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请读者朋友回答另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可以说,对于心理疾患者而言,只要能够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的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位学生,特别渴望考100分;结果总是考不到;非常痛苦和纠结。
如何才能不让他痛苦纠结?
我想,最普遍的回答应该是:降低不切实际的目标,把分数定低一点。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这样渴望考100分,就是苛求完美的表现,是不理智的。
接下来,可能会举出成百上千种论据和事实,来证明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理。
诚然,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种方式适合本身就健康的人,或者虽说心态不太好,但未至患病的人。
但是,真正把完美主义发展到病态的人格,是否还适用这种说教和开导的方式?
且来看看这位学生的转变。
当他听从众人的意见;放弃完美理想;把分数定低;调整心态,转移焦点,确实减轻了以往的纠结。
刚开始,放下这个理想还有强迫自己的意愿。
但到了后来,他渐渐能自然地放下这个理想,而不再有勉强的感觉。
这就正如了大家常说的“习惯就好”,渐渐达到“接纳不完美”的健康心态。
原来放下完美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刚开始有点不适;只要以后慢慢转移自己的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积极的事;明白“不完美”这个道理;就一定能真正放下。
但是,事情并非就此完结。
且来听听这位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
刚开始,他强行说服自己,要求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感觉很勉强、不甘,还伴有强烈地失落。
但是,渐渐地,这种不甘和失落慢慢消失。似乎以往的纠结痛苦已经真正消失。
但是,长久以后,他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不快乐,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出现这种情况,似乎说明这种通过列举现实中不完美的例子,言传身教,教他放下完美的方式并非完全合理。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无道理:连最大的理想和快乐都可以放下,现实中其他小小的快乐应该更容易放下。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如果不放下“考100分”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会纠结、紧张、焦虑……
如果放下这个理想,即便是走中间路线,考95分,也不一定能让他快乐。
这就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统一这对重要矛盾——既能让他不放下理想,获得追求完美理想的那份进取和快乐;又能让他在理想实现之前,不会太过焦虑;理想受挫的时候不会过分痛苦。
在找到两全齐美的答案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所说的案例——J接受了父性的刚烈,消除了强迫;但是抑郁又随即而至。
再联系现在这个学生的例子,是否看出如出一辙?
战胜父性的粗暴和刚烈,维护母性的柔美,是他最大的快乐和理想。
超越所有人,考100分,是这个学生最大的理想和快乐。
学生放下这个理想,变得不快乐;
J放下维护母性,变得抑郁。
学生曾经想要战胜的同学,放下理想后,与之和好了,不会再与他们竞争。
J放下维护母亲,与父性的刚烈和好了,不再与之斗争。
这两种情况,都消除了他们的纠结和焦虑,甚至强迫。
但是,抑郁和不快乐又如期而至。
这种抑郁和不快乐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只能说明,J和学生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吸纳那些道理和理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下”。
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隐蔽和极端的方式----“无所谓”的心态。
心理分析教J要接纳父性,脱离母性,他却极端地走向父性的一端。好像变得粗暴和刚烈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这就是一种无所谓。
就如一个性格内向怯弱的人,外界逼迫他变得大胆外向,他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疯狂发泄……
也不要指望那个学生会走中间路线,他放下100分理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认为考100分没什么大不了,自我否定了这种考100分的快乐。
为什么如此容易采用这种“无所谓”的心态。
还要引用弗洛伊德的“死亡破坏本能”----一种近乎生理的,客观的本能。
当一个病态型人格的人,为实现一件重大事万分紧张,生怕实现不了,万分痛苦纠结的时候,最好的减压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无所谓”。
“人反正要一死,还怕什么?”
我敢说不只病态人格的人,健康的人也时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比病态人格轻微一些而已。
所以,人一旦长期、过多使用这种“无所谓”来逃避痛苦,他还有何快乐可言?
什么都“无所谓”,就没有了追求快乐的动力。
至此,上述的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问题该如何统一这一对矛盾呢?
我想,唯一一个答案就是: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到100分!
为何这以说呢?这难道不又是在苛求完美吗?
诚然,正如许多人认为:苛求完美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尤其是强迫。
但是,强行放下完美,只能招至抑郁。
所以,放下完美只能是不知不觉,发自内心的。
怎样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
先来解答“为何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
细想一下:如果坚信一定能考100分,对于自己完全有把握的事,是不是不会关注?
就像大家走在路上,不会关注一棵草,即便踩死也不会在意。
这样一来,注意力就转移了,纠结和焦虑就会消失。
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假如他没有考到100分,是不是会特别痛苦?
答案就是:痛苦会减轻很多,回复到正常水平。
此话从何说起呢?
再来看一个例子:
如果说,有个人在走一条路之前,就听说这条路上有十分危险的陷井。
那么,他在走这条中的时候,一定会小心翼翼,如屡薄冰。心中想像着踩到陷井的不好结果。
这就导致了紧张和焦虑。
如果他真的不幸踩到了陷井,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一定是非常恐惧和痛苦的。
为何?
这就像是一种共鸣一样,很突然,程度也会成倍增加。
踩到陷井正好验证了开始的担心,痛苦的程度就成倍增加了。
但是,如果要消除这种紧张,该如何做呢?
最好的办法又是“无所谓”。
反正是一死,来吧!
这样一来,踩入陷井后的恐惧可能没那么强烈了。
但是,人一旦对痛苦无所谓,对快乐也就没那么期望了。
这是消除强迫和焦虑的方式,但也是招来抑郁的方式。
再来看另一种心态——坚信自己不会踩到陷井,或者坚信路上没有陷井。
假如真的让他踩到了,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是:痛苦和恐惧比前一种情况小得多。
为什么呢?
我想不难回答:因为他坚信没有陷井,所以注意力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当他踩到陷井后的第一反应,我想各位应该都亲身经历过。
那就是当自己遇到一件从来没想过可能发生的事时,第一反应不是害怕,也不是无所谓,而是懵懂。
然后才可能是害怕和痛苦。
我想,当一个人懵懂的时候,应该是感受不到痛苦的。
所以,他所经历的痛苦,要比前一种情况要少一些。
前一种情况是从头到后都痛苦和恐惧;而第二种情况至少第一反应不是痛苦和恐惧。
所以,综合起来看:当坚信一件事的时候,容易转移注意,不会纠缠和焦虑;即使失败后,痛苦也少一些。
两全其美。
这对于那些承受不了稍多赞美的病态人格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在面对稍多的赞美时,和面对打击一样,是难以承受的,异常不安.
但如果像上述那样:开始无条件自信,没有过多关注;如果获得他人的认同,也只是一份意外而懵懂地惊喜;而不会太过不安和焦虑.
对于疾病来说,同样遵循这个答案。
这就是统一矛盾的唯一答案。
再比如说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态度.
他有时会把心理医生当成完美的那100分.
如果有人反对心理医生的理论,就像要他放弃考100分那样焦虑和强迫.
同理,他也只要坚信心理医生是完美和正确的,就足够了.
再深入一层,心理医生就是他父母的替代.
他只要坚信父母永远是爱自己,自己永远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孩子便可.
这是无可厚非的.
由此可见:患者看到某些模仿自己心理医生的现象和人,或者说了他根据心理医生的指导,领悟出来的东西,会深恶痛绝.
其实就是:他害怕那些人模仿自己,抢走自己的父母.(根源来自兄弟姐妹之间,对母爱的分享;更深一层是因兄弟姐妹的出现,意外暴露了原本只最宁静、最朦胧美妙的母子之情,意外地导致“外来侵扰”。母爱隐秘地转移到外界。从此极为关注兄弟姐妹对母爱的分享,嫉妒与攀比之心由此产生。)
只需坚信便可,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但如果不知道这层心理含义,常人甚至包括大多数心理医生可能就会教导他:"你太小气了!自己领悟的东西,别人就不能领悟了吗?"
但事实上,自己的父母,能够为别人所有吗?
肯定是不能的.
患者的执着没有错,问题只在于对这份执着不够自信,一定要寻求证明.
但是,却不要以为问题就到此结束了。
我所说的坚信,绝不是普通的那种信心,而是一种近乎无条件的信心。
对于过度思索一些细微事件的强迫症患者,过度思索人生意义的抑郁症患者,这种无条件信心尤其重要。
可是,到底什么是普通的信心?什么是无条件的信心?
有何区别?该如何恢复?
坚信考100分,这只是我举的一个过渡例子而已。
大家可能极易理解成: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只需坚信一定成功便可既不焦虑、也不会失落。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那些考验你的人,一般都是外人,你再坚信,也不能达到无条件。
如果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坚信”,而不是依靠记忆,不可避免会是生硬的。
而应把这种“坚信”从外界转化到一个真正“无条件”的地方——血缘——一种确曾有过、与生俱来的记忆。
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请读者朋友回答另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可以说,对于心理疾患者而言,只要能够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的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位学生,特别渴望考100分;结果总是考不到;非常痛苦和纠结。
如何才能不让他痛苦纠结?
我想,最普遍的回答应该是:降低不切实际的目标,把分数定低一点。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这样渴望考100分,就是苛求完美的表现,是不理智的。
接下来,可能会举出成百上千种论据和事实,来证明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理。
诚然,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种方式适合本身就健康的人,或者虽说心态不太好,但未至患病的人。
但是,真正把完美主义发展到病态的人格,是否还适用这种说教和开导的方式?
且来看看这位学生的转变。
当他听从众人的意见;放弃完美理想;把分数定低;调整心态,转移焦点,确实减轻了以往的纠结。
刚开始,放下这个理想还有强迫自己的意愿。
但到了后来,他渐渐能自然地放下这个理想,而不再有勉强的感觉。
这就正如了大家常说的“习惯就好”,渐渐达到“接纳不完美”的健康心态。
原来放下完美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刚开始有点不适;只要以后慢慢转移自己的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积极的事;明白“不完美”这个道理;就一定能真正放下。
但是,事情并非就此完结。
且来听听这位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
刚开始,他强行说服自己,要求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感觉很勉强、不甘,还伴有强烈地失落。
但是,渐渐地,这种不甘和失落慢慢消失。似乎以往的纠结痛苦已经真正消失。
但是,长久以后,他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不快乐,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出现这种情况,似乎说明这种通过列举现实中不完美的例子,言传身教,教他放下完美的方式并非完全合理。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无道理:连最大的理想和快乐都可以放下,现实中其他小小的快乐应该更容易放下。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如果不放下“考100分”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会纠结、紧张、焦虑……
如果放下这个理想,即便是走中间路线,考95分,也不一定能让他快乐。
这就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统一这对重要矛盾——既能让他不放下理想,获得追求完美理想的那份进取和快乐;又能让他在理想实现之前,不会太过焦虑;理想受挫的时候不会过分痛苦。
在找到两全齐美的答案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所说的案例——J接受了父性的刚烈,消除了强迫;但是抑郁又随即而至。
再联系现在这个学生的例子,是否看出如出一辙?
战胜父性的粗暴和刚烈,维护母性的柔美,是他最大的快乐和理想。
超越所有人,考100分,是这个学生最大的理想和快乐。
学生放下这个理想,变得不快乐;
J放下维护母性,变得抑郁。
学生曾经想要战胜的同学,放下理想后,与之和好了,不会再与他们竞争。
J放下维护母亲,与父性的刚烈和好了,不再与之斗争。
这两种情况,都消除了他们的纠结和焦虑,甚至强迫。
但是,抑郁和不快乐又如期而至。
这种抑郁和不快乐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只能说明,J和学生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吸纳那些道理和理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下”。
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隐蔽和极端的方式----“无所谓”的心态。
心理分析教J要接纳父性,脱离母性,他却极端地走向父性的一端。好像变得粗暴和刚烈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这就是一种无所谓。
就如一个性格内向怯弱的人,外界逼迫他变得大胆外向,他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疯狂发泄……
也不要指望那个学生会走中间路线,他放下100分理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认为考100分没什么大不了,自我否定了这种考100分的快乐。
为什么如此容易采用这种“无所谓”的心态。
还要引用弗洛伊德的“死亡破坏本能”----一种近乎生理的,客观的本能。
当一个病态型人格的人,为实现一件重大事万分紧张,生怕实现不了,万分痛苦纠结的时候,最好的减压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无所谓”。
“人反正要一死,还怕什么?”
我敢说不只病态人格的人,健康的人也时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比病态人格轻微一些而已。
所以,人一旦长期、过多使用这种“无所谓”来逃避痛苦,他还有何快乐可言?
什么都“无所谓”,就没有了追求快乐的动力。
至此,上述的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问题该如何统一这一对矛盾呢?
我想,唯一一个答案就是: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到100分!
为何这以说呢?这难道不又是在苛求完美吗?
诚然,正如许多人认为:苛求完美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尤其是强迫。
但是,强行放下完美,只能招至抑郁。
所以,放下完美只能是不知不觉,发自内心的。
怎样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
先来解答“为何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
细想一下:如果坚信一定能考100分,对于自己完全有把握的事,是不是不会关注?
就像大家走在路上,不会关注一棵草,即便踩死也不会在意。
这样一来,注意力就转移了,纠结和焦虑就会消失。
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假如他没有考到100分,是不是会特别痛苦?
答案就是:痛苦会减轻很多,回复到正常水平。
此话从何说起呢?
再来看一个例子:
如果说,有个人在走一条路之前,就听说这条路上有十分危险的陷井。
那么,他在走这条中的时候,一定会小心翼翼,如屡薄冰。心中想像着踩到陷井的不好结果。
这就导致了紧张和焦虑。
如果他真的不幸踩到了陷井,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一定是非常恐惧和痛苦的。
为何?
这就像是一种共鸣一样,很突然,程度也会成倍增加。
踩到陷井正好验证了开始的担心,痛苦的程度就成倍增加了。
但是,如果要消除这种紧张,该如何做呢?
最好的办法又是“无所谓”。
反正是一死,来吧!
这样一来,踩入陷井后的恐惧可能没那么强烈了。
但是,人一旦对痛苦无所谓,对快乐也就没那么期望了。
这是消除强迫和焦虑的方式,但也是招来抑郁的方式。
再来看另一种心态——坚信自己不会踩到陷井,或者坚信路上没有陷井。
假如真的让他踩到了,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是:痛苦和恐惧比前一种情况小得多。
为什么呢?
我想不难回答:因为他坚信没有陷井,所以注意力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当他踩到陷井后的第一反应,我想各位应该都亲身经历过。
那就是当自己遇到一件从来没想过可能发生的事时,第一反应不是害怕,也不是无所谓,而是懵懂。
然后才可能是害怕和痛苦。
我想,当一个人懵懂的时候,应该是感受不到痛苦的。
所以,他所经历的痛苦,要比前一种情况要少一些。
前一种情况是从头到后都痛苦和恐惧;而第二种情况至少第一反应不是痛苦和恐惧。
所以,综合起来看:当坚信一件事的时候,容易转移注意,不会纠缠和焦虑;即使失败后,痛苦也少一些。
两全其美。
这对于那些承受不了稍多赞美的病态人格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在面对稍多的赞美时,和面对打击一样,是难以承受的,异常不安.
但如果像上述那样:开始无条件自信,没有过多关注;如果获得他人的认同,也只是一份意外而懵懂地惊喜;而不会太过不安和焦虑.
对于疾病来说,同样遵循这个答案。
这就是统一矛盾的唯一答案。
再比如说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态度.
他有时会把心理医生当成完美的那100分.
如果有人反对心理医生的理论,就像要他放弃考100分那样焦虑和强迫.
同理,他也只要坚信心理医生是完美和正确的,就足够了.
再深入一层,心理医生就是他父母的替代.
他只要坚信父母永远是爱自己,自己永远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孩子便可.
这是无可厚非的.
由此可见:患者看到某些模仿自己心理医生的现象和人,或者说了他根据心理医生的指导,领悟出来的东西,会深恶痛绝.
其实就是:他害怕那些人模仿自己,抢走自己的父母.(根源来自兄弟姐妹之间,对母爱的分享;更深一层是因兄弟姐妹的出现,意外暴露了原本只最宁静、最朦胧美妙的母子之情,意外地导致“外来侵扰”。母爱隐秘地转移到外界。从此极为关注兄弟姐妹对母爱的分享,嫉妒与攀比之心由此产生。)
只需坚信便可,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但如果不知道这层心理含义,常人甚至包括大多数心理医生可能就会教导他:"你太小气了!自己领悟的东西,别人就不能领悟了吗?"
但事实上,自己的父母,能够为别人所有吗?
肯定是不能的.
患者的执着没有错,问题只在于对这份执着不够自信,一定要寻求证明.
但是,却不要以为问题就到此结束了。
我所说的坚信,绝不是普通的那种信心,而是一种近乎无条件的信心。
对于过度思索一些细微事件的强迫症患者,过度思索人生意义的抑郁症患者,这种无条件信心尤其重要。
可是,到底什么是普通的信心?什么是无条件的信心?
有何区别?该如何恢复?
坚信考100分,这只是我举的一个过渡例子而已。
大家可能极易理解成: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只需坚信一定成功便可既不焦虑、也不会失落。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那些考验你的人,一般都是外人,你再坚信,也不能达到无条件。
如果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坚信”,而不是依靠记忆,不可避免会是生硬的。
而应把这种“坚信”从外界转化到一个真正“无条件”的地方——血缘——一种确曾有过、与生俱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