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朱岷遇郑燮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日,高云正在藏经阁指点朱岷习画,只见一位书生来到藏经阁。高云一见,忙迎上前去,拦住来人施礼问道:
“施主可是找人么?这里已是藏经阁重地,香客请勿入内,施主请到前殿随喜。”
书生忙拱手施礼,
“学生到贵寺一游,信步到此,并非有意打扰,恕学生不知之罪,大师傅勿怪。”
“因这里是藏经阁重地,谢绝香客入内,施主请回吧。”
书生看朱岷正在习画,不由好奇心起,想着要看一看,
“学生看禅师正辅导小童作画,此也是小生一好也,正好在此向大师观摩学习,不知大师允否?”
高云看看这书生,犹豫了一下,
“既是施主也喜欢绘画,那就请不吝赐教。”
书生恭恭敬敬的问道:
“学生请教大师法号是?”
高云双手合什回答道:
“小僧元弘,请问施主贵姓?”
书生急忙拱手施礼,
“唔,原来是元弘禅师,久闻大名,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小生免贵,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
元弘又问道:
“郑施主想必不是本地人士?”
郑燮答道:
“学生来自兴化县,今游学至此,在天宁寺内借住,靠卖画为生,到此还望大师照应一二。”
“郑施主不必客气,既是近邻,小僧理应对施主关照。请进来坐,待小僧为施主备茶。”
说着回身取过茶炉,煽火煮茗。朱岷在一旁仔细看这位书生,年约三旬,中等身材,略显消瘦,脸上已现皱纹,稀疏的叁缕须髯显得干枯,满脸的沧桑,头戴青色瓜皮帽,身穿一件旧灰布长衫,脚下的旧布鞋沾满了泥污,已经看不出本色,这一身打扮尽显生活的艰难和不如意,令人顿生怜悯之意。这位郑生倒不在意,问朱岷:
“这位小哥姓甚名谁啊?”
朱岷很有礼貌的向郑生拱手施礼,
“学生朱岷,见过郑先生,”
又递过自己的习作,
“请先生指教。”
郑生接过来仔细一看,虽说这小童年纪幼小,可绘画的功底还是很扎实。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皴擦有米氏之意,云雾留白也颇有意境,只是几个人物还欠缺些功夫。看到此对朱岷也是连声称赞:
“小兄弟的画很有些功底,照此下去必成大器。”
正说着,元弘已将煮好的茶端了过来,
“郑施主请用茶。”
看郑生在看朱岷的习作,又道:
“请先生多加指点,小徒也是初学,基础不牢,阅历尚浅,让先生见笑了。”
郑燮接过茶,连连摇手道:
“那里,此童有此基础已是很不错的了,不知贵徒今年几岁了?”
朱岷急忙回答:
“学生今年十岁,初学绘画,请先生多多指教。”
郑生对元弘道:
“不错不错,大师能有如此聪慧的徒弟,让学生羡慕不已。”
元弘也连忙道:
“小僧也是半路上捡来个徒弟。”
遂将朱岷的来历简单的与郑生说知。闻听朱岷的不幸遭遇,郑燮不由摇头叹息,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坎坷,深有感触的道:
“似贵徒身世这般坎坷,天可怜见。大师的高行让学生钦佩,我学生不才,也要为大师授徒尽一份心力。”
元弘合掌胸前谢道:
“小僧先谢过郑施主,日后要让小徒当面受教。”
郑生谢过茶,起身离去。看着这位书生穷困了倒的样子,还想着要帮助别人,朱岷心中也对其充满了同情,问元弘:
“师傅以前可见过这位郑先生?”
元弘摇摇头,
“不曾见过,扬州的善书画之人我都认得,这位先生想是刚来到扬州,没听朋友们提起过,待我打听过再说吧。”
郑燮确是刚来到扬州,因在家乡兴化县谋生不易,生活拮据,没办法,安顿了病妻幼子,独自一人来到扬州闯荡。仗着自己善诗、书、画,到扬州来就靠卖画为生。刚到扬州,人生地不熟,只好在天宁寺借住,开始了卖画生涯。谁知自己只是个穷秀才,没有名气,而且他的画都是梅、兰、菊、竹之类文人画。扬州是万商云集的大都市,商人们崇尚赵公元帅,所以郑燮的画不合世俗,画的再好也卖不了几个钱,常常是一幅画只卖得二三十文,每天为吃住发愁,真是有点入不敷出,举步维艰。这一日卖画之余,到栖灵寺闲逛,无意中碰上高云师徒,聊了一会儿,连叹人生艰难,更不说自己的读书仕进的梦想一时难以实现,感叹一番,回到天宁寺自己的住处。正要进门时,远远有一书生走了过来,冲郑燮一揖,问道:
“是板桥先生么?学生特来拜访。”
郑燮连忙躬身回礼,
“是,学生郑燮,不知先生为何来访?”
这位书生道:
“在友人处见到先生的几幅画作,甚感佩服,问明先生之寓,专程来访。”
郑燮连连摆手,
“先生抝奖了,请进来说话。”
二人进来,只见屋中只有一床、一杌、一画案,画案上有些笔墨纸砚之类,墙上张挂着几张画稿。门后有一只茶炉,一进来,郑燮即忙着生火煮茶,一边问这位书生,
“还不曾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学生高翔,字风岗,号西塘。”
“喔,原来是风岗兄,我一来扬州即闻先生大名,还未曾登门拜访,反让先生屈趾先登了,惭愧,惭愧。”
高翔笑道:
“我与板桥先生一样,也非常喜好书画,看来先生初来扬州,生活一时有些困顿,我是扬州本地之人,身为地主,对先生有所关照是理所当然的。你我都是依书画为生,乃是一脉,如有为难之处不妨直言。”
郑燮看着自己这困顿样,只得实话实说,
“实不相瞒,初来扬州我又没什么名气,书画只值得几十文,不足以温饱,更顾不了家室,实在是惭愧。”
郑燮一边说着,一边将煮好的茶端上来,二人边喝茶边聊。高翔接过话头对郑燮道:
“板桥先生不要着急,我看了先生的画,实是立意高雅之作,再加先生的诗文书法亦佳。待过几天,寻机会我带你去见见小玲珑山馆主人,或许于先生有助。”
郑燮问道:
“小玲珑山馆主人是谁?”
高翔饮了一口茶,道:
“那小玲珑山馆主人是扬州有名的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兄弟,乃是当地有名的盐商,虽说是商人,人却不俗,也是自幼饱读诗书之人。平日只喜欢与文人墨客相与,其府上坐客十有**是你我一脉,马氏兄弟又喜欢收藏名人字画,府中藏有古籍字画无数。先生得其相助,必能摆脱困境。”
郑燮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那马氏兄弟就是小玲珑山馆主人,前两年我在焦山曾遇到马曰倌,曾有过一面之缘。”
高翔点点头,
“那就更好了,有了马氏兄弟出面,先生的画就不愁卖了。”
郑燮面露喜色,向高翔拱手道:
“那就先谢过风岗先生了。”
转过话头郑燮又问高翔:
“风岗先生与栖灵寺僧元弘相熟么?”
“你问元弘禅师么?那是我多年的相识了。怎么,先生也和元弘相熟么?”
“那倒不是,我刚从栖灵寺中来,在寺中碰到这位元弘禅师,正在教授一小童书画。凑近攀谈,才知元弘禅师在武进救助了这个家遭不幸陷于困境的小童,将其带回寺暂避灾祸。我观此小童书画根底很好,可怜父母被害,现已成了孤儿,我有心相助,奈力不从心,只能在书画上与其做些指点,以尽我绵薄之力,只不知那元弘的书画功力如何?”
高翔道:
“仁兄怎不知这位元弘大师呢?那元弘大师在出家之前即在书画上下过功夫,曾召对于御前,为皇上所赞,如今已成诗书画三绝的大家了。”
郑燮听了心中不由对元弘肃然起敬,
“学生也是孤陋寡闻了,既如此当重新拜访才是。”
“好吧,明日你我同去拜访元弘,我也是久未与他相见了。”
郑燮连忙答应,
“好,那咱就一言为定。”
原来这位高翔字风岗,号西塘,是地道的扬州人,生于斯长于斯,从未离开过扬州。其父也是读书人,一直盼望儿子将来能读书做官,光耀门庭。可其母却极有个性,儿子十岁时就被送去石涛那儿学画。石涛居处离高家很近,也算近邻。那时石涛已是个出手不凡,动辄巨幅长卷的大画家。收高翔为关门弟子时,石涛比高翔大五十岁,直至他去世时,这个关门弟子才刚刚二十岁。高家和马曰琯也是邻居,高翔与马曰琯又是同年,儿时的玩伴儿,因为都喜爱书画,既是邻居又是同龄发小,所以二人十五岁时就结拜为兄弟。有此关系,高翔常出入马家,所以对马家兄弟的情况了如指掌。
转天,郑燮只卖出了两幅字画,得了四十几文。看看近午,只见高翔同着一个人远远而来。到了近前,将带来之人介绍给郑燮,
“这位仁兄是黄慎,字恭寿,也是刚来扬州。一来慕名要与兄台相见,二来也是要一同拜访元弘。”
郑燮连忙说:
“久仰,恭寿兄的诗我是早已耳闻,甚是钦敬。”
细看这位黄先生,年约四旬,瘦瘦高高的个子,布满沧桑的脸上留着叁缕须髯,似乎为生活所迫而四处流浪的艰辛全写在了脸上。郑燮似有同感,心中也暗自感叹,真正是生活艰辛催人老。自己的蜗居狭窄,不便让二人久待,赶紧收拾了一下随二人出来。边走高翔边介绍黄慎的情况,
“恭寿兄这些年已经几次来扬州卖画,近年见老母年老体弱,自己不便远离,所以才将老母接来扬州奉养。”
原来这黄慎是福建宁化人,幼年丧父,奉母至孝。十几岁就从上官周学画,工草书,师法怀素。喜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夫。早年画法工细,参以怀素笔法后,所画人物用笔粗狂,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其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曾自述自己画画顿悟之经过,“余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鶻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画之不工,以余不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社韩五言诗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时推谢枯荣,历代制度衣冠礼器,细而夔蛇风,调调习习罔不穷厥形状,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应之于手,而后乃今可心言画矣。”正是这种凝思苦想,废寝忘食,苦攻不辍,其才从一小画工成长为诗书画的名家。
来到栖灵寺内,正见众僧人听见云板响起,齐趋斋堂要开斋饭,三人远远见元弘过来,高翔上前拉着元弘就走,
“且不要吃斋,随我们来。”
一见朱岷在侧,三人齐道:
“连你的徒儿也一起随我们走吧。”
遂拉着二人出了寺,来到运河边一处酒楼。元弘一再推托,高翔不容分说拉着元弘上了楼。来到楼上,拣了一处靠窗之处坐下。伙计见有僧人在座,忙说:
“小店有极素净的菜肴,请大师傅放心。”
众人点了几样青菜、豆腐、香菇、面筋之类的素食,又要了一尾鱼、一份东坡肘子、一壶酒。五个人边吃、边喝、边聊。
郑燮这些日子处于困境,口中正淡的很,见了鱼肉急忙夹一大块放在嘴里,朱岷在寺里跟着僧人们吃素,多日未见到鱼肉,也是忙着奔鱼肉下筷。高翔对元弘说:
“久未拜访禅师,今日约了两位仁兄来拜。听说禅师在回扬州路上救了此小童,可见禅师佛门胸怀,不知小童姓甚名谁啊?”
朱岷急忙放下筷子回答:
“学生姓朱,单讳岷。”
高翔看看朱岷,觉得其知书达理,很懂礼节,心中就有几分喜欢,接着问道:
“在家时可曾读过书?”
朱岷恭恭敬敬答道:
“家父也是读书之人,学生自小就开蒙读书,至今已读书四、五年了。”
说话间想起自己的父母已经隔世为人,心中酸楚,对众人道:
“只是家中遭劫匪抢劫,可怜家父母为贼人所害,有冤无处可申。”
于是将自己的遭遇向众人述说了一遍,引得众人摇头叹息,对其劝慰一番。众人又问郑燮,郑燮只得将自己的境遇向众人道来。
原来这郑燮是扬州府兴化县城东夏甸村人士,因这夏甸村位于东城外护城河上人们搭建的板桥之侧,故郑燮又自号“板桥”。其父郑之本(字立庵)乃是廪生,品学兼优,一贯以开馆授童为业,生母汪夫人,继母郝夫人。郑家先还有祖上的基业,再加立庵先生在官府领的廪膳,生活尚可维持,到后来经了几次灾荒,日子过得艰难,渐渐的入不敷出,只得辞了丫鬟、佣人,一家人艰难度日。郑燮幼时其生母就病故,继母抚养了他十年也故去,全赖乳母刘氏照应。郑燮自幼在父亲的蒙馆读书,仗着自己聪明伶俐,早早的就能吟诗作对儿,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
娶妻后育有二女一男,虽是稚儿绕膝,琴瑟和谐,夫妻共度艰难的生活,但日益沉重的生活重担迫使其不得不放弃参加省里会试的机会,出来谋生。当了几年塾师,收入微薄,难以糊口,遂辞了馆另谋出路。也仗着自己自幼习画,画艺已是十分出色,又在书法上狠下过一番功夫,只有以卖书画为生。想到兴化近扬州,扬州是漕运中枢,商业繁华,两淮盐运使衙门又设在这里,书画可能好卖一些,遂舍家弃子来到扬州。
初到扬州,人生地不熟,再加郑燮的画多是兰、竹、石,立意高雅,不为世俗所重,初时又没什么名气,所作的书画常卖不出去,有时卖出一两幅,也是卖不了几十文,一时困顿于此。众人听罢深为同情,黄慎、高翔齐劝郑燮,
“板桥先生且安心在此,你我今日相识,也是有缘,日后自应互相照应。”
高翔又道:
“近日小玲珑山馆主人自杭州回来,听说新收了几幅画,正要与众人鉴赏,约了一众画友明日在小玲珑山馆雅集,我们不妨就此机会与郑兄一起去见见小玲珑山馆主人。”
郑燮暗道,我原在金陵见过马曰琯,虽说只是一面之缘,可也曾受到马氏资助,内心还是很感激的。不妨准备几幅书画,也算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吧。想到此,遂对众人说道:
“那秋玉兄我在金陵也曾遇到,尚有一面之缘,那次即受到资助,如有此机会我也正好表达一下谢意。”
高翔道:
“板桥兄既然与秋玉兄见过,那就更好了,就此说定,我们约好一起去见他。”
这一日,高云正在藏经阁指点朱岷习画,只见一位书生来到藏经阁。高云一见,忙迎上前去,拦住来人施礼问道:
“施主可是找人么?这里已是藏经阁重地,香客请勿入内,施主请到前殿随喜。”
书生忙拱手施礼,
“学生到贵寺一游,信步到此,并非有意打扰,恕学生不知之罪,大师傅勿怪。”
“因这里是藏经阁重地,谢绝香客入内,施主请回吧。”
书生看朱岷正在习画,不由好奇心起,想着要看一看,
“学生看禅师正辅导小童作画,此也是小生一好也,正好在此向大师观摩学习,不知大师允否?”
高云看看这书生,犹豫了一下,
“既是施主也喜欢绘画,那就请不吝赐教。”
书生恭恭敬敬的问道:
“学生请教大师法号是?”
高云双手合什回答道:
“小僧元弘,请问施主贵姓?”
书生急忙拱手施礼,
“唔,原来是元弘禅师,久闻大名,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小生免贵,姓郑名燮,字克柔,号板桥。”
元弘又问道:
“郑施主想必不是本地人士?”
郑燮答道:
“学生来自兴化县,今游学至此,在天宁寺内借住,靠卖画为生,到此还望大师照应一二。”
“郑施主不必客气,既是近邻,小僧理应对施主关照。请进来坐,待小僧为施主备茶。”
说着回身取过茶炉,煽火煮茗。朱岷在一旁仔细看这位书生,年约三旬,中等身材,略显消瘦,脸上已现皱纹,稀疏的叁缕须髯显得干枯,满脸的沧桑,头戴青色瓜皮帽,身穿一件旧灰布长衫,脚下的旧布鞋沾满了泥污,已经看不出本色,这一身打扮尽显生活的艰难和不如意,令人顿生怜悯之意。这位郑生倒不在意,问朱岷:
“这位小哥姓甚名谁啊?”
朱岷很有礼貌的向郑生拱手施礼,
“学生朱岷,见过郑先生,”
又递过自己的习作,
“请先生指教。”
郑生接过来仔细一看,虽说这小童年纪幼小,可绘画的功底还是很扎实。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皴擦有米氏之意,云雾留白也颇有意境,只是几个人物还欠缺些功夫。看到此对朱岷也是连声称赞:
“小兄弟的画很有些功底,照此下去必成大器。”
正说着,元弘已将煮好的茶端了过来,
“郑施主请用茶。”
看郑生在看朱岷的习作,又道:
“请先生多加指点,小徒也是初学,基础不牢,阅历尚浅,让先生见笑了。”
郑燮接过茶,连连摇手道:
“那里,此童有此基础已是很不错的了,不知贵徒今年几岁了?”
朱岷急忙回答:
“学生今年十岁,初学绘画,请先生多多指教。”
郑生对元弘道:
“不错不错,大师能有如此聪慧的徒弟,让学生羡慕不已。”
元弘也连忙道:
“小僧也是半路上捡来个徒弟。”
遂将朱岷的来历简单的与郑生说知。闻听朱岷的不幸遭遇,郑燮不由摇头叹息,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坎坷,深有感触的道:
“似贵徒身世这般坎坷,天可怜见。大师的高行让学生钦佩,我学生不才,也要为大师授徒尽一份心力。”
元弘合掌胸前谢道:
“小僧先谢过郑施主,日后要让小徒当面受教。”
郑生谢过茶,起身离去。看着这位书生穷困了倒的样子,还想着要帮助别人,朱岷心中也对其充满了同情,问元弘:
“师傅以前可见过这位郑先生?”
元弘摇摇头,
“不曾见过,扬州的善书画之人我都认得,这位先生想是刚来到扬州,没听朋友们提起过,待我打听过再说吧。”
郑燮确是刚来到扬州,因在家乡兴化县谋生不易,生活拮据,没办法,安顿了病妻幼子,独自一人来到扬州闯荡。仗着自己善诗、书、画,到扬州来就靠卖画为生。刚到扬州,人生地不熟,只好在天宁寺借住,开始了卖画生涯。谁知自己只是个穷秀才,没有名气,而且他的画都是梅、兰、菊、竹之类文人画。扬州是万商云集的大都市,商人们崇尚赵公元帅,所以郑燮的画不合世俗,画的再好也卖不了几个钱,常常是一幅画只卖得二三十文,每天为吃住发愁,真是有点入不敷出,举步维艰。这一日卖画之余,到栖灵寺闲逛,无意中碰上高云师徒,聊了一会儿,连叹人生艰难,更不说自己的读书仕进的梦想一时难以实现,感叹一番,回到天宁寺自己的住处。正要进门时,远远有一书生走了过来,冲郑燮一揖,问道:
“是板桥先生么?学生特来拜访。”
郑燮连忙躬身回礼,
“是,学生郑燮,不知先生为何来访?”
这位书生道:
“在友人处见到先生的几幅画作,甚感佩服,问明先生之寓,专程来访。”
郑燮连连摆手,
“先生抝奖了,请进来说话。”
二人进来,只见屋中只有一床、一杌、一画案,画案上有些笔墨纸砚之类,墙上张挂着几张画稿。门后有一只茶炉,一进来,郑燮即忙着生火煮茶,一边问这位书生,
“还不曾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学生高翔,字风岗,号西塘。”
“喔,原来是风岗兄,我一来扬州即闻先生大名,还未曾登门拜访,反让先生屈趾先登了,惭愧,惭愧。”
高翔笑道:
“我与板桥先生一样,也非常喜好书画,看来先生初来扬州,生活一时有些困顿,我是扬州本地之人,身为地主,对先生有所关照是理所当然的。你我都是依书画为生,乃是一脉,如有为难之处不妨直言。”
郑燮看着自己这困顿样,只得实话实说,
“实不相瞒,初来扬州我又没什么名气,书画只值得几十文,不足以温饱,更顾不了家室,实在是惭愧。”
郑燮一边说着,一边将煮好的茶端上来,二人边喝茶边聊。高翔接过话头对郑燮道:
“板桥先生不要着急,我看了先生的画,实是立意高雅之作,再加先生的诗文书法亦佳。待过几天,寻机会我带你去见见小玲珑山馆主人,或许于先生有助。”
郑燮问道:
“小玲珑山馆主人是谁?”
高翔饮了一口茶,道:
“那小玲珑山馆主人是扬州有名的马曰琯、马曰璐马氏兄弟,乃是当地有名的盐商,虽说是商人,人却不俗,也是自幼饱读诗书之人。平日只喜欢与文人墨客相与,其府上坐客十有**是你我一脉,马氏兄弟又喜欢收藏名人字画,府中藏有古籍字画无数。先生得其相助,必能摆脱困境。”
郑燮听了恍然大悟,
“原来那马氏兄弟就是小玲珑山馆主人,前两年我在焦山曾遇到马曰倌,曾有过一面之缘。”
高翔点点头,
“那就更好了,有了马氏兄弟出面,先生的画就不愁卖了。”
郑燮面露喜色,向高翔拱手道:
“那就先谢过风岗先生了。”
转过话头郑燮又问高翔:
“风岗先生与栖灵寺僧元弘相熟么?”
“你问元弘禅师么?那是我多年的相识了。怎么,先生也和元弘相熟么?”
“那倒不是,我刚从栖灵寺中来,在寺中碰到这位元弘禅师,正在教授一小童书画。凑近攀谈,才知元弘禅师在武进救助了这个家遭不幸陷于困境的小童,将其带回寺暂避灾祸。我观此小童书画根底很好,可怜父母被害,现已成了孤儿,我有心相助,奈力不从心,只能在书画上与其做些指点,以尽我绵薄之力,只不知那元弘的书画功力如何?”
高翔道:
“仁兄怎不知这位元弘大师呢?那元弘大师在出家之前即在书画上下过功夫,曾召对于御前,为皇上所赞,如今已成诗书画三绝的大家了。”
郑燮听了心中不由对元弘肃然起敬,
“学生也是孤陋寡闻了,既如此当重新拜访才是。”
“好吧,明日你我同去拜访元弘,我也是久未与他相见了。”
郑燮连忙答应,
“好,那咱就一言为定。”
原来这位高翔字风岗,号西塘,是地道的扬州人,生于斯长于斯,从未离开过扬州。其父也是读书人,一直盼望儿子将来能读书做官,光耀门庭。可其母却极有个性,儿子十岁时就被送去石涛那儿学画。石涛居处离高家很近,也算近邻。那时石涛已是个出手不凡,动辄巨幅长卷的大画家。收高翔为关门弟子时,石涛比高翔大五十岁,直至他去世时,这个关门弟子才刚刚二十岁。高家和马曰琯也是邻居,高翔与马曰琯又是同年,儿时的玩伴儿,因为都喜爱书画,既是邻居又是同龄发小,所以二人十五岁时就结拜为兄弟。有此关系,高翔常出入马家,所以对马家兄弟的情况了如指掌。
转天,郑燮只卖出了两幅字画,得了四十几文。看看近午,只见高翔同着一个人远远而来。到了近前,将带来之人介绍给郑燮,
“这位仁兄是黄慎,字恭寿,也是刚来扬州。一来慕名要与兄台相见,二来也是要一同拜访元弘。”
郑燮连忙说:
“久仰,恭寿兄的诗我是早已耳闻,甚是钦敬。”
细看这位黄先生,年约四旬,瘦瘦高高的个子,布满沧桑的脸上留着叁缕须髯,似乎为生活所迫而四处流浪的艰辛全写在了脸上。郑燮似有同感,心中也暗自感叹,真正是生活艰辛催人老。自己的蜗居狭窄,不便让二人久待,赶紧收拾了一下随二人出来。边走高翔边介绍黄慎的情况,
“恭寿兄这些年已经几次来扬州卖画,近年见老母年老体弱,自己不便远离,所以才将老母接来扬州奉养。”
原来这黄慎是福建宁化人,幼年丧父,奉母至孝。十几岁就从上官周学画,工草书,师法怀素。喜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夫。早年画法工细,参以怀素笔法后,所画人物用笔粗狂,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其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曾自述自己画画顿悟之经过,“余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鶻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画之不工,以余不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社韩五言诗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时推谢枯荣,历代制度衣冠礼器,细而夔蛇风,调调习习罔不穷厥形状,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应之于手,而后乃今可心言画矣。”正是这种凝思苦想,废寝忘食,苦攻不辍,其才从一小画工成长为诗书画的名家。
来到栖灵寺内,正见众僧人听见云板响起,齐趋斋堂要开斋饭,三人远远见元弘过来,高翔上前拉着元弘就走,
“且不要吃斋,随我们来。”
一见朱岷在侧,三人齐道:
“连你的徒儿也一起随我们走吧。”
遂拉着二人出了寺,来到运河边一处酒楼。元弘一再推托,高翔不容分说拉着元弘上了楼。来到楼上,拣了一处靠窗之处坐下。伙计见有僧人在座,忙说:
“小店有极素净的菜肴,请大师傅放心。”
众人点了几样青菜、豆腐、香菇、面筋之类的素食,又要了一尾鱼、一份东坡肘子、一壶酒。五个人边吃、边喝、边聊。
郑燮这些日子处于困境,口中正淡的很,见了鱼肉急忙夹一大块放在嘴里,朱岷在寺里跟着僧人们吃素,多日未见到鱼肉,也是忙着奔鱼肉下筷。高翔对元弘说:
“久未拜访禅师,今日约了两位仁兄来拜。听说禅师在回扬州路上救了此小童,可见禅师佛门胸怀,不知小童姓甚名谁啊?”
朱岷急忙放下筷子回答:
“学生姓朱,单讳岷。”
高翔看看朱岷,觉得其知书达理,很懂礼节,心中就有几分喜欢,接着问道:
“在家时可曾读过书?”
朱岷恭恭敬敬答道:
“家父也是读书之人,学生自小就开蒙读书,至今已读书四、五年了。”
说话间想起自己的父母已经隔世为人,心中酸楚,对众人道:
“只是家中遭劫匪抢劫,可怜家父母为贼人所害,有冤无处可申。”
于是将自己的遭遇向众人述说了一遍,引得众人摇头叹息,对其劝慰一番。众人又问郑燮,郑燮只得将自己的境遇向众人道来。
原来这郑燮是扬州府兴化县城东夏甸村人士,因这夏甸村位于东城外护城河上人们搭建的板桥之侧,故郑燮又自号“板桥”。其父郑之本(字立庵)乃是廪生,品学兼优,一贯以开馆授童为业,生母汪夫人,继母郝夫人。郑家先还有祖上的基业,再加立庵先生在官府领的廪膳,生活尚可维持,到后来经了几次灾荒,日子过得艰难,渐渐的入不敷出,只得辞了丫鬟、佣人,一家人艰难度日。郑燮幼时其生母就病故,继母抚养了他十年也故去,全赖乳母刘氏照应。郑燮自幼在父亲的蒙馆读书,仗着自己聪明伶俐,早早的就能吟诗作对儿,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
娶妻后育有二女一男,虽是稚儿绕膝,琴瑟和谐,夫妻共度艰难的生活,但日益沉重的生活重担迫使其不得不放弃参加省里会试的机会,出来谋生。当了几年塾师,收入微薄,难以糊口,遂辞了馆另谋出路。也仗着自己自幼习画,画艺已是十分出色,又在书法上狠下过一番功夫,只有以卖书画为生。想到兴化近扬州,扬州是漕运中枢,商业繁华,两淮盐运使衙门又设在这里,书画可能好卖一些,遂舍家弃子来到扬州。
初到扬州,人生地不熟,再加郑燮的画多是兰、竹、石,立意高雅,不为世俗所重,初时又没什么名气,所作的书画常卖不出去,有时卖出一两幅,也是卖不了几十文,一时困顿于此。众人听罢深为同情,黄慎、高翔齐劝郑燮,
“板桥先生且安心在此,你我今日相识,也是有缘,日后自应互相照应。”
高翔又道:
“近日小玲珑山馆主人自杭州回来,听说新收了几幅画,正要与众人鉴赏,约了一众画友明日在小玲珑山馆雅集,我们不妨就此机会与郑兄一起去见见小玲珑山馆主人。”
郑燮暗道,我原在金陵见过马曰琯,虽说只是一面之缘,可也曾受到马氏资助,内心还是很感激的。不妨准备几幅书画,也算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吧。想到此,遂对众人说道:
“那秋玉兄我在金陵也曾遇到,尚有一面之缘,那次即受到资助,如有此机会我也正好表达一下谢意。”
高翔道:
“板桥兄既然与秋玉兄见过,那就更好了,就此说定,我们约好一起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