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中文网 > 重生1997 > 第六十八章 林翰东的三二事儿

第六十八章 林翰东的三二事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总而来说,林翰东目前在身上有三件事。

    一个是开设网吧。

    所谓“现金奶牛”,就是指在某个商业化项目中,主要是以现金流通为主。并且能够凭借不断产生的现金,“哺育”公司集团的其他行业或是衍生行业。

    毫无疑问,网吧是最终端的基础级行业,管理得善,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亦不为过。

    林翰东心中实是极为看中网吧这一块的发展的,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找了文建这位“合伙人”。

    须知,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的事,每个人各尽其能,才能打造出一个日渐规模宏大的集团。

    “知人善用”的第一步,就是给人于利,给他平台,让他尽展所能。只要把控住财务和最终人事权、股份权,制定下发展目标,剩下的事,就是交给“人才”去办的了。

    又说何为“人才”?

    人才不是看学历,学历的高低确实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知识专业水平的高低,但能不能发挥,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一句话说,人人都是人才。其中之意,就是指一个企业能够提供出合理的环境,让人各尽其能,发挥出自己的知识,以及经验。

    所以,企业金字塔中,最上层的建筑,主要就是提供出“环境”。

    文建是不是人才,就看林翰东为他提供的环境能不能让他发挥,以及文建自己能不能遵照“游戏规则”。

    在林翰东的想法里面,第一步将网吧打出名头,借着旁人还未醒转过来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扩张,呈“东南西北中”的形态,将惠城市场牢牢占领。

    尔后,再杀去省城等其他城市。

    这就是所谓的“抢滩”,在一个行业新兴时,看准机会投下人力物力,尽可能的吃最大一口的“头道汤”。

    只要市场占有率出来了,企业本身的盈利自然就出来了。

    自然,前期光靠网吧自身产生的资金,是无法满足到“极速”扩张的要求的。

    融资,林翰东也不是没想过,只不过,他并不想轻易的就让风险投资资金进入自己的大本营。

    商业无情,拿一大笔钱,难道不会付出代价?

    而且,吞噬合作伙伴这种事,在商场上,实在是太常见了。

    所以,林翰东暂未考虑引进风投的事。

    在资金这方面,就是林翰东的第二件事:“炒股”。

    股票期指这方面的东西,散户跟风一定要把握的准,否则就是船翻。

    没有特别大的把握,散户投资短线,实际上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做短线,看似钱来得快捷,其实去得也快捷。

    并且,也是因为急需资金,林翰东才会入场“赌博”。

    这也是由于林翰东是占了拥有前世记忆的便宜,所以才敢这么做。

    并且,在操作道指的时候,小心翼翼,各种分析以后,才能勉强把握住大庄的脉动。

    继续在股市投资,林翰东在“97”过后,就只会做长线了。

    并且也不会只关注一个股票,也不会想法子入主董事会,去主导那个企业的发展。

    因为,他可是没有那些未来的“大牛”的头脑和资源,完全无法给企业提供发展的“环境”。

    林翰东要做的就是“抢股”,但不主导也不干扰,让那企业安心的遁着原有的脉路发展。他作为股东,就是注资和分红。

    前期股市里提供出来的资金,可以让林翰东尽最大可能的扩张网吧的规模。

    而且,金融风暴真正完结的时候,是到了98年。

    这个时间,刚好全国的程控交换机完全铺开,国内正式进入“宽带时代”。

    到了那个时候,太多人看到网吧这一块儿的利益所在了。

    所以,得在这个时间之前,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到最高,同时,加重企业安全意识,健康而稳固的发展。

    不过,网吧当然不能一成不变。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手机网络时代”,网吧业就逐渐萧条,诸多网吧大关其门。

    这个“死结”如何解开,就得看到时候的情况,是转型或者是其他什么了。

    现在,当然不用考虑这些。

    在林翰东的考虑中,第三件事:《龙空》杂志的发展,实是最要思考的。

    《龙空》的发展规划,林翰东跟文化传播公司目前的“代理”负责人姚淑芬也有过沟通,就杂志的前景,做了一部分规划。

    并且,林翰东之前偶尔去安新小区视察一下工作进展情况,翰东公司在姚姐的管理下,还是体现出一种有条不紊的次序出来。

    同时,姚姐的威信也在管理当中,悄然竖立起来。

    对此,林翰东是十分认可的。也应了那句话,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才能。

    在翰东公司这么宽松的环境下,姚淑芬终是获得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自然,她有四年的工作经验,绝对不可以忽视。

    对《龙空》的规划,首先当然要跟意想中的小说网站结合。

    网站名字林翰东都想好了,十分恶作剧的,就叫“启点”..

    《龙空》的性质,是期刊性质的杂志。

    要想办成功,当然得老幼皆宜,内容丰富健康。

    并且,这个“内容丰富”不是简单的往一本杂志里塞满各种东西,而是将之细化,每一个元素都要独立出来,自成体系。

    比如,武侠的就做武侠版,推理的就做推理。

    在国内,大众化杂志在80年代盛行,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在书刊供不应求的卖方阶段,这些杂志的销售量往往是很大的。

    然而,市场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期刊市场亦是如此。

    时至九十年代后期,期刊的种类翻了十几倍,品种从80年代初的几百种发展成为数千种,要想博取人们的注意力已不是容易的事了。

    比如,青年报刊在80年代,就曾是中华传媒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仅就期刊而言,《中华青年》开展人生意义大讨论时,期发行量高达400万!

    当时南有《黄金时代》、北有《辽宁青年》,甚至贵省的《青年时代》都曾经十分红火,一般都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发行量。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这些杂志无一例外的遭遇大滑坡。

    其中的主要原因,一个就是特色不鲜明,从整体来说众刊一面,相互模仿。无论封面内容、选题策划等等,往往都十分相似,难以区别。

    这也是“文学已死”说法的一个由来之处。

    另外一个原因,是目标读者群模糊。

    一本期刊推向市场,指望所有的各个层面的读者都来阅读,完全就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而已。

    也不能让内容太过丰富,指望用全面的内容,来招揽宽层面的目标读者群体。因为这容易导致杂志的主要核心内容变得混乱不堪,无法竖立品牌。

    杂志市场的发展趋势,当然是细分化、专业化。

    而强大的品牌塑造,是将杂志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而这个,也是林翰东对《龙空》发展规划的目标。

    既然已经分析出当前大部分杂志存在的问题,林翰东自然就跟姚淑芬有了比较详尽的交流。

    解决这些东西,既要“创新”,也要有细化的企划文案,以及宣传推广计划。

    杂志做不成品牌,就无法有力地实现自己应有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无法实现应有的经济力量,自然更加无法形成集团。

    集团化发展,也是《龙空》将来的必然走向。

    杂志发展的前期,可以通过“启点”网站,以及正常投稿渠道,吸纳优秀作品进行连载。

    因为即使建成了小说网站,现在的流量对于十几年之后来说,完全就是渣渣。

    所以,当前开办“启点”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招兵买马”以及与杂志相互扶持,扩大知名度。

    直接让小说网站采用VIP模式或者大肆招募商业广告,使网站盈利,在九十年代末,根本就是找死的节奏。

    当然,网站也不能完全负盈利运行,“剥削”作者,分版税、拿各种版权分成,都是需要滴。

    林翰东甚至想“模仿”后世一些大网站的霸王绑架条款,先把还是呆萌期,未来的“网络写手群体”的血吸干了再说..

    不过,林翰东还是比较善良的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定出一些分成条款罢了。

    比如,一部优秀的作品若是转让了实体版权。那么,“启点”网站按“规定”,拿走50%..

    而网站的主要负责人,姚姐自告奋勇的请求负责前期策划。

    林翰东没有反对,因为姚淑芬的专业就是文案策划,不让她发挥,岂不是做老板的失职?

    同时,林翰东也让姚姐留意业内的人才,目前的五个人只是粗略框架,在刊号排出来、首批征稿到位以后,就是宣发了。

    这点人手,当然是不够的。

    林翰东之意,《龙空》的头炮,一定要大大的打响!

    所以,在宣传方面,也是向黄凯取了一些经。

    黄凯当然会传教给林翰东,因为三江出版社的性质,其实与《龙空》没有冲突。

    三江出版社,做的不是期刊,而且还要从“木东”手上拿到更多的优秀作品,自然,就不会有相互碾压之事了。

    黄凯甚至表示,会在渠道上面,给予林翰东一定的帮助。

    生意场上,互往互利是常有的事。

    接过黄凯这个人情,待到他时,只要不是太过分,林翰东必然也要还回去。

    这也是华夏文化的特征:人情往来。

    若是一个人,只懂问人要,而不会还。那这个人必然是不会有朋友的,这个人也不适合生活在华夏大地..

    其实,林翰东还是有第四件事在身上,就是习武。

    不过这个属于“锻炼身体”的范畴,就没有计算在内了。

    至于电竞?

    实际上,做一个职业战队,算不上事业..

    ...

    林翰东锁上病护房的门,躲在被窝里跟栾鸾“玩”了一会儿,直到敲门声响,才是心满意足的下了“病榻”。

    栾鸾则是继续猫进被窝,也不知是害臊了还是咋地。

    林翰东打开门,商仲在门外呵呵一笑,拍了拍侄儿的肩膀,道:“上楼到天顶去吧,张老已经上去等着了。”

    然后,他正容道:“张老乃是当世顶尖宗师,成名多年。今趟他抱伤来指点你,可说是天大的福分!侄儿须得珍惜!”

    林翰东正色道:“我会的,仲叔。”

    二人旋后上楼。

    上天顶,得要爬一个刚好够人钻进钻出的“天窗”,这也是九十年代初以前,房屋建筑物的一个“特色”。

    爬梯的时候,林翰东不小心扯动伤口,不由略略皱眉。

    商仲先上去,正好见到,便问:“东子,你行不行?”

    林翰东嘿然笑道:“呵呵呵~仲叔,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