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王子腾脸上丝毫看不出因自己斩杀王豪的愤怒,他虽已四十余岁,仍是眉挺目明,端的英武,眉宇间依稀与王夫人有三分相似,果然不愧是兄妹,林如海掩下眼里的厉色,微微一笑,抬手还礼,温润如玉,似乎全然不知王子腾曾经和叶停见过面。
那件事发生后,林如海看似不曾放在心上,让人觉得他心胸豁达,实际上却派鼓瑟带人悄悄查访,终究还是找到了打晕鼓瑟的人,顺藤摸瓜查到了王子腾。
叶停以为在扬州用金陵的人就万无一失了?可笑之极。纵然那两个人不是王家的,明面上与王家也没有什么瓜葛,而是和叶家十分亲密,但他们却没有料到林如海对王家的细事知道得太多,那两个人的主子曾得过王子腾的额外照应,才升了如今的官儿。
林如海本就在殿外,两人相距极近,须臾之间,王子腾便走到了跟前,虽说在大明宫殿外许多人都不敢喧哗,但是王子腾是何人,当真是宣康帝跟前的红人,他看着林如海,微笑道:“如海兄,一别多年,当真是风采依旧。”
林如海亦是淡淡一笑,这时,听到里面宣他觐见,忙告罪一声,才走了两步,忽然回过头,朝王子腾笑道:“王大人亦然,听说金陵应天府通判付泉得了王大人的举荐?”
付泉,正是和叶家十分亲密却曾经得过王子腾恩德的人。
王子腾一怔之间,便见林如海进去了。
彼时宣康帝正在批阅奏折,林如海随着卢新进去,连忙三跪九叩拜了下去。
宣康帝闻声,放下手里的朱笔,摆了摆手,道:“卿家平身罢。”
林如海站起身,他已有多年没见过宣康帝了,此次再见,只见他苍老了许多,鬓边如霜,不由得心生叹息,倒是威严依旧,眸子里精光四射。对宣康帝林如海并不担心,毕竟他知道宣康帝的寿算,十年后退位,又活了将近十年,他死后,新帝才掌握实权,可见宣康帝的精明。他虽然仁慈宽厚,但并不昏庸,不然何来如今的盛世太平。
林如海悄悄打量宣康帝的时候,宣康帝亦如此看他,虽经岁月,依旧风度翩然,忍不住笑道:“几年不见卿家,倒一如从前,无甚变化。”
林如海忙笑道:“都是托了陛下的恩德。”
宣康帝莞尔一笑,还未开口,忽有小太监匆匆跑进来通报道:“老爷,有山海关八百里加急急呈御前,兵部员外郎正在殿外。”
宣康帝听了,当下顾不得林如海,忙命觐见。
林如海虽是重臣,却不管此事,唯恐泄密,正意欲告退,哪知宣康帝一摆手,道:“卿家且候在一旁,待见了加急公文再说。”
林如海听了,只得站定。
卢新等人在旁边暗暗咋舌不已,亦十分庆幸,宣康帝果然看重林如海,竟容他在御前,须知八百里加急公文一向要紧之至,不容他人知晓,尤其是边疆战乱之事。
一时便有官员大步进来,递上公文,道:“陛下,东北鞑子暴动,攻城略地,无恶不作。”
宣康帝看罢,拍案怒道:“好鞑子,才开春几日,便做如此恶事!竟敢联合蒙古,伤我百姓。卢新,宣兵部、户部一干官员进宫。”
卢新答应一声,忙亲自去宣召众位三品以上官员。
林如海心头却是一惊,想起来了,上辈子此仗足足打了三年,不知作践了多少人力物力,方将蒙古同满洲鞑子镇压下去,令其俯首称臣,蒙古一向同满洲联姻,两方联手,又都是马上英豪,身处极北苦寒之地,关内人觉得十分寒冷,他们则习以为常,着实难对付。
林如海又想,张大虎便是在此仗中步步高升,此次是否该当劝他请旨前去效力?忽听宣康帝问道:“林卿家如何看?”
林如海抬头见宣康帝已将方才的兵部员外郎打发出去了,又见宣康帝目光炯炯,忙躬身道:“回禀陛下,微臣不知来龙去脉,实无主意,不敢妄言。然关外满、蒙两处皆是狼子野心,从未息入关之心,他们为茹毛饮血之辈,生性凶残,遥想成吉思汗屠城万千,血流成河,此时若不派兵将其赶回去,百姓苦矣!”
宣康帝赞许道:“朕亦有此心。”
林如海依旧十分恭谨,宣康帝心意他早知,对此一点儿都不诧异。
因兵部官员未至,宣康帝又看了林如海一会子,冷不丁地问道:“且不提此事,倒是太子有今日,多亏了你当日提点苏卿家。”
林如海心中蓦地一动,莫非这就是宣康帝宣他进宫的原因所在?林如海抬起头,面上茫然,诚惶诚恐地说道:“太子殿下皆是陛下教养,英明神武,人人称赞不已,微臣见识鄙薄,虽曾见过苏大人,何尝提点过什么?”
宣康帝撂下手里的加急公文,笑道:“朕看不然罢?太子心性朕极明白,偏生苏黎从你那里回京,又见了太子后,太子便大改了好些。”
林如海垂下眸子,抬起时已是平静非常,道:“苏大人原是微臣同窗,又是师兄,只有他教导微臣的,再没有微臣教导他的道理。那年,苏大人路过寒舍,实是托微臣姑苏老家的人照应其女,此事臣已在折子上禀明,绝无欺瞒。至于苏大人是否和太子殿下说了什么,臣远在江南,确是一无所知。”
林如海和苏黎说的话,苏黎只告诉太子一人,又在回信中说明,除此之外,再无第四人知晓,事关重大,他们都不是傻子,哪敢泄露半分。太子如今虽不会拉拢朝臣,但是林如海的盐政之位何等要紧,他不会得罪了林如海。
就算提点了苏黎,林如海也不能实话实说,为君者,最忌下面揣摩圣心,把他的心思猜测得八、九不离十,但是林如海确实对宣康帝忠心耿耿,又不愿十分欺瞒,遂半吐半露地道:“不过圣人说微臣提点苏大人,微臣记起来了,微臣当初着实感慨了一句,只说太子殿下如今年纪大了,已做了父亲,想是能设身处地地为陛下着想了。”
宣康帝一怔,问道:“只说了这句话?折子上何以未言?”
林如海忙笑道:“太子殿下如何,原不该微臣妄言,微臣一言既出便暗暗后悔,因此不曾写于折子上。微臣已做了父亲,自然明白做父亲的苦心。”
宣康帝不觉一笑,道:“朕却不知你明白什么苦心。”
林如海想了想,道:“微臣如今儿女双全,只想着长子孝顺父母,爱护幼妹,足矣。太子殿下素来孝顺陛下,又爱护下面弟妹,实是尊崇孝悌之道,原本没有微臣说话的余地,因此请陛下谅解微臣一时妄言。”说话又是半真半假。
宣康帝静静地看着林如海,心里却是一动,感慨万千。难怪太子第二日便改得那样厉害,想是从苏黎嘴里听到林如海之言心中有所触动,当真是长大了。
宣康帝最疼爱的儿子非太子莫属,哪怕这几年太子行事让他有所惋惜,仍是对太子寄予厚望,因此看着太子一改从前,孝顺自己,友爱兄弟,在朝堂上也不再和那一起子官员胡闹,宣康帝实在是欣慰非常。
林如海瞧着宣康帝脸上并无愠色,暗暗松了一口气。
宣康帝咳嗽一声,问道:“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言语了?”
林如海摇头道:“微臣一句妄言便已十分后悔,哪敢再说别的?只是说了些儿女之事,并未涉及公务。幸而太子殿下宽宏大量,未曾因此怪罪微臣。”
宣康帝听了,脸露微笑,道:“太子自然是极好的。想来他也记着你一语惊醒梦中人,年初建议朕赏赐令千金一些东西。听说,令千金生在花朝节?”
闻得宣康帝此问,林如海便知他不再追究自己和苏黎说了什么,忙答道:“正是。”
宣康帝笑道:“倒是个好日子,想是有造化的,好生抚养罢。”
林如海一怔,连忙称是。他最疼黛玉,便是宣康帝没有这话,他亦不会亏待黛玉,不知道他来京城这么些日子,黛玉如何了。
宣康帝又因张大虎一事赞扬了林如海几句,方问任上诸事,林如海上任后,税银猛增一倍有余,既未亏空,又无超支,看着源源不断入库的银子,宣康帝如何不满意,也因此决定林如海连任。对此,林如海早有预备,亦细细禀明。
及至到了兵部户部诸官员皆至,林如海方告退出宫,宣康帝却又赏了不少东西。
张大虎早在宫门口等着了,虽知林如海的本事,到底焦虑非常。在他身后,既有自己的两名小厮,还有林家的大小管事,自然都为林如海担心,见林如海平安出宫,又见小太监捧着许多东西,忙走上前来。
林如海含笑拍了拍张大虎的肩膀,道:“回去再说。”
才回到家,张大虎忙不迭地问道:“老爷,圣人没怪罪老爷什么罢?”
林如海呵呵一笑,指了指大小管事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来的东西,道:“若是怪罪我,哪里来这么许多东西?叫人把东西供起来,等回南时再带过去。”
下面喜不自胜,连忙满口答应。
张大虎一直为此悬心,听了这话,心里一宽,也笑了。
张大虎道:“顾大人交代了,等老爷平安回来,好歹打发人去说一声,好放心。”
林如海便打发管事去了,他自己却带着张大虎去了书房。
张大虎自小读书识字,如今文武双全,林如海不在时,书房都是他用的,林如海虽以世家出身自傲,但从不在意张大虎的出身,早早吩咐了大小管事不得怠慢,因此看到壁上悬挂着的刀剑,张大虎脸上一红。
林如海笑道:“坐罢,我不在京城时,你只管住在这里,东西放在这里亦是理所当然。”
张大虎一脸感激不尽。没有林如海,哪有他今日?只怕早饿死了。现今林如海教他读书,让他习武,又送他考试,当了官,又给地方住,又让下人帮着自己打点,又要给自己娶媳妇儿,便是亲生父母能做的也比不上林如海的用心。
林如海忽然想起张大虎之母的事情,恐怕如今正在赵家,该当设法让他们母子团聚才好,正在这时,管家来回道:“老爷,各处的礼物可要送过去?”
林如海理了理袖口,道:“在京城停留不会太久,数日便要回南,未必各处都拜见,且先将礼物送去罢,只沈、贾两家送拜帖,余者只送礼,好生送过去。还有,给赵家小姐的礼物,按照往年,送到北静王府,托北静王府转交给赵家小姐。”
管家一一谨记在心,忙去料理。
林如海到了此时,方得空更衣梳洗,歇息一回。
却说王子腾看着林如海的背影,掩饰不住心底的惊骇,付泉求到他门下乃是十年前的事儿,不是如今的通判之职,当初只是个七品知县,连和付家祖上有一点子亲戚的叶家都不知道,何以林如海竟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是他察觉到了什么?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当初何等风光,王子腾自忖那条计策天衣无缝,没想到不过区区数月,林如海便查到了底细,果然不能小觑,难怪圣人如此重用。
念及于此,对于林如海,王子腾心中又多了几分忌惮。
想到林如海已经知道了此事和自己有关,王子腾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及至从宫里回到家中仍未松开,得罪了谁他都不怕,偏生是林如海,不知道他会生出什么心思报复,他深受宣康帝重视,不下于自己,真真让自己防不胜防,为今之计不能承认自己认得付泉。
王子腾并不怕林如海,只是到底忌讳些儿。
如今,史父已死,史鼐、史鼎丁忧,贾赦仅是一等将军,贾政才升了从五品员外郎,薛老爷重病,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独他一人位高权重,乃是京营节度使,威风八面,贾家、史家和薛家谁都不敢得罪他。王夫人掌管荣国府,贾珠兄弟姐妹几个得宠,未尝不是因为有他在,每年请吃酒,贾珠兄妹常常都是除了他们家,别处再不去的。
彼时王子腾夫人正在忧愁长女王熙凤的婚事,才送走几个交好的诰命夫人,见王子腾回来,忙走上来,好容易坐下来,开口道:“凤哥儿如今大了,老爷好歹有个章程才好。”
王子腾回过神,问道:“前儿不是跟你说了几家门当户对的?”
王子腾自恃位高权重,多少人奉承巴结,趋之若鹜,闻得凤姐正当妙龄,已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踏破了门槛子,只是他有心给凤姐挑一个比贾琏更好的,先前挑的几家都是和他们交好的,一旦联亲,两家齐心合力,势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子腾夫人听了这话,抱怨道:“说了有什么用?虽然门第根基富贵都是齐全的,奈何品貌才学气度都不如琏儿,哪里看得中?我都瞧不过去,何况凤哥儿打小儿和琏儿他们兄弟几个一处混到大,更加觉得不满意了。再说,虽有几家公子极好,比琏儿还强些,奈何他们不是年纪轻轻就订了亲,就是看不上咱们家。”
若是王夫人争气些,让贾母同意贾琏和凤姐的婚事,她如今就不必这样愁闷了。王子腾夫人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贾母居然会突然改了主意,咬定两家已是姻亲,不必再亲上加亲,依她看,贾家是想另外再多一门显赫亲家罢?倒没想到贾家竟还有这样聪明的人。
丈夫出息,王子腾夫人的地位亦是极高,除却诸公主郡主太妃王妃并国君夫人等,她便是头一等尊贵的人物了,在儿女婚事上难免挑三拣四,况她深知凤姐的性子,杀伐决断,有男儿气概,偏生眼里容不得沙子,又要强,总得挑个能让她拿捏得住才好,不然,送女儿过去受委屈不成?因王子腾疼凤姐,王子腾夫人也不愿委屈了女儿。
王子腾脸上闪过一丝威严,道:“你不必再多想了,那些既瞧不中便算了。听说顾家进京了,明儿你请顾家的夫人吃酒,透露些意思,我瞧着顾家的大公子极好,年纪和凤哥儿十分相配,若能结亲,倒是喜事。”
王子腾夫人因未听顾家进京,便开口问道:“顾家?哪个顾家?京城里有好几个顾家呢。那个和琏儿外祖家交情好的顾明不过是暴发新荣之家,哪里配得上咱们家?”
王子腾道:“我说的是今已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的顾越。”他在宣康帝跟前极有体面,焉能看不出宣康帝意欲重用顾越的意思,顾越的大哥虽然犯了重罪,但是顾相国余荫犹在,他们这些人家亏空几百万两银子宣康帝尚且款待,何况顾家只有顾越一脉出息。
听到是顾越家,王子腾夫人抚掌笑道:“我记起来了,顾大人的父亲可是顾相国呢,长公子迅哥儿今年十八岁,听闻去岁已经中了举人,惜今年竟不曾参加春闱。若不是因为他们先前出了些事情,又远离京城,现今在京城里已不知道多少人家看中这样的乘龙快婿了。既然老爷这样中意他,明儿我就下帖子请顾夫人来,只是他们家几时进京的?竟未听说。”
王子腾道:“听说顾家和林家一同进京,林如海既已进了宫,想必顾家亦抵达京城了。”
闻得林如海进宫,王子腾夫人吃了一惊,随即默然不语。王子腾恼恨林如海斩杀了王豪,她心中明白,自然不认为王子腾会和林如海结交。
王子腾想起出宫后着人打探来的消息,不觉陷入了沉思。
众所周知,林如海和顾越交情极好,老相国过世,顾家大爷坏事,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不知凡几,然而林如海始终如一,他比顾越早三年高中,即便远离京城,亦时时刻刻写信请人照应顾越,不然凭顾越一腔傲气,能在翰林院里游刃有余,如今又能这么快进京?还不是因为宣康帝跟前有和林如海交好的人一直提醒着宣康帝。
如今顾越做了侍读学士,那是在宣康帝跟前走动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总能比别人窥得先机,林如海即便远在江南,只怕也不会断了京城的消息。
王子腾心中比较了几家,终究还是中意顾迅做女婿,道:“横竖林家不在京城,他们家和林家交好咱们也不必怕什么,难道和林家能亲过亲家去?顾家势不如从前,咱们家与之联姻便是助了他们一臂之力,再者顾迅老实本分,凤哥儿过去也能弹压得住。”
顾家门楣比王家还高些,又是书香世家,虽说败了,可败中有荣,王子腾夫人也认得顾夫人,最是温和敦厚之人,如今他们家在京城里只算三流,远远比不得王家的权势,想能善待凤姐,故王子腾夫人心里十分满意,只盼着凤姐敛些性子,好生学王夫人才是,虽不是荣国府名正言顺的当家主母,但谁不知道她是荣国府当家人?
次日,王子腾夫人同细细凤姐一说,凤姐九月便及笄了,闻言,不觉羞红了脸,旁边平儿、安儿、喜儿、乐儿四个丫头俱瞅着凤姐抿着嘴笑。
过了一时,凤姐抬头正色道:“太太竟是同他们说好了再说罢,别又和贾家一样,不过是咱们一厢情愿,他们家无意,倒像是咱们家巴结着贾家似的,蹉跎了好几年,好生没脸。也不想想,咱们王家何等威势?便是扫一扫地缝子也够他们家过一辈子了。”
凤姐在母亲跟前行事十分利落,又耽误了两年说亲,王子腾夫人因此十分疼她,说到人家总会问她几句,她倒不害臊,听了她这话,王子腾夫人心头一凛,点头称是。
不说王家如何瞧中了顾迅,林如海却递了拜帖去贾家,方登门拜见。
闻得林如海又得了宣康帝的赏赐,听说八百里加急进宫时他也在,宣康帝竟未曾让他避开丝毫,贾母并贾赦贾政等人顿觉与有荣焉,早已等在家中了,相见后,贾母便命奶娘抱着贾宝玉上来拜见姑父,一时竟忘记询问贾敏母子三个如何了。
宝玉被奶娘抱在怀里,因尚未留头,便未束冠,饶是这么着,头顶一点胎发仍旧缀着珍珠和金坠脚,打扮得十分华丽,穿着大红缂丝八团兰花小袄,银红二色金百蝶穿花裤子。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浓眉长睫,明眸皓齿。项上戴着赤金累丝项圈,又有一根五彩丝攒花结绦子,系着那块从胎中衔来的五彩美玉。
林如海目视良久,顿时想到了黛玉在荣国府里备受风刀霜剑,也唯有宝玉一人略可安慰,可惜林如海游荡之间,知晓不少细事,既云爱护黛玉,何以都将灾祸引到黛玉身上?便是贾宝玉极好,也不是林如海心中的乘龙快婿了,遂转而对贾母并贾政等人道:“此子天资颖慧,若好生教养,规引入正,必然是前程不可限量。”
贾母自是欢悦,笑道:“咱们家功名传世,富贵百年,如今子孙虽多,却都比不得宝玉,实在是有着天大的造化,将来须得劳烦姑老爷好生提点一番了。”
贾政虽恨宝玉抓周只抓脂粉钗环来顽,然终究是自己的嫡子,又衔着通灵宝玉,故面上严厉,实则疼惜,听了林如海和贾母的话,他忙谦逊道:“不过是性情乖张诡奇一顽童罢了,哪里就有妹婿说的这样好?”
贾母不满地瞪了贾政一眼,又满脸慈爱地命奶娘将宝玉送到身边。
林如海说话间,又摘下腕上一串沉香手串作礼。他身上除了玉佩、扇子等物外,余者一概不戴,今儿还是想着来贾府,方择了一串沉香手串套在腕上,乃笑道:“今日过来,竟未有好礼,唯有圣人昨儿所赐手串,给宝玉顽罢。”
贾母闻得是圣人所赐,自觉体面,忙命宝玉拜谢。
宝玉见林如海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清俊非常,举手投足间令人见之忘俗,实不似伯父、父亲一般,心中亦觉亲近,笑道:“多谢姑父。”
林如海听他口齿清楚,心中一叹,确是佳儿,资质较林睿不遑多让,他上辈子做的诗词歌赋林如海亦曾见过,尤其是芙蓉女儿诔几乎可与黛玉之葬花词堪称双璧,奈何贾母溺爱太过,致其一味娇养,不知约束教导,竟成了一事无成的纨绔子弟。
即使贾宝玉如此,却非林如海心中佳婿,贾宝玉固然心地良善,又天然一段风流,不同俗流,见解非同一般,实高于世人之上,然而他却是偏激太过,更重皮囊,实际上,男子并非一无可取,女子亦非白璧无瑕,阴阳相合,方是正道。
又听贾母说道:“宝玉实在是由不得我不疼,今年才两岁,已经由他姐姐教导识字了,可见将来定在珠儿琏儿之上,定能光宗耀祖。”
贾珠和贾琏皆在旁边,听了贾母的言语,贾珠心中黯然,自从贾宝玉出生后,他在家中地位确实大不如从前了,幸而还有父母疼爱,但也只是一味督导自己读书上进。贾琏却是微微撇了撇嘴,不以为然,难道夸赞宝玉,非得贬斥他们才好?望了贾宝玉一眼,贾琏眼底掠过一丝厉色,听贾母处处流露出来的意思,似乎全然不顾他们大房,让宝玉继承家业了,难怪父母心中不忿,幸而他们早早地有了打算,不然,一点子都捞不着。
想到此处,贾琏看向林如海,姑父如此夸赞贾宝玉,可见也瞧出贾宝玉资质不差,只不知道他如何看待贾母的打算。姑父曾经说过,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想必不会和贾母一样只顾着宝玉,而撇开他和贾珠。
果然,听得林如海笑道:“府上几个哥儿都是好的,琏儿珠儿已中了举人秀才,想来明儿宝玉亦然,一门三进士,那才是光耀门楣呢。”
贾政听了,欣然道:“若能如此,我便放心了。”
林如海又对贾母说道:“只有一件,宝玉如此资质,实是钟灵毓秀,想来岳母并内兄夫人对之极钟爱,但是后生却不宜如此,溺爱太过未免致其荒疏学业,而后一事无成,因此,宝玉须得好生教导方能成才。”
贾政赞同道:“妹婿说得不错,将来必定好生严管宝玉。”
贾母却有些大不以为然,道:“宝玉天生异象,如今又随元春识字,聪明可见一斑,哪里用得着严加管教?何况宝玉生得单弱,更该谨慎,一味严管反而不好。”
林如海暗暗叹息,宝玉虽是天生的性情,但终究还是溺爱太过,想来是因贾珠之死,导致贾母一干人等都不敢十分令其读书,唯恐他和贾珠一般落得早亡的下场,只是贾珠早亡,皆因呕心沥血苦读太过,反误了身子。
看向贾珠,觉得更苍白憔悴了些,林如海不禁有些心疼,若是他的儿子,哪能如此?宁可晚些入世,也不能罔顾身体,遂关切地道:“珠儿怎么比上回见更憔悴了些?依我说,竟是好生调养身子要紧,你才多大年纪?瞧着倒比我还弱些。”
贾珠忙躬身道:“多谢姑父提点。”
贾母方看向贾珠,顿时心疼不已,忙对贾政道:“你怎么看着珠儿的?瞧你把他逼成什么样儿了?他才多大就考中了秀才,你还有什么不足?满京城里除了琏儿得圣人恩典,谁家还能比得上珠儿长进?竟是听你妹婿的话,缓一些儿,让珠儿养好了正经。”
林如海也道:“瞧珠儿比琏儿还大两岁呢,倒不如琏儿长得高,也不及琏儿气色好。虽说读书要紧,总也不能因为读书,误了别的,君子六艺,骑射也算其中之一呢。”
贾政看了贾珠一眼,果然不如贾琏面色红润,精神抖擞,只是贾琏天生的淘气,常和一干纨绔子弟骑马打猎,哪里又比得上贾珠勤奋?故嘴里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家里金奴银婢伺候着,人参燕窝吃着,难道还能作践坏了爱子的身子不成?
贾母也知贾政一心盼着贾珠成才,如今贾琏已是举人了,贾政对贾珠更加严厉了,只得转移话题,问道:“敏儿他们母子三个可还好?”
到了此时,贾母方想起忘记询问贾敏母子三个如何了,不禁十分惭愧。
林如海知其意思,含笑道:“有劳岳母记挂着,一切安好。”
贾母嗔道:“我自然知道你照顾他们的好,只是睿哥儿如今多大了?上学读书了不曾?玉儿我还没见过呢,生得如何?喜欢什么?明儿你回去,我预备些好东西给她。我倒想见见玉儿,偏生相隔千里,一时竟难得见了。”
林如海淡淡一笑,道:“睿儿早在三岁启蒙,五岁上学,如今将满十岁,学业平平,不及珠儿琏儿多矣,小婿打算明年送他到姑苏书院读书,也好结交些同窗好友,免得他坐井观天,一味自高自大。玉儿年纪虽幼,却生得好聪明清秀,因她抓周时只抓了些诗经笔墨,想来颇有祖宗之风,小婿已打算好生教导她读书了。”
听了林如海的话,各人面色各异。
贾珠和贾琏见过林睿,哪能不知道林如海话里谦逊,林睿才思敏捷,小小年纪甚似林如海,如今若不是年纪太小,早就能考试了,只是林如海早前说他太小,尚未明理懂事,待他十三四岁时方令其去考试,并不急于一时。
贾赦如今只认为自己儿子第一,但他也知道林如海的本事,其子聪明伶俐,岂能真的学业平平,若是平平,也便不是林如海的儿子了。
贾政却是深信林如海,愈加期盼贾珠一朝金榜题名,扬眉吐气。
贾母则道:“才多大的孩子?姑老爷竟舍得送他出去?留在姑老爷身边,难道姑老爷竟请不起先生了不成?至于玉儿,小女孩儿家,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便好,怎么倒和哥儿一样打算正经教导她读书?”
林如海听到这里,暗暗一叹,贾敏能读书识字,多亏了贾代善,不然按贾母所想,贾敏同凡俗女子有何不同?不过黛玉和三春等姐妹由李纨陪侍针黹诵读,他却是知道的,姐妹们作诗,贾母也并未十分约束。
因此林如海笑道:“小婿只睿儿此子,自然须得严厉些,不敢溺爱,何况姑苏离扬州不远,又是祖籍之地,熟识之人,自然放心好些。”
贾母听了,只得作罢。
宴毕,林如海归家,贾赦贾政等亲自送出,林如海连称不敢,请其留步,二人作为内兄,便理所当然地应了,复命贾珠贾琏二人相送。
林如海意欲上马时,忽然回过身,看向贾珠贾琏二人,语重心长地道:“你们这一辈只你们兄弟二人读书有成,前程似锦,虽是两房,也是兄弟,莫管长辈如何,你们竟是相互扶持才好,朝堂之上,仕途之中,总是自家人护着自家人些,哪里全靠外人去?琏儿,我对你十分放心。倒是珠儿,你万万不能因为父母督促太过,误了自己的身子骨。”
贾珠贾琏听了,躬身应是,唯有贾珠一脸苦笑。
他们对林如海比对父母更敬重些,林如海这样的人物,才堪称严父、慈父,严而不厉,慈而不溺,偏生不是他们的父亲,只好听自己父亲的话了。
贾琏忍不住道:“姑爹教导得极是,上回姑爹说的话我也跟二叔叔说了许多次,二叔叔嘴里答应了,偏给珠大哥布置了许多功课,功课尚且做不完,如何习学骑射?开春有一点子料峭之意,我倒是好好儿的,珠大哥却病了好一场。”
贾琏越发明理懂事,也就越发瞧贾政不妥。
林如海虽恨王夫人不曾善待黛玉,但和贾珠相处日久,倒真不忍他早早亡故,偏生贾政王夫人这对做父母的,竟为了前程逼迫贾珠如此,听了贾琏的话,想了想,道:“我在京城还得停留几日,容我想个法子罢。”
贾琏急道:“姑爹且先出个主意,我瞧珠大哥竟受不住了。”
林如海笑道:“你们竟读书读傻了不成?这一点子小事还用我出主意?琏儿你最是个机灵不过的,且给你哥哥出个主意罢。”
贾琏一听,贾珠却先笑了。
送走林如海后,贾琏拉着贾珠进去,垂头沉思,才进二门,忽然止步,道:“有了。”
贾珠问道:“有什么促狭主意了?”相比较贾政夫妇,贾珠心里对贾琏却是十分亲密的,毕竟贾琏真真为他着想,不曾因两房嫌隙而对他冷眼旁观。许多事贾珠心里明白,也觉得不妥,但是他是晚辈,又是长子,焉能对父母指手画脚。
贾琏嘻嘻一笑,头往贾珠处一歪,悄声道:“横竖人人都知道大哥哥身体弱,竟是明儿一早装病罢,到时候我买通给你诊脉的太医,让他跟老祖宗二叔二婶说须得好生静养,不然有损寿算,相信到那时,老祖宗第一个听太医的话,这样你好生歇几日,待身子骨好些,再听听姑爹有什么主意,和我一起学习骑射。”
贾珠原是老实人,道:“哪能如此哄骗老祖宗和老爷太太?”
贾琏板着脸道:“难道你为了读书,竟要送命?你可知道今年春闱里抬出来的学子,有两个回到家没过几日就死了。你这样弱的身子,在家读书尚且常病,哪里抵御得了贡院里的寒气?姑爹也谆谆教导过,身体要紧,你总不能死读书,竟成了呆子。就算二叔望子成名心切,你也得知道,姑爹那样有才华的人快三十岁才参加殿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咱们年纪轻轻的急什么?这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贾珠颇觉有理,一时也觉得读书力不从心,恐令贾政大失所望,若是生病,想来贾政不好督促太过,便应了贾琏的主意,贾琏方欢喜起来。
兄弟二人携手到了贾母房中,回禀林如海已去的消息。
贾母摆摆手,命他们各自回房安歇,自己望着宝玉,忽然想起黛玉来,不觉心中一动。
作者有话要说:补齐了,今天老老实实写,拼十月全勤。
我妹休两天假,替我陪我妈。
俺妈知道俺写文,还训斥俺断更,说赚钱比较重要,囧,俺不去,就真的没人陪俺妈啦,还喋喋不休中,下午去送饭,交代了我妹就赶回来,不过精神不太好,只写了六千字。
俺有一个总惹老妈生气的老爹,也是吃药针灸中,血压高的人经不起生气,每年最担心的就是农忙时节,夏天老奶住院四世同堂儿孙满堂,愣是我一个人守了二十多天,他们不是农忙,就是忙生意,恨!现在还没忙完呢,俺家老妈先进医院了,肯定是俺爹气的,总爱忙别人家的事儿,自家的十亩地不闻不问,都是俺妈一个人弄,现在血压超标太多,医生都说发现得早,几时出院不晓得,不过我再去陪的话,会拿着笔记本去的,拼全勤,这次清早被堂哥送进医院的,啥都没来得及拿,手机也没拿。
从王子腾脸上丝毫看不出因自己斩杀王豪的愤怒,他虽已四十余岁,仍是眉挺目明,端的英武,眉宇间依稀与王夫人有三分相似,果然不愧是兄妹,林如海掩下眼里的厉色,微微一笑,抬手还礼,温润如玉,似乎全然不知王子腾曾经和叶停见过面。
那件事发生后,林如海看似不曾放在心上,让人觉得他心胸豁达,实际上却派鼓瑟带人悄悄查访,终究还是找到了打晕鼓瑟的人,顺藤摸瓜查到了王子腾。
叶停以为在扬州用金陵的人就万无一失了?可笑之极。纵然那两个人不是王家的,明面上与王家也没有什么瓜葛,而是和叶家十分亲密,但他们却没有料到林如海对王家的细事知道得太多,那两个人的主子曾得过王子腾的额外照应,才升了如今的官儿。
林如海本就在殿外,两人相距极近,须臾之间,王子腾便走到了跟前,虽说在大明宫殿外许多人都不敢喧哗,但是王子腾是何人,当真是宣康帝跟前的红人,他看着林如海,微笑道:“如海兄,一别多年,当真是风采依旧。”
林如海亦是淡淡一笑,这时,听到里面宣他觐见,忙告罪一声,才走了两步,忽然回过头,朝王子腾笑道:“王大人亦然,听说金陵应天府通判付泉得了王大人的举荐?”
付泉,正是和叶家十分亲密却曾经得过王子腾恩德的人。
王子腾一怔之间,便见林如海进去了。
彼时宣康帝正在批阅奏折,林如海随着卢新进去,连忙三跪九叩拜了下去。
宣康帝闻声,放下手里的朱笔,摆了摆手,道:“卿家平身罢。”
林如海站起身,他已有多年没见过宣康帝了,此次再见,只见他苍老了许多,鬓边如霜,不由得心生叹息,倒是威严依旧,眸子里精光四射。对宣康帝林如海并不担心,毕竟他知道宣康帝的寿算,十年后退位,又活了将近十年,他死后,新帝才掌握实权,可见宣康帝的精明。他虽然仁慈宽厚,但并不昏庸,不然何来如今的盛世太平。
林如海悄悄打量宣康帝的时候,宣康帝亦如此看他,虽经岁月,依旧风度翩然,忍不住笑道:“几年不见卿家,倒一如从前,无甚变化。”
林如海忙笑道:“都是托了陛下的恩德。”
宣康帝莞尔一笑,还未开口,忽有小太监匆匆跑进来通报道:“老爷,有山海关八百里加急急呈御前,兵部员外郎正在殿外。”
宣康帝听了,当下顾不得林如海,忙命觐见。
林如海虽是重臣,却不管此事,唯恐泄密,正意欲告退,哪知宣康帝一摆手,道:“卿家且候在一旁,待见了加急公文再说。”
林如海听了,只得站定。
卢新等人在旁边暗暗咋舌不已,亦十分庆幸,宣康帝果然看重林如海,竟容他在御前,须知八百里加急公文一向要紧之至,不容他人知晓,尤其是边疆战乱之事。
一时便有官员大步进来,递上公文,道:“陛下,东北鞑子暴动,攻城略地,无恶不作。”
宣康帝看罢,拍案怒道:“好鞑子,才开春几日,便做如此恶事!竟敢联合蒙古,伤我百姓。卢新,宣兵部、户部一干官员进宫。”
卢新答应一声,忙亲自去宣召众位三品以上官员。
林如海心头却是一惊,想起来了,上辈子此仗足足打了三年,不知作践了多少人力物力,方将蒙古同满洲鞑子镇压下去,令其俯首称臣,蒙古一向同满洲联姻,两方联手,又都是马上英豪,身处极北苦寒之地,关内人觉得十分寒冷,他们则习以为常,着实难对付。
林如海又想,张大虎便是在此仗中步步高升,此次是否该当劝他请旨前去效力?忽听宣康帝问道:“林卿家如何看?”
林如海抬头见宣康帝已将方才的兵部员外郎打发出去了,又见宣康帝目光炯炯,忙躬身道:“回禀陛下,微臣不知来龙去脉,实无主意,不敢妄言。然关外满、蒙两处皆是狼子野心,从未息入关之心,他们为茹毛饮血之辈,生性凶残,遥想成吉思汗屠城万千,血流成河,此时若不派兵将其赶回去,百姓苦矣!”
宣康帝赞许道:“朕亦有此心。”
林如海依旧十分恭谨,宣康帝心意他早知,对此一点儿都不诧异。
因兵部官员未至,宣康帝又看了林如海一会子,冷不丁地问道:“且不提此事,倒是太子有今日,多亏了你当日提点苏卿家。”
林如海心中蓦地一动,莫非这就是宣康帝宣他进宫的原因所在?林如海抬起头,面上茫然,诚惶诚恐地说道:“太子殿下皆是陛下教养,英明神武,人人称赞不已,微臣见识鄙薄,虽曾见过苏大人,何尝提点过什么?”
宣康帝撂下手里的加急公文,笑道:“朕看不然罢?太子心性朕极明白,偏生苏黎从你那里回京,又见了太子后,太子便大改了好些。”
林如海垂下眸子,抬起时已是平静非常,道:“苏大人原是微臣同窗,又是师兄,只有他教导微臣的,再没有微臣教导他的道理。那年,苏大人路过寒舍,实是托微臣姑苏老家的人照应其女,此事臣已在折子上禀明,绝无欺瞒。至于苏大人是否和太子殿下说了什么,臣远在江南,确是一无所知。”
林如海和苏黎说的话,苏黎只告诉太子一人,又在回信中说明,除此之外,再无第四人知晓,事关重大,他们都不是傻子,哪敢泄露半分。太子如今虽不会拉拢朝臣,但是林如海的盐政之位何等要紧,他不会得罪了林如海。
就算提点了苏黎,林如海也不能实话实说,为君者,最忌下面揣摩圣心,把他的心思猜测得八、九不离十,但是林如海确实对宣康帝忠心耿耿,又不愿十分欺瞒,遂半吐半露地道:“不过圣人说微臣提点苏大人,微臣记起来了,微臣当初着实感慨了一句,只说太子殿下如今年纪大了,已做了父亲,想是能设身处地地为陛下着想了。”
宣康帝一怔,问道:“只说了这句话?折子上何以未言?”
林如海忙笑道:“太子殿下如何,原不该微臣妄言,微臣一言既出便暗暗后悔,因此不曾写于折子上。微臣已做了父亲,自然明白做父亲的苦心。”
宣康帝不觉一笑,道:“朕却不知你明白什么苦心。”
林如海想了想,道:“微臣如今儿女双全,只想着长子孝顺父母,爱护幼妹,足矣。太子殿下素来孝顺陛下,又爱护下面弟妹,实是尊崇孝悌之道,原本没有微臣说话的余地,因此请陛下谅解微臣一时妄言。”说话又是半真半假。
宣康帝静静地看着林如海,心里却是一动,感慨万千。难怪太子第二日便改得那样厉害,想是从苏黎嘴里听到林如海之言心中有所触动,当真是长大了。
宣康帝最疼爱的儿子非太子莫属,哪怕这几年太子行事让他有所惋惜,仍是对太子寄予厚望,因此看着太子一改从前,孝顺自己,友爱兄弟,在朝堂上也不再和那一起子官员胡闹,宣康帝实在是欣慰非常。
林如海瞧着宣康帝脸上并无愠色,暗暗松了一口气。
宣康帝咳嗽一声,问道:“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言语了?”
林如海摇头道:“微臣一句妄言便已十分后悔,哪敢再说别的?只是说了些儿女之事,并未涉及公务。幸而太子殿下宽宏大量,未曾因此怪罪微臣。”
宣康帝听了,脸露微笑,道:“太子自然是极好的。想来他也记着你一语惊醒梦中人,年初建议朕赏赐令千金一些东西。听说,令千金生在花朝节?”
闻得宣康帝此问,林如海便知他不再追究自己和苏黎说了什么,忙答道:“正是。”
宣康帝笑道:“倒是个好日子,想是有造化的,好生抚养罢。”
林如海一怔,连忙称是。他最疼黛玉,便是宣康帝没有这话,他亦不会亏待黛玉,不知道他来京城这么些日子,黛玉如何了。
宣康帝又因张大虎一事赞扬了林如海几句,方问任上诸事,林如海上任后,税银猛增一倍有余,既未亏空,又无超支,看着源源不断入库的银子,宣康帝如何不满意,也因此决定林如海连任。对此,林如海早有预备,亦细细禀明。
及至到了兵部户部诸官员皆至,林如海方告退出宫,宣康帝却又赏了不少东西。
张大虎早在宫门口等着了,虽知林如海的本事,到底焦虑非常。在他身后,既有自己的两名小厮,还有林家的大小管事,自然都为林如海担心,见林如海平安出宫,又见小太监捧着许多东西,忙走上前来。
林如海含笑拍了拍张大虎的肩膀,道:“回去再说。”
才回到家,张大虎忙不迭地问道:“老爷,圣人没怪罪老爷什么罢?”
林如海呵呵一笑,指了指大小管事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来的东西,道:“若是怪罪我,哪里来这么许多东西?叫人把东西供起来,等回南时再带过去。”
下面喜不自胜,连忙满口答应。
张大虎一直为此悬心,听了这话,心里一宽,也笑了。
张大虎道:“顾大人交代了,等老爷平安回来,好歹打发人去说一声,好放心。”
林如海便打发管事去了,他自己却带着张大虎去了书房。
张大虎自小读书识字,如今文武双全,林如海不在时,书房都是他用的,林如海虽以世家出身自傲,但从不在意张大虎的出身,早早吩咐了大小管事不得怠慢,因此看到壁上悬挂着的刀剑,张大虎脸上一红。
林如海笑道:“坐罢,我不在京城时,你只管住在这里,东西放在这里亦是理所当然。”
张大虎一脸感激不尽。没有林如海,哪有他今日?只怕早饿死了。现今林如海教他读书,让他习武,又送他考试,当了官,又给地方住,又让下人帮着自己打点,又要给自己娶媳妇儿,便是亲生父母能做的也比不上林如海的用心。
林如海忽然想起张大虎之母的事情,恐怕如今正在赵家,该当设法让他们母子团聚才好,正在这时,管家来回道:“老爷,各处的礼物可要送过去?”
林如海理了理袖口,道:“在京城停留不会太久,数日便要回南,未必各处都拜见,且先将礼物送去罢,只沈、贾两家送拜帖,余者只送礼,好生送过去。还有,给赵家小姐的礼物,按照往年,送到北静王府,托北静王府转交给赵家小姐。”
管家一一谨记在心,忙去料理。
林如海到了此时,方得空更衣梳洗,歇息一回。
却说王子腾看着林如海的背影,掩饰不住心底的惊骇,付泉求到他门下乃是十年前的事儿,不是如今的通判之职,当初只是个七品知县,连和付家祖上有一点子亲戚的叶家都不知道,何以林如海竟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是他察觉到了什么?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当初何等风光,王子腾自忖那条计策天衣无缝,没想到不过区区数月,林如海便查到了底细,果然不能小觑,难怪圣人如此重用。
念及于此,对于林如海,王子腾心中又多了几分忌惮。
想到林如海已经知道了此事和自己有关,王子腾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及至从宫里回到家中仍未松开,得罪了谁他都不怕,偏生是林如海,不知道他会生出什么心思报复,他深受宣康帝重视,不下于自己,真真让自己防不胜防,为今之计不能承认自己认得付泉。
王子腾并不怕林如海,只是到底忌讳些儿。
如今,史父已死,史鼐、史鼎丁忧,贾赦仅是一等将军,贾政才升了从五品员外郎,薛老爷重病,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独他一人位高权重,乃是京营节度使,威风八面,贾家、史家和薛家谁都不敢得罪他。王夫人掌管荣国府,贾珠兄弟姐妹几个得宠,未尝不是因为有他在,每年请吃酒,贾珠兄妹常常都是除了他们家,别处再不去的。
彼时王子腾夫人正在忧愁长女王熙凤的婚事,才送走几个交好的诰命夫人,见王子腾回来,忙走上来,好容易坐下来,开口道:“凤哥儿如今大了,老爷好歹有个章程才好。”
王子腾回过神,问道:“前儿不是跟你说了几家门当户对的?”
王子腾自恃位高权重,多少人奉承巴结,趋之若鹜,闻得凤姐正当妙龄,已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踏破了门槛子,只是他有心给凤姐挑一个比贾琏更好的,先前挑的几家都是和他们交好的,一旦联亲,两家齐心合力,势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子腾夫人听了这话,抱怨道:“说了有什么用?虽然门第根基富贵都是齐全的,奈何品貌才学气度都不如琏儿,哪里看得中?我都瞧不过去,何况凤哥儿打小儿和琏儿他们兄弟几个一处混到大,更加觉得不满意了。再说,虽有几家公子极好,比琏儿还强些,奈何他们不是年纪轻轻就订了亲,就是看不上咱们家。”
若是王夫人争气些,让贾母同意贾琏和凤姐的婚事,她如今就不必这样愁闷了。王子腾夫人叹了一口气,谁能想到贾母居然会突然改了主意,咬定两家已是姻亲,不必再亲上加亲,依她看,贾家是想另外再多一门显赫亲家罢?倒没想到贾家竟还有这样聪明的人。
丈夫出息,王子腾夫人的地位亦是极高,除却诸公主郡主太妃王妃并国君夫人等,她便是头一等尊贵的人物了,在儿女婚事上难免挑三拣四,况她深知凤姐的性子,杀伐决断,有男儿气概,偏生眼里容不得沙子,又要强,总得挑个能让她拿捏得住才好,不然,送女儿过去受委屈不成?因王子腾疼凤姐,王子腾夫人也不愿委屈了女儿。
王子腾脸上闪过一丝威严,道:“你不必再多想了,那些既瞧不中便算了。听说顾家进京了,明儿你请顾家的夫人吃酒,透露些意思,我瞧着顾家的大公子极好,年纪和凤哥儿十分相配,若能结亲,倒是喜事。”
王子腾夫人因未听顾家进京,便开口问道:“顾家?哪个顾家?京城里有好几个顾家呢。那个和琏儿外祖家交情好的顾明不过是暴发新荣之家,哪里配得上咱们家?”
王子腾道:“我说的是今已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的顾越。”他在宣康帝跟前极有体面,焉能看不出宣康帝意欲重用顾越的意思,顾越的大哥虽然犯了重罪,但是顾相国余荫犹在,他们这些人家亏空几百万两银子宣康帝尚且款待,何况顾家只有顾越一脉出息。
听到是顾越家,王子腾夫人抚掌笑道:“我记起来了,顾大人的父亲可是顾相国呢,长公子迅哥儿今年十八岁,听闻去岁已经中了举人,惜今年竟不曾参加春闱。若不是因为他们先前出了些事情,又远离京城,现今在京城里已不知道多少人家看中这样的乘龙快婿了。既然老爷这样中意他,明儿我就下帖子请顾夫人来,只是他们家几时进京的?竟未听说。”
王子腾道:“听说顾家和林家一同进京,林如海既已进了宫,想必顾家亦抵达京城了。”
闻得林如海进宫,王子腾夫人吃了一惊,随即默然不语。王子腾恼恨林如海斩杀了王豪,她心中明白,自然不认为王子腾会和林如海结交。
王子腾想起出宫后着人打探来的消息,不觉陷入了沉思。
众所周知,林如海和顾越交情极好,老相国过世,顾家大爷坏事,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不知凡几,然而林如海始终如一,他比顾越早三年高中,即便远离京城,亦时时刻刻写信请人照应顾越,不然凭顾越一腔傲气,能在翰林院里游刃有余,如今又能这么快进京?还不是因为宣康帝跟前有和林如海交好的人一直提醒着宣康帝。
如今顾越做了侍读学士,那是在宣康帝跟前走动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总能比别人窥得先机,林如海即便远在江南,只怕也不会断了京城的消息。
王子腾心中比较了几家,终究还是中意顾迅做女婿,道:“横竖林家不在京城,他们家和林家交好咱们也不必怕什么,难道和林家能亲过亲家去?顾家势不如从前,咱们家与之联姻便是助了他们一臂之力,再者顾迅老实本分,凤哥儿过去也能弹压得住。”
顾家门楣比王家还高些,又是书香世家,虽说败了,可败中有荣,王子腾夫人也认得顾夫人,最是温和敦厚之人,如今他们家在京城里只算三流,远远比不得王家的权势,想能善待凤姐,故王子腾夫人心里十分满意,只盼着凤姐敛些性子,好生学王夫人才是,虽不是荣国府名正言顺的当家主母,但谁不知道她是荣国府当家人?
次日,王子腾夫人同细细凤姐一说,凤姐九月便及笄了,闻言,不觉羞红了脸,旁边平儿、安儿、喜儿、乐儿四个丫头俱瞅着凤姐抿着嘴笑。
过了一时,凤姐抬头正色道:“太太竟是同他们说好了再说罢,别又和贾家一样,不过是咱们一厢情愿,他们家无意,倒像是咱们家巴结着贾家似的,蹉跎了好几年,好生没脸。也不想想,咱们王家何等威势?便是扫一扫地缝子也够他们家过一辈子了。”
凤姐在母亲跟前行事十分利落,又耽误了两年说亲,王子腾夫人因此十分疼她,说到人家总会问她几句,她倒不害臊,听了她这话,王子腾夫人心头一凛,点头称是。
不说王家如何瞧中了顾迅,林如海却递了拜帖去贾家,方登门拜见。
闻得林如海又得了宣康帝的赏赐,听说八百里加急进宫时他也在,宣康帝竟未曾让他避开丝毫,贾母并贾赦贾政等人顿觉与有荣焉,早已等在家中了,相见后,贾母便命奶娘抱着贾宝玉上来拜见姑父,一时竟忘记询问贾敏母子三个如何了。
宝玉被奶娘抱在怀里,因尚未留头,便未束冠,饶是这么着,头顶一点胎发仍旧缀着珍珠和金坠脚,打扮得十分华丽,穿着大红缂丝八团兰花小袄,银红二色金百蝶穿花裤子。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浓眉长睫,明眸皓齿。项上戴着赤金累丝项圈,又有一根五彩丝攒花结绦子,系着那块从胎中衔来的五彩美玉。
林如海目视良久,顿时想到了黛玉在荣国府里备受风刀霜剑,也唯有宝玉一人略可安慰,可惜林如海游荡之间,知晓不少细事,既云爱护黛玉,何以都将灾祸引到黛玉身上?便是贾宝玉极好,也不是林如海心中的乘龙快婿了,遂转而对贾母并贾政等人道:“此子天资颖慧,若好生教养,规引入正,必然是前程不可限量。”
贾母自是欢悦,笑道:“咱们家功名传世,富贵百年,如今子孙虽多,却都比不得宝玉,实在是有着天大的造化,将来须得劳烦姑老爷好生提点一番了。”
贾政虽恨宝玉抓周只抓脂粉钗环来顽,然终究是自己的嫡子,又衔着通灵宝玉,故面上严厉,实则疼惜,听了林如海和贾母的话,他忙谦逊道:“不过是性情乖张诡奇一顽童罢了,哪里就有妹婿说的这样好?”
贾母不满地瞪了贾政一眼,又满脸慈爱地命奶娘将宝玉送到身边。
林如海说话间,又摘下腕上一串沉香手串作礼。他身上除了玉佩、扇子等物外,余者一概不戴,今儿还是想着来贾府,方择了一串沉香手串套在腕上,乃笑道:“今日过来,竟未有好礼,唯有圣人昨儿所赐手串,给宝玉顽罢。”
贾母闻得是圣人所赐,自觉体面,忙命宝玉拜谢。
宝玉见林如海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清俊非常,举手投足间令人见之忘俗,实不似伯父、父亲一般,心中亦觉亲近,笑道:“多谢姑父。”
林如海听他口齿清楚,心中一叹,确是佳儿,资质较林睿不遑多让,他上辈子做的诗词歌赋林如海亦曾见过,尤其是芙蓉女儿诔几乎可与黛玉之葬花词堪称双璧,奈何贾母溺爱太过,致其一味娇养,不知约束教导,竟成了一事无成的纨绔子弟。
即使贾宝玉如此,却非林如海心中佳婿,贾宝玉固然心地良善,又天然一段风流,不同俗流,见解非同一般,实高于世人之上,然而他却是偏激太过,更重皮囊,实际上,男子并非一无可取,女子亦非白璧无瑕,阴阳相合,方是正道。
又听贾母说道:“宝玉实在是由不得我不疼,今年才两岁,已经由他姐姐教导识字了,可见将来定在珠儿琏儿之上,定能光宗耀祖。”
贾珠和贾琏皆在旁边,听了贾母的言语,贾珠心中黯然,自从贾宝玉出生后,他在家中地位确实大不如从前了,幸而还有父母疼爱,但也只是一味督导自己读书上进。贾琏却是微微撇了撇嘴,不以为然,难道夸赞宝玉,非得贬斥他们才好?望了贾宝玉一眼,贾琏眼底掠过一丝厉色,听贾母处处流露出来的意思,似乎全然不顾他们大房,让宝玉继承家业了,难怪父母心中不忿,幸而他们早早地有了打算,不然,一点子都捞不着。
想到此处,贾琏看向林如海,姑父如此夸赞贾宝玉,可见也瞧出贾宝玉资质不差,只不知道他如何看待贾母的打算。姑父曾经说过,长幼有序,嫡庶有别,想必不会和贾母一样只顾着宝玉,而撇开他和贾珠。
果然,听得林如海笑道:“府上几个哥儿都是好的,琏儿珠儿已中了举人秀才,想来明儿宝玉亦然,一门三进士,那才是光耀门楣呢。”
贾政听了,欣然道:“若能如此,我便放心了。”
林如海又对贾母说道:“只有一件,宝玉如此资质,实是钟灵毓秀,想来岳母并内兄夫人对之极钟爱,但是后生却不宜如此,溺爱太过未免致其荒疏学业,而后一事无成,因此,宝玉须得好生教导方能成才。”
贾政赞同道:“妹婿说得不错,将来必定好生严管宝玉。”
贾母却有些大不以为然,道:“宝玉天生异象,如今又随元春识字,聪明可见一斑,哪里用得着严加管教?何况宝玉生得单弱,更该谨慎,一味严管反而不好。”
林如海暗暗叹息,宝玉虽是天生的性情,但终究还是溺爱太过,想来是因贾珠之死,导致贾母一干人等都不敢十分令其读书,唯恐他和贾珠一般落得早亡的下场,只是贾珠早亡,皆因呕心沥血苦读太过,反误了身子。
看向贾珠,觉得更苍白憔悴了些,林如海不禁有些心疼,若是他的儿子,哪能如此?宁可晚些入世,也不能罔顾身体,遂关切地道:“珠儿怎么比上回见更憔悴了些?依我说,竟是好生调养身子要紧,你才多大年纪?瞧着倒比我还弱些。”
贾珠忙躬身道:“多谢姑父提点。”
贾母方看向贾珠,顿时心疼不已,忙对贾政道:“你怎么看着珠儿的?瞧你把他逼成什么样儿了?他才多大就考中了秀才,你还有什么不足?满京城里除了琏儿得圣人恩典,谁家还能比得上珠儿长进?竟是听你妹婿的话,缓一些儿,让珠儿养好了正经。”
林如海也道:“瞧珠儿比琏儿还大两岁呢,倒不如琏儿长得高,也不及琏儿气色好。虽说读书要紧,总也不能因为读书,误了别的,君子六艺,骑射也算其中之一呢。”
贾政看了贾珠一眼,果然不如贾琏面色红润,精神抖擞,只是贾琏天生的淘气,常和一干纨绔子弟骑马打猎,哪里又比得上贾珠勤奋?故嘴里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家里金奴银婢伺候着,人参燕窝吃着,难道还能作践坏了爱子的身子不成?
贾母也知贾政一心盼着贾珠成才,如今贾琏已是举人了,贾政对贾珠更加严厉了,只得转移话题,问道:“敏儿他们母子三个可还好?”
到了此时,贾母方想起忘记询问贾敏母子三个如何了,不禁十分惭愧。
林如海知其意思,含笑道:“有劳岳母记挂着,一切安好。”
贾母嗔道:“我自然知道你照顾他们的好,只是睿哥儿如今多大了?上学读书了不曾?玉儿我还没见过呢,生得如何?喜欢什么?明儿你回去,我预备些好东西给她。我倒想见见玉儿,偏生相隔千里,一时竟难得见了。”
林如海淡淡一笑,道:“睿儿早在三岁启蒙,五岁上学,如今将满十岁,学业平平,不及珠儿琏儿多矣,小婿打算明年送他到姑苏书院读书,也好结交些同窗好友,免得他坐井观天,一味自高自大。玉儿年纪虽幼,却生得好聪明清秀,因她抓周时只抓了些诗经笔墨,想来颇有祖宗之风,小婿已打算好生教导她读书了。”
听了林如海的话,各人面色各异。
贾珠和贾琏见过林睿,哪能不知道林如海话里谦逊,林睿才思敏捷,小小年纪甚似林如海,如今若不是年纪太小,早就能考试了,只是林如海早前说他太小,尚未明理懂事,待他十三四岁时方令其去考试,并不急于一时。
贾赦如今只认为自己儿子第一,但他也知道林如海的本事,其子聪明伶俐,岂能真的学业平平,若是平平,也便不是林如海的儿子了。
贾政却是深信林如海,愈加期盼贾珠一朝金榜题名,扬眉吐气。
贾母则道:“才多大的孩子?姑老爷竟舍得送他出去?留在姑老爷身边,难道姑老爷竟请不起先生了不成?至于玉儿,小女孩儿家,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便好,怎么倒和哥儿一样打算正经教导她读书?”
林如海听到这里,暗暗一叹,贾敏能读书识字,多亏了贾代善,不然按贾母所想,贾敏同凡俗女子有何不同?不过黛玉和三春等姐妹由李纨陪侍针黹诵读,他却是知道的,姐妹们作诗,贾母也并未十分约束。
因此林如海笑道:“小婿只睿儿此子,自然须得严厉些,不敢溺爱,何况姑苏离扬州不远,又是祖籍之地,熟识之人,自然放心好些。”
贾母听了,只得作罢。
宴毕,林如海归家,贾赦贾政等亲自送出,林如海连称不敢,请其留步,二人作为内兄,便理所当然地应了,复命贾珠贾琏二人相送。
林如海意欲上马时,忽然回过身,看向贾珠贾琏二人,语重心长地道:“你们这一辈只你们兄弟二人读书有成,前程似锦,虽是两房,也是兄弟,莫管长辈如何,你们竟是相互扶持才好,朝堂之上,仕途之中,总是自家人护着自家人些,哪里全靠外人去?琏儿,我对你十分放心。倒是珠儿,你万万不能因为父母督促太过,误了自己的身子骨。”
贾珠贾琏听了,躬身应是,唯有贾珠一脸苦笑。
他们对林如海比对父母更敬重些,林如海这样的人物,才堪称严父、慈父,严而不厉,慈而不溺,偏生不是他们的父亲,只好听自己父亲的话了。
贾琏忍不住道:“姑爹教导得极是,上回姑爹说的话我也跟二叔叔说了许多次,二叔叔嘴里答应了,偏给珠大哥布置了许多功课,功课尚且做不完,如何习学骑射?开春有一点子料峭之意,我倒是好好儿的,珠大哥却病了好一场。”
贾琏越发明理懂事,也就越发瞧贾政不妥。
林如海虽恨王夫人不曾善待黛玉,但和贾珠相处日久,倒真不忍他早早亡故,偏生贾政王夫人这对做父母的,竟为了前程逼迫贾珠如此,听了贾琏的话,想了想,道:“我在京城还得停留几日,容我想个法子罢。”
贾琏急道:“姑爹且先出个主意,我瞧珠大哥竟受不住了。”
林如海笑道:“你们竟读书读傻了不成?这一点子小事还用我出主意?琏儿你最是个机灵不过的,且给你哥哥出个主意罢。”
贾琏一听,贾珠却先笑了。
送走林如海后,贾琏拉着贾珠进去,垂头沉思,才进二门,忽然止步,道:“有了。”
贾珠问道:“有什么促狭主意了?”相比较贾政夫妇,贾珠心里对贾琏却是十分亲密的,毕竟贾琏真真为他着想,不曾因两房嫌隙而对他冷眼旁观。许多事贾珠心里明白,也觉得不妥,但是他是晚辈,又是长子,焉能对父母指手画脚。
贾琏嘻嘻一笑,头往贾珠处一歪,悄声道:“横竖人人都知道大哥哥身体弱,竟是明儿一早装病罢,到时候我买通给你诊脉的太医,让他跟老祖宗二叔二婶说须得好生静养,不然有损寿算,相信到那时,老祖宗第一个听太医的话,这样你好生歇几日,待身子骨好些,再听听姑爹有什么主意,和我一起学习骑射。”
贾珠原是老实人,道:“哪能如此哄骗老祖宗和老爷太太?”
贾琏板着脸道:“难道你为了读书,竟要送命?你可知道今年春闱里抬出来的学子,有两个回到家没过几日就死了。你这样弱的身子,在家读书尚且常病,哪里抵御得了贡院里的寒气?姑爹也谆谆教导过,身体要紧,你总不能死读书,竟成了呆子。就算二叔望子成名心切,你也得知道,姑爹那样有才华的人快三十岁才参加殿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咱们年纪轻轻的急什么?这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贾珠颇觉有理,一时也觉得读书力不从心,恐令贾政大失所望,若是生病,想来贾政不好督促太过,便应了贾琏的主意,贾琏方欢喜起来。
兄弟二人携手到了贾母房中,回禀林如海已去的消息。
贾母摆摆手,命他们各自回房安歇,自己望着宝玉,忽然想起黛玉来,不觉心中一动。
作者有话要说:补齐了,今天老老实实写,拼十月全勤。
我妹休两天假,替我陪我妈。
俺妈知道俺写文,还训斥俺断更,说赚钱比较重要,囧,俺不去,就真的没人陪俺妈啦,还喋喋不休中,下午去送饭,交代了我妹就赶回来,不过精神不太好,只写了六千字。
俺有一个总惹老妈生气的老爹,也是吃药针灸中,血压高的人经不起生气,每年最担心的就是农忙时节,夏天老奶住院四世同堂儿孙满堂,愣是我一个人守了二十多天,他们不是农忙,就是忙生意,恨!现在还没忙完呢,俺家老妈先进医院了,肯定是俺爹气的,总爱忙别人家的事儿,自家的十亩地不闻不问,都是俺妈一个人弄,现在血压超标太多,医生都说发现得早,几时出院不晓得,不过我再去陪的话,会拿着笔记本去的,拼全勤,这次清早被堂哥送进医院的,啥都没来得及拿,手机也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