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大明商人的期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日子一天天过去,好望角的风暴依旧在持续,简陋的港口内,才修建好不久的停靠码头因为风暴的缘故,已经损坏了好几处了,而停靠在岸边港口的舰船也因为风暴其桅杆折断了许多。
对此,王海滨不得不冒险派人将舰船之上的帆布等重要物品搬到岸上,以防舰船吹跑而损失其他物质。
好在,风暴虽然在持续,但是舰船除了桅杆损伤外,倒是没有被风暴吹跑,远离海岸,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而这几天内,王海滨也趁机去探视过几次那个少年,让王海滨有些惊讶的是,那个被猜测是桑人部落重要人物的少年一直没有死去,而是顽强的活了下来,虽然双方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是这并不妨碍王海滨从他眼中看到无尽的求生希望。
王海滨觉得此人心中必定有着一股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让他顽强的活了下来。
一转眼又是十日过去了,风暴总算是停了下来,王海滨随即下令随船工匠即刻修缮损坏的桅杆与其他地方,尽快修缮完毕出航返回东阳港。
除此之外,王海滨还准备尽可能的安排好好望角这个据点,以防主力舰队在离开之后,这个据点因为没有人防守而丧失。
为此,王海滨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决定还是将以前留守的几名舰长以及麾下的水师士卒与水师全都留下,并且还额外留下三艏小船给留守之人。
第二天,损坏的舰船已经全部修补好了,随着王海滨一声令下,舰队开始出航,沿着原路返回东阳港。
..........
与此同时,此时远在大明琼州府临高特区,于谦也收到了朝廷的文书。
文书是以朝廷内阁发的,文书之中让于谦尽快汇整有关汉华王国对大明移民人数的调查情况,报给内阁。
虽然于谦还不知晓朝廷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但是这并不妨碍于谦猜测,他觉得朝廷之所以这样做,又是想闹什么幺蛾子了!
果然,在经过粗略调查之后,他总算明白朝廷为何要让他调查了,敢情是因为随着汉华王国的名声进一步在大明传播,越来越多的大明人开始向往汉华王国的生活了,甚至在大明内陆的湖广地区,都已经有大量百姓想要出海前往汉华王国。
而且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随着大明商人越来越有钱,他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他们看到汉华王国商人的地位之后,其思想也越来越变得靠近汉华王国的商人了。
要知道在汉华王国,商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毕竟在汉华王国,是以商立国,各地都有着商会,还有着商人参政议政的例子,甚至有传言,说李江已经准备设立商人阶层的管理机构,而且其官员并不是由汉华王国官府指派,而是由商人之间自由选出的。
可以说,大明的商人与汉华王国的商人一比,虽然同样有钱,但是地位却相差巨大,安全感更是没法比,在大明,商人因为地位很低,所以每天都需要担心自己的财富会被官府收割,就跟韭菜一样,毕竟大明首富沈万山就是一个大例子摆在那。
而反观汉华王国,商人的财富直接受到法律报复,甚至朝廷的官员之中,有好几位重臣都是商人出身,或者思想偏向于商人,就连李江这位大统制,也时常将商人的重要性挂在嘴边。
如此这般,大明商人这个群体,如何不向往汉华王国的生活,毕竟双方环境相差太大了。
而恰恰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明与汉华王国又因为倭国之事闹起了矛盾,虽然不是朝廷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但却比之更为麻烦。
因为在大明民间,那些读书人与传统士绅阶层认为大明对倭国战事太过屈辱了,也太软弱了,与汉华王国相比,大明根本就是反面教材。
换而言之,这些“愤青”认为,正是因为有汉华王国这个榜样存在,才导致他们的面子挂不住。
也是,想我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还比不了一个小小的海外番属国,你说身为天朝的读书人,面子上怎么能过得去,而在这个时候,那些大明商人在倭国却赚了太多的钱,这些钱让这些读书人与传统士绅极为嫉妒。
这就好比一家人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原本地位崇高,天生看不起贫穷的小儿子,后来小儿子突然成为了爆发副,这大儿子却一直浑浑噩噩,没有什么起色,心中自然产生嫉妒。
而这种妒忌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迅速扩大,直到不少人,尤其是那些专门上书弹劾的御史等官员,因为家族之间的联系,不得不迫于自己家族的压力,不断朝着朝廷上书,请求朝廷即刻恢复太祖祖制,禁海以免国体损失。
虽然他们表面上说得十分有理,但其实就是废话连篇,核心死心就一个,那就是恢复原本的国策,恢复他们掌控的权利,使得大明掌控在他们手中,而不是掌控在那些快速崛起的商人阶层手中。
其实,这种对立早就因为汉华王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了,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先进的制度往往会影响一个落后的制度,这就好比清末时期,封建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被更为先进的制度所影响,所取代,各个阶层也会因为利益等各种冲突矛盾而最终走向消亡或者融合。
...........
相比大明内部阶层的暗流涌动,此时的临高特区之中,于谦已经深深感到了无力,虽然他不懂这些理论,但他明白如果大明这样一直保持原状,肯定会出事,而且还是出大事!
可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一切,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那位大统制身上,因此,他专门写了一封信,想要通过张怀普转呈给李江。
只是他却并不知道此时的李江根本不在东阳城了,而是来到了新兰府。
没错!就是澳洲新兰府!
日子一天天过去,好望角的风暴依旧在持续,简陋的港口内,才修建好不久的停靠码头因为风暴的缘故,已经损坏了好几处了,而停靠在岸边港口的舰船也因为风暴其桅杆折断了许多。
对此,王海滨不得不冒险派人将舰船之上的帆布等重要物品搬到岸上,以防舰船吹跑而损失其他物质。
好在,风暴虽然在持续,但是舰船除了桅杆损伤外,倒是没有被风暴吹跑,远离海岸,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而这几天内,王海滨也趁机去探视过几次那个少年,让王海滨有些惊讶的是,那个被猜测是桑人部落重要人物的少年一直没有死去,而是顽强的活了下来,虽然双方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但是这并不妨碍王海滨从他眼中看到无尽的求生希望。
王海滨觉得此人心中必定有着一股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让他顽强的活了下来。
一转眼又是十日过去了,风暴总算是停了下来,王海滨随即下令随船工匠即刻修缮损坏的桅杆与其他地方,尽快修缮完毕出航返回东阳港。
除此之外,王海滨还准备尽可能的安排好好望角这个据点,以防主力舰队在离开之后,这个据点因为没有人防守而丧失。
为此,王海滨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决定还是将以前留守的几名舰长以及麾下的水师士卒与水师全都留下,并且还额外留下三艏小船给留守之人。
第二天,损坏的舰船已经全部修补好了,随着王海滨一声令下,舰队开始出航,沿着原路返回东阳港。
..........
与此同时,此时远在大明琼州府临高特区,于谦也收到了朝廷的文书。
文书是以朝廷内阁发的,文书之中让于谦尽快汇整有关汉华王国对大明移民人数的调查情况,报给内阁。
虽然于谦还不知晓朝廷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但是这并不妨碍于谦猜测,他觉得朝廷之所以这样做,又是想闹什么幺蛾子了!
果然,在经过粗略调查之后,他总算明白朝廷为何要让他调查了,敢情是因为随着汉华王国的名声进一步在大明传播,越来越多的大明人开始向往汉华王国的生活了,甚至在大明内陆的湖广地区,都已经有大量百姓想要出海前往汉华王国。
而且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随着大明商人越来越有钱,他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他们看到汉华王国商人的地位之后,其思想也越来越变得靠近汉华王国的商人了。
要知道在汉华王国,商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毕竟在汉华王国,是以商立国,各地都有着商会,还有着商人参政议政的例子,甚至有传言,说李江已经准备设立商人阶层的管理机构,而且其官员并不是由汉华王国官府指派,而是由商人之间自由选出的。
可以说,大明的商人与汉华王国的商人一比,虽然同样有钱,但是地位却相差巨大,安全感更是没法比,在大明,商人因为地位很低,所以每天都需要担心自己的财富会被官府收割,就跟韭菜一样,毕竟大明首富沈万山就是一个大例子摆在那。
而反观汉华王国,商人的财富直接受到法律报复,甚至朝廷的官员之中,有好几位重臣都是商人出身,或者思想偏向于商人,就连李江这位大统制,也时常将商人的重要性挂在嘴边。
如此这般,大明商人这个群体,如何不向往汉华王国的生活,毕竟双方环境相差太大了。
而恰恰也就在这个时候,大明与汉华王国又因为倭国之事闹起了矛盾,虽然不是朝廷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但却比之更为麻烦。
因为在大明民间,那些读书人与传统士绅阶层认为大明对倭国战事太过屈辱了,也太软弱了,与汉华王国相比,大明根本就是反面教材。
换而言之,这些“愤青”认为,正是因为有汉华王国这个榜样存在,才导致他们的面子挂不住。
也是,想我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还比不了一个小小的海外番属国,你说身为天朝的读书人,面子上怎么能过得去,而在这个时候,那些大明商人在倭国却赚了太多的钱,这些钱让这些读书人与传统士绅极为嫉妒。
这就好比一家人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原本地位崇高,天生看不起贫穷的小儿子,后来小儿子突然成为了爆发副,这大儿子却一直浑浑噩噩,没有什么起色,心中自然产生嫉妒。
而这种妒忌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迅速扩大,直到不少人,尤其是那些专门上书弹劾的御史等官员,因为家族之间的联系,不得不迫于自己家族的压力,不断朝着朝廷上书,请求朝廷即刻恢复太祖祖制,禁海以免国体损失。
虽然他们表面上说得十分有理,但其实就是废话连篇,核心死心就一个,那就是恢复原本的国策,恢复他们掌控的权利,使得大明掌控在他们手中,而不是掌控在那些快速崛起的商人阶层手中。
其实,这种对立早就因为汉华王国的崛起,不可避免了,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一个先进的制度往往会影响一个落后的制度,这就好比清末时期,封建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被更为先进的制度所影响,所取代,各个阶层也会因为利益等各种冲突矛盾而最终走向消亡或者融合。
...........
相比大明内部阶层的暗流涌动,此时的临高特区之中,于谦已经深深感到了无力,虽然他不懂这些理论,但他明白如果大明这样一直保持原状,肯定会出事,而且还是出大事!
可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一切,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那位大统制身上,因此,他专门写了一封信,想要通过张怀普转呈给李江。
只是他却并不知道此时的李江根本不在东阳城了,而是来到了新兰府。
没错!就是澳洲新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