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七章 工业革命(十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孟松麓可是记得,当初先生接到刘钰的这封信后,当时就气的脸色苍白。
一连两天都没吃下去饭,长吁短叹。
这封信很短,但嘲讽的点可是足够多的。
首先就是,嘲讽了这群号称实学派的,走的是闭着眼睛空谈的路。
现实难题,是人均百亩地怎么吃饱的问题吗?
真要是这个问题是主要矛盾,还用你们解决?拴条狗在衙门,都能解决。
你们学派前辈的颜元的三十年赎买也好、王源的加增私田税使得私人主动报为官田也罢,最起码还是在尝试思考怎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你们可倒好,闭着眼睛忽视这个主要矛盾。
跑到空地上,玩这种上古角色扮演。
咋的,你们是有能力把全国都变成淮南这种人少地多、交通方便、雨顺不旱的物质基础啊?不能的话,你们在这玩这种扮演,啥意思呢?
要我减免你们的土地税?让我减免你们修运河该出的钱和人力?门都没有。
有能力就上。
没能力,不是有土地吗?
抵押,贷款啊。
还不起,收地呗,多简单。
或者,可以学一学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里何心隐的做法,聚会的时候带上小弟打手,车骑雍容,直接抓着前来聚会的方湛的胳膊,曰:“借”我百金。
你们一起搞这个乡约村社尝试的人也不少,都是士绅捐助,谁有钱问谁要呗。
你们学派不是能打吗?学学何心隐,直接带上小弟,聚会的时候直接“借”钱不就好了?
这封信弄得孟松麓等一大批人很是下不来台,而且偏偏这封信给的时间又非常的恶心。
恰逢这边要修基础建设,搞水利、搞运河、搞灌溉而缺钱的时候。刘钰故意拿士绅优免退税的钱来说事,明知不可能,故意恶心人。
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讽刺:你们继续幻想三十年自愿赎买、地主自愿把土地交给佃户吧。梦里啥都有,我这要个退税的士绅优免钱,要兴修水利都要不出来,你们继续做梦吧。
孟松麓这一次回松江府,就是来借钱的。
然而找了一圈,朋友每人肯借、士绅愿意捐助一些但也是九牛一毛。
然而,有的是人主动愿意借给他们。
只要他们愿意用土地作为抵押,松江府的不少金融资本主动找上了门,跟程廷祚谈:钱,不是问题。
这是明摆着的事:从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修通了,既可以航运,又可以灌溉;海潮堤坝也基本完工了。这些土地马上就要升值了。
只要现在让他们拿土地作为抵押,日后还不上钱,就得拿土地偿还了。这可赚大了,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一通,大基建基本完成,长绒棉价格日日高,不怕这些圈地的借钱,就怕他们不缺钱。
当初盐政改革时候,程廷祚等人凭着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各方关系,利用泰州学派的乡约构想,借助明末思想家的后辈弟子的支持,在淮南圈了24万亩的土地。
不算大,几个大垦荒公司都在三十万亩以上。
可以说,这是个明末到此时的空想大杂烩。
当初圈的时候,其实刘钰就和他们说过,告诉他们这地方其实不好,没有巨量资本投入,是不可能完成土地改造的。
或者,你们真的能深入群众,把百姓发动起来战胜自然。
否则的话,有这钱,你们不如带人出海。
去南半球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实现你们的“三代之城”。
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说真的,比此时的苏北草荡滩涂区,要强不少。
你们愿意走,儒生愿意去,刘钰可以个人资助一笔钱。之前已经断断续续地扔了不少人去那边,牛羊马狗这些东西也已经繁殖了不少了。去了那边,绝对可以尝试你们的道德乡约的三代之城,作为儒学的复古派,去吧,去追寻你们的应许之地。复尧舜之德治。
然而,没读书人肯去。
百姓肯定是愿意去的,但就现在来看,成本又高,资本不出钱是移不起的。
想让资本出钱,就得放出来那边有金矿的大招。
但至少在苏北垦荒完全解决、辽河流域全面商品粮化之前,这个大招暂时还不能放,还得钓着资本让他们往苏北和东北的土地上投呢。
是以搞来搞去,不听刘钰的,非要圈占了24万亩的草荡。
又没有后续的资本投入,组织模式还是泰州学派的那一套,水利设施都搞不起来,还想在苏北这地方建成三代乡村?
这里面的麻烦事太多,远不如一开始设想的那么美好。
现在权哲身提出自己来到这,就是为了去看看那个乡约村社,孟松麓只能是面露苦涩。
而且,在接到刘钰的那封嘲讽信之后,连程廷祚自己都说,这也是出于无奈。
如果真的有用,他应该去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比如河南、安徽等地。这种有代表性的地方若是搞好了,那么就证明或许可以推向全国。否则且不说在淮南都没搞好,就算搞好了,真的能把淮南的物质条件变成全国吗?
而之所以不能去那些地方,道理也非常庸俗。
没钱。圈不起二十四万亩的土地。
况且人家根本也不卖,谁卖地谁是败家子。
所以到头来还真就是绕回了当初孟松麓和孟铁柱在海州的那场争辩:你们连第一步的“能井则井、不能井则均”都走不了,考虑后续有什么用?
苦笑一阵后,孟松麓直言道:“赵兄,实不相瞒,你要去的地方,正是恩师牵头组织的。只是,实话实说,效果并不甚好。”
“其中缘由,实在一言难尽。要说胥吏迫压,还真没有;税赋徭役,古之什一……剩下的不论挖河、治水、修堤等等,也确实该花这个钱、出这份力。”
“当初圈地时候,就为了防止各家扯皮、三个和尚没水吃,多半都是竖条通海的。不修水利,无以去盐;不修海堤,海潮倒灌。到时候淹了我们自己还好说,若淹了别人家的棉田,还要我们赔钱哩。”
权哲身先是一惊,随后大悲。
李星湖让他偷渡到大顺,首先要学的,就是在那些违禁书册上看到的淮南复古尝试。
哪曾想还没到淮南,先见到了正主儿,这亲身投入其中的都感觉效果不好,那恐怕……
“孟兄,岂不闻古人云: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孟兄正值当年,当应趁着年轻,施展作为。又何必多做哀叹之态?既不行,改之可矣。”
“这淮南垦荒事,除你们外,剩余的都是兴国公的霸道手段,难道他这霸道手段就真的胜于王道?何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戒之?”
孟松麓苦笑一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刘钰用的那些手段,这边也不是想学就能学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单纯的组织能力问题。
对这个问题,孟松麓用了一个很小的点,给权哲身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学不了。
“赵兄之前所见的倒毙之尸,心生恻隐感叹,甚至以为吴地百姓皆无恻隐之心,实则不然。”
“我说他们再挺几日,日子就好过了。其中货运码头搬运周期的道理,我也说了。再说另外一件事。”
“苏北种棉,八月十五仲秋时候收获。”
“收棉时候,最怕下雨,必要快速收完——种棉花,种多少,不在于地有多少,而在于需要考虑能收多少。能摘多少,才能种多少。”
“苏北八月十五收棉花的时候,恰逢码头不忙的时候。”
“西洋贸易的船,已经卸货;返航的船,还要等腊月季风起。”
“辽东的豆,八月十五才刚收割;南洋的米,早已起运。”
“此等时候,码头的事少,用不了那么多人。于是那些圈地种棉的公司,便在这里雇人,去那边摘棉。”
“原先还要麻烦些,今年从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修通,往来更是方便。”
“那些摘棉的人,用的时候便用;不用的时候或死或寒,与圈地种棉的垦荒公司一概无关。”
“对那些公司来说,就可以有多少地、种多少棉。”
“这只是摘棉,剩下的如种植、肥田、养地、休耕、牧草这些,更不用提。”
“昔日兴国公就言,若以小农授田制,户均百亩,温饱或可。然若种棉,五年之内,其地必瘠。”
“当时皆以为是虚言,可哪里用了五年?之前我们也是种粮,可后来尝试着种棉,家家户户资本孱弱,最终只能是一家种个三五亩,摘个十余斤,纺而成布,做各家各户子弟入学之束脩。”
“棉极吃地,三年地力便尽。虽有豆饼可买,然而家家如何买得起?当初圈地24万亩,已耗千金,不过又配了些牛马,几家合用。几年下来,膏腴之地,地力皆尽;地力越尽,越不可能休耕,更不可能种草遮阳防止反盐……”
这些东西真不是技术上的差异,种草铺草遮阳防止反盐,有什么技术难度吗?一学就会的东西。
权哲身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一项好东西,忙道:“既是行上古学校之制,子弟读书,总是好的吧?”
一说这个,孟松麓脸色更难看。
他们学派要搞分斋教育,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这还是要分清楚的。
经书是本、实学是末。
问题在于,科举不考这些玩意儿,科举实在不占优势,读书无用,干嘛不早早下地干活呢?再说他们学派本身也觉得,科举考的那玩意,不行,也压根不教专业的秀才范文。
实学那边倒是考杂学,可那边实学是本、经书是末,想要读书有用做职员,卷的厉害。一群自小大半时间读经书的,怎么去和那边正规实学体系自小填鸭猛学算术自然通识的那群人,去抢农校、测绘、航海、会计、技工等那点名额?
科举不占优。
实学阶层跃升当小市民中产,还不占优。
前不前、后不后、不尴不尬,自是觉得读书无用。
孟松麓感叹道:“若不是为了科举做官、或者学门一技之长而为城市市民……人皆功利,又有几人是真的为了通晓天地之道统、格宇宙之性理、复君子之德行而读书的呢?”
他不禁想到了当初和自己在海州争辩的那个叫孟铁柱的实学学生,在阜宁干了两年后,直接跳跑,凭着当了两年基层乡村管理的本事和实学底子,如今已是爪哇一处大种植园的职业管理人了,管着七八百号人,好大一片园子。
这都是这几年报纸宣传的“读书有用论”的典型,他自然知道。
而且确实也有用,欣欣向荣,不能做官,可海外殖民地、东北豆园、贸易等,正在飞速发展,容得下这些实学二三流人口。
专门学书经,有用,指不定就一路秀才、举人冲到进士。
专门学实学,也有用,当不了官,当胥吏当技工当职员,也有位置。
唯独就是他们搞的这一套分斋教育,从教育人的角度上讲,肯定有用;从就业角度讲,没用。
家里有个千八百亩地,可以为了修身而学习;家里又没矿,还啃地瓜呢,哪有这心气忙着修身,谁肯学没有铜臭味好处的东西?
这就更加尴尬了,连求学之心,都比不过对面的功利,这怎么争?
孟松麓可是记得,当初先生接到刘钰的这封信后,当时就气的脸色苍白。
一连两天都没吃下去饭,长吁短叹。
这封信很短,但嘲讽的点可是足够多的。
首先就是,嘲讽了这群号称实学派的,走的是闭着眼睛空谈的路。
现实难题,是人均百亩地怎么吃饱的问题吗?
真要是这个问题是主要矛盾,还用你们解决?拴条狗在衙门,都能解决。
你们学派前辈的颜元的三十年赎买也好、王源的加增私田税使得私人主动报为官田也罢,最起码还是在尝试思考怎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
你们可倒好,闭着眼睛忽视这个主要矛盾。
跑到空地上,玩这种上古角色扮演。
咋的,你们是有能力把全国都变成淮南这种人少地多、交通方便、雨顺不旱的物质基础啊?不能的话,你们在这玩这种扮演,啥意思呢?
要我减免你们的土地税?让我减免你们修运河该出的钱和人力?门都没有。
有能力就上。
没能力,不是有土地吗?
抵押,贷款啊。
还不起,收地呗,多简单。
或者,可以学一学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里何心隐的做法,聚会的时候带上小弟打手,车骑雍容,直接抓着前来聚会的方湛的胳膊,曰:“借”我百金。
你们一起搞这个乡约村社尝试的人也不少,都是士绅捐助,谁有钱问谁要呗。
你们学派不是能打吗?学学何心隐,直接带上小弟,聚会的时候直接“借”钱不就好了?
这封信弄得孟松麓等一大批人很是下不来台,而且偏偏这封信给的时间又非常的恶心。
恰逢这边要修基础建设,搞水利、搞运河、搞灌溉而缺钱的时候。刘钰故意拿士绅优免退税的钱来说事,明知不可能,故意恶心人。
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讽刺:你们继续幻想三十年自愿赎买、地主自愿把土地交给佃户吧。梦里啥都有,我这要个退税的士绅优免钱,要兴修水利都要不出来,你们继续做梦吧。
孟松麓这一次回松江府,就是来借钱的。
然而找了一圈,朋友每人肯借、士绅愿意捐助一些但也是九牛一毛。
然而,有的是人主动愿意借给他们。
只要他们愿意用土地作为抵押,松江府的不少金融资本主动找上了门,跟程廷祚谈:钱,不是问题。
这是明摆着的事:从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修通了,既可以航运,又可以灌溉;海潮堤坝也基本完工了。这些土地马上就要升值了。
只要现在让他们拿土地作为抵押,日后还不上钱,就得拿土地偿还了。这可赚大了,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一通,大基建基本完成,长绒棉价格日日高,不怕这些圈地的借钱,就怕他们不缺钱。
当初盐政改革时候,程廷祚等人凭着自己的影响力,以及各方关系,利用泰州学派的乡约构想,借助明末思想家的后辈弟子的支持,在淮南圈了24万亩的土地。
不算大,几个大垦荒公司都在三十万亩以上。
可以说,这是个明末到此时的空想大杂烩。
当初圈的时候,其实刘钰就和他们说过,告诉他们这地方其实不好,没有巨量资本投入,是不可能完成土地改造的。
或者,你们真的能深入群众,把百姓发动起来战胜自然。
否则的话,有这钱,你们不如带人出海。
去南半球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实现你们的“三代之城”。
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说真的,比此时的苏北草荡滩涂区,要强不少。
你们愿意走,儒生愿意去,刘钰可以个人资助一笔钱。之前已经断断续续地扔了不少人去那边,牛羊马狗这些东西也已经繁殖了不少了。去了那边,绝对可以尝试你们的道德乡约的三代之城,作为儒学的复古派,去吧,去追寻你们的应许之地。复尧舜之德治。
然而,没读书人肯去。
百姓肯定是愿意去的,但就现在来看,成本又高,资本不出钱是移不起的。
想让资本出钱,就得放出来那边有金矿的大招。
但至少在苏北垦荒完全解决、辽河流域全面商品粮化之前,这个大招暂时还不能放,还得钓着资本让他们往苏北和东北的土地上投呢。
是以搞来搞去,不听刘钰的,非要圈占了24万亩的草荡。
又没有后续的资本投入,组织模式还是泰州学派的那一套,水利设施都搞不起来,还想在苏北这地方建成三代乡村?
这里面的麻烦事太多,远不如一开始设想的那么美好。
现在权哲身提出自己来到这,就是为了去看看那个乡约村社,孟松麓只能是面露苦涩。
而且,在接到刘钰的那封嘲讽信之后,连程廷祚自己都说,这也是出于无奈。
如果真的有用,他应该去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比如河南、安徽等地。这种有代表性的地方若是搞好了,那么就证明或许可以推向全国。否则且不说在淮南都没搞好,就算搞好了,真的能把淮南的物质条件变成全国吗?
而之所以不能去那些地方,道理也非常庸俗。
没钱。圈不起二十四万亩的土地。
况且人家根本也不卖,谁卖地谁是败家子。
所以到头来还真就是绕回了当初孟松麓和孟铁柱在海州的那场争辩:你们连第一步的“能井则井、不能井则均”都走不了,考虑后续有什么用?
苦笑一阵后,孟松麓直言道:“赵兄,实不相瞒,你要去的地方,正是恩师牵头组织的。只是,实话实说,效果并不甚好。”
“其中缘由,实在一言难尽。要说胥吏迫压,还真没有;税赋徭役,古之什一……剩下的不论挖河、治水、修堤等等,也确实该花这个钱、出这份力。”
“当初圈地时候,就为了防止各家扯皮、三个和尚没水吃,多半都是竖条通海的。不修水利,无以去盐;不修海堤,海潮倒灌。到时候淹了我们自己还好说,若淹了别人家的棉田,还要我们赔钱哩。”
权哲身先是一惊,随后大悲。
李星湖让他偷渡到大顺,首先要学的,就是在那些违禁书册上看到的淮南复古尝试。
哪曾想还没到淮南,先见到了正主儿,这亲身投入其中的都感觉效果不好,那恐怕……
“孟兄,岂不闻古人云: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孟兄正值当年,当应趁着年轻,施展作为。又何必多做哀叹之态?既不行,改之可矣。”
“这淮南垦荒事,除你们外,剩余的都是兴国公的霸道手段,难道他这霸道手段就真的胜于王道?何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戒之?”
孟松麓苦笑一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刘钰用的那些手段,这边也不是想学就能学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单纯的组织能力问题。
对这个问题,孟松麓用了一个很小的点,给权哲身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学不了。
“赵兄之前所见的倒毙之尸,心生恻隐感叹,甚至以为吴地百姓皆无恻隐之心,实则不然。”
“我说他们再挺几日,日子就好过了。其中货运码头搬运周期的道理,我也说了。再说另外一件事。”
“苏北种棉,八月十五仲秋时候收获。”
“收棉时候,最怕下雨,必要快速收完——种棉花,种多少,不在于地有多少,而在于需要考虑能收多少。能摘多少,才能种多少。”
“苏北八月十五收棉花的时候,恰逢码头不忙的时候。”
“西洋贸易的船,已经卸货;返航的船,还要等腊月季风起。”
“辽东的豆,八月十五才刚收割;南洋的米,早已起运。”
“此等时候,码头的事少,用不了那么多人。于是那些圈地种棉的公司,便在这里雇人,去那边摘棉。”
“原先还要麻烦些,今年从阜宁到南通的运河修通,往来更是方便。”
“那些摘棉的人,用的时候便用;不用的时候或死或寒,与圈地种棉的垦荒公司一概无关。”
“对那些公司来说,就可以有多少地、种多少棉。”
“这只是摘棉,剩下的如种植、肥田、养地、休耕、牧草这些,更不用提。”
“昔日兴国公就言,若以小农授田制,户均百亩,温饱或可。然若种棉,五年之内,其地必瘠。”
“当时皆以为是虚言,可哪里用了五年?之前我们也是种粮,可后来尝试着种棉,家家户户资本孱弱,最终只能是一家种个三五亩,摘个十余斤,纺而成布,做各家各户子弟入学之束脩。”
“棉极吃地,三年地力便尽。虽有豆饼可买,然而家家如何买得起?当初圈地24万亩,已耗千金,不过又配了些牛马,几家合用。几年下来,膏腴之地,地力皆尽;地力越尽,越不可能休耕,更不可能种草遮阳防止反盐……”
这些东西真不是技术上的差异,种草铺草遮阳防止反盐,有什么技术难度吗?一学就会的东西。
权哲身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一项好东西,忙道:“既是行上古学校之制,子弟读书,总是好的吧?”
一说这个,孟松麓脸色更难看。
他们学派要搞分斋教育,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这还是要分清楚的。
经书是本、实学是末。
问题在于,科举不考这些玩意儿,科举实在不占优势,读书无用,干嘛不早早下地干活呢?再说他们学派本身也觉得,科举考的那玩意,不行,也压根不教专业的秀才范文。
实学那边倒是考杂学,可那边实学是本、经书是末,想要读书有用做职员,卷的厉害。一群自小大半时间读经书的,怎么去和那边正规实学体系自小填鸭猛学算术自然通识的那群人,去抢农校、测绘、航海、会计、技工等那点名额?
科举不占优。
实学阶层跃升当小市民中产,还不占优。
前不前、后不后、不尴不尬,自是觉得读书无用。
孟松麓感叹道:“若不是为了科举做官、或者学门一技之长而为城市市民……人皆功利,又有几人是真的为了通晓天地之道统、格宇宙之性理、复君子之德行而读书的呢?”
他不禁想到了当初和自己在海州争辩的那个叫孟铁柱的实学学生,在阜宁干了两年后,直接跳跑,凭着当了两年基层乡村管理的本事和实学底子,如今已是爪哇一处大种植园的职业管理人了,管着七八百号人,好大一片园子。
这都是这几年报纸宣传的“读书有用论”的典型,他自然知道。
而且确实也有用,欣欣向荣,不能做官,可海外殖民地、东北豆园、贸易等,正在飞速发展,容得下这些实学二三流人口。
专门学书经,有用,指不定就一路秀才、举人冲到进士。
专门学实学,也有用,当不了官,当胥吏当技工当职员,也有位置。
唯独就是他们搞的这一套分斋教育,从教育人的角度上讲,肯定有用;从就业角度讲,没用。
家里有个千八百亩地,可以为了修身而学习;家里又没矿,还啃地瓜呢,哪有这心气忙着修身,谁肯学没有铜臭味好处的东西?
这就更加尴尬了,连求学之心,都比不过对面的功利,这怎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