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节、女孩的心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姜田借着被弹劾的机会抛出了影响甚广的海军改革计划,但是为了平衡也要交出一种新式武器来武装现有的旧船,使他们能够对抗所谓强大的郑家海盗,或者威慑那些没事就喜欢客串海盗的欧洲商船。姜田思来想去凭现有的船只和训练状况,只能是一种可以对抗大型船舶与挑战多于自己数量的敌人超级武器,好在自己的存货中的确有这么个玩意,而且制造简单便于大规模装备。
“我给这玩意起了个名字——火箭炮!”姜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三个大字。
底下的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姜老师这次是在开玩笑,朝会上他拍着胸脯说自己有新武器,结果却变成了这帮学生的家庭作业。好在姜田并没有难为他们,只要求能画个简图并说明工作原理就成。再说这类武器在明朝也不算新鲜,最著名的比如被韩国人说成是自己发明的一窝蜂,以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掠海反舰导弹——蛟龙出水!当然这些武器在姜田的眼中属于**最原始的状态,但在这--个时空依旧是欧洲那些刚发展起来的国家所不能企及的存在,不过这种差距已经很小了,尤其是在身管火炮开始大发展的时候,这类火箭武器就显得有些鸡肋,于是姜田觉得既然火炮方面暂时还无法有大的突破,那不妨在火箭武器上下点功夫。
很多穿越小说中都提及过这类东西,基本上都对结构与发射药的成分提及的不多,等姜田真的开始设计时才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困难不少,首先就是火箭的造型,选型问题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最简单的,毕竟后世那么多火箭的照片充斥网络语各种军事杂志,但是对于一个外行来说,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有的火箭短粗而有的细长,为什么有的头部尖锐而有的又比较浑圆,更不会明白为什么有的火箭有四个大大的弹翼而有的却小巧的几乎看不见。这些还只是外部的造型,要想制造出来还牵扯到壳体材料、发动机、点火机构、推进剂、制导稳定系统、战斗部、引信设计等等……等等……
姜田终于知道自己惹了**烦,而且他现在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箭研发的工作中,无论是海军改革还是日常的公务处理,都需要这位太子太保大人亲自过问,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真正意义上的研究院体制,虽然现有的人员只能从自己的学生中选取,可如果他们真的能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可以从这里毕业,同时还成为本时空最具专业能力的研发团队。换句话说这就是他们的毕业设计加论文答辩。
面对这么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姜田没有太难为这些稚嫩的家伙,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选定了一款设计,而他的学生们则要努力完善这个计划。考虑到现有的技术水平,火箭只能选用**作为固体推进剂,至于外壳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加工水准,所以决定采用薄铁皮的箭身,头部装设一个尖锥的整流罩,为了保持飞行横向稳定,姜田原想参照黑尔火箭的设计安装倾斜的尾翼,后来又考虑到过大的尾翼会对发射场地要求过高,同时不利于大规模集中发射,所以只好采用一种设计上复杂,制造起来麻烦的起旋发动机,简单的说就是在战斗部后面安装了两个内置式的小型火箭,并在箭身上装设定向杆,发射时主火箭点燃,定向杆沿着发射架上的轨道前进开始初始旋转,因为**动力有限,在保证战斗部一定的威力前提下,对推力的损耗越少越好,所以轨道的斜率不是太大,当火箭飞离发射架之后,延烧引信点燃起旋火箭,如果有高速摄影机的话,就能看见在弹体头部会冒出两道倾斜向后喷射的火焰,它们的作用除了加速弹体旋转之外,还能稍微给火箭增加点推力。当火箭在天空中画出一道弧线飞向目标后,选装的延时引信或是撞击引信就会开始工作,这两种东西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延时引信就是普通的延烧引线,定时多久就用多长。撞击引信稍微麻烦点,因为目前的机加工水平还不足以支持这么复杂的东西,所以姜田退而求其次的选用了一种十分原始的设计,那就是在整流罩上装了几个探针,一旦触碰到目标或地面,探针会将战斗部中的一个玻璃瓶击碎,瓶子中的硫酸会冒出来点燃**完成起爆,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对于现在的战争来说已经足够了。再说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用延时引信,无论轰击地面目标还是水上目标,都是靠一定的数量来取得杀伤效果,单纯的碰撞起爆对于杀伤皮糙肉厚的战列舰作用并不是太大。
这么原始的火箭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就比娱乐用的玩意复杂一点,可对于看到设计大纲的研究员们来说,绝对是震撼性的东西。大家一开始都以为姜田只不过是对明军中那些原有的火器进行改良,谁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先进的军国重器,并且由于姜田信不过新火箭的射击精度,所以又设计了一个舰船上使用的十二连装发射架,可以想象这种东西一旦集群发射,遮天蔽日的火箭轰鸣着砸向对方的情景。以至于熟悉骑兵作战的刘宝铠在看到参数之后双手不住的颤抖,如果骑兵集群突击的时候遇上这种武器,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火箭的实战效果怎样暂且不说,首先就是先要将武器生产出来,为了减少研制难度,姜田决定先制造一百毫米口径的轻型版,这种直径的火箭能让单兵不太费力的举起来,两个人就能完成装填,必要的时候就算没有发射架,只靠一个倾斜的土堆也能架设临时发射台,就是这样会影响精度。再说薄铁皮的支撑强度很可能无法保证更大直径的火箭稳定,这也算是无奈的妥协。因为有了前面各种各样的产品开发经验,现在的科学院再接到姜田的研制任务时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摸不着头脑,无论是标准化的研制流程,还是各种试验之后的工作总结,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规范。而经验逐渐丰富的各级研究员们也不觉得这个任务有多么的困难,几乎就是现有的东西进行了一番拼凑,然后就组合出了一种划时代的新武器,当然也有不少人郁闷的发现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这么绝妙的主意。他们想不到是有原因的,在这个世界上正常的科学发展都是有脉络可寻的,很少有新生事物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某种军事用途的,直到后来科学发展变成了霸权国家对外征战的手段,军方才逐渐重视起新技术对军事变革的影响。甚至到后世的美国,干脆就专门成立了一个未来武器研究中心,专门负责预研新技术并研究其主要用途,著名的互联网就是出自这个机构的设想,这也是美国在战后能一直保持军事领先重要手段。本时空的科学院就有点类似于这个组织,虽然在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效率上还相差甚远,但因为姜田拥有超前的见识,所以最终的效果并不比对方差,至少在姜田活着的时候,这里将会是永远领先世界的研发中心。
既然研究院与研究员们已经具备初步的工作能力,姜田就不再关心具体的工作,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如果是姜田已经教授过的知识,他也鼓励对方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需要他亲自出马的事情并不是太多,于是他又将主要精力转回到文宣工作上来,毕竟就算没有火箭炮,中华朝的大军也具有傲视环宇的威慑力,海军的舰队也不是一天就能造出来的,就算造出来了培养出合格的水手又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而这一切又必须建立在社会稳定经济回暖的情况下,才能让朝廷有足够的资源去打造一支近代化的先进军队。于是当务之急恰恰不是新武器的研发,而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而对社会结构进行改革。改革社会首当其冲的又是尽快恢复人口。
“这刘巧儿本是乡野村姑,自由与邻村的赵家就定下了娃娃亲,怎奈鞑虏入寇尚且年幼的巧儿随家人辗转避难便离了家乡……”书桌后面,柳先生口沫横飞的开始讲这部新书,虽然不是什么英雄侠客,也不是儿女情长,但因为本书的人物与观众的身份十分接近,所以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反倒更有吸引力。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柳先生混得不太如意,被相声抢走了不少的听众,而且长篇评书不像相声段子那么短小精悍,所以新书的更新自然不如相声频繁,若不是满京城也就只有这个茶馆能听到相声,否则柳先生这样的说书先生恐怕要有危机感了。就在这时姜田找到了他,并且给了他一些新故事编排成评书,这么做的用意当然是宣传朝廷的各种政令,苦于没有新书的柳先生自然是一力应承下来,并且答应尽快的将这些故事在评书艺人的圈子里散播。
新的《刘巧儿》当然和后世的东西不一样,这里的女主角因为逃难的经历而性格独立泼辣,和传统的中国女性颇有不同。而男主角赵柱则是被迫参军保家卫国,复员回家之后才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个未婚妻,两个反传统的年轻人遇到一起自然是引发了一段爱情故事,虽说最后发现早有婚约算是皆大欢喜,算是照顾了传统观念的一点面子。但其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足以算得上是石破天惊,很久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那些身份低贱让人瞧不起的阶层才会如此开放。就算一些故事中也存在私定终身的爱情桥段,但那大多都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们的风雅韵事,就比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对普通平民阶层来说,婚丧嫁娶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剧中的男女主角一个是农民出身,另一个干脆是新军的复员军人,这种正经人家的儿女如此伤风败俗还被大肆宣讲,本身就已经严重的冲击力社会的道德底线。所以这故事一经问世马上就掀起了一股批判“不正之风”的狂潮,原先那些本来就对新《婚姻法》有所不满的人们立马站出来强烈谴责。在这一过程中,曲阜孔家虽然想保持低调,可还是被人抬出来用孔孟的大义来驳斥这些“歪理邪说”。接着就又有人翻出来这些故事是出自于京城的姜府,这下人们总算是找到了攻击的目标,一时间对姜田伤风败俗的口诛笔伐是不绝于耳。
深处舆论的漩涡之中,姜田却没有什么惊恐或愤怒的样子,每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除了定期的关注研制进程之外,就是继续给剩下的学生上课,然后指导一下乐队的业务。而且最近因为玉珠身怀有孕,编外人员红云便顺理成章的挤进了这个小圈子。对此心月只是摇摇头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她知道红云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自身在**中的影响力,并不是真的要成为姜大人的填房小妾,所以没有过多的排挤她。可玲珑显然不会这么想,这丫头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既没有心月的工作能力,也没有清幽姐妹那种侍寝的资格,若不是于音乐之道还有些建树恐怕早就无法自处。但就这还来个红云和她争宠,她有做不到某些姑娘那样赤裸裸的**姜田,在她内心中还有一份曾经大家闺秀的矜持,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足够的傲却没娇,完全无法吸引某个迟钝男的注意,所以她对于红云的敌意也是最大的。
至于她是不是真的喜欢上姜田,这一点她自己也不知道,毕竟逢场作戏见得太多了,对于爱情这种东西实在是麻木的很。她只知道自己同心月一样折服于姜田的学识,却又没有心月那般痴迷,每当看见幽兰炫耀般神采奕奕的表情,又有点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比这俩姐妹更有魅力,可却无法得到某人的垂青。这种感觉其实就是热恋之前的那种朦胧感觉,只是当事人自己并不知道。
姜田就更不知道这么麻烦的事情了,他只是发现最近来乐队指导的时候,玲珑总是有意无意的针对他,虽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就是让人感觉不爽。好在和第一次见面时相比,玲珑的大小姐脾气总算是收敛了不少,这才没让姜大人直接暴走,只当是对方又恢复了以前的做派。姜田很快又发现,不仅是玲珑的状态不对劲,夕芸这丫头最近也不太爱说话了。本来恢复了一点活泼劲头的小姑娘又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每当姜田回到府中的时候,她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的出来迎接,就算还是喜欢黏着姜田,却只是安静的坐在一旁郁郁寡欢。
“这是怎么了?谁惹我妹妹不高兴了?来,告诉哥哥我给你出气。”
任凭姜田怎么询问,小丫头就是不开口,而且对他生活上的关心也是与日俱增,以前只有清幽姐妹才涉足的卧室她偶尔也会流连的看上几眼。一旦到了晚上,只要有清幽姐妹在,她立马就会躲得远远地。
“你说她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明白的姜田只好找个明白人来问问,而他眼中的明白人就是心月了。
对于这个问题,心月的俏脸上不禁一红,其实她何尝不是身在局中而不能自拔,别人为什么喜欢姜田她不知道,可她自己却绝对是被那丰富的知识与尊重女人的心胸所征服,她知道这绝不是狂热的喜爱,但是除却姜田之外,还有谁会将她们这些**女子当成一个完整的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仅仅就是这一点,就足够她敬重对方一辈子。可惜人家只是将自己当成是女徒弟而已。
“夕芸啊……”心月迟疑了一下:“想是身子不太舒服吧,回头我去请郎中看看。”
心月虽然说得滴水不漏,但是知识丰富的姜田一瞬间就从她扭捏的表情猜出了是哪种“身体不适”!想到这里他倒是没有太意外,毕竟古代人营养失衡发育不如现代人快,这么晚才出现“不适”症状也不是太严重的问题,所以他自言自语的嘀咕着:“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丫头跟我还藏着掖着,她要不说我怎么猜的出来呢……”
心月听他嘀咕着,知道姜田已经猜了个大概,只是没想到博学的姜大人竟然连女人的这点事都如此了解,想是通过清幽姐妹知道的吧。可是他心中还有个答案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夕芸的反常不仅是生理问题,还有另一个心理问题,但是对于后面的这个答案,她实在不想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
姜田借着被弹劾的机会抛出了影响甚广的海军改革计划,但是为了平衡也要交出一种新式武器来武装现有的旧船,使他们能够对抗所谓强大的郑家海盗,或者威慑那些没事就喜欢客串海盗的欧洲商船。姜田思来想去凭现有的船只和训练状况,只能是一种可以对抗大型船舶与挑战多于自己数量的敌人超级武器,好在自己的存货中的确有这么个玩意,而且制造简单便于大规模装备。
“我给这玩意起了个名字——火箭炮!”姜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三个大字。
底下的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姜老师这次是在开玩笑,朝会上他拍着胸脯说自己有新武器,结果却变成了这帮学生的家庭作业。好在姜田并没有难为他们,只要求能画个简图并说明工作原理就成。再说这类武器在明朝也不算新鲜,最著名的比如被韩国人说成是自己发明的一窝蜂,以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掠海反舰导弹——蛟龙出水!当然这些武器在姜田的眼中属于**最原始的状态,但在这--个时空依旧是欧洲那些刚发展起来的国家所不能企及的存在,不过这种差距已经很小了,尤其是在身管火炮开始大发展的时候,这类火箭武器就显得有些鸡肋,于是姜田觉得既然火炮方面暂时还无法有大的突破,那不妨在火箭武器上下点功夫。
很多穿越小说中都提及过这类东西,基本上都对结构与发射药的成分提及的不多,等姜田真的开始设计时才发现情况比他想象的困难不少,首先就是火箭的造型,选型问题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最简单的,毕竟后世那么多火箭的照片充斥网络语各种军事杂志,但是对于一个外行来说,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有的火箭短粗而有的细长,为什么有的头部尖锐而有的又比较浑圆,更不会明白为什么有的火箭有四个大大的弹翼而有的却小巧的几乎看不见。这些还只是外部的造型,要想制造出来还牵扯到壳体材料、发动机、点火机构、推进剂、制导稳定系统、战斗部、引信设计等等……等等……
姜田终于知道自己惹了**烦,而且他现在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全身心的投入到火箭研发的工作中,无论是海军改革还是日常的公务处理,都需要这位太子太保大人亲自过问,于是他决定尝试一下真正意义上的研究院体制,虽然现有的人员只能从自己的学生中选取,可如果他们真的能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可以从这里毕业,同时还成为本时空最具专业能力的研发团队。换句话说这就是他们的毕业设计加论文答辩。
面对这么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姜田没有太难为这些稚嫩的家伙,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选定了一款设计,而他的学生们则要努力完善这个计划。考虑到现有的技术水平,火箭只能选用**作为固体推进剂,至于外壳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加工水准,所以决定采用薄铁皮的箭身,头部装设一个尖锥的整流罩,为了保持飞行横向稳定,姜田原想参照黑尔火箭的设计安装倾斜的尾翼,后来又考虑到过大的尾翼会对发射场地要求过高,同时不利于大规模集中发射,所以只好采用一种设计上复杂,制造起来麻烦的起旋发动机,简单的说就是在战斗部后面安装了两个内置式的小型火箭,并在箭身上装设定向杆,发射时主火箭点燃,定向杆沿着发射架上的轨道前进开始初始旋转,因为**动力有限,在保证战斗部一定的威力前提下,对推力的损耗越少越好,所以轨道的斜率不是太大,当火箭飞离发射架之后,延烧引信点燃起旋火箭,如果有高速摄影机的话,就能看见在弹体头部会冒出两道倾斜向后喷射的火焰,它们的作用除了加速弹体旋转之外,还能稍微给火箭增加点推力。当火箭在天空中画出一道弧线飞向目标后,选装的延时引信或是撞击引信就会开始工作,这两种东西的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延时引信就是普通的延烧引线,定时多久就用多长。撞击引信稍微麻烦点,因为目前的机加工水平还不足以支持这么复杂的东西,所以姜田退而求其次的选用了一种十分原始的设计,那就是在整流罩上装了几个探针,一旦触碰到目标或地面,探针会将战斗部中的一个玻璃瓶击碎,瓶子中的硫酸会冒出来点燃**完成起爆,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对于现在的战争来说已经足够了。再说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用延时引信,无论轰击地面目标还是水上目标,都是靠一定的数量来取得杀伤效果,单纯的碰撞起爆对于杀伤皮糙肉厚的战列舰作用并不是太大。
这么原始的火箭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就比娱乐用的玩意复杂一点,可对于看到设计大纲的研究员们来说,绝对是震撼性的东西。大家一开始都以为姜田只不过是对明军中那些原有的火器进行改良,谁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先进的军国重器,并且由于姜田信不过新火箭的射击精度,所以又设计了一个舰船上使用的十二连装发射架,可以想象这种东西一旦集群发射,遮天蔽日的火箭轰鸣着砸向对方的情景。以至于熟悉骑兵作战的刘宝铠在看到参数之后双手不住的颤抖,如果骑兵集群突击的时候遇上这种武器,那简直是灭顶之灾。
火箭的实战效果怎样暂且不说,首先就是先要将武器生产出来,为了减少研制难度,姜田决定先制造一百毫米口径的轻型版,这种直径的火箭能让单兵不太费力的举起来,两个人就能完成装填,必要的时候就算没有发射架,只靠一个倾斜的土堆也能架设临时发射台,就是这样会影响精度。再说薄铁皮的支撑强度很可能无法保证更大直径的火箭稳定,这也算是无奈的妥协。因为有了前面各种各样的产品开发经验,现在的科学院再接到姜田的研制任务时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摸不着头脑,无论是标准化的研制流程,还是各种试验之后的工作总结,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规范。而经验逐渐丰富的各级研究员们也不觉得这个任务有多么的困难,几乎就是现有的东西进行了一番拼凑,然后就组合出了一种划时代的新武器,当然也有不少人郁闷的发现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这么绝妙的主意。他们想不到是有原因的,在这个世界上正常的科学发展都是有脉络可寻的,很少有新生事物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某种军事用途的,直到后来科学发展变成了霸权国家对外征战的手段,军方才逐渐重视起新技术对军事变革的影响。甚至到后世的美国,干脆就专门成立了一个未来武器研究中心,专门负责预研新技术并研究其主要用途,著名的互联网就是出自这个机构的设想,这也是美国在战后能一直保持军事领先重要手段。本时空的科学院就有点类似于这个组织,虽然在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效率上还相差甚远,但因为姜田拥有超前的见识,所以最终的效果并不比对方差,至少在姜田活着的时候,这里将会是永远领先世界的研发中心。
既然研究院与研究员们已经具备初步的工作能力,姜田就不再关心具体的工作,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如果是姜田已经教授过的知识,他也鼓励对方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需要他亲自出马的事情并不是太多,于是他又将主要精力转回到文宣工作上来,毕竟就算没有火箭炮,中华朝的大军也具有傲视环宇的威慑力,海军的舰队也不是一天就能造出来的,就算造出来了培养出合格的水手又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而这一切又必须建立在社会稳定经济回暖的情况下,才能让朝廷有足够的资源去打造一支近代化的先进军队。于是当务之急恰恰不是新武器的研发,而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而对社会结构进行改革。改革社会首当其冲的又是尽快恢复人口。
“这刘巧儿本是乡野村姑,自由与邻村的赵家就定下了娃娃亲,怎奈鞑虏入寇尚且年幼的巧儿随家人辗转避难便离了家乡……”书桌后面,柳先生口沫横飞的开始讲这部新书,虽然不是什么英雄侠客,也不是儿女情长,但因为本书的人物与观众的身份十分接近,所以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反倒更有吸引力。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柳先生混得不太如意,被相声抢走了不少的听众,而且长篇评书不像相声段子那么短小精悍,所以新书的更新自然不如相声频繁,若不是满京城也就只有这个茶馆能听到相声,否则柳先生这样的说书先生恐怕要有危机感了。就在这时姜田找到了他,并且给了他一些新故事编排成评书,这么做的用意当然是宣传朝廷的各种政令,苦于没有新书的柳先生自然是一力应承下来,并且答应尽快的将这些故事在评书艺人的圈子里散播。
新的《刘巧儿》当然和后世的东西不一样,这里的女主角因为逃难的经历而性格独立泼辣,和传统的中国女性颇有不同。而男主角赵柱则是被迫参军保家卫国,复员回家之后才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个未婚妻,两个反传统的年轻人遇到一起自然是引发了一段爱情故事,虽说最后发现早有婚约算是皆大欢喜,算是照顾了传统观念的一点面子。但其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足以算得上是石破天惊,很久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有那些身份低贱让人瞧不起的阶层才会如此开放。就算一些故事中也存在私定终身的爱情桥段,但那大多都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们的风雅韵事,就比如《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对普通平民阶层来说,婚丧嫁娶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剧中的男女主角一个是农民出身,另一个干脆是新军的复员军人,这种正经人家的儿女如此伤风败俗还被大肆宣讲,本身就已经严重的冲击力社会的道德底线。所以这故事一经问世马上就掀起了一股批判“不正之风”的狂潮,原先那些本来就对新《婚姻法》有所不满的人们立马站出来强烈谴责。在这一过程中,曲阜孔家虽然想保持低调,可还是被人抬出来用孔孟的大义来驳斥这些“歪理邪说”。接着就又有人翻出来这些故事是出自于京城的姜府,这下人们总算是找到了攻击的目标,一时间对姜田伤风败俗的口诛笔伐是不绝于耳。
深处舆论的漩涡之中,姜田却没有什么惊恐或愤怒的样子,每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除了定期的关注研制进程之外,就是继续给剩下的学生上课,然后指导一下乐队的业务。而且最近因为玉珠身怀有孕,编外人员红云便顺理成章的挤进了这个小圈子。对此心月只是摇摇头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她知道红云的目的在于如何提高自身在**中的影响力,并不是真的要成为姜大人的填房小妾,所以没有过多的排挤她。可玲珑显然不会这么想,这丫头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既没有心月的工作能力,也没有清幽姐妹那种侍寝的资格,若不是于音乐之道还有些建树恐怕早就无法自处。但就这还来个红云和她争宠,她有做不到某些姑娘那样赤裸裸的**姜田,在她内心中还有一份曾经大家闺秀的矜持,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足够的傲却没娇,完全无法吸引某个迟钝男的注意,所以她对于红云的敌意也是最大的。
至于她是不是真的喜欢上姜田,这一点她自己也不知道,毕竟逢场作戏见得太多了,对于爱情这种东西实在是麻木的很。她只知道自己同心月一样折服于姜田的学识,却又没有心月那般痴迷,每当看见幽兰炫耀般神采奕奕的表情,又有点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比这俩姐妹更有魅力,可却无法得到某人的垂青。这种感觉其实就是热恋之前的那种朦胧感觉,只是当事人自己并不知道。
姜田就更不知道这么麻烦的事情了,他只是发现最近来乐队指导的时候,玲珑总是有意无意的针对他,虽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就是让人感觉不爽。好在和第一次见面时相比,玲珑的大小姐脾气总算是收敛了不少,这才没让姜大人直接暴走,只当是对方又恢复了以前的做派。姜田很快又发现,不仅是玲珑的状态不对劲,夕芸这丫头最近也不太爱说话了。本来恢复了一点活泼劲头的小姑娘又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每当姜田回到府中的时候,她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的出来迎接,就算还是喜欢黏着姜田,却只是安静的坐在一旁郁郁寡欢。
“这是怎么了?谁惹我妹妹不高兴了?来,告诉哥哥我给你出气。”
任凭姜田怎么询问,小丫头就是不开口,而且对他生活上的关心也是与日俱增,以前只有清幽姐妹才涉足的卧室她偶尔也会流连的看上几眼。一旦到了晚上,只要有清幽姐妹在,她立马就会躲得远远地。
“你说她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明白的姜田只好找个明白人来问问,而他眼中的明白人就是心月了。
对于这个问题,心月的俏脸上不禁一红,其实她何尝不是身在局中而不能自拔,别人为什么喜欢姜田她不知道,可她自己却绝对是被那丰富的知识与尊重女人的心胸所征服,她知道这绝不是狂热的喜爱,但是除却姜田之外,还有谁会将她们这些**女子当成一个完整的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仅仅就是这一点,就足够她敬重对方一辈子。可惜人家只是将自己当成是女徒弟而已。
“夕芸啊……”心月迟疑了一下:“想是身子不太舒服吧,回头我去请郎中看看。”
心月虽然说得滴水不漏,但是知识丰富的姜田一瞬间就从她扭捏的表情猜出了是哪种“身体不适”!想到这里他倒是没有太意外,毕竟古代人营养失衡发育不如现代人快,这么晚才出现“不适”症状也不是太严重的问题,所以他自言自语的嘀咕着:“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丫头跟我还藏着掖着,她要不说我怎么猜的出来呢……”
心月听他嘀咕着,知道姜田已经猜了个大概,只是没想到博学的姜大人竟然连女人的这点事都如此了解,想是通过清幽姐妹知道的吧。可是他心中还有个答案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夕芸的反常不仅是生理问题,还有另一个心理问题,但是对于后面的这个答案,她实在不想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