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81章 开海之论(二)

第81章 开海之论(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隆庆帝听着朱翊釴的描述,有点上头的脸色红润,是呀,海商往来,出入皆过一手税,这可就是双向关税。

    国库和自己的内帑,将大大充盈,到时,别说是太子朱翊釴要造炮造铳,就是他提议的扩军,也不是不可能。

    而朱翊釴告诉隆庆帝,接下来的南直隶新法施行,新军必然要南下坐镇,依靠原有的南京守备军,是成不了气候的。

    这些驻扎在南京多年的军队,各主官关系盘根错节,轻易改动尚可,然像新法这般大动干戈的,便只能靠外来的和尚去敲钟念经了。

    而朱翊釴在这次新法施行之后,税赋不减反增的情况下,加上他自己开设多家工坊,大赚特赚下,已经开始在宛平县招募新兵入伍。

    留守在大兴的这一个营五百人,便是朱翊釴用来作为骨干,等新兵入伍,这五百人,表现优良的,将会提干成为小队长等。

    朱翊釴也开始在这次二次扩编中正式的将军衔制加入,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少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等将开始在新军中施行。

    被派往香河县听候海瑞调遣的另外一个营,也将会在香河县开始募兵,并且人数募齐之后,会回师大兴县。

    这一千的新军骨干,朱翊釴将会扩编到一万三千人整,也就是一个师的满编,造办监没日没夜的赶工造炮造铳,为的就是能及时的武装上这多出来的一万两千人。

    而原先教导这一千人的锦衣卫千户张维贤及其治下的一千户锦衣卫,朱翊釴跟隆庆帝提出,在大兴县开设大明第一家陆军军事学院。

    由隆庆帝担任该学院的院长,朱翊釴任副院长,而张维贤任教导总办,其余的一千户转为学院教资骨干,总结教学经验,修改陆军操练手册。

    以后不断的将军中优秀人才总结的方案提交至学院,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案,不使陆军学院固步自封,出现思想固化。

    等到南直隶开始施行新法之后,新军南下坐镇,将会分遣陆军学院教师前往南京开设第二陆军学院。

    再接着时机成熟,新军扩编,南下两广,在南宁等再开设第三陆军学院,开始教导步兵如何进行山地丛林作战,然后就是挥师南下。

    在朱翊釴的规划蓝图中,京师,南京,南宁,成都,长安这五个重点城市,各会开设一家陆军学院。

    京师控蒙,辽,朝,南京控江南这个财政大区,南宁控东南亚,成都控藏,回,长安控陕,蒙。

    重点发展起这五个城市,后期辐射,在带动起周边,沿着东南亚一路推过去,就能见到平和的三哥了。

    有了三哥作为跳板,大明就可以稳稳的控制住青藏高原以外的土地,将高原变成大明的内陆,留给后世子孙慢慢发展。

    在大明皇帝最后一个阿三兵,最后一个倭奴兵消耗完之前,大明皇帝陛下不会轻易后退一步。

    而要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人口,而且是主体人口,必不可少,朱翊釴向隆庆帝提出不断地从海外购入粮食,耕牛等重要物质,便是不断地提高大明的本土百姓粮食生产效率。

    取消丁税,降低农户税赋,刺激人口出生率,并且还必须出台政策保护大明本土的粮食价格稳定,不受到外来进口粮食的冲击。

    为此,朱翊釴将会组建一个大明国有粮食公司,将各地收购上来的农户粮食,进行统一的调配,将地区多余粮食调往缺粮省份。

    等到大明不再出现粮荒,便会开始出现大量的人口增长,朱翊釴则会优先考虑本土百姓的日常肉蛋奶供给,提高百姓的身体素质,进行全民普及教育。

    这个时候的大明,只要伸出一只手,就能摁着周边的国家锤,朱翊釴也就不怕自己死后,大明会步入后尘。

    而这些的基础,便是这一次福建巡抚涂浙民提出的开海禁,海禁一开,海军便可以提上日程,海军一旦形成,偌大一个太平洋,足以让大明的海军闯荡了。

    “父皇,海禁必须开,海外有大量的无主之地,可以三熟,如今大明流民遍布,百姓生计困苦。”

    “可将部分流民迁徙至这些无主之地种植,收获之粮食,通过海运,运回大明,反哺百姓。”

    隆庆帝听朱翊釴这么一说,略带不安道,“太子,将民迁往海外,恐怕不妥,若其滋生野心,自立为王,朝廷鞭长莫及!”

    “且,昔日李唐之时,兵峰直达西域,扩地万里,然地域广阔则通信往来不便,若中原有变,域外之民,恐效仿赵佗之法,断栈毁道,自成小国。”

    “朝廷多年之心血,皆为他人作嫁衣,岂不徒劳?”

    朱翊釴知道隆庆帝的担心,隆庆帝怕移民太多,伤到大明本土根本,而大明百姓艰苦勤劳,若是被外族占据,依靠着这些移民过去的大明百姓,瞬间便是地方一霸。

    反而过来威胁到大明本土,再现倭寇之乱,才是隆庆帝真正担心的地方,而且隆庆帝知道,依靠现有的交通,大明开扩这么大的领土,通信不便,后世子孙要是出现几个昏君,再现一次李唐的安史之乱。

    那么隆庆帝跟朱翊釴父子俩打下来的这么一大片土地,便会灰飞烟灭,就跟李唐失去西域塞外之土,几代心血瞬间化为泡影。

    “父皇,移民海外,自然需设官府治理,而海外之土民,也必须进行教化,习汉话学汉字。”

    “大力推广孔孟之学,以海外反哺中原之民,教后世子孙,中原之民才是我大明之根本,自然优待胜过海外之民。”

    朱翊釴不相信在铁路公路等出现后,大陆连成一片的交通网,能快速调兵的大明军队镇压下,海外的还敢蹦跶,科技只可以在大明核心地区流转,绝不可能会教给那些归属感不强的土着。

    在海外,不学汉话汉字,就别想轻易的融入大明文化圈,学汉话,便安心的读孔孟之道,科技这些不是你们能学的,那是大明的主体民族该操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