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千姿百态的海上名宅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里先讲一讲阿拉上海滩上头的近代居住用房,讲起沪上的老式住宅,自从阿拉上海滩开埠以后,商市繁荣,对土地需求激增,民居逐渐翻建成楼房。富绅家大都内部精雕细刻,装潢豪华,洋松、柳安,清水墙、圈廊式渐被采用。民国以后,独立式住宅采用混合结构、汰石子外墙、水磨地坪、钢窗、阳台等做法,但缺乏煤气、卫生设备。产权几经转移,不少房屋改作非居住使用。
其中在俞家弄19号的陆宅值得讲一讲来由,原本陆氏祖先于大清国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定居上海时从徐光启后辈手中购入,后经翻修改装。
第一进平房墙门间,第二进楼房,客堂有卷棚,西厢房为西花厅,画栋雕梁,招待贵宾用。楼上曾作私宅小教堂,现住居民。第三进是内宅,全部杉木装修,较为古朴。建筑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后面明代旧屋已翻成旧式里弄。
在吴家弄6~44号的柿子园蒋宅,也就是本作品主人公罗佳琳娘家的所在地,它的建筑面积近五百平方米。
沿街是5间狭小的平房。第二进是三开间平房。第三进内宅,石库墙门上方有砖雕“玉粹金和”四字,客堂有“云泉小隐”匾额。建于清咸丰年间,全部杉木装修。二层梁上曾有“纶音”木龛,内置黄绫圣旨,系慈禧太后褒奖蒋氏赈灾有功所发。
在昼锦路1~17号的孙宅,是沪上闻人、著名学者孙大雨祖传住宅。祖上曾为翰林,屋前置有官牌;原分东西两院,东院已翻建成学校;西院三开间五进深,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第一进墙门楼较低矮;第二进客厅,画栋雕梁;第三进住宅,比较简朴;三进房屋都用杉木。第四进曾于民国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后翻建,洋松结构,高大宽敞,泥墁平顶。第五进平房原是灶屋,后临方浜。解放后,房屋租给上海塑料制品十厂使用,损坏严重。
在以制作棉衣闻名的花衣街浪向108~10号的严宅绝对是最瞩目的建筑群落,伊占地二点四亩,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另有花园一千三百方米。
到了大清国咸丰十年、公元一八六零年一位沈姓沙船主来沪定居后构筑此宅,并开设同康钱庄。民国九年为严氏购得。
该宅共四进;第一进是七开间门楼,屋高柱粗;第二进是官厅五楹,雄伟高敞,前有翻轩,梁和阁栅,均有雕刻;圆柱上方有翼状木饰,似乌纱帽的叶子,俗称纱帽厅;北墙有八角形窗两樘,厅与两厢之间有圆形花隔窗,嵌有日月、凤凰图案。第三进是五开间三层楼圈廊式建筑,前有水泥阳台,配以铸铁栏杆,梁柱、门窗、楼板都用洋松,严氏迁入时添装了卫生设备。第四进是五开间二层楼附屋,较低矮,供佣人居住。整幢建筑面东,符合沙船业面向大海的传统。现部分开设工厂,基本保存完整。
而在乔家路11号浪向的梓园,它是近代沪上著名书画家王一亭住宅。讲起王氏曾任日清株式会社买办,革命前后购“借园”地六亩营建,园内有梓树,遂名梓园。
伊个正门是汰石子门柱,双扇大铁门,上有门楼。主宅是独立式假三层住宅,砖木结构,洋松装修,建筑面积六百二十平方米。花园内有假山、冰池,后增建二层佛阁一座。北首旧屋、传系原田耕堂曾设上海贫儿院。“文化大革命”中,花园改为工厂,原有景物全毁。
还有像其他保存较完整的阿拉上海滩旧式住宅夏应堂,地址方浜中路578弄1~号,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45平方米,今为南市区图书馆;郭壶瑞堂,地址吴家弄7号,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4平方米,今为居民住宅;秦仲荫宅,地址蓬莱路81号,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057平方米,今为区政协;朱仲佳宅,地址梦花街79号,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9平方米。
接着再一讲一美轮美奂的海上洋楼,阿拉上海滩自开埠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织相映,留下了无数独具魅力、风格各异的建筑遗产,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上海的花园住宅建设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但上海的西式花园建筑则出现于清道光二十三年,也就是184年开埠以后,各类花园住宅建筑,数量众多、式样繁复、风格迥异、设施考究,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到1949年止,上海近代共建造了近5000幢各种样式的花园住宅,总面积达00万平方米,其中仅高级花园洋房(独院式)面积就达160万平方米,俗称“老洋房”,占上海全部住宅的6.7%。
上海花园住宅的分布与租界的扩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花园住宅大多集中建造在最早划为租界的外滩附近及虹口区的昆山路一带。其后,基本上随着租界的扩张,花园住宅沿南京路、静安寺路、爱多亚路和霞飞路(今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延安东路和淮海中路)等干道,自东向西发展。另外,在越界筑路地区的徐汇、长宁、静安、虹口等区内,沿海格路(今华山路)、福开森路(今武康路)、居尔典路(今湖南路)、白赛仲路(今复兴西路)、祁齐路(今岳阳路)、愚园路、虹桥路和窦乐安路(今多伦路)、狄思威路(今溧阳路)沿线建造,使这些地区成为上海花园住宅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市花园住宅的分布为:徐汇区6.4万平方米,占9%;长宁区46.4万平方米,占9%;卢湾区14.4万平方米,占9%;静安区1.8万平方米,占8%;虹口区11.万平方米,占7%;其他各区1.8万平方米,占8%。(未完待续)
这里先讲一讲阿拉上海滩上头的近代居住用房,讲起沪上的老式住宅,自从阿拉上海滩开埠以后,商市繁荣,对土地需求激增,民居逐渐翻建成楼房。富绅家大都内部精雕细刻,装潢豪华,洋松、柳安,清水墙、圈廊式渐被采用。民国以后,独立式住宅采用混合结构、汰石子外墙、水磨地坪、钢窗、阳台等做法,但缺乏煤气、卫生设备。产权几经转移,不少房屋改作非居住使用。
其中在俞家弄19号的陆宅值得讲一讲来由,原本陆氏祖先于大清国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定居上海时从徐光启后辈手中购入,后经翻修改装。
第一进平房墙门间,第二进楼房,客堂有卷棚,西厢房为西花厅,画栋雕梁,招待贵宾用。楼上曾作私宅小教堂,现住居民。第三进是内宅,全部杉木装修,较为古朴。建筑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后面明代旧屋已翻成旧式里弄。
在吴家弄6~44号的柿子园蒋宅,也就是本作品主人公罗佳琳娘家的所在地,它的建筑面积近五百平方米。
沿街是5间狭小的平房。第二进是三开间平房。第三进内宅,石库墙门上方有砖雕“玉粹金和”四字,客堂有“云泉小隐”匾额。建于清咸丰年间,全部杉木装修。二层梁上曾有“纶音”木龛,内置黄绫圣旨,系慈禧太后褒奖蒋氏赈灾有功所发。
在昼锦路1~17号的孙宅,是沪上闻人、著名学者孙大雨祖传住宅。祖上曾为翰林,屋前置有官牌;原分东西两院,东院已翻建成学校;西院三开间五进深,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
第一进墙门楼较低矮;第二进客厅,画栋雕梁;第三进住宅,比较简朴;三进房屋都用杉木。第四进曾于民国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后翻建,洋松结构,高大宽敞,泥墁平顶。第五进平房原是灶屋,后临方浜。解放后,房屋租给上海塑料制品十厂使用,损坏严重。
在以制作棉衣闻名的花衣街浪向108~10号的严宅绝对是最瞩目的建筑群落,伊占地二点四亩,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另有花园一千三百方米。
到了大清国咸丰十年、公元一八六零年一位沈姓沙船主来沪定居后构筑此宅,并开设同康钱庄。民国九年为严氏购得。
该宅共四进;第一进是七开间门楼,屋高柱粗;第二进是官厅五楹,雄伟高敞,前有翻轩,梁和阁栅,均有雕刻;圆柱上方有翼状木饰,似乌纱帽的叶子,俗称纱帽厅;北墙有八角形窗两樘,厅与两厢之间有圆形花隔窗,嵌有日月、凤凰图案。第三进是五开间三层楼圈廊式建筑,前有水泥阳台,配以铸铁栏杆,梁柱、门窗、楼板都用洋松,严氏迁入时添装了卫生设备。第四进是五开间二层楼附屋,较低矮,供佣人居住。整幢建筑面东,符合沙船业面向大海的传统。现部分开设工厂,基本保存完整。
而在乔家路11号浪向的梓园,它是近代沪上著名书画家王一亭住宅。讲起王氏曾任日清株式会社买办,革命前后购“借园”地六亩营建,园内有梓树,遂名梓园。
伊个正门是汰石子门柱,双扇大铁门,上有门楼。主宅是独立式假三层住宅,砖木结构,洋松装修,建筑面积六百二十平方米。花园内有假山、冰池,后增建二层佛阁一座。北首旧屋、传系原田耕堂曾设上海贫儿院。“文化大革命”中,花园改为工厂,原有景物全毁。
还有像其他保存较完整的阿拉上海滩旧式住宅夏应堂,地址方浜中路578弄1~号,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45平方米,今为南市区图书馆;郭壶瑞堂,地址吴家弄7号,二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4平方米,今为居民住宅;秦仲荫宅,地址蓬莱路81号,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057平方米,今为区政协;朱仲佳宅,地址梦花街79号,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9平方米。
接着再一讲一美轮美奂的海上洋楼,阿拉上海滩自开埠以来的一个半世纪里,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织相映,留下了无数独具魅力、风格各异的建筑遗产,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上海的花园住宅建设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但上海的西式花园建筑则出现于清道光二十三年,也就是184年开埠以后,各类花园住宅建筑,数量众多、式样繁复、风格迥异、设施考究,成为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到1949年止,上海近代共建造了近5000幢各种样式的花园住宅,总面积达00万平方米,其中仅高级花园洋房(独院式)面积就达160万平方米,俗称“老洋房”,占上海全部住宅的6.7%。
上海花园住宅的分布与租界的扩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花园住宅大多集中建造在最早划为租界的外滩附近及虹口区的昆山路一带。其后,基本上随着租界的扩张,花园住宅沿南京路、静安寺路、爱多亚路和霞飞路(今南京东路、南京西路、延安东路和淮海中路)等干道,自东向西发展。另外,在越界筑路地区的徐汇、长宁、静安、虹口等区内,沿海格路(今华山路)、福开森路(今武康路)、居尔典路(今湖南路)、白赛仲路(今复兴西路)、祁齐路(今岳阳路)、愚园路、虹桥路和窦乐安路(今多伦路)、狄思威路(今溧阳路)沿线建造,使这些地区成为上海花园住宅较为集中的地区。全市花园住宅的分布为:徐汇区6.4万平方米,占9%;长宁区46.4万平方米,占9%;卢湾区14.4万平方米,占9%;静安区1.8万平方米,占8%;虹口区11.万平方米,占7%;其他各区1.8万平方米,占8%。(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