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汉军入城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翌日清晨。
代郡城中很是热闹,万余魏军已整装待发,郡城军政高层也是携家带口。
周深缓步走出太守府,再回头看看这座他住了好几年的太守府,似有不舍的摇了摇头。
“出城!”
随着周深一声令下,万余魏军整齐有序的从东门而出,跟随大队而行的高层官员已经家属,看着沿街的代郡百姓。
他们没有一个人脸色看得到一丝笑容。
即便是普通士兵,也都是阴沉着脸。
大魏——何至于落魄至此?
三国当中最强大的魏国,如今却被三国中原本实力最弱的大汉,愣是逼成了这副模样。
另一边——
也就在魏军前脚刚走,代郡西门的城门就缓缓打开,城外早就等候多时的魏延,没有做任何思索。
“入城!”
两万汉军便跟着魏延,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代郡郡城,紧接着汉军士兵便登上城楼,将那面不知挂了多久的‘魏’字大旗撤下,然后换上了大汉的‘漢’字大旗。
汉军入城,代郡百姓虽然也是聚集在街道两旁,不过一个个却都是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在大汉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或许是看出了百姓们的疑惑,魏延走到城中,距离太守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突然勒住缰绳,然后看向街道两旁的百姓。
“诸位!”魏延朗声说道:“今日我大汉军马正式接管代郡军政;”说着,他扫视了一圈街道的百姓,才笑着说道:“诸位也无需担心,从今天开始,你们就都是我大汉的百姓。”
“将军!”
就在魏延刚刚开口,距离较近的一位中年汉子,突然开口问道:“不知大汉接下来,将如何治理代郡?”
“闻得好!”
魏延闻言点了点头,才说道:“如何治理代郡,这个魏延暂时还无法回答诸位,但是...”说着他故意顿了一下,才笑呵呵的道:“但是魏延能告诉诸位的,是我大汉天子爱民如子,经常走访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疾苦。”
“就拿数年之前,我军进入关中来说;”魏延道:“陛下亲自走访关中各地,后来发现百姓们耕地的犁头笨重费力,于是我們的天子,亲自设计出更加轻便省力的曲辕犁。”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关中的百姓,家家都有吃不完的余粮。”魏延说到这里,满是自豪的样子。
对于现在的百姓,他们关心的其实不多。
吃饱饭,不饿肚子。
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在此之前,魏国的粮食产量并不高,虽然也学着大汉改善了种植方式,不过朝廷的粮税是五五制。
也就是说老百姓种出一石粮食,朝廷就要征收半石。
但是代郡这种地方,可不比南方地区。
即使改善了粮食种植技术,他们的产量也是很难保障,所以眼下的代郡百姓,他们的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富裕。
魏延来到代郡这些日子,他自然是有过了解,于是又笑着说道:“汉军来了,诸位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只是凭借魏延的一张嘴说,老百姓自然不可能完全相信,或许只能用时间来验证。
不过他们此前也听过魏延的名号,此时他既然这么说,那也只能暂时先相信他,毕竟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谁来统治他们,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他们只在意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且魏国现在是割城赔地,那就说明魏国现在是不如大汉的,作为老百姓,当然也愿意在强者的保护下生活。
还有就是,魏延说完话,当即又当着百姓的面,严令三军不得骚扰当地百姓,老百姓若是谁发现了有汉军违法,可直接到太守府找他举报。
骚扰百姓者——杀无赦。
这一条军令,立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很快魏延就入驻代郡太守府,刚一入府,魏延除了安排官员去各县安抚当地百姓,同时也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迅速出城去监视刚刚离开代郡的魏军。
他们的监视范围是,直到魏军彻底离开代郡疆域为止,然后这支兵马,就在代郡上谷郡交界处驻防。
......
随着代郡和平交接,汉魏之间的和议,魏国算是履行了他们的承诺,因为那三百车精铁,早在达成协议的十日后,就已经全部运到了潼关。
大汉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十一月十八日。
长安,未央宫。
刘禅高坐在御座上,大殿上齐聚大汉的文武众臣。
“魏国使臣到。”
随着殿外一个太监的唱喝,魏国少府杨阜信步走入大殿,走到近前,他向刘禅微微躬身行了个礼:“外臣杨阜,拜见陛下。”
“贵使免礼!”
“谢陛下!”
简单礼仪之后,杨阜问道:“陛下,我大魏已经按照双方约定,撤出了代郡驻军,三百车精铁也已经运至大汉,不知...不知陛下...”杨阜顿了顿,才道:“何时释放我大魏被俘君臣?”
按照约定,曹魏从代郡撤军,因为其他的六个郡,已经无需曹魏撤军,他们的驻军要么被汉军打退,要么就地缴械投降,城池也已尽归大汉。
所以曹魏只需撤出代郡的驻军,以及给大汉送来三百车的精铁,只要曹魏完成这两个条件,按照约定,大汉就需要释放被俘的魏国君臣。
可是魏国已于数日前撤出了代郡的驻军,精铁在撤军之前就已经送到了潼关的汉军手里。
可是——
时至今日,大汉也没有释放曹魏被俘君臣。
这可就让曹魏众臣坐不住了,原本他们是在潼关外等着迎接天子曹叡,可是一连等了好几日,他们也没有等到曹叡等人。
好像压根儿大汉就没有要释放的意思。
所以他们这才又派出少府杨阜,亲自跑到长安来询问大汉天子刘禅,就是想问问,大汉王朝,你们说话算数不?
刘禅看着杨阜,并未说话。
倒是大殿上的丞相诸葛亮,他缓缓出列,然后向杨阜施了一礼,笑着问道:“义山此前可有来过长安?”
杨阜闻言一愣,不明白诸葛亮这是何意,于是应道:“不瞒丞相,阜本是天水冀县人士,在关中还属我大魏的时候,曾到过几次。”
“哦???”诸葛亮闻言,似乎有些惊喜的样子,道:“义山家住天水冀县?”
“正是!”杨阜肯定的道。
“家中可还有亲人否?”诸葛亮问道。
只是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杨阜不由眉头微皱,他不明白诸葛亮突然问他这些,到底是何用意。
毕竟——
他现在可是大魏的臣子。
......
......
翌日清晨。
代郡城中很是热闹,万余魏军已整装待发,郡城军政高层也是携家带口。
周深缓步走出太守府,再回头看看这座他住了好几年的太守府,似有不舍的摇了摇头。
“出城!”
随着周深一声令下,万余魏军整齐有序的从东门而出,跟随大队而行的高层官员已经家属,看着沿街的代郡百姓。
他们没有一个人脸色看得到一丝笑容。
即便是普通士兵,也都是阴沉着脸。
大魏——何至于落魄至此?
三国当中最强大的魏国,如今却被三国中原本实力最弱的大汉,愣是逼成了这副模样。
另一边——
也就在魏军前脚刚走,代郡西门的城门就缓缓打开,城外早就等候多时的魏延,没有做任何思索。
“入城!”
两万汉军便跟着魏延,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入代郡郡城,紧接着汉军士兵便登上城楼,将那面不知挂了多久的‘魏’字大旗撤下,然后换上了大汉的‘漢’字大旗。
汉军入城,代郡百姓虽然也是聚集在街道两旁,不过一个个却都是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在大汉的统治下,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或许是看出了百姓们的疑惑,魏延走到城中,距离太守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突然勒住缰绳,然后看向街道两旁的百姓。
“诸位!”魏延朗声说道:“今日我大汉军马正式接管代郡军政;”说着,他扫视了一圈街道的百姓,才笑着说道:“诸位也无需担心,从今天开始,你们就都是我大汉的百姓。”
“将军!”
就在魏延刚刚开口,距离较近的一位中年汉子,突然开口问道:“不知大汉接下来,将如何治理代郡?”
“闻得好!”
魏延闻言点了点头,才说道:“如何治理代郡,这个魏延暂时还无法回答诸位,但是...”说着他故意顿了一下,才笑呵呵的道:“但是魏延能告诉诸位的,是我大汉天子爱民如子,经常走访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疾苦。”
“就拿数年之前,我军进入关中来说;”魏延道:“陛下亲自走访关中各地,后来发现百姓们耕地的犁头笨重费力,于是我們的天子,亲自设计出更加轻便省力的曲辕犁。”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关中的百姓,家家都有吃不完的余粮。”魏延说到这里,满是自豪的样子。
对于现在的百姓,他们关心的其实不多。
吃饱饭,不饿肚子。
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在此之前,魏国的粮食产量并不高,虽然也学着大汉改善了种植方式,不过朝廷的粮税是五五制。
也就是说老百姓种出一石粮食,朝廷就要征收半石。
但是代郡这种地方,可不比南方地区。
即使改善了粮食种植技术,他们的产量也是很难保障,所以眼下的代郡百姓,他们的日子过得其实并不富裕。
魏延来到代郡这些日子,他自然是有过了解,于是又笑着说道:“汉军来了,诸位的好日子,也就来了。”
只是凭借魏延的一张嘴说,老百姓自然不可能完全相信,或许只能用时间来验证。
不过他们此前也听过魏延的名号,此时他既然这么说,那也只能暂时先相信他,毕竟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谁来统治他们,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意。
他们只在意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且魏国现在是割城赔地,那就说明魏国现在是不如大汉的,作为老百姓,当然也愿意在强者的保护下生活。
还有就是,魏延说完话,当即又当着百姓的面,严令三军不得骚扰当地百姓,老百姓若是谁发现了有汉军违法,可直接到太守府找他举报。
骚扰百姓者——杀无赦。
这一条军令,立时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很快魏延就入驻代郡太守府,刚一入府,魏延除了安排官员去各县安抚当地百姓,同时也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迅速出城去监视刚刚离开代郡的魏军。
他们的监视范围是,直到魏军彻底离开代郡疆域为止,然后这支兵马,就在代郡上谷郡交界处驻防。
......
随着代郡和平交接,汉魏之间的和议,魏国算是履行了他们的承诺,因为那三百车精铁,早在达成协议的十日后,就已经全部运到了潼关。
大汉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十一月十八日。
长安,未央宫。
刘禅高坐在御座上,大殿上齐聚大汉的文武众臣。
“魏国使臣到。”
随着殿外一个太监的唱喝,魏国少府杨阜信步走入大殿,走到近前,他向刘禅微微躬身行了个礼:“外臣杨阜,拜见陛下。”
“贵使免礼!”
“谢陛下!”
简单礼仪之后,杨阜问道:“陛下,我大魏已经按照双方约定,撤出了代郡驻军,三百车精铁也已经运至大汉,不知...不知陛下...”杨阜顿了顿,才道:“何时释放我大魏被俘君臣?”
按照约定,曹魏从代郡撤军,因为其他的六个郡,已经无需曹魏撤军,他们的驻军要么被汉军打退,要么就地缴械投降,城池也已尽归大汉。
所以曹魏只需撤出代郡的驻军,以及给大汉送来三百车的精铁,只要曹魏完成这两个条件,按照约定,大汉就需要释放被俘的魏国君臣。
可是魏国已于数日前撤出了代郡的驻军,精铁在撤军之前就已经送到了潼关的汉军手里。
可是——
时至今日,大汉也没有释放曹魏被俘君臣。
这可就让曹魏众臣坐不住了,原本他们是在潼关外等着迎接天子曹叡,可是一连等了好几日,他们也没有等到曹叡等人。
好像压根儿大汉就没有要释放的意思。
所以他们这才又派出少府杨阜,亲自跑到长安来询问大汉天子刘禅,就是想问问,大汉王朝,你们说话算数不?
刘禅看着杨阜,并未说话。
倒是大殿上的丞相诸葛亮,他缓缓出列,然后向杨阜施了一礼,笑着问道:“义山此前可有来过长安?”
杨阜闻言一愣,不明白诸葛亮这是何意,于是应道:“不瞒丞相,阜本是天水冀县人士,在关中还属我大魏的时候,曾到过几次。”
“哦???”诸葛亮闻言,似乎有些惊喜的样子,道:“义山家住天水冀县?”
“正是!”杨阜肯定的道。
“家中可还有亲人否?”诸葛亮问道。
只是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杨阜不由眉头微皱,他不明白诸葛亮突然问他这些,到底是何用意。
毕竟——
他现在可是大魏的臣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