣,两瓣,翩然曼舞。
斜阳照射过梨树,花瓣微微泛起青色。
庞籍和蔼地问:“功课都做好了?”
乐松点头,从书袋子里拿出三四本写满笔记的书,还有一叠十数页的策论。
这数月来,庞籍对乐松阅卷的惊人速度,已是见怪不怪了。
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
触类旁通,更举一反三。
那几本书,正是他前日布置乐松细读的《盐铁论》《春秋繁露》《汉书·食货志》,还有《论积贮疏》。
官学里最近在教《史记》,这几日,讲到汉昭帝刘弗陵。
对于官学里的其他学生,只求让他们大致了解历史便可。
汉昭帝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庞籍在课堂上一笔带过,但却私下给乐松加了许多功课,让他查阅相关的典籍,再撰写策论。
庞籍细细翻看那策论,忽而,眉毛紧皱,不悦也不解道:“你不赞同桑弘羊的说法?”
“盐铁会议”,说的是在汉始元六年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六十多人,到达京城长安,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官员,共同商讨民生疾苦的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事项,展开了激烈争论。
贤良、文学们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策,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学为后盾,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孔圣先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有伤风化,以致世风日下。
同时,他们还重提了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提倡“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
而御史大夫即桑弘羊,则是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朝廷必须干预盐铁、酒榷和均输,认为其“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国库,“以佐助边费”,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因而决不可废止。
庞籍以为英雄所见略同,乐松会与自己一般,以桑弘羊所言为正道。
却不曾想,乐松这洋洋洒洒千余字,论据严谨,旁征博引,全是反驳桑弘羊的。
乐松道:“是,学生非但不赞同桑弘羊所言,更是不赞同贤良、文学所言。”
庞籍挑眉:“哦?”
“学生并无十足的论据,”乐松望着庞籍,语气略有些弱了下来,他道:“这世间的买卖,不外乎‘供求’二字。”
“供求?”
“供过于求,售价下降,供不应求,售价便上升。”
庞籍想了想,沉吟片刻,深感所言极是。
乐松继续道:“而世间的财富大概也是有个总数的,桑弘羊所为,看似增加了国库,实质是与民、与商争利。”
庞籍点头,他忍不住问:“你今年十二岁?”
乐松答说:“上月刚过的生辰,十三了。”
庞籍佯装平静,但心里暗自狂喜——即便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也不一定看得到这一层。
乐松岂是璞玉?这简直是金刚宝石!经他庞籍亲手打磨,假以时日,必定技惊四座,熠熠生辉。
他又问:“那,为何不赞同贤良、文学所言?”
乐松不答,一瞬不眨地盯着庞籍看。
庞籍十分好奇,笑问:“何以不语?”
对方敛下眼,想了许久,才道:“其实,我不赞同的并非贤良、文学,而是古代圣贤所言的‘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
“你!”庞籍讶然语塞。
乐松径自道:“学生不懂,亦不认同,为何重钱财就一定是轻义寡德?追求更好,追求更多,甚至自私、贪婪,这些本就是人的天性啊。”
庞籍一时无语反驳,他认真回味了乐松的话,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发自灵魂的拷问。
半晌,他轻咳了一声,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才道:“自私、贪婪,一味地追求最大的利益,是畜生禽兽的天性。人与畜生禽兽的不同,正正是在于我们有道德、有仁义。”
“可是,少保,”乐松问他:“您可曾想过,道德、道义,仁义礼信,这些的本质又是甚么?”
庞籍顿时怔住了。
他确实从未有想过。
自少,父亲、先生便教导他要重义守礼,做个好君子。
可是,到底是为何呢?
想了想,他答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乐松笑着叹了口气,问道:“少保,您有养过猴子吗?”
庞籍不知他为何这样问,摇头道:“不曾养过。”
“我们侯府在城郊有个庄子,里面有片树林,住了不少野猴子。”乐松娓娓道来:“有一只小猴子份外机灵活泼,我叫它‘旺财’。每次我去庄子的时候,都会带一些山果蔬菜喂食它。”
“嗯?”
“旺财大方得很,我给它的水果,它自己吃不完的,便分给其他猴子吃……”
庞籍不语,只静静听着乐松说。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旺财的无私,究竟是否有回报?于是,我抓走它,关了起来,又命人将林子里的水果都采摘走。次日,我将它放回森林,它找了好久,也摘不到水果……”
“然后?”
“这时,那些平日里吃过旺财水果的猴子,都把自己的水果分了给它。而这林子里,有一只猴子特别的孤僻,它头上有一簇白毛,很好辨认。‘白毛’从来都没有吃过旺财的水果,但是它也把自己的水果分一些给了旺财。”
庞籍若有所思,听得乐松问道:“少保,为何‘白毛’要分水果给旺财?难不成它也懂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猴子又怎么可能深明大义?
庞籍摇头,坦白说:“为师不知道。”
乐松道:“学生想了许久,才想通。这些猴子生活在野外,保不准总有摘不到水果的时候。倘若对方是个生性吝啬的猴子,‘白毛’定必不会帮它,因为若是他日自己有难,对方不一定会帮回自己。但是以旺财大方的个性,若是自己有朝一日也找不到水果,旺财必定会帮忙,故而乐得在旺财落难之时伸出援手。”
庞籍愣愣地看着乐松,用看怪物的眼神,仿似看着一个五个头、六只手的妖怪。
乐松却是嫌他还不够惊讶,补充道:“这样想来,旺财的‘无私’与‘大方’,大概也是生存的本能。”
他望向庞籍,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嘲讽:“少保,儒家所言的仁义道德,何尝不是出自这猴子一般的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