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房地产商 > 第九十章 沪上风情石库门

第九十章 沪上风情石库门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青瓦粉墙石库门,庭内一井一梧桐。瘪嘴阿婆门外坐,手执蒲扇打磕晚。这是一首描写上海滩民居石库门的生动写照,绘声绘色。

    这里就拿上海虹口区来做一个例子,细说一说上海滩石库门的历史风貌和背后的故事。

    先概述一番上海滩开埠前,虹口这块地方村镇民宅大多数为传统的砖木结构平房。明清那辰光,在如今的江湾镇周围也有一些官绅富豪建造的园林别墅,还是一片纯正的江南风光,老百姓们过着田园牧歌似的生活。可是时间到了阿拉大清国道光二十八年、公元一八四八年,虹口区境南部辟为美侨居留地后,近代房屋建筑和房产买卖随着租界扩展而发展。

    时间不到百年,原本呈现历史原貌的虹口地方早已经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唻。侬瞧清爽唻,伊洋人们盖起来的各类新潮房屋鳞次栉比,摩天接云,让人瞅得眼花缭乱。

    而且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更是达到高峰,后期的境内有里弄约八百多条,以石库门和广式里弄住宅居多,其中广式里弄住宅居全市之首,连同棚户简屋约占全区住宅百分之八十左右。

    石库门,侬是上海滩标志性的建筑样式,可人们对于侬的原原本本又晓得多少呢?

    在新式石库门之前是老式石库门。,而老式石库门出现在清末同治年间,大约在一八七零年左右。

    石库门,顾名思义也就是住宅的入口用的是石库门而得名,它的外观仍继承江南民居的传统,在细部上模仿西洋的建筑方式。

    早期有名的老式石库门有而今北京东路兴仁里、中山南路吉祥里、棉阳里、豆市街敦仁里、厦门路仁兴里、广东路老昌兴里、公顺里、浙江中路洪德里等等弄堂,这些都是大清国光绪初年的建筑在清末的宣统年间翻建起来的。

    后期的老式石库门里弄大多是民国初年建的,也就是一九一五年前后,有名的有淮海中路的宝康里、北京西路联珠里、北京东路余荫里、湖北路迎春坊等。

    讲起来这些老式里弄的街巷,旧时充满了浓浓的市井风情,充满了老上海滩深情的记忆。

    回忆之中,旧时、儿时的石板路上,不时地走过叫卖“宁波汤团”、“南翔小笼”、“大饼油条”、“臭豆腐干”、“糖炒栗子”的小商小贩,还有欢快地围着皮影戏、糖人摊的孩子们。

    而在墙角和门旁,甚至还能瞅见阿拉老上海人日常离不开的木马桶,要晓得在弄堂里头,许多的石库门居民家里厢,并没有单独享用的卫生间,尽管这辰光卫生间这个洋词已经登录上海滩了。

    随着时代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后头的新式里弄于一九一九年前后出现在了上海滩,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经发展到了它的建筑全盛时期。

    具体讲起来新式里弄在老里弄的基础上受到了欧化的影响,吸纳了西洋建筑的许多元素,它们大多集中于公共租界的西区,居住的多为高级职员和中小工商业主。

    石库门里弄最大的特点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居住更多的人却不失江南传统民居的特色,诸如庭院、厢房等,既适合上海这块寸土寸金的宝地,又使刚刚走出农耕社会的人保留乡土生活的依恋,因而其数量不断增加,其规模逐渐向租界外扩展延伸。

    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深入,石库门建筑也不断掺入西方的建筑元素,增加居住的舒适度和私密性。这在后期的新式里弄表现最为明显,其中的兆丰别墅就是有着洋楼化趋势的花园式里弄住宅,它不是单幢的华丽别墅,而是几十幢房屋有规律地排列,构成一个半开放、半闭合的整体,没有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天井,增加了西方居室必备的卫生设备,在当时不愧是里弄建筑的最高级形态了。

    石库门真是可谓当时时髦的洋房子,人们纷纷趋之若鹜,成为了一段时尚。

    上海滩开埠后,比方讲浦西地区人口激增,贸易兴旺,地价升值,房租高昂,房屋需求激增不讲,而且租赁要求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不过相应的供给却是滞后了,于是石库门这种群体居住的聚集生活方式应运而生了。

    据清光绪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年问世的《沪游杂记》讲,当时新起的石库门“楼屋上下各一间,俗名一幢,后以披屋设灶,市面租金每月五、六、七两银数不等,僻巷中较廉、每间亦需洋银三饼”,其中洋银指的是外国银元。

    当时上海滩投资兴建石库门房屋可谓热门生意,赚钱的营生,为啥要这样讲呢?原来从投资动工,到房屋建成出租出去,前后不过十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据光绪二十七年的《申报》上头讲,英吉利国租界大马路同吉里石库门五上五下,厢房披屋一应俱全,每月租金规元一百二十两。

    如此前后对比,算下来,平均每开间月租二十四两,与前者相比二十五年间狂涨了三到四倍。

    而本作品的主人翁之一的上海滩地皮大王哈同的个人资产在经营房地产中,也迅疾获得了迅速飙升。

    别的不讲,单说哈同的名下资产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南京路房地产的数量已经超过他的老东家沙逊家族。

    当时在南京路两侧的大楼、里弄,凡是以“慈”字命名的,如慈淑大楼、慈裕里、慈庆里、慈顺里,都曾是哈同的产业,连成了好大的一片,蔚为壮观,吓煞脱人唻。

    记得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哈同,哈同,与众不同。看守门户,省吃俭用;攒钱铺路,造福大众。筑路,筑路,财源亨通”,就是活生生的历史写照。

    石库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滩房地产商、甚至是催生了超级的富豪,其中包括后来的程麻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