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密谋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事有缓急,刘司马这棵大树,经自己几番削伐,如今枝残叶疏,已经很难构成实质性威胁。汪大人目前深感头痛是还颜果,刚刚才被圣上召见,圣上疾言厉色,恩威并施,限自己半年内务必查找到还颜果的踪迹。实话,汪司徒对查找还颜果相当上心,这几年投入在此事上的精力可不少。问题是,还颜果,汪司徒是给自己的女儿,也就是汪皇后预留的,圣上却是为了杨贵妃。这是个矛盾,处于矛盾夹缝中的,正是汪司徒。
汪皇后十三岁进宫,十五岁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二十四年,如今已届四十。随着昔日如花容貌一的逝去,近来已隐隐有失宠之势。一旦这颗大树倒下,那栖身于树荫之下的汪品浩势必将首先遭受风雨的侵袭。
想当初,为解汪司徒心疾,被汪品浩豢养的谋士蒋菀曾进言:“滇南之地,生长一种名为还颜果的药果,食之可洗筋伐髓、返老还童、驻颜延寿,妙用无穷。如果能寻到这样一枚药果,让汪皇后服用,何愁不能独享圣上三千宠爱于一身。”为此,汪司徒每年都派人远赴滇南寻找还颜果,怎奈始终一无所获。
如果万幸找到还颜果,该怎么处置呢?给了女儿,自可保汪皇后专美于圣上一人,但圣上若知道这件事,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给了杨贵妃,汪皇后失宠必成定局,难保圣上哪天心血来潮,废汪皇后而册立杨贵妃。大树之倾,安有完卵,到时同样会命不保。
思虑至此,汪品浩心似油烹,烦燥不安,低喝一声:“来人!”
语音刚落,贴身护卫吴轲应声而入,微一抱拳:“大人,有何吩咐?”
“去!立刻传本府食客蒋菀先生、本府总管崔枫崔大人、内宫侍卫赵能赵大人,还有御医冯宪先生,速来本府一叙。”
“是!大人。”吴轲领命而去。
约顿饭的工夫,吴轲推门而入:“回秉司徒大人,蒋菀等大人已在客厅恭候。”
“知道了,下去罢。”
汪大人好整以暇地把一盏茶慢慢饮完,弹了弹纤尘不染的长衫,这才不疾不徐地向客厅缓步而去。汪大人浸yin官场多年,深知让属下久等的必要性。摆架子也好,吊胃口也罢,这些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就是要让下属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慢慢培养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敬畏之心。不过今天不同,汪大人此刻正值火烧眉毛,所以破例只让他们等了一盏茶的工夫。
“嗯吭!”进门之前,汪大人先清了清嗓子。这是汪大人为官之道的又一个心得。目的就是让下属整肃仪表,迎接自己的驾临,营造一种微妙的气场。
“大人!大人!”四人早已起立,见汪大人推门而入,纷纷抱拳作揖,礼恭至极。
汪司徒白净的脸上如沐春风,弯月似的眉毛在微微发胖、保养良好、面团似的脸上轻轻挑动,显得生动活泼。所有看到这副和煦亲切表情的人,都极易被感染,被吸引。
汪司徒施施然在居中的太师椅上落座,这才轻轻摆了摆绵软的手:“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礼,都坐吧。”
“大人,不知道此番召集我等前来,所为何事?还请大人示下。”
蒋菀约五十岁,面容癯黑干瘦,三角眼,鹰钩鼻,稀稀疏疏的细黄头发,头寸草不生,形象猥琐、身材矮。作为汪司徒最器重的谋士,自然要挑头先发声。
俗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碗量。这句话,放在谋士蒋菀身上是再合适不过。蒋菀此人,一生饱读诗书,有经天纬地之才,奇思妙想之谋。当年科举,高中三甲,只因皇上嫌其相貌丑陋,有碍朝堂观瞻,弃而不用,转而被汪品浩揽入门下。有感于汪司徒的知遇之恩,蒋菀多年来一直表现得衷心耿耿、鞠躬尽瘁,为汪大人出谋划策,屡建奇功。
汪品浩先向蒋菀轻轻了头,从宽袖从取出圣旨,递给蒋菀:“蒋先生,给大伙念念。”
蒋菀接过圣旨,展开一看,见诏书上用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当即肃容起身,清了清嗓子,宣读圣旨。
大致意思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人有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今杨贵妃身中奇毒,致面容尽毁,幸闻还颜果可以根治,无奈久觅无踪。着,大司徒汪品浩即刻勉力查寻,各府衙地方通力协查,务于半年内找到。若有所查获,所有人等一律加官进爵,赐金赏帛;若贻误君命,所有人等或开革,或收监,或枭首,一律严处重罚。
汪品浩道:“大伙都听到了吧?本官见皇上时,圣上罕见地龙颜大怒,看来这回圣上是动真格的了。若我等不能尽快找到还颜果,本官也难保各位大人可以再像之前那样全身而退。不过,还颜果一事,事关国体正统,绝非等闲。诸位都非外人,本官今天就几句大不敬的话,汪皇后乃我大汉国母,而那杨贵妃虽得圣上恩宠,其尊贵却怎么也压不过皇后吧?杨贵妃需用还颜果医毒,但汪皇后又何尝不需要用还颜果驻颜养体。这其中孰重孰轻,诸位想必都掂量得清,但一方是圣上严诏,一方是国体正统,这二者如何兼顾,却需要诸位拿个主意出来。”
汪品浩一番开场白讲完,和煦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示意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一阵沉静,各人都在打腹稿,暗自酝酿将要出的话。蒋菀第一个打破沉默:“汪大人,以属下看来,当务之急尚不是如何处理还颜果,而是要首先查找还颜果的线索。毕竟果子未得,其它的都在虚处。”
御医冯宪接话道:“是呀,还颜果五年开花,五年长成,前后长达十年之期。以本御医所料,将来找到的很可能是树,而非果。等候还颜果成熟的这段时间,相信吾等有充裕的时间想出如何处理还颜果的对策。”
汪品浩突然想起对杨贵妃下毒一事,虽被她侥幸躲过一劫,但有一就有二,在还颜果成熟之前,未尝就不可以再来一次,到时看一个死人还如何争?眼中戾色一现即隐,道:“二位所言,甚有道理。有一句话还得清楚,吾等所议,皆出于对我大汉朝耿耿忠心,决非暗室之谋。本官忝居高位,靠的是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操守,决非像那居心叵测的人所言,依仗的是皇后的庇佑,但话回来,在座的各位这几年树敌颇多,若不闻不问,放任皇后失宠,则难保将来会有宵之辈乘机落井下石,若当真有那一天,本官的身家性命尚且难保,更别在座的诸位了,所以,依本官之愚见,果子要找,处理果子的法子也要想。”
汪品浩话里的威胁意味,赵能等如何听不出来,无奈众人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无法脱身事外。众人一起起身,恭手道:“汪大人所言极是,下官敢不尊命?”
汪品浩摆摆手,示意大家落座,道:“今天冯御医也在,他最了解还颜果的习性,大家都听听冯大人怎么。”
冯宪道:“下官以为,寻找还颜果,紧要的一是先要了解这种药果的特,才不至于漫无目的做白功。前几次寻觅未果,应与这一关系极大。”
不愧是御用名医,刚开个头就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汪品浩鼓励道:“愿闻其详,请先生解惑。”
“这种药果,之所以稀缺珍贵,原因有三。其一,对环境要求苛刻,必须是常年四季如春,水气充足,且只扎根于岩石缝隙之中,以吸收天地灵气生长;其二,这种药果,五年开花,五年结果,且每次只成熟一枚,自然珍贵的很;其三,从开花至果熟,都会散发一种嗅之则开窍目明的香气,且这种香气越来越浓郁,对飞禽走兽、蛇虫蝼蚁有着致命的诱惑,很难自然长成。”
冯御医抿了口茶,继续道:“正因如此,天地之大,也只有滇南才产这种药果。另外,要找到还颜果,要做到两条,第一,必须是水气充足,人迹罕至,甚至连动物都难以接近的地方,才有可能有还颜果树的存在。比如悬崖、深谷,一般来附近还会有河流湖泊,以保持水气充足。第二,找果先找树,找到还颜果树,然后派人看守,直至果熟。不然,果熟之后那种浓郁的香气,片刻就会吸引无数生物,瞬间被采食贻尽。”
汪大人好不后悔,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听听这位冯御医的意见呢?害自己这些年来枉费心力,却一无所获。
轻轻鼓了几下掌,道:“冯御医分析的好!按图才好索骥,高崖、深谷、河流、湖泊,这几项条件就大大缩了查找的范围。赵大人,崔总管,你们二位曾多次去过滇南,可否知道类似的地方?”
事有缓急,刘司马这棵大树,经自己几番削伐,如今枝残叶疏,已经很难构成实质性威胁。汪大人目前深感头痛是还颜果,刚刚才被圣上召见,圣上疾言厉色,恩威并施,限自己半年内务必查找到还颜果的踪迹。实话,汪司徒对查找还颜果相当上心,这几年投入在此事上的精力可不少。问题是,还颜果,汪司徒是给自己的女儿,也就是汪皇后预留的,圣上却是为了杨贵妃。这是个矛盾,处于矛盾夹缝中的,正是汪司徒。
汪皇后十三岁进宫,十五岁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二十四年,如今已届四十。随着昔日如花容貌一的逝去,近来已隐隐有失宠之势。一旦这颗大树倒下,那栖身于树荫之下的汪品浩势必将首先遭受风雨的侵袭。
想当初,为解汪司徒心疾,被汪品浩豢养的谋士蒋菀曾进言:“滇南之地,生长一种名为还颜果的药果,食之可洗筋伐髓、返老还童、驻颜延寿,妙用无穷。如果能寻到这样一枚药果,让汪皇后服用,何愁不能独享圣上三千宠爱于一身。”为此,汪司徒每年都派人远赴滇南寻找还颜果,怎奈始终一无所获。
如果万幸找到还颜果,该怎么处置呢?给了女儿,自可保汪皇后专美于圣上一人,但圣上若知道这件事,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给了杨贵妃,汪皇后失宠必成定局,难保圣上哪天心血来潮,废汪皇后而册立杨贵妃。大树之倾,安有完卵,到时同样会命不保。
思虑至此,汪品浩心似油烹,烦燥不安,低喝一声:“来人!”
语音刚落,贴身护卫吴轲应声而入,微一抱拳:“大人,有何吩咐?”
“去!立刻传本府食客蒋菀先生、本府总管崔枫崔大人、内宫侍卫赵能赵大人,还有御医冯宪先生,速来本府一叙。”
“是!大人。”吴轲领命而去。
约顿饭的工夫,吴轲推门而入:“回秉司徒大人,蒋菀等大人已在客厅恭候。”
“知道了,下去罢。”
汪大人好整以暇地把一盏茶慢慢饮完,弹了弹纤尘不染的长衫,这才不疾不徐地向客厅缓步而去。汪大人浸yin官场多年,深知让属下久等的必要性。摆架子也好,吊胃口也罢,这些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就是要让下属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慢慢培养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敬畏之心。不过今天不同,汪大人此刻正值火烧眉毛,所以破例只让他们等了一盏茶的工夫。
“嗯吭!”进门之前,汪大人先清了清嗓子。这是汪大人为官之道的又一个心得。目的就是让下属整肃仪表,迎接自己的驾临,营造一种微妙的气场。
“大人!大人!”四人早已起立,见汪大人推门而入,纷纷抱拳作揖,礼恭至极。
汪司徒白净的脸上如沐春风,弯月似的眉毛在微微发胖、保养良好、面团似的脸上轻轻挑动,显得生动活泼。所有看到这副和煦亲切表情的人,都极易被感染,被吸引。
汪司徒施施然在居中的太师椅上落座,这才轻轻摆了摆绵软的手:“都是自己人,不必拘礼,都坐吧。”
“大人,不知道此番召集我等前来,所为何事?还请大人示下。”
蒋菀约五十岁,面容癯黑干瘦,三角眼,鹰钩鼻,稀稀疏疏的细黄头发,头寸草不生,形象猥琐、身材矮。作为汪司徒最器重的谋士,自然要挑头先发声。
俗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碗量。这句话,放在谋士蒋菀身上是再合适不过。蒋菀此人,一生饱读诗书,有经天纬地之才,奇思妙想之谋。当年科举,高中三甲,只因皇上嫌其相貌丑陋,有碍朝堂观瞻,弃而不用,转而被汪品浩揽入门下。有感于汪司徒的知遇之恩,蒋菀多年来一直表现得衷心耿耿、鞠躬尽瘁,为汪大人出谋划策,屡建奇功。
汪品浩先向蒋菀轻轻了头,从宽袖从取出圣旨,递给蒋菀:“蒋先生,给大伙念念。”
蒋菀接过圣旨,展开一看,见诏书上用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当即肃容起身,清了清嗓子,宣读圣旨。
大致意思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人有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今杨贵妃身中奇毒,致面容尽毁,幸闻还颜果可以根治,无奈久觅无踪。着,大司徒汪品浩即刻勉力查寻,各府衙地方通力协查,务于半年内找到。若有所查获,所有人等一律加官进爵,赐金赏帛;若贻误君命,所有人等或开革,或收监,或枭首,一律严处重罚。
汪品浩道:“大伙都听到了吧?本官见皇上时,圣上罕见地龙颜大怒,看来这回圣上是动真格的了。若我等不能尽快找到还颜果,本官也难保各位大人可以再像之前那样全身而退。不过,还颜果一事,事关国体正统,绝非等闲。诸位都非外人,本官今天就几句大不敬的话,汪皇后乃我大汉国母,而那杨贵妃虽得圣上恩宠,其尊贵却怎么也压不过皇后吧?杨贵妃需用还颜果医毒,但汪皇后又何尝不需要用还颜果驻颜养体。这其中孰重孰轻,诸位想必都掂量得清,但一方是圣上严诏,一方是国体正统,这二者如何兼顾,却需要诸位拿个主意出来。”
汪品浩一番开场白讲完,和煦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示意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一阵沉静,各人都在打腹稿,暗自酝酿将要出的话。蒋菀第一个打破沉默:“汪大人,以属下看来,当务之急尚不是如何处理还颜果,而是要首先查找还颜果的线索。毕竟果子未得,其它的都在虚处。”
御医冯宪接话道:“是呀,还颜果五年开花,五年长成,前后长达十年之期。以本御医所料,将来找到的很可能是树,而非果。等候还颜果成熟的这段时间,相信吾等有充裕的时间想出如何处理还颜果的对策。”
汪品浩突然想起对杨贵妃下毒一事,虽被她侥幸躲过一劫,但有一就有二,在还颜果成熟之前,未尝就不可以再来一次,到时看一个死人还如何争?眼中戾色一现即隐,道:“二位所言,甚有道理。有一句话还得清楚,吾等所议,皆出于对我大汉朝耿耿忠心,决非暗室之谋。本官忝居高位,靠的是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操守,决非像那居心叵测的人所言,依仗的是皇后的庇佑,但话回来,在座的各位这几年树敌颇多,若不闻不问,放任皇后失宠,则难保将来会有宵之辈乘机落井下石,若当真有那一天,本官的身家性命尚且难保,更别在座的诸位了,所以,依本官之愚见,果子要找,处理果子的法子也要想。”
汪品浩话里的威胁意味,赵能等如何听不出来,无奈众人都是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无法脱身事外。众人一起起身,恭手道:“汪大人所言极是,下官敢不尊命?”
汪品浩摆摆手,示意大家落座,道:“今天冯御医也在,他最了解还颜果的习性,大家都听听冯大人怎么。”
冯宪道:“下官以为,寻找还颜果,紧要的一是先要了解这种药果的特,才不至于漫无目的做白功。前几次寻觅未果,应与这一关系极大。”
不愧是御用名医,刚开个头就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汪品浩鼓励道:“愿闻其详,请先生解惑。”
“这种药果,之所以稀缺珍贵,原因有三。其一,对环境要求苛刻,必须是常年四季如春,水气充足,且只扎根于岩石缝隙之中,以吸收天地灵气生长;其二,这种药果,五年开花,五年结果,且每次只成熟一枚,自然珍贵的很;其三,从开花至果熟,都会散发一种嗅之则开窍目明的香气,且这种香气越来越浓郁,对飞禽走兽、蛇虫蝼蚁有着致命的诱惑,很难自然长成。”
冯御医抿了口茶,继续道:“正因如此,天地之大,也只有滇南才产这种药果。另外,要找到还颜果,要做到两条,第一,必须是水气充足,人迹罕至,甚至连动物都难以接近的地方,才有可能有还颜果树的存在。比如悬崖、深谷,一般来附近还会有河流湖泊,以保持水气充足。第二,找果先找树,找到还颜果树,然后派人看守,直至果熟。不然,果熟之后那种浓郁的香气,片刻就会吸引无数生物,瞬间被采食贻尽。”
汪大人好不后悔,为什么一开始没有听听这位冯御医的意见呢?害自己这些年来枉费心力,却一无所获。
轻轻鼓了几下掌,道:“冯御医分析的好!按图才好索骥,高崖、深谷、河流、湖泊,这几项条件就大大缩了查找的范围。赵大人,崔总管,你们二位曾多次去过滇南,可否知道类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