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龙骧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没想到带兵来此协助我的,居然是你。”刘陟坐在新军军营中简易的帐幕内,望着眼前的之人;回想起了大半个月前的宴射——当时借他箭的,便是此人。
“衙内军左厢褒信军第二指挥、指挥使李守鄘,见过龙骧军都指挥使!”来将单膝及地,叉手上禀。
龙骧军,便是刘陟新军的军号;其二字又可作“龙襄”,襄者,举也。
龙骧便是昂举腾跃、气概威武的样子;刘陟觉得这个词寓意不错,叫起来声势也够敞亮;更与他欲奋迅而起,扫清藩镇沉疴的精神面貌相当契合,于是定下了此军号。
此外龙骧亦是良马及善水战之将的名号,暗含着刘陟想把这只军队练地步骑水战样样精通、水陆之上所向披靡的期待。
刘陟扶起了李守鄘,示意他道一旁落座,问道:“李营使别来无恙,那日多亏你赠箭;不然我怕是连竞射都无法参加,便被驱逐离场;可惜害得你......”
“都指挥使言重了,末将若是见不到都指挥使的神射,才是真正的憾事;”李守鄘恭维了一番,而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敢问都指挥使为何不用惯用的编制,来编设新军呢?”
他口中惯用的编制,就是清海军以及大部分藩镇使用的编制;具体则是:衙内军或牙外军,都分左右两厢,每厢下辖五军,每军下辖五指挥,每指挥下辖五都;都的人数不尽相同,约在百八十人之间。
这种编制自安史之乱后便渐渐施行,如今已成定式;但在刘陟看来,这种军制相较于初唐,已经是一次退步了。
“依我之见,旧的编制层级太过臃肿,上令传达难畅;”刘陟一手把玩着障刀上的环首,一面回道:“打个比方吧,将军治军就如同朝廷治理州县一般,如果尚有余力,完全不必多设中间之层级。”
这个观点倒是引起了李守鄘的兴趣,他追问道:“都指挥使的意思是,例如都与指挥这些层级,设置的过于冗余?”
刘陟颇为自信地点了点头,认可了李守鄘对此的判断;因为这可不是他一家之言,在李卫公的兵法里,也能找到与之印证的地方。
李靖的层级划分,颇有现代扁平化指挥理念的影子;或者说现代扁平化指挥,一部分脱胎于李卫公编军的理念。
在卫公兵法中、讲述部伍营阵的内容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如果一将率二万人的部队出征,那么其中一万四千人为战兵,分为二百八十个队,分别隶属于七军。【注1】
这七军除了中军辖战兵二千八百人外,剩余六军都辖战兵一千八百五十或一千九百人;军下直接便辖五十人的队,极大的减少了传令的中间环节,让士卒能够更清楚的接受主帅的命令。
不过这种编制也有缺点,一是对基层士卒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每个队都有人要识金鼓旗令;另外还对指挥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求他对自己的每个队了解透彻,还要求他在纷乱的战场上足够镇定,这样才能用精细微妙的指挥,发挥出己方军队混如一体却灵活机动的优势。
这些理解,刘陟向李守鄘一一说明,后者沉思良久后才若有所悟;而后他不由地望向帐外,接着问道:
“方才我入营时,看见营内立着些写着甲乙丙丁戊的白牌,后面各列矮桌胡床,是登记编伍用的么?”
“李营使果然慧眼如炬,一看便认了出来。”刘陟颇为自豪的扬了扬头,向李守鄘详细阐明了他新设的编伍册籍之法:
首先,每入营五十人,就编成一队,按照进入顺序排列;如果这些人中有识字的,便以之为队头,没有识字的,命他们自行选出队头。
而后这一队人,需要按照原来的次序,向竖着甲字大牌的书记之处登记。
甲字处便是刚刚记录入营胆色的那一组,此处的书记员,会依次给每人分发腰牌纸,并填入姓名;顺便在一旁考核入营胆色的记录上,按同样次序记下对应表现人的姓名。
接着甲处还会将队旗交予队头,并在队头的腰牌处并注明身份;领了队旗的队头,就可以站在最前,引着队伍去乙字处登记番号。
乙处首先会准备好编成番号但是没有姓名的行伍册,然后给此队士卒腰牌纸上登记番号,顺便在行伍册上登记姓名;等此队登记完姓名之后,队头拿着行伍册再去下一处。
丙处是在腰牌纸及行伍册上登记县乡籍贯、以及乡里之官姓名的地方;在这里登记好的籍贯、里正姓名会一并核对,看有无人谎报。
而后再结合丁处登记的年龄外貌特征,进行汇总;到时候刘陟会派专人亲下乡里之间,一一与里正核实这些信息,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最后的戊字处,则是登记士卒特长的地方,等全部录记完成后;他们一整个队就去营中校场,在那里立定等候。
听完刘陟的讲解,李守鄘双眼放光,口中连道佩服:
“都指挥使如此分工,大大减了少每个登记造册的军吏需要书写记录的内容,如此一来,军吏的错漏自然随之减少。”
“而相应的编册效率,却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比传统方法还略快一筹。”
称赞一番后,李守鄘突然又郑重地向刘陟行了个叉手礼:
“如此干净利落的编立队伍、籍记年貌贯址之法,末将心中佩服的可谓是五体投地;不是对治军深有心得之人,决计想不到如此周全的方法。”
刘陟口中接连自谦,心中却暗道:那是,这东西可是我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束伍法精简而来,折服你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当然易如反掌。
与此同时在辕门之外,军吏望着去而复返的张仲,斥道:“你这孬货,被吓跑了还敢再回来!”
“请官健再给草民一个机会,”张仲手扶着军吏面前的桌案,顺势就要跪下,哀求道:“这次小人绝不会被那畜生吓住!”
那军吏一把抓住他下跪的身形,然后把其向辕门处一扔,啐骂了句:
“滚进去,再敢那样狼狈出来,不说你从不了军,我还要让你吃些皮肉之苦!”
被推的张仲踉跄了几步,立在了营门前;深吸了一口气,战战巍巍地再次走向虎口......
-------------------------------------
【注1】: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曰:
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即分为七军。如或少,临时更定。(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为奇兵。)中军四千人,内取战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为一队。)计五十六队。战兵内,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马军千人,跳荡五百人,奇兵五百人。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各二千八百人,内各取战兵千九百人,共计七十六队。战兵内,每军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左右厢各二军,军各二千六百人,各取战兵千八百五十人。战兵内,每军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马步通计,总当万四千,共二百八十队当战,馀六千人守辎重。
——《通典·卷一百四十八》
“没想到带兵来此协助我的,居然是你。”刘陟坐在新军军营中简易的帐幕内,望着眼前的之人;回想起了大半个月前的宴射——当时借他箭的,便是此人。
“衙内军左厢褒信军第二指挥、指挥使李守鄘,见过龙骧军都指挥使!”来将单膝及地,叉手上禀。
龙骧军,便是刘陟新军的军号;其二字又可作“龙襄”,襄者,举也。
龙骧便是昂举腾跃、气概威武的样子;刘陟觉得这个词寓意不错,叫起来声势也够敞亮;更与他欲奋迅而起,扫清藩镇沉疴的精神面貌相当契合,于是定下了此军号。
此外龙骧亦是良马及善水战之将的名号,暗含着刘陟想把这只军队练地步骑水战样样精通、水陆之上所向披靡的期待。
刘陟扶起了李守鄘,示意他道一旁落座,问道:“李营使别来无恙,那日多亏你赠箭;不然我怕是连竞射都无法参加,便被驱逐离场;可惜害得你......”
“都指挥使言重了,末将若是见不到都指挥使的神射,才是真正的憾事;”李守鄘恭维了一番,而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敢问都指挥使为何不用惯用的编制,来编设新军呢?”
他口中惯用的编制,就是清海军以及大部分藩镇使用的编制;具体则是:衙内军或牙外军,都分左右两厢,每厢下辖五军,每军下辖五指挥,每指挥下辖五都;都的人数不尽相同,约在百八十人之间。
这种编制自安史之乱后便渐渐施行,如今已成定式;但在刘陟看来,这种军制相较于初唐,已经是一次退步了。
“依我之见,旧的编制层级太过臃肿,上令传达难畅;”刘陟一手把玩着障刀上的环首,一面回道:“打个比方吧,将军治军就如同朝廷治理州县一般,如果尚有余力,完全不必多设中间之层级。”
这个观点倒是引起了李守鄘的兴趣,他追问道:“都指挥使的意思是,例如都与指挥这些层级,设置的过于冗余?”
刘陟颇为自信地点了点头,认可了李守鄘对此的判断;因为这可不是他一家之言,在李卫公的兵法里,也能找到与之印证的地方。
李靖的层级划分,颇有现代扁平化指挥理念的影子;或者说现代扁平化指挥,一部分脱胎于李卫公编军的理念。
在卫公兵法中、讲述部伍营阵的内容里,清清楚楚地写着:如果一将率二万人的部队出征,那么其中一万四千人为战兵,分为二百八十个队,分别隶属于七军。【注1】
这七军除了中军辖战兵二千八百人外,剩余六军都辖战兵一千八百五十或一千九百人;军下直接便辖五十人的队,极大的减少了传令的中间环节,让士卒能够更清楚的接受主帅的命令。
不过这种编制也有缺点,一是对基层士卒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每个队都有人要识金鼓旗令;另外还对指挥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求他对自己的每个队了解透彻,还要求他在纷乱的战场上足够镇定,这样才能用精细微妙的指挥,发挥出己方军队混如一体却灵活机动的优势。
这些理解,刘陟向李守鄘一一说明,后者沉思良久后才若有所悟;而后他不由地望向帐外,接着问道:
“方才我入营时,看见营内立着些写着甲乙丙丁戊的白牌,后面各列矮桌胡床,是登记编伍用的么?”
“李营使果然慧眼如炬,一看便认了出来。”刘陟颇为自豪的扬了扬头,向李守鄘详细阐明了他新设的编伍册籍之法:
首先,每入营五十人,就编成一队,按照进入顺序排列;如果这些人中有识字的,便以之为队头,没有识字的,命他们自行选出队头。
而后这一队人,需要按照原来的次序,向竖着甲字大牌的书记之处登记。
甲字处便是刚刚记录入营胆色的那一组,此处的书记员,会依次给每人分发腰牌纸,并填入姓名;顺便在一旁考核入营胆色的记录上,按同样次序记下对应表现人的姓名。
接着甲处还会将队旗交予队头,并在队头的腰牌处并注明身份;领了队旗的队头,就可以站在最前,引着队伍去乙字处登记番号。
乙处首先会准备好编成番号但是没有姓名的行伍册,然后给此队士卒腰牌纸上登记番号,顺便在行伍册上登记姓名;等此队登记完姓名之后,队头拿着行伍册再去下一处。
丙处是在腰牌纸及行伍册上登记县乡籍贯、以及乡里之官姓名的地方;在这里登记好的籍贯、里正姓名会一并核对,看有无人谎报。
而后再结合丁处登记的年龄外貌特征,进行汇总;到时候刘陟会派专人亲下乡里之间,一一与里正核实这些信息,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最后的戊字处,则是登记士卒特长的地方,等全部录记完成后;他们一整个队就去营中校场,在那里立定等候。
听完刘陟的讲解,李守鄘双眼放光,口中连道佩服:
“都指挥使如此分工,大大减了少每个登记造册的军吏需要书写记录的内容,如此一来,军吏的错漏自然随之减少。”
“而相应的编册效率,却没有因此降低,反而比传统方法还略快一筹。”
称赞一番后,李守鄘突然又郑重地向刘陟行了个叉手礼:
“如此干净利落的编立队伍、籍记年貌贯址之法,末将心中佩服的可谓是五体投地;不是对治军深有心得之人,决计想不到如此周全的方法。”
刘陟口中接连自谦,心中却暗道:那是,这东西可是我从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束伍法精简而来,折服你一个小小的指挥使,当然易如反掌。
与此同时在辕门之外,军吏望着去而复返的张仲,斥道:“你这孬货,被吓跑了还敢再回来!”
“请官健再给草民一个机会,”张仲手扶着军吏面前的桌案,顺势就要跪下,哀求道:“这次小人绝不会被那畜生吓住!”
那军吏一把抓住他下跪的身形,然后把其向辕门处一扔,啐骂了句:
“滚进去,再敢那样狼狈出来,不说你从不了军,我还要让你吃些皮肉之苦!”
被推的张仲踉跄了几步,立在了营门前;深吸了一口气,战战巍巍地再次走向虎口......
-------------------------------------
【注1】:大唐卫公李靖兵法曰:
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即分为七军。如或少,临时更定。(大率十分之中,以三分为奇兵。)中军四千人,内取战兵二千八百人,(五十人为一队。)计五十六队。战兵内,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马军千人,跳荡五百人,奇兵五百人。左右虞候各一军,每军各二千八百人,内各取战兵千九百人,共计七十六队。战兵内,每军弩手三百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左右厢各二军,军各二千六百人,各取战兵千八百五十人。战兵内,每军弩手二百五十人,弓手三百人,马军五百人,跳荡四百人,奇兵四百人。马步通计,总当万四千,共二百八十队当战,馀六千人守辎重。
——《通典·卷一百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