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珍藏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桃花河边,坐在石凳上垂钓的两人,称兄道弟有说有笑的聊着,倒是把原本在年龄上的隔阂消减了不少。
钓了一个时辰的鱼,木桶里已经有六条中华鲟了,而这六条中华鲟里,只有一条是乐文钓上来的,其他的五条全是唐伯虎钓的,不过当乐文钓上这只中华鲟时,也让他乐了好一阵子,也许这就是垂钓的乐趣所在吧。
“乐贤弟,今早收获颇丰,我们这就回去吧。”唐伯虎看了看木桶里的六条中华鲟,抚了抚胡须,点点头笑道。
“也好,小弟还正想请唐兄为小弟几人画像呢。”
说着乐文站起身,提起木桶,转身便和唐伯虎一起朝回去的路走去。
回到桃花庵中,唐伯虎为乐文三人分别画了三幅个人的肖像画,然后又让乐文和丁珂儿在一起,画了副像合照一样的情侣画,最后又画了副三人在一起的画像。
唐伯虎把乐文三人画的栩栩如生,画上的几人,有种呼之欲出之感,简直神乎其技,让乐文看到唐伯虎给他画的肖像画后,大有照镜子一般的感觉。
“唐兄妙手丹青,果然名不虚传,只是小弟还想欣赏下唐兄的藏画,不知可否?”乐文收起唐伯虎给他画的画像,然后有些期待的问道。
“乐贤弟太客气了,愚兄这就去拿。”
唐伯虎说着就走进屋内,没一会,便捧着几幅自觉得意之作走了出来。
把这几幅画卷放在一旁,然后在木桌上,首先铺开了一副《吹箫图》。
只见这幅《吹箫图》,画工细艳丽,继承了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兼用写意笔法。人物面容娟秀,体态端庄。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敷色浓艳鲜明,技法精工,尤其对细部的刻画,可谓一丝不苟,颇具新意。
仕女形象生动,体态造型优美,此图写仕女抚玉箫吹奏,造型准确,笔力老到,侍女神态美丽忧郁,吹不尽无穷忧愁。
让乐文不禁赞叹,这幅《吹箫图》里的侍女,犹如真人吹箫一般,简直妙不可言。
“唐兄这幅画,真可谓妙笔生花啊,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呵呵,乐贤弟拗赞了,这幅画是愚兄早年所画,倒是让贤弟见笑了。”唐伯虎虽然嘴上谦虚,但是这幅画乃是他早年得意之作,曾有人出高价购买,都没有舍得卖,一直视为珍藏。
接着唐伯虎收起这幅《吹箫图》,然后又展开一副《桐阴清梦图》。
只见此《桐阴清梦图》最顶端,题着一首七绝诗。
十里桐阴覆紫苔,先生闲试醉眠来。
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
此图用水墨白描手法,画梧桐一株,桐荫如盖,桐荫坡石处一人仰面闭目,坐於交椅之上,神情生动自然。构图简洁,用笔洗练,风格洒脱,韵致清逸,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
诗、书、画相得益彰。虽未署年款,但从题诗内容可以看出,此图是他在科场案受打击回苏州后所作,是唐伯虎看破尘事,不再追求功名,从此幽居林下的写照。
“此画是愚兄当年在科举会试泄题案后,失意之作,哎……”唐伯虎看到这幅画,又想到了当时的情景,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乐文也是为唐伯虎遭遇的不幸,而摇头叹息不已,如若不是这场会试泄题案,想必唐伯虎定然也是朝中大员了。
唐伯虎缓缓的收起这幅《桐阴清梦图》后,然后又打开一副《李端端图》。
图上画着五个人,居中坐着一戴文生巾、留八字须的书生,其面部神情和倚坐姿,无不显示儒雅的气度和风采。
左侧黑书桌两边的是主人的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色彩鲜明,有层次感。
右侧的是来客,手持一朵白牡丹的小姐,姿态文雅,楚楚动人,身后是随从侍女。四女围着主人,宛如众星捧月似地烘托出主人的重要和地位。
背景是山水大屏风,上方题诗:“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点明图中持白牡丹者即扬州名妓李端端,书生乃是唐代诗人、久居扬州的崔涯,唐寅即以他俩间的故事来立意作画的。
崔涯与张祜齐名,为人豪侠,长于宫词,每题诗于娼肆,必传诵于街头巷尾;
“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
曾嘲笑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生。”李端端见诗后“忧心如病”,就向崔涯跪拜,“伏望哀之”!
崔被感动。
一个风尘奇女,一个诗坛高手,一来二往,交谊日深,崔即另题一绝:“觅得黄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于是“大贾居豪,竞臻其户”。
有戏之:“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期一日,黑白不均?”
李端端肤色稍黑,然美艳过人,世称“黑妓”,今成流光溢彩白牡丹。
唐寅即据此创意,将李氏向崔生求情改变为当场评理的画面,突显“黑妓”的智慧和胆略:她娇小端丽,傲然玉立于崔家客堂,面部表情从容大方,又稍露不安和期待,手持白牡丹,据理巧辩。
崔涯静气安坐,凝神谛听,内心折服之情溢于眉目间,手按卷纸正拟写或已作的新诗。
唐伯虎还从崔诗中的“取端端”衍化出“黑妓”“落籍”的寓意,旧时妓女从良称“落籍”。
故有人称此画为《李端端落籍图》,寄托着唐伯虎对历史名妓的怜惜和爱慕之情。
“唐兄果然是风雅之人,画中尽显风流之意,让小弟很是佩服。”
唐伯虎卷起画卷,看了看屋内的沈九娘,抚了抚胡须,沉声了半晌,好像在回忆什么,然后轻声笑道:“呵呵,这当年画中的唐代诗人崔涯和名妓李端端,正是如今的愚兄和九娘。”
桃花河边,坐在石凳上垂钓的两人,称兄道弟有说有笑的聊着,倒是把原本在年龄上的隔阂消减了不少。
钓了一个时辰的鱼,木桶里已经有六条中华鲟了,而这六条中华鲟里,只有一条是乐文钓上来的,其他的五条全是唐伯虎钓的,不过当乐文钓上这只中华鲟时,也让他乐了好一阵子,也许这就是垂钓的乐趣所在吧。
“乐贤弟,今早收获颇丰,我们这就回去吧。”唐伯虎看了看木桶里的六条中华鲟,抚了抚胡须,点点头笑道。
“也好,小弟还正想请唐兄为小弟几人画像呢。”
说着乐文站起身,提起木桶,转身便和唐伯虎一起朝回去的路走去。
回到桃花庵中,唐伯虎为乐文三人分别画了三幅个人的肖像画,然后又让乐文和丁珂儿在一起,画了副像合照一样的情侣画,最后又画了副三人在一起的画像。
唐伯虎把乐文三人画的栩栩如生,画上的几人,有种呼之欲出之感,简直神乎其技,让乐文看到唐伯虎给他画的肖像画后,大有照镜子一般的感觉。
“唐兄妙手丹青,果然名不虚传,只是小弟还想欣赏下唐兄的藏画,不知可否?”乐文收起唐伯虎给他画的画像,然后有些期待的问道。
“乐贤弟太客气了,愚兄这就去拿。”
唐伯虎说着就走进屋内,没一会,便捧着几幅自觉得意之作走了出来。
把这几幅画卷放在一旁,然后在木桌上,首先铺开了一副《吹箫图》。
只见这幅《吹箫图》,画工细艳丽,继承了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兼用写意笔法。人物面容娟秀,体态端庄。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敷色浓艳鲜明,技法精工,尤其对细部的刻画,可谓一丝不苟,颇具新意。
仕女形象生动,体态造型优美,此图写仕女抚玉箫吹奏,造型准确,笔力老到,侍女神态美丽忧郁,吹不尽无穷忧愁。
让乐文不禁赞叹,这幅《吹箫图》里的侍女,犹如真人吹箫一般,简直妙不可言。
“唐兄这幅画,真可谓妙笔生花啊,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呵呵,乐贤弟拗赞了,这幅画是愚兄早年所画,倒是让贤弟见笑了。”唐伯虎虽然嘴上谦虚,但是这幅画乃是他早年得意之作,曾有人出高价购买,都没有舍得卖,一直视为珍藏。
接着唐伯虎收起这幅《吹箫图》,然后又展开一副《桐阴清梦图》。
只见此《桐阴清梦图》最顶端,题着一首七绝诗。
十里桐阴覆紫苔,先生闲试醉眠来。
此生已谢功名念,清梦应无到古槐。
此图用水墨白描手法,画梧桐一株,桐荫如盖,桐荫坡石处一人仰面闭目,坐於交椅之上,神情生动自然。构图简洁,用笔洗练,风格洒脱,韵致清逸,是唐寅白描人物画佳作。
诗、书、画相得益彰。虽未署年款,但从题诗内容可以看出,此图是他在科场案受打击回苏州后所作,是唐伯虎看破尘事,不再追求功名,从此幽居林下的写照。
“此画是愚兄当年在科举会试泄题案后,失意之作,哎……”唐伯虎看到这幅画,又想到了当时的情景,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乐文也是为唐伯虎遭遇的不幸,而摇头叹息不已,如若不是这场会试泄题案,想必唐伯虎定然也是朝中大员了。
唐伯虎缓缓的收起这幅《桐阴清梦图》后,然后又打开一副《李端端图》。
图上画着五个人,居中坐着一戴文生巾、留八字须的书生,其面部神情和倚坐姿,无不显示儒雅的气度和风采。
左侧黑书桌两边的是主人的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色彩鲜明,有层次感。
右侧的是来客,手持一朵白牡丹的小姐,姿态文雅,楚楚动人,身后是随从侍女。四女围着主人,宛如众星捧月似地烘托出主人的重要和地位。
背景是山水大屏风,上方题诗:“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点明图中持白牡丹者即扬州名妓李端端,书生乃是唐代诗人、久居扬州的崔涯,唐寅即以他俩间的故事来立意作画的。
崔涯与张祜齐名,为人豪侠,长于宫词,每题诗于娼肆,必传诵于街头巷尾;
“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
曾嘲笑李端端“黄昏不语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铛。独把象牙梳插鬓,昆仑山上月初生。”李端端见诗后“忧心如病”,就向崔涯跪拜,“伏望哀之”!
崔被感动。
一个风尘奇女,一个诗坛高手,一来二往,交谊日深,崔即另题一绝:“觅得黄骝被绣鞍,善和坊里取端端。
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于是“大贾居豪,竞臻其户”。
有戏之:“李家娘子,才出墨池,便登雪岭。何期一日,黑白不均?”
李端端肤色稍黑,然美艳过人,世称“黑妓”,今成流光溢彩白牡丹。
唐寅即据此创意,将李氏向崔生求情改变为当场评理的画面,突显“黑妓”的智慧和胆略:她娇小端丽,傲然玉立于崔家客堂,面部表情从容大方,又稍露不安和期待,手持白牡丹,据理巧辩。
崔涯静气安坐,凝神谛听,内心折服之情溢于眉目间,手按卷纸正拟写或已作的新诗。
唐伯虎还从崔诗中的“取端端”衍化出“黑妓”“落籍”的寓意,旧时妓女从良称“落籍”。
故有人称此画为《李端端落籍图》,寄托着唐伯虎对历史名妓的怜惜和爱慕之情。
“唐兄果然是风雅之人,画中尽显风流之意,让小弟很是佩服。”
唐伯虎卷起画卷,看了看屋内的沈九娘,抚了抚胡须,沉声了半晌,好像在回忆什么,然后轻声笑道:“呵呵,这当年画中的唐代诗人崔涯和名妓李端端,正是如今的愚兄和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