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京剧大师 > 162 王宝钗:呵!男人!

162 王宝钗:呵!男人!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管是哪种声音艺术,都离不开伴奏。

    无论是评戏、越剧、京剧,就连去ktv唱卡拉ok都是如此。

    而京剧的伴奏,则是全靠锣鼓和京胡。

    京胡的伴奏用拉、衬、托、带、补、垫各种技巧把伶人的演唱托住,使伶人的演唱生动、悦耳、受听。

    高明的琴师裹着角儿的唱,俗话说傍的特严,角儿唱着就极为舒服。

    也就说琴师拉的旋律有时是双的,把伶人唱的戏衬托的很丰满。

    有些缺乏戏台经验的伶人,会把琴师拉的旋律也唱了,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费力不讨好。

    无论是此时正在戏台上的程小楼,还是柳凤英的专属乐师团队,都是身经百战非常有经验的梨园中人。

    程小楼绝对干不出那种抢人家琴师饭吃的事情,而琴师在看了戏本后,也定会将台上的程小楼托的稳稳当当,伴奏完全是傍着他走。

    由此也说明了一个好的班底,其重要性。

    虽然是第一次跟现场的乐师合作,但他们都把程小楼托的非常稳,后者唱起来也非常舒服。

    丝毫不需要考虑锣鼓点和京剧伴奏上的问题。

    程小楼一人分饰两角,用优雅婉转的程派“游丝”唱法唱完第一段王宝钏的词后,又迅速切换道薛平贵的角色,跟着伴奏继续唱道:“这大嫂传话太迟慢,武家坡站的我两腿酸。下得坡来用目看,见一位大嫂把莱创,前影好像王三姐,后影儿好像妻宝钏。本当向前扣妻唤,错认了民妻礼不端。”

    唱完薛平贵的词后,程小楼便开启了薛平贵和王宝钗来回切换的对话模式。

    薛平贵:大嫂请了!

    王宝钏:军爷敢是失迷路途的?

    薛平贵:亦非失迷路途,乃找名问姓的。

    王宝钏:有名便知,无名不晓。

    薛平贵:王丞相之女,薛平贵之妻,王宝钏。

    王宝钏:王宝钏?

    薛平贵:正是。

    王宝钏:军爷与她有亲?

    薛平贵:无亲。

    王宝钏:有故?

    薛平贵:非故。

    王宝钏:你问她做甚?

    薛平贵:我与她丈夫同军吃粮,托我带来家书,故而动问。

    王宝钏:军爷请稍站。

    薛平贵:请。

    王宝钏:哎呀,且住!想我夫妻,分别一十八载,今日才得书信回来,本当向前接取,怎奈衣衫褴褛。若不向前,书信又不能到手!这?这便怎么处?我自有道理!啊,军爷!

    薛平贵:呃。

    王宝钏:要见王宝钏,与你打个哑谜,你可晓得?

    薛平贵:略知一二。

    王宝钏:远?

    薛平贵:远在天边,不能相见。

    王宝钏:近?

    薛平贵:哦!莫非就是薛大嫂?

    王宝钏:不敢,平贵之寒妻。

    薛平贵:哎呀呀!来!来!来!重见一礼。

    王宝钏:方才见过礼了。

    薛平贵: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呀!

    王宝钏:好个礼多人不怪。军爷拿书信来。

    薛平贵:请稍待!哎呀且住!想我离家一十八载,也不知她的贞洁如何?我不免调戏她一番,她若守节,上前相认。她若失节,将她杀死,去见代战公主!

    说到这里,程小楼又唱了一段西皮流水,“洞宾曾把牡丹戏,庄子先生三戏妻。秋胡曾戏过罗氏女,平贵要戏自己的妻。弓叉袋内把书取!”

    之后他继续一人分饰薛平贵和王宝两角继续对话。

    王宝钏:书信呢?

    薛平贵唱道:“我把大嫂的书信失。”

    王宝钏:书信放在哪里?

    薛平贵:弓叉袋内。

    王宝钏:敢莫是不要紧的所在?

    薛平贵:要紧的所在。

    王宝钏:为何失落了?

    薛平贵:想是中途打雁失落。

    王宝钏:打雁做甚?

    薛平贵:打雁充饥呀。

    王宝钏:想是那雁儿,吃了你的心肝不成么?

    薛平贵:大嫂,一封书信,能值几何?何得开口骂人呀?

    王宝钏:有道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失落人家书信,岂不令人痛乎呀?

    薛平贵:哎呀呀!真不愧大家之女,开口就是文呐!大嫂不必痛哭,书信上面的言语,我还记得几句。

    王宝钏:哦,是了!想是我丈夫带来安家银子,被你尽心花费。书信拿不出来,可是么?

    薛平贵:不是的!我那薛大哥,在那里修书,我在一旁打点行李,偷看几句,故而记得!

    王宝钏:如此说来,你是有心失落的了!

    薛平贵:呵,我若有心,也不失落你的书信呐!

    王宝钏:站远些!

    薛平贵呵呵呵几声唱道:“八月十五月正明。”

    王宝钏:住了,军营之中,连个灯亮都无有么?

    薛平贵来了句“全凭浩月当空”后,又开口唱道:“薛大哥在月下修书文。”

    这一大段对话虽说是程小楼一个人在台上分饰两角,快速在薛平贵和王宝钗之间进行角色切换。

    但他的每一次进行转换,无论是言行举止,眉眼神色,还是声音语调都没有丝毫出错,完全把握住了薛平贵和王宝钗的情绪和内心活动。

    台下的柳凤英看着看着忽然噗嗤一笑,顿时就被王宝钗和薛平贵分离十八载后,初次见面的聊天给逗乐了。

    就算柳凤英她们这些第一次看这出戏的人,都听出了薛平贵显然是在故意逗他老婆,心中忐忑的摸底呢。

    呵!男人啊!

    “一马离了西凉界”是对薛平贵归心似箭的最好描述,也算是他对得住王宝钗。

    毕竟十八年后选择回归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才有“薛平贵好意思孤雁归来”的感触。对王宝钏来说,听到自己丈夫托人带来家书后并不是多么心潮澎湃,因为十八年间她所经历的希望和失望太多。

    虽然是贫寒了十八年,但是相府千金的体面和先锋夫人的身份不能丢,尤其是在丈夫的同事面前,所以王宝钏的出场是一段四平八稳的“西皮慢板”唱腔。

    按照常人的思维逻辑,十八年未见的夫妻相会应该是千头万绪萦绕心怀,要抱头痛哭一场才合理。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分离十八年再重聚,肯定有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悄悄话,情到浓,咳咳咳......耳鬓厮磨大战三百回合也是人之常情。

    但薛平贵和王宝钗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反而用一种让人不禁莞尔的幽默方式,来冲淡了分离十八年的思念之苦。

    当初这出戏的创作者之所以用喜剧去处理这场戏,一方面是要把观众从鸿雁传书的悲情中解放出来,带入带出的互动程式是中国戏曲中最高明的手法。

    从另一个角度说跑坡的嬉笑又给进窑的相认做了一个铺垫,同时以喜剧的手法处理咫尺不能相认的戏剧情境显得非常巧妙。

    这段对白也是整出戏一个非常大的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