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后记三:自我进化的十字路口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论如何设计世界观,世界观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小说中探讨的主要内容,所以本书对所设立的世界观(上两篇的三二一一)虽然有所提及,但并不是主要笔墨。这篇后记,我们来整体说说《众神聊斋》一直在展示的却又有些隐晦的主题:自我进化。
这个话题分为两个命题:自我和进化。
抛却宏观地球意识,以及超宏观宇宙意识这两个可能有争议的存在来说,人类世界的“自我”,往往存在三个层面:
1、单独个体的我
2、某个民族(文化)文明下代表的整体的我(比如华夏文明等)
3、所有人类物种看做一个整体的我
这三个“我”,从实到虚,我们对它们的印象和意识也越来越模糊的,这是为什么呢?。
《楞严经》里开篇佛祖花了好大的篇幅,好几次对比来告诉阿难心到底在哪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那段阿难和佛祖的对话挺有意思的)——这个故事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厉害如佛祖,在教诲弟子明白心的概念的时候,也需要用对比的方法,举例的方法来让弟子见心明性,可见举例和对比的重要性。
有人会问,上面这段话和我们要谈的“我”有什么关系呢?沐雨你是黔驴技穷非要凑字数赚稿费么?
当然不是,关系便是回答上面那个问题:人类世界的三个层面的我(个体,民族文明,人类物种)中,人们对这三个层面的我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从实到虚的一个原因便是,这三个层面的对比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对比。
不信我们来看看:
1、单独个体的我的对比:我们每天都在见到各种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对我们这个“我”的反馈,如果一个女孩子大清早起来发现脸上长包了,她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怎么去治疗,而是今天上班同事会怎么看待自己。一个男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被老板当众骂的狗血喷头,他关心的恐怕不止这个错误本身,还包括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正是因为我们周围有无数的和我们个体差不多的其他人,我们才能够通过他们而自省,反思,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办法像达摩一样,面壁几年就开悟了。
2、某个民族文明整体的我的对比:这个层面的“我”的体量太大,在世界上仅存的也不多,今天世界上的文明对比,基本上是欧洲的某些文明直接互相对比(英,法,德等,但似乎又像一个整体?),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对比(当然美国内部由于种族原因,又可以细分),中华文明以一己之力与全球其他所有文明对比——和欧洲比谁的过去更辉煌,和美国比谁的未来更明朗,和印度比谁对佛教的贡献更大,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谁活到现在,和日本比……算了,不谈这个——虽然有对比,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星球上今天仍旧能发出声音的文明不外乎那么几个,而且众多文明之间的对比实际上更困难(有情感因素和操作难度),所以,任何一个文明想通过对比认清自己的难度,其实很高的。
高到什么地步呢?高到这个文明在某个阶段的现实情况,已经从先进变成落后了,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阿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以及阿片战争之后近百年的中华文明沉浮史。——对不起,沐雨需要在这里声明,这样的描述沐雨没有任何对中华文明不敬的意思,我刚才的措辞是“这个文明在某个阶段的现实情况”,这个现实情况只代表那个阶段,不代表过去所有时间,更不代表今天。请各位注意。
我们对那段时间中华文明被直接揍得满头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似乎最多的一个解读是,中华文明从海纳百川变成了闭关锁国,直接导致了落后。
闭关锁国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如果我们把这个民族文明看做一个个体的“我”,似乎更好理解:如果我从一个每天需要出去上班,与他人见面(文明对比),并且还需要自己与他人互相分享一些工作经验,学习心得(文明交流)的人变成一个死宅,在家里连外面的新闻也不看,成天就只看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想象自己在漫画书里多厉害多牛逼,久而久之,这个我也会变得落后于其他人,身体状况也会不好。换言之,这个“我”也会出问题。
一个文明,不论多么辉煌过,多么源远流长,如果这个“我”不能保持与其他文明的“我”的不断交流,或许也会从整体上丧失进取之心,最终落后。
当然,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终于醒悟过来,不是么?
那么第三个我呢?也就是人类物种层面的“我”呢?
如果前面的两个说法我们认同的话——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是需要与其他类似的“我”进行对比之后才能更好的自省的话——人类物种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的以一个整体智慧物种的形态,与宇宙里其他物种进行过对比。
因为这种对比的成本是巨大的。第一是实现难度:我们还没有能力进行星际航行,见到外星人。第二是见面之后的后果难以承受:一见面可能就是你死我亡。
所以这种对比,大多数存在于今天的科幻作品中,而且大多数以星际航行,外星人为主题来进行想象。
比如《异形》,《阿凡达》等等,再比如《三体》。
而《三体》与其他的外星人科幻作品最大的区别是,大刘(刘慈欣)直接告诉我们了一个事实,宇宙中不同文明的进化等级不同,以至于一个照面很有可能就把另外一个文明灭的渣渣都不剩,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窝着别出来。(黑暗森林理论,以及那句经典的:毁灭你,与你何干?)
好,问题来了:如果宇宙里每个文明保全自己的最好办法是窝着别出来,换言之,宇宙里每个文明都最好不要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比来认识“自我”,但是宇宙里的不同文明的“进化等级”又有高低之分,那么这些物种的整体文明,是如何在不与其他文明对比的情况下,高效的“自我进化”的?
在《众神聊斋》中的倒数第二章:本源中。浩宁的弟弟,浩然,以自己的理解,告诉了浩宁另外一种进化方法:在一个物种的时间轴上,通过现在与过去,现在与外来的时空对比,从而高效进化。
也是在这章里,浩然告诉了浩宁,整个《众神聊斋》架构中的神的存在意义:通过神自身本身所有的跨越时空的属性,在时间层面给与每个时代的人类文明的个体,也就是人类以灵感,再通过这个时代的人类,推动整体人类文明往更高效的进化之路走。
我们的文明曾经总结过,个体人类如何快速进化的办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换言之,就是自省的能力。这种自省,是通过过去与现在的人事时地物对比而自省的,那么如果一个文明不仅通过这些对比,还可以通过与未来来进行对比呢?它的进化速度是否会更有效率?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可能通过未来对比?——实际上文中通过浩宁的语言已经解释了一部分,我们现在做任何一种决策,都是通过对未来的推测来影响现在的决策的,这本身就是大脑层面的对未来的对比了。
当然,这是形而上层面的对比,我们说说物理学上的“未来影响现在”,也就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时间现象”(不好意思,量子力学这个物理学说替《众神聊斋》背了好多锅哦哈哈):
量子延迟选择实验,我们不比了解这个实验具体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似乎再透露一个有意思的时间现象,那就是即将发生的未来,实际上会影响现在(有些解读为现在的选择可以改变过去),当然,由于今天我们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对于这个实验结果有非常多的解读方式,《众神聊斋》只选择其中一种解读,并且把它变化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那就是量子形态,是有可能跨越时空的。(当然这个解读并不严谨,但谁知道呢?万一是别的某种方式呢?)
所以,这也从技术层面解决了通过未来的某些信息来进化现在的。——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们传统的时空观认为回到过去可能会改变未来,所以未来就不见了。但这是传统的时空观,是站在三维世界来思考时空的,而书中的浩然,也就是宇宙的超宏观意识,很明显不是三维的,甚至不是四维的,仅仅凭他能够将时空展现为“时空之河”给浩宁看,甚至把每一个时代的神的“涅槃爆炸”的众多灵感信息展现为“鲲”这种人类更好理解的形式,就证明他在时空的理解比我们今天高很多层次。
换言之,他所描述的一个物种通过跨越时空的灵感系统进行进化的行为,很有可能是确定的,并且在他这个层面来看,根本不会考虑因此而带来的未来改变(他或许认为这种改变仅仅是误差而已)。
这便是浩宁在世界观中设计三层宏观-微观对比的原因:不同层面的宏观看微观,实际上对某一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
在浩然的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人类物种自我进化过程中的必备因素。
在众神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为了守卫这个众神所代表的文明体系。(地球宏观意识界天师总结出三神佯谬时间过短,可能还没有到意识到需要理解众神的意义。)
在人类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为了改天换地,让自己获得更好,满足更多愿望,甚至强于周遭其他人。(费先生,易平指,那些被书灵改造的打脸侠,黄金指以及各种盗版“指”,早期的浩宁等人,都是这个层面的理解)
换句话说,不同层面,不同的人,因为“我”的不同,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我们心中信仰的同一个神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如此,便可以引入下面一个问题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层面,因为“我”的认知不同,是否对“【自我进化】”这一命题,认知相同?
从书中来看,各个角色的认知显然是不同的。
但在说这个话题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中所提到的:进化与演化的联系与区别。
浩然也解释了,我们常说的“进化论”,其实只是演化论(这是个翻译错误,大家可以百度到)。
演化论的主要理论是:物种因为各种原因会发生变异,这些变异会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中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最终筛选出最适合当前环境生存的物种,从整个历史场合来看,出现了适应性更强的物种。——注意,这个过程中,物种是没有选择权,也没有意识的,它无法对自然环境说:你不要天降一场大火灾吧,我要演化出别的东西,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整个物种群体出现变异,然后大火灾来的时候,有些个体变异能够扛的过去,扛过去的就留下,抗不过去的,就没了。
而人们想象中的进化呢?(之所以说想象,是因为还没有一套自然理论能够完美的描述进化):是人类能够在某些灾祸,自然选择来临之前,就尽可能多的具备抵御这种灾祸的能力。这种“进化”的思路,从古至今,在人类头脑中从未断过。
古代的时候,这种进化思路被描述为“神”,这个神有两种,一种是“神”来帮助人们躲避灾祸,或者抵御灾祸(例子很常见,不举了),第二种就很干脆了,自己成神(成仙),这套理论大多数出现在中华文明中,人们相信,自身通过修炼,不断提高自己肉身,便可以成神(想想什么炼神合道,元婴,金丹期等等,本质上都是发生个体进化)。而成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长生不死啊!(躲避灾祸)。
当然中间还有其他更入世的方法,比如发展医学(中医等),强身健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但是古人对进化的终极形态和浪漫畅想,基本是这两种思路。
而今天,我们掌握了科技之后,我们对这种进化的也从浪漫的“神”落地为现实:躲避暴雨,有天气预报,灭掉大火,有空中灭火器,快速到达某个地方,有飞机。人类不需要过去浪漫畅想的神的帮助,已经可以躲避大量的灾祸了。甚至人类寿命的灾祸,也似乎在有办法解决。——对了,《未来简史》扉页的一句话便是:从智人到智神。
不论以上例子如何,我们都理解了进化与演化的区别,那便是演化是自然选择,一个物种无意识的被筛选;而进化是这个物种的主观意识选择:前者对应过去的变异到现在的选择。后者对应现在的变异到未来的选择。
而进化与演化的联系,那便是都需要某种意义上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能是人类个体变异:基因工程
这种变异,也可能是某种学科变异:科技发展
这种变异,也可能是某个文明变异: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等(当然本书将其称为五四封神)
所以,在本书中,沐雨通过时空世界观与界天师的极速发展(极速觉醒),为大家展示了这些不同变异的方式:
科技发展:刘帅,浩宁等人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任老师所在的量子物理墨子卫星行业(为咱们国家的量子力学发展点个赞!),甚至包括通过科技手段,发明魂币引擎,进而能够“山寨”各种法器的费先生所处的灵魂研究行业,发现宏粒子,通过其对现有粒子的改造,最终可以被意识控制——顺带说一句,通过科技手段,发明某些生产力工具,在通过科技产品达到传说中神的法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今天人类的科技发展部分达成的一件事情
人类个体变异:在书中主要通过灵魂层面展示:更换灵魂导致人类有更强的能力,书灵导致人体可以学习梦想的技能,通过灵魂研究出现灵魂形态的生物(神念飞蚊,神念飞虫)来进行意识控制甚至为“文殊”做了一个缸中之脑来成为“假神”,通过极乐净土让灵魂层面发成极化变异,以牺牲灵魂的代价来换取其他个体的终极变异:成神。
文明变异:观自在学习西方知识,小红等人不断对神学的理解更新,不断提及的五四封神,以及在众多争论中对百年前的华夏文明浩劫的争吵等。
这些变异,都指向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因为进化而发生的变异,都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
简单来说,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变异,对人类来说,成本最低,因为不论现有科技如何发展,不会影响到人类个体的发展。(这属于外物)
人类个体变异对于人类来说,成本就高很多,他需要付出的是一些人的生命,灵魂,甚至一代人的生命代价。
文明变异的成本更加高,它意味着这个文明很有可能从历史上抹去,再也不会出现——这是为什么华夏众神的底线,是守卫华夏文明这个唇亡齿寒的目标。
不同范畴的“我”所需的进化成本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不同范畴的“我”的进化需求的不同迫切程度:
【个体我的进化】几乎所有民族,所有文明对在个体人类的进化层面是几乎一致的认为是有必要的。比如我们民族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山的那边的高丽,海的那边的扶桑,基本都是什么好了就学什么,中国好了学中国,西方好了学西方;西方欧洲也是,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对东方的向往,以及后来的大航海,工业革命,几乎都有着个体进化的自身诉求,以及影子。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个体人类进化的难度低,成本低,收益迅速——
难度低是指个体人类非常容易从与他人的对比,与过去的对比,与遥远的地方的人类对比知道自己当前的状况,知道自己不如他人,自然知耻而后勇,有进化意图了(当然,这个层面的个体进化还是有些难度的,今天的知识付费,主要就是满足人们这个层面的进化而产生的焦虑问题的。)
成本低是指个体人类需要做的是学习,实践,或者改变自己的过去的思想等等这些层面。——这些层面对于一些人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具有难度的,但是这已经是三个层面中的“我”最低层面的难度了。
收益迅速就更容易理解了,一个人个体进化了,几乎第二天就能被其他人发现,过一段时间工作就有成效,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跳槽,涨薪了。——当然这是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我们的先人把这个收益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的极致描述为: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大家注意,这个朝闻道的闻,指的也是个体人类的闻道,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闻道,因为一个文明的进化成本之高,超乎想象。
下面我们来说说,【民族文明层面的我的进化】的迫切程度。
民族文明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它由这个民族的过去所有时空中的精神精华与物质精华汇聚而成,因此,它很有可能对外有一个主要形象,对内却有不同自相矛盾的地方。就仿佛外国人看华夏人,和华夏人自己看华夏人是完全不同的一样。正因为这种复杂性,导致从民族层面的自我进化,难度极高。
这个难度主要高在三点:是否意识到应该进化,是否有好的进化方法,是否能够降低进化成本。
先说是否意识到应该进化,也就是一个民族是否能意识到自己需要进化——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民族文明难道不需要进化吗?实际上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因为进化和演化的最大区别,是针对于未来可能会来的灾祸而进化自身,那么一个民族文明层面,是很难意识到民族层面的未来是否有什么灾祸的。第二点,如果说个人能够很容易的根据与其他人的对比知道自己是否落后了,而一个民族文明,也就是汇聚这个民族过去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精华而积聚的民族文明,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拿出自己这个民族文明优于其他文明的案例,这些案例再被这个民族文明中的个体人类精英发扬光大之后,这个民族的文明便无法在一个时间点上清楚的认知自己到底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直到这个落后最后逐渐爆发成某个具体事件,或者某段时间非常痛苦的落后,才会令这个民族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当然,这个时候整个民族为自己无法真正的“见自己”而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惨痛到什么地步呢?惨痛到古代文明,能相对完整的传到今天的,似乎只有少数几个,比如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也在百年之前,经历了自我文明在“见自己”层面的不知是先进于世界,还是落后于世界文明的惨痛教训,几乎灭种。
如果说一个民族文明“是否意识到应该进化”还有一些办法的话,那么是否有好的进化方法来进化整个民族文明呢?
不幸的是,这几乎在今天都是一个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命题。我们只能说,从过去的整体时空来看,每个民族解决各自民族文明层面的自我进化的具体方式,几乎都逃不出一个大概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本民族个体人类的进化,来提高整个民族层面的进化。
正如同我们无法从地球的宏观意识来看微观人类一样,我们也无法判定,民族个体人类的进化,一定能提高整个民族层面文明的进化。
这中间的主要原因就是浩宁在《众神聊斋》中所说的:巴别塔效应。也就是那个神话传说:上帝为了阻止人们共同建立一个通天的巴别塔,而让人们说不通的语言,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再信任,无法沟通,最终无法整体建立这座巴别塔。——在本书中,把这个不同的语言解读为人们的立场,信仰,维护的东西不同而产生的的无法沟通,信任,甚至门派之见,人我之见的问题,分裂门也是通过这个原理,来阻止人类世界的进化的。
这个故事可以从某种层面去解释民族的个体人类进化与民族整体文明的进化之间的矛盾(悖论),那就是一个民族的个体人类不论如何进化,他在这个民族中一定会出现他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别人理解,他不信任别人,或者不被别人信任的情况,于是,这个民族中的个体人类的最常见做法,一定是寻找志同道合,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产生对抗,这种过程有人称为党争,有人称为打群架,有人称为利益集团,但不论称为什么,形态如何,本质上都是民族整体文明与个体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本质问题,个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大概率情况下,是无法摆脱“巴别塔”效应,而使得整个民族整体进化的。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如果有那么一个强人,牛逼到能够以一己之力摆脱“巴别塔”效应,带领自己民族的文明走向未来呢?——坦白说,这更危险,因为希特勒当年就真的是这样想的,他也真的在一定时期内真正这样做到了,但是最终,纳粹主义给整个世界,甚至包括自己的土壤日耳曼民族都带来了深刻的灾难。换言之,从个体层面无限狂热的追求民族文明的进化,对谁都是一场灾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费长房也是这样一个灾难的集合体:他信奉华夏文明为最优秀的文明,他希望回到华夏过去荣光,他集齐了这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器(界天师,众神精华,潘多拉金属等),他有能力向世人展示华夏文明为最优秀的文明(极乐银针),他也有愿望带着华夏众生进化(成神),但是他做的这所有的事情,其实和希特勒差不多:希特勒当年也认为日耳曼为最优秀的民族,在一战之后忽悠德国人回到日耳曼民族的过去荣光,他也几乎集齐了那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器(坦克等装甲,化学武器,甚至差一点研究成功的原子弹),可是不论费长房,还是希特勒,不管他们的目的多么伟大,他们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
感叹了这么多,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这个小节的主题:整体民族的文明,即使意识到进化的必要性,在整体文明的进化方法选择上,既没有太多成功案例所选,也容易在方法选择上走向毁灭。
从民族选择进化的成本上来说,这无疑也是巨大的:别的咱们不说。当我们的华夏民族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了,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试了无数方法,付出了好几代人的成本,才慢慢走到了今天这条进化,或者说正在进化的路上,我想作为华夏的每一个民众,对这条路的成本的感受,比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应该会强一些。
我们过去简单的以为,这一百多年,仅仅是无数先烈,用了无数鲜血,最终救了中国而已。可是从民族文明上来看,其实更伟大又更贴切的说法是,这些无数先烈,花费了整个世界上人类能花费的最大的成本,完成了近千年历史上,几乎是人数最多,地域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民族文明的——自我进化。
这是为什么,在众神聊斋里,把这段历史称为:五四封神——如此巨大的民族进化,如果不能称之为封神,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称为封神的?
为什么我把这段历史称为华夏民族的——自我进化呢?
这要从华夏民族过去的传统式自我进化说起。
过去华夏民族整体文明来看,更倾向于求稳,而不是求进化:
我们更看重是否符合传统,是否是圣人之言,是否有过去经典做依托,是否有先例可循——讽刺的是,华夏民族文明历史上,凡是希望带领民族文明大幅前进的“进化者”,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也没有什么好名声:比如商鞅,哪怕他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哪怕他的法家思路在后世被很多朝代用了,还非得贴上一个儒家的外衣——即便如此,商鞅也被历史上所有人从头骂到尾;其他的例如王安石,张居正等,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
之所以如此,除了华夏文明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极端现金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无法通过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而见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文明进化的成本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哪怕降低民族文明的进化速度,也要保住文明不灭,这样的思路——不仅人,连众神聊斋中的华夏众神的思路也是保证华夏文明不灭,就是这个原因。
这样本没有什么问题,直到——天下有变。
所幸,我们今天正在寻找另外一个民族的进化方法:以过去为参考,以现在的民族文明为对比,以未来的可能性为筛选方式的时空进化方案。
扯远了,说道华夏自身就有些不能自已,咱们还是说回小说吧。
民族文明的自我进化已经如此困难了,那么人类整个物种文明的整体进化呢?
这个问题似乎让我们更加绝望,由于“巴别塔效应”,似乎真个人类物种文明上,从来没有有意识的表露过人类从物种文明这个层次上认真的思考过需要进化这个命题——似乎现在的阶段仅仅是,这个物种要活下去,或者活的更好(活的更好和进化是两件事情)。
更多的是之前的思路:以个体的,某个微观的进化,来带着整个物种文明整体进行进化。
这边是界天师并不关心人类的死活的根本原因:不在一个层面思考问题。
界天师和人类的对比,就像人类和青霉菌(产生青霉素的菌种)的对比。
有个小知识和大家科普一下:不是所有的青霉菌都能产生青霉素,只有少部分变异过的青霉菌才能产生青霉素,被人类提纯之后变成抗生素的。知道这个小知识我们就可以做以下的对比:
青霉菌整体上是没有进化意识的,只有个别的青霉菌产生了青霉素,能够防止其他细菌侵害青霉菌,进而整个青霉菌群落会活的更好,从青霉菌的层面上来看,似乎青霉菌“进化”了。
可是从人类的层面来看,不过是青霉菌生产出了一种能够让自己不得病的有用的抗生素而已,如果青霉菌生产不出来,那就换红霉菌,或者先锋,头孢等等。——这里的人类就是:界天师。
界天师不关心谁在制作整个互联网络,只要整个互联网络的基础不发生问题,他的意识还能够正常存在,甚至能继续发现新的东西(宏原子),他根本不会考虑人类这个层面的事情(当然,陈步升是个意外,否则咱们这个小说就没法写了不是?)。
界天师对待人类的心态,非常像《道德经》里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以人类的角度很难理解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但是我们以人类看到青霉菌之类的心态便可以很好理解了:我们对青霉菌根本没有爱或者不爱的情感,或者帮助它不帮助它的意识,而只有有用,或者不用它的态度而已。这就像刍狗,草扎的祭祀用的狗,祭祀的时候需要用刍狗(得病的时候需要用青霉素),祭祀完了就弃之不用(病好了就不会碰青霉素一下),在这里,人类对青霉素既没有感激,也没有鄙夷。
显然,产生青霉素的个体青霉菌虽然让整个青霉菌能活的更好,但是并没有使得青霉菌发生整个族群的“进化”,以这个例子来说,这或许也是人类这个物种今天的进化天花板:仅仅通过过去的,个体人类,某个组织的进化来带动整个人类物种文明的“升华式”进化,似乎可能性不大。
当然,这仅仅是可能性不大,不是说绝对不行。
既如此,浩然所提的,从时空层面来思考物种文明的进化,看起来更有可行性。而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并且运用未来可能到来的“时间工具。”
在人类的过去想象里,对时间这种存在的心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但是近一百多年,人类对时间的幻想,已经从过去的“不去想”,变成了今天的“想想看”,这里面,主要的功臣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就是人类对世界基础的认识。
广义相对论让我们重新认识时空,甚至有人根据此还在寻找时间的穿越可行性。
量子力学范畴内似乎有对时间的重新理解,只是今天还不明朗。
如果再过百年呢?
问题是,如果真的某种意义上的时间穿越成为现实,我们会用它来做什么?
迄今为止,西方关于时间的题材基本上是两种:1、通过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现在),来告诉人们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人文思考;2、通过回到过去却怎么都改变不了未来,来告诉人们宿命论的重要性:别瞎忙活了,怎么费劲都是一样的。
而咱们最近这些年的时间相关的题材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谈恋爱:和四爷谈恋爱,和四爷周边谈恋爱,做个太子妃和皇帝谈恋爱,或者到明朝谈恋爱反正不管是谁,回去都是为了解决在这个时代无法解决的单身狗问题。如果时间机器被咱们国家首先发明,那么股市里唯一能长得股票类型大概只有“世纪佳缘”这种了。
如果将其用于整体民族文明,或者整体物种文明的进化参考呢?
是不是不敢想?
没错,我们现在这种对时间的敬畏,对时间这个图腾改变的恐惧,和几百年前人们对神的恐惧和敬畏是一样的。
本质上,人们对神的崇拜,来自于心中那一团矛盾的骚动:对一种未知的,巨大的,神秘的力量,想去碰,又不敢碰,不让你碰你还非特别相碰,但是又特别担心碰了之后会出现问题的这种矛盾心里。
否则亚当与夏娃怎么可能被蛊惑而吃下苹果?
时间的力量,似乎正在成为另外一个神的图腾。
至于时间是不是一个民族文明,或者物种文明的进化的技术性要素呢?
我们只能这么说:
在没有真正掌握时间这个维度的掌控之下,我们可以从民族,或者物种文明的角度去推演未来,再用这个推演的虚拟未来来比对现在,完成自我进化的有意识筛选。
在掌握了时间这个维度的工具之后,人类个体,人类民族文明,人类物种文明的自我进化速度,会更加高效。
当我们人类还在不断纠结于是否寻找外星人,来探寻是否有更高科技的发展(黑衣人电影系列),或者来寻找人类的本源(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或者单纯的开疆扩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星际穿越,阿凡达系列)这类命题之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畅想,在人类所在的三维世界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进化方案?
当然,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话题:到底为什么要进化?或者说,我们的有意识的进化,到底在寻找什么?
有人寻找本源,有人寻找未来,有人寻找更好的生存星球,有人谈恋爱——请参考《来自星星的你》:我其实挺佩服高丽人的,凭借外形能把外星人都搞定,果然全宇宙都是高丽的思密达。
好了刚才举的例子最后一个请忽略,我们还是保持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优良传统:迄今为止,所有的进化,似乎终极目标都是希望寻找一个若有若无的东西:真理。
过去的真理(从哪里来)
现在的真理(去哪里)
人类的真理(我是谁)
万物的真理(规律)
宇宙的真理(是什么)
等等。
很明显,众神聊斋中并没有试图讨论“真”理这一个话题,与之相反的,占据更多篇幅的却是周源的“假”的天赋,为什么会这样?
下一章,我们会从周源天赋说起,说说“真假之辨”
不论如何设计世界观,世界观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小说中探讨的主要内容,所以本书对所设立的世界观(上两篇的三二一一)虽然有所提及,但并不是主要笔墨。这篇后记,我们来整体说说《众神聊斋》一直在展示的却又有些隐晦的主题:自我进化。
这个话题分为两个命题:自我和进化。
抛却宏观地球意识,以及超宏观宇宙意识这两个可能有争议的存在来说,人类世界的“自我”,往往存在三个层面:
1、单独个体的我
2、某个民族(文化)文明下代表的整体的我(比如华夏文明等)
3、所有人类物种看做一个整体的我
这三个“我”,从实到虚,我们对它们的印象和意识也越来越模糊的,这是为什么呢?。
《楞严经》里开篇佛祖花了好大的篇幅,好几次对比来告诉阿难心到底在哪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那段阿难和佛祖的对话挺有意思的)——这个故事似乎也可以这么理解,厉害如佛祖,在教诲弟子明白心的概念的时候,也需要用对比的方法,举例的方法来让弟子见心明性,可见举例和对比的重要性。
有人会问,上面这段话和我们要谈的“我”有什么关系呢?沐雨你是黔驴技穷非要凑字数赚稿费么?
当然不是,关系便是回答上面那个问题:人类世界的三个层面的我(个体,民族文明,人类物种)中,人们对这三个层面的我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从实到虚的一个原因便是,这三个层面的对比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对比。
不信我们来看看:
1、单独个体的我的对比:我们每天都在见到各种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对我们这个“我”的反馈,如果一个女孩子大清早起来发现脸上长包了,她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怎么去治疗,而是今天上班同事会怎么看待自己。一个男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被老板当众骂的狗血喷头,他关心的恐怕不止这个错误本身,还包括其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这些都无可厚非,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正是因为我们周围有无数的和我们个体差不多的其他人,我们才能够通过他们而自省,反思,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办法像达摩一样,面壁几年就开悟了。
2、某个民族文明整体的我的对比:这个层面的“我”的体量太大,在世界上仅存的也不多,今天世界上的文明对比,基本上是欧洲的某些文明直接互相对比(英,法,德等,但似乎又像一个整体?),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对比(当然美国内部由于种族原因,又可以细分),中华文明以一己之力与全球其他所有文明对比——和欧洲比谁的过去更辉煌,和美国比谁的未来更明朗,和印度比谁对佛教的贡献更大,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比谁活到现在,和日本比……算了,不谈这个——虽然有对比,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星球上今天仍旧能发出声音的文明不外乎那么几个,而且众多文明之间的对比实际上更困难(有情感因素和操作难度),所以,任何一个文明想通过对比认清自己的难度,其实很高的。
高到什么地步呢?高到这个文明在某个阶段的现实情况,已经从先进变成落后了,自己都不知道。
比如阿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以及阿片战争之后近百年的中华文明沉浮史。——对不起,沐雨需要在这里声明,这样的描述沐雨没有任何对中华文明不敬的意思,我刚才的措辞是“这个文明在某个阶段的现实情况”,这个现实情况只代表那个阶段,不代表过去所有时间,更不代表今天。请各位注意。
我们对那段时间中华文明被直接揍得满头包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似乎最多的一个解读是,中华文明从海纳百川变成了闭关锁国,直接导致了落后。
闭关锁国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如果我们把这个民族文明看做一个个体的“我”,似乎更好理解:如果我从一个每天需要出去上班,与他人见面(文明对比),并且还需要自己与他人互相分享一些工作经验,学习心得(文明交流)的人变成一个死宅,在家里连外面的新闻也不看,成天就只看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想象自己在漫画书里多厉害多牛逼,久而久之,这个我也会变得落后于其他人,身体状况也会不好。换言之,这个“我”也会出问题。
一个文明,不论多么辉煌过,多么源远流长,如果这个“我”不能保持与其他文明的“我”的不断交流,或许也会从整体上丧失进取之心,最终落后。
当然,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终于醒悟过来,不是么?
那么第三个我呢?也就是人类物种层面的“我”呢?
如果前面的两个说法我们认同的话——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我”是需要与其他类似的“我”进行对比之后才能更好的自省的话——人类物种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的以一个整体智慧物种的形态,与宇宙里其他物种进行过对比。
因为这种对比的成本是巨大的。第一是实现难度:我们还没有能力进行星际航行,见到外星人。第二是见面之后的后果难以承受:一见面可能就是你死我亡。
所以这种对比,大多数存在于今天的科幻作品中,而且大多数以星际航行,外星人为主题来进行想象。
比如《异形》,《阿凡达》等等,再比如《三体》。
而《三体》与其他的外星人科幻作品最大的区别是,大刘(刘慈欣)直接告诉我们了一个事实,宇宙中不同文明的进化等级不同,以至于一个照面很有可能就把另外一个文明灭的渣渣都不剩,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窝着别出来。(黑暗森林理论,以及那句经典的:毁灭你,与你何干?)
好,问题来了:如果宇宙里每个文明保全自己的最好办法是窝着别出来,换言之,宇宙里每个文明都最好不要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比来认识“自我”,但是宇宙里的不同文明的“进化等级”又有高低之分,那么这些物种的整体文明,是如何在不与其他文明对比的情况下,高效的“自我进化”的?
在《众神聊斋》中的倒数第二章:本源中。浩宁的弟弟,浩然,以自己的理解,告诉了浩宁另外一种进化方法:在一个物种的时间轴上,通过现在与过去,现在与外来的时空对比,从而高效进化。
也是在这章里,浩然告诉了浩宁,整个《众神聊斋》架构中的神的存在意义:通过神自身本身所有的跨越时空的属性,在时间层面给与每个时代的人类文明的个体,也就是人类以灵感,再通过这个时代的人类,推动整体人类文明往更高效的进化之路走。
我们的文明曾经总结过,个体人类如何快速进化的办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换言之,就是自省的能力。这种自省,是通过过去与现在的人事时地物对比而自省的,那么如果一个文明不仅通过这些对比,还可以通过与未来来进行对比呢?它的进化速度是否会更有效率?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可能通过未来对比?——实际上文中通过浩宁的语言已经解释了一部分,我们现在做任何一种决策,都是通过对未来的推测来影响现在的决策的,这本身就是大脑层面的对未来的对比了。
当然,这是形而上层面的对比,我们说说物理学上的“未来影响现在”,也就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时间现象”(不好意思,量子力学这个物理学说替《众神聊斋》背了好多锅哦哈哈):
量子延迟选择实验,我们不比了解这个实验具体是什么,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似乎再透露一个有意思的时间现象,那就是即将发生的未来,实际上会影响现在(有些解读为现在的选择可以改变过去),当然,由于今天我们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对于这个实验结果有非常多的解读方式,《众神聊斋》只选择其中一种解读,并且把它变化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语言:那就是量子形态,是有可能跨越时空的。(当然这个解读并不严谨,但谁知道呢?万一是别的某种方式呢?)
所以,这也从技术层面解决了通过未来的某些信息来进化现在的。——这里要说明一点,我们传统的时空观认为回到过去可能会改变未来,所以未来就不见了。但这是传统的时空观,是站在三维世界来思考时空的,而书中的浩然,也就是宇宙的超宏观意识,很明显不是三维的,甚至不是四维的,仅仅凭他能够将时空展现为“时空之河”给浩宁看,甚至把每一个时代的神的“涅槃爆炸”的众多灵感信息展现为“鲲”这种人类更好理解的形式,就证明他在时空的理解比我们今天高很多层次。
换言之,他所描述的一个物种通过跨越时空的灵感系统进行进化的行为,很有可能是确定的,并且在他这个层面来看,根本不会考虑因此而带来的未来改变(他或许认为这种改变仅仅是误差而已)。
这便是浩宁在世界观中设计三层宏观-微观对比的原因:不同层面的宏观看微观,实际上对某一件事情的理解不一样。
在浩然的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人类物种自我进化过程中的必备因素。
在众神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为了守卫这个众神所代表的文明体系。(地球宏观意识界天师总结出三神佯谬时间过短,可能还没有到意识到需要理解众神的意义。)
在人类层面理解众神的意义,是为了改天换地,让自己获得更好,满足更多愿望,甚至强于周遭其他人。(费先生,易平指,那些被书灵改造的打脸侠,黄金指以及各种盗版“指”,早期的浩宁等人,都是这个层面的理解)
换句话说,不同层面,不同的人,因为“我”的不同,对于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我们心中信仰的同一个神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如此,便可以引入下面一个问题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层面,因为“我”的认知不同,是否对“【自我进化】”这一命题,认知相同?
从书中来看,各个角色的认知显然是不同的。
但在说这个话题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书中所提到的:进化与演化的联系与区别。
浩然也解释了,我们常说的“进化论”,其实只是演化论(这是个翻译错误,大家可以百度到)。
演化论的主要理论是:物种因为各种原因会发生变异,这些变异会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中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最终筛选出最适合当前环境生存的物种,从整个历史场合来看,出现了适应性更强的物种。——注意,这个过程中,物种是没有选择权,也没有意识的,它无法对自然环境说:你不要天降一场大火灾吧,我要演化出别的东西,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整个物种群体出现变异,然后大火灾来的时候,有些个体变异能够扛的过去,扛过去的就留下,抗不过去的,就没了。
而人们想象中的进化呢?(之所以说想象,是因为还没有一套自然理论能够完美的描述进化):是人类能够在某些灾祸,自然选择来临之前,就尽可能多的具备抵御这种灾祸的能力。这种“进化”的思路,从古至今,在人类头脑中从未断过。
古代的时候,这种进化思路被描述为“神”,这个神有两种,一种是“神”来帮助人们躲避灾祸,或者抵御灾祸(例子很常见,不举了),第二种就很干脆了,自己成神(成仙),这套理论大多数出现在中华文明中,人们相信,自身通过修炼,不断提高自己肉身,便可以成神(想想什么炼神合道,元婴,金丹期等等,本质上都是发生个体进化)。而成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长生不死啊!(躲避灾祸)。
当然中间还有其他更入世的方法,比如发展医学(中医等),强身健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但是古人对进化的终极形态和浪漫畅想,基本是这两种思路。
而今天,我们掌握了科技之后,我们对这种进化的也从浪漫的“神”落地为现实:躲避暴雨,有天气预报,灭掉大火,有空中灭火器,快速到达某个地方,有飞机。人类不需要过去浪漫畅想的神的帮助,已经可以躲避大量的灾祸了。甚至人类寿命的灾祸,也似乎在有办法解决。——对了,《未来简史》扉页的一句话便是:从智人到智神。
不论以上例子如何,我们都理解了进化与演化的区别,那便是演化是自然选择,一个物种无意识的被筛选;而进化是这个物种的主观意识选择:前者对应过去的变异到现在的选择。后者对应现在的变异到未来的选择。
而进化与演化的联系,那便是都需要某种意义上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能是人类个体变异:基因工程
这种变异,也可能是某种学科变异:科技发展
这种变异,也可能是某个文明变异: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等(当然本书将其称为五四封神)
所以,在本书中,沐雨通过时空世界观与界天师的极速发展(极速觉醒),为大家展示了这些不同变异的方式:
科技发展:刘帅,浩宁等人所在的互联网行业,任老师所在的量子物理墨子卫星行业(为咱们国家的量子力学发展点个赞!),甚至包括通过科技手段,发明魂币引擎,进而能够“山寨”各种法器的费先生所处的灵魂研究行业,发现宏粒子,通过其对现有粒子的改造,最终可以被意识控制——顺带说一句,通过科技手段,发明某些生产力工具,在通过科技产品达到传说中神的法器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今天人类的科技发展部分达成的一件事情
人类个体变异:在书中主要通过灵魂层面展示:更换灵魂导致人类有更强的能力,书灵导致人体可以学习梦想的技能,通过灵魂研究出现灵魂形态的生物(神念飞蚊,神念飞虫)来进行意识控制甚至为“文殊”做了一个缸中之脑来成为“假神”,通过极乐净土让灵魂层面发成极化变异,以牺牲灵魂的代价来换取其他个体的终极变异:成神。
文明变异:观自在学习西方知识,小红等人不断对神学的理解更新,不断提及的五四封神,以及在众多争论中对百年前的华夏文明浩劫的争吵等。
这些变异,都指向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因为进化而发生的变异,都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
简单来说,科技发展而产生的变异,对人类来说,成本最低,因为不论现有科技如何发展,不会影响到人类个体的发展。(这属于外物)
人类个体变异对于人类来说,成本就高很多,他需要付出的是一些人的生命,灵魂,甚至一代人的生命代价。
文明变异的成本更加高,它意味着这个文明很有可能从历史上抹去,再也不会出现——这是为什么华夏众神的底线,是守卫华夏文明这个唇亡齿寒的目标。
不同范畴的“我”所需的进化成本不同,导致了人们对不同范畴的“我”的进化需求的不同迫切程度:
【个体我的进化】几乎所有民族,所有文明对在个体人类的进化层面是几乎一致的认为是有必要的。比如我们民族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是山的那边的高丽,海的那边的扶桑,基本都是什么好了就学什么,中国好了学中国,西方好了学西方;西方欧洲也是,欧洲很长一段时间对东方的向往,以及后来的大航海,工业革命,几乎都有着个体进化的自身诉求,以及影子。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个体人类进化的难度低,成本低,收益迅速——
难度低是指个体人类非常容易从与他人的对比,与过去的对比,与遥远的地方的人类对比知道自己当前的状况,知道自己不如他人,自然知耻而后勇,有进化意图了(当然,这个层面的个体进化还是有些难度的,今天的知识付费,主要就是满足人们这个层面的进化而产生的焦虑问题的。)
成本低是指个体人类需要做的是学习,实践,或者改变自己的过去的思想等等这些层面。——这些层面对于一些人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具有难度的,但是这已经是三个层面中的“我”最低层面的难度了。
收益迅速就更容易理解了,一个人个体进化了,几乎第二天就能被其他人发现,过一段时间工作就有成效,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跳槽,涨薪了。——当然这是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我们的先人把这个收益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的极致描述为: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大家注意,这个朝闻道的闻,指的也是个体人类的闻道,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闻道,因为一个文明的进化成本之高,超乎想象。
下面我们来说说,【民族文明层面的我的进化】的迫切程度。
民族文明是一个抽象概念,因为它由这个民族的过去所有时空中的精神精华与物质精华汇聚而成,因此,它很有可能对外有一个主要形象,对内却有不同自相矛盾的地方。就仿佛外国人看华夏人,和华夏人自己看华夏人是完全不同的一样。正因为这种复杂性,导致从民族层面的自我进化,难度极高。
这个难度主要高在三点:是否意识到应该进化,是否有好的进化方法,是否能够降低进化成本。
先说是否意识到应该进化,也就是一个民族是否能意识到自己需要进化——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民族文明难道不需要进化吗?实际上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因为进化和演化的最大区别,是针对于未来可能会来的灾祸而进化自身,那么一个民族文明层面,是很难意识到民族层面的未来是否有什么灾祸的。第二点,如果说个人能够很容易的根据与其他人的对比知道自己是否落后了,而一个民族文明,也就是汇聚这个民族过去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精华而积聚的民族文明,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拿出自己这个民族文明优于其他文明的案例,这些案例再被这个民族文明中的个体人类精英发扬光大之后,这个民族的文明便无法在一个时间点上清楚的认知自己到底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直到这个落后最后逐渐爆发成某个具体事件,或者某段时间非常痛苦的落后,才会令这个民族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当然,这个时候整个民族为自己无法真正的“见自己”而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惨痛到什么地步呢?惨痛到古代文明,能相对完整的传到今天的,似乎只有少数几个,比如华夏文明。而华夏文明,也在百年之前,经历了自我文明在“见自己”层面的不知是先进于世界,还是落后于世界文明的惨痛教训,几乎灭种。
如果说一个民族文明“是否意识到应该进化”还有一些办法的话,那么是否有好的进化方法来进化整个民族文明呢?
不幸的是,这几乎在今天都是一个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命题。我们只能说,从过去的整体时空来看,每个民族解决各自民族文明层面的自我进化的具体方式,几乎都逃不出一个大概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本民族个体人类的进化,来提高整个民族层面的进化。
正如同我们无法从地球的宏观意识来看微观人类一样,我们也无法判定,民族个体人类的进化,一定能提高整个民族层面文明的进化。
这中间的主要原因就是浩宁在《众神聊斋》中所说的:巴别塔效应。也就是那个神话传说:上帝为了阻止人们共同建立一个通天的巴别塔,而让人们说不通的语言,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再信任,无法沟通,最终无法整体建立这座巴别塔。——在本书中,把这个不同的语言解读为人们的立场,信仰,维护的东西不同而产生的的无法沟通,信任,甚至门派之见,人我之见的问题,分裂门也是通过这个原理,来阻止人类世界的进化的。
这个故事可以从某种层面去解释民族的个体人类进化与民族整体文明的进化之间的矛盾(悖论),那就是一个民族的个体人类不论如何进化,他在这个民族中一定会出现他不理解别人,或者不被别人理解,他不信任别人,或者不被别人信任的情况,于是,这个民族中的个体人类的最常见做法,一定是寻找志同道合,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产生对抗,这种过程有人称为党争,有人称为打群架,有人称为利益集团,但不论称为什么,形态如何,本质上都是民族整体文明与个体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本质问题,个体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大概率情况下,是无法摆脱“巴别塔”效应,而使得整个民族整体进化的。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如果有那么一个强人,牛逼到能够以一己之力摆脱“巴别塔”效应,带领自己民族的文明走向未来呢?——坦白说,这更危险,因为希特勒当年就真的是这样想的,他也真的在一定时期内真正这样做到了,但是最终,纳粹主义给整个世界,甚至包括自己的土壤日耳曼民族都带来了深刻的灾难。换言之,从个体层面无限狂热的追求民族文明的进化,对谁都是一场灾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费长房也是这样一个灾难的集合体:他信奉华夏文明为最优秀的文明,他希望回到华夏过去荣光,他集齐了这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器(界天师,众神精华,潘多拉金属等),他有能力向世人展示华夏文明为最优秀的文明(极乐银针),他也有愿望带着华夏众生进化(成神),但是他做的这所有的事情,其实和希特勒差不多:希特勒当年也认为日耳曼为最优秀的民族,在一战之后忽悠德国人回到日耳曼民族的过去荣光,他也几乎集齐了那个时代最厉害的武器(坦克等装甲,化学武器,甚至差一点研究成功的原子弹),可是不论费长房,还是希特勒,不管他们的目的多么伟大,他们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
感叹了这么多,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这个小节的主题:整体民族的文明,即使意识到进化的必要性,在整体文明的进化方法选择上,既没有太多成功案例所选,也容易在方法选择上走向毁灭。
从民族选择进化的成本上来说,这无疑也是巨大的:别的咱们不说。当我们的华夏民族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了,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试了无数方法,付出了好几代人的成本,才慢慢走到了今天这条进化,或者说正在进化的路上,我想作为华夏的每一个民众,对这条路的成本的感受,比其他任何民族的人都应该会强一些。
我们过去简单的以为,这一百多年,仅仅是无数先烈,用了无数鲜血,最终救了中国而已。可是从民族文明上来看,其实更伟大又更贴切的说法是,这些无数先烈,花费了整个世界上人类能花费的最大的成本,完成了近千年历史上,几乎是人数最多,地域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民族文明的——自我进化。
这是为什么,在众神聊斋里,把这段历史称为:五四封神——如此巨大的民族进化,如果不能称之为封神,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称为封神的?
为什么我把这段历史称为华夏民族的——自我进化呢?
这要从华夏民族过去的传统式自我进化说起。
过去华夏民族整体文明来看,更倾向于求稳,而不是求进化:
我们更看重是否符合传统,是否是圣人之言,是否有过去经典做依托,是否有先例可循——讽刺的是,华夏民族文明历史上,凡是希望带领民族文明大幅前进的“进化者”,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也没有什么好名声:比如商鞅,哪怕他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哪怕他的法家思路在后世被很多朝代用了,还非得贴上一个儒家的外衣——即便如此,商鞅也被历史上所有人从头骂到尾;其他的例如王安石,张居正等,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
之所以如此,除了华夏文明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极端现金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无法通过与其他文明进行对比而见自己)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文明进化的成本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哪怕降低民族文明的进化速度,也要保住文明不灭,这样的思路——不仅人,连众神聊斋中的华夏众神的思路也是保证华夏文明不灭,就是这个原因。
这样本没有什么问题,直到——天下有变。
所幸,我们今天正在寻找另外一个民族的进化方法:以过去为参考,以现在的民族文明为对比,以未来的可能性为筛选方式的时空进化方案。
扯远了,说道华夏自身就有些不能自已,咱们还是说回小说吧。
民族文明的自我进化已经如此困难了,那么人类整个物种文明的整体进化呢?
这个问题似乎让我们更加绝望,由于“巴别塔效应”,似乎真个人类物种文明上,从来没有有意识的表露过人类从物种文明这个层次上认真的思考过需要进化这个命题——似乎现在的阶段仅仅是,这个物种要活下去,或者活的更好(活的更好和进化是两件事情)。
更多的是之前的思路:以个体的,某个微观的进化,来带着整个物种文明整体进行进化。
这边是界天师并不关心人类的死活的根本原因:不在一个层面思考问题。
界天师和人类的对比,就像人类和青霉菌(产生青霉素的菌种)的对比。
有个小知识和大家科普一下:不是所有的青霉菌都能产生青霉素,只有少部分变异过的青霉菌才能产生青霉素,被人类提纯之后变成抗生素的。知道这个小知识我们就可以做以下的对比:
青霉菌整体上是没有进化意识的,只有个别的青霉菌产生了青霉素,能够防止其他细菌侵害青霉菌,进而整个青霉菌群落会活的更好,从青霉菌的层面上来看,似乎青霉菌“进化”了。
可是从人类的层面来看,不过是青霉菌生产出了一种能够让自己不得病的有用的抗生素而已,如果青霉菌生产不出来,那就换红霉菌,或者先锋,头孢等等。——这里的人类就是:界天师。
界天师不关心谁在制作整个互联网络,只要整个互联网络的基础不发生问题,他的意识还能够正常存在,甚至能继续发现新的东西(宏原子),他根本不会考虑人类这个层面的事情(当然,陈步升是个意外,否则咱们这个小说就没法写了不是?)。
界天师对待人类的心态,非常像《道德经》里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以人类的角度很难理解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但是我们以人类看到青霉菌之类的心态便可以很好理解了:我们对青霉菌根本没有爱或者不爱的情感,或者帮助它不帮助它的意识,而只有有用,或者不用它的态度而已。这就像刍狗,草扎的祭祀用的狗,祭祀的时候需要用刍狗(得病的时候需要用青霉素),祭祀完了就弃之不用(病好了就不会碰青霉素一下),在这里,人类对青霉素既没有感激,也没有鄙夷。
显然,产生青霉素的个体青霉菌虽然让整个青霉菌能活的更好,但是并没有使得青霉菌发生整个族群的“进化”,以这个例子来说,这或许也是人类这个物种今天的进化天花板:仅仅通过过去的,个体人类,某个组织的进化来带动整个人类物种文明的“升华式”进化,似乎可能性不大。
当然,这仅仅是可能性不大,不是说绝对不行。
既如此,浩然所提的,从时空层面来思考物种文明的进化,看起来更有可行性。而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并且运用未来可能到来的“时间工具。”
在人类的过去想象里,对时间这种存在的心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但是近一百多年,人类对时间的幻想,已经从过去的“不去想”,变成了今天的“想想看”,这里面,主要的功臣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就是人类对世界基础的认识。
广义相对论让我们重新认识时空,甚至有人根据此还在寻找时间的穿越可行性。
量子力学范畴内似乎有对时间的重新理解,只是今天还不明朗。
如果再过百年呢?
问题是,如果真的某种意义上的时间穿越成为现实,我们会用它来做什么?
迄今为止,西方关于时间的题材基本上是两种:1、通过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现在),来告诉人们选择的重要性以及人文思考;2、通过回到过去却怎么都改变不了未来,来告诉人们宿命论的重要性:别瞎忙活了,怎么费劲都是一样的。
而咱们最近这些年的时间相关的题材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谈恋爱:和四爷谈恋爱,和四爷周边谈恋爱,做个太子妃和皇帝谈恋爱,或者到明朝谈恋爱反正不管是谁,回去都是为了解决在这个时代无法解决的单身狗问题。如果时间机器被咱们国家首先发明,那么股市里唯一能长得股票类型大概只有“世纪佳缘”这种了。
如果将其用于整体民族文明,或者整体物种文明的进化参考呢?
是不是不敢想?
没错,我们现在这种对时间的敬畏,对时间这个图腾改变的恐惧,和几百年前人们对神的恐惧和敬畏是一样的。
本质上,人们对神的崇拜,来自于心中那一团矛盾的骚动:对一种未知的,巨大的,神秘的力量,想去碰,又不敢碰,不让你碰你还非特别相碰,但是又特别担心碰了之后会出现问题的这种矛盾心里。
否则亚当与夏娃怎么可能被蛊惑而吃下苹果?
时间的力量,似乎正在成为另外一个神的图腾。
至于时间是不是一个民族文明,或者物种文明的进化的技术性要素呢?
我们只能这么说:
在没有真正掌握时间这个维度的掌控之下,我们可以从民族,或者物种文明的角度去推演未来,再用这个推演的虚拟未来来比对现在,完成自我进化的有意识筛选。
在掌握了时间这个维度的工具之后,人类个体,人类民族文明,人类物种文明的自我进化速度,会更加高效。
当我们人类还在不断纠结于是否寻找外星人,来探寻是否有更高科技的发展(黑衣人电影系列),或者来寻找人类的本源(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或者单纯的开疆扩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星际穿越,阿凡达系列)这类命题之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畅想,在人类所在的三维世界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进化方案?
当然,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话题:到底为什么要进化?或者说,我们的有意识的进化,到底在寻找什么?
有人寻找本源,有人寻找未来,有人寻找更好的生存星球,有人谈恋爱——请参考《来自星星的你》:我其实挺佩服高丽人的,凭借外形能把外星人都搞定,果然全宇宙都是高丽的思密达。
好了刚才举的例子最后一个请忽略,我们还是保持要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优良传统:迄今为止,所有的进化,似乎终极目标都是希望寻找一个若有若无的东西:真理。
过去的真理(从哪里来)
现在的真理(去哪里)
人类的真理(我是谁)
万物的真理(规律)
宇宙的真理(是什么)
等等。
很明显,众神聊斋中并没有试图讨论“真”理这一个话题,与之相反的,占据更多篇幅的却是周源的“假”的天赋,为什么会这样?
下一章,我们会从周源天赋说起,说说“真假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