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相随 第八十二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郑巧丽已在我家住了好几天。她白天大多在外面,晚上才回来,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我不习惯打听人家私生活,所以对她的事从不过问。
不出去的时候,郑巧丽喜欢盘踞在沙发上。因为我不怎么看电视,所以她乐得其所。秦楚不在家,付费电视节目就没再续费,只能收看常规频道。郑巧丽似乎对此毫不介意,连广告都看得很认真。
这天她没出门。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就安静地蜷缩在沙发里,两腿藏在柔软光滑的真丝睡裙下,披散着微卷的长发看电视,不时转头望着我,眼神就像那只总挠我家窗户的猫。那只猫好几天没出现了。
见我打完电话,她抬头看了看我,忽然问:“东哥,你为什么不问问,我为何借住在你家?”
“你定有你的原因,何必问。”
“那好吧,我刚好也不想说。真是抱歉。”
“没关系,我不介意。”
“我有没有给你添麻烦?”
“没有,当然没有。其实,我一直以为你是本地人。”
“我的口音很地道,对吗?”
“绝对的,上半城老重庆口音。”
“我从小就有语言方面的天赋,不论是哪里的方言,即便是外语,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所以无论去哪里,人家都认为我是当地人。”
“了不起的本领。”
“那时候,杰哥非常看重我这点,请我去跟鸢尾花国际的人沟通。”
“哦,原来是这样。”
“我跟那边的人谈得很好,事情办得很顺利。后来,还跟他们的一位重要负责人成为了朋友。你们那时对我有很多看法吧?”
“没有没有,那时候,大家只是觉得你的身份很神秘。”
“也许吧,我不喜欢多作解释。”
“是的,其实没什么好解释的。很多人有喜欢打听的坏习惯。”
“你跟那些人不同。还有你妻子。我就是那时候认识她的,一见如故。”
“哦,其实这事我完全不知道,她从没告诉过我。”
“这就是你们夫妻跟别人的不同之处。”
“我跟我妻子关系比较特殊。”
“这样很好。”
“很好?”我有些诧异,“我跟她不怎么在一起。”
“这有什么不好呢?人是独立个体,没必要非得跟谁天天在一起。夫妻之间也一样,两个人如何相处自在,就该怎样相处。”
“我们其实......算了,咱们在这里谈她,可能她不高兴。”
“看,我就欣赏你这点。”
“呵呵,是嘛,看来你俩果然能成为朋友。”
“跟你说了,我跟她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真令人羡慕。”
“羡慕?”
“是的。我跟她就没能一见如故。”
“但你们是夫妻。”
“不过是个名义。”
“很多时候,人们追求的,不就是个名义吗?”
“哈哈哈,也对。她还给了我很多东西呢。”
“就是嘛,除了不能经常陪你,还有什么不好吗?”
“对,很好了。就像捡了个便宜。”
“看看,一下子就能想通的,不是吗?”她表情古怪地对我笑了笑,“我恐怕还要在你家住几天,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
后来我进书房去了,郑巧丽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听见她嘴里发出吃吃的娇笑。那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则宠物饲料广告。
*
这几天总接到朋友电话,问我对最近发生在鱼塘的怪事有什么看法。我想是因为自己好一阵子没在网上撰文发帖了,大家惦记我。他们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情况,有的直接就跟我展开分析,说什么的都有。各种说法挨个儿听一遍下来,发现大都是道听途说。我又上网到几个论坛转了转,情况大同小异,以讹传讹者居多,没什么靠谱的说法。当然,这里面也有比较冷静的观察者,呼吁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保持警惕,不要跟风传谣。这个人就是鱼头孙。
除了喜欢钓鱼,鱼头孙还是一名单车爱好者,别看岁数大,前两年骑车去了黑龙江,还踩着单车进过藏。他经常骑着山地自行车,背个包,挎一支钓竿就出门钓鱼。要说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地方是他去不了的。
鱼头孙是位环保斗士,最听不得“污染”两个字,他也是本市江岸垃圾义务清除工作倡导者,经常带着人在江边捡塑料袋。这晚,我专门
打电话过去,向他请教对这次的鱼塘大规模死鱼事件有什么看法。他在电话里郑重对我说:“别听那些胡说八道,告诉你,这事我正在调查。先给你透个风,情况远比外面传说的要严峻,咱们得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必要时,得引导舆论持续关注。”
“你是不是掌握了什么证据?”我问。
“这事一两句跟你说不清。要不这样,明天咱俩去个地方,你看了,自然会明白。咱们总得做点什么,而不是干说。”
“好,明天几点?我来接你。”
跟鱼头孙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我又给康小强打电话,问他去不去。他在电话里吼我:“就你爱听那老头子鼓吹,去年他还撺掇你去东洋抗议捕鲸,你为啥不去?脑子清醒点好不好,那些鱼又不是你家养的。”
“去年那会儿,我不刚好有事嘛,否则真去。”
“就你们,还想阻拦捕鲸的事?人家现在是偷偷捕,哪天被搞烦了,明目张胆恢复商业捕杀,你们能怎样?学半岛人剁自个儿手指头?幼稚。”康小强越说越激动,“反正他就爱没事找事。要去你去,我不去。”
“好吧,那我明天跟他去看看。”
“你是闲的。”
数落我之后,康小强把电话挂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鱼头孙给我打电话,说他已先到了凤栖沱,让我去那里跟他碰面。这老头,隔两天不蹬几十里路,就浑身不舒服。
凤栖沱是嘉陵江上一处古老的渡口,不过原址早已荒芜,相隔不远,倒是新开了一处码头设施,正好位于湾子后面。这段江岸已被划入主城区,两岸正在搞开发,交通也方便,因此常有人来此钓鱼。
我到那里的时候,鱼头孙正蹲在礁石上抽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戴一顶宽檐帽,穿着白色短袖衫,罩着有不下十个口袋的尼龙马甲。没人知道鱼头孙究竟多大岁数,有人问起,他总是打马虎,漫不经心地叫人猜。于是有人猜他六十出头,有人猜七十有余,也有人说他已快八十了。
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多大年纪。
他这人性情有些古怪,口中常有愤世嫉俗之语,在某些问题上,比年轻人还容易冲动,这也是让人难以把握他真实年龄的一个原因。
“有什么发现?”我走到他跟前问。
鱼头孙没有带渔具,所以他是专程来调研的。
“你看那里,”他指着那片有两个足球场大,由插入江心的礁石与江岸围成的江湾,语气凝重的说,“注意观察。”
“没有什么异常。”扫了一圈之后,我说。
“所以我说要仔细看,”他指着那团城市管网出口形成的浊水区,“这两天情况已有所缓解,但每天依然会有几十条死鱼。”
“哦,我看见一条,不,是两、三条。”
“没错,就是这样,就在那地方。”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我已经跟踪监测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每天出现两次,每次持续一两个小时。”
“你是怎么发现问题出在这地方?”
“你大概很久没来这里钓过鱼了吧?”
“对,今年还没来过。”
“我最近天天到这里蹲守,给来钓鱼的朋友打招呼,劝他们离开,近期别到这里钓。好几天了,没什么人来了。但你看见了,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不是有人下药,也不是因为电捕。”
“都不是。”
“那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很难解释,也是我来观察的目的。”说着,鱼头孙的脸上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倔劲。“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判断,”他指了指那个硕大的市政管网排水口,“很可能跟地下排水有关。”
“这么大的排污口可不多见。”我说,“难道是主管道?”
“我去了解过,你也可以找人再打听一下,”鱼头孙说,“这可不是标准排污管道,而是曾计划普及,但还没有实施的综合型管网。目前市里仅有几个大型地产项目,配合建了这种管道。地产那边,将其作为绿色生态牌在打,说是什么生态水冷循环系统。”
“哦,我知道,你说的那是一种夏季降温措施。通过抽入江水进入小区建筑循环降温,达到少用空调,甚至不用空调的效果。这是一种建筑业比较前沿的硬件设施,我家小区地下就埋有这种管道。可这跟市政管网有何关系呢?”
“可能是某种形式的配套工程。”
“是的,这种梦想,仅靠企业是难以实现的。”
“错,那不是什么梦想
,只是销售噱头。据我所知,目前参与这项工程的楼盘尚无一家将其投入实用,不过是售房时的宣传口号。”
“照这么说,这是一个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事故?”
“令人费解的就在这里。”鱼头孙带我跳到靠近出水口的一块礁石上。就这么一会儿,水面上已经漂浮着六七条死鱼。
鱼头孙所谓令人费解的,是指那些鱼的死因。他捡了根棍子,翻拨着一条死鱼,叫我看。我发现那鱼身上有明显的切割伤痕,看上去非常致命。
这些鱼死于更大体型掠食鱼类,或某种以鱼类为食的动物攻击。从近期广泛出现这种情况来看,攻击者不仅非常凶猛,而且数量庞大,无孔不入。这让我想起,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有外来物种侵入本地水域,险些造成生态灾难的事。近年来,因为不懂生物常识的爱心人士随意往江河湖泊里放生,一些被当做宠物引进的外来物种在淡水水域肆意繁衍。由于在这里没有天敌,这些生物很快便泛滥成灾,几乎对本地生物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你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鱼头孙问我。
“外来生物入侵?”
“看起来像是,”他摇了摇头道,“可既然鱼塘里也是同样的情况,这就不太说得过去了。首先,这不是单一事件。出现在鱼塘里的凶手,也同样出现在自然流域,它们不受限制。”
“也就是说,数量很多?”
“不那么简单。”他接着摇脑袋,好像对此很难理解,“如果只发生在自然水域,还说得过去。可那些出事故的鱼塘都是封闭的养殖塘。你也知道,鱼塘老板是生意人,受了如此严重的损失,肯定会查找原因。若是有外来生物入侵了鱼塘,肯定逃不掉,早被清出来了。”说着,他脸上露出怪异的表情,“我去做过了解,好些塘子都清塘了。但你听说过发现作案者了吗?”
“也许是两栖生物,并不栖居在水里。”
“虽然这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可让人难以相信。两栖生物很难隐藏自己的行踪。出事故的鱼塘中,大半都装了视频监控。”
“万一它们只在夜间捕食呢。”
“鱼塘老板难道没意识到这点?没人愿意白白损失一两年的投资。”
“那么,你刚才说,怀疑市政管网?”我指了指不远处的出水口,想起鱼头孙最初的判断,就想知道他对这件事到底怎么看。
“鱼塘引用的也是江水。”鱼头孙说,“得反过来,从源头查。我目前发现问题最集中便是在这种管道出口,这可能是事故始发点。排污管网里的水会经过污水处理厂,只有这种所谓先进的天然降温用水管道,不仅直径大,而且是无处理排放。据我所知,这种管道在长江和嘉陵江上都有。”
“可这种管道不是排污用的,而且目前并未启用。”
“是啊,”鱼头孙安静地盯着那处出水口,“但这并不表示,这种管道就没被用于排放废水,更不能保证里面没有受到污染。”
我觉得鱼头孙的话有些道理。根据现场频频出现死鱼,问题可能出自这种未经投入使用的大型下水管道。不过鱼的死因可跟这种猜测毫不沾边,它们应该是死于掠食攻击。鱼头孙说,这也是他感到难以理解的原因。
“如果能够对水质做化学分析,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怎么说?”
“我有一种猜测,”他想了想说,“假设被污染的水是从这里出来,但这种污染并不直接致命,而是会激发出某种生物野性。”
“你是说,大批死鱼是因为自相残杀?”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
“这情况应该跟政府部门反映。”说着,我忽然打了个哆嗦,接着问,“这种污染,该不会对人体也有同样影响吧?”
“目前还看不出会发生这种情况,但的确是个隐患,”他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我就跟市政府反映过了,他们说,相关部门会妥善处理。都是老一套,环保工作,依然不是重点。”
“现在还是比较重视。”
“停留在口头上而已,”他叹了口气,“需要的是行动,不是口号。”
“假若真是水污染,会怎么样呢?”
“记不记得天源化工厂搬迁时,发生的化学品泄露事件?”
“记得。当然记得。当年那是多大的事啊。”
他说的,是一场震惊全国的意外事故,曾对两江水质造成过严重污染。自从化工厂搬离主城,那种事就再也没发生过。
郑巧丽已在我家住了好几天。她白天大多在外面,晚上才回来,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我不习惯打听人家私生活,所以对她的事从不过问。
不出去的时候,郑巧丽喜欢盘踞在沙发上。因为我不怎么看电视,所以她乐得其所。秦楚不在家,付费电视节目就没再续费,只能收看常规频道。郑巧丽似乎对此毫不介意,连广告都看得很认真。
这天她没出门。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就安静地蜷缩在沙发里,两腿藏在柔软光滑的真丝睡裙下,披散着微卷的长发看电视,不时转头望着我,眼神就像那只总挠我家窗户的猫。那只猫好几天没出现了。
见我打完电话,她抬头看了看我,忽然问:“东哥,你为什么不问问,我为何借住在你家?”
“你定有你的原因,何必问。”
“那好吧,我刚好也不想说。真是抱歉。”
“没关系,我不介意。”
“我有没有给你添麻烦?”
“没有,当然没有。其实,我一直以为你是本地人。”
“我的口音很地道,对吗?”
“绝对的,上半城老重庆口音。”
“我从小就有语言方面的天赋,不论是哪里的方言,即便是外语,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所以无论去哪里,人家都认为我是当地人。”
“了不起的本领。”
“那时候,杰哥非常看重我这点,请我去跟鸢尾花国际的人沟通。”
“哦,原来是这样。”
“我跟那边的人谈得很好,事情办得很顺利。后来,还跟他们的一位重要负责人成为了朋友。你们那时对我有很多看法吧?”
“没有没有,那时候,大家只是觉得你的身份很神秘。”
“也许吧,我不喜欢多作解释。”
“是的,其实没什么好解释的。很多人有喜欢打听的坏习惯。”
“你跟那些人不同。还有你妻子。我就是那时候认识她的,一见如故。”
“哦,其实这事我完全不知道,她从没告诉过我。”
“这就是你们夫妻跟别人的不同之处。”
“我跟我妻子关系比较特殊。”
“这样很好。”
“很好?”我有些诧异,“我跟她不怎么在一起。”
“这有什么不好呢?人是独立个体,没必要非得跟谁天天在一起。夫妻之间也一样,两个人如何相处自在,就该怎样相处。”
“我们其实......算了,咱们在这里谈她,可能她不高兴。”
“看,我就欣赏你这点。”
“呵呵,是嘛,看来你俩果然能成为朋友。”
“跟你说了,我跟她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真令人羡慕。”
“羡慕?”
“是的。我跟她就没能一见如故。”
“但你们是夫妻。”
“不过是个名义。”
“很多时候,人们追求的,不就是个名义吗?”
“哈哈哈,也对。她还给了我很多东西呢。”
“就是嘛,除了不能经常陪你,还有什么不好吗?”
“对,很好了。就像捡了个便宜。”
“看看,一下子就能想通的,不是吗?”她表情古怪地对我笑了笑,“我恐怕还要在你家住几天,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
后来我进书房去了,郑巧丽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听见她嘴里发出吃吃的娇笑。那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则宠物饲料广告。
*
这几天总接到朋友电话,问我对最近发生在鱼塘的怪事有什么看法。我想是因为自己好一阵子没在网上撰文发帖了,大家惦记我。他们问我知不知道什么情况,有的直接就跟我展开分析,说什么的都有。各种说法挨个儿听一遍下来,发现大都是道听途说。我又上网到几个论坛转了转,情况大同小异,以讹传讹者居多,没什么靠谱的说法。当然,这里面也有比较冷静的观察者,呼吁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保持警惕,不要跟风传谣。这个人就是鱼头孙。
除了喜欢钓鱼,鱼头孙还是一名单车爱好者,别看岁数大,前两年骑车去了黑龙江,还踩着单车进过藏。他经常骑着山地自行车,背个包,挎一支钓竿就出门钓鱼。要说起来,还真没有什么地方是他去不了的。
鱼头孙是位环保斗士,最听不得“污染”两个字,他也是本市江岸垃圾义务清除工作倡导者,经常带着人在江边捡塑料袋。这晚,我专门
打电话过去,向他请教对这次的鱼塘大规模死鱼事件有什么看法。他在电话里郑重对我说:“别听那些胡说八道,告诉你,这事我正在调查。先给你透个风,情况远比外面传说的要严峻,咱们得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必要时,得引导舆论持续关注。”
“你是不是掌握了什么证据?”我问。
“这事一两句跟你说不清。要不这样,明天咱俩去个地方,你看了,自然会明白。咱们总得做点什么,而不是干说。”
“好,明天几点?我来接你。”
跟鱼头孙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我又给康小强打电话,问他去不去。他在电话里吼我:“就你爱听那老头子鼓吹,去年他还撺掇你去东洋抗议捕鲸,你为啥不去?脑子清醒点好不好,那些鱼又不是你家养的。”
“去年那会儿,我不刚好有事嘛,否则真去。”
“就你们,还想阻拦捕鲸的事?人家现在是偷偷捕,哪天被搞烦了,明目张胆恢复商业捕杀,你们能怎样?学半岛人剁自个儿手指头?幼稚。”康小强越说越激动,“反正他就爱没事找事。要去你去,我不去。”
“好吧,那我明天跟他去看看。”
“你是闲的。”
数落我之后,康小强把电话挂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鱼头孙给我打电话,说他已先到了凤栖沱,让我去那里跟他碰面。这老头,隔两天不蹬几十里路,就浑身不舒服。
凤栖沱是嘉陵江上一处古老的渡口,不过原址早已荒芜,相隔不远,倒是新开了一处码头设施,正好位于湾子后面。这段江岸已被划入主城区,两岸正在搞开发,交通也方便,因此常有人来此钓鱼。
我到那里的时候,鱼头孙正蹲在礁石上抽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戴一顶宽檐帽,穿着白色短袖衫,罩着有不下十个口袋的尼龙马甲。没人知道鱼头孙究竟多大岁数,有人问起,他总是打马虎,漫不经心地叫人猜。于是有人猜他六十出头,有人猜七十有余,也有人说他已快八十了。
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多大年纪。
他这人性情有些古怪,口中常有愤世嫉俗之语,在某些问题上,比年轻人还容易冲动,这也是让人难以把握他真实年龄的一个原因。
“有什么发现?”我走到他跟前问。
鱼头孙没有带渔具,所以他是专程来调研的。
“你看那里,”他指着那片有两个足球场大,由插入江心的礁石与江岸围成的江湾,语气凝重的说,“注意观察。”
“没有什么异常。”扫了一圈之后,我说。
“所以我说要仔细看,”他指着那团城市管网出口形成的浊水区,“这两天情况已有所缓解,但每天依然会有几十条死鱼。”
“哦,我看见一条,不,是两、三条。”
“没错,就是这样,就在那地方。”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我已经跟踪监测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每天出现两次,每次持续一两个小时。”
“你是怎么发现问题出在这地方?”
“你大概很久没来这里钓过鱼了吧?”
“对,今年还没来过。”
“我最近天天到这里蹲守,给来钓鱼的朋友打招呼,劝他们离开,近期别到这里钓。好几天了,没什么人来了。但你看见了,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不是有人下药,也不是因为电捕。”
“都不是。”
“那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很难解释,也是我来观察的目的。”说着,鱼头孙的脸上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倔劲。“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判断,”他指了指那个硕大的市政管网排水口,“很可能跟地下排水有关。”
“这么大的排污口可不多见。”我说,“难道是主管道?”
“我去了解过,你也可以找人再打听一下,”鱼头孙说,“这可不是标准排污管道,而是曾计划普及,但还没有实施的综合型管网。目前市里仅有几个大型地产项目,配合建了这种管道。地产那边,将其作为绿色生态牌在打,说是什么生态水冷循环系统。”
“哦,我知道,你说的那是一种夏季降温措施。通过抽入江水进入小区建筑循环降温,达到少用空调,甚至不用空调的效果。这是一种建筑业比较前沿的硬件设施,我家小区地下就埋有这种管道。可这跟市政管网有何关系呢?”
“可能是某种形式的配套工程。”
“是的,这种梦想,仅靠企业是难以实现的。”
“错,那不是什么梦想
,只是销售噱头。据我所知,目前参与这项工程的楼盘尚无一家将其投入实用,不过是售房时的宣传口号。”
“照这么说,这是一个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事故?”
“令人费解的就在这里。”鱼头孙带我跳到靠近出水口的一块礁石上。就这么一会儿,水面上已经漂浮着六七条死鱼。
鱼头孙所谓令人费解的,是指那些鱼的死因。他捡了根棍子,翻拨着一条死鱼,叫我看。我发现那鱼身上有明显的切割伤痕,看上去非常致命。
这些鱼死于更大体型掠食鱼类,或某种以鱼类为食的动物攻击。从近期广泛出现这种情况来看,攻击者不仅非常凶猛,而且数量庞大,无孔不入。这让我想起,去年就有媒体报道,有外来物种侵入本地水域,险些造成生态灾难的事。近年来,因为不懂生物常识的爱心人士随意往江河湖泊里放生,一些被当做宠物引进的外来物种在淡水水域肆意繁衍。由于在这里没有天敌,这些生物很快便泛滥成灾,几乎对本地生物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你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鱼头孙问我。
“外来生物入侵?”
“看起来像是,”他摇了摇头道,“可既然鱼塘里也是同样的情况,这就不太说得过去了。首先,这不是单一事件。出现在鱼塘里的凶手,也同样出现在自然流域,它们不受限制。”
“也就是说,数量很多?”
“不那么简单。”他接着摇脑袋,好像对此很难理解,“如果只发生在自然水域,还说得过去。可那些出事故的鱼塘都是封闭的养殖塘。你也知道,鱼塘老板是生意人,受了如此严重的损失,肯定会查找原因。若是有外来生物入侵了鱼塘,肯定逃不掉,早被清出来了。”说着,他脸上露出怪异的表情,“我去做过了解,好些塘子都清塘了。但你听说过发现作案者了吗?”
“也许是两栖生物,并不栖居在水里。”
“虽然这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可让人难以相信。两栖生物很难隐藏自己的行踪。出事故的鱼塘中,大半都装了视频监控。”
“万一它们只在夜间捕食呢。”
“鱼塘老板难道没意识到这点?没人愿意白白损失一两年的投资。”
“那么,你刚才说,怀疑市政管网?”我指了指不远处的出水口,想起鱼头孙最初的判断,就想知道他对这件事到底怎么看。
“鱼塘引用的也是江水。”鱼头孙说,“得反过来,从源头查。我目前发现问题最集中便是在这种管道出口,这可能是事故始发点。排污管网里的水会经过污水处理厂,只有这种所谓先进的天然降温用水管道,不仅直径大,而且是无处理排放。据我所知,这种管道在长江和嘉陵江上都有。”
“可这种管道不是排污用的,而且目前并未启用。”
“是啊,”鱼头孙安静地盯着那处出水口,“但这并不表示,这种管道就没被用于排放废水,更不能保证里面没有受到污染。”
我觉得鱼头孙的话有些道理。根据现场频频出现死鱼,问题可能出自这种未经投入使用的大型下水管道。不过鱼的死因可跟这种猜测毫不沾边,它们应该是死于掠食攻击。鱼头孙说,这也是他感到难以理解的原因。
“如果能够对水质做化学分析,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怎么说?”
“我有一种猜测,”他想了想说,“假设被污染的水是从这里出来,但这种污染并不直接致命,而是会激发出某种生物野性。”
“你是说,大批死鱼是因为自相残杀?”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
“这情况应该跟政府部门反映。”说着,我忽然打了个哆嗦,接着问,“这种污染,该不会对人体也有同样影响吧?”
“目前还看不出会发生这种情况,但的确是个隐患,”他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我就跟市政府反映过了,他们说,相关部门会妥善处理。都是老一套,环保工作,依然不是重点。”
“现在还是比较重视。”
“停留在口头上而已,”他叹了口气,“需要的是行动,不是口号。”
“假若真是水污染,会怎么样呢?”
“记不记得天源化工厂搬迁时,发生的化学品泄露事件?”
“记得。当然记得。当年那是多大的事啊。”
他说的,是一场震惊全国的意外事故,曾对两江水质造成过严重污染。自从化工厂搬离主城,那种事就再也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