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锦衣都督 第二百一十四章 幼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奋斗中文网 www.fdd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是,依皇上的意思,就这么定了吧。”一瞬之间,张佳木几乎以为皇帝是在和自己打商量。当然,他很快从这种情绪里挣脱出来。
眼前这个刚步入中年的大胡子,看起来很为和善,事实上,历史上的英宗皇帝也确实是一个比较念旧和讲情义的帝王,而且,犹为善交朋友。
一个帝王,按道理来说是没有朋友的。英宗的高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平民,因为很多朋友而成了大事,但开国之后,朱元璋就一翻脸,从此就再没有一个朋友了。但朱祁镇不同,他这个人倒不象个纯粹的帝王,他有时候心很硬,知道使用帝王的权威,有时候则又象一个普通人,比如他和袁彬哈铭两人,因为在漠北建立的交情,终其一生,朱祁镇对这两人都很照顾,在历史上,袁彬被门达陷害抓捕,结果在门达权倾朝野朱祁镇信之无疑的时候,袁彬虽不免要下狱,但朱祁镇明确表示:“袁彬让你抓去,但我要见到活的袁彬回来。”
有此一语,袁彬终英宗一朝富贵荣宠不衰,后来朱祁镇死,门达被杀,袁彬从南京调回,成为实权指挥,有此境遇,也是因为朱祁镇死前对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宪宗朱见深有所交待的原故。
袁彬如此,哈铭也是,终英宗一世也不曾吃过亏。至于在南宫里做针线活的钱皇后,朱祁镇也是怀着报恩的心情,在天顺改元后,对钱后就象普通人家的夫妻那样恩爱,而且因为钱皇后的原故,朱祁镇几次到岳父家里做客,这在封建社会来说,一个帝王以普通人的身份到岳父家里做客,而且去了好几回,这也是极为难得的事了。
最为后世称道的,就是朱祁镇废除了活人殉葬的规矩,堪称难得的仁政。自先秦到明朝,中国曾经用大量的奴隶来殉葬,也曾经废除过活人殉葬,但蒙元之后,活人殉葬的规矩又死灰复燃,从朱元璋起,大明帝王就用嫔妃来殉葬,根据朝鲜李朝的记录,殉葬的经过极为凄惨,在一间小屋里,与家人告别过后的嫔妃每人一张小床,上吊白绫,然后进来宦官,强迫这些嫔妃上吊,其间哭声震天,凄惨之处令人不忍听闻,在殉葬之后,嫔妃的家人便会得到恩养,被称为朝天女户,但只要稍有人心者,又岂能愿意用家人的性命给自己带来的这种富贵呢?
有明一朝,这种殉葬制度就在朱祁镇的手里终结了,他在临终之时,特别交待太子朱见深,当初他为太子时,他的父亲宣宗皇帝崩逝,宫中把那些宣宗临幸过的低等嫔妃殉葬,朱祁镇亲眼所见,当时他还年幼,但还是牢牢记住了这件事,临终之时,他想起了这些普通人的痛苦,于是特别交待,自他身后,永远停止活人殉葬制度。一念之仁,便是活人无数的善政,虽是小事,但足见其心。
但朱祁镇有这些普通人的善行善举的同时,也是一个冷酷残忍的帝王。在他复位之后就对任何人也不曾真正信任过,相比于夺门之前,朱祁镇手腕更加冰冷残酷。他先是任用逯杲,害死了无数官员和百姓,天下苦之。等曹钦之变一刀砍了逯杲的头,朱祁镇又任用门达,门达原本是一个相对比较温和良善的指挥,但在朱祁镇的逼迫之下,门达做的比逯杲还要过份,在门达手中,真的是冤狱无数。之前提到的袁彬以朱祁镇以友相待的身份还被下狱,门达在天顺年间的威风,岂是了得?
张佳木当然不知道逯杲和门达的事,但以他的见识,不知道不了解眼前这位九五至尊才是活见鬼!
逯杲的事,说起来他是专擅。但皇帝心里怕是只有高兴吧?朱祁镇信任他,一则是他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世,二则是他之前展现出来的能力,三则就是他的夺门大功。但张佳木向来表现的太软,昨夜怒斩逯杲,朱祁镇心里除了小小担心张佳木以后可能会难以制衡之外,更多的怕就只是高兴了。
一个锦衣卫使,要是心不狠,手不辣,还怎么办事?
张佳木说定了,这件事就算是定局了。饶是袁彬和哈铭人品不坏,不过也是相视一笑,两人都是下意识的搓了搓手。
这件事就是皇帝挑他们发财,大同那里现在军头们搞的风声水起,大量驻军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物资就是铠甲粮食什么的,其实大明的军器制作庞大复杂,生漆、胶、弓箭、铠甲、兵器、火铳、火药、撒袋、刀枪,种种军资,卫所造一部份,北京的工部造一部份,然后分发给边军,光是这些军资就很有油水了,还有大量的军屯,军饷,现在没有文官巡抚掣肘,锦衣卫和镇守中官原本就是一家,现在那里的武官捞的这么凶,大家也总得分润一些才对吧?
看他们的样子,张佳木也觉得好笑,但细想一下,又只能摇头了。大明皇帝就是这样了,对亲信的中官和亲近的武臣不吝惜赏赐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太监有自己的庄田,皇帝还动辄赐盐引给太监或是锦衣卫,张佳木自己就拿了一万引,倒手给大盐商,就是好几万的银子。这样下去,盐政的开中法非得破坏干净不可,还有赐茶引等等,这个大帝国的制度已经开始被严重的破坏,腐蚀,而始作俑者,却是这个帝国的主人,这话,叫人从何说起?
这么一想,就意兴阑珊了,不过他历史虽差,也知道大明的国运还有好久的时间,这个心暂且也不必操了,还是先顾顾自己吧。
从宫中出来之后,张佳木便又马不停蹄,先是把逯杲首级悬于各城城门,然后搞抄没家产的清单,审问贼人记供在案,接着移交刑部大理寺,各部堂官一起会看,逯杲这个案子,算是弄成了不可再翻的铁案。接着就是召见锦衣卫各路诸侯,安抚的安抚,打屁股的打屁股,他刚刚搞定了逯杲,皇帝没有任何疑问的同意了张佳木的处置,这会子就是连石亨等人也得避一避张佳木的锋芒,锦衣卫里更是无人敢直视张佳木之面,收权收的很顺,再抄了一大笔钱出来,收权后,可掌握的收入也涨了不少,总的来说,这一段时间算是过的很顺了。
……
转眼到了三月底,天可真正暖和起来,宫墙之内,犹自红墙绿瓦,看不出来什么变化,但宫墙之外,却是新绿成片,甚至是鸟语花香,一派仲春景像了。
京师内外,不少士子都换了薄衫,拿下暖帽,换了轻便的头巾,手中持扇,更显风流倜傥。至于普通的小民百姓,也把冬衣拿到当铺子里当了,再赎出春衣,一般换上穿着。
从天街由东至西,沿途都是宽阔的街道和市场,春天比起酷烈寒冷的冬天当然是个好季节,和风徐徐,春风送暖,到处都是杨柳新绿,对困苦的百姓来说,冬天时取暖困难,到了春天,就是孩子们也能走出家门到外头玩耍,贫家小院,也能听到久违的欢笑声,便是再苦再累,也是能在脸上露出点笑容来。
整个京城,都是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之中,在靠近城北的和熏坊瓦作胡同里,一户小小的院落之内,也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这是一座四合院,虽然院门,垂花门,照壁还都是一应俱全,但都已经是残破不堪,院子只是两进,前院分南北屋,东西两厢,屋子一共十来间,但是住了七八户人家,都是贫苦百姓聚集而居,卫生环境什么的,自然也不能讲究了。至于后院,堆放着柴草等杂物,简直没有落脚之处,这处院落,能住在里头的还算家境不错了,更穷苦的,可能只是在排水的明沟上搭起棚舍,勉强居住了。
现在北屋的石阶上站满了人,看上去似乎也是三姑六婆的多,倒也难怪,已经天光大亮,男子早就出去做事,留在院里的,当然是一些妇人女子了。
“恭喜啊,陈大嫂,你家大郎选中了,这一下,你可是再也不必愁了。”
“是啊,听说月月领俸,真是天恩浩荡。”
“布也发了,鞋也发了,俺家小子还不到十岁,不然也叫他去选去。”
“哈哈,你家大郎便是十岁也选不得,得是身家清白的军户子弟,陈嫂子家,到底是军户,不然的话,也没这么好的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恭喜,北屋正中的一对母子都是掩不住的欢喜。这家人姓王,家主早就殁了,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当娘的守寡多年,靠着浆洗衣服把儿子拉拔到十五六,已经是壮年,但没有关系,自然也不会勾选入军,不入军,就没有粮饷可拿,外地军户,还可以扛活当佃户,不然自己也会有地种,京城之中,哪能如此?又因是军户,不能去商铺当学徒,于是身高体壮的儿子只能打点短工,还因为武艺过的去,帮人冒名去校阅,射箭,冒的风险也不小,抓着了,轻则一顿棍子鞭子,重则插箭游营,甚至营官哪天不开心,砍了脑袋也不是不可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是,依皇上的意思,就这么定了吧。”一瞬之间,张佳木几乎以为皇帝是在和自己打商量。当然,他很快从这种情绪里挣脱出来。
眼前这个刚步入中年的大胡子,看起来很为和善,事实上,历史上的英宗皇帝也确实是一个比较念旧和讲情义的帝王,而且,犹为善交朋友。
一个帝王,按道理来说是没有朋友的。英宗的高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平民,因为很多朋友而成了大事,但开国之后,朱元璋就一翻脸,从此就再没有一个朋友了。但朱祁镇不同,他这个人倒不象个纯粹的帝王,他有时候心很硬,知道使用帝王的权威,有时候则又象一个普通人,比如他和袁彬哈铭两人,因为在漠北建立的交情,终其一生,朱祁镇对这两人都很照顾,在历史上,袁彬被门达陷害抓捕,结果在门达权倾朝野朱祁镇信之无疑的时候,袁彬虽不免要下狱,但朱祁镇明确表示:“袁彬让你抓去,但我要见到活的袁彬回来。”
有此一语,袁彬终英宗一朝富贵荣宠不衰,后来朱祁镇死,门达被杀,袁彬从南京调回,成为实权指挥,有此境遇,也是因为朱祁镇死前对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宪宗朱见深有所交待的原故。
袁彬如此,哈铭也是,终英宗一世也不曾吃过亏。至于在南宫里做针线活的钱皇后,朱祁镇也是怀着报恩的心情,在天顺改元后,对钱后就象普通人家的夫妻那样恩爱,而且因为钱皇后的原故,朱祁镇几次到岳父家里做客,这在封建社会来说,一个帝王以普通人的身份到岳父家里做客,而且去了好几回,这也是极为难得的事了。
最为后世称道的,就是朱祁镇废除了活人殉葬的规矩,堪称难得的仁政。自先秦到明朝,中国曾经用大量的奴隶来殉葬,也曾经废除过活人殉葬,但蒙元之后,活人殉葬的规矩又死灰复燃,从朱元璋起,大明帝王就用嫔妃来殉葬,根据朝鲜李朝的记录,殉葬的经过极为凄惨,在一间小屋里,与家人告别过后的嫔妃每人一张小床,上吊白绫,然后进来宦官,强迫这些嫔妃上吊,其间哭声震天,凄惨之处令人不忍听闻,在殉葬之后,嫔妃的家人便会得到恩养,被称为朝天女户,但只要稍有人心者,又岂能愿意用家人的性命给自己带来的这种富贵呢?
有明一朝,这种殉葬制度就在朱祁镇的手里终结了,他在临终之时,特别交待太子朱见深,当初他为太子时,他的父亲宣宗皇帝崩逝,宫中把那些宣宗临幸过的低等嫔妃殉葬,朱祁镇亲眼所见,当时他还年幼,但还是牢牢记住了这件事,临终之时,他想起了这些普通人的痛苦,于是特别交待,自他身后,永远停止活人殉葬制度。一念之仁,便是活人无数的善政,虽是小事,但足见其心。
但朱祁镇有这些普通人的善行善举的同时,也是一个冷酷残忍的帝王。在他复位之后就对任何人也不曾真正信任过,相比于夺门之前,朱祁镇手腕更加冰冷残酷。他先是任用逯杲,害死了无数官员和百姓,天下苦之。等曹钦之变一刀砍了逯杲的头,朱祁镇又任用门达,门达原本是一个相对比较温和良善的指挥,但在朱祁镇的逼迫之下,门达做的比逯杲还要过份,在门达手中,真的是冤狱无数。之前提到的袁彬以朱祁镇以友相待的身份还被下狱,门达在天顺年间的威风,岂是了得?
张佳木当然不知道逯杲和门达的事,但以他的见识,不知道不了解眼前这位九五至尊才是活见鬼!
逯杲的事,说起来他是专擅。但皇帝心里怕是只有高兴吧?朱祁镇信任他,一则是他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家世,二则是他之前展现出来的能力,三则就是他的夺门大功。但张佳木向来表现的太软,昨夜怒斩逯杲,朱祁镇心里除了小小担心张佳木以后可能会难以制衡之外,更多的怕就只是高兴了。
一个锦衣卫使,要是心不狠,手不辣,还怎么办事?
张佳木说定了,这件事就算是定局了。饶是袁彬和哈铭人品不坏,不过也是相视一笑,两人都是下意识的搓了搓手。
这件事就是皇帝挑他们发财,大同那里现在军头们搞的风声水起,大量驻军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物资就是铠甲粮食什么的,其实大明的军器制作庞大复杂,生漆、胶、弓箭、铠甲、兵器、火铳、火药、撒袋、刀枪,种种军资,卫所造一部份,北京的工部造一部份,然后分发给边军,光是这些军资就很有油水了,还有大量的军屯,军饷,现在没有文官巡抚掣肘,锦衣卫和镇守中官原本就是一家,现在那里的武官捞的这么凶,大家也总得分润一些才对吧?
看他们的样子,张佳木也觉得好笑,但细想一下,又只能摇头了。大明皇帝就是这样了,对亲信的中官和亲近的武臣不吝惜赏赐的,现在已经有不少太监有自己的庄田,皇帝还动辄赐盐引给太监或是锦衣卫,张佳木自己就拿了一万引,倒手给大盐商,就是好几万的银子。这样下去,盐政的开中法非得破坏干净不可,还有赐茶引等等,这个大帝国的制度已经开始被严重的破坏,腐蚀,而始作俑者,却是这个帝国的主人,这话,叫人从何说起?
这么一想,就意兴阑珊了,不过他历史虽差,也知道大明的国运还有好久的时间,这个心暂且也不必操了,还是先顾顾自己吧。
从宫中出来之后,张佳木便又马不停蹄,先是把逯杲首级悬于各城城门,然后搞抄没家产的清单,审问贼人记供在案,接着移交刑部大理寺,各部堂官一起会看,逯杲这个案子,算是弄成了不可再翻的铁案。接着就是召见锦衣卫各路诸侯,安抚的安抚,打屁股的打屁股,他刚刚搞定了逯杲,皇帝没有任何疑问的同意了张佳木的处置,这会子就是连石亨等人也得避一避张佳木的锋芒,锦衣卫里更是无人敢直视张佳木之面,收权收的很顺,再抄了一大笔钱出来,收权后,可掌握的收入也涨了不少,总的来说,这一段时间算是过的很顺了。
……
转眼到了三月底,天可真正暖和起来,宫墙之内,犹自红墙绿瓦,看不出来什么变化,但宫墙之外,却是新绿成片,甚至是鸟语花香,一派仲春景像了。
京师内外,不少士子都换了薄衫,拿下暖帽,换了轻便的头巾,手中持扇,更显风流倜傥。至于普通的小民百姓,也把冬衣拿到当铺子里当了,再赎出春衣,一般换上穿着。
从天街由东至西,沿途都是宽阔的街道和市场,春天比起酷烈寒冷的冬天当然是个好季节,和风徐徐,春风送暖,到处都是杨柳新绿,对困苦的百姓来说,冬天时取暖困难,到了春天,就是孩子们也能走出家门到外头玩耍,贫家小院,也能听到久违的欢笑声,便是再苦再累,也是能在脸上露出点笑容来。
整个京城,都是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之中,在靠近城北的和熏坊瓦作胡同里,一户小小的院落之内,也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这是一座四合院,虽然院门,垂花门,照壁还都是一应俱全,但都已经是残破不堪,院子只是两进,前院分南北屋,东西两厢,屋子一共十来间,但是住了七八户人家,都是贫苦百姓聚集而居,卫生环境什么的,自然也不能讲究了。至于后院,堆放着柴草等杂物,简直没有落脚之处,这处院落,能住在里头的还算家境不错了,更穷苦的,可能只是在排水的明沟上搭起棚舍,勉强居住了。
现在北屋的石阶上站满了人,看上去似乎也是三姑六婆的多,倒也难怪,已经天光大亮,男子早就出去做事,留在院里的,当然是一些妇人女子了。
“恭喜啊,陈大嫂,你家大郎选中了,这一下,你可是再也不必愁了。”
“是啊,听说月月领俸,真是天恩浩荡。”
“布也发了,鞋也发了,俺家小子还不到十岁,不然也叫他去选去。”
“哈哈,你家大郎便是十岁也选不得,得是身家清白的军户子弟,陈嫂子家,到底是军户,不然的话,也没这么好的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恭喜,北屋正中的一对母子都是掩不住的欢喜。这家人姓王,家主早就殁了,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当娘的守寡多年,靠着浆洗衣服把儿子拉拔到十五六,已经是壮年,但没有关系,自然也不会勾选入军,不入军,就没有粮饷可拿,外地军户,还可以扛活当佃户,不然自己也会有地种,京城之中,哪能如此?又因是军户,不能去商铺当学徒,于是身高体壮的儿子只能打点短工,还因为武艺过的去,帮人冒名去校阅,射箭,冒的风险也不小,抓着了,轻则一顿棍子鞭子,重则插箭游营,甚至营官哪天不开心,砍了脑袋也不是不可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