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铁路开始运营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秋收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在大唐各级官员的指挥和调度下,老百姓的秋收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而且,还得到了朝廷的很大帮助,所有部门都对秋收开绿灯,视秋收为第一要务。
天气方面也非常给力,在秋收的这几日,每日都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这对秋收来说,无疑是大大的有利。
而由于两税法已经执行下去,为此,朝廷征收的田赋比去年增加了好多倍,国库一下子充盈了很多,这让李隆基大为高兴,并再次当着众臣的面,将提出两税法的李安夸赞了一番。
在国库充盈之后,李隆基有了足够的底气,铺设通往中受降城和玉门关的铁轨,并在提出设想之后,得到了众大臣的一致赞同。
毕竟,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视察,尤其是李安通过调拨火车,仅用了两日的时间,就将数万劳力从洛阳城运回长安,这给了群臣极大的震撼,让他们坚信,只要有了铁路,大唐的交通状况,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更有一些大臣和世家大族,看到了铁路运输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在盘算着如何分享铁路方面的利益。
在李隆基提出要建设专门的铁路运营部门的时候,众大臣皆极为拥护,并互相争抢,尤其是工部的官员,以自己在修建铁路方面出力最多,要求将铁路运营部门纳入工部麾下,其他的官员也有自告奋勇,要求前往铁路运营部门任职。
但让所有人都失望了,李隆基提出建设铁路局,并归属在内侍省之下,让高力士兼任铁路令、鱼朝恩为副职,其余铁路官员皆在其下,而且,还要从工部和研发中心抽调人才,进入铁路局任职。
一听到李隆基如此安排,所有大臣皆是大为错愕,工部的几位高官更夸张,脸色立马就绿了,几名谏臣更是做出一头撞死在大殿柱子上的准备。
“陛下,这万万不可,内侍省只是负责宫中的事务,怎可负责铁路运营,臣以为,还是将铁路局归属在工部之下比较稳妥。”
“陛下,内侍省负责铁路运营,这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这万万不可。”
很快,大殿内就跪了一片大臣。
一切都如李隆基所料,不过,看着这么多大臣反对,李隆基还是气的不轻,他最不喜欢别人违逆他的意思。
“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唐忧心,担心内侍省这些人能力不足,会把铁路运营给搞得一团糟,但朕可以保证,内侍省能够搞好铁路运营,若是果真搞不好,将铁路搞得一团糟,不用诸位爱卿跪地恳求,朕也会严办负责之人,并重新组建铁路运营部门。”
李隆基最终还是有所让步,给众大臣一些希望,让他们觉得以后还有机会,毕竟,在很多官员心中,内侍省那些太监肯定成不了事,到时候铁路系统还是他们的。
但还是有几位谏臣不肯罢休,坚持不能将铁路局归入内侍省,这不符合祖制,气的李隆基下了绝招,将这几人贬入铁路局,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内侍省太监的办事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监督铁路局的官员。
这些谏臣都是非常清高和自傲的,他们才不会相信太监有能力管好这么复杂的铁路运营系统,于是违心领旨,并准备看这些太监的好戏,然后用更加凌厉的言辞向皇帝死谏。
在李隆基的让步之下,临时的铁路局算是正式成立了,至于是否能够稳定下来,接下来自然就全看鱼朝恩这些太监的能力和手段了。
当然,这更离不开李安的帮忙,毕竟,铁路运营和调度非常复杂,而李安对这些都比较了解,能够制定出安全可靠的运营规章制度,从而确保铁路系统良性运转。
李隆基的临时任命刚刚下达,鱼朝恩就急匆匆的赶往研发中心找李安,一是为了道谢,二是为了请求李安的帮忙。
他知道没有李安的全力帮助,他肯定搞不好铁路运营部门,而这些一来,他不但会失去这一切,而且,还会遭到李隆基的重罚,下场可能会很悲惨。
毕竟,圣旨是李隆基当着他的面下达的,并严肃的警告他,一定要将铁路运营搞好,为皇帝争脸,否则后果很严重,而这也等于告诉他,正职铁路令高力士只是挂名,他才是铁路局的实际最高领导。
“李侍郎,李侍郎……”
鱼朝恩看到李安之后,气喘吁吁的跑了过去。
“鱼给使,不,现在应该改名字了吧!”
见鱼朝恩风尘仆仆,李安笑着问道。
“嘿嘿,李侍郎叫什么都成,小奴就是陛下身边的奴婢。”
鱼朝恩嘿嘿一笑,自贬身份,顿了顿,开口道:“多谢李侍郎,陛下已经组建临时铁路局,任命小奴为临时铁路副令,主管铁路运营之事。”
“哈哈!那就恭喜鱼铁令了,恭喜,恭喜。”
“李侍郎,关于铁路运营之事,小奴并不太懂,虽然陛下为小奴安排了很多官员,但这些官员,估计也不会懂的,这运营之事,还需要李侍郎大力相助才能,若是办不好,陛下,肯定不会轻饶了小奴的。”
鱼朝恩略有担心的说道。
李安淡淡一笑,从怀中摸出早已准备好的铁路运营规章制度,以及后勤维护、机车保养、各种票价的定价等等,全部交给鱼朝恩,轻声道:“鱼铁令,这些都是运营铁路的关键所在,你照着这个执行下去,铁路运营就一定不会出问题的。”
鱼朝恩接下之后,略微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一抹喜色,他聪明伶俐,自然看得出李安所写的策略,是多么的适合铁路运营,顿时喜上眉梢:“多谢李侍郎,小奴一定竭尽全力将事情办好,不会让李侍郎失望的。”
“鱼铁令,这些制度都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肯定会有人不遵守制度,甚至,故意挑事,对于不遵守制度和故意挑事之人,只需一个字,鱼铁令可不能心软啊!”
李安说着做了一个斩杀的动作,对于这些身体有残缺的太监,李安是再了解不过了,这些家伙心里变态的很,让他们杀入,肯定比让他们救人要容易的多。
“李侍郎放心,小奴明白,有很多人反对将铁路局归入内侍省,肯定会有所动作,但我内侍省也不全是庸才,只要规矩先定下,谁敢违反便杀之。”
鱼朝恩露出了阴险的笑意。
“对了,鱼铁令,这份制度虽好,但也要先呈给陛下,让陛下知道这些规章制度,并下发下去,这样有人违反之后,鱼铁令才能毫无顾忌的杀之。”
李安提醒道。
其实,推广铁路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李安并不想流血,但大唐其他的交通方式都无法与铁路相提并论,这铁路运营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任何人都想拥有,而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定,当然是皇帝亲自掌控这个聚宝盆最好,交给身边的太监监管,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但肯定会有很多人不甘心,想方设法的要分一杯羹,如此,不可避免的就要在铁路运营方面做手脚,搞破坏,从而让皇帝收回太监掌管铁路一事,让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负责铁路运营。
为了让铁路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防止铁路巨大的利润被世家大族蚕食,李安必须相助鱼朝恩,让这些怀有私心的世家大族,捞不到铁路的任何好处。
鱼朝恩聪明伶俐,而且也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让他负责铁路运营一事,李安还是很放心的,至少比那些有世家大族背景的人要强得多。
李安花费大量心思,总结出来的各种制度,自然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李隆基看完之后,是大为赞赏,并吩咐鱼朝恩,一切按照李安的要求去做,遇到违反之人,可先斩后奏。
秋收之后,皇帝巡幸东都洛阳的事情,被提上日程,但皇帝出行是大事情,需要提前做好一番准备才能,所以,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在这之前,为了造福长安和洛阳的百姓,铁路的客运和货运列车,已经开始运营,并且,各种规章制度,完全是按照李安所写的制度执行的。
为了方便京城与东都的来往,客运列车每日一班,也就是一列火车,二十节车厢而已,其中,车厢的种类做了一些调整,软卧一节,软座三节,餐车一车,硬卧两节、硬座八节,最后是五节马厩车厢,总运力最大近一千六百人。
虽然,古时候的人很少随意走动,都喜欢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中,但长安城和洛阳城都是大都市,贵族和商人极多,若是交通变得便利很多,自然会有很多富家公子选择出门游玩,坐火车出远门逛逛,这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商人需要了解行情,自然需要多出门,若是运输大批量货物,也需要货运列车的帮忙。
而事实果真如此,在铁路投入运营之后,果然有很多人买票上车,选择坐火车出门远行,尤其让李安意外的,是价格最高的软卧票总是第一个卖完,软座和硬卧也基本都能卖完,硬座和马厩车厢的入座率,则高达八成。
为了提高运输的安全性,不允许火车以最高速度行驶,不许在夜间行驶,每一班列车都是天亮发车,傍晚日落后抵达目的地,所以,若要坐上火车,必须早起才行,起来晚了肯定是赶不上的,而且,来的越早,挑选的余地越大,尤其是软卧,只有二十四张票,稍微来的晚一些就买不到了,若是遇到几个包间的大爷,就更买不到了。
当然,只是因为铁路刚刚开始运营,一切都要小心谨慎,不可麻痹大意,若是等一切稳定之后,完全可以一日两班车,白天一班,夜里一班,这样才不浪费铁轨,但危险性就稍微大了些,而且,夜里黑灯瞎火的,每节车厢都需要点燃蜡烛,有些浪费能源了。
货运列车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只要所需运输的货物累计超过五十节货运车厢,火车就立即出发,而为了安全起见,货运列车的速度,比客运列车还要慢一些。
而由于价格比较便宜,且需要的时间比较短暂,大部分商人都选择由铁路运输商品,所以,每日至少有三列货运火车往返,利润更是高的惊人。
但让李安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为了破坏内侍省管理铁路运营,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开始制造各种事端,比如强闯检票口,不买票就上车,买了硬座却赖在软座区,在马厩车厢给马匹下巴豆等等。
这些事情看似不大,而且,好像并不是故意为之,但背后全都是有人唆使的,这给铁路运营带来了很多麻烦,也引起了一些混乱。
好在李安早有准备,为鱼朝恩准备了各种规章制度,以及遇到各种事情该如何应对,算是将这些小事给压下去了,铁路运营顺利的走了下去,而且,还比较井井有条。
在右相府邸的月堂,李林甫闭着眼睛小憩,旁边是心腹李忠林。
“阿郎,工部和户部的几名大臣前来求见。”
一名下人走到月堂门口,颔首汇报道。
“不见,让他们都回去吧!”
李林甫态度非常坚决,丝毫不想见这些人。
“是,阿郎。”
李隆基上前一步,开口道:“阿郎,这几位都是拥护您的大臣,为何要将他们拒之门外呢?”
“见了不如不见,当然是不见了,他们赶来的目的,我难道会不清楚吗?无非是想让我给陛下进言,罢免内侍省管理铁路运营之事。”
李林甫不屑的笑了笑。
李忠林点了点头,蹙眉道:“阿郎,说来也奇怪了,这都已经过去五天了,铁路居然运行的井井有条,这鱼朝恩还挺有能耐的,属下倒是小看他了。”
“哼,鱼朝恩的确聪明伶俐,小得陛下喜爱,但让铁路运行的井井有条,他还没那个本事。”
秋收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在大唐各级官员的指挥和调度下,老百姓的秋收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而且,还得到了朝廷的很大帮助,所有部门都对秋收开绿灯,视秋收为第一要务。
天气方面也非常给力,在秋收的这几日,每日都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这对秋收来说,无疑是大大的有利。
而由于两税法已经执行下去,为此,朝廷征收的田赋比去年增加了好多倍,国库一下子充盈了很多,这让李隆基大为高兴,并再次当着众臣的面,将提出两税法的李安夸赞了一番。
在国库充盈之后,李隆基有了足够的底气,铺设通往中受降城和玉门关的铁轨,并在提出设想之后,得到了众大臣的一致赞同。
毕竟,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体验和视察,尤其是李安通过调拨火车,仅用了两日的时间,就将数万劳力从洛阳城运回长安,这给了群臣极大的震撼,让他们坚信,只要有了铁路,大唐的交通状况,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更有一些大臣和世家大族,看到了铁路运输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在盘算着如何分享铁路方面的利益。
在李隆基提出要建设专门的铁路运营部门的时候,众大臣皆极为拥护,并互相争抢,尤其是工部的官员,以自己在修建铁路方面出力最多,要求将铁路运营部门纳入工部麾下,其他的官员也有自告奋勇,要求前往铁路运营部门任职。
但让所有人都失望了,李隆基提出建设铁路局,并归属在内侍省之下,让高力士兼任铁路令、鱼朝恩为副职,其余铁路官员皆在其下,而且,还要从工部和研发中心抽调人才,进入铁路局任职。
一听到李隆基如此安排,所有大臣皆是大为错愕,工部的几位高官更夸张,脸色立马就绿了,几名谏臣更是做出一头撞死在大殿柱子上的准备。
“陛下,这万万不可,内侍省只是负责宫中的事务,怎可负责铁路运营,臣以为,还是将铁路局归属在工部之下比较稳妥。”
“陛下,内侍省负责铁路运营,这万万不可。”
“陛下三思,这万万不可。”
很快,大殿内就跪了一片大臣。
一切都如李隆基所料,不过,看着这么多大臣反对,李隆基还是气的不轻,他最不喜欢别人违逆他的意思。
“朕知道,你们都是为了大唐忧心,担心内侍省这些人能力不足,会把铁路运营给搞得一团糟,但朕可以保证,内侍省能够搞好铁路运营,若是果真搞不好,将铁路搞得一团糟,不用诸位爱卿跪地恳求,朕也会严办负责之人,并重新组建铁路运营部门。”
李隆基最终还是有所让步,给众大臣一些希望,让他们觉得以后还有机会,毕竟,在很多官员心中,内侍省那些太监肯定成不了事,到时候铁路系统还是他们的。
但还是有几位谏臣不肯罢休,坚持不能将铁路局归入内侍省,这不符合祖制,气的李隆基下了绝招,将这几人贬入铁路局,让他们亲眼见识一下内侍省太监的办事能力,同时,也让他们监督铁路局的官员。
这些谏臣都是非常清高和自傲的,他们才不会相信太监有能力管好这么复杂的铁路运营系统,于是违心领旨,并准备看这些太监的好戏,然后用更加凌厉的言辞向皇帝死谏。
在李隆基的让步之下,临时的铁路局算是正式成立了,至于是否能够稳定下来,接下来自然就全看鱼朝恩这些太监的能力和手段了。
当然,这更离不开李安的帮忙,毕竟,铁路运营和调度非常复杂,而李安对这些都比较了解,能够制定出安全可靠的运营规章制度,从而确保铁路系统良性运转。
李隆基的临时任命刚刚下达,鱼朝恩就急匆匆的赶往研发中心找李安,一是为了道谢,二是为了请求李安的帮忙。
他知道没有李安的全力帮助,他肯定搞不好铁路运营部门,而这些一来,他不但会失去这一切,而且,还会遭到李隆基的重罚,下场可能会很悲惨。
毕竟,圣旨是李隆基当着他的面下达的,并严肃的警告他,一定要将铁路运营搞好,为皇帝争脸,否则后果很严重,而这也等于告诉他,正职铁路令高力士只是挂名,他才是铁路局的实际最高领导。
“李侍郎,李侍郎……”
鱼朝恩看到李安之后,气喘吁吁的跑了过去。
“鱼给使,不,现在应该改名字了吧!”
见鱼朝恩风尘仆仆,李安笑着问道。
“嘿嘿,李侍郎叫什么都成,小奴就是陛下身边的奴婢。”
鱼朝恩嘿嘿一笑,自贬身份,顿了顿,开口道:“多谢李侍郎,陛下已经组建临时铁路局,任命小奴为临时铁路副令,主管铁路运营之事。”
“哈哈!那就恭喜鱼铁令了,恭喜,恭喜。”
“李侍郎,关于铁路运营之事,小奴并不太懂,虽然陛下为小奴安排了很多官员,但这些官员,估计也不会懂的,这运营之事,还需要李侍郎大力相助才能,若是办不好,陛下,肯定不会轻饶了小奴的。”
鱼朝恩略有担心的说道。
李安淡淡一笑,从怀中摸出早已准备好的铁路运营规章制度,以及后勤维护、机车保养、各种票价的定价等等,全部交给鱼朝恩,轻声道:“鱼铁令,这些都是运营铁路的关键所在,你照着这个执行下去,铁路运营就一定不会出问题的。”
鱼朝恩接下之后,略微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一抹喜色,他聪明伶俐,自然看得出李安所写的策略,是多么的适合铁路运营,顿时喜上眉梢:“多谢李侍郎,小奴一定竭尽全力将事情办好,不会让李侍郎失望的。”
“鱼铁令,这些制度都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肯定会有人不遵守制度,甚至,故意挑事,对于不遵守制度和故意挑事之人,只需一个字,鱼铁令可不能心软啊!”
李安说着做了一个斩杀的动作,对于这些身体有残缺的太监,李安是再了解不过了,这些家伙心里变态的很,让他们杀入,肯定比让他们救人要容易的多。
“李侍郎放心,小奴明白,有很多人反对将铁路局归入内侍省,肯定会有所动作,但我内侍省也不全是庸才,只要规矩先定下,谁敢违反便杀之。”
鱼朝恩露出了阴险的笑意。
“对了,鱼铁令,这份制度虽好,但也要先呈给陛下,让陛下知道这些规章制度,并下发下去,这样有人违反之后,鱼铁令才能毫无顾忌的杀之。”
李安提醒道。
其实,推广铁路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李安并不想流血,但大唐其他的交通方式都无法与铁路相提并论,这铁路运营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任何人都想拥有,而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定,当然是皇帝亲自掌控这个聚宝盆最好,交给身边的太监监管,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但肯定会有很多人不甘心,想方设法的要分一杯羹,如此,不可避免的就要在铁路运营方面做手脚,搞破坏,从而让皇帝收回太监掌管铁路一事,让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负责铁路运营。
为了让铁路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防止铁路巨大的利润被世家大族蚕食,李安必须相助鱼朝恩,让这些怀有私心的世家大族,捞不到铁路的任何好处。
鱼朝恩聪明伶俐,而且也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让他负责铁路运营一事,李安还是很放心的,至少比那些有世家大族背景的人要强得多。
李安花费大量心思,总结出来的各种制度,自然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李隆基看完之后,是大为赞赏,并吩咐鱼朝恩,一切按照李安的要求去做,遇到违反之人,可先斩后奏。
秋收之后,皇帝巡幸东都洛阳的事情,被提上日程,但皇帝出行是大事情,需要提前做好一番准备才能,所以,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
在这之前,为了造福长安和洛阳的百姓,铁路的客运和货运列车,已经开始运营,并且,各种规章制度,完全是按照李安所写的制度执行的。
为了方便京城与东都的来往,客运列车每日一班,也就是一列火车,二十节车厢而已,其中,车厢的种类做了一些调整,软卧一节,软座三节,餐车一车,硬卧两节、硬座八节,最后是五节马厩车厢,总运力最大近一千六百人。
虽然,古时候的人很少随意走动,都喜欢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中,但长安城和洛阳城都是大都市,贵族和商人极多,若是交通变得便利很多,自然会有很多富家公子选择出门游玩,坐火车出远门逛逛,这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商人需要了解行情,自然需要多出门,若是运输大批量货物,也需要货运列车的帮忙。
而事实果真如此,在铁路投入运营之后,果然有很多人买票上车,选择坐火车出门远行,尤其让李安意外的,是价格最高的软卧票总是第一个卖完,软座和硬卧也基本都能卖完,硬座和马厩车厢的入座率,则高达八成。
为了提高运输的安全性,不允许火车以最高速度行驶,不许在夜间行驶,每一班列车都是天亮发车,傍晚日落后抵达目的地,所以,若要坐上火车,必须早起才行,起来晚了肯定是赶不上的,而且,来的越早,挑选的余地越大,尤其是软卧,只有二十四张票,稍微来的晚一些就买不到了,若是遇到几个包间的大爷,就更买不到了。
当然,只是因为铁路刚刚开始运营,一切都要小心谨慎,不可麻痹大意,若是等一切稳定之后,完全可以一日两班车,白天一班,夜里一班,这样才不浪费铁轨,但危险性就稍微大了些,而且,夜里黑灯瞎火的,每节车厢都需要点燃蜡烛,有些浪费能源了。
货运列车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只要所需运输的货物累计超过五十节货运车厢,火车就立即出发,而为了安全起见,货运列车的速度,比客运列车还要慢一些。
而由于价格比较便宜,且需要的时间比较短暂,大部分商人都选择由铁路运输商品,所以,每日至少有三列货运火车往返,利润更是高的惊人。
但让李安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为了破坏内侍省管理铁路运营,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开始制造各种事端,比如强闯检票口,不买票就上车,买了硬座却赖在软座区,在马厩车厢给马匹下巴豆等等。
这些事情看似不大,而且,好像并不是故意为之,但背后全都是有人唆使的,这给铁路运营带来了很多麻烦,也引起了一些混乱。
好在李安早有准备,为鱼朝恩准备了各种规章制度,以及遇到各种事情该如何应对,算是将这些小事给压下去了,铁路运营顺利的走了下去,而且,还比较井井有条。
在右相府邸的月堂,李林甫闭着眼睛小憩,旁边是心腹李忠林。
“阿郎,工部和户部的几名大臣前来求见。”
一名下人走到月堂门口,颔首汇报道。
“不见,让他们都回去吧!”
李林甫态度非常坚决,丝毫不想见这些人。
“是,阿郎。”
李隆基上前一步,开口道:“阿郎,这几位都是拥护您的大臣,为何要将他们拒之门外呢?”
“见了不如不见,当然是不见了,他们赶来的目的,我难道会不清楚吗?无非是想让我给陛下进言,罢免内侍省管理铁路运营之事。”
李林甫不屑的笑了笑。
李忠林点了点头,蹙眉道:“阿郎,说来也奇怪了,这都已经过去五天了,铁路居然运行的井井有条,这鱼朝恩还挺有能耐的,属下倒是小看他了。”
“哼,鱼朝恩的确聪明伶俐,小得陛下喜爱,但让铁路运行的井井有条,他还没那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