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新情况与新对策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交待幕僚带着刘肇基和黄得功去察看城外给庐州军三个师选出的驻地,史可法这才安心坐了下来。
“扬州现在的情况不错,各方面都进行得很顺利,兴华你就不用操心了。”史可法说起这些时,脸上笑容都露出来了。
“哦,那些俘虏处置得如何了?”
罗剑走时,留下一万多俘虏交给史可法处置,其实心里一直担心这些俘虏处理不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乙邦才在俘虏中挑选了三四千人,都是年轻身体好的,剩下的全被几个厂挑走了,上次小刘回来说要建钢厂,这人手还是不够呢。”
现在的工厂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开矿需要的俘虏更多,这让罗剑又有了打仗的欲望。
“不过还是杀了二百多人,都是血债累累的,杀了这帮人,所有俘虏都老实多了。”
温文尔雅的史可法说起杀人,一点都没有不适的感觉,可见这些人是多么该杀。
“你让刘肇基派人到南方去购买的红薯和玉米种子都到了,已经种下去了。”
“哦,种下去了?这明天我得去↖,看看。”
明末的小冰河期,西方好多国家人口减少达70%,而大明虽饱经战乱,但人口减少却不到50%,这相当程度上利益于这些耐旱农作物的引进,只是土豆按说已经进入大明了,罗剑却还没听人说起过,这个以后也要找到推广开来才行。
后世所说的康乾盛世,其实是小冰期结束,气温快速回升,农作物产量大增,再加上红薯、玉米、土豆的推广才造成人口快速增长,有些人就把这个时期称为“康乾盛世”,但罗剑认为,这两个时期满清所推行的政策是不可能产生所谓的“盛世”。
尽管小冰河期已经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但眼前的关口必须得熬过去,这个时候农作物产量都是极低,急着引进和推广红薯和玉米,就是为了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
“兴华,你去看啥?这种庄稼你也懂?”史可法有些诧异。
“宪之兄,这种庄稼可是门大学问,后世同样的土地养活了十三亿多人口,靠的就是对种庄稼的研究啊。”
说到这儿,罗剑想起了杂交水稻,可惜以现在的条件是没有可能弄成功的。
“那我们以后也要组织人进行专门的研究。”
“宪之兄,那些无主的田地如今可全部安置下去了?又是如何安置的?”
扬州以北在清兵过境之后,留下了大量的无主田地,对这些土地的处理办法,罗剑在六合时就有一些思考,大体就是按军垦的方式,以政府的名义承包给农民,当然现在还只能叫衙门,先签上十年左右的合约,待全国统一之后再作统一安排。
“现在流民这么多,这些土地只能先分给他们耕种了,这些日子时泽一直在忙这些事情呢。”
罗剑听史可法说就这么分下去了,觉得有些不妥,就把自己的思考给史可法说了。
史可法一听,思索片刻,却说道:“兴华,你这是想在十年之内荡清宇内?”
“呵呵,宪之兄,你想得太多了,这十年只是个大概的时间,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总不会有错吧,万一十年不行,之后根据情况也可以续签嘛。”
听史可法如此一说,罗剑呵呵一笑。
“还有,如果在这十年之内如果有人不愿种田,愿意去工厂做工的,这种情况怎么办,咱们得作一些调研,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来。”
“还有人不愿意种田,愿意去工厂做工?”史可法根本不相信,中国的老百姓,土地就是命根子,不到破家的地步,谁也不愿意卖田卖地。
“呵呵,这可说不准,宪之兄,不信咱们走着瞧,到时田地没人耕种了,你可别跟我急。”
罗剑想起后世自己老家那大片被荒芜了的田地,当然知道这是太有可能了。
“在你的那些工厂做工的人能养活全家?”史可法显然不是书呆子,一下就想到造成这情况可能的原因。
“能,当然能,而且还能比种田的还要过得更好。”罗剑很肯定的回答,这些都是后世一些最基本的事实,说出来当然毫不犹豫。
史可法呆了半晌没有说话,作为朝廷的高级官员,史可法是务实的,他不会问出那种“大家都去做工了,没有粮食吃什么?”之类幼稚的问题。
“当象玻璃厂那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官员恐怕就应付不过来了吧?”
明末资本主义在江浙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萌芽,这个时候一些初级资本已经开始在上层建筑中寻找他们的代言人,崇祯年间首辅周延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谓的党争,其背后深层次的背景其实就是各种利益的争夺,最后的结果以崇祯皇帝妥协告一段落,而后果就是大明朝廷财政入不敷出。
当然如果局势稳定的话,这种现象在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资本时代来到的时间会远远提前。
“岂止是以后,现在我都应付不过来了,任民育已经被小刘给搞得焦头烂额了。”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说道。
“哦,时泽兄如何又焦头烂额了?”
“小刘找任民育讨论这些工厂如何收税的问题,把时泽弄得稀里糊涂,不知道咋办了?”
“哦?还有这回事?小刘一直没跟我说过呢”
“小刘说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这些事有他就行了,不想让你分心呢。你们这税收怎么就会弄得这么复杂?不仅任民育弄不明白,我听了几遍也是迷糊着呢。”
史可法把刘为民跟他说的各种税收制度简要说了一遍,其实罗剑对后世的税收制度也很不了解,这刘为民家里是办厂的,对这些东西精通也不奇怪。
“光这几个厂倒也没那么复杂,小刘考虑问题很长远啊,他考虑的是刚才我说的那种工厂大量出现以后,现在起好头,迈好步,以后就会少很多麻烦,这方面我也不太懂,以后等小刘有时间了,得让他专门开办培训班。”
“哦,原来是这样,这小子也不跟我们说清楚,把我和时泽两个都弄得云里雾里的。不过听小刘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这大明对工商税收的三十税一是多么的不合理了。”
见史可法懵懂地感觉到工商税收的不合理,这让罗剑意识到明末东林党人后来被人认为是资本利益的代言人,恐怕有些偏颇。
不排除东林党中其中有些人确实是明末江渐一带大财团的代言人,象复社的首脑张溥曾经策划让周延儒重新登上首辅的位置,这背后就明显有大盐商的背景。
罗剑甩了甩脑袋,觉得自己想得太远了,赶紧把思维收了回来。
两人说得热火朝天,柳兰坐在旁边看着也不说话,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宪之兄,听说你的集贤馆里又来了不少人啊?”罗剑想起柳兰说的话。
“哪里是冲我来的啊,都是投奔兴华你来的,你这不是没在府里吗,柳兰一个姑娘家在府里多有不便,我就让他们暂时住到集贤馆了。”
“宪之兄,我说句实在话,你可别生气。”罗剑盯着史可法说道。
“兴华,你怎么跟愚兄见外起来了?有什么话还不能直说?”史可法有些生气地看着罗剑。
“宪之兄,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这个没错,但是要应对扬州以后即将出现新情况,他们还是差得太远。”罗剑很诚恳地说道。
“唉,跟兴华你们接触得越多,我都觉得自己已经老朽了,何况他们?”史可法对这一点深表认同。
“那就对他们进行充电!”罗剑坚定地说道。
“充电?跟那对讲机一样?”史可法露出疑惑的表情。
“呵呵,充电的意思就是给他们这里补充新的知识。”罗剑指指自己的脑袋。
“哼,还给他们充电?他们还要给你洗脑呢!”柳兰听到两人说到这儿,气鼓鼓地说道。
“柳姑娘,怎么回事啊?”史可法看来并不知道有些士人已经到府上来过了。
“哼,子不语怪力乱神,奇技淫巧,学之无益,不若学圣人之大道以教化万民,天下方可大治。”柳兰学着那些书生的口气说道,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呵呵,你一个姑娘家当先生,他们不服气也正常,柳兰,你把政治学和经济学一些科目的书籍打印一些出来,先给宪之兄好好看看,待宪之兄这个小圣人跟他们讲,他们就服气了。”罗剑听到柳兰的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哦,兴华,你说你这儿还有书可看?我怎么在你的书房里没看到啊?”史可法对看书可是极有兴趣。
“呵呵,都在那个电脑里,把大明所有的书全部拿来,也只有它里面藏书的万分之一都不到呢。”罗剑笑着说道,说完又抬头看了看堂中,并没见其他人在场。
“啊?果真如此?那你这电脑跟那猛士车和步枪相比,才是真正的宝物啊!走走走,兴华,上你书房去,愚兄要挑几本先看看。”史可法简直急不可待,看得柳兰咯咯直笑。
“我说兴华,你也不早点说,白白耽误了这么多天。”史可法一边站起来还一边埋怨。
“我说宪之兄,别急,我的这些书绝大多数都是简体字,你不一定看得明白呢。柳兰,你上去打一张简繁对照表。”罗剑赶紧让史可法稍安勿躁。
“何为简体字?就是你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字?你们啥都好,就是胡乱地编字改字,这可不好。”史可法以前在电脑屏幕上见过一些简体字,很有些不以为然。
“呵呵,宪之兄,我们老祖宗们创下文字其用意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记录语言,更好地传承代代积累下的知识文化,到了后世知识和文化都大大发展了,现在用的这些汉字就显得太过繁复了,如果简化了之后一样可以清楚地表达意思,而且所有的人学习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那么又为什么不简而化之呢?”
罗剑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史可法理解起来不会很困难,只是这个时代人们对文字和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就象祖宗之法不可易一样,要彻底改变这些观念,还得需要时日。
史可法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听兴华这么一说,倒也可以接受。”
“同样的道理,后世的文字绝大多数用的都是白话文,这个宪之兄也要适应才是。”
其实罗剑最担心的是现在的读书人对白话文的接受,后世也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逐渐推广白话文的,难道不成现在也要来个“新文化运动”?
果然话一说完,就见史可法皱起了眉头。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救推荐,求收藏,谢谢了!
交待幕僚带着刘肇基和黄得功去察看城外给庐州军三个师选出的驻地,史可法这才安心坐了下来。
“扬州现在的情况不错,各方面都进行得很顺利,兴华你就不用操心了。”史可法说起这些时,脸上笑容都露出来了。
“哦,那些俘虏处置得如何了?”
罗剑走时,留下一万多俘虏交给史可法处置,其实心里一直担心这些俘虏处理不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乙邦才在俘虏中挑选了三四千人,都是年轻身体好的,剩下的全被几个厂挑走了,上次小刘回来说要建钢厂,这人手还是不够呢。”
现在的工厂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开矿需要的俘虏更多,这让罗剑又有了打仗的欲望。
“不过还是杀了二百多人,都是血债累累的,杀了这帮人,所有俘虏都老实多了。”
温文尔雅的史可法说起杀人,一点都没有不适的感觉,可见这些人是多么该杀。
“你让刘肇基派人到南方去购买的红薯和玉米种子都到了,已经种下去了。”
“哦,种下去了?这明天我得去↖,看看。”
明末的小冰河期,西方好多国家人口减少达70%,而大明虽饱经战乱,但人口减少却不到50%,这相当程度上利益于这些耐旱农作物的引进,只是土豆按说已经进入大明了,罗剑却还没听人说起过,这个以后也要找到推广开来才行。
后世所说的康乾盛世,其实是小冰期结束,气温快速回升,农作物产量大增,再加上红薯、玉米、土豆的推广才造成人口快速增长,有些人就把这个时期称为“康乾盛世”,但罗剑认为,这两个时期满清所推行的政策是不可能产生所谓的“盛世”。
尽管小冰河期已经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但眼前的关口必须得熬过去,这个时候农作物产量都是极低,急着引进和推广红薯和玉米,就是为了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
“兴华,你去看啥?这种庄稼你也懂?”史可法有些诧异。
“宪之兄,这种庄稼可是门大学问,后世同样的土地养活了十三亿多人口,靠的就是对种庄稼的研究啊。”
说到这儿,罗剑想起了杂交水稻,可惜以现在的条件是没有可能弄成功的。
“那我们以后也要组织人进行专门的研究。”
“宪之兄,那些无主的田地如今可全部安置下去了?又是如何安置的?”
扬州以北在清兵过境之后,留下了大量的无主田地,对这些土地的处理办法,罗剑在六合时就有一些思考,大体就是按军垦的方式,以政府的名义承包给农民,当然现在还只能叫衙门,先签上十年左右的合约,待全国统一之后再作统一安排。
“现在流民这么多,这些土地只能先分给他们耕种了,这些日子时泽一直在忙这些事情呢。”
罗剑听史可法说就这么分下去了,觉得有些不妥,就把自己的思考给史可法说了。
史可法一听,思索片刻,却说道:“兴华,你这是想在十年之内荡清宇内?”
“呵呵,宪之兄,你想得太多了,这十年只是个大概的时间,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总不会有错吧,万一十年不行,之后根据情况也可以续签嘛。”
听史可法如此一说,罗剑呵呵一笑。
“还有,如果在这十年之内如果有人不愿种田,愿意去工厂做工的,这种情况怎么办,咱们得作一些调研,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来。”
“还有人不愿意种田,愿意去工厂做工?”史可法根本不相信,中国的老百姓,土地就是命根子,不到破家的地步,谁也不愿意卖田卖地。
“呵呵,这可说不准,宪之兄,不信咱们走着瞧,到时田地没人耕种了,你可别跟我急。”
罗剑想起后世自己老家那大片被荒芜了的田地,当然知道这是太有可能了。
“在你的那些工厂做工的人能养活全家?”史可法显然不是书呆子,一下就想到造成这情况可能的原因。
“能,当然能,而且还能比种田的还要过得更好。”罗剑很肯定的回答,这些都是后世一些最基本的事实,说出来当然毫不犹豫。
史可法呆了半晌没有说话,作为朝廷的高级官员,史可法是务实的,他不会问出那种“大家都去做工了,没有粮食吃什么?”之类幼稚的问题。
“当象玻璃厂那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官员恐怕就应付不过来了吧?”
明末资本主义在江浙经济发达的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萌芽,这个时候一些初级资本已经开始在上层建筑中寻找他们的代言人,崇祯年间首辅周延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所谓的党争,其背后深层次的背景其实就是各种利益的争夺,最后的结果以崇祯皇帝妥协告一段落,而后果就是大明朝廷财政入不敷出。
当然如果局势稳定的话,这种现象在有足够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资本时代来到的时间会远远提前。
“岂止是以后,现在我都应付不过来了,任民育已经被小刘给搞得焦头烂额了。”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说道。
“哦,时泽兄如何又焦头烂额了?”
“小刘找任民育讨论这些工厂如何收税的问题,把时泽弄得稀里糊涂,不知道咋办了?”
“哦?还有这回事?小刘一直没跟我说过呢”
“小刘说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这些事有他就行了,不想让你分心呢。你们这税收怎么就会弄得这么复杂?不仅任民育弄不明白,我听了几遍也是迷糊着呢。”
史可法把刘为民跟他说的各种税收制度简要说了一遍,其实罗剑对后世的税收制度也很不了解,这刘为民家里是办厂的,对这些东西精通也不奇怪。
“光这几个厂倒也没那么复杂,小刘考虑问题很长远啊,他考虑的是刚才我说的那种工厂大量出现以后,现在起好头,迈好步,以后就会少很多麻烦,这方面我也不太懂,以后等小刘有时间了,得让他专门开办培训班。”
“哦,原来是这样,这小子也不跟我们说清楚,把我和时泽两个都弄得云里雾里的。不过听小刘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这大明对工商税收的三十税一是多么的不合理了。”
见史可法懵懂地感觉到工商税收的不合理,这让罗剑意识到明末东林党人后来被人认为是资本利益的代言人,恐怕有些偏颇。
不排除东林党中其中有些人确实是明末江渐一带大财团的代言人,象复社的首脑张溥曾经策划让周延儒重新登上首辅的位置,这背后就明显有大盐商的背景。
罗剑甩了甩脑袋,觉得自己想得太远了,赶紧把思维收了回来。
两人说得热火朝天,柳兰坐在旁边看着也不说话,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宪之兄,听说你的集贤馆里又来了不少人啊?”罗剑想起柳兰说的话。
“哪里是冲我来的啊,都是投奔兴华你来的,你这不是没在府里吗,柳兰一个姑娘家在府里多有不便,我就让他们暂时住到集贤馆了。”
“宪之兄,我说句实在话,你可别生气。”罗剑盯着史可法说道。
“兴华,你怎么跟愚兄见外起来了?有什么话还不能直说?”史可法有些生气地看着罗剑。
“宪之兄,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这个没错,但是要应对扬州以后即将出现新情况,他们还是差得太远。”罗剑很诚恳地说道。
“唉,跟兴华你们接触得越多,我都觉得自己已经老朽了,何况他们?”史可法对这一点深表认同。
“那就对他们进行充电!”罗剑坚定地说道。
“充电?跟那对讲机一样?”史可法露出疑惑的表情。
“呵呵,充电的意思就是给他们这里补充新的知识。”罗剑指指自己的脑袋。
“哼,还给他们充电?他们还要给你洗脑呢!”柳兰听到两人说到这儿,气鼓鼓地说道。
“柳姑娘,怎么回事啊?”史可法看来并不知道有些士人已经到府上来过了。
“哼,子不语怪力乱神,奇技淫巧,学之无益,不若学圣人之大道以教化万民,天下方可大治。”柳兰学着那些书生的口气说道,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呵呵,你一个姑娘家当先生,他们不服气也正常,柳兰,你把政治学和经济学一些科目的书籍打印一些出来,先给宪之兄好好看看,待宪之兄这个小圣人跟他们讲,他们就服气了。”罗剑听到柳兰的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哦,兴华,你说你这儿还有书可看?我怎么在你的书房里没看到啊?”史可法对看书可是极有兴趣。
“呵呵,都在那个电脑里,把大明所有的书全部拿来,也只有它里面藏书的万分之一都不到呢。”罗剑笑着说道,说完又抬头看了看堂中,并没见其他人在场。
“啊?果真如此?那你这电脑跟那猛士车和步枪相比,才是真正的宝物啊!走走走,兴华,上你书房去,愚兄要挑几本先看看。”史可法简直急不可待,看得柳兰咯咯直笑。
“我说兴华,你也不早点说,白白耽误了这么多天。”史可法一边站起来还一边埋怨。
“我说宪之兄,别急,我的这些书绝大多数都是简体字,你不一定看得明白呢。柳兰,你上去打一张简繁对照表。”罗剑赶紧让史可法稍安勿躁。
“何为简体字?就是你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字?你们啥都好,就是胡乱地编字改字,这可不好。”史可法以前在电脑屏幕上见过一些简体字,很有些不以为然。
“呵呵,宪之兄,我们老祖宗们创下文字其用意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记录语言,更好地传承代代积累下的知识文化,到了后世知识和文化都大大发展了,现在用的这些汉字就显得太过繁复了,如果简化了之后一样可以清楚地表达意思,而且所有的人学习起来更加方便快捷,那么又为什么不简而化之呢?”
罗剑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史可法理解起来不会很困难,只是这个时代人们对文字和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就象祖宗之法不可易一样,要彻底改变这些观念,还得需要时日。
史可法想了一下,点点头说道:“听兴华这么一说,倒也可以接受。”
“同样的道理,后世的文字绝大多数用的都是白话文,这个宪之兄也要适应才是。”
其实罗剑最担心的是现在的读书人对白话文的接受,后世也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逐渐推广白话文的,难道不成现在也要来个“新文化运动”?
果然话一说完,就见史可法皱起了眉头。
ps:新书敬请大家支持,救推荐,求收藏,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