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七、剑走偏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世间的事儿兜兜转转,竟然有这样一份前缘。怪道当年清远曾说跟着师傅游历九州,既涉足荒野,又出入宫廷,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龙鼎真人玄明的能耐到底有多高,清瑜其实并不太清楚。只是屡次听清远说起,模模糊糊有个印象。其实这也是清瑜不懂江湖的缘故,玄明的功力见识,放眼天下也算数一数二的。这老道人若不是看清瑜看走了眼,当年也不会跟慧有在大相国寺落得个生死道消。不过有了玄明当年的一番佐证,加上清瑜今日观相所得,清瑜估摸着也有七八分准了。一想到陈国如今大事一桩接一桩,若陈帝再驾崩了,整个局势还真是莫名危险。
吴春和在一旁更是忐忑不安。他虽是宫中伺候了大半辈子的,却也没经历过这种事。先帝驾崩的时候他还没入宫,他在宫廷的几十年,也是陈国最安定的几十年。此时忽然晓得陈帝命不久矣,这位老太监心中一座大山仿佛摇摇欲坠,惊得他坐立难安。
清瑜晓得此时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反而比开始要安静了些。只是这些事横亘在心头,她也不得不思量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吴春和见清瑜不再说话,便出言道:“明儿是太子殿下祭奠礼,小姐怕还有一场辛苦。不如先安寝了吧。这几日老奴就在府里客房住下,等事情了了,再做打算。小姐您看如何?”
清瑜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吴春和这是怕自己信不过,自行软禁。清瑜想了想,觉得这也是彼此两便的事情,难得的是吴春和自己主动开口,免去了清瑜做恶人的嫌疑,忙道:“多谢吴公公深明大义。如此,就留公公多住两日。若有什么情况,我也好找公公商量。”
吴春和微笑点点头,开了门,寻陆管家去了。
红药见人去了,这才又来催清瑜休息。清瑜也觉得事情太多太难,想得脑门疼,便宽衣躺下。只叮嘱红药明日早些叫她,省得耽误了往宫里去。
终究是人力有限,虽然一肚子糟心事牵绊,累极了清瑜还是枕着风声进入了梦乡。
陈帝离开后,太子妃张婉平独坐灵前。她其实也早就疲累不堪,但是局势如此,就是让她去睡,恐怕也不能成眠。好容易捱过了四更,便有陈帝最亲近的太监匆匆进来禀告道:“太子妃,皇上手谕。”
张氏连忙取过在手,凑在灯下一看。只见陈帝苍劲的笔迹只有寥寥四字:一切如常。
张婉平知道这就是说,明日太子的祭奠礼,依旧是泽礼做孝子登场。
她看向那送信的太监,沉声问:“不是叫你注意点吗?怎么不避开些?我不想别人怀疑。”
那太监偏头看了一眼殿外,见的确无人,这才压低声音道:“太子妃错怪,今儿正是奴才当值。皇上抬头看见奴才便让奴才来了。不过,太子妃不必担心,皇上今日心事重重,不会想太多的。”
太子妃微微颔首,这才问道:“你可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太监苦笑着道:“回太子妃,就是什么事儿都没有,皇上这才……”
太子妃疑惑的皱眉问道:“怎么会什么事儿都没有?清瑜那丫头吓傻了?”
那太监显然是对太子妃的一处暗棋,忙一五一十的道:“皇上也踌躇了好久。自言自语说,要么是嘉王府那丫头太笨了没想到。要么是那丫头太聪明了看穿了。总之,人家什么举动都没做。只有以前宝应殿老太监吴春和连夜上门拜访。只是那老货已经久不在宫廷,又是巴结嘉王府得很,进了王府更没出来,所以……”
太子妃双手捏紧,将陈帝的手谕都抓得变了形,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将东西收好放在袖子里,又叮嘱那太监道:“知道了。你回去盯着吧。眼下你那里最紧要,千万不能出差错。”
那太监连忙点头,急匆匆转身去了。
太子妃张婉平揉着眉头,心里七上八下。从前太子阵营最强有力的嘉王,如今竟然这般棘手。早知道,当日就该劝着太子,压制压制嘉王才是。如今人家立下这么大功劳,自己又阴差阳错过继了他的儿子。偏偏忠奸难辨,一念成功一念失败,这叫人如何是好?
这一夜的风尤其大,将京城上空积蓄了多日的阴霾吹了个干净。躲了许久的明月终于皎皎当空,给这座刚从苦难中解脱的雄城带来了一抹亮色。
京城东北六十里外,有陈国境内第一大湖禹王泽,每到秋冬,湖边成片成片的芦苇枯萎变色,形成了大面积的红色沼泽。人们取名叫做红芦荡。往年里不少民众在此捕鱼取藕,很是热闹。只是这里恰是蒙古人过境处,今年格外萧条。不仅仅是红芦荡,整个陈国的东北路,凡蒙古人一路铁蹄过处,都是满目疮痍。
但是今夜红芦荡有了篝火。一队士兵扎营在此,看装束倒是陈国军人。只是这些军人做派与陈国别处的军队很是不同,不仅甲胄鲜明,而且纪律严明。虽是一路风尘仆仆,但是岗哨严整,丝毫不马虎。
营地中间一个不起眼的帐篷内,嘉王陈洪恺正端坐其中。这位陈国排行第一的亲王,如今业已褪尽了从前的青涩,不复当年明珠冠玉一般的姿容。这些年边塞的风沙磨砺下,嘉王身上温润的气质已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全身上下流露出铁血军人一般的刚强与严苛。此时他正看着从各处飞鸽传书来的密报,这里头既包括像邓厚那样的谍探送来的关于边军的调查,也包括自京城眼线出传来的明细。
嘉王拿着京城方面寄送来的最近一封密报,看了良久,这才放下。巴王兵败自刎,太子遇刺身亡,事情几乎是完美的按照他的计划在一步步进行。虽然为了除去太子,嘉王牺牲了布置在太子身边很久的一个铁卫,但是,这无疑是值得的。嘉王也相信,凭借自己充足的准备,没有人能发现其中的蹊跷。世人都以为是巴王派出的死士杀害了太子,其实,任何外来的武力,想要靠近太子都是极为困难的。只有太子最信任的人,才能在太子不防备的情况下一击即中。
眼下的情况,他千里奔丧,无疑是水到渠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眼看京城在望,陈洪恺忽然心头冒出一阵不安。
是事情太顺利?不,为了这一天,陈洪恺隐忍布置了这么多年。这绝不是唾手可得的那种成功。
是因为心虚?或许有一点。但是弑兄灭弟又怎么样?一手策划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不也名垂千古?况且这本就是姚贵妇母子欠了母后跟自己的,自己也不过是取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
成功就在眼前,他不能裹足不前。即便是担心父皇的态度,即便是头疼那帮拥护太子的老臣,已经到了红芦荡,他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嘉王站起身,挑开帐篷一角,只见明月普照大地,宇阔天清。他不由得精神一振,这该是好兆头吧。嘉王对月祈祷道:若母后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儿子马到功成,完成大业!
回到帐中,嘉王陈洪恺抽出随身佩剑,狠心直接往左臂上刺去。一时间血喷如注。陈洪恺也真个硬气,痛也不曾哼一声,只高叫侍卫进来。那嘉王随身侍卫进了帐篷,见到这种情形,顿时吓了个三魂出窍,本能的就抽刀护在嘉王身前,脱口要喊有刺客。嘉王一个凌厉的眼神将那侍卫止住,沉声道:“取了纱布来与我包扎即是。不要声张。”
那侍卫慌忙丢了刀,急匆匆拿了金疮药与纱布为嘉王处理创口。他虽然内心疑惑,却是不敢发问。要知道嘉王御下极严。那侍卫早养成了严格服从的习惯。
陈洪恺感受着手臂上创口传来的一阵阵绞痛,心绪反而平静了些。他本可以毫发无损的回到京城,只是多年的小心让他不得不多筹划一步剑走偏锋。虽然在陇南建功无数,但是到了陈帝毕竟都是耳听为虚。眼下使一招苦肉计,多多少少能算得上眼见为实。随着明天的来临,陈洪恺觉得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第二日一早,清瑜便被红药叫醒了起来。不止清瑜颐珑轩,侧妃尹兰烟那里,还有楚芙蓉、泽祥母子那里都已经灯火通明。木樨更是早起一步,为府上众人入宫做起了准备。
清瑜穿起孝服,绑了白绸在额头。红药又将加厚的护膝给清瑜套好,这才算收拾妥当。因这一日辛苦必多,吃食无着,所以早餐尤其丰盛。只是服孝期间忌开荤,除了一桌子素碟,就只有一碗云英蛋做的蛋羹算有些滋味。红药将参汤灌了一水袋,嘱咐清瑜道:“要是小姐实在受不住,就泯几口。我交到慕容姨娘手里,多少可以应个急。”
清瑜点头道:“幸好你想得周到。我晓得了。”
只是相比于祭奠礼的辛苦,缠绕在清瑜心头,更让她担心的,还是父亲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世间的事儿兜兜转转,竟然有这样一份前缘。怪道当年清远曾说跟着师傅游历九州,既涉足荒野,又出入宫廷,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龙鼎真人玄明的能耐到底有多高,清瑜其实并不太清楚。只是屡次听清远说起,模模糊糊有个印象。其实这也是清瑜不懂江湖的缘故,玄明的功力见识,放眼天下也算数一数二的。这老道人若不是看清瑜看走了眼,当年也不会跟慧有在大相国寺落得个生死道消。不过有了玄明当年的一番佐证,加上清瑜今日观相所得,清瑜估摸着也有七八分准了。一想到陈国如今大事一桩接一桩,若陈帝再驾崩了,整个局势还真是莫名危险。
吴春和在一旁更是忐忑不安。他虽是宫中伺候了大半辈子的,却也没经历过这种事。先帝驾崩的时候他还没入宫,他在宫廷的几十年,也是陈国最安定的几十年。此时忽然晓得陈帝命不久矣,这位老太监心中一座大山仿佛摇摇欲坠,惊得他坐立难安。
清瑜晓得此时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反而比开始要安静了些。只是这些事横亘在心头,她也不得不思量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吴春和见清瑜不再说话,便出言道:“明儿是太子殿下祭奠礼,小姐怕还有一场辛苦。不如先安寝了吧。这几日老奴就在府里客房住下,等事情了了,再做打算。小姐您看如何?”
清瑜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吴春和这是怕自己信不过,自行软禁。清瑜想了想,觉得这也是彼此两便的事情,难得的是吴春和自己主动开口,免去了清瑜做恶人的嫌疑,忙道:“多谢吴公公深明大义。如此,就留公公多住两日。若有什么情况,我也好找公公商量。”
吴春和微笑点点头,开了门,寻陆管家去了。
红药见人去了,这才又来催清瑜休息。清瑜也觉得事情太多太难,想得脑门疼,便宽衣躺下。只叮嘱红药明日早些叫她,省得耽误了往宫里去。
终究是人力有限,虽然一肚子糟心事牵绊,累极了清瑜还是枕着风声进入了梦乡。
陈帝离开后,太子妃张婉平独坐灵前。她其实也早就疲累不堪,但是局势如此,就是让她去睡,恐怕也不能成眠。好容易捱过了四更,便有陈帝最亲近的太监匆匆进来禀告道:“太子妃,皇上手谕。”
张氏连忙取过在手,凑在灯下一看。只见陈帝苍劲的笔迹只有寥寥四字:一切如常。
张婉平知道这就是说,明日太子的祭奠礼,依旧是泽礼做孝子登场。
她看向那送信的太监,沉声问:“不是叫你注意点吗?怎么不避开些?我不想别人怀疑。”
那太监偏头看了一眼殿外,见的确无人,这才压低声音道:“太子妃错怪,今儿正是奴才当值。皇上抬头看见奴才便让奴才来了。不过,太子妃不必担心,皇上今日心事重重,不会想太多的。”
太子妃微微颔首,这才问道:“你可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那太监苦笑着道:“回太子妃,就是什么事儿都没有,皇上这才……”
太子妃疑惑的皱眉问道:“怎么会什么事儿都没有?清瑜那丫头吓傻了?”
那太监显然是对太子妃的一处暗棋,忙一五一十的道:“皇上也踌躇了好久。自言自语说,要么是嘉王府那丫头太笨了没想到。要么是那丫头太聪明了看穿了。总之,人家什么举动都没做。只有以前宝应殿老太监吴春和连夜上门拜访。只是那老货已经久不在宫廷,又是巴结嘉王府得很,进了王府更没出来,所以……”
太子妃双手捏紧,将陈帝的手谕都抓得变了形,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将东西收好放在袖子里,又叮嘱那太监道:“知道了。你回去盯着吧。眼下你那里最紧要,千万不能出差错。”
那太监连忙点头,急匆匆转身去了。
太子妃张婉平揉着眉头,心里七上八下。从前太子阵营最强有力的嘉王,如今竟然这般棘手。早知道,当日就该劝着太子,压制压制嘉王才是。如今人家立下这么大功劳,自己又阴差阳错过继了他的儿子。偏偏忠奸难辨,一念成功一念失败,这叫人如何是好?
这一夜的风尤其大,将京城上空积蓄了多日的阴霾吹了个干净。躲了许久的明月终于皎皎当空,给这座刚从苦难中解脱的雄城带来了一抹亮色。
京城东北六十里外,有陈国境内第一大湖禹王泽,每到秋冬,湖边成片成片的芦苇枯萎变色,形成了大面积的红色沼泽。人们取名叫做红芦荡。往年里不少民众在此捕鱼取藕,很是热闹。只是这里恰是蒙古人过境处,今年格外萧条。不仅仅是红芦荡,整个陈国的东北路,凡蒙古人一路铁蹄过处,都是满目疮痍。
但是今夜红芦荡有了篝火。一队士兵扎营在此,看装束倒是陈国军人。只是这些军人做派与陈国别处的军队很是不同,不仅甲胄鲜明,而且纪律严明。虽是一路风尘仆仆,但是岗哨严整,丝毫不马虎。
营地中间一个不起眼的帐篷内,嘉王陈洪恺正端坐其中。这位陈国排行第一的亲王,如今业已褪尽了从前的青涩,不复当年明珠冠玉一般的姿容。这些年边塞的风沙磨砺下,嘉王身上温润的气质已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全身上下流露出铁血军人一般的刚强与严苛。此时他正看着从各处飞鸽传书来的密报,这里头既包括像邓厚那样的谍探送来的关于边军的调查,也包括自京城眼线出传来的明细。
嘉王拿着京城方面寄送来的最近一封密报,看了良久,这才放下。巴王兵败自刎,太子遇刺身亡,事情几乎是完美的按照他的计划在一步步进行。虽然为了除去太子,嘉王牺牲了布置在太子身边很久的一个铁卫,但是,这无疑是值得的。嘉王也相信,凭借自己充足的准备,没有人能发现其中的蹊跷。世人都以为是巴王派出的死士杀害了太子,其实,任何外来的武力,想要靠近太子都是极为困难的。只有太子最信任的人,才能在太子不防备的情况下一击即中。
眼下的情况,他千里奔丧,无疑是水到渠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眼看京城在望,陈洪恺忽然心头冒出一阵不安。
是事情太顺利?不,为了这一天,陈洪恺隐忍布置了这么多年。这绝不是唾手可得的那种成功。
是因为心虚?或许有一点。但是弑兄灭弟又怎么样?一手策划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不也名垂千古?况且这本就是姚贵妇母子欠了母后跟自己的,自己也不过是取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已。
成功就在眼前,他不能裹足不前。即便是担心父皇的态度,即便是头疼那帮拥护太子的老臣,已经到了红芦荡,他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嘉王站起身,挑开帐篷一角,只见明月普照大地,宇阔天清。他不由得精神一振,这该是好兆头吧。嘉王对月祈祷道:若母后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儿子马到功成,完成大业!
回到帐中,嘉王陈洪恺抽出随身佩剑,狠心直接往左臂上刺去。一时间血喷如注。陈洪恺也真个硬气,痛也不曾哼一声,只高叫侍卫进来。那嘉王随身侍卫进了帐篷,见到这种情形,顿时吓了个三魂出窍,本能的就抽刀护在嘉王身前,脱口要喊有刺客。嘉王一个凌厉的眼神将那侍卫止住,沉声道:“取了纱布来与我包扎即是。不要声张。”
那侍卫慌忙丢了刀,急匆匆拿了金疮药与纱布为嘉王处理创口。他虽然内心疑惑,却是不敢发问。要知道嘉王御下极严。那侍卫早养成了严格服从的习惯。
陈洪恺感受着手臂上创口传来的一阵阵绞痛,心绪反而平静了些。他本可以毫发无损的回到京城,只是多年的小心让他不得不多筹划一步剑走偏锋。虽然在陇南建功无数,但是到了陈帝毕竟都是耳听为虚。眼下使一招苦肉计,多多少少能算得上眼见为实。随着明天的来临,陈洪恺觉得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第二日一早,清瑜便被红药叫醒了起来。不止清瑜颐珑轩,侧妃尹兰烟那里,还有楚芙蓉、泽祥母子那里都已经灯火通明。木樨更是早起一步,为府上众人入宫做起了准备。
清瑜穿起孝服,绑了白绸在额头。红药又将加厚的护膝给清瑜套好,这才算收拾妥当。因这一日辛苦必多,吃食无着,所以早餐尤其丰盛。只是服孝期间忌开荤,除了一桌子素碟,就只有一碗云英蛋做的蛋羹算有些滋味。红药将参汤灌了一水袋,嘱咐清瑜道:“要是小姐实在受不住,就泯几口。我交到慕容姨娘手里,多少可以应个急。”
清瑜点头道:“幸好你想得周到。我晓得了。”
只是相比于祭奠礼的辛苦,缠绕在清瑜心头,更让她担心的,还是父亲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