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南疆特区的撤离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震惊之余,是无限的失落,张人骏与袁克文都没有说话。
原来还想着推翻大清朝廷了,汉人掌权了,也收回租界以及关税等,废除了众多的赔款条约,中华帝国的子民应该能过上好日子了,没有想到,这世界变化太快了,快的让他接受不了。
按照目前的差距和发展速度,中华帝国与夏帝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有生只能能否看到中华帝国发展成夏帝国现在的模样吗?
在回程的客船上,张人骏好奇的问道:“贤侄,你说这夏帝国也只是建国才几年,为什么能发展的这么好、这么快?”
“张伯,最重要的原因是夏帝国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其次是他们刚建国,没有沉重的负担,也没有老旧势力的阻碍;再次,他们没收了所有土著的财产,土著成为他们的奴隶,有了大批的免费劳动力,只给他们口吃的就可以;还有,他们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集全国之力发展矿业、交通、钢铁、水泥、玻璃等投资大的大型重工业,把砖瓦、纺织等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让给灵活的民族资本,相辅相成;最后,他们靠几次大的战争,获得了庞大的赔偿款。当初他们起步的时候也很难,靠德国和法国的贷款活下来的,后来又有美国的支援,总之,他们取得的成果是夏帝国全体公民努力的结果。”袁克文慢悠悠的说道,心中充满了羡慕。
“哎,夏帝国的办法咱们学不了啊,他们这么多良田,只有这么点子民,真难为他们了,每年还要到处征战,只是军费就不是咱们能承担的起的。”张人骏自己劝慰自己。
看着窗外蔚蓝的大海,张人骏的心情就像那波涛一样起起伏伏,他为官一生,与夏帝国的官员相比,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官了。
袁克文也在沉思,如果他是中华帝国的皇帝,他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中华帝国像夏帝国一样国强民富?环境和条件不一样,没有完全的可比性,可是中华帝国连子民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就不应该了,每年遇到天灾人祸,还有这么多子民流离失所,如果不是夏帝国的存在,每年只是饿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人。
抛开烦心事不想,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袁克定和袁克文兄弟在夏帝国的这几年变化确实大,大的他都快认不出来了,于是张人骏问道:“贤侄,你们到夏帝国也有几年了,你们什么时候完成学业回国?”
袁克文叹了一口气说道:“张伯,我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像人质,又不像人质;夏帝国当初说,我和大哥只能有一人回去,他们感觉谁适合接父亲的班谁才有可能回去,另外一人要在夏帝国任职,怕我们兄弟竞争,导致祸起萧墙。”
张人骏没有继续接话,心里却想,夏帝国管的可真宽,连中华帝国的内政都想干涉,不过他更佩服夏帝国的效率和信誉,南疆特区说归还就归还,对这么大片的国土毫不不动心,说撤退就撤退,各级政府撤离的坚决果断,相信到6月31日前能做好交接工作。
此时,越国政务院总理蒋宝山忙的不可开交,越国总参谋长赵连功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他还兼着南疆特区的总督,现在还要负责移民和南疆特区政府的搬迁工作。
南疆特区行政直接并入越国政务院,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先回到越国,帮助蒋宝山工作,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南疆主持移民工作和搬迁工作。
赵连功首先是安排军队的调动,南疆特区直辖的两个军一个驻南疆特区,一个军驻扎交趾省和日南省,海南驻军抽调军部、禁卫师等与35军和36军所辖的雇佣兵去缅甸4省驻扎。
南疆特区的五省区警察部队,分别调交趾省、日南省、安南省和安北省,云南省警察部队调山南省(缅甸最北边的一个省,省政府在曼德勒)。
各省的的省政府与警察部队迁入的省相同,省政府也是一分为二,省长和一部分行政人员先期到达负责接送移民安置移民的工作,并承担起省政府的职能来,留守的副省长负责移民和搬迁工作。
最后统计,愿意继续留在中华帝国的守备军还不到2000人,只能先组建一个小团,这让赵连功非常欣慰,对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赵尔丰对此却是非常失落。
下边各市县也参照这个模式执行。
多余的行政干部及时调整到越中、越东或者越南等省份,相应的移民也要跟随干部所去的地点而迁移。
对于祖籍是中华帝国的行政干部,则会采纳他们意见,愿意移民的,与夏帝国派驻的干部一样,不愿意移民的可以留任,等待与中华帝国的交接。
相应的学校和医院等也跟随各省的省政府搬迁到相应的地区,在那里早有当地土著修建好了医院和学校的基础设施,直接搬入就好。
为了节省搬迁的时间和财力,这次搬迁的原则是就近搬迁,广西省的移民和干部对应的是交趾省,大部分移民都知道交趾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以,80%的汉民愿意跟随政府搬迁。
对于5个守备师,也是咨询每个人的意见,并允许他们同家人商量,如果愿意搬迁的到越国的,还是按照原来编制不变,将来缺少的人再补充进去,还是跟随原来所在省的省政府一起迁移,对于不愿意搬迁的守备军官兵,则会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新的守备军,留给中华帝国,并协助维持秩序,当然了,武器装备等要收回的。
让张伟很遗憾的是,南疆特区副省级或者以上级别的干部,基本不愿意移民,而市级或者以下的干部,全部愿意移民。
赵尔丰作为守备军的司令,掌管着5个守备师,夏帝国授予了帝国伯爵爵位,这次竟然放弃移民越国,选择继续留在中华帝国,让张伟好一阵失落。
其实这些官兵考虑的非常简单,给夏帝国当兵,待遇好,能养家,什么事情都是按照规矩来,军官不会克扣他们薪资,而且迁移到越国之后,他们的家人还会分发土地,孩子能免费上学,没有苛捐杂税,不会遭受官府层层盘剥,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在中华帝国不能得到的,而这些又是底层普通民众比较看重的,他们就是不当兵,也会选择移民。
这还是看出中华帝国与夏帝国的区别。
夏帝国基层干部提升特别快,到了省级再提升的几率就很低了,所以中低层次的干部愿意移民夏帝国,在夏帝国他们上升的通道保持畅通;而中华帝国正相反,底层提升的很慢,到了省级之后全部都是封疆大吏,升入中央的几率反而比夏帝国大;而且在中华帝国担任省级干部的实权比在夏帝国大多了,所以副省级或者以上级别的干部不愿意移民。
中华帝国已经开始向西疆特区选调干部,从省级到市县级,到达之后逐步与夏帝国的干部进行交接,交接的权利掌握在夏帝国的手中,不过这已经让袁世凯很满意了。
袁世凯对赵尔丰选择留任,感到非常满意,立即下达命令,杨度辞去国会议长的职务,担任南疆特区的总督;宋教仁辞去副总理的职务,担任国会临时副议长,暂时主持国会工作;赵尔巽代替宋教仁担任副总理;赵尔丰担任边疆特区将军,协助唐绍仪管理好边疆特区,毕竟唐绍仪是文官,不熟悉军队事务,派赵尔丰协助,正好相得益彰。
他是想把国会议长的位置留给张人骏,如果张人骏不入职,到时候再提宋教仁担任国会议长也不晚。
中华帝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袁世凯在国内的地位如日中天,有着绝对的权威,现在他对夏帝国可是感激不尽,他也越来越找到做皇帝的感觉了。
接收南疆特区之后,他所管辖的地盘又大了许多,等把西疆特区和半岛特区收回,完成整个中华帝国的统一,他就可以比肩秦皇汉武了,必将名垂千古。
不过随后杨度发来的电报让他很吃惊,要是任由夏帝国这样组织移民,南疆特区的汉人会减少一半以上,整个南疆特区除去四川省之外,将会变成纯粹的少数民族地区,十分不利于帝国对当地的统治。
袁世凯对此没有十分重视,其实他想,夏帝国想移民,不是他能阻挡的,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中华帝国最不缺就是人,夏帝国把当地人移民走了,剩下的土地正好可以卖钱,或者迁移湖北、陕西和河南等人口大省的人过去;夏帝国把那些无田无产的穷人移民走了,正好减轻中华帝国的负担。
于是,他给杨度回电,尽力配合南疆特区的撤离,保证按期顺利接收南疆特区,不要节外生枝。
杨度看到电报之后也知道袁世凯的无奈,谁都没有办法更改夏帝国的决定,他只是好奇,为什么只选择汉族移民,其他民族的即便申请移民夏帝国,夏帝国也一概不要。
看着拖家带口的庞大移民队伍,面带微笑,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不知道他们的选择是对是错,日新月异的中华帝国为什么留不下这些人呢?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愿意跟随夏帝国南疆特区政府一起迁移呢?
哎,能保证南疆特区正常交接,他这个总督就算完成任务了。(未完待续。)
震惊之余,是无限的失落,张人骏与袁克文都没有说话。
原来还想着推翻大清朝廷了,汉人掌权了,也收回租界以及关税等,废除了众多的赔款条约,中华帝国的子民应该能过上好日子了,没有想到,这世界变化太快了,快的让他接受不了。
按照目前的差距和发展速度,中华帝国与夏帝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有生只能能否看到中华帝国发展成夏帝国现在的模样吗?
在回程的客船上,张人骏好奇的问道:“贤侄,你说这夏帝国也只是建国才几年,为什么能发展的这么好、这么快?”
“张伯,最重要的原因是夏帝国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其次是他们刚建国,没有沉重的负担,也没有老旧势力的阻碍;再次,他们没收了所有土著的财产,土著成为他们的奴隶,有了大批的免费劳动力,只给他们口吃的就可以;还有,他们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集全国之力发展矿业、交通、钢铁、水泥、玻璃等投资大的大型重工业,把砖瓦、纺织等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让给灵活的民族资本,相辅相成;最后,他们靠几次大的战争,获得了庞大的赔偿款。当初他们起步的时候也很难,靠德国和法国的贷款活下来的,后来又有美国的支援,总之,他们取得的成果是夏帝国全体公民努力的结果。”袁克文慢悠悠的说道,心中充满了羡慕。
“哎,夏帝国的办法咱们学不了啊,他们这么多良田,只有这么点子民,真难为他们了,每年还要到处征战,只是军费就不是咱们能承担的起的。”张人骏自己劝慰自己。
看着窗外蔚蓝的大海,张人骏的心情就像那波涛一样起起伏伏,他为官一生,与夏帝国的官员相比,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官了。
袁克文也在沉思,如果他是中华帝国的皇帝,他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中华帝国像夏帝国一样国强民富?环境和条件不一样,没有完全的可比性,可是中华帝国连子民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就不应该了,每年遇到天灾人祸,还有这么多子民流离失所,如果不是夏帝国的存在,每年只是饿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人。
抛开烦心事不想,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袁克定和袁克文兄弟在夏帝国的这几年变化确实大,大的他都快认不出来了,于是张人骏问道:“贤侄,你们到夏帝国也有几年了,你们什么时候完成学业回国?”
袁克文叹了一口气说道:“张伯,我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像人质,又不像人质;夏帝国当初说,我和大哥只能有一人回去,他们感觉谁适合接父亲的班谁才有可能回去,另外一人要在夏帝国任职,怕我们兄弟竞争,导致祸起萧墙。”
张人骏没有继续接话,心里却想,夏帝国管的可真宽,连中华帝国的内政都想干涉,不过他更佩服夏帝国的效率和信誉,南疆特区说归还就归还,对这么大片的国土毫不不动心,说撤退就撤退,各级政府撤离的坚决果断,相信到6月31日前能做好交接工作。
此时,越国政务院总理蒋宝山忙的不可开交,越国总参谋长赵连功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他还兼着南疆特区的总督,现在还要负责移民和南疆特区政府的搬迁工作。
南疆特区行政直接并入越国政务院,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先回到越国,帮助蒋宝山工作,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南疆主持移民工作和搬迁工作。
赵连功首先是安排军队的调动,南疆特区直辖的两个军一个驻南疆特区,一个军驻扎交趾省和日南省,海南驻军抽调军部、禁卫师等与35军和36军所辖的雇佣兵去缅甸4省驻扎。
南疆特区的五省区警察部队,分别调交趾省、日南省、安南省和安北省,云南省警察部队调山南省(缅甸最北边的一个省,省政府在曼德勒)。
各省的的省政府与警察部队迁入的省相同,省政府也是一分为二,省长和一部分行政人员先期到达负责接送移民安置移民的工作,并承担起省政府的职能来,留守的副省长负责移民和搬迁工作。
最后统计,愿意继续留在中华帝国的守备军还不到2000人,只能先组建一个小团,这让赵连功非常欣慰,对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赵尔丰对此却是非常失落。
下边各市县也参照这个模式执行。
多余的行政干部及时调整到越中、越东或者越南等省份,相应的移民也要跟随干部所去的地点而迁移。
对于祖籍是中华帝国的行政干部,则会采纳他们意见,愿意移民的,与夏帝国派驻的干部一样,不愿意移民的可以留任,等待与中华帝国的交接。
相应的学校和医院等也跟随各省的省政府搬迁到相应的地区,在那里早有当地土著修建好了医院和学校的基础设施,直接搬入就好。
为了节省搬迁的时间和财力,这次搬迁的原则是就近搬迁,广西省的移民和干部对应的是交趾省,大部分移民都知道交趾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以,80%的汉民愿意跟随政府搬迁。
对于5个守备师,也是咨询每个人的意见,并允许他们同家人商量,如果愿意搬迁的到越国的,还是按照原来编制不变,将来缺少的人再补充进去,还是跟随原来所在省的省政府一起迁移,对于不愿意搬迁的守备军官兵,则会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新的守备军,留给中华帝国,并协助维持秩序,当然了,武器装备等要收回的。
让张伟很遗憾的是,南疆特区副省级或者以上级别的干部,基本不愿意移民,而市级或者以下的干部,全部愿意移民。
赵尔丰作为守备军的司令,掌管着5个守备师,夏帝国授予了帝国伯爵爵位,这次竟然放弃移民越国,选择继续留在中华帝国,让张伟好一阵失落。
其实这些官兵考虑的非常简单,给夏帝国当兵,待遇好,能养家,什么事情都是按照规矩来,军官不会克扣他们薪资,而且迁移到越国之后,他们的家人还会分发土地,孩子能免费上学,没有苛捐杂税,不会遭受官府层层盘剥,很多东西都是他们在中华帝国不能得到的,而这些又是底层普通民众比较看重的,他们就是不当兵,也会选择移民。
这还是看出中华帝国与夏帝国的区别。
夏帝国基层干部提升特别快,到了省级再提升的几率就很低了,所以中低层次的干部愿意移民夏帝国,在夏帝国他们上升的通道保持畅通;而中华帝国正相反,底层提升的很慢,到了省级之后全部都是封疆大吏,升入中央的几率反而比夏帝国大;而且在中华帝国担任省级干部的实权比在夏帝国大多了,所以副省级或者以上级别的干部不愿意移民。
中华帝国已经开始向西疆特区选调干部,从省级到市县级,到达之后逐步与夏帝国的干部进行交接,交接的权利掌握在夏帝国的手中,不过这已经让袁世凯很满意了。
袁世凯对赵尔丰选择留任,感到非常满意,立即下达命令,杨度辞去国会议长的职务,担任南疆特区的总督;宋教仁辞去副总理的职务,担任国会临时副议长,暂时主持国会工作;赵尔巽代替宋教仁担任副总理;赵尔丰担任边疆特区将军,协助唐绍仪管理好边疆特区,毕竟唐绍仪是文官,不熟悉军队事务,派赵尔丰协助,正好相得益彰。
他是想把国会议长的位置留给张人骏,如果张人骏不入职,到时候再提宋教仁担任国会议长也不晚。
中华帝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袁世凯在国内的地位如日中天,有着绝对的权威,现在他对夏帝国可是感激不尽,他也越来越找到做皇帝的感觉了。
接收南疆特区之后,他所管辖的地盘又大了许多,等把西疆特区和半岛特区收回,完成整个中华帝国的统一,他就可以比肩秦皇汉武了,必将名垂千古。
不过随后杨度发来的电报让他很吃惊,要是任由夏帝国这样组织移民,南疆特区的汉人会减少一半以上,整个南疆特区除去四川省之外,将会变成纯粹的少数民族地区,十分不利于帝国对当地的统治。
袁世凯对此没有十分重视,其实他想,夏帝国想移民,不是他能阻挡的,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中华帝国最不缺就是人,夏帝国把当地人移民走了,剩下的土地正好可以卖钱,或者迁移湖北、陕西和河南等人口大省的人过去;夏帝国把那些无田无产的穷人移民走了,正好减轻中华帝国的负担。
于是,他给杨度回电,尽力配合南疆特区的撤离,保证按期顺利接收南疆特区,不要节外生枝。
杨度看到电报之后也知道袁世凯的无奈,谁都没有办法更改夏帝国的决定,他只是好奇,为什么只选择汉族移民,其他民族的即便申请移民夏帝国,夏帝国也一概不要。
看着拖家带口的庞大移民队伍,面带微笑,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不知道他们的选择是对是错,日新月异的中华帝国为什么留不下这些人呢?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愿意跟随夏帝国南疆特区政府一起迁移呢?
哎,能保证南疆特区正常交接,他这个总督就算完成任务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