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世事难料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离开了和李清照共同生活十年之久的归来堂,到莱州上任做官。那年,她三十八岁。
开始,她并未同行,至秋八月,才由青州赴莱州。在莱州期间,她继续帮助赵明诚整集《金石录》。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落满黄花的素笺上,凄美墨痕如一行花殇在绵绵细雨的吹送下悄然滴落成李清照的模样,一切完美的无声无息。
元伊世珍《琅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至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和泪凝成的诗词与清愁深深地刻进了西风里,李清照将绵绵的思念都付于午夜里那朵朵黄花堆积的落寞中。几许销魂,几许幽怨。
话说那年重阳,李清照作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秋闺的寂寞与惆怅跃然纸上,彻骨的爱恋与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词被工整的记录在鹅黄信笺上,词中婉转的意韵还有那娟秀的墨迹让赵明诚收到词后,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
上阙的“薄雾”和“浓云”,开篇就将离别的愁绪定在寂静的月夜。“半夜凉初透”给思恋增加了丝丝的冷意。下阙“东篱把酒黄昏后”,不仅向赵明诚言明了自己的思恋,还道出了独自饮酒的落寞。
赵明诚在赞叹不已的同时,又不愿甘拜下风,为和妻子一决高下,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醉花阴》中的几句也加了进去,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遂自叹不如。
重阳佳节,日渐憔悴的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黄花,泪眼问花花不语,此情何寄?
性情宽厚的赵明诚收到这首词,除了惊艳爱妻的才情,更多的是感动。尽管他的五十阙竟不敌妻子的三句,但洋溢在心头的始终是一份温暖的爱意,一份对妻子冰雪般聪颖才华的钦佩,一份对日渐消瘦憔悴的娇妻的怜爱与疼惜,也许……还有一份对拥有如此多才的女子为妻的小小自得。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一时间成为佳话。隔着千程万程的山水,浓情不化,相思未减,只言片语传递着二人对彼此的倾慕,在离情别绪中又享受着柔情蜜意。
人淡如菊,千年来,秋风中枝头摇曳的菊花,总会浮现那个在花间、在风中婉转徘徊的柔美身影。茫茫人海,大千世界,能有一个人为君牵挂,为君思恋,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幸福。
只是,好景不长……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四十四岁。此时她与赵明诚结婚二十六载,这二十六年来,政局一直处在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
到了这一年,北宋王朝终于撑不下去了。金军南下,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锤子砸烂了都城汴梁的琼楼玉宇,掠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赵宋王朝宗室匆匆南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他成了南宋第一个皇帝。
是年三月,赵明诚母亲郭氏在建康(南京)病逝,他简单收拾了行装,便告别了李清照,匆匆南下,去为母守孝。八月,他担任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北方局势愈发紧张,李清照着手遴选收藏,准备南下。她将大部分文物藏在青州故第,锁了十几间屋。自己带了一部分书籍器物南逃至建康,准备第二年回来用船运走剩余的东西。
不料,当年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剩余的书册连同装满文物的十几间房屋全被焚毁。
当李清照押运十几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好遇到宋朝叛将张遇攻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她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文物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建康府。
但是,建康也不是世外桃源。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对此十分不满,屡次写诗讽刺,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春城草木,岁岁枯荣。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
一天夜里,城内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平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
那一夜,作为一城之主,他终究没有将这一城山水,一肩担起。
李清照震惊无比,失望无比!本以为自己的夫君风流倜傥,铁骨铮铮;本以为自己的夫君怀济世之才,满腔热血,胸怀韬略。结果竟错看了他。
彼时,露宿山川,酒一壶,风月在壶外,人生在酒内。举杯笑谈,良辰美景。谁曾想,世事竟这般轮转,他青衣依旧,却是那般的陌生。
事后,赵明诚被撤职。三月,李清照与他二人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继续逃亡。因对丈夫临阵脱逃之事心存羞愧,夫妻之间生出隔阂,不复往日的亲密无间,一路上显得有些别扭。
当舟行至当年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时,李清照不觉胸怀激荡,一如雨疏风骤,江水滔滔。泱泱华夏,时移世易,青史留名的英雄豪杰比比皆是。
楚霸王战败被困垓下,十面埋伏,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死以终;苏武不肯臣服于匈奴,寒天雪地牧羊十九载,直至须发皆白,得归故土;李纲反对割地求和,屡退金兵,数次贬谪仍忧愤不已;宗泽上书二十余次,力主收复中原,三呼渡河后溘然长逝;陈东一介贫寒儒生,伏阙上书,请愿高宗亲征抗金,以纾国难,终至斩首。
人命已休,天地间浩然正气长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弃天下百姓于不顾的苟且偷生之辈!
于是,这些忠肝义胆之士的气节激励着李清照,在孱弱而颓废的南宋,一位弱女子通过诗句发出了最强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离开了和李清照共同生活十年之久的归来堂,到莱州上任做官。那年,她三十八岁。
开始,她并未同行,至秋八月,才由青州赴莱州。在莱州期间,她继续帮助赵明诚整集《金石录》。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落满黄花的素笺上,凄美墨痕如一行花殇在绵绵细雨的吹送下悄然滴落成李清照的模样,一切完美的无声无息。
元伊世珍《琅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至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和泪凝成的诗词与清愁深深地刻进了西风里,李清照将绵绵的思念都付于午夜里那朵朵黄花堆积的落寞中。几许销魂,几许幽怨。
话说那年重阳,李清照作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秋闺的寂寞与惆怅跃然纸上,彻骨的爱恋与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首词被工整的记录在鹅黄信笺上,词中婉转的意韵还有那娟秀的墨迹让赵明诚收到词后,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
上阙的“薄雾”和“浓云”,开篇就将离别的愁绪定在寂静的月夜。“半夜凉初透”给思恋增加了丝丝的冷意。下阙“东篱把酒黄昏后”,不仅向赵明诚言明了自己的思恋,还道出了独自饮酒的落寞。
赵明诚在赞叹不已的同时,又不愿甘拜下风,为和妻子一决高下,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出五十阙词。
他把《醉花阴》中的几句也加了进去,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遂自叹不如。
重阳佳节,日渐憔悴的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黄花,泪眼问花花不语,此情何寄?
性情宽厚的赵明诚收到这首词,除了惊艳爱妻的才情,更多的是感动。尽管他的五十阙竟不敌妻子的三句,但洋溢在心头的始终是一份温暖的爱意,一份对妻子冰雪般聪颖才华的钦佩,一份对日渐消瘦憔悴的娇妻的怜爱与疼惜,也许……还有一份对拥有如此多才的女子为妻的小小自得。
这个故事广为流传,一时间成为佳话。隔着千程万程的山水,浓情不化,相思未减,只言片语传递着二人对彼此的倾慕,在离情别绪中又享受着柔情蜜意。
人淡如菊,千年来,秋风中枝头摇曳的菊花,总会浮现那个在花间、在风中婉转徘徊的柔美身影。茫茫人海,大千世界,能有一个人为君牵挂,为君思恋,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幸福。
只是,好景不长……
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四十四岁。此时她与赵明诚结婚二十六载,这二十六年来,政局一直处在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
到了这一年,北宋王朝终于撑不下去了。金军南下,这个北方的游牧民族一锤子砸烂了都城汴梁的琼楼玉宇,掠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赵宋王朝宗室匆匆南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他成了南宋第一个皇帝。
是年三月,赵明诚母亲郭氏在建康(南京)病逝,他简单收拾了行装,便告别了李清照,匆匆南下,去为母守孝。八月,他担任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北方局势愈发紧张,李清照着手遴选收藏,准备南下。她将大部分文物藏在青州故第,锁了十几间屋。自己带了一部分书籍器物南逃至建康,准备第二年回来用船运走剩余的东西。
不料,当年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剩余的书册连同装满文物的十几间房屋全被焚毁。
当李清照押运十几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好遇到宋朝叛将张遇攻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她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文物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建康府。
但是,建康也不是世外桃源。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对此十分不满,屡次写诗讽刺,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春城草木,岁岁枯荣。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
一天夜里,城内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平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
那一夜,作为一城之主,他终究没有将这一城山水,一肩担起。
李清照震惊无比,失望无比!本以为自己的夫君风流倜傥,铁骨铮铮;本以为自己的夫君怀济世之才,满腔热血,胸怀韬略。结果竟错看了他。
彼时,露宿山川,酒一壶,风月在壶外,人生在酒内。举杯笑谈,良辰美景。谁曾想,世事竟这般轮转,他青衣依旧,却是那般的陌生。
事后,赵明诚被撤职。三月,李清照与他二人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继续逃亡。因对丈夫临阵脱逃之事心存羞愧,夫妻之间生出隔阂,不复往日的亲密无间,一路上显得有些别扭。
当舟行至当年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时,李清照不觉胸怀激荡,一如雨疏风骤,江水滔滔。泱泱华夏,时移世易,青史留名的英雄豪杰比比皆是。
楚霸王战败被困垓下,十面埋伏,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死以终;苏武不肯臣服于匈奴,寒天雪地牧羊十九载,直至须发皆白,得归故土;李纲反对割地求和,屡退金兵,数次贬谪仍忧愤不已;宗泽上书二十余次,力主收复中原,三呼渡河后溘然长逝;陈东一介贫寒儒生,伏阙上书,请愿高宗亲征抗金,以纾国难,终至斩首。
人命已休,天地间浩然正气长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弃天下百姓于不顾的苟且偷生之辈!
于是,这些忠肝义胆之士的气节激励着李清照,在孱弱而颓废的南宋,一位弱女子通过诗句发出了最强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